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示范岗简要事迹:马少群与《马氏温灸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41:16
  • leao46920868的博客

  最新日志
  • 史上最最全的五谷以及蔬菜,
  • 神奇的吃啥补啥
  • 马悦凌: 针扎“四缝”是治
  • 2009年10月11日
  • 马少群与《马氏温灸法》
  • 薏米红豆汤--彻底疏通湿邪

推荐日志

      薏米红豆汤--彻底疏通湿邪的神秘小偏方   2009年10月11日

    马少群与《马氏温灸法》

    默认分类 2009-09-19 18:09:24 阅读66 评论0 字号:大中

    马少群与《马氏温灸法》

    1、
    马少群先生生平事迹

    天津名老中医马少群先生(19031992)曾在30年代以函授方式从浙江宁波“东方针灸学社”学习日本温灸术,马少群改进了日本温灸术,自成一体创马氏温灸法,尔后九年,为人治病,虽然每每获效,尚不知温灸可治难病大症。至1943年,相继患美尼尔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胃部不适,求治于中西医,服药达十二年之久,终归乏效,几乎丧失治疗信心。在坐以待毙之际,经夫人启发,再度研究温灸以图自治,实不得已而为之,不想,仅仅半年疾病就全部祛除,一年后体健,寿享九旬。并且在以后数十年里,马老在临床治病屡获奇效,治愈大量疑难杂症。最后岁月里,在学生帮助整理下出版了《马氏温灸法》。

    值得一提的是,19763月,叶剑英元帅身患心脑血管病,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延请马少群先生用温灸治疗,第一次治两个月,第二次治疗半年后病体痊愈,身体完全康复,后寿至90岁。

    马氏温灸法至今在国内已经流传了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该疗法一直仅流传于民间,技术仅被极少数掌握,很多从事中医多年的医者甚至还从未听说过。此法对脑血管病有独特效果。对急慢性脏腑病,疑难杂病,老年病,妇科病等也有良好治疗效果。


    马氏温灸法可一次同时灸数个穴位,施救过程中勿须手持,固定于穴位之上,坐卧均可治疗,还可以边灸边看电视,看书等,病人温灸时甚至可以走动,非常方便,每次温灸时间可以自行调整,治疗过程中病人只觉得温热舒服,而且非常安全,容易让人接受。


    2、
    马氏灸治要决

    1)病初灸局部,病久重整体。

    于病患的初期,“邪正相争”的矛盾一般尚以局部为主,此时仅施灸患处,局部穴位,往往可顿挫病势,是个简易,快捷的灸法。但对于慢性病不能单纯地这样治。因为此时病久传化,上下痞涩,阴阳失和,往往病情已不限于一经一脏一腑,因此灸治慢性病,必须重视整体配穴,以期灸通脏腑,经络,灸通上下,调平阴阳,从而达到根除疾病的目的。

    2)灸贵于早,贵于恒。

    灸贵于早。一般是就急性病症而言。而慢性病症的灸治又应持之以恒。一些陈年痼疾,在灸治数月以后方见效果的情况是有的,因此医患双方均要长期用灸的思想准备,还有一些慢性病患者,当灸治若干时日,病情明显好转后便以为问题不大了,遂止灸,这常常导致病状复燃。故马少群先生每每叮嘱慢性病患者,想要除病根,少则两三个月,半年,甚至要更长的时间地灸下去才行。症状已消失,还不能以为是病已根治,须以穴位触诊再做验证。病治好了,如果身体仍显虚弱,也应继续用灸,培养元气。总之,施灸不单是为了解除症状,而更要以除病,健身为最终目的,故须持之以恒。

    3)灸贵通腑气。

    各种慢性病,故病久脏腑传化,一般均会导致腑气的呆滞,灸治每有必要先通腑气,这样可以使肠胃的吸收,排泄功能趋于正常,则机体气血生化有源,体内淤滞及病理产物易于化解、排出,各种病症均能随之而好转,故中脘,足三里等为治疗各种慢性病的必用灸穴。

