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氟甲醚菊酯含量0.62: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政策和AFNs的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5:09:02
原文地址: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政策和AFNs的发展
本文摘自本人博士论文。如有引用请务必标明出处。作者:石嫣
日本农业政策已于2005年“全面向重视环境保全型转变”,该政策的执行不仅得到日本政府的补贴,还极大得力于日本的综合农协和消费者合作社在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有组织的推动工作,而环境保全型农业政策的执行与AFNs的发展相得益彰。在日本AFNs过程中,综合农协和消费者合作社起到了主要作用。综合农协起到重要作用,利用综合农协的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强有力的组织动员小农和市民参与生态农业,以农业外收入补贴农户,以立法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日本于1999年颁布的新的农业基本法——《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还特别突出了农协的地位和对农协的支持。而日本的消费者合作社则在销售终端将分散的消费者组织起来,在政府支持“地产地销”的政策引导下,在消费者群体中积极宣扬有利于本地环境保全型农产品的相关理念,并配合综合农协的营销手段。2001年的数据显示,30%的日本家庭加入不同的消费者合作社。日本消费合作社联盟所经营的商品中食品占77.6%,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2.24%,平均每位社员的食品消费额约为1200美元[1],可见消费合作理念和形式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号召力和生命力。
赵桂芳(1999)研究了日本农协对环保型农业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可以简单总结为两个方面:在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组织作用和环境保全型农产品的市场组织作用。据农林水产省调查,截止至1997年3月,全国44%的市镇村开展了环保型农业,其中13%是由农协支持、组织的[2]。除了日本政府组织的综合农协,发至民间的支持环保和本地生产者的消费者合作组织也在环境保全型农产品市场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农业政策的引导下,综合农协成立环境行动计划推进委员会,并依托其遍布全国的系统性组织解决生产资料部门、生产流通技术、营农技术中心如何发展环保型农业的问题,发挥组织优势帮助日本小农实现转向环境保全型农业。例如,宫城县的绫町制定了生态农业推进条例, 由地区村落的生产者和有机农业的领导者组成的“实践支部”与农协的“生产组织”是推进有机农业的母体,组织下的有机农业开发中心,则负责推动有地区特色的有机农业推进会动。同时,由生产者、农协、镇共同建立了“有机栽培合同农产品经济价格补偿基金”,支持生产农户的转型。截止至1997年3月,有机农业注册农户达到全部农户的70%,注册农地约占全部农地的50%[3]。
环境保全型农产品市场组织方面,综合农协依托组织优势进行市场调查,开展多策略营销活动,如1995年绫町在东京举办了具有巨大影响的有机农业论坛。京都行政、农业团体与流通业者组织起来进行对绿色商标蔬菜认证、烹调法等内容的大力消费宣传,推销“安全、味美、新鲜”的“京都商标”。1997年起,开始认定“旬京菜指定商店”、举办农户直销的“星期日产消亲近市场”等;注重发挥农业多功能优势,开辟农业观光休闲、自然环境教育的农业区域,如观光农园、市民农园、体验农园、爱农学园、暑假儿童村等吸引消费者[4]。
综合农协在相关策略的指导下,农协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包括在农夫市集、市民农园、农业观光旅游、电子商务和宅配体系[5]:
