新名佑介gv足球少年:中国反恐“国家队”-雪豹突击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1:53:21

在伊拉克执行警卫任务的雪豹突击队队员

     《人民武警报》报道

      在中国,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面对时代风云担负着全新的反恐作战任务,在巨大的挑战前奋发求索,打磨克敌尖刀。
    在中国,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长年接受着超乎常人想象的封闭实战训练,在巨大的期望中枕戈待旦,时刻准备战斗。
  在中国,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自命名之日起便凝聚起亿万人关注的目光,在巨大的压力下远征异国,一战名扬四海。  他们,就是由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批准命名的"雪豹突击队";他们,就是中国反恐"国家队"。

"雪豹突击队"整装待发  

2007年8月29日,"雪豹突击队"命名大会

     美国"9·11"事件之后,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呈蔓延之势,如同潘多拉魔盒一般,震荡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危险、死亡,甚至战争的导火索。

     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国作出部署,成立反恐特战部队。2002年12月,武警北京总队十三支队特勤大队正式组建,受到军内外关注。之后,部队圆满完成处置突发事件和各类重大临时任务90多次,参加"长城系列"、"燕山06"等各类重大军事演习和对外表演10余次。从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阿富汗到硝烟弥漫、流弹横飞的伊拉克,从熙攘繁华的闹市街区到歌舞升平、华灯齐放的都市都留下了他们战斗的身影。

     2007年8月29日,北京郊区一座礼堂内,神圣庄严的命名大会正在进行。这一天,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批准命名"雪豹突击队"的命令;这一天,武警北京总队十三支队特勤大队接过那面印有"雪豹突击队"字样的旗帜;这一天,这支部队肩负起了中国反恐"国家队"的神圣使命。

     用"雪豹"命名这支反恐精英部队,就是要求队员要有雪豹的迅捷和勇猛,遇有恐怖袭击、突发事件时,反应迅捷、快速处置、灭敌于瞬间。"雪豹突击队"命名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飞赴莫斯科参加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

     根据上海合作组织宗旨和中俄两国内卫部队有关协议,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于2007年9月4日至6日在莫斯科郊外的俄罗斯内务部内卫部队独立作战师驻地进行。根据计划,在实兵演练阶段,中俄官兵并肩战斗,消灭 "恐怖分子",解救 "人质"。

     身着迷彩服的队员从直升机上一跃而下,装甲车上的机枪喷吐着火舌,远方草原上腾起阵阵硝烟。激战,在莫斯科郊外打响。中俄联合战役司令部决定,伏击"恐怖分子"劫持人质的大客车。"雪豹"引诱大客车进入伏击地域,"恐怖分子"引爆爆炸装置,一团蘑菇状的火焰腾空而起。瞬间,两名特战队员从尾随的卡车飞身跳上车顶,破窗投掷爆震弹。同时,设伏队员突入车内展开攻击。

     一阵激烈的枪战过后,"雪豹"队员在俄方的配合下击毙6名、生擒4名"恐怖分子",将4名"人质"安全解救。

     砺剑五载,试玉三日。历时3天的"合作-2007"中俄联合反恐演习通过"联合封控、立体突破、机动歼敌、多路围剿"等高强度演练,系统检验了中国反恐特战队员在长距离机动条件下面对陌生环境的快速侦查、高效协同、有力打击的作战能力,有效测试了小组集成、车辆保障、技术实施的反恐装备水平。"中国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组织性、纪律性。"俄内务部内卫部队总司尼古拉·罗戈日金大将评价说。

     "雪豹突击队"的初次亮相,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反恐的自信与决心,也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目光,外国媒体纷纷报道"中国一夜之间拥有了世界水平的反恐力量"。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这支名为"雪豹"的中国反恐部队才刚刚组建5年的时间。这次的演习任务对刚刚命名的"雪豹"来说,也许比经验更重要的收获在于,这支部队开始找到了自信与灵魂。

特战队员穿越火障,磨砺心理素质

 
特战队员接过旗帜
 
  
     惊艳莫斯科,"雪豹"的出击,吸引世界的目光 

"雪豹突击队"的训练可以用"高、险、难、强、真"来概括

     献身训练场,"雪豹"的成长,用极限突破极限

     枪响,百米之外,鸡蛋粉碎。

     "雪豹突击队"队员李强从来没有失手过,经过长年严酷的训练,枪就成了他的手指,连着神经,长在胳膊上。自从3年前进入位于北京南郊的这个神秘大院,他和他的300多名战友就开始了日夜与"战斗"为伴的生活,在无数次真枪实弹的训练中,突击、瞄准、击发就成了李强们生活的全部。