    4)灸贵引导,先后有序。

    慢性病日久,常常导致病体上盛下虚,上热下寒,而“盛”及“热”又最为患者所苦,针对这种情况应先重灸病体中下部穴位。等中下部灸通,则“上盛”“上热”之邪自可下行走泄,病情也就随之松动,这就是灸法的引导功能的功用。当中下部灸通之后,再酌情增加上部穴的灸量,则上下皆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灸法先后有序。内热盛,脏腑积滞重的病例灸法类似,此等宜先灸四肢穴,等四肢经穴灸通,再增加躯干部灸穴,如此灸治会较为顺利。

    5)久病羸弱者,以“小火”为先。

    遇病久而羸弱,进食少,体热(喜凉恶热)者,马少群先生一般嘱其先以下五日穴灸治:一日中脘,足三里;二日环跳,阳陵泉;三日风市,申脉;四日肩髃,曲池;五日风池,绝骨。五日后在按其病在何脏腑,酌选穴灸治。遇病久而羸弱,进食少体寒(喜热恶寒)者,先生则嘱其按以下四日灸治:1日中脘,足三里;2日下脘、天枢、气海;3日关元、三阴交,4日内关、照海。4日后再按其病在何脏腑,选穴灸治。对这样的患者,前十五天的灸量为:腹部每穴灸20分钟,背部和四肢每穴每次灸15分钟。等灸至患者进食增多,感觉体增长之后再使用通用灸量。此因虚甚则滞甚,故只宜先小通小补,否则病体不能受艾火而行之,可出现口干,咽痛头晕,不思饮食等反应。

    6)兼病兼治,急者先治。

    单一病患,可按各病常规灸法灸治,然而慢性病兼病的情况较为普遍,比如患者高血压的同时尚患糖尿病,患咳喘病的同时,患有牛皮藓等等,如此可将不同病患的常规灸法的穴组合并灸之。当然如兼病而以某一病患为主时,现灸治主要病患也是可取的,特别是兼有外感(感冒)、大便不通等急症时更应先顾于此,并按以下灸法灸治之。

    治外感:灸风门(背部);阳陵泉(下肢)各25分钟,日灸二三次,以微出汗为度。

    治大便不通:灸承山(背部)25分钟,左大横(腹部)30分钟,日可两灸,以大便通为度。


    3.灸量掌握

    马少群先生以其数十年的温灸经验为依据,总结出温灸每穴每次的一半灸量是,头面部穴灸20分钟;背部及四肢穴灸25分钟;胸腹部穴灸30分钟。


    4.灸药配方

    毛少群先生习惯于在施灸时将少量灸药掺入青艾绒,其配制如下: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夜明砂(微炒)6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大葱根干蒂6克(笔者常以桂枝等量代替),木通9克,白芷6克。以上药味共研细末即成所用灸药,可与500克青艾绒配用,若一日一灸,大概可使用一个月时间,灸药应装瓶防潮,防走气味。


    5施灸操作及有关事项

    (1)
    就前的准备:取出温灸盒德内筒,装入拌好灸药的艾绒,用手指轻轻按一按表面的艾绒(不要按实),然后将内筒放入外筒,用火点燃中央部的艾绒(并不见火苗),放置室外,过18-25分钟后,灸盒底面触之烫手且烟已比较少,此时便盖上顶盖,取回使用。要注意,预燃不够,则施灸时艾火易灭,预燃过渡则使用时艾火不耐久。

    (2)
    施灸:将灸盒(底面向下)隔几层布放置在灸位上即可,以被灸者感到舒服,热度足够又不烫皮肤为佳。如果过热,则增加隔布层数,若已隔多层布仍觉过热,可用布块罩在灸筒上面,这样出烟和进入空气减少,灸盒的温度即可减低,不够热则减少隔布,或将顶盖敞开片刻(但要小心不要让筒倾倒)。

    (3)
    进食后不要马上灸,不要空腹灸,其它时间均可灸,灸后宜避风寒,这样可避免风寒邪气乘穴道大开而侵入。在施灸后还要注意穿衣保温。

    (4)
    副作用:温灸的副作用很少,只有少数患者,于灸后可见头晕口干,咽燥,鼻出血,纳呆,乏力等现象发生,上述情况应减少灸量。若施救过程中患者有些异常反应,可能属于施救不当,如反映强烈,医者须及时明辨酌情处理。


