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原则销售案例:把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落到实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01:53
2010-02-10 08:50:53 来源: 《组织人事学研究》
河南省新蔡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龚红勇
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干部品德缺失现象凸显的情况下,落实“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对于克服“以才掩德”、防止“带病提拔”、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健全评价体系,防止和克服考“德”空泛化
“德”具有内在性、隐蔽性特点。在实践中因品德考核指标难量化,定性分析多、泛泛而谈多,很难考“准”,表现在评语中“高、空、偏”,缺乏实质性内容,千人一面。要解决这一现实难题,必须健全考“德”评价体系,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一是反向思维,明确标准。最近,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干部“四德”标准,全面、新颖、细化,释放出干部考核“以德为先”的强烈信号。强调德才兼备,落实以德为先原则,必须坚持创新性思维,把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是否坚持执政为民、是否求真务实、是否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否清正廉洁等列为评价要素,运用“反向界定办法”出台干部“德”的具体标准,十条也好、八条也罢,只要干部违反其中若干条,即可视为思想政治素质缺陷或品行存在严重问题,给予“一票否决”,从而使“德”的考核由抽象变为具体,由含糊变为明确。二是区分层次,充实内容。要改变片面认为“德”是虚、软指标的错误思想,在把握共性要求的同时,区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干部,充实考“德”内容,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总体讲,干部职务、级别越高,越要加大政治素质、理论水平等要素的权重,突出其平时理论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计划、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等,看是否做到了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对基层干部而言,要加强宗旨观念、廉洁自律、道德操守等要素的考核,突出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决议的坚定性,看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名利观、苦乐观、人情观;能否经受住考验,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三是量化指标,深度反馈。陈云同志讲:“才,不是空才,德,不是空德”。要拓展视角,变定性分析为定量考察,着眼于反映“德”的全面性,结合领导干部工作实际,构建门类齐全、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简便易行的道德评价指标。要围绕“德”这一评价核心逐层分解,形成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多个子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要以书面考评材料、量化测评分值和考评格次三项内容为主体,深度反馈德的考核结果,让干部从不同侧面准确了解组织和群众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要把干部最关心的反向测评的结果向干部亮底,将大家反映集中的干部的不足之处向干部真实反馈,弥补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听的赞扬多、批评少的缺陷,达到警示和教育的目的。
二、完善考察办法,防止和克服考“德”简单化
“才,德之资也;德,才之帅也”。当前,无论是探索中的公开选拔干部,还是传统的委任提拔干部,“德”的考核往往被淡化,通常放在最后环节,且内容空泛、方式简单,甚至随意变通、简化程序,导致考“德”失察失真,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现象时有发生,危害深重。因此,要不断完善考评办法,突出以德为先,严防用人失误。一是听其言,观其行。“明其视,则举不失德;广其听,则野无遗贤。”意思是说言行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才学和见识。当年诸葛亮提出的“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对考察识别干部之“德”仍有现实意义。要健全日常考察机制,把任前考察与日常了解结合起来,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看其是否说得到做得到,要特别警惕那些台上演讲夸夸其谈,台下做事阳奉阴违的“两面人”,坚决让那些“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干部没有市场。二是看其财,知其变。“金钱是无底的大海,可以淹死人格、良心和真理。”古人“委之以财而观其仁”、“临之以利而观其廉”,表明了“财”对“德”的深刻影响。要把干部对金钱的态度以及消费行为等都纳入考察范围,加强监督管理,盯紧那些解国家之囊格外慷慨、掏单位腰包满不在乎、有钱没钱都要花、不管啥钱都敢花的干部,从“小节”观其“大德”,透过金钱的“收与支”看其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要用发展、历史和辩证的眼光考察干部价值观、党性原则和一贯的思想表现,看其有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从而知其德。三是察其好,辨其性。古人云:“审其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要把干部考察的视线延伸到“八小时之外”,看其圈内圈外生活作风如何,情趣是否健康,精神追求是否高尚。要健全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聘请社会干部监督信息联络员,并注重与公安、审计、计生、信访等部门联系沟通,全面掌握干部德的情况。坚持广泛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把群众公认作为重要标准,既重视多数人的意见,又认真分析少数人甚至个别人的意见,以扩大群众参与的途径和渠道,着力通过群众的“火眼金睛”,洞察干部好恶,辨别干部品性。
三、创新考评形式,防止和克服考“德”公式化
新形势下,各级干部面临的风险、考验更加严峻,也为考“德”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不少地方的干部考核工作,仍沿袭“提交述廉报告——民主测评——撰写考察材料”的老套路,“德”的考核程序化、公式化问题突出,评判分析主观随意性强。要准确考察干部“德”的表现,不能囿于旧的思想和方法,务必创新考评形式。一是在点线结合上做文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要解剖干部在重大场合、关键时刻中的表现,看其是否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要解剖干部在职务升迁、荣誉表彰等重要时期对待个人得失的态度,看其是否胸襟宽广和觉悟高尚;要解剖干部在婚丧嫁娶、就学购房等重大事项的做法,看其是否大操大办、借机敛财,违纪违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考察干部之“德”,更要用发展、联系和辩证的观点对干部的经常性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着力加强对干部过去表现的回溯考核,加强对干部档案中历史考核资料的统揽和研究,从其成长轨迹和一贯行为中分析其性格特点和思想脉络,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在广纳真言上下功夫。干部的品德如何,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在干部考察过程中,要从制度上保障落实人民群众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既按程序考察,又打破惯例,采取随机调查、个别走访、畅通电子信箱等形式,向群众了解干部社会公德、廉洁自律表现以及社会舆论对其的真实反映。特别是进行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必须符合法定人数,以创新的方式保证评价人员能独立自主地发表意见,避免收集上来的信息仅代表个别人的意见。要营造环境,鼓励群众讲真话,既听正面的,也要听反面的,针对具体问题去引导谈话对象在干部的“德”上讲真话。三是在察看真绩上用力气。品德是干部内在德性与外显行为的统一体,实绩是干部德才的集中体现。前不久,中央严肃查处了一批部级高官,其中某些人不可谓没有能力没有政绩,只因放松了对自身品德的标准和要求,才蜕变为腐败犯罪分子。要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准确识别、正确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显与潜”、“得与失”、“真与假”。要透过“政绩”看成本、看问题,追溯成功查途径,看看干部的政绩是艰苦努力取得的,还是拆东墙补西墙、挖空心思、不择手段搞出来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抓落实,还是不惜代价成本、寅吃卯粮,搞一些脱离本单位承受能力的建设;是遵照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抓发展,还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搞破坏性建设,从而严防“以绩掩德、以才蔽德”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