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示例程序30行:【宗教史】明朝初期对喇嘛教的整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56:06
宗教史】明朝初期对喇嘛教的整顿
  • 双溪醉隐
  • 4位粉丝

1楼

任树民  

摘要: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1398年)和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年),曾对元代以来宗教界的腐败现象进行了一番整饰。从明代文献所显示的资料看,整饰的主要对象是“西僧”和“西天僧”。元、明时期的西僧,专指藏传佛教徒,俗称喇嘛。西天僧,则指来自西域的方僧。就整顿的内容来看,重点是考核僧、道徒的业务知识及端正其人格形象,从而净化寺观的氛围。明初对西僧队伍的整顿,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即乘西藏黄教推行的宗教改革,因势引导,减少阻力。

  明初的宗教整伤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其一是:元代僧、道徒的成分相当复杂,几乎来自社会各阶级、阶层,且人格形象极其污秽。他们离经叛道,不守清规戒律,声名狼籍,为世俗所不齿。元人张养浩:《归田类稿》卷2《时政书》庚戍年(1310年):“臣见方今释、老二氏之徒,畜妻育子,饮醇啖腴,萃逋逃游惰之民,为暖衣饱食之计……今日诵经,明日排‘好事’;今年造某殿,明年构某宫;凡天下人迹所到,精蓝胜观,栋宇相望……臣尝略会国家经费,三分为率,僧居二焉。”可见当时的僧、道徒鱼龙杂混,良莠不齐,竟有来自逃犯和游惰者。他们不是化导为善的清教徒,而是沉溺酒色,吃荤饮腥,借作“好事”(指祈求福佑的祷告活动)而聚敛财物的恶人。国库收入,三分之二用来修建寺庙宫观及其他佛事。《历代名臣奏议》卷67《治道门》引郑介夫奏议:“今国家财赋,半入西蕃(指吐蕃僧人)……今张天师纵情姬爱,广置田庄,招揽权威,凌烁官府,乃江南一大豪霸也……僧道词讼数倍民间,如奸盗杀不法事,彼皆有之矣……僧道全免徭税,愚民多以财产托名诡寄,或全舍入常住,以求蔽役。”张天师,指一方道教的首领,或道教初期“传道者”之称。可见僧道徒无异于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元史·本纪·成宗》载:“富户夫避差税,冒为僧、道,且僧道作商贾有妻子与编民无异。”富户冒充僧道以逃避赋税徭役,且僧道徒经商牟利,聚妻生子。《明史·周广传》:“喇嘛尤释教所不齿,耳贯铜环,身衣储服,残破礼法,肆为淫邪。”更有甚者是西僧、西天僧中的所谓有“道术”者,出入宫中,向皇帝、诸王传授“房中术”。,号“演揲儿法”。《元史·本纪·顺帝》说:“哈麻及秃鲁贴木儿等阴进西天僧于帝,行房中运气之术,号演碟儿法。又进西僧善秘密法(亦房中术也),帝皆习之。”元顺帝遂广采民间处女,日以继夜地纵淫作乐。明初,僧、道徒,尤其是蕃僧的恶习,积重难返,祸国殃民,危及明王朝的统治,故整顿僧道,势在必行。其次,整顿是为了“以夷治夷”,或者说是“以番治番”。吐蕃之俗“尚释教”,僧人最受尊敬,唯僧之言听,唯僧之命是从。僧人参决国事,领兵征战,垄断诉讼,调解部落争端。明朝初年,官军经略蕃区时,遭到吐蕃的抵抗。明太祖为了招抚吐蕃部众,遂起用西僧充当土官,发挥他们在蕃部中的影响,达到不战而降,不乱而治。因此,通过整顿,重新改变西僧的形象,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明史》卷330《西域二·西番诸卫》:“洪武初,太祖惩唐世吐蕃之乱,思制御之。唯因其俗尚,用僧徒化导为善,乃遣使招谕。”明内阁大臣梁储也说:“西曾之教,邪妄不经。我祖宗朝虽尝遣使,盖因天下初定,藉以化导愚顽,镇抚荒服,非信其教而崇奉之也。”①这两则史料是“以夷治夷”的最好脚注。

  洪武、永乐两朝对蕃僧及道教的整顿,大致是: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令天下僧道赴京考试给牒,不通经者黜之。其后,释氏有法王、佛子、大国师等封号……皆一时宠幸,非制也。”②

  如上所述,元末明初,汉蕃僧道徒有真有假,其道德修养及文化素质极差,能识读经文者,寥寥无几。元、明时期的西藏及缘边蕃区,已处于黑暗的农奴制的统治下,教育极其落后,文盲率远远高出内地,出家者几乎全为文盲。通过集中考试,合格者发给度碟(即证书);不及格者,淘汰之。这是一次最为务实的大清洗,使冒伪者无法蒙混过关,纯洁了宗教队伍,净化了寺院宫观的环境。朝廷赐予的法王、佛子、国师等封号,是对蕃僧于经典有深厚工夫者的一种褒奖,非是一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