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中国地图:读书无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17:55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高考山东省本专科录取率达87%,其中本科录取率达44%,均创历史新高。但是,专科(高职)二批却有四万余计划落空,部分院校面临无生可录局面。(2011-08-21 中国广播网)  

   

  今年,山东报名参加高考人数为58.7万人,比去年减少约5万人。专科(高职)二批录取的最低线为180分,从理论上讲,生源应有足够保障, 但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投出后,差额却高达63700人,很多学校没有报满,这只能说明有相当部分考生是放弃了报考。何以至此?在笔者想来,除了高校的盲目增加以外,更重要的是读书无用论的直接反映。  

   

  读书无用论,是人们在评价社会现象时,因为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自我难以理解或难以改变,而对读书(或教育、知识、学习)所持有的一系列否定态度和观点。“读书无用论”之所以抬头,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   

   

  近年来,因为“读书贵、就业难、起薪低”和其他各种原因,社会上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新“读书无用论”。在这些人看来,受教育的高成本、高投入与严峻的就业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所学无处用,所用非所学,“不读书一样赚大钱”“读了书照样找不到工作”,苦读寒窗不如早日打工。  

   

  上大学投资有多大?以贫困县的农民家庭为例,如果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持7000元计算(含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一个人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苦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35年是个什么概念?这相当于一个人从20岁开始劳动的话,最青春的年龄的劳动收入全部供大学生了,那55岁后的生活怎么保证?这35年期间,生老病死人情往来的费用哪里来?如果这些事情都不能做,人生还有多少质量可言?于是,经过对照后农民最终得出了结论:“读书无用”。  

   

  即使呕心沥血让孩子大学毕业了又如何?成绩再好不一定找不到工作,自己奋斗不如父母有实力,无疑更是“催化剂”。有着和同龄人不同成熟的大三学生孟丽群说,“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女人打拼要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努力,何必呢?”小孟边说边拿出Dior化妆品补妆。“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趁年轻找个好男人,等毕了业就结婚,相夫教子。”  

   

  君不见网上正在流传:“四年过去了,大学提起裤子冷冷的说:你可以走了,把青春留下,直到那刻我才明白,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大学无用,不说那些书本上的东西有多陈旧,不说“德志体美劳”在大学里长进了多少,单说在大学里让你学到的那些肮脏东西:想过坎你要先送礼,想读研还有潜规则,就让你伤心到底。  

   

  看吧!大学生招聘会参展单位:菜馆、面片馆、包子馆、美容美发店、网吧……面向大学生招聘以下职位:导购员、沙锅师、饺子师、点餐员、传菜工、配菜工……难怪有人劝同学去保安公司:“咱就把自己当一文盲,能养活自己就成,别想那么多了。”  

   

  想想吧!当文盲一点都不奇怪,中国经济一直最需要的是蓝领,不是白领。需要蓝领,是因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加工的位置上。一个加工厂,从董事长到门口的保安,可能没有一个大学生,为什么?因为它的本质是不需要大学生。  

   

  显然,读书无用的背后,是数不尽的辛酸和无奈。不是“读书无用”,而是难以安心读书。现实生活中,最终完成学业后却找不到工作者大有人在,找到了低薪工作后勉强在温饱线上挣扎者也不乏其人。难怪有人说:爱一个人,让他去上大学吧,那里是天堂。恨一个人,让他去上大学吧,那里是地狱。不是“读书无用”,是“高考无用”;不是“高考无用”,是“大学无用”;不是“大学无用”,是我们的教育“无用”。  

   

  可见,“读书无用论”与其说是牢骚,不如说是控诉,是对教育这一公共产品质次价高的声讨。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莘莘学子把读书当作生存、发展的跳板,看到大学毕业后的现状和预设的前景格格不入,得出“读书无用论”的判断,无疑是对当代教育的嘲讽。   

   

  显然,如果不能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如果不能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如果不能切实扭转现行的教育体制,如果不能首先让人读得起书、上得起学、就得了业,“读书无用论”就难以消除,如山东般高职计划落空,部分院校无生可录的迟迟不见就会愈演愈烈,科教兴国战略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只能沦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