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领汇投资有限公司:[]经济自由与经济干预理论的历史演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2:52:49

经济自由与经济干预理论的历史演进

——叶德磊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
日期:2011-10-31 作者:叶德磊 来源: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经济自由与经济干预理论都是在一定的经济背景下,从一定的理论角度对经济运行的概括和总结。它们的交替式演进、发展表明谁也无法占据明显上风,这也说明过度自由或者过度干预对于宏观经济运行都是有害的。
    
    叶德磊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撰写的学术论文多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撰写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教材被全国许多大学定为教学用书,并分获上海高校优秀教材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经济学、证券市场。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自由理论
    
    “萨伊定律”当时对于在法国传播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也确实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一定律后来被不恰当地引申和演绎。
    
    虽然对经济问题的探讨可谓源远流长,但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自由理论的较为系统的阐述滥觞于17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逐渐形成的欧洲。在封建社会末期,经济学家要论证封建贵族、王室对经济活动管制的害处和实行经济自由的益处。在整个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对经济自由理论作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中,应该特别提到三个人:亚当·斯密、萨伊、马歇尔。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详尽地论述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在他看来,人都是利己的,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结果会有效地促进整个社会的利益。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经济社会的经济活动。因为大家都知道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所以,对经济活动的管制是不必要的,也是有害的,应该任由经济主体相互自由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
    
    尤其要指出的是,分工理论在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理论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他曾经说过“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但是分工的深度取决于市场的宽度,如果市场过小,人们就无法专务一业,而必须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多种产品。也就是,财富的增加和经济增长取决于分工,分工又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只有在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环境中才会不断扩大。斯密关于市场促进分工的观点被后人称为“斯密定理”。“斯密定理”已成为当今风靡经济学界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的理论基石。以亚当·斯密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经济学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被称为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几乎是古典经济学的代名词。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是亚当·斯密理论的信奉者。当时的法国,经济还相对落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较多,萨伊针对当时法国的市场供求状况提出了“供给会自动创造对自己的需求”的命题,意在说明发展生产的重要性,说明市场具有自我扩展的内在动能,政府干预是没有必要的。萨伊的这一命题后来被冠之为“萨伊定律”。客观地说,“萨伊定律”有其合理内核,市场需求是要被激发的,譬如,如果没有生产出iPad,就不会有对它的需求,将它生产出来并投放市场后,才激发和创造了对它的需求。“萨伊定律”当时对于在法国传播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也确实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一定律后来被不恰当地引申和演绎,因为根据该定律,生产出来的产品总是可以售卖出去的,不可能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从而政府不应该介入经济活动。就这样,“萨伊定律”成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旗帜,在经济学的高地上一直飘扬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爆发和凯恩斯主义的崛起。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马歇尔综合了前人的思想,为经济自由主义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构件是他的市场均衡价格论。马歇尔借助于图形清晰地说明了,如果市场上需求大于供给,产品的价格会自动上涨,伴随着价格的上涨,市场需求会逐渐减少,市场供给则会逐渐增加,最终达到供求平衡;如果市场上需求小于供给,产品的价格会自动下降,伴随着价格的下降,市场需求会逐渐增加,市场供给则会逐渐减少,最终达到供求平衡。也就是,价格与市场供求会自动地相互调节,不需要政府来“多管闲事”。马歇尔的许多理论论述至今仍是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必学内容。他的系统阐述经济自由主义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在1890年出版后,长时期内被作为许多大学的教科书,被看作是经济学的“圣经”,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凯恩斯的经济干预理论
    
    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论证了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具有内在的缺陷,必然会孕育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凯恩斯在论证中还提出了所谓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1929至1933年发生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大危机,这场危机的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场危机充分暴露了市场自由调节机制的严重缺陷,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马歇尔的经济自由理论开始失去了人们的信任。1933年初,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干预政策,以对付经济危机,这就是后来史学家所称的“罗斯福新政”。在罗斯福新政的干预下,美国最先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显示了政府经济干预的作用。加上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重建显示的政府在经济社会的新的功能,使得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逐渐形成了经济干预思想。
    
    1936年,凯恩斯撰写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该书颠覆了传统的经济自由理论,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通论》的出版也被誉为“凯恩斯革命”。萨缪尔森称其为“一本天才之作”。西方学术界还有人认为《通论》是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之后,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第三本影响最大的经济学著作。
    
