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验收调试报告:第十七章中枢神经系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21:27:47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脊髓

一、脊髓的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圆柱形,前后稍扁,外包被膜,与脊柱的弯曲一致,上端平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平第一腰锥下缘,长约45厘米。

脊髓的表面有几条纵行的沟裂,分别是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裂和后外侧裂。前外侧裂有前根发出,后外侧裂有后根附着。

从脊髓上发生31对脊神经。所以将脊髓分为31个节段。其中颈髓8节(C1-8)、胸髓12节(T1-12)、腰髓5节(L1-5)、骶髓5节(S1-5)和尾髓(C01)1节。

脊髓全长有二个膨大,颈膨大在颈5至胸1节段处。腰膨大位于腰2至骶3节段处。脊髓膨大与肢体发达程度有关。

在人胚早期,脊髓几乎与脊柱等长。从胚胎第4个月起,脊柱的生长速度比脊髓快,因而脊髓下端逐渐相对上移。到出生时,脊髓下端平第三腰椎,成人达第一腰椎下缘。由于脊髓的相对上移,原先呈水平伸向椎间孔的脊神经根丝需在椎管内垂直下行一段距离后才能从相应的椎间孔穿出。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从横切面观察脊髓,可见脊髓的正中央有中央管,管腔窄小不通畅。围绕中央管可见H形或蝶形的灰质。每一侧灰质可见分别向前后方向伸出的前角和后角,在胸髓和上部腰髓(L1~L3)还可见向外伸出细小的侧角。前、后角之间的宽阔区域为中间带。位于中央管周围,连接双侧的灰质称灰质连合。白质籍脊髓的纵沟分为三个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为前索;前、后外侧沟之间为外侧索;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为后索。在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间有纤维横越,称白质前连合。在灰质后角基部外侧与外侧索白质之间,灰、白质混合交织,此处称为网状结构。不同节段脊髓的灰、白质构成形态是不同的,这是由于不同节段脊髓因其所支配的身体部位不同而含有的神经元数量不同所致。

1. 灰质:

(1) 前角(又称前柱) 短宽,主要由运动(传出)神经元(前角运动细胞)组成。一般将前角运动神经元分为两群,内侧群的神经元支配躯干肌,外侧群的神经元支配四肢肌。位于前角浅部的神经元支配伸肌,深部的神经元支配屈肌。前角运动神经元按其大小和所支配骨骼肌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大、小两型:大型为α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经前根和脊神经支配骨髂肌梭外的肌纤维,直接引起关节运动。小型为r运动神经元,支配肌梭内的骨骼肌纤维,其作用是调节肌纤维的张力,对保持肌张力起重要作用。此外前角内还含有一种小型的Renshan细胞,属GolgiⅡ型细胞,对前角α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2) 后角(又称后柱) 细长,主要由中间神经元组成。后角的神经元比前角的复杂,分群较多,主要有以下诸群。

 ①后角边缘核 位于缘层内,由一些较大型的神经元构成。

 ②胶状质 在缘层前方,贯穿脊髓全长,向前凹陷呈半月形,由小型神经细胞构成。主要完成脊髓节段间的联系。

 ③后角固有核 位于胶状质的前方,含大中型细胞较多,它们发出的纤维,主要交叉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前、侧束,上行到背侧丘脑,传导痛、温觉和粗略触觉的冲动。

 ④胸核 也称背核,仅见于颈8至腰2节段。位于后角底内侧,由一团大型神经元组成,发出纤维组成同侧的脊髓小脑后束。

(3)中间带 为位于前、后角之间的灰质,包括中间内侧核和中间外侧核。

 ①中间内侧核:位于胸核的前方,其神经元的轴突组成脊髓小脑前束。

 ②中间外侧核:位于前、后角之间,中间内侧核的外侧,为由中、小型神经元组成的核团。在脊髓胸1~腰3节段处,它向外侧突出于前、后角之间形成侧角(又称侧),是交感神经在脊髓的中枢。在脊髓骶2~4节段,在相当于中间外侧核的部位,有由小型神经元组成的核团,称为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在脊髓的中枢。 Rexed板层的概念:1952年Rexed根据猫的脊髓材料,提出脊髓灰质板层构筑学说,认为脊髓灰质神经无不是分群存在,而是从后角到前角分为10个板层。Ⅰ层相当于后角缘层,Ⅱ层相当于胶状质,Ⅲ、Ⅳ层相当于后角固有核,Ⅴ、Ⅵ层位于后角基部,Ⅶ层相当于中间带,Ⅷ层位于前角基部,Ⅸ层相当于前角运动细胞群,Ⅹ层位于中央管周围。以后发现人和其他动物的脊髓也同样具有10层构筑。现在这种分法已被普遍采用 。

