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学金融专业好吗:外资掌控下的中国市场(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9:06:35
      据《中国产业地图》(中国并购研究中心)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啤酒行业:60多家大中型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个民族品牌,其余全部合资;  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  电梯行业:最大的5家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  家电行业:18家国家定点企业中11家合资;  化妆品: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  医药行业:20%为外商控制;  汽车工业:外国品牌占销售额90%!  在感光材料行业,美国柯达于1998年仅出资 3.75亿美元就实行在华全行业并购,2003年又收购了乐凯20%国有股,已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富士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5%。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  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  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  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在高科技领域:如手机行业,由于本土企业上游技术、关键零部件乃至生产线大部分从跨国公司购买,跨国公司早已从中赚够了。近期跨国公司开始采用低价策略,挤压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意在赶尽杀绝。国内手机行业除了自有品牌外没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2005年以来全部亏损,市场占有率严重萎缩,纷纷退出市场。  在流通领域,占有主导份额的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制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中国零售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随着外资的延伸,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零售业是最能吸纳劳动就业人口的领域,任由外国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前来掌控。业内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业命脉,如果放任外资企业占领我国的流通渠道,中国的企业终将沦为国外流通企业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  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轮胎工业,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剩下的几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条件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我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上海轮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最大的轮胎跨国公司法国米其林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共同组建轮胎合资公司,由法方控股70%;截至2000年,外商独资与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能力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70%以上。    4.2% 外资控制中国第二产业及其并购现状  我们不难理解,经济高速发展,带给外资的好处是巨大的,显而易见的。  4.2.1 外资控制中国第二产业实例详述[22]  除电力,军工等极少数国家核心行业以外,外资在我国水泥行业(建材业)、钢铁行业(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行业、机械制造行业(普通机械、专用设备、电气设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化行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制造业)、玻璃行业、酿酒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行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供水供气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行业(煤炭采选业)、日用化妆品行业(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行业(食品加工业)、造纸行业(造纸及印刷品业等行业)、纺织行业、建筑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塑料制造业、工艺品及其制造业等行业中,都占有较高股权和市场控制权,经济刺激计划和巨大需求给予了外资丰厚的回报,充分享受了我国经济高速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1)水泥行业:2009年全国水泥行业总产能16亿吨,外资控制产能5、6亿吨以上,控制力及总产能占30-40%以上。  