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股票的技巧:“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41:33
“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http://www.zxedu.cn/zxddzy06/hyyyb06/282/699/1023/1102.htm
 
第三讲    差别   类同   流变 本讲主要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和而不同”的原则;二、主题学与“流变”;三、意象、象征、原型。此讲概括了教材第五章的内容。 一、“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伴随着深刻的文化转型,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时期。全球化又不等于一体化,经济上的一体化不等于文化也应一体化,文化从来就是多元的。由于人类群体的生存环境、语言、传统和习惯的不同,文化也各不相同。如何推进不同文化间的宽容和理解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既要赋予人类文化以多样性使各个文化体系之间能相互吸收、借鉴、并在相互比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又能张显本民族的独特品质和个性,中国古人“和而不同”观点可为比较文学所借鉴。“和而不同”首先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载的公元两千多年前齐国大臣晏婴和齐候的一段对话。其基本观点是:事物虽各有不同,但决不可能脱离相互的关系而孤立存在,“和”的本义就是要探索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如何共处。它体现了儒家的基本观点。“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和“道并行”是“不同”,“不相害”,“不相悖”则是“和”。“和”的另一个内容是“适度”,“适度”就是“致中和”,既不是“过”,也不是“不及”,而是恰到好处,因适度而达到各方面的和谐。在“适度”的基础上不断开放,不断追求新的和谐和发展。这样既保障对个体的尊重和个人的平等权利,同时又要求个人有同情和尊重他的义务;既保障不同个人—社群—民族—国家之间的各种差异,又要求彼此对话、商谈,和谐并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既保障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又避免本位主义的封闭和孤立。这正是比较文学所追求的真精神。    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超出了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限域。它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展开文学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关联以及跨文化文学现象、思潮与观念的传播、交流和对话,成为比较文学学科关心的中心问题。比较文学学科的存在前提,正是建立在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对话基础上。比较不是理由,比较中达成直接或间接的对话并且通过对话产生互识、互补、互证的成果,才是比较文学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与比较,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历史,也不仅仅是为了罗列各种文学的清单,而是要达成不同文化与不同文学之间的互相确认、互相了解、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从不同文化背景出发面对人类所关心的共同问题。这不仅是世界文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总之,“和而不同”,从诸多差别中,寻求其内在的一致——“和”,从已有的,已然呈献的和谐中,分解出其差别和不同。二、 主题学与“流变” 1、 题材、题旨与主题题材:触发作家思考的实际生活现象、人物、传闻、轶事这些原始材料经过作家选择、取舍、剪裁,采用在作品中成为作品内容的基本因素,就是题材。在现代小说中,题材不只是客观的具体事件,主观的意象、象征、某种行为、心理也可以构成题材。题旨:题旨又  称母题。母题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叙事句”的最小基本单位。二是说它是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最小的意义单元,当这些最小的意义单元与主题构成了直接而密切的关联之时他们被称为母题。它是一种可以在各种主题中多次出现的因素。主题:是作家以特定的思想立场、人生态度、审美情趣对生活事件加以倾向性的介入之后产生的一种高度判断。它深藏在作品内部,要经过思索和解读才能浮现出来。主题有时由一个题旨构成,如鲁迅的《药》;有时由几个或更多的题旨构成,如歌德的《浮士德》。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是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 母题与主题区分:母题是对事件的最简归纳,主题则是一种价值判断;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是在母题的归纳之上进行的价值判断,因此,一般说来,母题是一种常项,主题则是变量。2、 题材研究的特点:题材研究主要考察一种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流传演变或者某种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表现形态的异同。题材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神话题材的研究;例如:大禹治水的故事,挪亚方舟的故事都是神话体系中有关大洪水的描述。民间故事也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如季羡林对柳宗元《黔之驴》的研究。3、 主题学 (1)主题学的概念主题学是比较文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着重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母题、人物典型等跨国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研究不同的作家对它的不同处理,并探讨这种流变的文学、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1)主题学的历史与现状主题学源于19世纪德国学者史勒格尔.