    6马氏温灸主要穴位独特经验摘要

    1)
    百会穴:慢性病患者的体质多为下寒上热,下虚上实,卒灸百会等头部穴,某些患者可出现头晕,口干,耳鸣等反应,且必觉头脑轻松,灸量20-25分钟。

    2)
    风池:偏头面痛,用于降高血压较好,治严重的眩晕宜配悬钟灸量20-25分钟。

    3)
    曲骨:治各种妇科病,如子宫下垂,子宫肿瘤等,宜治尿频,灸量30-60分钟。

    4)
    神阙:使脑溢血昏迷及脑血栓昏迷患者复苏,须长时间灸此穴。慢性病,不论何症,多宜灸此,治急证宜效,以其助护元气尔。灸量30-60分钟。脑溢血及脑血栓昏迷患者,可灸至苏醒止。

    5)
    章门:所治甚广。因脾虚,脾气呆滞所致症宜灸之,无论痞、症瘕、肝积肥气,及各种肝胆病症皆宜灸之。灸量30分钟。

    6)
    期门:所治甚广。如肝气盛、肝炎、肝硬化、肾炎、肋膜炎、脾肿大、伤寒不解。热入血室及喘息等症。大凡各脏腑有淤滞,治须调肝者,宜灸此穴配太冲。灸量30分钟。

    7)
    灵台:哮喘发作时速灸灵台配身柱、太溪。灸量30分钟。

    8)
    风门:配阳陵泉治四时感冒,初觉有异便急灸之,往往立愈;能退感冒等引起的高热。

    9)
    照海:高血压、半身不遂、关节炎、便秘、水肿、癫痫昼夜发及夜发均可用。灸量25-30分钟。

    10)悬钟:高血压及各种属于上热下寒,上实下虚症,灸量25-30分钟。


    7高血压,半身不遂及关节炎常规灸法

    一日中脘(单穴)灸30分钟,足三里(双穴)各灸30分钟。
    二日环跳(双穴)各灸25分钟,阳陵泉(双穴)各灸30分钟。
    三日风市(双穴)各灸25分钟,申脉(双穴)各灸25分钟。

    四日肩髃(双穴)各灸25分钟,曲池(双穴)各灸25分钟。
    五日风池(双穴)各灸25分钟,悬钟(双穴)各灸25分钟。
    六日身柱(单穴)灸30分钟,腰阳关(单穴)灸30分钟,三阴交(双穴)各灸25分钟。
    七日委中(双穴)各灸25分钟,照海(双穴)各灸25分钟。
    八日百会(单会)灸25分钟,哑门(单穴)灸25分钟,列缺(双穴)各灸25分钟。
    注:
    1)高低血压、半身不遂、关节炎均可按此法灸治;
    2)高血压患者在1-7日穴灸4个循环后在开始灸第八日的穴,灸百会,哑门对降血压及减轻头晕头痛等均有良效,然灸之过早,会经脉未通,艾火不能流行,聚于头部,而致头晕头痛等症加重,故宜先灸通中下部的穴道,再加灸头部穴。
    3,以上穴循环灸至愈,每日灸脐(神阙)30分钟。




