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如何写好组工信息和调研文章-如东党建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2:48:13
如何写好组工信息和调研文章
理论研究  加入时间:2008-5-15 10:05:35     点击: 4793
市委组织部  任新峰
一、组工信息
1.组工信息的功能
中央组织部把组工信息功能概括为四句话:领导决策的“参谋部”;掌握工作进度的“显示屏”;把握大局趋势的“晴雨表”;发现和处理问题的“预警器”。从领导角度看,组工信息是各级组织部门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从政治要求看,报送信息是下级向上级报告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从推动工作看,组工信息是加强宏观指导、推进经验交流、促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从职能工作看,组工信息是组织部门办公室参与政务、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有效载体;从社会功能看,宣传工作要组织,组织工作要宣传。报道非涉密组工信息,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赢得社会广泛支持和领导重视的重要途径。
2.组工信息的特点
组工信息是一种特殊文体,它与机关公文、调研报告、总结材料、新闻稿件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与机关公文相比,组工信息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但其格式、要素、用途却不一样。与调研报告相比,组工信息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收集整理,但在使用素材、分析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比调研报告内容更加简练,观点更加明确。与总结材料相比,组工信息需要对组织工作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但是侧重于反映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问题。与新闻报道相比,组工信息也要有新闻敏感,反映组织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但侧重点和体裁又不尽相同,组工信息主要是反映领导关注的问题,限于内部掌握。
概括起来说,组工信息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服务性。通过下情上报,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了解情况、进行决策服务。二是指导性。通过上情下达或交流工作经验,为下级机关的工作提供指导。三是针对性。撰写或编发一条信息,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着眼于反映机关关注的某些情况或推动某项工作的落实。四是时效性。组工信息工作是围绕组织部门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展开,由于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不尽相同,而且同一项工作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情况和要求。五是可读性。撰写组工信息的目的是要让人看,如果没有可读性,别人不想看、不愿看,就达不到报送信息的目的。
3.组工信息的撰写
⑴收集素材
信息素材主要来源有:网络渠道、调研渠道、会议渠道、公文渠道、新闻渠道、信访渠道等。
⑵确定选题
要从领导角度研究。围绕三个方面来确定选题。一是关注上级想知道而还不知道且应该知道的题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性、建议性信息;二是决策实施中及时反馈阶段性的落实情况和干部群众的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证决策的实施;三是工作完成后要认真总结上报工作成效和工作经验,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建议。信息题材有时需要“小题大作”、以小见大;有时需要“大题小作”,把题材放在全局的背景中来看事情的意义或影响。选题要善于比较分析。比较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在纵向、横向的比较中找出其特点,在比较中发现最有价值的信息点。
⑶撰写要求
标题要“新”。信息的标题要高度概括,体现“精华”、“亮点”,要表达主要事实或目的、意义。立意要“高”。就是要放在大的背景下来考虑,把小问题放在大的角度下来看,小中见大。主题要“明”。就是不能似是而非,要明明白白。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内容要“特”。就是多搞一些土特产,要有“干货”。即既有面上的事例(包括数据),又有点上的具体事例,使人看后心服口服。事实要“准”。就是事实要真实、数字要准确。文字要“精”。就是要精练、精干、精致。有时把三千字浓缩成五百字可能就是精品,而把五百字放大到三千字可能就是废品。说理要“透”。讲道理要讲得清楚,让人听得明白。把简单的问题说透彻,要紧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思考问题。层次要“清”。叙述事例不能有逻辑错误。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即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4.信息的类型
动态性信息——关键是要“快”。上级部署工作、召开会议、发出文件后,落实情况怎么样,反映速度要快。经验性信息——关键是要“特”。就是要有特点、体现特色。如果是领导已知的、其他地方已经搞了的,还作为信息报,就是没有特点。问题性信息——关键是要“准”。问题性信息报送很讲技巧。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上级需要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重要干部的情况、重大社情民意,不是可报可不报,而是必须要报。可负面信息正面报道,上报问题的同时提出建议,或者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建议。可反映领导对问题的思考和采取的措施。综述性信息——关键在“综合”。比如反映一个地方的先进性教育、干部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比较大的工作,涉及各种举措和方方面面,每年都在改进、发展,就要进行全面的综合、概括,提炼出亮点的东西。述评性信息——关键在“评”,夹叙夹议。这类信息关键就在“评”,要有观点、有看法。建议性信息——关键是要有“可行性”。
