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有缘广场舞:拜读立冬小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6:22:53

拜读立冬小知识 

2011年11月8日是立冬的大好日子。 

立冬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 

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

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在

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气候特点是:

华北初雪、降水多样

11月以后,全国各地降水量明显减少。

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

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北京的初雪比较难预报,影响也大,往往需要特别关注。

此时,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

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

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它还是雨水偏多的地方。

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

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

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云南西南部,11月还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

在云南,晴天温暖,雨天阴冷,流传有“四季如春,一雨便冬”的说法。

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有暖湿气流呼应,

南方地区的过程雨量还会较大。

此时,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

不大,对于一年三熟的华南,11月的干旱,对作物生长仍有负面影响。

气温下降、变化明显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

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

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

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

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

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

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

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

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

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

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偏北风多、风力加强

作为早已入冬的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此时的大风、降温可以说是习以为常。

在华北中南部到黄淮等地,立冬期间的冷空气,常常不是大风把这一带山区红

叶一扫而光,就是把城里的树也吹成光杆,让人们有一种一下子进入冬天的感

觉。若遇到势力强、速度快的冷空气,它一路狂奔,使北方山口地区和南方的

江湖河面风力加大,大风一直吹到东南沿海和台湾海峡。


   
特别是北部、东部海域,海上的大风易使海上作业受到严重损失。

南北两方、温差拉大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

但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11月,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

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

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者的温差可达30℃-50℃之多。

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

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立冬是反映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侯

初候,水始冻; 

二候,地始冻; 

三侯,雉入大水为蜃。 

蜃,蚌属。 

意思为立冬之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

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

所以一般还不算太冷。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 

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

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

吃饺子

饺子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

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

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

'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

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

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

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

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冬泳,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

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

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贺冬,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

“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

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

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

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