    针灸本自无常法、悟到神韵功自成

    解放后,我国针灸医学获得了新生,在党的倡导下,没有很多医疗和研究机构,对于针灸作用及其原理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根据许多临床资料,实验结果证明:针灸对于调动一切内在积极因素,增进机体防卫抗病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灸能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等明显增高,对血糖、血钙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特别在病理情况下更为明显,针灸对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总之,针灸对于实热的、兴奋的、痉挛的、功能亢进的器官组织有抑制与调整作用,而对于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功能低下的器官组织有兴奋与调节作用,使病理状态改变,逐渐趋向于正常生理范围。
    一、有关灸法的文献资料摘要
          《中国针灸》(1981)马少群等《温灸治疗高血压及心脏病》:认为温灸有扶阳,活血化瘀之功能。凡病人五脏功能没有出现绝症者,只要坚持温灸治疗就可有痊愈希望。治疗范围包括:心绞痛、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结论是,温灸疗法操作简便,对高血压、心脏病效果满意,是治本的疗法。
          《中国针灸》(1981)阎庆瑞《足三里穴考·关于足三里的现代研究》摘要如下:
             (1)     对血液成分的影响:对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有调整作用,对红细胞沉降率可引起增加和明显减慢,对血小板的数目有调整作用,对血糖有调整作用,可使高者降低,低着升高;对血内乳酸、丙酮酸有保护性调整作用,能使血中游离组胺明显下降。
             (2)     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对心率的调整,在心率异常情况下,其调整作用表现明显,对血管舒缩有调整作用,对血压有调整作用,在低血压情况下有升压作用,在高血压情况下有降压作用。
              (3)     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可以调整生理功能,使通气量、肺活量、耗气量增加,对病理呼吸功能的调整能使气道阻力下降。
             (4)     对消化功能的影响:能使健康人唾液淀粉酶含量显著增高,对胃运动功能有调整作用:对胃液分泌呈现有利于疾病恢复的调整作用:对阑尾蠕动、排出有增强作用。
              (5)     对防卫免疫反应的影响:足三里有抗炎作用,有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的作用:对各种特异性抗体及非特异性抗体,都具有加速产生提高其免疫效价的作用。
                     二、日本对灸法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日本医学界对灸法表现了很大的激情,“明知维新”以后,日本从西方引进了现代医学科学。但是,现代医学科学的引进,并没有排斥汉方医学的继续应用。相反,却运用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对于在民间广泛应用行之有效的针灸疗法,进行了科学研究,肯定了针灸疗法的效果和价值,研究了它和西方现代医学的关系,提高和发展了针灸疗法。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日本医学家对针灸疗法的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学术论文层出不穷。仅据五十年代日本医学家的不完全统计,比较声誉卓著的科研论文达60余篇。
            近代日本针灸学者泽田健,信奉中国古典医学,用直接灸法极多,取得良好效果。他在日本颇有声誉,人称“泽田派”。他的学生代田文志,曾任针灸研究所所长,他著的《简易灸法》中,综合了灸法的医学实验效果14条和临床治疗效果7条,摘译如下,以供借鉴。
    (一)灸法的医学实验结果
            1、对白细胞的影响   施灸的结果,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其噬菌作用增大。也就是说,增加了吞噬细胞的能力,强化机体防御力。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白细胞为(6~10)*10/L。施灸后2小时,其数倍增,延续3~4日后恢复生理状态。而且这时增加的白细胞呈及疾病恢复期增加的淋巴球性白细胞,其施菌作用很强,所以对于维持健康和治疗疾病都有效果。
              2、对红细胞的影响   连续施灸6周以上,红细胞的增加20%,血色素也有所增加。停灸以后6个月内依然保持增加的趋势。增加血量,旺盛体力。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女子有红细胞4.5*10/L,男子5*10/L。连续施灸6周以后,其数约增加20%,即大约增加1*10/L,女子达5.5*10/L,男子达6*10/L。而且一旦产生增加趋势,即使停灸以后,6个月之内依然保持这种增加趋势。为了增加红细胞,最少须连续灸治的。
