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闲来跑得快微信群:玉米芯培养料袋栽平菇新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6:04:35
利用玉米芯在冬闲季节栽培平菇,投资少见效快,是一项很好的增收项目。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1  玉米芯的处理及配方  玉米芯要求干净不霉变。用2cm箩眼电磨粉碎,或在公路上碾压。不论哪种方法处理均要求玉米芯为大豆大小的颗粒,不能太大或太小。
  常用配方:①玉米芯82%,麸皮8%,玉米面4%,尿素0.3%,过磷酸钙1.5%,磷酸二氢钾0.2%,石膏1.5%,石灰粉2.5%,克霉灵1袋(450g),加水90kg。此配方适合发酵料栽培。②玉米芯85.8%,麸皮6.86%,豆饼2.57%,复合肥0.68%,石膏粉1.29%,石灰粉2.6%,克霉灵1袋(4509),加水80kg。此配方适合生料栽培。
  2  配料与发酵  把材料按比例称好,玉米芯、麸皮、玉米面、豆饼干拌均,石灰粉、石膏粉、复合肥或尿素、磷肥,加入总用水量的一半水中搅均后泼入料内拌匀,再过12h后把磷酸二氢钾、克霉灵加入另一半水中搅匀后再泼人料内拌匀。以看不见于料为准,这样分2次加水,可避免一次性加水后,料吃不透水。
  把拌好的料堆成60~80cm高,120cm宽,长不限的梯形堆。在堆的顶面平均隔30cm用4cm的木棒扎一个倒底的眼,透气促进料温上升。料面盖塑料膜,但不盖严,以旧塑料膜为好,也可在料面上放上几根竹杆或干净木棒,再盖塑料膜,或用旧麻袋或旧编织袋覆盖。总之要求既保持料内水分,又要保证料内供气。如果料内有臭味,升温慢说明料内通气不良,要立即掀开塑料膜通气。当冬季温度低时,可在堆顶开一条沟倒入一部分开水后再把沟盖子,再盖塑料膜。当料内的温度上升到60℃以上时,冬天隔24h,夏天12h,翻堆1次,把堆外面的翻到里面,底面的翻到上面并重新扎眼盖塑料膜,共翻堆3次,保持60℃以上3天3夜。夏天发酵4d左右,冬天6~7d,料发酵好后摊开降温30℃以下即可装袋。
  生料栽培拌料后可直接装袋。
  3  装袋与发菌
  3.1  装  袋  栽培袋高温期以24cm折径,低温期以26cm折径,截成50cm长,一端先用绳扎住。选优质、抗病、高产的菌种掰成3cm(像大圆枣一样)大小块,放在盆中。撑开塑料袋,用手抓一把菌种6~8块,均匀的撒人袋内再装一层培养料占袋长的1/3,再放菌种,中间少周围多点,再装料,这样共4层菌种3层料,菌种用量是干料的12%~15%。每层料高度一样以便发菌一致,装料紧一点,随装随搬入发菌室内用直径1.4~2cm的钢筋或干净木棒,从袋的一头品字形扎3个眼到袋的另一头,一定要扎透,隔10d扎1次。高温期单个排放,低温期4个以上每层之间用竹杆或秫秸隔开,每行之间留出30cm以上的空隙,以便检耷发菌情况及通风。生料栽培的在菌种层上按1.5cm距离用大号针或2寸小钉子扎一圈眼, 4层菌种扎4圈眼。
  3.2  发菌管理  保持料内温度25℃以下是发菌成功的关键;每天观察料内温度,超温后要增加通风降低袋的温度,室内空气要新鲜,不能有异味,并保持黑暗,25~35d发好菌。发菌期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一定要做到,不超料温,常通风和保持黑暗,温度高,发菌快,失败多;温度低,发菌慢,成功率高。最佳发菌温度15~25℃,现在多采用室内和室外荫凉处发菌,半地下室出菇。
  4  出菇管理  当栽培袋全变白后即可进入出菇管理。近几年我区出菇多采用半地下室出菇房,具体建造方法按每50kg料占地1.2平方米算面积。出菇窖要东西走向,宽4m,长不限,从平地往下挖1m深,把挖出的土放在窖周围,也可用泥垛和板打墙的方式,砖垒最好。要求北墙高2.3m,南墙高1.7m成斜坡形,以人站在窖内不碰窖顶为准,在进入方便的一面开一个进出门,周围上隔2m从地面斜挖一个30cm直径的通气眼通到窖内,通风眼离窖底50cm高。把发好菌的袋入窖内,排成7~8个高,每层袋之间也要放上竹杆或秫秸,冬天可不放,南北行排放,每行之间留出50cm空隙以便出菇及管理。当有小菇蕾出现时,在袋的两头上半部,各用小刀划一个小半圆把塑料膜往下拽,露出料面5cm的长缝让菇蕾在此长出。菌盖在2cm大以前只往墙上和地上喷水,保持窖内温度,同时敞开通风眼,刮大风时把向风的一面用草稍微堵一下即可,不让风直接吹菇蕾,以防风干。菌盖长到2cm以上时,可直接喷在菇蕾上,每天1次。如果温度低通风又少可少喷,温度高通风大多喷,以地面湿润为准。出菇的最低温度5℃,最高25℃,以10~20℃为最佳出菇温度。
  当菌盖长到6cm左右边缘变薄时即可采收,为了保证袋内养分不要采菇太晚。(作者:王金凯  转自: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北京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