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 mom:上海以国际化视野集聚高层次人才 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36:11

人才资源总量近400万 两院院士占全国11% 中央“千人计划”人才数居全国第二

上海以国际化视野集聚高层次人才

2011年11月4日   01:01-要闻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谈燕/尚才

  本报首席记者 谈燕 本报通讯员 尚才

    上海国际人才高地建设再添生力军,今天,首批160名上海“千人计划”专家将集体亮相市委党校,接受“上海特聘专家”荣誉。

    转型发展,要靠创新驱动,而创新,最终是人的创新。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人才资源总量近400万。其中,两院院士165人,占全国院士总数的11%;中央“千人计划”人才225人,位居全国第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34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1260人;中科院“百人计划”杰出科学家249人;上海领军人才580人;享受政府特贴的约1万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15人……

    以国际化视野集聚人才、以发展舞台培养人才、以创新机制激活人才,使人才效用实现最大化、使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得以无缝对接、使创新创业助推结构升级,上海向国际人才高地不断迈进。

加大急需人才引进力度

    近日发布的《上海金融领域“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至2015年,集聚32万金融人才。

    尽管已经拥有比较雄厚的人才力量,但是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求相比、与其它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的人才竞争力明显不足。数据显示,上海金融人才总量约为23万,其中有国际化经历的人才仅占1.4%,而新加坡达到20%;上海航运人才全球人才排名,仅列第八;上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的人才,特别是TFT(薄膜晶体管)产业、民用飞机、清洁高效发电设备、高技术船舶等新兴领域专业人才紧缺、人才储备不足,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竞争与挑战面前,愈要以国际化视野吸引人才。

    近年来,上海先后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及“引进千名香港专才计划”,成功引进了21944名海外人才。目前,上海已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创业的首选城市之一。据统计,常住上海的外国专家约8.5万人,留学生9万人,持有效《外国人就业证》、实际在沪就业外国人近7万人,其中9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紧紧围绕上海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急需的人才,上海加大引进力度。著名汽车技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章桐是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他带领团队研制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世博园区运行,是全世界迄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

    求贤若渴。上海交大所有校领导出境参加学术活动时,都会在工作之余接触当地高层次人才,先后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列入中央“千人计划”的专家达39人,还聘请艾滋病毒的发现者、2008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吕克·蒙塔尼担任讲席教授。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年龄、不唯单位所属性质,但求为我所用。在上海前六批中央“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中,中央在沪机构有153人,占总数的68%。上海提供服务和配套资助过程中,坚持一视同仁,同样给予地方生活配套资助。

为创新创业人才搭建舞台

    在高校科研院所林立的杨浦,集聚了一批既在大学做研究、又在园区创业的“两栖人才”。美国威客森林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徐剑锋身兼复旦教授、企业老总双重身份。他坦言,教授一职让他这个创业者有了坚实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依靠,而杨浦的人才服务政策也让他感受到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推动和支持。最高100万元启动资金、200平方米免费办公场地、200万元贷款担保、500万元贷款贴息、100万元创业风险补偿……杨浦区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降低了启动成本。

    对上海而言,人才集聚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为创新创业人才搭建事业舞台、提供发展土壤,让各类人才都能如鱼得水、尽展所长。

    在上海的各个园区,人才与产业紧密相连:张江园区人才基地探索建立与中国商飞公司、宝钢集团等人才基地的沟通协作机制,形成信息、服务、品牌、人才效应共享机制;紫竹园区与上海交大人才基地联合组建“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打造“技术创新园”和“产业孵化器”,推进产业、技术和人才的融合;国际汽车人才基地分别与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签订合作协议,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以一边在大学授课或从事学术研究,一边在科研院所开发创新,还可以到科技园创业、到企业任职。 (下转第7版)

    (上接第1版)上海建立《上海市居住证》B证制度,在社会保险、子女就学、购置房产、办理贷款、申请专项资金支持、创办高新企业享受减免税政策等方面,给予来沪创业、工作、居住半年以上的海外人才同等市民待遇。本市13个部门联合发文,共建海外高层次人才生活服务和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专窗,致力于解决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创业等方面的问题。上海还大力发展人才公寓和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去年底,浦东就新区的生活环境和商务环境所做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十分满意。

海外、本土人才共融发展

    人才带动了新兴产业发展,“千人计划”的实施对此作了最好诠释。上海大学特聘教授、纳微能源研究所所长胡志宇领衔进行的纳微能源新技术研究,将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并成功申请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目前,胡志宇与嘉定国际汽车城人才基地合作,建成国内第一条“NanoEPower”芯片科研与纳微加工工艺线,把上海国际汽车城作为新能源项目重点进行孵化、培育,进行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开发。

    在海外人才不断填补空白、引领产业发展的同时,上海本土人才的创新,对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各类人才参与载人航天、大飞机研发等国家重大工程,服务上海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推进了科技自主创新不断发展。

    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成为上海实现创新驱动的强大动力。在不同环境背景下成长,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如何做到“和而不同”、在融合中形成合力?上海积极探索。

    近年来,上海财经大学引入不少海归教师,一度引发担心,会不会对国内教师产生冲击?财大建立开放式、双轨制的人才运行管理机制,逐步促进海归和国内教师的融合。在财大经济学院,要求每位海归教师提交上一年度科研、教学以及学院服务工作等方面的详细报告,院长给每个人写评议信,作出该年度的综合评价,作为提职、提薪的依据之一。国内教师仍维持既有人事、考核制度;达到学校规定要求的教师还可申请进入海归教师的考核模式,接受相应的考核条件并享受相应待遇。这一人才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形成了相互竞赛、和谐发展的良好学术氛围,海归教师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质量在国内居于前列,国内教师也陆续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海归和国内教师齐头并进,在国家级课题立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不仅仅是上海财大,在一些 “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的团队中,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在专业研究、技术攻关方面都取得了突破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