             3、对血清的影响   施灸可使免疫体大量产生。补体量调理素也有所增加,做过人工免疫的人通过久之可增加免疫体(溶血素、凝集素、沉降素),即增加免疫力,加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4、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施灸后血液凝固时间可以缩短,仅一次施灸三十分钟后就可奏效。即增大止血作用,因此,可以应用于有出血性倾向的疾患如致出血、鼻出血、子宫出血、咯血、胃肠出血、眼底出血等。
              5、对红细胞沉降速度的影响   根据道说施灸后血沉加速,但那是只灸一次的情况。进行这项研究的沅博士本人也声称“但连续施灸后结果如何尚未经过实验”。而据我们的临床实验,连续灸治结果,血沉的速度下降。不少病例证明,灸治前沉降速度约为1小时50mm者,灸治1个月以后可降至15mm或更低。
            6、对血压的影响   这项研究也只见灸治1次以后的情况。一般说来,灸1次时,当时血压稍有上升,然后下降到原来水平或比原来稍低一些。然而,完全不上升者居多,其次是只灸1次者不久即恢复原血压;而连续施灸时,则血压可以得到调节,血压逐渐降低,低血压逐渐上升。
            7、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施灸后骨骼系统的发育显然得到促进,由于摄取蔗糖而引起的酸中毒性骨病变得到防止,带来碱性变化。同时,管状骨的长径延长显著增加。即防止骨病,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从而得到良好的体格。特别是幼年,少年期更是如此。
            8、对体液的影响   施灸后血液的酸中毒得到改变,使体液的性质正常化,从而促使身体功能的正常化。
            9、对结核的影响   使用适当的分量施灸时,对于结核可起预防及治疗的效果。经用土拔鼠实验,先对实验动物进行施灸,然后对实验动物和对照动物注射同样的结核菌,两者同样发病,然而实验动物抵抗力强,多数表现出治愈倾向,而对照动物则很快病情恶化,全部死亡。可见,预先施灸,可对结核症起到预防的效果。又对实验动物和对照动物两者都注入结核菌,使之发病,然后对实验的动物进行灸治,则实验动物抵抗力强,表现出治愈倾向,而对照动物则全部死亡。可见,在发病后施灸,可起治病的效果。
             10、对疲劳曲线的影响   施灸可以减轻肌肉的疲劳。灸治比不灸治,疲劳少得多。又对不疲劳的肌肉进行灸治,也比之自然放任状态,疲劳恢复显著加快。可见,灸治对于防止疲劳和恢复疲劳都是很有效的。目前工业疲劳的防止和恢复正在成为重要问题,仅此一点,也应该推广普及健康灸。
            11、对肾功能的影响   施灸可以促进利尿作用。巨越智博士的实验例,尿量增加20~200ml,对照临床实例,对慢性肾炎等,可逐渐增加尿量,减少尿蛋白,趋向治愈。可见施灸对于肾功能是有效的。
             12、组织毒素的产生和蛋白体疗法   施灸是一种小火伤。由于这种火伤而产生的蛋白质(皮肤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分解产物,直接从皮肤吸收进体内,在身体组织中产生一种一种叫作组织毒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起药物作用,施灸过程中,与经常连续注射少量组织毒素有同样的效果。近来,作为非特异性蛋白体的刺激疗法,在内科、外科、皮肤科等领域广泛使用的组织毒素制剂,可以证明灸治作为非特异蛋白体疗法是有效的。
            13、与黑特带的关系   针灸方面重要的经穴中,有与黑特知觉过敏带一致的。具有诊断和治疗的意义。这是后藤道雄博士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为探讨东洋医学3000年来一贯主张的经络经穴的奥秘提供了钥匙。
            所谓黑特带,是指内脏的某一部位有病时,与该内脏好像毫无关系的皮肤某处一部位上产生痛觉或过敏带。这种黑特带和灸法的所谓经穴多有一致之处,而且,黑特带仅止于诊断点,而灸法的经穴,既是诊断点,又是治疗点,比黑特带远为有用。今后将成为日本医学的研究课题,事实上,黑特带是一种比较含糊的带状,而经穴则是极其严密精确的东西,是古人凭其深邃的经验和敏锐的直感而形成的。不过,又能从黑特带学说得到说明,更足以提高其身价。
             14、皮肤-内脏反射   京都大学石川生理学教研室研究针灸治病原理达20余年,动员了十几位博士,规模庞大,他们通过黑特带的追试实验,弄清了它的发现理由,进而弄清其给予皮肤的刺激如何影响内脏的运动和分泌,从而阐明针灸有效的理由。他们的实验证明,给与体表部的刺激,可使内脏运动亢进或抑制。多年来,治疗者与被治疗者,都抱有同样的疑团,在身体表面上针、灸,何以能够治病,通过他们的研究,这个问题的主要部分总算是弄清了。
    (二)灸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如上所述,关于灸的医学实验效果,已经做过种种研究,其治病原理呈现逐渐揭晓之势。但还有尚未着手研究而已被我们临床上所确认了的种种结果,先摘记其大要如下:
            1、镇痛作用   灸法能镇痛是当前的事实,俗话说:“灸为救急”,对于神经痛,风湿痛,头痛,胃痉挛的证,其镇痛效果大多显著,一次治愈者并不罕见。
