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 up with的例句:借鉴晋江经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29:38

借鉴晋江经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瑞昌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ruichang.gov.cn   2007-11-15   来源:市统计局 【字体:   
 
    晋江市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早、意识强、发展快、特色浓。今年7月,市委组织部选派了30名干部赴晋江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在晋江学习期间,我对晋江的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经验、发展模式等方面作了一定的了解。本文试图通过探寻晋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为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寻找一条更快速更便捷的道路,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晋江市是一个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人口103万的县级市,2006年晋江市生产总值493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2:65.9:31.9,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十位。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1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64亿元,财政总收入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68元,人均GDP达31490元。晋江市的头衔很多,作为全国最大的旅游鞋生产基地被授予“中国鞋都”称号;凭借食品行业50多亿元的年产值获得“全国食品工业强市”美称;以其外墙砖65%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成为“全国陶瓷生产基地”;玩具行业也跻身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之一。而我市同样是一个县级市,2006年人均GDP仅7000多元,相当于晋江市1993年的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我市落后了晋江市13年。
     晋江的经济发展如此迅速,它的动力来源于哪里呢?我们先看看晋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一、晋江企业的发展历程
     晋江非公制企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90年前后)。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首先在福建沿海吹起来了,晋江农民走出贫脊的土地,南来北往,开始经营各种小生意,长期的奔波培养了他们敏锐的市场意识,他们不断捕捉适合他们发展的路子-制鞋,由于缺乏资金,他们便入股经营,投资3-5万元开始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一般由家庭成员自己采购、生产、销售。由于长期的商品短缺,使他们的商品畅销国内市场,生产进入原始积累阶段。
     2、发展阶段(1995年前后)。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晋江人又一次抓住了思想大解放的机会,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积累,开始向私营企业转变,内地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晋江入股经营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单位也因各股东思想观念、发展思路等不同而逐步分散经营,各自成立自己的公司,这时的晋江小老板遍地开花,开始了私营企业的发展之路,他们一般招收几十个工人,机械化操作,公司内部管理也初具模型,他们培养了一大批市场营销、采购人员,生产进入了资本积累阶段。
     3、淘汰阶段(2000年前后)。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时,晋江人已率先步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致使许多不注重市场研究、不注重产品质量的企业难以生存,而具备了一定素质、公司管理规范、有敏锐的市场的洞察力的企业主则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不断茁壮成长起来,生产进入资本扩张阶段。
     4、强大阶段(2005年前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晋江私营企业开始做强做大,那些经过淘汰竞争后处于市场强势地位的企业依靠沿海优势,逐步走出国门,他们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公司运作国际化,产品全球化,私营企业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晋江企业的发展特点 
     1、 家族式企业在晋江较为普遍,其利弊显而易见。在企业草创阶段,晋江人重在“扬利”;在企业不断做大时,晋江人开始“除弊”,探寻家族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契合点。 
     家族式企业(包括由亲情、友情连接起来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成为晋江比较普遍的组织形式,有它存在的“合理内核”,特别在创业初期,由于亲缘血缘的天然信任感,资本集聚快、管理机构层次少、市场反应灵敏决策快、经营成本低,很多家族式企业因此快速发展。然而,亲人不都是能人,很多家族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关键环节由自己人把守,内部管理不透明、不规范,造成了引人和引资难,留人留资更难。 
     如何突破体制“瓶颈”?很多晋江人不是简单否定家族式企业,而是采取比较务实的态度进行“扬弃”,力图寻找家族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契合点:有的嫁接外资;有的进行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有的划小内部核算单位;有的组建企业集团;有的则改制。晋江许多家族式企业像螃蟹一样,通过“脱壳”来做大成长空间。例如,浔兴集团全面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凤竹集团高薪吸引高层次管理人员,亲亲食品公司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目前,晋江有15家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不断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晋江产业集群特色明显,如陈埭镇的制鞋,英林镇的服装,东石镇的雨伞,罗山镇的食品,安海镇的玩具,瓷灶镇的建材等,这些特色产业群,就像一个“超级工厂”,它由几百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机制灵活、动力很强的企业组合而成。由于市场交易关系替代了企业内部管理关系,上下游企业之间是通过竞争配套,而不是垄断配套,使得产业链上每一个加工环节必须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才有市场。这造就了晋江工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就是大多数单体企业竞争力并不强,可由它们构接起来的产业链,竞争能量超强。
     晋江企业密度之大,让人叹为观止;“同构”产品之多,同样让人惊叹。可为什么它们能活下来,并且都活得不错? 
