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酒吧:论心理学中的还原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14:20

论心理学中的还原论

心理学人 2008-08-30 19:02:57 阅读620 评论8   字号: 订阅

杨文登 叶浩生

摘要:心理学中的还原论主要指方法论意义上的“理论的还原论”,可分为心理学理论向物理学、生理学与生物学理论还原等三种还原论类型。它并不像其攻击者所误解的那样,就是本体论的还原论、必然导致决定论、与整体论截然对立或者仅仅就是还原方法。相反地,还原论是研究心理现象的重要途径,与方法论的多元主义并行不悖,符合人类进行认识的规律。只要使用者注意其适用的边界条件,还原论还是不失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不错的“没有选择的选择”。

关键词:还原论、方法论的还原论、本体论的还原论、理论的还原论、还原方法、整体论、决定论

  

  还原论(reductionism)在心理学中遭遇尴尬。一方面,还原论在哲学内部一直不具备好的名声1。在一些人本心理学家眼中更几乎成了“粗暴地简化”的代名词。另一方面,还原论在心理学界仍然大行其道,持续得到官方与民众的欢迎与支持。有美国心理学家就抱怨联邦财政机构、国会以及普通大众对还原论的支持过多,使得“钟摆”向还原论方向明显地“偏离太远”2。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学中的还原论?怎样评价它的是非功过,以还原“还原论”在心理学中的本来面目?下文中,我们将审慎地讨论这些问题。

1. 什么是心理学中的还原论

“‘还原论’是一个日常语言中所使用的通俗概念,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确定它的意义。” 3它有时更像学界流传的一种信仰,许多人都急于宣称赞同它、反对它,试图要超越它或者取代它,却少有人真正从本质上反思与把握它的确切意义。“还原论应该得到澄清,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抛弃”。4

要澄清心理学中还原论的意义,有必要追溯哲学中还原论的发展历史。事实上,哲学还原论思想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始祖泰勒斯就认为世界由水构成,他的后辈留基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等均持朴素的原子论观点,把世界还原成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认为万物就是这些粒子的组合、分离或改组。近代以来,笛卡尔认为世界就是像时钟一样的机器,可以通过研究构成机器的组件来达成对整个机器的了解,从而开创了近代意义上的还原论传统。此后,这一传统在由伽利略肇始,牛顿集其大成的经典物理学中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成为了影响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一大方法论体系。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还原论思想早已存在,但“还原论”作为一个哲学用词还是在20世纪中期蒯因批判逻辑实证主义时首次提出的。后来历经内格尔、亨普尔、奥本海姆、普特南等科学哲学家的发展,才逐渐在哲学中形成比较精致的还原论思想。这些还原论表现出多种理论形式,如果不计其分类标准及范畴大小,我们可以随意地罗列出许多种类:本体论的还原论、方法论的还原论、理论的还原论、语言学的还原论、科学主义的还原论,等等。尽管这些还原论形式各异,但其核心思想却是一样的:它们均认为世界是分层的梯级系统,可以通过已知的、低层级的事物或理论来解释与说明未知的、高层级的事物或理论。

心理学中的还原论是哲学还原论思想在心理学中的反映,其思想传统几乎同心理学的历史一样悠久。在科学心理学成立之初甚至稍前一些,心理学就在浓郁的科学主义氛围中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思想,移置其具体方法,有将心理学还原为物理学、生理学的态势。此后,心理学一方面受到哲学还原论的影响,同时也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的具体情况,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还原论思想,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各个心理学流派中,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章士嵘在《心理学哲学》一书中曾将心理学中还原论与突现论进行对比梳理,认为“还原论企图将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的物质运动形式,企图运用低级物质运动形式的学科现成的理论范式或原理来说明高级物质运动形式的工作机理,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代表着这种分析还原的理论倾向。” 5我们基本同意此一观点,认为心理学中的还原论就是坚信以下最基本信念的一种理论,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或行为——是一种更高层级的现象,对它的研究可以用低层级事物(如原子、神经元、基因等)及其相关理论(如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学等)来加以解释与说明。

2. 心理学中还原论的类型

与哲学还原论一样,心理学中的还原论也有本体论的还原论与方法论的还原论之分。前者坚持“实体的还原”,把心理或行为当作实体,把它还原到、归结为基本的物理、生理实体或粒子(如原子、基因等),企图通过对这些终极构成成分的分析来达成对心理或行为的最终了解。后者坚持“知识的还原”,认为心理学是跨越物质运动层次较多的一门学科,心理学的知识可以由低层级事物的相关知识来说明。它又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型,第一种可以称之为“元素主义还原论”,主张把心理或行为划分为多个部分或元素,通过对这些部分或元素的研究来了解整个心理或行为。这种还原论曾为构造主义心理学及早期的分子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运用,但后来被格式塔学派所提出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原则所否弃,在心理学中已经不再具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第二种可称之为“理论的还原论”,主张通过低层级学科的理论来解释、说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获得心理学知识。根据它将心理学理论还原为低层级事物理论的不同,我们又可以将其划分为将心理学理论还原为物理学理论、生理学理论及生物学理论三种还原论类型:1)还原为物理学理论。如心理学成立之初的心理物理学研究、行为主义的SR公式、精神分析的心理能量说、勒温的心理学场论等。2)还原为生理学理论。如行为主义把人类的行为还原为肌肉的运动与腺体的分泌、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还原为大脑、神经的活动等,体现为一种“共时性的结构性还原”。3)还原为生物学理论。如进化心理学受进化论与基因科学的影响,从种系发生的角度,用通过基因传递的心理机制来说明人类的心理或行为,体现为一种“历时性的功能还原”。