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瑞安建业后,占西南四省18%以上份额;华新水泥被瑞士Holicm收购,占华中10-20%份额;摩根斯坦利收购山水集团30%股权后,环渤海市场份额第一;爱尔兰CRH收购吉林亚泰后,获取东北市场;产销量全国第一的海螺水泥,外资利用香港主板控股25%,此外,亚洲水泥、山水水泥、华润水泥在香港主板上市,部分股权被港资和外资控制……  (2)机械行业:2008年,机械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2%,外资股权控制率为35.2%,总体控制力度达40%以上,机械制造业5大细分行业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外资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60%,金属制品业为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2%,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约为30%。  凯雷收购徐工85%股权,起重机和压路机占国内市场50%以上,国内136种工程机械产品,徐工占一半以上;国内装载机行业排名第7的山工机械被卡特彼勒全资收购,新加坡丰隆、美国高盛、美国国泰持有国内最大的独立柴油引擎制造商玉柴股份51%的股权;无锡威孚是国内柴油燃油喷射系统最大厂商,德国博世持有其67%的股权;韩国全资的斗山工程机械8年在中国挖掘机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销售额已达徐工的1/3;西北轴承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90年代末,德国舍弗勒利用西北轴承陷入困境,与其合资成立富安捷铁路轴承,将其市场争压过来,后全资收购;瑞典SKF全资收购皮尔轴承;无锡轴承、烟台轴承被美国TIMKEN全资收购,并控股襄轴集团;全国化工设备第一生产基地,锦西化机透平厂被西门子控股70%的股权;德国ZF集团收购全国齿轮行业排名第二的杭州齿轮厂70%的股权;美国加纳基金控股沈阳机床30%的股权;英国特雷克斯收购北方股份25%的股权,北方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矿用汽车开发和生产基地;玉柴机械占据国内小挖机9.3%的市场份额,美国汉鼎收购其43%的股权……  (3)汽车行业:外国品牌销售占90%以上,虽然外资股权占比不超过50%,但无论技术、品牌还是研发等,外资实际控制力均高达60-70%以上。  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华晨、上海通用、长安福特、北汽现代、北京吉普、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天津一汽丰田、长安雪铁龙等中国汽车销量最大的公司,外资股权均为50%,不包括外资中小企业,外商在华投资和合资控制的53家大型汽车公司,销售额1万亿元以上,占汽车市场总销售额的6、7成以上;此外,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占有60%以上的份额;而在汽车电子、发动机零部件和摩托车配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企业亦高达70%以上;汽车制造行业橡胶轮胎,法国米其林和新加坡佳通轮胎等外商独资和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产能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占有中国汽车轮胎市场80%以上……  (4)钢铁行业:2008年,钢铁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6%,由于国家对钢铁行业并购有控制,阿塞洛-米塔尔、俄罗斯、必和必拓等大量外资觊觎中国钢铁行业纷纷受挫,即使这样,外资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股权控制度仍超过10%,市场控制度超过12%,如阿塞洛•米塔尔收购华菱钢铁33%股权;德意志银行和阿塞洛•米塔尔收购中国东方钢铁47%的股权(河北津西钢铁29%股权);法国圣戈班收购徐钢100%的股权;美国凯雷收购江都钢管49%股权;中信泰富持有大冶特钢28%的股权;此外,香港主板上市的鞍钢、马钢股份、重庆钢铁,14%、22%、30%的股权被摩根大通等外资和港资控制;唐山国丰钢铁,香港中港占股51%;港资占股65%的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分别收购日照钢铁、日照型钢30%的股权,收购日照轧钢25%的股权,后与山钢重组……  外资大规模并购国内钢铁业不成,再生一计,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等国际矿山巨头利用手中掌握的铁矿石资源,不断涨价,对钢铁行业进行合围。  可以想象,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2亿吨,行业分散度高,众多中小或民营钢企面临淘汰和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下,外资受欢迎的程度会有多高;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外资绕过国家设置的重重限制,不少钢企,将再次落入外资控制之中。  (5)石化行业:2008年,石化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0%,国家对外资准入石化产业有所限制,即使这样,除海外上市外,外资绕过重重障碍,通过来华设厂,并购等手段,石化行业外资股权控制度已达18%,市场控制度为20-3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外资市场控制度2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料加工业为13%。  如中石油2000年在纽约、香港上市,外资与港资占股11%,海外融资额29亿美元,9年时间,向海外分红派息竟然高达119亿美元,分红派息竟为融资额 4倍;中石化2000年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上市,目前外资与港资占股19%;中海油2001年在纽约、香港上市,旗下中海油服外资与港资占股目前高达 34%,另外,中海油、上石化、吉化等纽交所海外上市公司也被外资部分控股,黑石持有中化集团子公司中国蓝星20%的股权。  国内原油和化工产品供不应求。如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04亿吨,首次突破2亿吨,同比增长13.9%;液化天然气累计进口553.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5.8%;口硫磺1216.7万吨,同比增长44.6%;进口甲醇528.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68.8%。仅2009年一年的进口量就比 2005年至2008年四年的进口总量还要多,占国内消费32%,由于国外甲醇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国内装置大面积关停,平均产能发挥率不足40%。;我国累计进口聚乙烯756.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4.8%,占国内消费的48.7%,进口聚氯乙烯195.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73.5%;进口精对苯二甲酸(PTA)508万吨。此外,国内农药进口量巨大,许多精细化工品,国内甚至无法生产。  国际能源化工巨头纷纷在华投资。BP在华投资45亿美元,壳牌17亿美元,拜尔投资31亿美元,拥有12家独资或合资企业。埃克森美孚、壳牌、BP计划再投110亿美元。拜尔已投产5大乙烯合资企业:巴斯夫/扬子石化投资60万吨乙烯项目,截止2007年,巴斯夫在中国投入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中国销售总额达到36亿欧元以上;BP/上海石化90万吨乙烯、埃克森美孚/福建炼化、沙特阿美60万吨乙烯、壳牌/中海油的南海80万吨乙烯,埃克森美孚/广州石化改扩建(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另外,BP在四川建醋酸厂(占国内市场30%),在珠海建PTA基地。欧美跨国公司在洗涤用品、涂料、生物制药等下游领域占有巨大份额,有的已形成垄断外资……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市场控制力度,在20-30%以上。  (6)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外资控制度为40%以上。英国皮尔金顿购入耀华玻璃19%的股份;中国玻璃港交所上市,皮尔金顿等外资大股东控制 40%股份;瑞信等外资控制浙江玻璃33%的股份,洛阳玻璃,外资和港资持有50%的股份;如果算上港资,中国玻璃、浙江玻璃等港资与外资占股均在65% 以上;A股上市的福耀玻璃,港资三益发展为第一大股东,持有22.5%的股份;金刚玻璃,港资龙铂投资持有17%的股份;港资信义玻璃,自2004年以来一直为中国汽车玻璃最大出口商;1985年起,圣戈班在中国设立代表处,现已在中国设立50余家企业,其中制造企业40多家,分布在成都、马鞍山、杭州、常州、湛江、牡丹江、郑州等地;业务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包装、高功能材料等。在中国的员工数量超过15000人,2005年销售额4亿欧元。最近4年,圣戈班在华销售额年增54%……  (7)酿酒行业:啤酒业,啤酒行业的外资控制力度,达95%以上。如日本全资的三得利销量上海市场最大,雪津被比利时英博啤酒全资收购,重啤被苏格兰纽卡斯尔收购,哈啤被美国AB公司控股99.66%,南非SAB收购华润50% 股权,珠江、千岛湖、百威、嘉士伯……2005年仅剩下的两家,啤酒行业全国销量最大的青岛啤酒也被美国AB公司控股,燕京啤酒通过香港主板,外资间接控制股权,至此,啤酒业全线沦陷。  红酒业,目前国内葡萄酒市场销量以每年近5万吨的速度增长,张裕、王朝占市场份额的40%左右,意大利意利瓦控股张裕43%的股权,加上高岭资本、瑞银、新加坡等外资参股12%,外资控股张裕高达55%以上;王朝在香港上市,港资与外资控制51%以上股权;白酒业,英国帝亚吉欧(Diageo)以2.03 亿元受让成都盈盛投资持有四川全兴集团43%股权,间接持有水井坊16.64%股份。古井贡酒100%国有产权于2007年4月10日完全转让给 IBHL,法国路易威登集团旗下酩悦轩尼诗酒业公司与四川剑南春(集团)公司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酩悦轩尼诗将拥有剑南春(集团)旗下四川文君酒厂有限公司55%的股份,剑南春持45%的股份。细分行业红酒业加上进口高档红酒,外资市场控制度30-40%,白酒业10%以上……  (8)医药行业:外资股权控制在10-20%,市场控制力达30%以上。