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过程导论pdf陈木法:「上善若水」的处事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11:15:21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上善若水」的处事哲学

2011-6-13 13:00| 发布者: Dgh| 查看: 2324| 评论: 0          谋略志http://www.mouluez.com/

摘要: 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老子心中,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善人居所如水般顺应自然,善于选择地方。

水向下,我亦向下,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静谧自得,心清自是舒适,没有锦裘罗被,至少可以享受到世外之乐。何必弄得“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呢?

“心善渊”——心胸如水一般静默深远,善于保持沉默。

胸怀大志者不逞口舌,携清静者不快言语。我心自知,不言不谈,一笑了之,任凭流言蜚语东街西巷走去,我稳如山;任凭周遭怨声载道琐碎烦心,我平如镜。

沉默是金,以退为进,正是老子“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辩证法观念体现。这是何等的修养,何等的胸怀!

“予善天”——对待人因该像水一样润泽万物善于效法上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大同,相互协作,福及他人的思想不是只有主张仁义礼智信的孔子才会说出口的。那骑青牛而去的老子,拥有比孔子更为广博的胸襟。

润泽万物,效法上天……要做到如天般无私,如水般无私,多么的难得。且不去问老子这一声究竟有没有达到“上善”的标准,单单这一觉悟,就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

“言善信”——说话像水一样堵止开流,善于遵守信用。

君子守信,但君子不是呆子,“两肋插刀”“拔刀相助”要与能力相匹配,这不是没有舍生取义的大气,而是不说空话,不去许下不可兑现的承诺。脚踏实地,从自己的能力和实际出发,不自卑而妄自菲薄,也不自负而夸夸其谈,顺其自然,反映真实情况,这,就是老子的“道”理。

“正善治”——从政如水般净化污秽,善于治理国家。

老子思想总是在以柔克刚的方向上下功夫,水虽然柔弱,却可以洗去他人身体的污秽,物品的污点,那么从政呢?也需要用领导者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引导他人,感化他人,教育他人,做他人的榜样,必要时,只好加深力道去清除那些影响大局的人。

善人正善治,类似于我国目前进行的反腐败运动而不同于反腐败,反腐败是用硬性的法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而正善治则是更多强调柔性处理,对人施加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人心的细微处和柔软处出发,达到“我好静而民自化”的境界。

“事善能”——处事如水般随物成形,善于发挥才能。

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如水一般灵动,水道宽它则宽,水道窄它就窄,宽处尽显他的雄阔壮丽,窄处突出他的温柔细腻。我们看水时,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细细品味出变幻莫测的美感,赞叹于他的澄澈透亮的风韵。

作为人,也是一样的,人要适应环境,在任何一个地方与任何人打成一片,温和有礼,谦恭亲切,外界变化我亦变化,随时适应,洞悉一切微小的波动,改善自己,充实自己,适应环境。

这不是说老子突然变了心态打算适应起这个社会来了,相反,周围事物的变化规律必然与自然的变化有关,那么适应环境不久正好恰恰是顺应自然的体现么……

“动善时”——行动如水一样涸溢随时,善于顺随天时。懂得把握时机。

当年孙子的“道天地将法”中“天时“无疑是占据兵家出奇制胜的极重要位置,“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中,天时也是应当考虑的首要因素。没有兵家人目的性极强的思想,老子的“动善始”更强调人性修养和对规律的尊重。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白话译文:

天下间的东西没有比起水还来得柔弱的,但要攻击坚硬的东西,却没有比起水还能胜任的,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水啊!软弱能胜过强硬,温柔能胜过刚强;这道理天下人没有不了解的,却没有人能好好去实践它。

正因如此,古先圣人说:能为国家大事而蒙受污垢的人,这就叫国家社稷之主;能为国家大事而担负祸患的人,这才足以做为天下之王。

以上所说乃是雅正之言,但看似相反尔!

话怎么说都不重要,事怎么开展的,这才是重点。柔性的颠覆与瓦解势将带来真正的生长,不必太强调刚性的建构!「正言若反」,但不一定「反言若正」,正正反反,要息心止虑,想一想!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老子》。

上善:至善,最完美;水: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了。

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砻江。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时亦称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大概是:上善之人,像水一样柔顺,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