1 心理学中的还原论类型

 

            

3. 对心理学中还原论的几种常见误解

批评者从四面八方攻击着各自心目中的还原论,而不必像建构者那样始终担心到底什么是还原论。本文为了更清晰地厘正心理学中的还原论,有必要澄清心理学中几种相关的误解。

3.1还原论就是本体论的还原论

把还原论审慎地置于方法论范围内,仅当作一种用来获取心理学知识的手段时,还原论其实是有益的。但它一旦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到本体论领域,不管是把心理还原成物理化学分子、肌肉或神经的活动还是沉淀着遗传信息的基因,只要在实体层面上将心理还原到、归结为另一种层级更低的实体,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作出本体论的承诺(如认为心理是大脑的依随现象,或是大脑活动的两种属性之一,甚至如丘奇兰德等取消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心理现象可能就是大脑的物理现象”等等),就无可避免地要受到突现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挑战。事实上,心理与行为是不是物理现象,它与生理活动之间是不是具有因果关联、有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这些问题都颇具争议,见仁见智,没有定论。贸然认定还原论就是本体论的还原论只会增加心理学界对还原论的非难。

3.2还原论必然导致决定论

在还原论看来,关于低层级事物的理论只是高层级事物理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解释与说明被还原对象的特性,还原只是从低层级事物理论向高层级事物理论过渡的一个必要环节。在决定论看来,低层级事物与高层级事物之间具有显明的上向因果关系,低层级事物的理论可以完全地、充分地推论出高层级事物的理论。体现在心理学中,还原论强调的有关心理、行为等高层级理论向低层级理论的自上而下的“还原”,还原只是必要的手段与途径,“仅仅在人们对事物全貌缺少关注的时候还原论才是危险的”6。决定论强调的是低层级理论对高层级理论的自下而上的“决定”,把低层级理论当作高层级理论绝对的因果来源,机械地把人等同于动物、机器、计算机或基因,从等同物出发来推断、规定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而形成了生物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基因决定论等多种决定论思想。由此可见,还原论与决定论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方法论体系,还原论并不必然导致决定论。

3.3还原论与整体论截然对立

还原论不同于元素主义。元素主义企图把整体分析为元素,认为整体是元素通过某些线性法则而合成的。铁钦纳把感觉分成44000种元素,摒弃冯特所创立的“创造性综合原则”,企图用心理化学来了解心理,集中对元素的关注,对其它心理学问题也不感兴趣,忽略了整体的存在,这是注定要失败的。还原论把整体分析为部分,再通过对部分的了解来把握整体,其终极目的是要更好地了解与把握整体。还原论与整体论并不对立,整体是可以还原的整体,还原是对整体的还原。

3.4还原论就是还原方法

还原方法是还原论在心理学中的具体实现形式。当前,心理学界一般并不反对适度地使用还原方法,但普遍认为它将心理或行为进行简化,在还原过程中割舍了心理或行为的某些高级特性。因此,还原方法得出的结论只是心理学解释的必要条件,而不能是充分条件。这些观点显然是正确的。但有必要强调的是,还原论作为一种“论”或“主义”,是以运用还原方法为核心的一种研究态度、研究理路与研究方式,它不仅包括怎样具体地运用还原方法,而且还包括对运用还原方法的前提进行反思,对其得出结论的解释效力及范围进行限制与批判,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顾及到、解决了还原方法的弊端。

4.心理学中还原论的必要性

4.1 还原论是研究心理现象的重要途径

心理问题是古老而复杂的问题,历来有两种主要的解决途径与方案。第一是直接从心理出发来把握心理,如内省、沉思、直觉等;第二就是间接地通过媒介(如生理、环境、文化、历史等)来研究人的心理。还原论无疑是第二种途径与方案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当我们试图开始从已有的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理论出发来研究心理现象时,还原似乎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是在某种意义上接受并采取了还原论,心理学可能还将继续在哲学母体中寄居下去,要更晚些时候才能走上独立的现代科学之路。

