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资组合 pdf:《云南18怪》漫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45:05
                                    《云南18怪》漫谈

                                                                                                  2008年10月08日18:40

 
 一《云南18怪》版本

  ⑴传统的《云南18怪》

  所谓传统的《云南18怪》,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已在以昆明为中心的,广泛流传的,它们是:

  1粑粑叫饵饣夬;2蚕豆数着卖;3三个蚊子一盘菜;4竹筒当烟袋;

  5青菜叫苦菜;6鸡蛋拴着卖;7草帽当锅盖;8草绳当裤带;

  9大姑娘叼烟袋;10姑娘喊老太;11脚趾露在鞋子外;12鞋子后面多一块;

  13房檐下面摆棺材;14新娘要把墨镜戴;15老来又把红帽戴;16火车没有汽车快;

  17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18警察叫“猫菜”。

  ⑵新编《云南18怪》

  所谓新编的《云南18怪》,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云南旅游业的长足发展,编写的,它们是:

  1鲜花四季开不败;2海鸥飞到春城来;3石头长在云天外;4服装四季同穿戴;

  5竹筒煮饭卖;6大石洞内有村寨;7星云湖里鱼分界;8长街筵席百家菜;

  9蘑菇成了“天皇菜”;10蚂蚱当做下酒菜;11水稻种在云天外;12过桥米线人人爱;

  13背着娃娃谈恋爱;14高山湖泊称做“海”;15亲生阿爸住家外;16男穿筒裙不系裤腰带;17谈情说爱用歌代18世博园里观世界。

  ⑶民间流传的《云南18怪》

  所谓民间流传的《云南18怪》,是近年来口头上广为流传的,它们是:

  1石头当做美人爱;2山洞能把仙境赛;3阁楼偏爱悬着盖;4山有多高水长在;

  5种田能手多老太;6姑娘四季把花戴;7水火当作神来拜;8斗笠反着戴;

  9稻田种在云天外;10发髻盘成宝塔戴;11吃饭不用碗和筷;12花花草草做好菜;

  13黄瓜当做水果卖;14溜索比船快;15常年都有好瓜菜;16羊奶做成饼饼卖;

  17袖珍小马真能耐;18山间铃响马帮来。

  ⑷商业《云南18怪》

  以“吉鑫园滇味城”为代表的,一种商业品牌活动,它们是:

  1过桥米线看家菜;2毛泽东厨师本姓解;3土锅通洞蒸鸡卖;4烟筒装酒真怪;

  5牛奶做成扇子卖;6竹虫、蜂儿炸盘菜;7翡翠、黄金煎饼卖;8四季鲜花也是菜;

  9舒筋活血爱尼寨;10豆腐烧着卖;11滇味筵席百家菜;12歌舞成了下菜;

  13过桥宫里有“村寨”;14“邓丽君”出自哈尼寨;15博士帽子茶官戴;

  16刀山、花杆擂台赛;17大理石头当画卖;18边吃米线边拍卖。

  ⑸地方《云南18怪》

  以建水为代表,描述本地特色的,它们是:

  1洪武铜钟响天外;2仙人脚印天上来;3东门比天字门早盖;4新房没有旧房帅;

  5三步走过五条街;6朱家井水漫井外;7半亩方塘也叫海;8花花草草都是菜;

  9人人都把孔子拜;10蜘蛛蚊子知好歹;11榕树柏树谈恋爱;12柱子出头不会坏;

  13宴席长长摆通街;14家家户户吃馊菜;15草芽当作象牙卖;16燕子窝窝皇帝爱;

  17豆腐用玉米数着卖;18四十二个天井一家在。

  ⑹概括《云南27怪》

  1四季衣服同穿戴;2穿鞋脚趾露在外;3布鞋后边多一块;4草帽当锅盖;

  5竹筒做烟袋;6粑粑叫饵饣夬;7过桥米线满街卖;8蚂蚱能做下酒菜;

  9牛奶做成扇子卖;10长街宴席百家菜;11房子空中盖;12泥巴当瓦盖;

  13火车先通到国外;14鸡蛋用草拴着卖;15小马比大马跑得快;16娃娃交给男人带;

  17溜索比船快;18上刀山下火海19干活行家是老太;20姑娘叫老太;

  21青菜叫苦菜;22小和尚可以谈恋爱;23背着娃娃谈恋爱;24吹着树叶谈恋爱;

  25“东巴”名扬海内外;26拾着美元找老外;27春城海鸥人人爱。

  二《云南18怪》的由来

  传统、新编等6个版本的《云南18怪》,各具特色。既有时间的关系,又有地域的关系,还有不同民族习俗的关系,也有不完全是云南所独有的。因此,笔者从中筛选、归纳出,基本上能代表18怪的本色,而且有传说故事、由来的18条,开始笔者的漫谈。

  1粑粑叫饵饣夬

  首先,把粑粑与饵饣夬解释清楚:饵饣夬并非粑粑。我查遍了《辞海》和《词源》,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粑粑的:“【方】饼类食物”。惟独不把“饵饣夬”叫“粑粑”,因为粑粑和饵饣夬的区别由来已久,早已泾渭分明。所以,把粑粑叫做饵饣夬就是一怪。

  粑粑可以泛指所有的饼状食品。简单地说,将粮食(谷、黍、麦、玉米、荞)磨成浆,而后直接炕熟的食品,都叫做“粑粑”;而蒸熟的大米饭舂揉成块状的食品,叫做“饵饣夬”。这里的基本区别,就是取料不同,制法有别。粑粑,一般是用麦面做的,而饵饣夬则是用大米做的。大米做的这类食品一般都叫“粉”。粑粑和“粉”不一样,粑粑一般都是很柔软滑爽的;而饵饣夬要硬得多,吃在嘴里有嚼头,好像有筋骨一样,用水泡着,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也不会变质,切割时需用锋利的刀。

  饵饣夬是一种传统的食品。选优质大米,经淘洗、浸泡、蒸熟、挤压后,制成块、丝、片三种形状。《周礼》就记载了饵饣夬的制作方法:“把稻米淘洗干净,放在锅里煮熟,然后取出捣烂,制成饼状即可。”几千年前的制作方法,和如今的制作方法基本上一致,所以,饵饣夬古而不怪。

  首先,把粑粑与饵饣夬解释清楚:饵饣夬并非粑粑。我查遍了《辞海》和《词源》,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粑粑的:“【方】饼类食物”。惟独不把“饵饣夬”叫“粑粑”,因为粑粑和饵饣夬的区别由来已久,早已泾渭分明。所以,把粑粑叫做饵饣夬就是一怪。

  粑粑可以泛指所有的饼状食品。简单地说,将粮食(谷、黍、麦、玉米、荞)磨成浆,而后直接炕熟的食品,都叫做“粑粑”;而蒸熟的大米饭舂揉成块状的食品,叫做“饵饣夬”。这里的基本区别,就是取料不同,制法有别。粑粑,一般是用麦面做的,而饵饣夬则是用大米做的。大米做的这类食品一般都叫“粉”。粑粑和“粉”不一样,粑粑一般都是很柔软滑爽的;而饵饣夬要硬得多,吃在嘴里有嚼头,好像有筋骨一样,用水泡着,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也不会变质,切割时需用锋利的刀。

  饵饣夬是一种传统的食品。选优质大米,经淘洗、浸泡、蒸熟、挤压后,制成块、丝、片三种形状。《周礼》就记载了饵饣夬的制作方法:“把稻米淘洗干净,放在锅里煮熟,然后取出捣烂,制成饼状即可。”几千年前的制作方法,和如今的制作方法基本上一致,所以,饵饣夬古而不怪。

  古时候传说,昆明新上任的一位县太爷食量大得惊人,不仅吃得多,而且还饿得快,一天到晚喊叫:“我要的粑粑怎么还不送来,尔等快一点!”一天要吃十几顿饭,忙坏了手下人。厨师们做了一种吃下去很长时间不会饿的粑粑。县太爷吃了这种粑粑后,再也不叫“尔等快一点”了。于是,这种粑粑后来就叫做了“饵饣夬”。

  对于饵饣夬的称谓,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清朝乾隆年间,山东曲阜有一个叫桂馨的读书人,考中了进士,被派到云南永平县任知县。一天,这位精通文字训诂的先生途经大理,见到大理人做大米饭饼,形若蝶翅,呼叫“饵饣夬”,便向前细问由来。当地人告诉他,因为形状像野兽的两只耳朵,所以才叫它“饵饣夬”。桂馨当即纠正说:“应当叫‘饵馈’。因为《说文解字》释‘饵’为‘糕饼’;《周礼·天官·笾人》释‘馈’为‘合蒸曰馈’,而这东西正是由粳米和糯米经过适当搭配合蒸而成的,所以应当叫‘饵馈’。”

  粑粑的品种和味道。以称谓而言,粑粑的适用范围极广,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的饼状食物,只需在粑粑前面冠以一个名词,用以与其他种粑粑相区别就可以了。其中有冠以地名的,如“丽江粑粑”、“喜洲粑粑”等,有冠以原料名称的,如“麦面粑粑”、“苞谷粑粑”、“洋芋粑粑”、“荞麦粑粑”等;有冠以加工方法的,如“手甩粑粑”;还有冠以民俗名称的,如“泼水粑粑”“火把粑粑”等等。粑粑在云南也有“名牌产品”,知名度较高的如“丽江粑粑”和“喜洲粑粑”,都是用面粉做的。

  丽江市大研古城的小吃店里做的丽江粑粑,一般是将油渣揉进面团,讲究的则揉进火腿肠。上锅后要不断用锅铲翻转粑粑,不断地把粑粑四周的热油铲起来倒在粑粑上。就这样慢慢烤,慢慢煎,慢慢用油淋,粑粑终于熟了。食者接过滚烫的粑粑,第一口咬上去,又脆又香,油直往嘴角溢。当地人非常喜爱这种油腻的粑粑,一段时间不吃,就会馋得慌,觉得少了些什么似的。丽江粑粑有甜有咸,也有不用加油渣或火腿肠的。当地人比较青睐油腻的那种粑粑,把它视为正宗的“丽江粑粑”。

  喜洲粑粑乃是发面做成,但它的烤制方法别具一格:下面是炭火,中间是一层铁皮制成的容器,粑粑放在里面,上面再放置一层炭火,上下两面同时烘烤。甜的用红糖做馅,咸的是葱花馅、油渣馅。刚出炉的喜洲粑粑外皮香脆,内里松柔,可口自不用说。

  饵饣夬的味道有甜、咸之分。如用甜白酒煮的“甜白酒饵饣夬”,用麻花白糖煮的“麻花饵饣夬”、牛奶煮的“牛奶饵饣夬”等等,很受喜爱甜食者的青睐。在烧饵饣夬中间夹若干片卤牛肉,有“滇味汉堡包”的美称,也算是怪中的一绝吧!