            2、神经的抑制或兴奋作用   神经遇到刺激就会兴奋,刺激过度则引起疲劳而产生抑制。巧妙的运用这种性质,进行灸治,可以使功能低下、衰弱或麻痹的神经兴奋起来,或使由于过敏而引起疼痛、痉挛的神经镇静下来。基于这种理由,不仅像前面说过的对于神经痛、风湿痛、头痛、胃痉挛之类卓有疗效,而且对于神经麻痹、脑出血引起的半身不遂以及小儿麻痹等也都有效。
           又:当内脏发生病变时,作为内脏的皮肤反射,经络或经穴上往往出现特有的硬结带和压痛,这时,就在该处施灸,可以立即使该硬结,压痛减轻或消失。
            3、血行的促进作用   灸可使血行旺盛。对知觉神经的刺激,可引起反射,作用于血管运动神经,因而灸后血管暂时缩小,继而逐渐扩张,血行显著旺盛,所以灸后如同浴后,通常有同样的快感(舒张感)。血行旺盛可促使新陈代谢,既可全面增进健康程度,有可对由于血行障碍而产生的种种疾病、炎症,肿胀等卓有疗效。
             4、组织充血提高营养   施灸及灸后,以施灸部位为中心,出现明显的充血,从而使这部位的营养加强,新陈代谢旺盛,组织恢复青春。例如秃头病,在其秃头中心施灸有时可使毛发重生。在白发老人头上施灸,而在其周围出现黑发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这些都说明灸的刺激可使营养加强。
            5、吸收能力旺盛   灸可使组织的吸收能力旺盛。胃肠的吸收能力好了,则全部营养转好,也可加紧吸收病理的产物,胸膜、腹膜的渗出物及水肿、炎症等的吸收也可加快,跌打损伤引起皮下出血,脑出血,眼底出血等的吸收也可以加快。
            6、调整各种分泌腺的功能   体内各种分泌腺有病时,灸治可以起调整作用,纠正其过与不足之处。慢性胃肠病患者往往是胃肠消化液不足,灸治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使消化好转,而对于胃酸过多症患者则可适当地加以抑制。对于唾液腺、胆汁也起同样的调节作用。
           此外,对于肾上腺、睾丸、卵巢、甲状腺、胰腺等内分泌腺(激素)的分泌可以起调节作用,确属事实。灸治对糖尿病疗效卓著,就是可使胰腺内分泌转好的明证。施灸治愈生殖器性神经衰弱、更年期症状,不孕症、月经不调的事例,可以想见起作用于睾丸、卵巢,使男性激素、女性激素所谓分泌增加。
           7、加强自然治愈能力   适当施灸,可加强自然治愈作用,其结果,使全身的生理功能好转,促使疾病的治愈。灸治促进外科创伤的治愈,也可说明这一点。
    疾病的治愈,主要依靠人体内在的自然治愈能力,而药物和医生只不过居于辅助地位。通过灸治,是全身生理功能旺盛,则自然治愈力随之增强,成为总治百病的原动力。
                   三、灸法作用机制及免疫学研究
           艾灸对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高或低于正常值者,经灸后,高值可降低,低值可降低,说明艾灸有双向调节作用。
           艾条足三里有降低血流凝集的作用。血液流变学有异常,灸治后全血比黏度和血小板聚集均明显改善。
            灸治疗法能防病治病,强身保健和益寿延年的作用已为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所证明,其适应证较广,特别用于阳虚、阴寒之邪为患及经药物、针刺等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症,甚至对某些实证、热证亦可用灸法。
            现代的实验研究证明,灸关元对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平均血压都有明显增加,不但有增加心律而抗休克,还能增加肾血流量。灸关元能明显明显拟制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灸至阴穴,使母体血中的游离皮质醇大大增加,加强子宫的活动能起到矫正胎位的作用。瘢痕灸治疗高血压,能改善血黏度,改善血管张力,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并能减少和预防中风。
             施灸后,机体的能力发生了变化,抗病能力得到增强。从免疫角度来看,这种特殊的物质可能是“免疫激活素”。这种“免疫激活素”具有催化剂和调节剂的特性,在施灸后,这种被激活的物质不断刺激机体,活化了机体的免疫系统。灸法的作用类似于抗原,但其全身不是抗原,它是一种温热刺激,直接刺激机体,使免疫物质的得以激活。从免疫补体激活途径来看,类似于替代途径,走进路,疗效快,“免疫激活剂素”的作用就其本质来说,可能是加强了球带白的生成。因此,灸法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激活加强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并不是在体内产生一种新的物质,它是建立在机体原有的免疫物质基础上的,只是迄今为止的实验证明了的。所以灸法能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益寿延年的作用应归功于“免疫激活素”。



    有0人推荐   阅读(66)| 评论(0)| 引用(0) |举报 上一篇:薏米红豆汤--彻底疏通湿邪的神秘小偏方 下一篇:2009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