4.2还原论与心理学方法论的多元主义并行不悖

如果单独将心理学理论还原到物理学、生物学或生理学中的某一个层面,片面地强调某一个层面而忽视其它的层面,还原论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但如果我们不再把目光停留在将心理学还原到某一具体层面,而是将多个层面综合起来考察时,就会发现作为方法论的还原论与方法论的多元主义并不矛盾,前者正是后者的实现方式之一。各种各样的还原实质上是从不同层面来看待心理与行为,来探讨心理、行为与这些层面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心理学与生理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均有着某种联系,尽管这种联系我们不能确切地说一定是某种因果联系,但不管这些关系中有多少是因果关系,或是相关、共变关系,只有通过认真的研究才能达到对这些问题透彻的了解。从这一角度看,一种还原就是一个视角、一条途径,是多元方法中的一元,是将来心理学研究进行整合所不可或缺的方面。事实上,现在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如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等),就正是在还原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综合各个层级事物的理论而产生并兴起的。

4.3 还原论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

首先,还原论是进行认识的一种经济原则。作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类心理现象远较其它现象复杂。对心理现象进行详尽如实的描述、分类、总结,像常识心理学一样去把握它未必不可能。但问题是,人类的记忆系统能够存储如此丰富的个体与特例的知识吗?即使能够,有必要存储如此之多的信息吗?这显然并不符合人类认识的经济原则。还原论为人类经济、有效地认识世界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还原,人们可以把心理学的知识还原为我们已经知道的其它低层级事物的知识,使人们可以利用更少的规律、更小的信息量,更有能力去解释、预测与调控自己与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其次,还原论符合人类由已知到未知、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认知发展规律。还原论把目前尚未清楚把握的、复杂的、高级的关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理论还原为各种目前我们相对了解较多的、简单一些的低层级事物的理论,运用我们已经熟悉的、知识体系相对系统与完备的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学理论来研究心理学,这是认识论的必然发展,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

5.谨慎地使用还原论

还原论是心理学方法论的必然选择之一,但并不是适用于研究所有心理学问题的方法论,它有着自己适用的边界范围与特定的前提条件。具体说来,还原论有两个基本的理论前提与预设:1)世界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层级系统,心理、行为现象与物理现象、生理现象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2)这些层级之间是连续的,低层级事物与高层级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联。这一点还存在着争议,也正是突现论与还原论的主要交战点之一。突现论认为层级之间并不总是连续的,低层级事物与高层级事物的进化具有不同质性、不可预测性,两者之间并不具备上行因果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跳跃式的发展。如果突现论的结论是对的,低层级事物与高层级事物之间的上行因果关联并不存在,那么还原得来的结论就不再真实可靠,也不具备任何的解释效力。正是因为这一点,还原论者甚至成了人们蔑视的对象。韩裔美国哲学家金在权就认为,“在这些日子里,在大多数的学术圈和知识界中称呼某人是一个还原论者变得不仅仅是说他或她持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表示这个人智力上退步和过分简单的稍加掩饰的羞辱。”7

但是,我们也不能对心理学在还原论指导下所取得的成就熟视无睹,利用其取得的成就来批判与攻击还原论。如果简单地把它当作一种知识获取的手段与途径,忽略它的本体论问题,还原论从来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没有选择的选择”。“这种还原论的态度应该得到高度的鼓励,而不是像是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一样给它迎头痛击。” 8事实上,还原论之所以能揣着足以致命的顽疾而依然生机勃勃地存活于心理学中,其根本的原因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尚无法找到一种比它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来取代它。可以谨慎地说,心理学的发展史原本就是一部心理、行为不断袪魅,不断向其它低层级事物及其理论还原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研究工具不断涌现,原先无法用还原方法研究的对象已然逐渐回归到其适用的研究范围中。还原论的潜力远未用尽,在可见的未来,它将继续服务于心理学,继续推进心理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ichardson, R. C. Cognitive science and neuroscience: new wave reductionism.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999, 12(3): 297-307.

2Breckler,S.J. The newest age of reductionism. Monitor on Psychology, 2006, 37(8): 23.

3][8Todd, J. Reductionism and antireductionism: rights and wrongs. Metaphilosophy, 2004, 35(5): 614-647.

4Fincham J. R. Reductionism should be clarified, not dismissed. Nature, 2000, 406 (6794): 343.

5]章士嵘.心理学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04.

6Langevin, H. M. Commentary: reductionism without fear but with eyes wide ope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004, 10(2): 387.

7]金在权.50年之后的心-身问题.世界哲学.2007(1):40-52.

 

On Reductionism in Psychology

Abstract: Reductionism in psychology mainly refers to a ‘theoretical reductionism’ of a methodology,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three forms: the reductionism from psychology to physical theory, to physiological theory, and to biological theory. It doesn’t like its opponents’ misunderstandings, such as, reductionism is ontological reductionism; it certainly leads to determinism; it is opposed to holism or it is just a method of reduction. Contrastingly, reductionism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tudy mind and it runs parallel with pluralism. It is an economic principle of recognition and i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human recognition. If the users can pay attention to its boundary conditions, reductionism will be a good ‘choice of no choice’ in psychology studies.

Key words: reductionism, methodological reductionism, ontological reductionism, theoretical reductionism, reduce, holism, determinism

 

注:此文发表于《心理学探新》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