  云南的筒状、卷状饵饣夬属于年货。云南人过年,不能没有饵饣夬,春节做饵饣夬、吃饵饣夬还要互相送饵饣夬是古老的民间习俗。饵饣夬属昆明官渡的好,尤以官渡区子间人舂的饵饣夬为最佳。用纯好洁净的宝象河水与饱满晶亮的官渡大米做成的饵饣夬洁白细腻,筋骨好,又软又黏。

  民间有诗云:门换新联户换米,还舂饵饣夬备香厨。花堂草舍春都到,碧绿松毛迎地铺。

  2竹筒当烟袋

  竹筒做烟袋,是一种竹文化现象。我们知道,竹文化在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史上,占着光辉的一页。从竹楼、竹书、竹纸、竹桥、竹筏、竹轿、竹弓、竹箭,到竹编、竹笛、竹工艺品,直到栽竹、观竹、画竹、咏竹,历代皆有。竹文化还表现在风俗习惯方面,现举几例:

  挂竹灯笼日子红火。民间谚语说:“三十晚的火,十五夜的灯”。意思是大年三十,人们围着火塘烤火,把火烧得旺旺的,预兆来年日子过得红火;而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悬挂灯笼,把室内外照得通明,预示新的一年走上光明大道。灯笼用竹篾片扎成框架,外面糊上各色花纸,里面点上油灯或插上蜡烛,彻夜通明。有的人家还设计出各种灯笼,如虾灯、鱼灯、莲花灯、走马灯等。这个习俗至今还保留着。

  放竹哨风筝消灾。风筝用竹篾片扎成框架,扎上竹哨,外糊薄纸而成。常做成的有花、鸟、虫、鱼等式样,系以长线,利用风力升空,风入哨管,声如风筝鸣。放风筝不仅仅是游艺活动,还把它和“放晦气”联系在一起。人们有灾祸、疾病时,便在风筝上写下事主或患者的名字,待风筝升空后,一般是让线自然断去,有的则故意断线,使其随风飘去,认为可以把晦气带走。

  吃竹笋壮腿骨。云南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除了“吃泡(草莓)亮眼”(寓意明目)、“吃虾长力气”,还要“吃竹笋接腿骨”,意思是吃了竹笋可以壮腿骨,可能是因为竹笋的形状与腿骨近似。

  端午食竹粽。民间流传着一首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通体洁白,身裹绿袍;一片忠心,却受煎熬。”相传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悲愤而死,楚国人得知后很悲伤,为了纪念他,每年五月五日便以竹筒贮米做成“竹筒粽”,投入江中以祭屈原。后改用菰叶裹粽。在山区,粽子用清香沁人的箬竹叶,包糯米蒸煮而成。至今,人们还保留着这个习俗,而且还把粽子推向了市场,有各种风味的粽子上市,如“红枣粽子”、“豆沙粽子”等。

  孟宗哭竹的传说:从前竹子只在春天才生长竹笋,从“孟宗哭竹”之后,才有了冬笋。孟宗是江南的孝子,有一年冬天,孟宗的母亲病了,想吃竹笋,孟宗急得抱着楠竹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变成了血泪。山神爷为之感动,命楠竹冬天长笋。如今云南山里人,还保留着挖冬笋孝母这个传统,挖到了冬笋,必定要送一些给长辈亲友尝鲜。

  竹制水烟袋,为云南所独有,它和云南竹楼一样,成为竹文化中的成员。

  竹制水烟袋的结构:云南的竹制水烟袋,由筒身、烟嘴两部分构成。筒身一般长80至90公分,直径10公分左右。在筒身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切一斜口,插入直径2公分左右竹管,做为烟嘴。烟嘴小孔周围包铜片一圈,顶端刻嵌羊角状小角两只,呈V型,中间便于放置火引。下端挂有丝穗,作为装饰。底部嵌入竹节或木制底盘。圆筒上用镀铜铁皮大箍三匝,看上去绿筒金箍,灿烂耀眼。

  其功能与金属制的水烟袋一样,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降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滇南一些滇戏班,在开锣之前,有一“三花脸”先粉墨登场,命左右取来筒口特大的竹筒水烟袋。三花脸且吸且嘘,终不见有烟出来。少顷,索苦茶一杯,饮下,随即张口吐出一团烟雾,竟是“松鹤霞龄”图盘旋空间。此烟雾散去,三花脸便张口再吐烟雾,又见烟雾中的亭台楼阁、朱栏碧檐若隐若现。有人称此为“烟戏”。

  相传,上世纪初蔡锷在云南起兵反袁世凯,组织护国军北伐。滇军士兵整装北上,一肩背枪,一肩背竹筒水烟袋。一路上敌人见了诧异,说枪不像枪,说炮不像炮,纷纷传言,以为滇军装备了不得了的新式武器,吓得敌人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新式武器的传说:据传,张冲带领六十军血战台儿庄,滇军士兵也有不少带竹筒水烟袋的。日本鬼子侦察员向其长官汇报侦察结果说:“滇军的,有新式武器的,小钢炮大大的有。”

  文革时期,云南的“学毛著积极分子”彭贵和,上北京出席“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会,住京西宾馆。与会的外省市代表,到他住的房间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看见彭贵和床头有竹筒一根,不知是何物,举起来看里面时,“哗啦”一声,一筒臭烟水从头浇到脚。

  彭贵和散会乘飞机回云南,飞机场的工作人员,同样也是不知竹筒水烟袋是何物?他们当做“危险品”对待,不准带上飞机。老彭说是水烟袋,飞机场的工作人员表示不理解。害得老彭只好当场做灌水、装烟、点火、吸烟全套表演一番后,他才取得登机的资格,背着竹筒水烟袋走进了机仓。

  3鸡蛋拴着卖

  为什么鸡蛋要用草拴起来卖呢?是因为云南多山,坡陡谷深,山路崎岖,外出行路不是爬高下谷,就是跨沟过坎。主要搬运工具只能是背箩、背筐、背架、背袋以及背绳等等,或肩背,或头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尤其是由乱石铺成的“苞谷路”,每一步都几乎踏在石子尖上,像踩梅花桩一样,一不小心,脚就卡在石缝里,扭了脚脖子是常事。再加上不断地爬坡下山,跳沟过梁,别说生鸡蛋,就是煮熟的鸡蛋也会被折腾破了。

  拴鸡蛋的材料。不论当今世界上的包装业发展到多么高的水平,对包装材料的三个基本要求,恐怕是颠扑不破的。那就是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而用来包装鸡蛋的圆柱形的空心干草,就符合这三个要求,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用花钱,或是花钱不多。这种干草具有吸湿、透气、防晒、保鲜作用,并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是一种缓冲减震材料。这对于电冰箱尚未普及的云南山区来说,无疑是最可取的。

  怎样拴法呢?先将数根干草的一端拴在一起,这束干草就形成爪子状,放进一个鸡蛋,用草横捆一道,相当于让数个手指把鸡蛋握紧。接着逐个捆扎包紧,不能把鸡蛋全部包严,而是让鸡蛋露出约三分之一。拴起来后,十个或五个、八个鸡蛋拴成条状一串,以便好以串论价出售。还能满足习惯把鸡蛋对着太阳照一照,据说除了看鸡蛋是不是新鲜之外,还要看鸡蛋里有无胚胎,能否孵小鸡。

  笔者在集市上观察,的确拴着的鸡蛋好卖。看到的情景是这样的:一个姑娘大声叫卖放在篮子里的散鸡蛋。她左右都是卖拴着的鸡蛋的。姑娘的叫卖声,只是招来了人们不少疑惑、奇怪的目光。消费者们,却你一串我一串地买走了拴成串的鸡蛋。其中一个采购员已经身背手提,仍然腾出一只手来,一下买了五串鸡蛋走人。可想而知,50个鸡蛋如果不是用草拴着,卖主将做不成这笔生意。没有个把小时的工夫,用草拴着卖的鸡蛋全部售完了;而用悦耳的女高音,不停叫卖的姑娘的散鸡蛋,却一个也没有卖出去。

  腾冲县多热泉,便有了“草包鸡蛋煮熟卖”。是把数个草包成串的鸡蛋,放进天然热泉水中,不仅熟得快,而且吸收了包装草、地热泉水中特有的味道和营养成分,从营养到味道是锅煮鸡蛋无法与之相比的。

  目前,云南存有浓郁而古朴的不计斤两的交易遗风。正是这些古朴的遗风,形成其独特的商品交换方式。请读下边的事例:

  论“挑”卖的是草、木炭。一般都以卖主所挑的数量为一挑。买卖双方讲好价格,卖主将货送到买主家。

  散货论“把”卖。如杨梅、橄榄、火把果、芝麻、松子、炒豆、瓜子,用手一把一把抓给买主。卖主一般都要多给一些,借以保证公平交易。

  论“背”卖。笔者在集市上,看见卖种花的“泥土片”的。卖主背着约有两米长,三、四十厘米宽,七、八厘米厚,表面有苔藓的泥土片。因为泥土片不能放下,就一直背着等买主。一旦成交,卖主将货送到买主家。

  最为独特的是卖肉的不亲自操作收钱。独龙江一带卖肉的,把卖的猪肉往街边一放,标有不分皮、骨、肉、头、蹄、下水的一口价,蹲在一边呆着。任买肉的人自行操刀切割、称重量、计算好钱数后,将钱交给卖肉的。

  最想不到的是卖东西不要钱。在宾川县城的街上,有一卖水果的。笔者问道:“这是什么水果?”

  “多依。”卖主答。

  “多少钱一斤?”

  "不要钱。”

  “怎么?不要钱!”笔者惊讶的反问了一句。

  "拿嘛,吃着玩!”

  笔者还是不大相信,又追问了一句:“不卖钱,你背来白送人?收不回成本呀!”

  他听后,脸上流露出藐视笔者的表情,提高嗓门一板一眼地说:“钱多了不好!朋友多了才好!”