     走进陈埭镇,就像进了一个鞋业王国:这里有1600多家成品鞋及配套厂,鞋材市场有600多间店面,各种原辅材料应有尽有,生产企业在6分钟内就可以购到所需材料。全镇本地人口才8万多人,可在生产高峰期外来人口就达到30多万人,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每天来这里的国内外客商也是络绎不绝。在陈埭镇,到处都有关于鞋的信息。 
     在这个弹丸之地,充满着竞争的火药味。以前,哪一家鞋厂开发出新产品,大家纷纷“仿冒”,知识产权保护很难。经过多年整治,现在“仿冒”产品少多了,竞争更多的是比质量、比价格,比来比去,市场充分发挥了优胜劣汰作用:不仅分化出高、中、低档产品市场,还迫使一些实力弱、无品牌企业,或倒闭或退而帮别人加工、做配套,产业链就在此间慢慢形成。 
     囿于“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文化意识,晋江企业间进行产权兼并重组的案例很少,但形成生产分工协作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全国夹克衫行业“龙头老大”晋江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国际时兴的“虚拟经营”,自己抓产品研究开发和市场销售网络建设,而将中间的生产加工委托给协作厂。 
     3、致力于经营城市,营造区域经济发展平台,提升城市形象和环境吸引力。
     如今已挥出几个“大手笔”:晋江是全国第一个开设博士后工作站的县级市,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各类人才近6000人;在家门口举办每年一次的鞋业、食品、陶瓷三大国际性的专业展会,开通“晋江企业网”和“中国磁灶建材网”,把晋江产品推介出去,把世界同行业最新信息接收进来。通过体育平台,宣扬企业,宣传晋江,把全国男篮甲级队福建浔兴队安家到了晋江市。今后,晋江还将加快城市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擦亮“晋江”名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晋江企业的发展经验
     1、市场,是晋江商品经济发展的摇篮,也是晋江人最好的“老师”。“敢拼善赢”的晋江人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创造出经济飞速发展的奇迹。 
     宋元时代,泉州港就是誉满世界的“东方大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了这条通道,很多晋江人漂洋过海谋生计。晋江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200多万人。源远流长的对外商贸活动,形成了晋江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商业文化,造就了晋江人勇于拼搏、富于冒险的精神品格和强烈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创业意识。 
     20世纪70年代,从海外寄回来的洋货,有些人用不完就偷偷拿去卖,一些“地下作坊”开始仿冒洋货。改革开放风一吹起,晋江人的经商能量就迸发出来。石狮一带很快形成了小洋货市场,出现了“全国跑石狮”的盛况。由于产品供不应求,晋江一些人利用“三闲”(闲人、闲房、闲钱)联户办企业,“十万销售大军跑全国”。“八五”以后,晋江企业转向打“阵地战”,形成遍布全国的销售和信息网络,抢先一步开辟晋江货市场。 
     可以说,市场是晋江商品经济发展的摇篮,也是晋江人最好的“老师”。一开始,晋江人生产什么都赚钱,有些人在掘到第一桶金后,就跟风搞房地产,结果被“套牢”。在搏击商海中,晋江人感到市场的变幻莫测,也炼就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的胸怀。近3年来,晋江共注销、吊销的集体、三资企业4109家,但并未出现社会不稳定因素,反而又有2502家新企业加入竞争行列。市场,也教会了晋江人取胜之道,就是走以市场为导向、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以侨资为依托、以联户集资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以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侨乡经济发展路子,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如纺织服装、建材陶瓷、制鞋、食品等传统产业,并且不断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勇创品牌,善创品牌,是晋江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之路。
     晋江市是我国的品牌之都,拥有“安踏、七匹狼、利郎、柒牌、蜡笔小新等几十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晋江企业发展走的就是品牌之路。名牌企业集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对经济起着重要的支撑及拉动作用。今年1-6月份,晋江市品牌企业上交税收5.22亿元,比上年同期拉长71.2%,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7%。名牌企业还聚集和培育了大批人才。晋江市的10个中国驰名商标企业集团拥有研究开发人员近10000人,并且在全国各地、国外还聘请了一批专家为企业服务;6个企业集团科技投入(R&D)年均接近4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6%左右,接近国外一些先进跨国大公司水平,拉动了科技转化、科技水平、人才培育的提升。随着市场经济发育的逐步完善,名牌发展已进入政府推动企业创牌的自觉状态,以“安踏、乔丹、361°、德尔惠、喜德龙”等为代表的鞋类品牌拉动下,晋江市企业的中国名牌、福建省名牌,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目前是拥有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最多的城市之一。在这个城市,企业家的视野和企业趋向,都以品牌为核心资源,呈现急剧放大的趋势。
     3、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企业
