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自适应过滤法:让学生品足课文语言的真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7:56:29
让学生品足课文语言的真味  (2011-6-5 8:55:00)董旭午0推荐

江苏省泰州中学  董旭午

曾不止一次听一些专家讲他们的调查结果——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就是语文;也曾不止一次听学生讲——语文课没有语文的味道。听后,总会有一股深入骨髓的尴尬、无奈与悲哀。但冷静下来想想:现在,我们的很多课堂教读确实不太像在教读语文了,架空课文内容和语言进行“泛人文化”的对话和探究,超越学情地进行大文本量、快节奏的速读训练,逼着学生做应试性阅读训练……如果语文课再这么没有语文味儿地上下去,我们还能指望学生喜爱语文课吗?还能指望学生通过教师的课文教读真切地感受到母语的美丽与魅力,进而发自生命和心灵深处地爱上母语吗?为此,笔者认为,课堂教读的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本务,就是让学生品深、品足课文语言的真味,让他们的生命和心灵无数次地为课文语言的表现力而震动甚至震撼,以彻底激活他们对母语的真爱。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来做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品足课文词句的真味

课文中常会有一些看上去很不起眼、一不留心就滑过去的字词,但如果教师肯引领学生深入到课文的内容、情感中去,用生命和心灵去深入品味、体验、感受、思考,也许情况就不大一样了。请看,苏东坡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中“缺”“疏”“断”“孤”“寒”等字,看上去都很平常,不就是今夜月亮不圆,梧桐落叶,更漏声已停,梧桐树枝冷吗。是的,我们不少学生甚至老师都是这么看的,刚有个初步的印象,就急于去翻参考资料或上网搜索了,于是师生毫不动脑费心地就赏析完这首词了——其实,所有关于这首词的理解、认知和赏析都几乎是搬来的“成说”。教师没有好好深入品读,深入诗境去体验、感受、思考和感悟,学生也就更是不了了之了。在很大程度上讲,我们的课堂课文教读,目前就是这个样子,不必掩饰也不要无原则地夸饰。其实,仅就这首词中的这几个字而言,其味道就足够教师引领学生用心深品的了。首先,这几个字向我们透露了时间、季节和气温等信息,即深秋的夜晚,天很冷;其次,这几个字又使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的情境和气氛,即凄清、寂静、寒冷等;再次,这几个字也向我们传达了此时此景下词人的心境,即孤独、寂寞、无奈、怨恨等。关于这最后一点,我们不妨再细说说。“缺月”“疏桐”乃凄凉、残败之象,看后就会令人心生寒意,伤感不已;“漏断”,足见词人在此地徘徊之久,内心的孤愤之深;“孤鸿”乃词人的化身,更是心灵孤独的写照;“寒枝”不仅指梧桐树枝寒,更传达出黑暗龌龊的官场令人心寒,以及词人不肯同流合污之意。可见,词人笔下的景象绝非纯自然地景观,而是深深地融入了词人孤独、无奈、怨恨、失落等情感。教读时,以上的这些感受和认识,教师绝不能不假思考地照搬“成说”,更不能以讲析为名一股脑地硬灌输给学生,是必须要引领学生深入词人当时被贬谪的生活和心境,并且还要用生命和心灵来深度体验、感受和思考的。否则,学生就不可能透过这些不起眼的字词品味、感受到词人孤独、无奈、怨恨、失落等,也就品味不出这些不起眼的字词的真味了——这也是母语的真味。

现代文教读也是一样的,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引自朱自清《荷香月色》)”中的“送”,“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引自鲁迅《拿来主义》)”中的“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引自鲁迅《社戏》)”中的“横”,“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引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阴影”等,同样都是十分平常但却有很有真味的。如果师生不深入课文生活,不走进作者和作品主人公的心灵去深入体验、感受、思考,是不可能品出其中真味的:清风之所以乖顺地“送”清香,缘于朱自清此时此景下淡淡的喜悦;“碰”字不仅生动俏皮,还应与鲁迅先生的嘲讽“闭关主义”的态度有关;“横”字一看上去就心里堵得慌,因为“我”渐进故乡时的心情是很郁闷、悲凉的;“阴影”表面上看是钻出水面的哲尔塞岛留下的,实际上不也正是嫌贫爱富的菲利普夫妇在小菲利普心灵深处埋下的阴影吗?同样,不深入作者生活和课文的内容、情感、精神等,不用生命和心灵来体验、感受、思考和感悟,也是不可能品味出这些不起眼的字词的真味的。