5.怎样提高质量
信息有初级信息和高层次信息之分。从我们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信息属于动态信息,精品信息比较少。提高信息质量功夫在“文”外。写信息不仅是写,关键是要把问题搞透。
要强化精品意识,善于在初级信息的基础上,撰写高层次信息。就要加强上下沟通,准确把握信息要求,在增强信息的针对性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及时掌握上级发布的信息需求要点;另一方面,要关注最新编发的信息。通过上级下发的信息,就可看出上级的工作意图和工作重点。
要会抓主要问题,所谓抓问题就是选题目、定主题。一篇信息能不能被采用,关键是靠抓问题,难也难在抓问题。写信息题目要自己拟,主题要自己定,而且要常变常新,检验的标准就是能采用,所以是个难点问题。抓问题可从四个盯住做好:一是盯住上面。只顾埋头写稿子,不抓问题是做不好信息工作的。只看我们做了什么工作就写什么信息,不看上面需要什么,不按“需”写稿,是信息不能采用的症结所在。二是盯住中心。要胸有大局,时刻关心、留心、参与中心工作;要关注领导重点强调或抓的工作,这通常就是大事;要善于鉴别,遇到具体事件,看它有没有价值,就要拿它与中心工作对照,看它是否能反映中心、贴近中心。三是盯住冷门。这里的冷门指的是热门中的冷门,或者说是中心工作中的冷门。要人无我有,从特色做法或反映特色的工作中抓问题写信息;要人有我新,别人信息中写过的东西,可以再写,但应做到另辟蹊径,主题更新颖,内容更深刻。不能闭门造车,要深入采访,善于挖掘。尤其要做到逆向思维,不随大流,人云亦云。四是盯住刊物特点。写信息要研究刊物的特点与要求,有的放矢,瞄准靶子写稿。
总之,在撰写组工信息时,要解放思想,转换角色,把自己假设为组织部门的领导,这样所抓的问题和写出的东西,容易被采用。
二、调研文章
1.调查研究的重要作用。
⑴调查研究是实现组织工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需要。在领导决策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调查与研究。在新形势下,无论是组织工作改革措施的研究制定,还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思路的形成和各项措施的出台,都需要在深入调查、摸清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
⑵调查研究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的需要。在新形势下,组织工作要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完成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就必须拿出新的思路、新的对策、新的举措。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吃透上情,把握下情,出思路、出实招,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和推进工作的力度,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⑶调查研究是提高组工干部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调查研究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其涉及的领域宽,知识面广,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既可以出调研成果,又能培养锻炼干部。对我们拓宽知识面,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工作水平,转变工作作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调查研究在组织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一个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问题,而且也是组工干部工作水平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2.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真实的情况。要敢于对事实负责,敢于坚持真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⑵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对组织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在新形势下仍适用的原则、经验和办法,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光大。对新情况、新问题,要着力研究,拿出新的对策和办法。
⑶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原则。党的组织路线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保证,党的组织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这一点必须充分体现到组织工作的调查研究中。
⑷注重调研成果转化应用的原则。要坚持把调研成果的转化作为调查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使调研成果成为科学决策、创新思路、拓展举措、完善机制、推动工作的依据,下大力气抓好调研成果的综合开发利用。
⑸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量的规定性受质的规定性的制约,但质的飞跃是量的渐变的结果;对事物质与量的分析,能够达到对事物的全面把握。
3.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的方法可以分为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有:开调查会、实地考察、典型调查等。
⑴开调查会。开调查会、座谈会是社会调查最基本的方法,它的优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较多的知情人,了解较多的情况。
⑵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调研者到实地,与被调查对象进行接触,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去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实地考察是获得第一手材料的最好途径。
