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舒耐特沙发:基于媒介环境学的一点思考-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47:28

基于媒介环境学的一点思考

2011年04月  作者:何晨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1    责任编辑:开心简介:  关键词:互联网 自我构念 社会隔离 个人主义文化 集体主义文化  现代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逐渐消除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地理边界,达到“足不出户,通晓全 ...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 自我构念 社会隔离 个人主义文化 集体主义文化

  现代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逐渐消除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地理边界,达到“足不出户,通晓全球”的状态。有学者认为,与此相伴随的是不同文化间的固有差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同的文化相遇、冲击,互相影响乃至逐渐融合。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困惑由此而生——消除了地理边界、模糊了文化差异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更近还是更远了?如果说互联网消除了地域带来的不便,让不同空间的人们能够走到一起彼此交流,可为什么许多互联网使用者在网上的社交经验,在现实中却不适用?如果虚拟世界是开放而友好的,互联网到底是消解差异增进交流,还是制造了更多的隔离?

  媒介环境学研究人的交往、人交往的讯息及讯息系统。具体地说,媒介环境学研究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研究“我们和媒介的互动如何促进或阻碍我们生存的机会……致力于理解传播技术如何控制信息的形式、数量、速度、分布和流动方向,致力于弄清这样的信息形貌或偏向又如何影响人们的感知、价值观和态度”。本文立足媒介环境学,通过综合多学科相关理论,探讨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下,互联网使用、社会隔离与自我构念之间的关系,一窥现代媒介技术发展的影响所在。
 社会隔离的土壤——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对文化娱乐、资讯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往往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

  据统计,中国网民居世界首位。中国网民对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网络媒体、互联网信息检索、网络通信、网络社区、网络娱乐、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部分网民对互联网的具体应用集中在娱乐、电子商务、阅读新闻和及时通信(例如QQ、MSN)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我国的青少年网民占据中国网民数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中国互联网目前最大的用户群体。互联网的娱乐特性加大了其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渗透率——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服务均对互联网在该年龄段人群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青少年作为国之未来,他们在互联网时代能否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发展,不仅需要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予以关注,更是关系国家未来的重要问题。

  互联网的使用极大扩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模糊甚至消除了文化差异和地理边界。从表面上看,今天的人际交往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那是否可以说互联网起到了消解差异增进交流的重要作用?对此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转换视角予以探究。

 互联网使用、社会隔离与自我构念

  互联网使用与社会隔离现象。已经有不少学者就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展开了研究,对于互联网,有越来越多的来自传播学者、社会科学家等各方面的争论。有研究认为:互联网影响了网民的情绪,进而影响了网民对待生活的态度,从而潜在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基于互联网的传播活动,可以说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文本沟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互联网提供了促成社会成员彼此广泛联系的手段。

  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技术推动了社会连接,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传播学者和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却发现了看似矛盾的结论——随着互联网使用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连接节点增加,社会隔离程度却也在增加——“人们越来越熟悉,人们越来越孤立”。换句话说,虽然互联网的使用使得人们的交往对象看似增多了,人们看似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现实并非如此。

  与此研究相对应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随着互联网使用的增进,中国人也存在社会隔离程度增加的情况。

  在调查中,在每周上网时长超过40小时的网民中,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互联网减少了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这一比例远高于上网时长较短的人,而有近四成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受访者承认“互联网时代,我感觉更孤单”的说法。

  价值观、生活态度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人们的行为也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态度,特别是一些新兴事物,由于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不足,在与它们的接触中逐渐了解和把握它们,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也往往会潜移默化地被这些新兴事物所改变。互联网不仅作为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生活平台,更作为一种文化,其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尤其值得研究。

  作为文化的互联网。由于互联网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同步传播和交互性强等特性,互联网使得不同内涵的文化——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彼此交融。

  如果我们将互联网本身视为文化,那么互联网是集体主义文化还是个人主义文化呢?互联网是将传统的社区生活移植到了网上还是提供了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提供了更多广阔的天地还是更为私密的空间?