农夫市集指地区所生产的新鲜、安心、环境循环型农产品,在当地供应消费的“地产地消运动”(自产自销运动)。早在1960年代中叶,农协家政班就在早市推动自产自销,但现代化的“地产地消运动”发端于“1990年代兵库县农协营农振兴方案”,该运动在该县推广当地农产品,开设直销所、供应学校营养餐食材、开发农产加工品及商品化等。后来,全国各地区农协立即跟进,改善既有的早市、露天市场设施,或设立直销所及“农民市场”,农民除了供货至直销站与农民市场外,也直接供应都会区大型量贩店、超市的“当日采收新鲜农产品专柜”或当地学校、医院、餐厅、工厂等大消费户做为食材,或供应当地食品加工厂做为加工原料,或以邮购、网络订购方式提供宅配服务。
农夫市集打破原本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农产品产销模式,改变为重视“饮食”、“健康”及“生活”的自产自销运动,尤其是大都市消费人口集中,又接近大型量贩店或百货公司,透过都会区农协斡旋,以策略联盟方式供货,营销效果较好,都市郊区的农民对于其效果的发挥寄予厚望。都会区农协农民市场等直销所面积20~30坪,年收平均2~3亿日元左右。都会区农协还在都市近郊设立大型民市场,如在距离关西国际机场开车1小时的农民市场和歌山市近郊“纪之里农协”于2000年11月3日开设的地区直销所“珍贵广场”,原计划2001年度销售金额为5亿日元,但实际上总营收为14亿日元,2002年度营收更达20亿日元,成长极为迅速,实现了农家年间1千万日元收入的预定目标,同时也促使女性及老人栽培蔬果、花卉,并制造加工食品销售。农民市场同时还为构建农民与小区居民的良好互动、互信关系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与农业共生共存的意识,并可促进地区网络化,增加地区社会资源。
根据JA智库于2000年估算,全日本共设立14,000个农夫市集,年间营业额估计达500亿日元。另根据农村生活综合研究中心的调查,全国已有94%市町村设置“农夫市集”,设立“农夫市集”的农协占51%。农协为了提升“农夫市集”客源,纷纷在观光地区附近或主要交通干道沿线规划设置大规模农产品直销所,或并设农产加工场、餐厅及城乡交流设施等,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新兴的“道之驿”,提供路人休憩、购买农产品等设施,并结合地区振兴相关设施的整体性综合利用型设施,对于开拓农产品多元销售管道贡献颇多。
市民农园发端于1960年代中期,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应都市地区居民想在附近的农地上玩土及接近农园艺产业等的期望。后来随着都市化发展,市民农员需求增加,1988年公布“特定农地租赁有关的农地法特别法”,正式允许公共团体及农协成为市民农园开设者。1990年再颁布“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促进设置休憩设施等优质市民农园。目前80%的都市和20%的乡村地区设置市民农园,其中由农协办理的市民农园约占30%,大部分为其他公共团体开设。
2002年农林水产省发表“食”与“农”再生计划,强化“都市与农山渔村共生、对流活动”,期能实现农山渔村各种资源的最大限度活用及城乡交流的生活型态。2003年4月,农林水产省颁布“结构改善特别区域法的特定农地租赁法特别措施”,除地方公共团体及农协外,其它如民间公司及NPO法人等团体亦可于农地闲置问题严重地区开设市民农园,极大促进了市民农园的成长。此外,由于农协系统长期间的倡导,农业与农事作业的教育功能及医疗上的效果已广为社会大众公认,都市地区的学校与福祉法人,透过农协租用农地,进行以农业体验与园艺疗法为目的的学童农园及福祉农园等,呈现快速增加的现象。
根据农林水产省农村振兴局地域振兴课调查资料,至2003年3月底,全国市民农园共有2,676个设施,划分成14.4万区块,供14余万个家庭利用,其中设于都市地区者占77.3%,乡村地区者占22.7%,由地方公共团体、农协及农民经营者分别占78.1%、17.1%、4.8%,而设置市民农园的农协约占全部农协之3成左右。2001年3月底,有简易住宿设施的停留型市民农园开设状况全国共95设施,位于离都会区较远的农村地区。