与用词一样,句子的形式和风格的选择往往也会关涉到作者的情感、作品主人公的情感、作品思想主题乃至读者的感受等,故而也是有其独特的真味的。如“课文《欧叶呢 葛朗台》中“(老葛朗台)身子一纵扑向梳妆匣,好似一只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这几句话,之所以要加上“好似一只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这样的描写,显然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老葛朗台的憎恶与嘲讽,凸显作品的批判主题,增强读者对老葛朗台这个人物的憎恨之情。再如,《兵车行》中的“牵衣顿足拦道哭”这样的句诗,也绝不能仅仅有感情地诵读几遍就完事的,还必须指导学生深入诗境,用生命和心灵去深切地体验和感受:“牵衣”不足以拉回亲人,那就只能急得跺脚,甚至不顾一切地去拦住道路,想阻止住军队出发,而这一切行为都无济于事,甚至不能换来丝毫的可怜与同情,那就只能悲愤、无奈地高声嚎哭了。可见,这几个词的顺序关系到“爷娘妻子”的情感强度,关系到动作描写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等,是不可以随意调换顺序的。就是议论文和说明文,有的句子也是很有情理和逻辑的味道的。如,“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引自鲁迅《拿来主义》)”这几句里,就蕴含着不动脑筋就不可能有辨别力,就不可能用自己智慧地去拿来这样情理和逻辑。教读课文时,绝不可视而不见地一晃而过,那样的话,句子的真味也就荡然无存了。

二、品足课文布局的真味

课文的段落之所以有先有后,往往也是依据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思想主题等因素来安排的。比如,《景泰蓝制作》,一看文题就该知道作者要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而不是介绍景泰蓝的发展史以及在陶瓷发展史上地位等,这是由作者的写作意图决定的。《我的叔叔于勒》之所以先写一家人如何盼望叔叔于勒回家,而后写船上相遇但亲人不肯相认,最后再写一家人弃叔叔而去。这是由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所决定的。试想,如果从叔叔于勒当初如何做人不着调、如何一心想到海外发财来还饥荒写起,平铺直叙,那就不仅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也会因毫无悬念而使读者索然寡味。《我有一个梦想》之所以不开门见山地提出马丁 路德 金的梦想——要获得人权,获得民主、平等和自由,而是先讲黑人仍没有人权的现状,讲美国政府的虚伪、讲明黑人的斗争策略等,这与当时演讲的意图和目的是紧密相关的,演讲要能激发参加游行的黑人的斗志,更要有力地表达马丁 路德 金的非暴力斗争的主张和策略等。《陈情表》第一段不急于写作者的请求,而是起笔直接写作者的孤苦身世,显然是为了先博得晋武帝的同情,也为下面的求情做铺垫;第二段本可直陈自己对郡县催逼的不满,却偏要先颂皇恩,显然是怕惹怒晋武帝;第三段总该说出自己不肯赴任的想法了,但还是要晒晒自己“少仕伪朝”的“劣迹”,显然怕晋武帝起疑心;直到第四段才表露心迹——“愿乞终养”,但还是要在这一段的最前面讲“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等几句话,尽吐至语真言,无外乎尽表忠心,以图皇帝开恩。这样表奏,既是在最好表述自己的请求,也处处刻下了封建社会君尊臣卑的礼教痕迹,充分反映语言形式和思想文化的一体关系。如果教读时置之不理,一味地探究什么精神文化之类,或只是划分层次,讲讲层次大意,学生是绝不会在生命和心灵深处震撼和叹服于作者的布局之妙的,也就自然无法品到布局的真味了,也就自然味同嚼蜡,兴趣寡然了。

