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别人的钱想还回去:会计风险防范的建议与方法探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03:40

摘要:本文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分析了会计领域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 会计风险 风险防范 建议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原因,导致商业银行发生资产、信誉损失的可能性。银行风险充斥在银行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时点。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根据不同的标准,银行风险可以分为不同的风险类型,其中会计风险是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会计风险分析
会计风险,从银行会计运作的过程和要素考虑,总结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即表现为会计操作风险、会计管理(监督)风险、会计人员素质风险。结算风险:
1.账户开立风险。由于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对客户账户的开立放低了要求,致使账户开立的资料不全,审批不严。有时为了争取到一个客户,想方设法为其开立账户,给以后的结算工作埋下隐患。
2.自办通汇业务风险。在没有全国联行网络的商业银行,这种业务一般是自发产生的。一是保密性差。通汇业务不单设营业场所,往往和其他结算、储蓄混合在一起,所使用传真机兼做他用,传真机都具备记忆功能和印模,通汇信息很容易被复制利用,加上清单保管不严密,也很容易造成泄密。二是印鉴精确验证较难。受传真机质量的影响,传真过来的清单会产生失真现象,特别是预留印鉴,有时出现变形、模糊,不能与预留印鉴完全一致。如果犯罪分子使用伪印鉴,汇人行业务人员很难辨认,也可能认为是传真机问题而被忽视,从而造成资金风险。三是检查监督不力。个别商业银行自办通汇业务,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做约束,在各级组织的检查中往往被忽视,业务处理和要素审核从简,坚持制度从宽,在内部管理上形成漏洞。
3.国内结算风险。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套取银行资金会给银行造成很大的业务风险。当承兑申请人与收款人之间产生贸易纠纷时,贴现行不能顺利得到承兑行付款,其票据权利得不到实现,资金就被占用。或是银行在办理业务时,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调查不够、审查把关不严,导致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履约兑付的可能性较小等等。这种方式是一种很隐蔽的占用资金的方式,比较常见。另外一种则是直接的银行票据诈骗,多数都是在案发后才知道受骗,诈骗的金额一般比较大。
4.国际结算风险。由于各银行都相继开办国际结算业务,且国内企业资金紧张,在进口贸易中银行经常开立远期信用证或保函。在远期信用证或保函中,客户只需交纳部分保证金或免交保证金,银行开出信用证或保函后并在单据到达时,开证行凭单据的一致性承兑,到期后再付款。开证申请人先取得单据凭单取货,待货物加工销售、收回货款后,再支付开证金额。然而从银行承兑到加工售货回款,其间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申请人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交货,以致不能如期如数支付开证金额。信用证的开证行要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一旦进口人赖账,申请人无力付款,银行就不得不垫款。至此,本属贸易上的纠纷引起了结算上的纠纷,银行陷人了或违背国际惯例或违反国内法律的两难境地。

核算风险:会计核算是对成果的反映和对业务状况的监督,会计核算没有尽到监督的作用,便是一种风险。会计核算有其具体的方法和原则,会计人员如不在会计方法和原则下根据有效凭证进行账务处理,便会形成风险,这也是核算风险的主要来源。
人员素质风险:人员素质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水平,一是道德素质。仅就道德素质来说,它是形成银行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业务水平差,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水平,使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而道德素质差,则很难防范。就目前的许多金融案件来看,不少都是内部自盗或内外勾结做案。
二、会计风险防范
1.做好结算环节的风险防范。一是要加强对承兑汇票的管理,按照授权有限原则,对承兑汇票的使用应实行量的控制,成立承兑汇票使用审批机构。要加强对使用承兑汇票单位的资格与资信的调查,确实避免人为的风险因素,控制客观风险因素。二是对远期信用证和保函的使用要实行动态监管。注重申请单位的资信审查,对资信审查合格,进出口双方合作基础牢固,合作潜力巨大,诚实守信的单位积极予以支持犷要广泛发挥海内外中方经营机构一体化的网络优势,维护自身的权益。
2.加强会计凭证的管理。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是根据国家颁布的金融会计制度、有关财务制度准则并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对凭证的有效性有着明确的要求,对错账冲正的传票也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有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字才能办理。但对部分商业银行的调查显示,有的商业银行对自制凭证和错账冲正传票的管理非常松散,有的没有经过主管审批,有的经办人员没有签章。除此以外,会计人员还不得接受任何指令,会计人员进行的任何账务记录如果没有有效的会计凭证,其主管人员和经办人员应受到严厉的处罚。
3.保持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会计记录必须能够确定业务活动发生的时间,并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得到反映。通过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录入会计数据时,必须保证只有在识别特殊密码状态下才能进人该系统。修改会计记录必须履行必要的手续,得到适当的授权,并详细记录在案,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中修改会计记录,处理系统要能够自动识别授权密码并自动记录在案,实行授权和制约制度。
4.加强对账务处理的监管。会计账务处理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并执行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对会计账务处理实行分级授权,会计人员不得超越权限范围处理会计账务和增删改会计账务事项或参数,上级授权处理的事项须履行必要的手续。建立并执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会计账务处理必须实行岗位分工,明确岗位职责,严禁一人兼岗或独立操作全过程,会计岗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换。对业务印章、密押、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要进行表外登记,应有独立于会计部门之外的部门管理现金、有价证券及其他实物形态的资产。对会计账务必须坚持“六个核对相符”,即账账、账据、收账、账实、账表及内外账务核对相符。根据制度要求,对不同账务采取每日核对或定期核对的办法。建立和完善外部对账制度,定期按户对账。

5.加强机制建设,防范道德风险
(l)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指在银行风险控制活动中,通过设置具有监督职能的机构或岗位,采取一定的方式,对银行各级机构和人员防范风险的情况进行监督的机制。监督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监督机构、岗位及其职责,信息传递渠道,实施监督的方法、程序,有关监督工作的规章制度(包括举报制度、稽核制度等)。
(2)约束机制。是指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工作中,通过设置机构和岗位、明确各机构和岗位的职责、科学地制定业务操作程序、合理地进行工作分工、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在银行重要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相互制约,防止个别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给银行带来风险。建立严格、科学的业务操作规程和行为规范是建立约束机制的重要途径。在业务操作过程中设置必要的职责分离可以形成有效的制约。如在信贷管理中的审、贷分离制度,会计工作中的钱账分管,联行业务印、押、证分管等。除此之外,在其它各类风险防范中,为了防止风险集中和操作人员的道德风险都应设置必要的职能分离。
(3)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要素主要包括: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考评、员工反映想法和工作情况的渠道、各级领导对员工工作热情和工作状况的了解掌握、对员工贡献的回报等。科学、公正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也可以避免出现分配不公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