观光休闲业务始于1948年全国运输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开办旅行业务之际。1967年农协组织改组,观光业务改由新设立的社团法人全国农协观光协会办理。随着国民生活的富裕,许多人逐渐转变为重视内心的平安喜乐以及接近大自然、对于农村的关心程度逐渐提升,再加上农林水产省自1992年开始提倡与农村地区的自然、文化及居民愉快交流的停留型休闲活动-“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之后,农协配合推动“都市与农山渔村共生、对流”活动,加强整备民宿、市民农园、学童农园、农民市场等设施,透过学校教育或与旅行业及消费合作团体策略联盟,办理插秧、割稻、认养果树作物、喂养家畜、挤牛奶、做面条、农村节庆祭典、农特产贩售、乡土料理供应等农业及农村体验,促进城乡交流,以增加会员就业机会,提高会员收益,活跃农村。后来,随着日本推动国际化,会员出外旅游或赴国外旅行人数显着增加,农协观光协会与国内外交通运输及旅馆业者等策略联盟,开办国内及国外旅游业务。1989年度,农协观光协会办理国内旅行营业额1,077亿日元、国外旅行400余亿日元,成为目前都会区农协有盈余的业务项目之一。
1990年农协观光协会重新改组为全国农协观光股份有限公司,增资为18亿日元,加强办理国内外观光旅游业务。1994年名称改为“N-Tour”,强调因应地区居民的多元需求,以“来自一张车票的服务”为座右铭,提供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旅游相关信息与服务。2002年度N-Tour除总公司与7个营业总部外,拥有113个分店,正式职员1,414人,营业额共1,202亿日元,为当今日本规模最大的旅行公司。近年来,N-Tour以提升环境保护,减少环境负荷为目标,积极推动环境管理活动,并于2003年取得国际环境规格ISO14001认证。
根据农林水产省调查资料,2000年3月底,全日本农家民宿共5,054间,房间数46,497室,可同时收容来客数192,557人,每家农家民宿年间来客数1,729人,房间数9室,可同时收容来客数38人。2000年度农家民宿年间利用者共873.8万人次,占当年以观光为目的住宿者的3%。农业观光旅游还有效提升乡村地区农产品自产自销及文化传承的效果。
农协大都会营销策略:日本都市周边的农业所经营的蔬菜、花卉等农业粗生产值约占全国的4成左右。为应对跨国性企业的竞争,1966年第23届国际合作联盟(ICA)大会,正式将“社间合作”(Cooperation Among Cooperatives)原则纳入合作原则之一。日本农协系统于1967年第11届全国农协大会“实践农业基本构想”之下,推出加强社间合作,连结生产与消费物流体系,扩充运销业务策略,透过3大都市圈等大消费地的农协组织购买与超市贩卖,强化并扩大营销能力,配合农协团体掌握农产品物流的主导权,建立农协自己的价格形成系统。
农协为强化大消费地营销,积极建立营销体制,并强化直销业务,于首都圈设置米谷集散物流中心,并扩充青果直销中心及畜产品营销中心,东北圈及北九州岛圈设置青果营销中心,于首都圈、中京圈及北九州岛圈设置肉品包装及加工设施,于大阪圈设置为调节生乳供需的贮乳设施等。
其次,为因应预约购买需求,设立东京大阪、大和(神奈川)集配中心,确立市场外流通方式,促进整体青果流通合理化。此外,整备全农肉品、全农鸡蛋、全农禽肉、近畿合作鸡蛋等相关业务,强化直销业务。1972年设立全国农协直销部门,强化农协牛乳、农协果汁等直销业务。1973年5月由3大都市圈的7个县经济联辖下的346个农协共714家超市开始进行连锁经营,形成所谓A-Coop Chain,农协超市连锁店急速成长。1974年全国农协食品公司设立,推展学校及企业食材供应,另为扩大稻米消费,试办米饭类制造、贩卖及配菜综合供应业务。1979年全国农协乳业公司设立。
再者,为因应量贩店等综合食品零售业的成长等物流业的变化,1977年分别于东京及大阪设置“首都圈及近畿圈贩卖业务总部”,强化各种通路营销活动,并扩大与量贩店或百货公司大卖场策略联盟,进行各种品项的综合交易或设置“当令新鲜农产品专柜”契约栽培,并强化与消费合作社进行社间合作,同时拓展与外食产业、加工业者等策略联盟,扩大直销通路,开拓多元化营销通路。