格林兄弟等人对民俗学的研究。但在这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主题学研究没有得到国际比较文学界的认同,认为主题学缺乏“文学性”,没有什么价值意义。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形势大为改观。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主题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了主题学研究的价值意义和广阔的学术前景。 (2)主题学的研究类型主题学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梵·第根曾提出主题学主要研究三大领域:题材、典型和传记。美国学者柏尔威尔提出主题学主要研究自然现象、母题、情境、人物类型等。我们按比较文学的方法将主题学的研究范围分为两大类:题材史与主题学。A.题材史的研究类型主题学中的题材史研究属于影响研究,它是对某一题材、人物等在不同民族文学中流传演变的历史的研究。这是德法学者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一)各国文学间相同或相似题材的比较研究。
    它主要指脱胎于同一母体,在各国辗转流传的题材类型。比如各国民间传说似的灰姑娘的故事,现在收集的各国题材已达345种之多。这些传说情节结构基本相同,表达的主题也近似,不过也因各地的风俗不同而有所变异,中国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的女孩穿的是一双木屐,而在西方女孩或穿水晶鞋,或穿红舞鞋。我们根据它可以勾勒出文学传播的路线,从而总结出文学和文化中某些共同的东西。刘守华教授的“民间童话之谜”一文也是一种典型的题材史研究。他在指出我国、德国和俄罗斯民间故事中关于三根金发的故事的异同后,初步判定这个故事是由中国经蒙古流传到俄罗斯和日尔曼去的,并由此探讨在漫长的岁月中欧亚大陆间的文化交流。
当然,在文学的传播中必然会发生变异,这些变异能够帮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例如从中国的七仙女与日本的天鹅姑娘的区别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心理特点。(二)各国文学中出现的同一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
所谓同一人物主要指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特定人物,它包括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传说人物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等。无论对于历史人物如查理大帝、罗兰、熙德、贞德、拿破仑等,还是对于神话人物如普洛米修斯、传说人物浮士德、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如唐·璜等这些更多存在于人们想象、描述中的人物,作家们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政治或道德标准,赋予其不同的色彩乃至相反的评价,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如法国的贞德。历史上的贞德被认为是一位率领法国军民击退英国侵略军的民族英雄。但在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第一部中贞德被视为一个美丽的妖妇;而马克·吐温则对贞德的政治、军事才能大加赞赏;法朗士认为贞德的行为只不过是一种强烈的宗教情感;肖伯纳则写下了《圣女贞德》。
浮士德主题的演变就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课题。1575年曾出版了一部拉丁文的《浮士德博士的一生》,该书写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了星相学家,数学家,医生。他与魔鬼订约,要魔鬼为他服务24年,条件是他放弃信仰。于是,魔鬼引导他去周游世界,获得人类尚未获得的一切知识。24年后,浮士德只剩下眼睛和几颗牙齿,尸体被抛到屋外粪堆上。这本书的主题是写人类牺牲一切去追求知识,但所得到的知识比起自然的全部奥秘来微不足道。这种努力不仅徒劳无益,而且导致自身的毁灭,也就是说人类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努力是一种罪孽。此后,英国作家马洛写了一个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于1588年上演,剧本写浮士德博士不满于知识的贫乏,与魔鬼订约24年。在这段岁月里,他探索新知,肯定知识是伟大力量,幻想征服自然,实现理想。可是在蒙昧主义的压迫下终于屈服于旧势力,24年后被劫往地狱。剧本的主题变化为抗议对求知者的迫害,同情求知者的遭遇。到了歌德的《浮士德》,这部巨著体大思精,主题十分丰富,书中的浮士德被塑造成一个在人间不断追求最真诚的知识、最美好的事物、最伟大的理想的卓越人物。他经历过书斋、爱情、宫廷、美的梦幻等阶段,终于在得出智慧结论之际与世长辞了。人终于不能突破生命的局限。这个故事里包含着对一切哲学、医学、法律和神学和彻底否定,包含了抛弃书本而幻想通过另一种方式(如魔术、巫术)打开通往未知世界大门的欲望,也包含了对大自然的永恒——“生生和死死,永恒的潮汐”的赞叹和对于生命短暂的惶惑。
    这类研究属于有迹可寻的研究。从渊源上说,它为后来探讨各国文学间没有联系的相同或相似内容的主题学研究提供了思路。 B主题学的研究一是各国文学所表现出的人类的永恒的经验,人类永恒的经验包括爱情、死亡、追求等。死亡是文学作品的常见主题,也是一个非常富有哲理非常复杂的话题。死亡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困顿,对死亡的畏惧和逃避是人类心理的长期的共同经验。我们的儒家常常论及“心有怀生畏死之情”,道家也是这样,因为有对死亡的畏惧所以才寻求长生。佛教讲究痛无常,因为无常中有生死,所以痛之畏之。西方的文化经典《福音书》中记载的耶酥,虽然是神之子,是宇宙不灭的意志的体现,但在临死时也表现出恐惧:“我的上帝,你为什么要离弃我?”反映到文学作品中,用变形——人变成动物或草木昆虫——来代替生命的死亡。固执地认定生命不可能寂灭无有地消逝,这是中外神话的普遍模式之一。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整个神话可以被解释就是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这种现象到近代乃至现代的作品中仍然存在。