  这时,笔者才恍然大悟。卖主是以多依果会友的,把可口的野生水果送人,交个朋友,自己图个高兴。

  转辗又觉得,是不是因为我们是外地人?于是,在远处回头望。只见,凡是过问者,一律白吃。有的并不与赠者打招呼,直接抓几把装进兜里。

  4草帽当锅盖

  草帽当锅盖,是一种草编文化。我们知道,草编文化,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史上的亮点之一。笔者猜始于原始社会,时至今日,低、中、高档的草编制品,遍布中华大地,出口世界各国。

  在我国各地,特别是云南,由于四季如春,草资源丰富,各族人民心灵手巧,成了草编工艺制品产地。笔者在那里看到的至少有如床上用的草荐、草席、凉席;包装用的葡箩、草箩、草包、草袋、草绳;生活用的有草帽,草挎包,草篮子,草褂,草裙,草鞋,草帘子、草锅盖;坐着用的草垫、草墩、草饼;农村传统草房比比皆是。给我们展现了衣、食、住、行、用无处不有草制品的情景。可以想象:建一间草房,挂草帘,躺草荐,坐草墩,沏茶用草茶叶盒,做饭用草锅盖,头戴草帽,肩挂草挎包,手提草篮子,身穿草褂,腰系草裙,脚穿草鞋,下棋有草棋盒。如此草文化,反映了人类祖先走出山洞,跳下树巢屋,在原野上定居,生活逐渐进化的历程。

  在草制品中,值得详细介绍的是草褂和草裙。先说草褂,笔者在滇东北看到,彝族小伙穿着白中微黄的,质地柔软,在阳光下反射光泽的褂子,笔者以为是丝绸制品。当笔者问后才知,小伙穿的是火草纤维布褂。这种火草布褂平时不穿,只有过年过节、走亲访友时才穿。它的原料是山上野生的火草叶片上的一层白色纤维绒毛。把这绒毛剥下来,纺成线,织成布,经剪裁缝制而成。做一件火草布褂,要经过20多道工序,一般需用半个月的时间。它是彝族传统的手工艺品,价值较高。而草裙恰与火草布褂形成极大的反差,则是直接将稻草麦杆、山茅野草等串连起来,围住下身呈裙状,这就是草裙。

  笔者在历史文化名城建水的四合院里,寻访“草帽当锅盖”的来历。院中住着十来户人家,家家户户厨房里都有几个草锅盖。笔者摘下一个仔细观看,上尖下宽,形如圆锥体。方知,所谓“草帽当锅盖”,不过就是锅盖的形状酷似草帽而已。锅盖,先在“形”上符合草帽的特征,再在材料上都是用山茅草编织而成的。至于功能,它和铁制、铝制、木制、铜制、竹制的锅盖一样,一保温,不使热气跑掉;二保洁,阻拦灰尘落入锅里。

  如此看来,草帽与锅盖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无论如何也扯不到一块儿去的。但云南的不少地方,特别是滇南,竟然不管不顾二者的差别,偏要把“草帽当锅盖”。至此,笔者完全明白了,草帽就是草帽,锅盖就是锅盖。正确的名称应是“草锅盖”。

  为什么云南人如此喜欢使用草锅盖呢?首先是传统习惯。云南地处边陲,交通不便。像锅碗瓢盆等生活日用品,从老祖宗们起就都就地取材,自己制造。其次是草锅盖下做的饭菜香甜。他们与非草锅盖做过比较,草锅盖下做的饭菜,一是没有“汽汗水”;二是茅草特有的清香味被饭菜吸收;再次是不怕水;最后是省钱、省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从“草帽当锅盖”说开去,草与云南各族人民的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草帽为例:草帽是戴在头上的饰物,晴天遮阳,阴天避雨,是它的基本功能。沃野田畴,阡陌连横之处,农民头戴草帽,面朝黄土背朝天,春种秋收,草帽底下汗珠子摔成八瓣,盘中之餐,粒粒辛苦。商贾往来,路途中一根扁担两头货,天上烈日,头上草帽,行走累了,大树底下摘下草帽扇扇风,心里头盘算着如何获利。城市街头,女士小姐把精巧美丽的小草帽搭戴在头顶,一来避开紫外线照射,二来添些动人情致。公园草坪之上,石椅石桌之旁,三五老者摆开象棋厮杀,草帽在头,棋子在手,叫板不休,其乐悠悠。钓鱼迷们更是将草帽视为必备之物,干粮可以不吃,草帽却不可不戴,如凉棚遮荫,便可打一场持久战了。故而就形成了一些与草有关的民风、民俗。如在景颇族的宗教祭祀中,茅草作为祭品供奉于各位神的祭台;念经时要用茅草敲打地面,提醒神仙注意。宰牛时,向牛背上抛茅草,驱除牛的灵魂。

  在罗钰所著的《云南物质文化·采集渔猎卷》中,就有对景颇族新娘过草桥的记述:“在景颇族的婚礼中,有一项必须的仪式,就是新娘要身背嫁妆,走过山茅草林立的独木桥,这才算已经嫁到了新郎家。”

  关于过草桥习俗的传说,是这样的:景颇族始祖宁贯娃与依若玛扎班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当他们准备要结婚时,发现依若玛扎班是个龙女,身上有一股龙腥味。宁贯娃请来太阳神,在太阳神的指点下,他牵着依若玛扎班的手,从山茅草林立的独木桥上走过,龙腥味便消失了。从此,新娘过山茅草桥的习俗,便沿袭了下来。

  5鞋子后边多一块

  先说是什么鞋,在什么位置上多出一块来?云南传统的男式布鞋是双绊、尖口,女式布鞋是单绊、圆口。男式的俗称“剪子口”,又叫“青布连绊鞋”。自制布鞋都有鞋带和纽子,妇女的布鞋,要在鞋子后帮上加一长方形与鞋帮对称的“布曳拔”。布曳拔很讲究,都要绣上花,很艳丽;同时是显示穿鞋人心灵手巧,和手工挑花刺绣本领的。这个布曳拔,就是“鞋子后边多出来的那一块”。

  为什么要在鞋子后边多出来那么一块呢?是为了适应爬坡上梁的山地环境条件,鞋要穿紧穿实,并能随时提携。基本的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了穿鞋方便,穿鞋时,脚往鞋里一伸,顺手揪住布曳拔一拽,鞋子就穿好了;二是,由于布曳拔上绣有艳丽的花儿,也是对鞋的装饰。

  云南几个少数民族穿绣花鞋的习俗

  云南壮族民间流传的谚语说:“买牛要买丫角牯,选媳要选老丈母;看妻先别看人才,进门先看绣花鞋”。为什么要先看绣花鞋呢?因为有一些少数民族,像云南壮族女鞋上绣的花,有着不同的含义,能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也是姑娘绣花手艺“段位”高低的标志,直接影响到姑娘未来的婚姻家庭幸福。

  布依族老人穿的绣花鞋,因为鞋头上翘,酷像猫鼻子,故叫“猫鼻子花鞋”。是一种鞋帮绣满花儿的绣花鞋,全鞋上都是花,十分艳丽。

  水族姑娘为什么都穿绣花鞋?听说是因为水族居住的地方毒蛇很多,时常咬人,而蛇的视觉智商不高。绣花鞋和花花绿绿的裤子,会把毒蛇们弄糊涂,使它们分不清天然花草,还是人穿的绣花鞋上的花,混淆了毒蛇的视听,迫使其不敢轻易伤害人。

  弯勾绣花鞋救命。传说很早以前,彝族有位新娘,穿着鞋尖上带弯勾的绣花鞋回娘家,临走前说好第三天回来。新郎在家左盼右等,熬到第三天,他就早早到新娘回来的路上去迎接。走了一程,不见妻子的人影,接着走,足足走出了十几里地,还是不见妻子回来。只见树林中一条大蟒蛇在地上喘粗气,一副苦不堪言的样子。忽然,他发现大蟒蛇的嘴角上勾着一只绣花鞋!那绣花鞋头上的弯勾,使没有手的蟒蛇毫无办法。新郎仔细看了看蟒蛇嘴角上勾着的那只绣花鞋,非常像新娘穿的那双。顿时,他反应过来,意识到妻子被蟒蛇吞进肚里,生死不明。于是,新郎愤起杀死蟒蛇,救出安然无恙的妻子。从那以后,彝族姑娘出嫁,必备一双尖勾勾的绣花鞋。后人推测,把鞋曳拔也绣上花,可能与这个传说有关。

  聚居新平县彝族新娘在新婚之夜,有一种叫做“穿认亲鞋”的习俗。其程序是:新娘请求丈夫家的老小人等,个个都把脚洗干净,然后她拿出其亲手缝做的,适合每一个人穿的合脚的新鞋。全家人都穿上新鞋后,新娘才真正成为了新郎家里的正式成员,开始相互呼叫符合他们之间关系的称谓。

  彝族人崇拜虎神,有“随虎而来,随虎而去”的人生理念。所以,刚出生的小孩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要穿虎头鞋,借以表明他们的信仰虎神。

  “鞋子后边多一块”的传说

  张三丰的两只烂布鞋。古时候,有五条龙在昆明周围的五个湖泊之中兴风作浪,要水淹昆明。为了降龙治水,酷似济公相貌的仙人张三丰,专程来到了昆明。乍看上去,是位神里神经的叫花子的模样,最令人讨厌的是,他总是拖着一双,后跟上有一根断了带子的烂布鞋。

  这天,最凶恶的“母猪龙”掀起了巨大的风浪,打翻了正在昆明大海(即滇池)中,打鱼的无数条渔船,众多的渔民落入海中,生死存亡未卜,危在旦夕。只见张三丰的两脚,前后朝着落入海中的渔民一踢,那两只断了带子的烂布鞋,飞落在落水渔民的海上后,瞬间变成两条大船。落水的渔民纷纷往船上爬,两条大船很快就装满了落海的渔民,再也上不了人了。可是,海上还有不少落水的渔民,在拼命地呼救。这时,只见那两只烂布鞋后跟上的带子,顷刻,变成了无数根拴在船上的绳索。落海的渔民便纷纷抓住绳索,和船上的人一起漂到了岸边。