西安杨森,哈药集团,华药集团,东盛集团,天方药业,国内大部分医药企业都是外资控制的合资企业,广州药业,菲尔公司、摩根等外资和港资控股27%;新华制药被港资和外资控股32%,今年上半年营收达135亿元;华兰生物被港资香港科康控股13%;莱士中国控股上海莱士37.5%的股份;香港信立泰控股信立泰72%的股份;汇丰等外资入股中新药业、羚锐制药;港资控股鲁抗医药11%的股份;三精制药被哈药集团控股75%……    (10)日用品和化妆品行业:外资(宝洁、强生、欧莱雅、资生堂等)在日用化妆品类控制力度80-90%以上。欧莱雅并购小护士、羽西,顶端品牌“兰蔻”,中端品牌“薇姿”,以及相对平民化的“美宝莲”形成较为完整的品牌链;全国四大年产8万吨以上的洗衣粉企业,3家被外资收购;在日化行业的合资中,外资通常利用中国企业原有的生产线和营销渠道,为外资品牌打工,同时冷落中方企业原有品牌。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主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兑现,中华牙膏多年来为联合利华贡献8~9亿的销售。在洗涤品行业,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全军覆没。仅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 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11)食品饮料行业,外资控制度达40%以上。碳酸饮料类:国内原有的八大碳酸型饮料公司,已有七家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收编,达能收购娃哈哈、乐百氏等,外资饮料已经占领我国饮料市场90%以上的份额,国内品牌仅剩下风雨飘摇的健力宝。乳制品类:2010年6月,惠氏、雀巢、雅培、美赞臣等多家洋奶粉品牌酝酿再次涨价,高盛、鼎晖、英联控股蒙牛,2010年一季度,我国进口乳制品19.2万吨,价值4.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3%和 76.4%。一项调查显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下,外资奶粉品牌所占市场份额已经从2008年初的不足60%上升至80%左右。同时,国内奶粉对进口的依存度在不断提高。饮茶饮料类:台资和日本三洋占股各半控制康师傅,方便面、饮品及糕饼,饮茶饮料等,在中国市场占有领导地位,日本三得利占据上海市场,英国的立顿红茶在国内有不菲的市场占有率;速冻食品类:东方JOY亚洲公司等持有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三全食品30%的股权;豆奶类:吉安特持有维维股份19%的股权;高盛和摩根大通控制双汇、雨润,在中国猪肉食品市场占有领导地位,法国达能收下汇源、娃哈哈、乐百氏、光明乳业、上海梅林、深圳益力,蒙牛酸奶,武汉东西湖啤酒等企业,在矿泉水、茶饮料、乳业软饮料类确立领导地位……  (12)供水供气行业:水务业外资控制度达20%以上。法国苏伊士集团北自昌图、南至三亚、东起上海、西达重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拥有22家合资企业,供水人口达到了1400万。在今年3月底,苏伊士旗下的中法水务与美国地球工程公司达成协议,收购其在天津的供水项目,中法水务持股52%、天津自来水集团则持股48%。而具有153年水务领域专业经营历史的法国威立雅公司也在中国掀起了收购狂潮。迄今为止,威立雅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昆明、兰州等近19个城市的21个合资项目,供水人口达到了 3000万,以上两公司,不包括法国威望迪水务和法国通用水务集团,供水人口达到4400万。外资影响自来水定价权增大无疑。  威望迪集团在华投资也超过10亿美元,泰晤士水务公司同样取得了上海一个投资6800万美元的水处理“BOT”合同。而包括安格利水务公司、百泰国际集团等著名公司组成的英国水行业代表团,在不少大中城市均布下了棋子;新加坡联合工程目前在中国有40多个项目合作,其中包括西安.昆明等城市,并且拿下了沈阳市浑南新区的废水处理特大项目;除了企业,国际投资组织也加入到中国水务市场中来。世行在中国水务领域已经投资了31亿美元、22个项目。世行还将投资 11亿美元,将其投资领域从目前的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不过,不管是苏伊士、威立雅还是威望迪10亿美元、世行的31亿美元的“投资“合同中,其中包括不少与苏伊士、威立雅、威望迪、世行有密切关联的公司甚至子公司承建的“高价”项目,这些密切联系的关联公司和子公司将动輒对外宣称投入数“亿”计的工程揽到手后,悄悄将进口材料价格和建造成本提到天价,一个向外宣称数“亿”元的改造或者投资项目,关联公司和子公司几乎以10-30%的成本就能完成。  天然气业外资控制度在70%以上。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绝大部分是在香港主板上市的燃气公司,中国燃气、新奥燃气、百江燃气、广顺燃气、郑州燃气、华润燃气、中裕燃气,股权被港资和外资控制,遍及全国500多个城市,覆盖人口4亿以上,此外,北京燃气控股股东北京控股,也在香港主板上市,港资及摩根共占 40%的股权,深圳主板上市的深圳燃气,香港中华煤气持有20%的股权……  (13)造纸行业:上世纪90年代起,国际纸业巨头如芬欧汇川、斯道拉恩索、印尼金光集团、新加坡诺斯克等,纷纷以合资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造纸及级制品行业外资市场控制度为33%,股权控制度达46%。晨鸣纸业,恒丰纸业,泰阳纸业,华泰集团,佛山包装等都有外资巨头不同程度的介入……  (14)有色金属行业:细分为矿采选业和治炼及压延加工业,外资市场、总资产控制度达15%以上,股权控制度为15%以上。