2. 白质 位于脊髓灰质周围,由纵行排列的长短不等的纤维束(传导束)组成。在脊髓白质各索中,向上传递神经冲动的传导束称为上行(感觉)纤维束。向下传递神经冲动的传导束称为下行(运动)纤维束。紧贴灰质边缘的一层短距离纤维称为固有束。

上行(感觉)纤维束由起自脊髓灰质或脊神经节的纤维组成,上升至脑。下行(运动)纤维束由起自脑各部的纤维组成,下行止于脊髓前角或后角等处。

(1) 上行(感觉)纤维束

①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此二束均由起自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组成。由下半身(T5以下)来的纤维组成薄束,由上半身(T4以上)来的纤维组成楔束。在第4胸节以上的脊髓后索内,薄束行于内侧,楔束行于外侧,此二束的功能是向大脑传导本体感觉(来自肌、腱和关节等处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和精细触觉(如辨别两点距离和物体的纹理粗细等)冲动。由于薄束、楔束中的纤维是按照骶、腰、胸、颈的顺序自内向外排列进入脊髓的,因此,来自各节的纤维有明确的定位关系。

②脊髓小脑后束 位于外侧索周边的后部。此束的纤维起自同侧的脊髓胸核,上行经延髓和小脑下脚入小脑,终止于小脑皮质。其功能是向小脑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主要来自躯干下部和下肢)。

③脊髓小脑前束 位于脊髓小脑后束前方。此束的纤维主要起自脊髓中间内侧核 ,大部分纤维自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的外侧索上行,经脑干和小脑上脚,终止于小脑皮质,其功能与脊髓小脑后束相同。

④脊髓丘脑束 位于外侧索的前半和前索中。此束的纤维主要起自脊髓后角固有核,纤维大部分斜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的前索和外侧索内上行,行经脑干,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至对侧外侧索上行的纤维束称为脊髓丘脑侧束,其功能是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通常将交叉至对侧前索内上行的纤维束称为脊髓丘脑前束,其功能是传导粗略触觉冲动。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上行至延髓后,合并成一束,称为脊髓丘脑束(脊髓丘系)。

(2) 下行(运动)纤维束

①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起自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以及其他一些皮质区域的锥体细胞。其纤维自大脑皮质下行途经内囊后肢和脑干,在延髓的锥体交叉处,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后下行于脊髓外侧索后部,称为皮质脊髓侧束,其纤维多止于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皮质脊髓束的小部分纤维,在延髓体交叉处不交叉,下行于同侧前索的前正中裂两侧,称为皮质脊髓前束。此束一般下行不超过胸段,其纤维大部分逐节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多止于对侧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也有一些纤维不交叉止于同侧的前角运动细胞。 皮质脊髓束的功能是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直接接受皮质脊髓束纤维的前角运动细胞主要支配运动肢体远端(指和趾)的肌,这可能与人类的精细技巧运动有关。控制躯干和四肢各部肌活动的皮质脊髓侧束纤维,存在有明确的定位关系,即支配上半身的纤维行于该束的内侧部,支配下半身的纤维行于该束的外侧部。

②红核脊髓束 位于皮质脊髓束的腹侧。此束的纤维起自中脑红核。纤维自该核发出后,立即交叉至对侧,下行于脊髓外侧索内,其纤维至脊髓后角神经元中继后,止于前角运动细胞。其功能是兴奋同侧屈肌运动神经元,同时抑制同侧伸肌运动神经元。

③前庭脊髓束 位于前索内。其纤维起自前庭神经外侧核,在同侧下行,远达腰、骶段,并逐节终止于前角运动细胞。其功能兴奋同侧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同侧屈肌运动神经元。