  当人们争先恐后地上岸后,两条大船突然消失了。只见张三丰仍然拖着那双烂布鞋,唱着歌走远了……

  后人猜测,“鞋子后边多一块”,是由张三丰那两只烂布鞋后跟上的带子演化而来的。

  6火车没有汽车快

  火车没有汽车快,首先说的是车速问题,其次才是汽车与火车的速度相比较后,才知道在云南汽车要比火车的车速快。这里需要指明的是:火车也好汽车也罢,不是指设计速度,也不是在所有的路基或路面上的车速,而是个概数,笼统地比较下,平均时速,火车没有汽车快。

  我们知道,车速如何,是快是慢,是高速中速还是低速,受诸多因素制约与影响。可见,云南火车没有汽车快,势必是由云南独特的因素制约的结果。

  为了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云南的“火车没有汽车快”?必须把云南及其交通的基本情况弄明白,才能解开这个迷团。

  基本情况一,云南的地势。云南多山,山地面积33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84%,如果加上半山区则达94%,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在云南高原上,除滇东一带坝子较多外,滇西南河谷深切,峡谷纵横,滇西北高山连绵,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谷底与山顶的相对高度超过几千米。全省最高点为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河口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为76.4米,两地相距900公里,相对高差竟达6663.6米。由于云南纬度低,海拔高,因而形成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高原、山地、峡谷、坝子(即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等等,一应俱全。这是云南交通的地理背景和自然条件。

  基本情况二,云南现代交通发展史,是一种逆序现象。也就是和一般的交通发展史的顺序呈相反形态。如在道路开发建设方面,是先铁路后公路,再后是把铁路改成公路;运输工具方面,是先(1922年)有飞机,后(1929年)有汽车。这种逆序形态,就决定了云南交通的非同一般。

  基本情况三,筑路概况。首先建的铁路于1901年开工,1910年竣工的昆明至越南海防全线总长854公里,在云南境内(昆明至河口)465公里的滇越铁路。1936年“个——碧——石”铁路全线通车,就是从个旧,经碧色寨到石屏的铁路。公路方面,1924年修建了仅有14.9公里的昆明到碧鸡关公路;1929年建成仅有20公里的拓东至大板龙公路;1937年修建了滇黔公路;1938年修建了昆明到缅甸仰光公路。如今云南已有7万公里的通车公路,其中高速公路有281公里,实现了四通八达的公里网。

  基本情况四,车型与车速。滇越铁路的两根铁轨之间的距离为1米,俗称“米轨”,所用机车与车厢称为“中火车”,“个——石”线,两根铁轨相距仅为6公寸,俗称“寸轨”,所用机车与车厢称之为“小火车”。选择米轨和寸轨,正是为了适应弯道半径小、路基狭窄的实际情况。轨距小,则车体相应减小,转弯灵活安全,上下坡便于控制速度。寸轨小火车平均时速约2、30公里;米轨中火车平均时速约3、40公里。但自1924年云南出现公路,与平均时速40公里以上的汽车相比,加之火车绕行多,车体蜿蜒蛇行,自然没有汽车快了。

  那么,通用火车怎样呢?在云南境内也不比汽车快。如贵昆线和成昆线的通用火车,一出昆明,均先后遭遇高山峡谷,过了大桥钻山洞,出了山洞过大桥,桥接洞来洞接桥,没完没了的还是洞接桥吆桥接洞。特别是成昆线,全线平均2.5公里一座隧道,1.7公里就有一座桥,桥梁和隧道占全线总长的46%。有的地段,为了从山脚爬至山顶,铁路便修成螺旋形状,一圈一圈盘绕着往上爬,有的地段还必须在列车尾部加一部机车。中间车厢的人可以看到,前边的车头使劲拉,后边的机车拼命地推的样子,如此这般,车速之慢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以上这几个基本条件下,就造成了云南车辆的行路难,车速低。那么,中、小火车究竟慢到什么程度呢?以米轨为例,从昆明到开远,约需8小时,而普通汽车约5小时,快中火车速37%以上。若在高速公里上跑,小轿车只需3小时,快中火车速62%之多。

  车速慢如牛的两个小故事

  与火车同跑。个旧市附近的顽童,乘火车时,常常玩“与车同跑”的游戏。他们从车厢纵身跳下来后,与车同步小跑一阵或一段路后,再爬上车来。有时,几个顽童相邀举行“与车同跑”比赛。在相等的距离内,以上下的次数记成绩,最多的得冠军,依次排名次。

  西不怕掉车外。有一次,一位卖簸箕的老夫人,拿着要卖的一摞簸箕站在车厢门口。忽然刮来一阵强风,把她的一个簸箕吹落到车下。只见卖簸箕的老人,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下车,检起簸箕后,追着火车跑了一段,又扒上车厢。事情过去若干年了,人们对这一幕仍历历在目。

  云南对火车慢,有这样的戏说:“蛇形铁路,爬行火车,英雄司机,玩命乘客”。

  7石头长在云天外

  石头长在云天外”是指石林景区。发现石林及石林怎样出名的,经查,“石林”一词出于屈原的《天问》第6节:“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雄虺九首,倏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路南州志》载:“石林,岩高数十仍,攀援始可人,其中怪石林立,如千队万骑,危桅逐窟,若九陌三条,色俱青,嵌结玲珑,寻之莫尽,后有伏流清冷如雪。”

  1931年,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提出了建设“新云南”的设想,3月龙云视察大叠水瀑布,晚上宿乐尔村,从当地彝族群众口中得知了不远处的石林。第二天,龙云先游芝云洞,后观赏了石林。龙云要求在石林大屏石上题写“石林”二字,请云南通志馆馆长、白族著名学者周钟岳代书。随员张维翰题写了“天下第一奇观”六个字,一些随行人员同时也有题刻。

  石林距昆明86公里,据科学家们鉴定,这里是距今2.7亿年前的大海海底石灰石沉淀区,由于地壳的运动,海底上升露出海面,经海水、雨水的溶融、冲刷和风化,约在二百万年以前,即已形成千百万座拔地而立的石峰,与众多的石柱、石笋、石芽连成为石林。石林分布面积达40余万亩,向游人开放面积约1200亩。

  石林以其“幽、奇”在世界自然景观中堪称一绝。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到了北京登城头,到了西安看坟头,到了桂林观山头,到了上海数人头,到了苏州瞧丫头,到了昆明赏石头……笔者2000年8月和2004年3月,两次游石林,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个景观:

  ①在两峰之间夹有一摇摇欲坠的巨石。这里用“千钧一发”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人说,大家在石下过的时候,一定要轻手轻脚,屏住呼吸,不然那巨石就会掉下来的。我们真的这样作了,过了千钧一发,各位可就放心了。其实,这块巨石在这里“定居”已经二百多万年了,经历了无数次地震的考验,是不会掉下来的。

  ②两峰底部凹成室,如厅似屋,仿佛是专门为走累了的游客准备的小憩场所。这个石屋的形成其实是水与土共同作用而成,地质学家称其成因是“土下溶蚀”。

  ③剑峰池池水清澈、天光云影、四周群峰秀色尽在池中。池水来自地下,旱季不涸,雨季不涨。池中一石峰酷似宝剑,剑柄坐入水中,剑身上书“剑峰”二字,池名由此而来。

  ④两石缝相挤处,有不足30厘米宽的空隙曰“极狭通人”。此景名取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的典故。我们都伸长脖子从不足30厘米石缝中蹭过。据说,蹭过了这狭狭的石缝,便可进入风光无限的“石林桃花源”。

  ⑤微波粼粼的玉鸟池边,有尊天公传神杰作,她就是撒尼人心目中的好女儿阿诗玛。“阿诗玛”彝语意思是金子般美丽的姑娘。阿诗玛是撒尼人最尊敬的理想女性。这里的石峰因她而多情,她又因石林而名扬天下。她的美,已化成奇花异景;她的情,铸成永不衰败的艺术品。

  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人自称“尼”,意为快乐的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彝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1950年彝族代表到北京,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他们,大家谈到彝族名称过去不统一,有的还带有侮辱和歧视性,应该改掉。毛主席听后很赞同,提出将“夷”字改为“彝”字。他认为“鼎彝”之“彝”这个字眼好,像宫殿里面放东西,有“米”又有“丝”,有吃有穿,日子就富裕了;鼎彝又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有庄重美好之意。大家听了,都很高兴,一致表示赞成。从此,“彝”就被正式定为夷族各个支系的统一称呼。

  许多著名人士纷纷游览石林,并有感而发写出许多抒情名言诗句,其中有林则徐的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无欲则刚。”朱自清的诗:“滇南淹蹇百千载,天荒地老无人记。”王力的诗:“巨剑指天呈利锷,卧中横地有清音。”和吴晗的诗:“我来已历沧桑劫,夕阳西下觅古碑。”

  有趣的改名。石林县,地图上及资料中依旧写的是路南县。路南由来已久,早在元朝就有路南州的设置。路南二字源于彝语,其一,“路南”彝语为“鲁乃”,“鲁”即石,“乃”即黑色,“鲁乃”就是长满黑石头的地方,实际是指“石头成林的地方”。其二,“路南”彝语也作“路甸”,路为城,甸为平坝或宽敞之地。可见1998年更名石林县,和路南县不但无差异,反倒白了,失去“路南”丰厚的内涵而耐人寻味。

  8服装四季同穿戴

  笔者2000年夏和2004年春到昆明,首先给笔者的奇异印象,就是大街上人们的穿着。有人穿轻薄的衬衫短裙,有人穿毛衣或风衣,甚至还有人穿着棉衣。好似这些人分不清暖热温寒,春夏秋冬。

  服装四季同穿戴”依笔者看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一天穿四季”,即在一天之内,人们可能分别穿着单、夹、毛、棉四季的衣服;二是说,“穿戴无四季”,即在一年当中,几乎可以穿或单、或夹、或毛、或棉的衣服度过四季;要么四季同在,要么四季分明的两个极端,成为云南不少地区的穿戴特征。

  服装四季同穿戴的外部因素。我们知道,季节是由气候的暖、热、温、寒决定的,这暖、热、温、寒,是人们穿着薄厚多少的外部因素。素有“服装是气候的晴雨表”之说。

  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其气候特征是“河谷盛夏山区春,高原艳秋雪山冬。”滇西北的梅里雪山还是白雪皑皑的时候,滇南的河口则早已是春行夏令了。复杂多样是云南气候的特点,也是云南人在服装上“一天穿四季”的根本原因。从全省范围来看,一天当中,云南各地的服装呈春夏秋冬四季形态。