     企业的发展是时刻离不开资本运作、资本重组和资金的供给,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那么企业集团联合的基础就会十分脆弱,从而缺乏稳定性。晋江民营企业多,企业要做大做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自身的资金积累,就可能很难有生存之处。7月10日,安踏在香港成功上市,晋江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运动品牌板块已经形成。晋江市目前已有6家上市公司,今年1-6月晋江上市企业完成税收2.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4%,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5%。未来2年还有德尔惠、乔丹、361°、鑫成等5家企业上市,预计2010年之前会有20家以上的上市企业。晋江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在国内A股市场、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如喜德龙公司已进入上市筹备期,融资后的目标,一是扩大企业规模,二是收购二流品牌。
     四、晋江企业的发展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1、依靠江西最大的台资企业――“亚东水泥有限公司”,依托码头工业城和九江沿江大开发的机遇,做强我市的建材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也被称为“蚁群经济”)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如晋江的陈埭镇,以制鞋业这一产业集结了1600多家相关企业群而且还产生了相关的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和强有力品牌效益。我市以凤竹和华瑞石华为龙头的纺织业纺织服装正处在产业集群萌芽状态。同样,码头有着丰富的建材资源,并且具有江西最大的台资企业――“亚东水泥有限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码头工业城也是九江沿江大开发的核心板块,发展机遇不可多得。目前要做好引导中小企业摒弃“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陈腐观念,积极实现产品生产的配套和协作,缩短营销半径,降低经营成本,甘做产业集群中的配角,为产业龙头企业配套,做专做强,形成“蚁群经济”。这样既能做强做大亚东水泥的品牌,也能做强做大码头工业城这块蛋糕,促进我市县域经济快速扩张。
     2、依靠“商周铜城”做靓城市品牌。
     瑞昌铜岭古铜矿遗址,距今有着3300年历史,是目前国内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而闻名于世的古铜矿遗址,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我市对外宣传最有力的品牌。要重点彰显“商周铜城”城市个性、展示历史风貌、弘扬青铜精神、塑造城市特质,深入挖掘青铜文明的深刻内涵,努力营造“敢于创业、善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文化氛围。打响瑞昌“商周铜城”文化品牌,着力推进青铜文化建设,为鼓舞瑞昌人民创新创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我市把青铜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和城市建设相结合,全力打造商周文化铜城。进一步加快城市规划编制,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把“商周铜城” 做靓,成为引瑞昌对外招商引资的名片。
     3、依靠凤竹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对我市纺织资源进行整合,捆绑上市。
     2006年末,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家,其中纺织、服装企业18家,年产值82931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0.6%,在我市工业经济中起到了支柱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市苎麻、棉花资源优势,扩大苎麻、棉花种植面积,形成农业、加工业、出口一条龙,带动农业产业化,把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形成纺织产业链,我市这18家纺织服装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可以引导纺织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走上市的路子,企业上市既可融资进行资本扩张,同时也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
     4、依靠码头深水港口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
     改革开放以后,为什么走在经济发展前列的是沿海地区,原因之一是运输优势。水运成本低,运量大,生产型企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运输问题。二是他们走外向型经济的路子。在国内市场供需基本饱和的状态下,他们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把产品销售渠道转向东南亚、非洲、欧美等世界各国。
     我市沿江港口岸线全长19.5公里,为全省长江岸线的七分之一,滩道深,槽宽40米,港区水域总面积5.85平方公里,可系泊2000吨以上的江海轮船。目前除远东集团专用码头年吞吐量为1000万吨外,其它经营性码头总体年吞吐量不足200万吨。
     我市有码头水运优势,也有劳动力优势。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我市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联络海内外客商,不断开拓海外市场,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路子,把我市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柯文元 作者系瑞昌市统计局副科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