     "雪豹"以"忠诚、坚韧、机智、勇猛、团结、守纪"为魂,以"精兵、精装、精训"为荣,与艰难困苦、流血牺牲为伴,在血与火的演兵场上,书写着中国反恐精英的忠诚。

     地上铁流滚滚,天上战鹰翱翔。

     "轰、轰……"随着几声巨响,枪声和爆炸声交织在一起。一伙"歹徒"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制造事端,数十名群众被困。

     现场气氛骤然紧张。集指挥控制、情报信息、集群通信和辅助决策为一体的指挥车群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警灯闪烁,身着黑色特战服的队员乘坐银白色防弹运兵车迅速到位。

     在与"恐怖分子"谈判无效的情况下,武警特战队员开始实施武力强攻。随着一声令下,突击小组采取上下夹击、中间突入的战法,兵分五路,用高空垂降、地下潜入、破窗突入的方式秘密接近敌人。直升机快速飞临楼房顶部,在离地18米的高空,只见一名特战队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开舱门,甩下一根绳索,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抓住绳索快速垂降。1秒、2秒……抓绳、下滑、降落,一气呵成,不差分毫,破窗、握枪、击发,干净利落,分秒不差。在特战队员的合力攻击下,"恐怖分子"被一一"击毙"。这名从天而降的队员就是王亮。

     高空垂直降落就是在整个降落过程中,仅靠垂降者两只手抓住绳索来控制下滑的速度、方向和身体的平衡。18米的高空,就一根绳索保命,稍有不慎就等于是在跳楼,所以一些外国军队称之为"自杀式垂降法"。

     为了练就这手绝活,在既无理论可循,也无实践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王亮整天泡在训练场上。由于每次演习前,都要乘坐3个小时汽车、2个小时飞机,才能进行实际演练,直升机的噪音、盘旋、爬升和偏转,使他头晕目眩、呕吐不止。演练条件和环境瞬息万变,王亮虚心向飞行教练员请教训练方法,采取加强转轮训练、吃抗晕药等办法来克服晕机难题。高空垂降过程中,双手握力的大小以及身体保持平衡的动作要领很难掌握,王亮和他的战友们每天都在6层高的攀登楼上进行无数次下滑训练,强大的摩擦力将他们的双手"灼烧"得水泡一个连着一个。两个月下来,这样一个高难度、高危险性的垂降动作硬被他们"啃"了下来。

     "雪豹突击队"训练场如同战场,看到的、听到的都冲击着你的视觉、震撼着你的心灵:"雪豹"的训练可以用"高、险、难、强、真"来概括。高,从几十米的高空从容垂降,穿越楼房之间,奔走在悬梯之上;险,训练场始终硝烟弥漫,弹雨纷飞,险象环生;难,针对目标千变万化,很难对付;强,训练强度大;真,训练不拘泥于预案,一切贴近实战。

     训练尖子王新建第一次探家,饶有兴致地给家人讲起自己的训练生活,描述了自己脱胎换骨的过程,讲着讲着,一脸兴奋的他猛然发现,母亲和姐姐已是满脸泪水。从反恐大队组建到现在,无论干部战士,多年来放弃休假、推迟婚期,家人生病不能照顾成为他们的常事,有的战士家长来队只在传达室坐一会儿就匆匆离开……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这群铁血男儿深埋心底。

     对于特战队员来说,选择加入特战大队,就等于签下了"生死合同",牺牲、奉献这些抽象的词汇就是特战队员实实在在的生活,超乎常人想象的坚定选择和魔鬼训练,铸就了特战队员钢铁般的意志、猛虎般的精神。

"雪豹突击队"的训练十分注意贴近实战

"雪豹"的训练平台高达28米,相当于近10层楼的高度 
 

武警装甲车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亮相天安门,"雪豹"的受阅,让祖国人民放心

     铁流滚滚,气势如虹。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庆典阅兵仪式的30个装备方阵中,有一支银白色的武警防暴装甲车方阵。这方阵,是首次作为武警部队带装受阅的劲旅;这方阵,主要抽组于武警"雪豹突击队"。