  云南的地势多样,最高是西北,最低是东南;海拔从最高点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的6740米,到最低点河口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的76.4米,落差6663.6米,合每平方公里落差6米。由于地势的北高南低,加剧了气候温度的差别。滇南元江河谷,年平均气温为23.8℃,滇西北的德钦,年平均气温只有4.7℃,相差了19.1℃,相当于海南至吉林之间的温差。这样,云南就把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于一身。

  由海拔的落差而造成的垂直气候特征,又是云南气候的另一特点。从山脚到山顶,春夏秋冬全有。正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使得不少云南人一天之内,便穿齐了外省人一年的衣服,不得不“一天穿四季”了。

  服装四季同穿戴的内因。服装是气候的直接表象,有什么样的气候,就有什么样的服装。从大范围来看,云南的服装也可分为热带型、温带型和寒带型三种类型。

  穿着热带型服装的,是西双版纳和德宏地方的傣族同胞。这一类型的服装窄小紧身,面料轻薄透气,色彩淡雅明快,上穿紧身小背心,外套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下穿长统裙,腰间束银腰带,女性丰满的胸部、细柔的腰部和圆润的臂部,在婀娜的步态中显露无遗,裙子长及脚背,裹紧身体,裙子下摆随行走节奏前后扇动,却也“脚下生风”,颇为凉快,非常适合当地炎热的气候。有的服装设计师夸奖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服装”。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布朗族、德昂族和基诺族等也穿筒裙,只是比傣族筒裙还要短,多数仅过膝。但面料较厚,色彩也比傣族服装浓烈一些。

  穿着温带型服装的,白族的服装是典型代表。白族聚居的大理地区有四季如春的美名,白族妇女的服装别具一格,上穿白上衣,红领褂(坎肩),结纽处以银饰装点,腰间系绣花飘带或黑色绣花短围腰,下着兰色宽裤,脚穿绣花白布鞋,色彩明快,白、红、黑三色搭配得很协调,显得素雅美丽。而背心的穿着就颇具温带特点,既可抵挡早晚的凉意,又风凉利索,适合温带的气候特点。

  在丽江、中甸一带。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民族服装更具寒带特征。其中藏族、傈僳族、彝族和普米族等的服装宽大、厚实、凝重,既便于劳动,又能抵挡寒冷。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小伙子头戴毡帽,足蹬长筒靴,腰系彩带,加上他们个子高,模样潇洒,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英俊、帅气。妇女的服装则是上身宽大右襟衣,下着长褶裙,腰系彩色腰带,由于衣服宽大,里面可以套较多衣服,足以抵挡寒冷的气候。

  穿着寒带型的,居住丽江地区的纳西族最典型。纳西妇女上着厚背心,下穿厚褶裙,内穿长裤,系围腰,头戴蓝帽子,着“披星戴月”羊皮披肩。这种穿着非常实用,劳动起来很方便,而且把民族精神也穿在了身上,它象征着民族的勤劳勇敢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关于“披星戴月”羊皮披肩,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有一位叫英古的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为除掉心狠毒辣的旱魔王,解除乡亲们受九个太阳照射的煎熬,披起顶阳衫,与之搏斗奋战了九天九夜,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用雪精龙制服旱魔王,将它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

  “山腰百花山顶雪,河谷炎热穿单衣”的景象,正是对云南许多地方气候的真实写照。

  9蚂蚱当做下酒菜

  云南人吃蚂蚱即蝗虫,只是出于一种美食和需要而已。其实,18怪中的“蚂蚱当做下酒菜”,不单指吃蚂蚱,实质是云南人捕食昆虫的代表和概括。

  云南地处边疆,山高谷深,地势复杂,交通不便,一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信息相对闭塞,因而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还保留着许多人类早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如捕食昆虫是人类基本觅食方式,和谋生存的手段。在原始时代的人类食物,都是就地取食,即常言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直到今天,何尝不是如此。

  云南人捕捉蚂蚱,有一套独特的技巧。在时间方面,要选择田里有露水或者湿度大的天气,因为这时候蚂蚱的翅膀受潮,飞不远;刺腿上有露水,跳不高。在手法上,依据蚂蚱受惊之后,一般是朝前方跳出去的习性,手朝蚂蚱伸过去的时候,要罩在蚂蚱头的正前方,蚂蚱起跳正好进入人的手心里,十捉十准。这时,“捕蝗迷”的捕捉兴致,远远超过了吃油炸蚂蚱。

  蚂蚱的吃法很多,一般是,将活蚂蚱倒入滚烫的水中,盖上锅盖,加大火力,只听得噼噼啪啪的一阵活蹦乱跳、垂死挣扎的声响。当被活活烫死的蚂炸,由绿黄色变成棕色后,便捞出来进行晾晒,并摘去翅膀、刺腿,留下头、身、大腿。食用时,一般用植物油煎炸,脆香味美,的确是佐酒待客的一味佳肴。时下,在云南的彝族、哈尼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以及汉族中,蚂蚱已是经常食用的昆虫。

  聚居墨江县哈尼族吃蚂蚱独特,是把活蚂蚱烫死,除去翅膀、刺腿、尾部和肠肚,淘洗干净,入铁锅以文火炒熟炒香,晒干后,按数量比例配上盐、姜、蒜、辣椒、花椒、八角、红糖等作料,拌匀,装入瓦罐中,封严罐口,食用时取出来便可。味道十分可口,叫做“蚂蚱咸菜”。

  大理地区的白族同胞,尤为喜欢将蚂蚱当作下酒菜,并给蚂蚱一个美称:“竹雀”,大概与危害竹子的“竹蝗”有关,而“竹雀”则显得文雅多了。

  除了作为下酒菜外,还多用活蚂蚱泡酒,以作药用。活蚂蚱入酒后,从嘴里分泌出一种酱油色液体,染得泡酒也变了颜色。据老人说,这种分泌物最滋养人。《百草镜》中说:“取霜后蚱蜢10或7个,风干,加钩藤、薄荷各一撮煎水服,治小儿惊风。”《纲目拾遗》中记载:“取蚱蜢十个,水煎服,治鸽鹚瘟(咳嗽不止),连作十声(类哮非哮,似喘非喘)。”据说还有散风除湿、活络通筋、活血散瘀等疗效。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不仅喜欢食蚂蚱、柳树虫、飞蚂蚁、马蜂仔、土海参、蝼蛄、臭甲虫、土蜘蛛这八种害虫;而且还喜爱食竹虫蛹、木虫蛹、白蚂蚁、蜂蛹、蚕蛹、蝉等类昆虫及其卵。据专家考察,云南有昆虫10万种之多。以笔者看,之所以云南盛行食虫风俗,首先是因为昆虫资源丰富,采集方便,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其次,由于昆虫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滋补品;再次,它还具有满足山民们舒缓紧张情绪的心理需要;最后,他们用吃昆虫做零嘴的方式,来获得与城里人吃零食的乐趣。

  有传说:古时候,仡老山连年虫灾,五谷歉收,人们面对虫灾无可奈何。寨老们经过商议,悬下重赏:谁能除掉虫害,赏三头肥猪。红榜一出,首先是公鸡前来揭榜,公鸡说:“我起得最早,我能除掉害虫。”谁知,公鸡到了田里,没吃到几个虫子,就被露水打湿了羽毛,打着哆嗦败下阵来。接下来,鸭子揭榜,鸭子说:“我比公鸡强,第一,我的羽毛不怕水;第二,我的嘴比公鸡得大十倍,一定可以消灭虫害。”可是,鸭子在水里游,害虫在田地里飞,它脖子伸得很长,就是吃不到几只虫子。最后,一个道士揭榜,他说:“鸡鸭即便能吃害虫,但它们的胃口也有限,吃不完害虫的。我可以用法术治死所有的虫害。”道士奋力施法,只是虫子哪里听得懂法咒,道士也败下阵来。

  眼看一年的收成又要被害虫吃掉了,人们更加着急。这时,也就是六月初二这一天,有个叫甲娘的穷人,她从外乡回娘家,没有礼物可带,心里很难过。她边走边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当她走到自家的田地时,愁得走不动了,就坐在田埂上休息。几个孩子见妈妈不走了,就跑到田里捉虫子玩,孩子们的衣兜都装满了蚂蚱。甲娘见了,突然想到,就用蚂蚱做礼物吧。于是,她把蚂蚱带回娘家,炒了给大家吃,大家都觉得清香可口。这一发现一下子就传开了,人们争着捉蚂蚱吃,害虫数量大减,那年取得了好收成。寨老们赏了甲娘三头肥猪,甲娘把猪杀了分给乡亲们。后来,甲娘死了,人们在田埂中间建庙,纪念甲娘,这座庙后来就叫“吃虫庙”。

  就云南人而言,并非都喜欢吃蚂蚱。在丽江地区,蚂蚱的纳西语叫“安蛸”。纳西人至今相信这样的传说,安蟷是死者的魂灵变的,也说是祖先的化身。每当安蟷进入家院时,不能伤害,要用手捧着送到门外,当然,不可能“当做下酒菜”了。

  10谈情说爱用歌代

  用唱歌来代替说话传情达意,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传递信息的一大特点。歌词具有沟通、教育、礼仪、抒情、叙事等功能。他们认为,唱比说更接近人的表达本性,“不弹弦子不上路,不唱山歌不出门。”用山歌问路、答话、询情,了解事体、谈情说爱。每年的正月初九,大理的小伙、姑娘在茶山街打歌、赛歌、选意中人。

  许多地方,中秋过后,甲寨到乙寨“月也”赛笙,姑娘都去作客。甲乙两寨各挑选最佳男女歌手两对,在鼓楼坪上对唱双歌。先唱序歌,传统序歌有很多支,经常唱的一支的歌词是:“双歌不助兴哪样助兴?情话不甜心哪样甜心?官员死了留下印,雄鸡死了夜沉沉,龙王死了遗珠宝,趁着年华不唱误了青春。”

  由于传统文化、历史宗教的积淀,以唱歌代说话,贯穿于云南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渗透到各个领域里,内容极为丰富。以白族、纳西族和彝族为例,生产方面如劳动歌、打麦歌、打稗子歌、打猎歌、洗麻歌、搓线歌、放牛歌、耙田歌、插秧歌、推磨歌、搅奶歌;在风物方面如玉湖水、三思水、地名歌、牛歌、咏物歌;在习俗方面如祭畜歌、喊丰收神歌、留客歌、量米歌、敬油歌、穿裤子歌、穿裙子歌;巫歌如招魂歌、送鬼歌;婚姻方面如劝女歌、结亲歌、求婚歌、祝婚歌、送亲歌、喜歌、劝寡妇改嫁歌、哄娃娃调;丧仪方面如含殓歌、谢恩歌、送葬歌。

  哈尼族人对唱歌跳舞最痴迷,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带乐器,到了“不唱歌来嗓发霉,不跳舞来脚发麻”的程度;傈僳族谚语说:“盐不能不吃,歌不能不唱。”现选几个方面的歌:

  《闯世歌》最初世界一片空,苍天本来是空的,眼前大地是空的,问问世界怎形成?世界最初形成时,天空本来就存在。讲讲大地的出现,大海里边起大风,风波表面尘埃飘,积尘上面长了草,大地因此而出现了。

  《布谷鸟叫了》啊哟!快飞呀,小布谷,快飞去告诉村村寨寨的老俵啊,春天来了,快准备生产了。我哦唉!布谷鸟满山叫了,生产时间到了。老俵唉!快用你的弯弯的犁头,把土地翻耕哟。阿姊唉!快用你灵巧的手儿,把种子撒下地哟……

  《舂米歌》金银碓舂里,诗布勒、诗布勒!新谷舂扁米,诗布勒、诗布勒!我们唱的这一伙,诗布勒、诗布勒!碓里舂的新白米,诗布勒、诗布勒!一稞白米12工,诗布勒、诗布勒!