同时,在文学中,死亡又是最具有悲剧和崇高意义的一种。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文学作品表现人们为了某种信念而视死如归,或者为了他人而献身,或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某种悲观或豁达等,认为通过死亡能更好地认识人生。人们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作品都对死亡作了成功地探索和表现。像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国作家孔捷生的《大林莽》,都是通过对死亡的描写,引起人们反思过去的历史,探讨人生的意义。除了小说这种文体之外,诗歌当中,一些吟咏死亡的诗也是非常感人的。
    追求也是人类无论民族、无分老幼的一种共同心态。但人们追求的方式又各有不同。日本的中野美代子在分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莫尔的《乌托邦》时曾指出:“人类具有极其贪婪的求知欲,况且,我们所处身的现实世界总是丑恶不堪,因此,人们渴望在某个地方建立一个理想境界。……于是,中国人与欧州人都创造了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不过各自的方法却大相径庭。”(1、1注:[日]中野美代子:《从小说看中国人的思考样式》,若竹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78页。)在陶渊明的作品里,桃花源是与现实接壤的,要进入桃花源必须穿过一条隘路,这种隘路隐喻着一种自我修养;而在莫尔笔下,乌托邦则在大洋彼岸,不远涉重洋是无法到达的,这种到大海那边去的渴望体现了一种冒险和自由的精神。二是各国文学中所表现的人类与社会自然的冲突,比如: 幻觉与现实的冲突:幻觉与现实的冲突则是现代小说的又一常见主题。塞万提斯笔下,唐·吉诃德的幻觉带有喜剧性,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也展示了这一冲突,它写的却是一个女人梦的悲剧,是深受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熏陶的一代女性的悲剧,而鲁迅创作的阿Q的幻觉则是一种黑色的戏谐。
      责任与伦理的冲突:忠孝与赡养  责任与伦理的冲突不仅是中国古代戏曲、话本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西方古典悲剧的基本冲突之一,说的就是忠孝不能两全,家国不可兼顾的困境,人的社会责任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冲突。 命运冲突: 命运冲突是古往今来的叙事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主要表现为主人公受到冥冥之中的命运之神的拨弄,处于不可抗拒、无法逃避的境地。命运冲突体现了首先是自然、也包括社会对人的支配。人类早期文明的代表作、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俄底浦斯王》就是一出典型的命运悲剧。 法国童话《睡美人》也是写命运的不可抗拒,女巫预言公主要死在一个纺锤之下,国王下令收缴了全国的纺车,但公主还是被纺锤扎破了手而昏死过去。不过这个故事的结局是美满的,沉睡了一百年的公主终于被王子唤醒。在小说中,司汤达的《红与黑》,鲁迅的《在酒楼上》也暗示了某种宿命色彩,但与古代的神话不同,现代小说中的命运之神主要是环境,是强大的社会关系。仔细分辨这些作品中命运主题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主题学的任务之一。 三是各国文学中出现的相似的人物类型, 这是作品人物的比较研究,如人们对叛逆的女性,多余的人,妓女、罪犯等的研究就属此列。  “多余人”与贾宝玉           王熙凤与郝思嘉  茶花女与杜十娘(四)比较不同国家文学中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及其所体现的哲理
作品中的自然现象包括天空、高山、海洋、森林等,它们在不同民族往往具有相似或不尽相似的意义。
有些自然景象在人们的心中会引起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例如对于黄昏的感觉,中西诗歌中都有相似的表现。赵德麟在《清平乐》中吟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而许瑶光的《雪门诗钞》则说:“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黄昏。”英国诗人丁尼生也说,最憎恨薄暮日落之际,因为生离死别,怀远伤逝,皆于黄昏时分。(4)主题学研究的意义一是通过探讨不同作家对同一或相似主题的处理,来窥视不同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个性。如曹雪芹《红楼梦》对衰落看作必然,有一种超然态度;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对衰落有一种原罪感。二是通过不同作品的相似的主题呈现的差异,来分析文体的艺术特征。如《罗米欧与朱丽叶》与《西厢记》,从结局上看,一为悲剧,一为喜剧;从人物看,罗米欧与朱丽叶感情热烈,更具反抗性,《西厢记》人物相对软弱;从情节上看《罗米欧与朱丽叶》情节节奏发展快,《西厢记》则缓慢;从语言上看,《罗米欧与朱丽叶》激情澎湃,《西厢记》则寓情于景,显得含蓄。一国文学往往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放在本民族的文学史中也许不太明显,但借助比较文学的视野,用主题学方法研究,则使这些特征辉映得更加鲜明,从而使我们对各自的特点认识得更加清楚。比如对于妓女主题,中国文学往往展现的是妓女从良的艰难,不是中途被老鸨或其他恶势力破坏,就是碰到了负心郎,人们从中看到的是妓女生活的艰辛;而在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巴尔扎克的《安娜·卡列尼娜》中,我们却看到,即使她们顺利地找到了爱情,从了良,她们的爱人在强大的社会压力和环境的变化中也会逐渐背弃了自己原来的爱情,从而造成惨痛的悲剧。这样的表现在中国作家的笔下是几乎见不到的,它为我们揭示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对女性的压迫是如何天罗地网,大大地丰富了妓女主题的深度,使之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三是通过同一或相似的主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表现,可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各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特征。四是通过主题学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文学规律,进而认识人类的共同性。三、意象、象征、原型意象:意象就是当人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也就是“意中之象”。