    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论证了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具有内在的缺陷,必然会孕育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凯恩斯在论证中还提出了所谓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这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支出虽然也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即把越来越多的收入用于储蓄。这就可能会造成消费需求的不足,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全部销售出去。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这是指随着全社会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产品的价格也就趋于下降;二是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投资品的价格趋于上涨,即投资成本趋于上升。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资本边际效率不断递减。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自然会使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下降,即投资需求减少。
    
    3、流动偏好规律。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总想保存现金,以满足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这便使得要吸引人们存款,就得将利率维持在某一合适水平,或者说利率的下降是有限度的。也就是投资成本的下降是有限的,而且,流动偏好越强,对货币需求越大,利率就越高。这也是构成投资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
    
    特别地,当消费需求的不足导致产品大量过剩时,投资者和生产者的情绪非常悲观,资本边际效率发生崩溃,生产急剧收缩,就会出现经济危机。
    
    由于人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不易改变的,要增加有效需求就只能依靠政府的经济干预。凯恩斯特别强调了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来扩大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以弥补私人投资和企业投资的不足。当然也可增加货币供给量,促使利率下降,进而刺激投资。总之,要通过政府干预以克服有效需求的不足,达到供求的平衡,进而消除失业。
    
    后来,哈罗德、萨缪尔森、汉森等人从不同方面对凯恩斯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进一步完善。二战后,西方许多国家采纳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干预政策,带来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凯恩斯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
    
后凯恩斯时期的经济自由理论
    
    通货膨胀意味着总需求过大,而失业则意味着总需求不足,这是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所无法解释的。
    
    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导致许多国家出现了干预的后遗症——“滞胀”,即通货膨胀与失业同时并存。通货膨胀意味着总需求过大,而失业则意味着总需求不足,这是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所无法解释的。一大批经济学家认为是政府的干预造成了过度需求,带来了通货膨胀,而政府干预却又不能真正解决总需求的不足。于是,他们纷纷先后高举起反凯恩斯主义的大旗,重新构筑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阵地。这里要重点介绍三个主要的经济自由理论流派。
    
    其一是以弗里德曼为主要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该学派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风行于70年代后,它的最重要特征是将货币看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弗里德曼认为,利率是难以控制的,增加货币供给量,起初可能会使利率降低,但利率的降低会带来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并最终导致利率的提高。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相当稳定的,如果货币供给量因受中央银行的错误政策操纵而在短期内剧烈变化,便会影响经济体系的稳定。所以,政府的经济干预是有害的。而且,实证研究表明,货币量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一个较长的传导期,这就使得货币当局在扩大或收缩货币供给量时,往往难以把握政策力度,以致使经济波动更频繁、更不稳定。因此,为使经济稳定地发展,政府就必须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把控制货币供给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使货币供给的年增长率长期地固定在同预期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除此之外,政府不应再干预经济体系。
    
    弗里德曼还指出,人们的稳定性的持久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消费支出与当前收入的关系不大。因此,政府为了克服经济萧条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如减税等)可能是无效的,因为这样增加的收入并不稳定,是暂时性收入。这种暂时的额外收入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消费,其余大部分都会转化为储蓄。即是说,减税等政策并不能达到刺激消费需求的目的。反之,政府为对付通胀而采取的增税等政策也可能是无效的,是没有必要的。
    
    其二是理性预期学派。该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中分离出来的一批年轻学者组成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的特点是基于人们的理性预期来进行理论分析,反对政府干预,比现代货币主义更为激进地强调经济自由。
    
    根据理性预期理论,人们事先对未来都有所估计,会采取防范性措施。如社会上失业情况较严重时,人们依据政府连续一贯的政策规则和政策动向,预期政府会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从而带来通货膨胀和实际工资的下降时,就会及时甚至预先要求提高货币工资。扩张性货币政策实施后,企业看到实际工资并未下降,也就不会增加雇佣劳动力。所以,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会使失业率下降,只会使物价水平不断提高。
    
    理性预期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主体会对任何经济变动和政策变动作出理性预期,这种理性预期将使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变为无效,甚至有害,因此,它反对政府干预,主张市场的自由调节。
    