  《搅奶歌》搅一下福泽降临,搅二下引福迎福。搅三下福禄来临,搅四下招来财运。搅五下除去倒运,搅六下吉祥如意。搅七下福运常在,搅八下福分有八。搅九下好上加好,九多一福分十全。

  《留客歌》大河河水水连波,大哥大嫂请坐坐;走路累了喝口水,吃点东西歇歇腿。

  《迎客歌》山寨飞来了金凤凰,你们到来增加了花朵,我们没有什么来接待,多哈吧!她能增添欢乐。”

  《陶醉歌》放下担子坐茶亭,敢唱山歌不怕人。阿哥好比诸葛亮,我怕曹操百万兵。

  《戏谑歌》一阵雨来一阵风,看你衰鬼怕老公,肚里心事我敢讲,蚊子咬了我敢动。

  《道谢歌》多谢了,多谢诸位送亲来。不是春风化细雨,哪有百花满寨开。

  《初相会》男:初相会,难称呼,妹在哪个山头住?无路可曾识妹屋?

  女:初相会,我俩歌友来称呼。妹在白云山顶住。无晴(情)相见也模糊!风吹马尾千条线,高机打布万条纱,不知哥你叫什么,不知何处是你家?

  《对歌》金花:哎,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妆为哪桩?

  阿鹏:蝴蝶泉水清又清,丢个石头试水深,有心摘花怕有刺,徘徊心不定。

  金花:有心摘花莫怕刺,有心唱歌莫多问,有心撒网莫怕水哟,见面好相认。……哎,橄榄好吃回味甜,打开青苔喝山泉,山盟海誓先莫讲,相会待明年。明年花开蝴蝶飞,阿哥有心来相会,苍山脚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

  《情歌》1一个石头连一片,哥坐一边伊坐边;石头不受千年老,咱哥与伊坐千年。

  2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3揽树开花花揽花,阿哥揽上妹揽下,牵起衫尾等郎揽,等郎一揽再回家。

  4新买扇子七寸长,一心买来送情郎,嘱咐情郎莫跌撇,两人睡目好扇凉。

  5河边杨柳嫩娇娇,拿起桨板等东潮,阿哥是船妹如水,船浮水面任哥摇。

  洱源县西山民歌丰富的传说:在遥远的年代,那时人类不会唱歌,鸟儿也不会鸣叫,人间一片寂寞,生活异常枯燥。后来,天上有个歌仙,带着一袋歌种来到人间。她一边走、一边唱、一边撒,把歌种撒在地上,将歌声留在人间。她走到哪里,哪里从此就有了歌声。歌仙最后来到洱源西山,见这里的人民善良勤劳,就把剩余的歌种全都倒出来,从此,洱源西山的调子就特别多。

  11阁楼偏爱悬着盖

  云南的民居有高架屋、木楞房、土掌房、石头房、无顶房五种模式。

  “阁楼偏爱悬着盖”,指的是古老的干栏式建筑,俗称高架屋。《北史·蛮獠传》记载:“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最早的干栏,实际上是指盖在树上的房子,像鸟窝一样,从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老的岩画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来。云南许多地方出土的历代文物中,也多次发现了干栏式建筑的踪迹。干栏应该包含从“巢居”到“楼居”的意思。“鸟窝──树上巢居──架木为巢──架空盖房”,是对干栏式建筑发展历程的描述。

  干栏式建筑,是云南各族人民创造出来的,最佳住宅设计方案──傣族的各式竹楼,傈僳族与怒族“千脚落地”房,景颇族的“矮脚竹楼”,壮族的“吊脚楼”等等。优点有:避虫兽、洪水以及抗地震。竹木构架衔接点用扣榫、银锭榫可增强建筑构架的整体性,从而减少部件的坍塌伤人。特别是在湿热多雨的地方,亚热带地区,住在用木头和竹子建造的干栏式房子里,楼下面是悬空的,八面来风,均从脚下吹过,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使住房干爽、透气。人在屋内,光脚踩在铺着竹皮编织的凉席的地板上,再席地而坐,喝几口凉茶,自下而上,由里到外即刻凉爽了。于是,民歌唱道:“走进竹林一片黄,挑选一些来盖房,不要砖来不要瓦,冬天温暖夏天凉。”

  盖竹楼的过程:先要选好吉地,犁耙碾平夯实地基。经历选柱、迎柱、洗柱之后开始立柱架梁。傣家竹楼一般有32根柱子,其中主要的是中柱。要选高大挺拔的树,树放倒时必须直接落地,不能磕磕碰碰的。据说,如用被藤缠绕的树做房柱,讨来的媳妇“开小门”,就是会有第三者插足。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家人要去迎接,并泼水祝福。迎回来的柱子要洗,边洗边唱:“洗去灰,洗去汗,洗去凶恶与灾难,房柱更固坚。”中柱8根,分男柱(绍岩)、女柱(绍楠),立柱时要分别给柱子穿上男女服装。

  楼内分为内外两间,内间是卧室,全家人铺地而睡,以布帐相隔,外人一般不得入内。外间是堂屋兼厨房,中间设有火塘,供煮饭、取暖、照明之用。架楼梯,上屋顶即盖成。

  使用房间设施的规矩:中柱的楼下部分不准拴牲口,楼上部分不准人靠,也不准钉钉子挂东西,只有老人去世时才能靠。在卧室内的女柱(绍楠),是上门女婿的排忧解愁柱。火塘正对门口的一面是男主人的座位,除男主人的儿子外,其他人不能随便入座;男主人座位的左边为男性家人及宾客的座位,右边为女性家人及宾客的座位,不许用脚踩。楼下是饲养牲畜、堆放柴禾等杂物以及舂碓等笨重家具,现在也用来停放自行车、手扶拖拉机等。走廊阳台上放水缸、罐子,可以晒物乘凉。专门在楼顶上立根木头供燕子来做窝,不准掏燕子窝,不准驱赶燕子,更不准射杀燕子。

  悬着盖房的传说:“凤凰说”。傣族天神帕雅桑木底,有一天看见一只凤凰站在地上,两翅张开低头垂尾,前后左右,四面均是斜面,两只脚又细又长,落地而立。他马上灵机感悟,决定就照这个样子建房,房子四面都是斜坡,楼房高悬在地面之上。于是不管风怎么吹,雨怎样打;也不管洪水怎么冲,野兽怎样扒,而天与地之间的住房总安然无恙。傣语称这种建筑为“很”、“烘哼”,意思是“展翅住房”。

  “动物说”。傣族首领帕雅桑木底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良仁慈,当洪水泛滥时,他救了受灾的动物。这些动物为表达感激之情,纷纷献出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为这位傣族首领盖房子。因此,傣家竹楼中便有“狗柱”、“龙梯”(两条老龙和七条小龙互相盘绕起来做成梯子,所以傣家竹楼楼梯一般都做成九阶)、“白鹭膀柱”、“狗脊梁”、“象舌头”、“猫下巴”之类的叫法,一直延用至今。

  “孔明说”。说三国时,孔明率军南征后,要回成都去了,当地傣族百姓舍不得让他走。孔明也十分感动,看见当地人的房子又破又烂,不成形状,还常被山洪和暴雨毁坏。他灵机一动,在地上插上几根筷子,摘下自己的帽子来朝上一放,叫大家依照他设计的形状盖房子。从此以后,当地傣族的房子就建成了孔明帽子的模样。

  “高床说”。日本干栏式建筑学者,乌越宪先生来云南考察高架屋,称高脚楼为“高床”。他还认定“云南人是日本人的老祖宗”,他的主要的论据之一,就是干栏式建筑。从日本出土的各种与建筑有关的文物中发现,日本最古老的房子和云南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无论从总体结构上,还是装饰上,几乎都是相似的。日本与云南相隔千山万水,两地先民在建造房子时的高度一致,不谋而合?就留给中日史学家需破解的千古之迷。

  云南民居中,最与众不同的,要数广南县蜂岩村的无顶房。整个村子建在一个巨大的山洞中,只需四面墙,便分割成各家个户。当笔者站在山洞口向下望去,整个村子,家家户户,全无房顶,一目了然。

  12山有多高水常在

  “山有多高水常在”,一句话说尽云南绝岭绵亘、泉溪滴流,“山有梯田坝有海,谷有红河岭有泉”的地理特征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水从何处来?追根寻源,水自山里来,水自草中来,水自树下来。

  水自山里来。云南有大小湖泊33个,总水面面积为1127.74平方公里。分布在海拔1200—3200米之间。其中被称做“海”的著名湖泊有:大理的洱海,宜良的阳宗海,永胜的程海,中甸的纳帕海、碧塔海,砚山的差黑海,宾川的上仓海等碧水映蓝天。云南最高的湖是泸沽湖,海拔2700米,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水深73米。湖内有岛5座,3座在云南境内。谢秉肃写诗吟:“何处来三岛,连峰倒影浮。浦寒猿啸月,汀冷雁鸣秋。雨后烟鬟净,云中螺碧幽。乘槎如有约,即此是仙洲”。

  抚仙湖,湖面海拔1720米,为云南第一、我国第二深淡水湖。湖水清澈澄碧总面积为212平方公里,仅次于滇池和洱海,蓄水量约185亿立方,比滇池和洱海分别大12倍和6倍,平均水深87米,最深处达155米,湖水清澈,透明度达7—8米。湖底多岩礁,湖面多浪,湖中有孤山岛。

  据澄江《府志》记载:“湖东南诸山,岩壑磷响,中有石、肖二仙,并肩搭手而立,扁舟遥望,若隐若现。相传石、肖二仙慕‘湖山清胜’,忘了返回天廷,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站立在湖的东南方。在湖上驾舟遥望,还隐约可见。有此仙人遗迹,故名抚仙湖。另据说是因湖西面的‘尖山’平地拔起,状如玉笋,直插云天,又宛如高大的仙人立于湖岸,伸手抚摸莹碧的湖水,故名抚仙湖。而‘玉笋晴岚’,也成为旧时云南胜景之一。”高原湖泊灿若群星,可见,山越高则水越多,能不是“山有多高水常在”吗!