三、品足课文技法的真味

成就一篇好文章的技法很多,一般称为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从表达方式角度讲,有夹叙夹议、画龙点睛、叙事抒情、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来讲,有衬托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从结构布局的角度来讲,有制造悬念、伏笔照应、首尾呼应、前后对比等,从修辞的角度来讲,有比喻、拟人、夸张、象征、通感等。我们以往关于知识、学法、规律的教学很糟糕,糟糕就糟糕在一个“死”字上,总是硬塞给学生或让学生死记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与生活情理和学生生命绝缘。就以欧 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读为例,笔者曾启发学生:小说并没有直接写老贝尔曼如何在风雨中艰难地描画那片常春藤叶,只是写他最后因受冻得了肺炎,病了两天就死了。请问同学们:老贝尔曼为什么死得那么快呀?学生:病得严重呗。笔者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又是风又是雨的,那么冷,老贝尔曼年龄还那么大,画了一夜……笔者接着又问:作者直接把老贝尔曼风雨之夜画常春藤叶的情景直接写出来好不好?这下可开了锅:有的说:可以这样写,只是作者没有这么写;有的说不能这么写,那样的话就没有悬念了;有的说:小说最后写老贝尔曼病得那么重,死得那么快,就已经说明那天夜里老贝尔曼受冻受累的艰辛了,没必要再写出来了;还有的说:写出来就不能显示出老贝尔曼精神的可贵、形象的高大了……总之,经过笔者的启发、点拨,学生讲了很多,有的话还确实很有道理。笔者趁热再启发学生:生活中,帮助过你的人,有的好邀功,老喜欢讲出来;而有的人却默不出声地帮你,从不想得到你什么回报。你更喜欢哪一种人呢?学生:当然喜欢后者了。笔者自语道:作者欧 亨利笔下的老贝尔曼恐怕就是这样的人吧。同学们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作者要非要侧面的理由了,从他们那明亮、喜悦的眼神里就可以看得出,令笔者也激动不已。

再比如,笔者常对学生讲,你想了解一个人,首先要听其言观其行,最好再深入他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小说家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的本源,生活情理是那么样子,作家也就那么去写。此外,像阴天下雨会使人心烦,这便是写景烘托心情的本源,娶媳妇放鞭炮就是气氛烘托的本源,梅花傲雪的天性就是托物言志的本源,等等。笔者就是这样无数次地启发、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和课文的生活,再回归生活情理去联想、体验、探究、感悟课文技法的真味的。直到今天,早已毕业的学生总是念念不忘笔者的语文课,在师生聚会时,常常会兴致勃勃地提起一段段生命被震撼的旧事,感谢笔者引领他们品足了课文技法的真味,激活了他们对母语的真爱,把他们领进了语文世界的大门。

总之,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运招用技等都不是作者随意为之,都是深蕴语文真味的,这真味就是课课文的内容、情感、主题、写作意图和成就文章的生活情理等,就是课文语言的艺术表现力。要想真正感悟到这课文语言的真味和语言艺术表现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和课文的生活,用生命和心灵去深入品读课文的语言内容,去深入体验和感受课文的内容、情感和精神等,同时再联系生活情理来深刻体会、思考、感悟课文的语言是怎样合情合理地表现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精神的,从而深深地被母语的美丽与魅力所震动甚至震撼,品深品足课文语言的真味。课文中的实例甚多,恕笔者不再赘例。

有教育家说,对学生,只要有真爱就足够了。笔者也套用一下这句话,对于母语学习,只要学生有真爱也足够了。因为,这个真爱,来自学生对课文语言真味的深足品味,来自学生生命和心灵深处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感悟,来自他们对母语表达艺术深深的震撼和叹服,是伴随着学生情感、道德、精神、人性的深刻体验和自然升华而生成的,是最靠得住的。为此,笔者认为,语文课所有的价值目标能否很好地得以实现,也就全看课堂教读这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迈得是否守本、扎实、到位了。这一步迈不好,我们“语文人”的所有期待和理想就很可能真的会落空了。

                           (见《语文学习》201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