    其三是供给学派。这个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主要由美国当时的一批年轻经济学家组成。其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但却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该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仅仅强调对总需求的调节和管理,但美国当时的问题主要来自总供给方面,即来自总供给的不足,来自生产体系的缺乏活力。形象地来说,在譬如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不能总是去压缩总需求,而更多地是应该去提高总供给,以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美国当时的总供给之所以不足,一是税率太高,二是政府管制过多。
    
    高税率严重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凯恩斯主义的干预理念则造成了政府职能的扩大和政府部门的膨胀,这又增加了对政府高税收的依赖,同时也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使经济体系缺乏活力。
    
    所以,供给学派主张大幅度减税,裁减政府支出和政府部门,减少政府干预,让经济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恢复活力。
    
    还值得一提的是属于理性预期学派的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和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均为200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共同提出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源于实实在在的各种客观因素,如技术进步、新产业的崛起、经济政策、自然灾害、贸易条件变化等。经济波动是经济活动主体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合理反应,就如同人身体的排汗是对气温变化的反应一样正常。因此,政府不必采取政策去应对经济波动。
    
凯恩斯主义的复兴——新凯恩斯主义
    
    工资粘性假设为失业提供了理论解释,并可从中引申和推论市场调节机制的局限性和政策干预的必要性。
    
    在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的强大的理论责难和理论冲击面前,一批仍然信奉凯恩斯主义基本思想的经济学家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凯恩斯主义,并吸收和融合了其他学派的一些理论,以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为经济干预主义注入了新的理论活力,在1980年代创立了新凯恩斯主义。斯蒂格利茨、菲尔普斯、曼昆、罗默等当今的许多大牌经济学家都是这一学派的重要成员。
    
    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理论特色是基于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展开分析。它假定现实社会的名义工资和产品价格呈粘性,意思是名义工资和产品价格是可以调整的,但是调整速度十分缓慢,调整过程很长。
    
    就工资而言,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个企业的劳动工资合同不可能是同时签定的,也不可能是同时到期,而是具有分批到期的特性。这便使工资具有粘性,即相对于价格水平的变化,名义工资的变动缓慢、迟钝。例如,假设某经济社会中,全部劳动合同均为期一年,一半合同在2月1日到期,另一半在8月1日到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物价水平在1月份上涨,2月1日合同到期并新签合同的工人的名义工资也会相应地上涨,但另一半工人的名义工资仍受到旧合同规定的工资水平的限制而无法提高工资。这样,全社会的工资平均上升幅度低于物价上升幅度。劳动合同分批到期的批数越多,工资变动的幅度就越是小于物价变动的幅度,即工资呈现粘性。
    
    工资粘性假设为失业提供了理论解释,并可从中引申和推论市场调节机制的局限性和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工资粘性也可说明政策干预的相对有效性,如货币政策虽然不能影响那些劳动合同到期的工人的实际工资,但却可以影响那些合同未到期的工人的实际工资,进而导致产出水平的变化。因为假设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并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后,那些合同未到期的工人的名义工资不会相应地提高,从而实际工资会下降,企业便具有增雇工人、扩大产量的动力。因此,一味地排斥政府的经济干预是不正确的。
    
    与工资的特性相似,全社会所有的商品价格也并不是在相同的某一时刻一起变动的。因为销售合同的有效期也是交错的,一些商品的价格受到销售合同的限制而无法变动。另一方面,一些可以大幅变动价格的企业或商场,一般也不会大幅度改变价格,因为如果其他企业或商场不这样做,自己的单独行动就要冒很大的市场风险。因此,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往往只对价格作较微小的改变,以试探市场和其他企业的反应,这样的价格博弈行为使价格具有粘性。价格粘性同样说明市场调节的局限性,需要适当的政策干预。
    
    总之,由于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经济在受到冲击后,从一个失衡状态回复到均衡状态要经历一个缓慢、痛苦的过程。因此,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各国的一系列经济刺激举措,以及许多国家通货膨胀压力和经济萧条威胁的经常交替式呈现,关于经济自由与经济干预的理论论争在全世界范围内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站在今天的时点上,回望经济自由与经济干预这两种经济理论和经济哲学观的历史演进,是不无裨益的。
    
    经济自由与经济干预理论都是在一定的经济背景下,从一定的理论角度对经济运行的概括和总结。它们的交替式演进、发展表明谁也无法占据明显上风,这也说明过度自由或者过度干预对于宏观经济运行都是有害的。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现在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吸收对方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经济社会必须在适度自由与适度干预之间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