⑶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出少数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优点在于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灵活机动、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等。
⑷问卷抽样。这是国际通行的从事民意调查的办法,比较著名的如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近些年,在我们国家从事社情民意调查的单位多起来了,各级领导对这些调查也开始重视起来了。这种调查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设计好问卷后,选择对象,用电话或网络调查,了解结果;一是问题设计后,用通讯方式发给被调查人,定时收回。
⑸零存整取(积累法)。有时候有些问题很需要调查,但又没有相对集中的、完整的时间。可以采取零敲碎打办法,有一点时间就干一点,多次零散时间,完成一个侧面、一个局部、一个子课题。经过若干个时段的积累,有了若干个局部,一批预制件,然后再相对集中一点时间,把各个局部,各个侧面,多种预制件,装配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材料。
4.调查报告的撰写
调查报告是调查活动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既是检验调查研究工作好坏深浅的一个标志,也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导改进工作的一个依据。如何写好调查报告?其中既有一般写文章的共性问题,也有它自身的特殊性问题。特殊性,即必须有三个要素:有情况、有分析、有解决办法。调查报告有它鲜明的特点。写好调查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⑴占有丰富的材料。材料是调查报告的基础。这是由调查报告靠事实说话这个特点所决定的,调查报告要揭示事物内在规律,而没有足够的必要的材料,事物的规律是不可能揭示出来的。
⑵概括提炼主题。主题是调查报告的宗旨。这个宗旨,是从广泛、深入调查所得的材料中,经过分析归纳,揭示出来的事物内在的基本规律。调查报告主题的确定,由三个因素决定:调查研究最初的目的;调查研究中得到的基本材料;现实生活中所提出的需要回答的问题。
⑶结构布局合理。写调查报告,材料是基础,研究是灵魂,主题是核心,结构布局就好比是建筑设计的蓝图。这个蓝图必须以主题为中心,以研究为指导,以材料作根据。所谓布局,实际上是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一是递进式结构或纵式结构。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报告清楚,使人既了解事情全貌,又得到方向性、指导性的经验或教训。这种形式的调查报告,多用于专业性、专题性事件的调查。二是并列式或横式结构。在主题形成之后,把为说明主题的材料,组织到几个观点中来,然后按照这几个观点同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依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次序排列起来。这种形式,适用于内容丰富、背景广阔、综合性比较强的调查报告。三是纵横交错式。这种结构兼有纵、横两式的结构特点,它是将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结合起来一起运用。有的以纵式为主,横式为辅;有的以横式为主,纵式为辅。四是因果式。在报告主题的指导下,先把调查的结果、结论告诉读者,然后再叙述这一结果、结论的由来,从几个方面分析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这种调查报告,多用于总结典型经验。
⑷观点和材料统一。首先,精心选择最典型、最有代表性、最有普遍意义的材料来说明观点。其次,善于运用不同的材料,从比较中说明问题,阐明观点。第三,善于运用数字来说明问题,阐明观点。
⑸反复修改定稿。“多改”,是做好文章、写好调查报告的极其重要的环节。从三方面改:改立意。看主题是否鲜明,指导思想是否得到体现。改结构。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明确,逻辑严密。改文字。做到“文无累段”、“段无累句”、“句无累字”。
⑹多读、多写。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唯一办法是多读、多写。先说“多读”。多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写调查报告“理有所据”。多看一些优秀的调查报告,特别是革命导师的经典调查报告,研究它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做到“体有所摹”。多读一些文学作品,也要多收集、学习一些群众语言,掌握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知识和技巧,做到写调查报告“语有所取”。再说“多写”。熟能生巧。这可以说是锻炼提高做文章、写调查报告基本功的唯一途径。就平时而言,写工作日记,写学习心得,写读书札记,都是好办法。写多了,就掌握了规律,运用自如了。
5.调查成果的转化
因调查报告的非公文性质和较长的篇幅,它的直接指导作用比较弱,而要发挥指导作用,需要经过转化,这种转化大体有以下形式:
⑴直接形成决策文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调查报告对情况的了解、问题的分析及所提出的建议,以决议、决定、通知、指示等形式下发,指导有关问题的解决。
⑵批转下属单位研究参考。一级组织的领导,对重要的调查报告,加按语、发通知,以指导性文件发下去,对下属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可以使调查报告的内容,落到实处,对工作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⑶领导批示、表明态度。单位负责同志,对下属的调查报告中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表明态度,提出意见,加以推荐,利用领导人的权威,促进转化。
⑷讲话。把调查研究的成果,纳入领导对相关业务工作的批示性讲话、发言之中,也是转化的重要形式。
⑸建议案。这是政协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就某一议题经过调查研究,政协常委会讨论通过,形成建议案,提交政府参考,效果往往较好。
⑹形成信息、动态,供决策者参考。把调查报告提供的信息、情况、建议,加以摘编、浓缩,运用同领导沟通的有效载体(信息、简报、组工通讯等)反映给上级领导,会起到较好作用。
⑺公开发表。用原文,或改写文章,见诸报刊,扩大社会影响,起到宣传、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