2001年,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中国最大的原铝生产商中国铝业在纽交所和港交所上市,2004年在伦敦上市,年营收700亿元以上,目前,外资和港资持有30%以上的股权;我国最大的综合性铜生产企业—江西铜业很早就在伦敦、香港两地上市,外资成为第一大股东,股权已达45 .6%,年销售额513亿元;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铜材,年销售额150亿元,日本住友商社持有38%的股权;常州金源铜业年产35万吨钢材,年销售额86亿元,日本矿业等日系企业占65%的股权;台资华新在华南京华新有色,设立20余座工厂,年产30万吨铜材,年销售额70亿元;豫联集团将 78.8%的股权转让给香港东英金融集团……另外,我国富有的有色金属资源小矿种,如稀土、钛、镁、钨、钼、镓、铟、锗、铋等,这些矿种与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联,但由于技术限制,我们只能将其大部分加工成初级冶炼产品,产品附加值低,除少量国内市场需求外,大部分出口国外,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15)建筑建材行业:电梯业全线沦陷,三菱、奥的斯、蒂森、通力、迅达、日立、东芝、富士、富士达、西门子、三洋等外资品牌,市场占有率一度曾达95% 以上,后来由于康力电梯等少数国产品牌参与竞争,在电梯行业才有了国内的声音;地板类如摩根斯坦利1亿美元收购国内最大的地板生产企业大自然地板……建材业外资市场控制度达17%,股权控制度为24%。  (16)纺织行业:外资股权控制度为37%,细分3大行业纺织业外资市场控制度为22%,化学纤维业市场控制度为3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控制度最高,近10年数据均在40%-50%之间,十分接近50%的高危线……  (17)煤炭行业:能力排名第一,现金流最好的兖州煤业被外资控制,永煤集团被正大集团控股25%……  (18)印刷包装业:世界最大现代密封企业约翰-克兰Johngran-EEAA收购国内最大的密封企业天津鼎名;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  (19)农药与化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外资在农药化肥领域控制力度为30%以上。加拿大PCS一并收购了嘉吉公司,加拿大PCS是拥有全球最丰富的钾肥矿藏的公司之一,2009年全球钾肥产能为4300万吨左右,加拿大PCS占世界钾肥市场产能的25%以上,是全球最大的钾肥供应商。 1990年,原嘉吉公司进入中国市场,2000-2004年,每年向中国市场供应120万吨-150万吨优质磷酸二铵,是中国进口磷肥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原嘉吉公司率先在中国投资建厂生产磷肥,2000年成立嘉吉化肥(烟台)有限公司,复合肥生产能力达20万吨,主要市场为华东、华中及华南各省份,2001年,与云南磷肥厂、中化国际化月巴贸易公司和烟台市农资公司在云南合资建成磷肥生产线,嘉吉占35%的股份,年生产能力达60万吨优质磷酸二铵,2002年投入生产,并于2003年使用嘉吉品牌销售,2003年,嘉吉在江苏成立合资公司,占60%股份,年复合肥(NPK)生产17万吨,主要市场为扬子江沿岸7省和华北各省,2005年3月投产的美盛化肥(青岛公司)年产复合肥20万吨,主要市场为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加拿大PCS并购嘉吉,成为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商,收购中化20%股权,间接控股盐湖钾肥,并是中国最大的化肥出口商,在华化肥业中控制力度最强……  和铁矿石一样,中国需要每年派出谈判代表与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几个钾肥巨头进行艰苦的价格谈判。从2006年起,必和必拓在加拿大收购了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开采权,在埃塞俄比亚收购了1.7万平方公里的钾肥开采权。以上共计2.7万平方公里的钾肥矿,必和必拓控制了全球最好的铁矿和钾肥矿。  必和必拓对我国钢铁厂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矿大欺厂,大幅抬高铁矿石价格。今年8月,必和必拓准备收购加拿大PCS,此举如果得逞,由于钾肥厂矿和别的矿产不同,从建设到开工至少需要七年,而我国又属于钾肥矿藏缺乏的国家,必和必拓垄断后,中国钾肥厂商将和钢铁厂面临同样的命运……  出于钾肥战略安全的考虑,我国必须参与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PCS的竞争,国家想尽一切办法支持中投公司或中化集团、盐湖钾肥收购加拿大PCS的股权,避免钾肥受制于人,8亿农民的成本提高。  (20)电力行业:华能国际在纽交所上市,外资占有部分股权,港资南海洋行、内滕株式会社占深南电15.56%的股权;大唐发电,外资和港资控股27.98%……  另外,外资对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年均控制度达60.2%,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年均控制度达52.7%,家具制造业为47.7%,塑料制造业 41.7%,工艺品及其制造业40.2%,食品制造业39.2%,饮料制造业33.5%,农副食品加工业26.8%;外资对电子信息产业股权控制度达 70%,市场控制度高达80%,中国的电信设备市场已被西门子、爱立信、AT&T、摩托罗拉、阿尔卡特等几家主要的跨国公司所控制;外资对高技术产业总资产和市场控制度分别达到70%,另外几个行业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外资市场控制水平已达到9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达到70%,医疗设备制造业达到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