     锃亮的钢枪,乌黑的铠甲,洁白的装甲,威武的英姿。作为一支"国字号"反恐部队,"雪豹突击队"代表武警部队第一次带装受阅。队员们驾驶的某型轮式装甲防暴车是今年初才下线、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轮式装甲车,作为武警部队武器装备,执行城市防暴、反恐和边防巡逻等任务。

     武警装甲方队第一次受阅,没有任何经验,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这群在陆地上摸爬滚打、熟练于各种轻武器操作的"雪豹",初次接触装甲车却尴尬不已。2009年3月,新式装甲车到位,队员钻进装甲车内就如同老牛掉进水井里,有劲使不出来。让特战队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驾驶员聂立民刚进入阅兵村时,身体较胖,担心影响驾驶上不了场,一天只吃两顿饭。后来,在队长"强迫"他吃三餐后,夜幕降临时都能看到他在操场上跑步的身影。驾驶员陈仁光晚上做梦都在开装甲车,战友们告诉他,晚上看到他平躺在床上,双臂半伸成握方向盘状,"标齐、标齐",口中念念有词……

     炎炎烈日下的装备训练场,地表温度超过40C°,装甲车内达到60C°,车内如蒸笼,训练一会儿,衣服就能拧出水来,太阳一照就泛起层层的白碱。"雪豹"队员们天天猫在车内熟悉装备性能,练习各种动作,把全部的精力投入训练。大家笑称是在车内免费"桑拿"。

     而车外,车长(乘员)们也在队列训练场享受"日光浴"。他们一身黑色的特战服,外加武装全身的防暴盔甲,在阅兵村中一片迷彩中间显得特别醒目,不少人发出"雪豹突击队真威武"的赞叹声。而这身威武的"行头"让"雪豹"们尽享赞誉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防暴盔甲又厚又重,单套净重16.3斤,厚的部位4层4厘米,黑色最容易吸热。在烈日下训练,简直就是穿上了一个"吸热器"。把温度计插在怀里,温度竟达42C°

     在车长的队伍当中,有一位叫于力超的中尉警官,他是武警部队受阅官兵中唯一一个国防生警官。2007年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的于力超,穿上了自己期盼已久的橄榄绿,成为一名光荣的"雪豹突击队"的队员。2008年底,他放弃研究生考试,毅然选择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可阅兵村训练场上的艰苦仍让这位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中尉排长难以忍受:头顶烈日,全副武装站在40多摄氏度的地面上,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头盔和战靴里甚至能倒出水来……

     训练中,由于动作的不到位,于力超一度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参加过国庆50周年阅兵的中队长陈传兵看穿了他的心思,在一次训练间隙,走过来与他聊天。

     那天,中队长和他谈了很多,也使他逐渐有了自信。

     从那天起,于力超在训练场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别人一遍能做好的动作,他就做两遍、三遍,直到满意为止。他知道,作为武警部队受阅队员中惟一一名国防生干部,他的背后是无数大学生献身警营、建功立业的身影。

     在"雪豹突击队"的训练场,方队官兵表现出极高的牺牲奉献精神,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训练中宁掉十几斤肉,也绝不掉半步队;宁肯自己晒掉一层皮,也不让装甲车受一点伤……

     200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式上,已经是方队中训练尖子的于力超身披乌黑铠甲挺立在洁白的装甲车上昂首通过天安门前。那一刻,于力超在心中默念"祖国,亲爱的母亲!向您报告,我时刻准备战斗!"那一刻,当滚滚铁流装载着90名"雪豹突击队"队员昂首通过天安门门前时,全副武装的"雪豹"们已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奔赴反恐战场。

     在"雪豹突击队"里,每名特战队员都会告诉你,他们每个人都不愿意上战场,不是不敢上,而是因为他们真心希望国家平安、社会稳定。

     在"雪豹突击队"里,每名特战队员都会告诉你,他们每个人都时刻准备上战场,为了庄严的承诺,他们枕戈待旦,时刻准备出击克敌!

"雪豹突击队"亮相阅兵村

参加阅兵的新式装甲车,是武警部队反恐处突的新利器

参加阅兵的雪豹突击队队员,精神饱满、气势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