它是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文学意味的物象。它存在多种层次,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意象和个人意象。文化意象: 由于初民生存环境的相似而具有相似性,他们在历代的文学中都不同程度的成为具有深层意义的主导意象,如水、火、太阳、月亮、海洋等。意象在民族间也有差异,中国的龙、凤等动物代表权威、吉祥,在西方就是另外的意象了。又比如,中国传统文学中“山” 常常是一个仁厚、稳定可靠的意象,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又常常作为一个善于理解,可以容纳一切,安慰一切的朋友在中国诗中出现。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中的山。在国外文学中,诗中这种拟人的手法也常用到,但“山”更多地表现为一个高傲、威胁的形象。 个人意象:每个作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意象。如“西风”在雪莱是力量的象征,在杜甫则寄寓无限的乡愁。有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物由于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与一定的抽象观念发生联系,因而被赋予了某种思想意蕴,具有了象征品质。如夜莺、荷花、落日。象征:象征是以外在的、可见的事物,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的意义。象征所强调的不是直接的象征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意义。象征与比喻的不同就是它的喻体缺席。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剪刀”用比喻“春风”,羔羊象征无罪,玫瑰象征爱情,鳄鱼泪象征虚伪等等,其喻体均不出现,但这并影响人们理解其意义 。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有些象征有共同之处,有些象征却完全不同。例如,在中国白色象征悲哀,举办丧事都用白色;在西方,白色却象征纯洁,结婚仪式上,新娘要披白色的婚纱。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原型:原型是一种更为宏观的研究,一般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作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二十世纪加拿大学者诺思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倡导、建立神话――原型批評(Archetypal criticism)理论,但原型批评的说法并不是从弗莱才开始的,早在18世纪就有学者提出过这样的观点 。在研究神话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更多重复的原型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首次系统地对神话进行人类学的研究并形成神话学中的人类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之一弗雷泽在其主要论著《金枝》中,提出了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科学的思想进化论。这种进化过程说明了文学艺术尽管作为一种高级思维,却不能不保留着巫术和宗教的痕迹。
     原型(Archetypal)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无意识理论中得到了更为深入的阐释。与《金枝》一样,他的《里比多的变化与象征》也是原型批评的奠基之作。荣格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提出,意识具有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潜)意识、集体无(潜)意识。其中,集体无意识先于个体无意识而存在,它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并引发某种集体性或普遍性的情感。可以说,个体无意识乃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辐射和具体化。集体无意识中有着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世代相传,不断累积沉淀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自发地记忆着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古老的阶段,即前历史阶段。这种心理经验被赋予神话的形式,其中包含着众多原始的意象:这就是原型。这些负载原始心理经验的原型意象,在人类早期的思维如神话、宗教、礼仪或幻觉、梦境等行为中被反复强调和继承下来。即使发展到今天的高级思维,我们仍可在人类个体的意识或无意识中,特别是在文化或文学艺术中,发现这些人类远古祖先生活经验的“心理残迹”。 弗莱把荣格的神话理论推广到一般的文学分析。他认为:“文学总的说来是‘移位的’神话。”神话中有的原型模式在一般文学中都能找到,并构成文学的基本模式。他首先从文类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指出在神话中,从神的诞生、恋爱、胜利、死亡,又到神的复活,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如果说,文学艺术是神话的移位,那么,神话――原型批评则是从文学作品出发进行的神话“复位”的研究方式。“原型批评这种方法在研究一部诗作时,不是将其视为对自然的模仿,而是对其他诗品的模仿。”可以认为,神话—原型批评就是通过对一篇诗歌、戏剧或小说作品与其他同类作品中共有或相似的形象或形式,进行诗歌、戏剧或小说研究,从作品的表层结构深入到深层意蕴,发现文学作品中所内蕴的神话格局和集体无意识或原始经验。总之,“原型批评要把当今关于民间故事和口传叙事诗的比较研究推广到其它文学中去,并发现伟大艺术中原始的、流行的程式。”从而把这些文学作品看成是整个人类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从文学艺术的发展中发现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轨迹。
    总之,原型批评的方法帮助人们不仅研究主题、题材、母题、意象,而且注意从人类的共同心理经验出发,进行更深的发掘,简约出更深层、更普遍的模式,通过原型批评,比较文学的主题研究进一步与心理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结合在一起而发展向更高的层次。  本 讲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