在构建流通渠道的同时,农协还加强对消费大众的教育。2001年为扩大稻米消费及推广日本型饮食生活,农协系统与东日本铁路公司策略联盟于东京都3个车站设置“车站的米广场-东京”专柜,针对20~30岁女性,提供以米食为中心的生活型态提案及美容效果等饮食信息,全年共167万余人入场参观(比上一年增加4%)。另为实施消费者启蒙,由东京及大阪都会圈农协于8月间针对当地小学生1,500名,规划割稻教室系列活动。此外,为加深一般人对农业、稻作、米的了解,设计“水桶稻”活动,统一制作50万个种稻的水桶,分配给相关学校及东京、大阪都会圈农协赞助会员,并于2001年3月9日于东京银座举行“水桶稻”比赛表扬大会,共308个团体及个人1,463名参加。2003年3月,农协针对日本老龄化社会,以贡献健康、丰富的饮食生活为目的,创新推出食材宅配直销业务。农协系统标榜食材宅配直销业务是一种“透过与会员的互动,提供安全、安心、新鲜、丰富、营养均衡与便利的食材,确保会员的生活与健康,并与地区共生为基础的业务”,由39个县的农协团体透过社间合作及服务到家方式,进行策略联盟。食材宅配直直销业务实施以来,在都会区成长迅速。
总之,1960年代中期之后,农协系统开始强化大都会地区营销策略,都会区农协积极配合扮演农协系统多元营销管道重要环节的要角,透过系统合作,推动组织购买与店铺销售(其中生鲜品比率51%),为乡村地区农协农畜产品在大都市的固定销售打开了通路。
由此可见,日本农协在农业由化学化向生态化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在技术和生产资料上提供服务,还为生态农产品提供市场支持,积极利用日本的政策环境和各种组织资源,搭建强大的流通网络,配以农民市场、市民农园、学童农园和观光农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推动与都市居民的交流,确保本土生态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消费者合作社就是AFNs的一种模式,在消费者合作社中,社员不仅是消费者还是股东,社员通过消费者合作社的消费不仅能够获得消费额返还,还能通过社员权利影响组织行为满足自身需求,因此社员对组织的信任明显高于商场、超市等销售终端。消费者合作社内部设有专职机构要求直接到产地、到生产者家中了解生产情况,采集生产者和产品信息,这种在地化的、消费者自我负责的监督效果远好于存在委托代理风险的企业认证和政府监督,成本也相应较低。
消费者合作社也促进了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以有机农产品为例,其销售渠道占第一位的是农协和批发企业,第二位是零售企业及餐饮企业,第三位是消协等消费者团体。从蔬菜的销售渠道来看,温室蔬菜销售渠道第一位是零售企业及餐馆企业,第二位是消协等消费者团体,第三位是农协及批发企业。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有机农产品销售主要是通过农协渠道、消费者合作社以及直销体系日本有机农产品销售渠道
日本有机农产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产销合作推动有机农业的力量,消费者也组织起来作为监督的主体,这大大降低了监督成本,产销协作系统是日本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日本良好的制度环境不仅培养了综合农协这一高度组织化的农业生存主体,还发育出了高度自觉的消费者合作社,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了AFNs的优势,极大减少了交易成本,不仅使得有机农产品保持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还加快了产品流通,促进市场成长。
[1] 资料来源:http://www.jccu.coop/English_here/about/index.html
[2] 赵桂芳(1999)《日本的农协与环保型农业》,日本学论坛,1999年第2期。
[3] 赵桂芳(1999)《日本的农协与环保型农业》,日本学论坛,1999年第2期。
[4] 赵桂芳(1999)《日本的农协与环保型农业》,日本学论坛,1999年第2期。
[5] 资料来源:http://extension.org.tw/publish/pdf/48/07.pdf。
[6] 张文胜(2010)《日本有机农业的经营与产销协作》,现代日本经济,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