  水自山里来,源于雨水。云南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区,年降水量平均有1810毫米,最高可达2400毫米,雨水源源不断,蕰藏着极为丰富的雨水资源。

  水自山里来,还源于云南西北地处喜玛拉雅山东南,受造山运动的作用,高山峡谷中流出了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与伊洛瓦底江、红河、珠江形成云南6大水系。

  相传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有这样的动人神话:传说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是三位美丽的同胞姐妹。大姐怒江脾气暴躁,常常无缘无故的发怒;二姐澜沧江性子急,整天价风风火火的乱跑;三妹金沙江聪明机智,心中倾慕胸怀宽广,长得十分英俊的东海王子。

  一天,她们听说父母要把姐妹三人嫁到西边,三姐妹都不愿意。三妹便提出请两位姐姐,同她一起到东海去寻求美满婚姻的要求。两个姐姐接受了妹妹的要求,三姐妹背井离乡就直奔东海而去。

  三姐妹的父母发现三个女儿出走后,连忙吩咐大儿子玉龙和二儿子哈巴去追赶。兄弟俩领命后,哥俩不知往哪个方向追赶。俩人绞尽脑汁地判断,根据三姐妹都不愿意嫁到西边,断定她们不会往西边逃,十有八九逃往别的方向。大哥突然想起三妹倾慕东海王子的事。俩人便向东追赶到丽江白沙,抢在了三姐妹的前头,兄弟俩便脚对脚,面对面地坐在路中央,挡住了三姐妹直奔东海的去路。

  三姐妹见两个力大无比的哥哥挡住去路,便各做主张起来。金沙江姑娘看到两个哥哥劳累疲倦的样子,便唱起动听而又能催眠的歌儿,兄弟俩听得朦胧迷糊起来,渐渐入睡了。乘机,大姐、二姐知道自己不是哥哥的对手,便朝南边走去了。她俩踩出的足迹变成了怒江、澜沧江。三妹从容地从两个哥哥相抵的脚掌之间,风驰电掣般地溜走了。

  兄弟俩醒来,不见三个妹妹,没能完成父母的嘱托,玉龙、哈巴兄弟俩不敢回家见爹娘,只好滞留在原地不动,久而久之化作了高耸的雪山。就是今天丽江境内的玉龙雪山,中甸境内的哈巴雪山。

  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中间,金沙江姑娘冲出的两个哥哥相抵的脚掌之间,就是如今的狭窄的峡谷‘虎跳峡’,三妹走过的路,就是金沙江

  水自草中来,是说田埂上长的绿草茂盛,根系发达,草根抓住田埂使其坚固。每块田埂边,均有往下淌水的出口,由上而下,层层涵养,而最高处的田块,却能从泥墙中渗出水来。

  水自树下来,是说,树能“扯”水,树能保水,这是云南民间的朴素说法。不论山再高、坡再陡,只要有树,有森林,庞大错综的根系便成了涵养水源的依靠,就能把水从低处“扯”上去,让水往高处走。尽管地表看不见水,而地下水位却提高了,当积蓄到一定的量,便自然而然泉涌水溢了。一个“扯”字,有扯上和扯住之意,道尽了“山有多高水常在”的无限奥秘。

  哈尼梯田占尽了“山有多高水常在”的优势。在云南的南部,有块古老而神奇的红土地,那就是世所罕见的万顷“红河梯田”。这些环绕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从山脚到山顶,最多的有3000多层;从这座山连接到那座山,最大的万亩连片。千百层的哈尼梯田里,由于山有多高,水也有多高的优势,终年流水潺潺,气势磅礴,气象万千,堪称世界一绝!

  13姑娘四季把花戴

  姑娘四季把花戴的基础,是“一年四季花不败”。由于云南有着天下闻名的四季如春的气候,和多样性地理环境。一年365天,百花盛开。世界上有的花,云南都有。由于云南花资源丰富,姑娘四季把花戴成为时尚。不用说云南具有的1300种花卉,仅山茶、杜鹃、报春、木兰、百合、兰花、龙胆、绿绒蒿这八大名花,就能满足姑娘们四季把花戴。

  冬末有报春花。它能在冰雪之中吐蕾开花,迎风傲雪向人们传递春天到来的信息。全世界有报春花500余种,我国产300余种,云南有紫花报春、石岩报春、山丽报春、球花报春、中甸报春、锡金报春、雪山报春、铁梗报春等160多种。

  接着是山茶花。山茶花是云南省“省花”。花形大而且色彩鲜艳,从12月至次年4月,各个品种陆续开放,争妍斗奇,勃勃生机为春天的到来传递着信息。明代诗人杨慎曾作词咏道:“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处处齐开了,艳李妖桃到压倒,桩点花,园林处处红云岛。”

  还有杜鹃花,俗称映山红、马樱花等。从3月一直开到8月。全世界有杜鹃花850多种,云南有400多种。在滇西高山冷湿地带,多种常绿杜鹃有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种杜鹃等,连绵近20公里。因它绚烂的花形花色,白居易赞为:“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1981年,冯国楣等在高黎貢山原始森林中找到,根茎110公分,树围340公分,高28米,花开最盛时达2000余束大树杜鹃王。据专家测算该树有630年树龄。大树杜鹃是我国一级珍稀植物,是极为珍贵的特有树种。大树杜鹃分布在海拔2200米至2600米的高山之间,生长面积达1500亩到2000亩,每年2月为盛开期。是世界已知的绝无仅有的,最高最大的杜鹃花王。

  夏日开花是木兰。花朵小巧玲珑,嫩黃,极香,是傣族妇女所喜爱的芳香饰品。山玉兰,常綠大花乔木,夏日开花。因其夜开昼蜷,似昙而非昙──昙花偶见即逝,仅此“一现”,而山玉兰则开合数日,经久不凋,盖如昙而优于昙,美之曰“优昙花”。大理木兰,又叫龙女花。花色洁白而馨香,据《滇海虞衡志》载:“龙女花,只一株,在大理之感通寺。赵加罗修道于此,龙女化美人以相试,赵起以剑之,美人入地生此花。”花以龙女相喻,可见其美。

  每年6至9月,有绿绒蒿花怒放,分布于滇西北雪山草甸,高山灌丛、流石滩,少数品种在滇中、滇东北的亚高山地带。与“霜叶紅于二月花”相比,又是另一派高原景观﹔再加時有晚开的马先蒿、飞燕草、角蒿、野菊等群芳五颜六色的点缀掩映,寒秋高原依然是生机盎然,使人们饱赏那“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壮丽景色。

  最支持姑娘四季把花戴的是兰花。兰花一年四季竞相开放。春有春兰、独占春﹔夏有夏蕙、蜜蜂兰﹔秋有秋芝与墨兰,冬有寒兰、元旦兰。又叫兰草与竹、菊、梅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引喻一个人不被世俗污染的高洁品格。屈原《九歌》中写到:“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由于生活在花的王国里,云南的姑娘和花结下不解之缘。除了把花直接插在头上、戴在身上、贴在脸上、包在指甲上之外,索性把各种各样的花绣在帽子、头巾、上衣、裙子、裤子、鞋子之上。比较典型的是景颇族姑娘,把祖先迁徙爬过的山走过的路,祖祖辈辈吃过的动物与植物,世世代代住过的房和屋,都绘织在统裙上,穿在姑娘身上。那图案中含着景颇族的历史,那花纹里记载着景颇人的生活。

  马缨花的传说:古时候有个彝族土官,在他家里建了一个“天仙园”,凡是被他看中的姑娘,都会被抢到“天仙园”,任他玩弄、蹂躏。

  土官的胡作非为,激怒了所有的姑娘们,但又没有反抗能力,各个感怒不敢言。一位名叫米依鲁的美丽的姑娘,为了拯救广大姐妹于水深火热之中,挺身而出,独身闯进“天仙园”。

  因为米依鲁姑娘,是远近闻名的美丽出众的漂亮姐,土官还未来得及去抢。今天,米依鲁送上门来,使土官大喜过望,神魂颠倒。米依鲁带着一束白色杜鹃花,掩盖藏在袄袖里的,有剧毒的白色多丝依花朵。献给了土官后说:“我对您的倾心,像白杜鹃花一般纯洁。让我把白色杜鹃花泡进酒里,我俩共饮交杯酒,从此,我就是您的人了,任您作乐高兴。”土官听了正中下怀,自感求之不得,哪有不依从之理。便命家人拿盅备酒。米依鲁姑娘把白杜鹃花举到土官的鼻子跟前,问:“香不香?”土官连连答道:“香,香,实在是香。”

  米依鲁满意地向土官送了个“秋波”后,从容得像魔术师一样,手急眼快地将白色杜鹃的花瓣,一一地掐下来的同时,把含有剧毒的,会引起呼吸困难、四肢麻木,休克致死的白色多丝依花瓣浸泡在酒坛里。泡过一个时辰后,米依鲁先给土官斟了一杯,接着俩人便对饮起来。米依鲁劝酒道:“今日不醉何时醉?”土官应道:“醉,得醉……”没有许久,米依鲁、土官都倒在地上,米依鲁与土官同归于尽。这天就是二月初八,彝族人便把这天做为“插花节”,来表达对米依鲁的敬意,来祁求吉祥幸福。

  14水火当做神仙拜

  当我看到“水火当做神来拜”,就想起《五行说》。该学说是将世界万物都看作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因此世界万物都带有这五种元素的内在气质。而五行之间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关系中不断的运动转化,才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尤其是水、火,土、气是天、地、人、物赖以存活的条件,怎能不崇拜呢?