  尽管互联网让陌生的人彼此交换各种信息,让使用者似乎步入了全球化生活状态,笔者认为这种“地球村”只是一个假象,作为文化本身,互联网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文化烙印。无论是便捷的新闻订制,还是网络购物,都是人们高度个性化的体验;在即时通信系统中交流,人们只需要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屏蔽与自己交流的网友;在互联网世界,再“小众”的观点也能够找到支持者,从而形成各种极端的小团体——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难以做到如此“自我”。

  在传播活动中,互联网的使用者追求的是多元化信息“为我所用”,强调网络行为是“我”要发言、“我”要参与。个性化本身就是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目前的趋势是,先进的网络技术公司提供了无数的选择,确保互联网的使用者能够得到一个高度个性化的体验。这些个人化的工具,加剧了互联网的个人主义文化特征,导致人的超个性化发展,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终将消解社会联系,使现实的人成为虚拟的人。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文化特征,缺乏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和养成。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没有生命的虚拟世界体验——以风靡一时的“开心网”为例,人们在这里可以通过虚拟货币购买农作物种子、工具,在虚拟的土地上进行种植,饲养虚拟宠物,甚至和虚拟人进行恋爱交往。如果时间有限或者兴趣减淡,便任由这些虚拟的动植物无人照料,与虚拟人的感情更是可以说断就断,不用考虑他人的感受,不用背负任何责任。

  为什么互联网在便利沟通的同时,反而加剧了社会隔离?本文基于媒介环境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结合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构念的定义,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文化、自我构念与社会隔离。自我构念,主要是指个体如何理解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自我构念”的理论探讨与应用研究大量涌现。马库斯等人提出:不同的文化,即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将会决定人们形成不同的自我构念——独立型自我构念和依赖型自我构念。

  如果从全球视野来看,在亚洲、南欧及南美等地区的人们较为崇尚集体主义文化,人们更倾向于依赖型的自我构念;而在西欧、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地的人们则更为崇尚个人主义文化,他们倾向于独立型的自我构念。

  自我构念主要的两个维度——独立型自我构念和依赖型自我构念的主要区别在于:依赖型自我构念强调关注他人,将与所属群体保持和谐关系作为重要的生活目标;独立型自我构念强调表现自我,与他人保持独立,将表现自己的独特内在特质作为重要的生活目标。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两个维度上对自我构念产生重要影响。一个是集体主义文化培养人们具有较强的社会定向,个人主义文化则培养人们具有较强的个人定向;另一个维度是集体主义文化培养人们具有较强的情景化定向,个人主义文化培养人们具有较强的非情景性定向。在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个体注重与他人一对一的关系(如母子关系、配偶关系等)。如果从跨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综合传播学的理论,还可以得出一个区分自我构念的基本尺度:社会因素融入自我的程度。这些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亲密的社会关系、重要的团体关系和集体行为等。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比如在中国或者日本,人们倾向于在友好的社会关系中定义自己。相反在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比如美国人,则往往把自己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追求张扬个性。

  由于互联网在中国的日益普及,互联网首先“物理性”地割据了人们的生活时间,传统的交流方式被新方式所替代,转变成了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交流。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个人主义文化,互联网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特别是对与他人关系的看法——即转变了中国人自我构念的维度,加剧了社会隔离的程度。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文化,讲究群体关系与和谐,相互依存程度较高,大家都希望通过人际关系明确自己的位置。而互联网的使用,带来了个人主义文化的冲击,人们开始更为强调自我。个体的自我构念不同,他们对待社会关系的方式也不同。通过分析自我构念与社会隔离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具有依赖型自我构念的个体来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保持稳定的自我和自尊的来源。所以,人们会有意地利用一些技巧来培养和谐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交往中降低“个性”导致的随意性。而具有独立型自我构念的个体,只要能够在自己所涉及的信息传播领域具有“自我”控制,就会使他们产生积极的个体认定并提高自尊水平。

  换句话说,独立型自我构念的个体倾向于不依靠社会交往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因而对现实社会交往的关注度不足。这便是互联网使用导致个体社会隔离程度加剧的传播学和心理学的原因所在。

 结语

  虽然研究报告上的数据显示,互联网导致的中国网民的社会隔离程度并不算很深,但是“随着互联网使用的增进,人们的社会隔离程度也在增加”这一现象值得传播学界关注。随着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应用程度的加深,社会隔离加剧的速度和不可知的影响也在不断增长。

  如果我们以电视媒体为例来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走入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对电视的沉迷造成了很多社会的负面效应,例如家庭关系的疏离、时间管理的下降、娱乐化因素过高等,这些负面效应曾促使一些社会学专家发出“关掉电视”的呼吁。随着互联网应用广度和深度的加大,社会隔离现象对人们身心不良后果会进一步显现——抑郁症、营养不良、免疫系统疾病等,“互联网正在成为电视之后下一个困扰人类的异化物”。

  正如前文提及,互联网的教育功能和娱乐特性加大了其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渗透率,如何令互联网的应用真正促进社会交往、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恰当的人际关系,如何增进多维度而非单一维度的自我构念的形成,使得人们和新媒介技术的互动能够促进而非阻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是我们基于媒介环境学和其他学科相关理论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林文刚编,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5年版。

  4.张林、朱晓、邢方:《国外关于自我构念研究的理论综述》,《宁波大学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