  为什么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把水火当做神仙?因为他们认为水火神圣,并有其传统的理解而形成的意识。

  水意识。云南许多少数民族至今认为,水是生命之源,水可以活人以命,但也可毁人于咆哮之间,正是水的这种养育与毁灭的同在,所以就祈祷水给人类带来安详、富足和幸福。傣族人认为,世间的歌舞、欢乐皆因水而引起。其依据是“滴水成歌”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傣家人没有歌,没有欢乐。寨子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清晨到泉边取水,听到泉水在晨风中“叮咚、叮咚”地唱。姑娘听得久了,觉得胸中有一股水样的东西在涌动,她舒展嗓子,和着山泉一起歌唱,伴着泉边饮水的孔雀一同起舞。从此,傣家人有了歌,有了舞,有了欢乐。普米族、藏族、摩梭人视泉水能治疗不育症。怒族人认为,接饮由石柱上滴下来的圣水,可多子多孙。

  火意识。云南许多少数民族至今认为,火让人们在寒冷中得到温暖,于黑暗中感受到光明,饮食中尝到熟食的美味。是火驱赶野兽,火能治疗伤病,火能烧荒后种地,火能烧死害虫。于是,对火的认识和解释就神秘起来。彝族神话诗中说,彝族始祖阿普独摩,用火使人类学会了说话。传流下来“哑巴说了话”的故事是这样的:山中砍棵竹,烧在火塘中,“轰”地一声竹爆炸,火星四散烫着小哑巴,你叫一声“阿子子”,我喊一声“阿抖抖”……,一群哑巴说了话。他们把人类的语言发明归功于火。有的少数民族认为,火塘里的火焰旺盛,火星飞溅,就象征着兴旺吉祥、富足幸福。阿昌族认为,火神是铁匠,这大概是因为铁匠能驾驭火,而且还能打造出神圣的三角架来吧!

  那么,怎样把水火当做神仙拜呢?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却有各自的拜法。

  拜法一,丽江地区纳西族人靠观察黑龙潭水的变化,来预测或判断凶吉祸福。1996年丽江发生“2.3”地震。震后,一些人们议论说:“黑龙潭的水越来越少,看来事情不妙。”“情况糟糕,黑龙潭的水浑了。”“黑龙潭又出水了,可能不会有事了。”等等。

  拜法二,沿袭传说,借以表达崇拜。相传在远古的时候,西双版纳地方有一个凶狠的魔王叫捧玛点达拉乍,他法力无边,刀枪不入,不怕水淹、火烧,欺男霸女,压迫百姓,为所欲为,给傣族人民带来了痛苦与灾难。捧玛点达拉乍有7个美丽的妻妾,最小的七姨太,把丈夫的胡作非为看在眼里、恨在心头,早就想伺机大义灭亲为民除害,后来终于得知丈夫致命点,就是如将他的头发放在其脖子上,可将他杀死。她便乘丈夫酒醉,拔下捧玛点达拉乍的头发放在丈夫的脖子上,果然,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就滚落在地上。不料,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在地上滚动时,便燃起了熊熊大火,头颅滚到之处,便被烧成灰烬,一片瓦砾狼藉。于是,她冒着炽烈的火焰,把丈夫的头颅抱在怀里,燃烧的火也随之熄灭。看到这样的情形,另6个妻妾,急忙赶来,轮流抱着丈夫的头颅,一直抱了七七四十九天,就到了傣历的6月,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腐烂了。乡亲们为洗掉七姐妹身上的血迹和腐烂脏物,和感激她们大义灭亲为傣家除害,便纷纷向她们身上泼洒清水。所以,傣族把水视为神圣的水、圣洁的水和亲情的水。此后,每年的6月13——15日,人们便身着节日盛装,沿袭“乡亲们向七姐妹身上泼洒清水”的做法,相互尽情泼水,逐渐形成了一年之中最盛大的泼水节。所泼出的水,视为祝福的水、吉祥的水、幸运的水。因为被泼的是当年7个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的姐妹,越是狠劲地泼,越是证明对被泼人的爱戴和崇敬。所以,没有人会因水泼湿了身穿的节日盛装而生气,只会感激和高兴。民谚说:“年年有个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

  拜法三,尊火为神仙。普米族的火神叫詹巴拉,它的象征物是一块泥塑的锥形牌子,安放在火塘的上方;摩梭人供奉的火神则形似火焰;而有的则认为火神是支锅石或支锅的铁三角架,对它们顶礼膜拜,更不允许用手去触摸,否则即对火神不恭,会出现不幸的事情。

  拜法四,是过火把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布朗族、傈僳族、纳西族、普米族、拉祜族和基诺族的共同火把节日,火把节直接反映了这些民族的崇拜火的意识。在节日里每人都手持火把,相遇的人们,彼此把松香粉朝对方的火把上撒去,只听“嘭”、“嘭”地爆出一团团绚丽的火焰,散发出一片清香。表示彼此间的良好祝愿、尊敬和爱慕。有个火把节的故事说:“一位人间英雄为了保护庄稼,与天上的大力神搏斗,最终打败了大力神。但大力神却把香炉灰变成害虫,来吃人间的庄稼。于是,那位英雄叫人们扎了许多火把并点燃后,在他的带领下到田里巡行,焚烧害虫,粉碎了大力神的阴谋。”

  “水火当做神仙拜”,既是云南少数民族对祖先宗教精神的一种继承,也显示出他们对自然的崇敬,对生活的礼赞。

  15斗笠反着戴

  “花腰傣”的服饰独具一格,镶边黑筒裙分为里外两件套,腰箍数圈,彩带束腰,黑短上衣斜襟长袖,袖口包红边,领口缀银泡,红巾扎头,最后是“反戴斗笠”,用美不胜收来形容实不为过。

  所谓“反戴”,是用人们习惯的戴斗笠的眼光,去衡量花腰傣的戴法。我们看似“反着戴”,而她们却从来就觉得这是一种正而八经的戴法,无非是她们的斗笠在造型上别出心裁,仅此一家罢了。

  斗笠是花腰傣女人的标志性头饰,他们叫“蔑帽”或“翘边斗笠”。所谓“斗笠反着戴”,是汉族人的看法。傣族人认为斗笠之所以“反着戴”,这样好看,尤其是配上民族服装更好看。一是美观的需要,二是有实用功能。下田干活,由于帽檐往上翻,不影响视线,又四面透风。如果下雨,因为有一圈边边,可以积住雨水,不使雨水流落到身上来。笔者在因特网上,看到“反戴斗笠”的花腰傣少女们的形象,确实因了这顶斗笠而卓然生辉,帽檐往上略卷,给人一种向上翘动欲飞的感觉。

  花腰傣靠一顶卷边斗笠而独显其美。笔者还发现在云南的纳西、普米、基诺、阿昌、哈尼、独龙、景颇、傈僳、德昂、布依、彝、白、傣、壮、苗、瑶、佤、黎、水等少数民族,与汉族比较,头饰非常突出。它使我恍然大悟,卷边斗笠正是花腰傣堪称一绝的头饰。那么,其他少数民族的头饰怎样呢?

  聚居在红河南岸的彝族撤梅人戴“鸡冠帽”。鸡冠帽用硬布剪成鸡冠形状,再缀上多颗大小银泡,戴在头上银光闪闪,十分醒目。鸡冠帽主要靠刺绣和缀穗,黑底上绣着鲜艳的花纹,就像雄鸡大红的冠子。昆明西山区彝族女青年在订婚以前,所戴鸡冠帽鸡头向后,表示未婚;在订婚“吃大酒”仪式上,就要将鸡头从头后转向头前,表明已婚配。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彝族青年相爱,当他们在森林中约会时被魔王发现,魔王狠毒地把小伙子踢昏死过去,姑娘拒绝被凌辱而逃跑,魔王在后边追赶。当姑娘跑到一个寨子边时,寨中的雄鸡正好高声啼叫,魔王被吓得不敢再追。姑娘知道魔王怕雄鸡,就抱着雄鸡来到森林中。雄鸡一叫,小伙子便复活了。他们结为夫妻,过着幸福的生活,便做了鸡冠帽戴头上,不再惧怕魔王的危害。可见,鸡冠帽是一种吉祥幸福的象征,它饱含着对雄鸡的崇拜。

  洱源、邓川一带的白族姑娘喜欢戴一种“凤凰帽”。凤凰帽是用两瓣鱼尾形的材料缝合而成,帽身就象一只凤凰鸟,帽后沿有二寸来长稍稍上翅的尾巴,帽前沿正中,有一颗用白银镶边闪射红光的帽花,帽花边缘缀满白银和绿玉饰物,帽子上方插着一朵五彩丛花。在传说中,凤凰帽是百鸟之王的姐姐被残暴的国王害死,戴银凤凰帽的妹妹运用计谋毒死国王,为姐姐报了仇,为百姓除了害。为了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英雄,凤凰帽也就一直流传下来。

  拉祜族平时所戴的帽子,有的人称为“瓜皮帽”,但与汉族的瓜皮帽不同,是用六至八片三角形的蓝布或白布缝制而成的,帽子的边口有一条蓝布边,顶端有一束约半尺长的线穗,既非常轻便、经济、实用,又相当美观并富有民族特色。

  瑶族妇女的头饰千姿百态,有塔式、平顶式、飞檐式、银簪式、絮帽式、钢盔式。瑶家妇女多戴三角形的帽子。这种三角帽是先用竹篾和麻藤编成帽型,然后蒙上布,精心地捆扎绣制而成的。不同年龄的妇女,要戴不同颜色的帽子。老年妇女戴青色的三角帽,寓意四季常青、长命百岁;中年妇女戴蓝色的三角帽,寓意风调雨顺、兴旺发达;年轻姑娘则戴花布蒙成的三角帽,寓意山花烂漫、前程似锦。帽上可以随心所欲地绣织各种花纹图案,诸如花鸟鱼虫、山川树木、狮龙麒象、锦鸡凤凰等,但唯独不能绣虎豹,因为传说三角帽本来就是用以驱逐虎豹的。据说,盘瑶的祖先居住在深山密林里,那
 点击进入 更多精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