④顶盖脊髓束 位于前索内,其纤维起自中脑上丘,交叉后下行,终止于脊髓灰质。其功能是参与完成视、听觉的防御反射活动。

⑤内侧纵束 位于脊髓前正中裂的两侧。其纤维主要起自前庭神经核,下行止于脊髓灰质。其功能是把内耳平衡(位觉)器与眼球运动和头的运动联系起来。

⑥网状脊髓束 位于外侧索和前索内。其纤维起自延髓和脑桥的网状结构,下行终止于脊髓灰质。其功能与调节肌张力有关。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在脊髓内部存在着某种神经元的特定联系,这就构成了脊髓反射的基础。这些反射的存在反映脊髓在运动控制中起着很基本的作用。牵张反射属于两个神经元构成的单突触反射弧。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是骨骼肌内的肌梭,当肌肉被拉长时肌梭即被兴奋。传入神经元为位于后根神经节内体积较大的神经元,其突起口径较粗大。纤维进入脊髓后其侧支可直接兴奋α-运动神经元,从而引起被拉长的肌肉产生收缩。临床上经常用作检查的腱反射(深反射)即属牵张反射。例如,当叩击髌韧时可轻微牵拉股四头肌,从而很快引出股四头肌的收缩,表现为伸小腿动作,牵张反射本身还受到r-反射袢的影响。这个反射袢是人体正常维持肌张力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一些下行传导束(如网状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可兴奋γ运动神经元,这可以引起肌梭内的骨骼肌收缩从而兴奋肌梭感受器。肌梭被兴奋就会通过上述牵张反射弧的通路兴奋α运动神经元,引起相应骨骼肌(梭外肌)的收缩。 屈曲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如当手碰到伤害性刺激(如针刺,烫灼等疼痛刺激)时会很快回缩即属此种反射。屈曲反射至少要三个神经元参加,即位于皮肤表浅部的感觉末稍将疼痛信息经后根神经节中较小的神经元传入后角,再经中间神经元传递给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引起肌肉收缩。由于肢体收缩往往涉及成群的肌肉,故受到兴奋的α-运动神经元常常是多节段的。此外,还存在有许多更复杂、涉及更多中间神经元的脊髓反射,其中甚至包括涉及四肢节律性位移运动的反射以及排粪、排尿等内脏反射,这些都将在相应学科中叙述。 各种原因(如外伤、变性、肿痛、感染和血供障碍等)均能造成脊髓损伤。损伤的范围不同可引起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运动或反射障碍。

脊髓的完全横断能引起伤面以下全部感觉和随意运动的丧失。如伤在上颈髓,病人可表现为四肢截瘫;如伤在颈、腰膨大之间则为双下肢截瘫。脊髓横断初期(数日至数周)会表现出一种脊髓休克的现象。所谓脊休克是指脊髓突然受到严重损伤时,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会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的状态,此时躯体运动和内脏的反射消失,骨骼肌紧张性下降,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出汗被抑制,直肠和膀胱内粪尿潴留等。脊休克是暂时现象,以后各种脊髓反射活动可逐渐恢复,但不同动物的恢复时间长短不一,低等动物如蝗在脊髓离断后数分钟内即恢复,而犬需几天时间,人类恢复最慢需数周至数月。脊休克的产生,不是脊髓损伤引起,而是由于离断面以下的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调控,于是出现了无反应的休克状态。休克期过后,随着反射恢复,可表现为肌紧张增高,腱反射亢进,对排尿和排便不能行随意控制等。脊髓半断离可引起伤面以下出现所谓布朗-色夸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即病人在伤侧以下部位有位置觉、振动觉和精细触觉等深感觉消失,还伴有对侧痛温觉(浅感觉)的丧失以及伤面以下同侧肢体硬瘫。脊髓空洞症的病理改变为脊髓中心部位产生空洞(颈髓多见)。这就造成传导痛温觉的脊髓丘脑束在白质前连合处被切断,从而引起相应部位(如双侧上肢)的痛温觉消失。如果腔洞扩大则还可造成相同节段的前角运动细胞或皮质脊髓束的损伤,造成各种运动障碍。脊髓灰质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累及灰质前角的病变,造成所支配区域(如一侧下肢)的软瘫,表现有明显肌萎缩,肌张力低下和腱反射消失。

第二节 脑干

脑干由中脑、脑桥和延髓所组成。其内部结构也由灰质和白质所组成,但和脊髓有所不同。脊髓的灰白质相对集中,而脑干的灰质和白质不集中,主要有以下几处原因所造成:

1.无论上行纤维或下行纤维在脑干部位大部分实行交叉。

2.并有侧支,与网状结构相联系。

3.从大脑来的纤维在脑桥小脑中脚换神经元,换神经元后进入小脑。

在脑干中使灰质分散,形成大小不等的灰质团块,称为神经核。

  一、脑干的位置与外形

(一)   脑干的腹侧面

               锥体:锥体束

               锥体交叉:锥体束的大部分交叉到对侧

    延髓       橄榄:下橄榄核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

               橄榄后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基底沟:基底动脉

        脑桥基底部     三叉神经

  脑桥  小脑中脚      

        延髓脑桥沟: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脑桥小脑三角:延髓、脑桥和小脑交界处

 

          大脑脚底:下行纤维束

 中脑     脚间窝:内侧有动眼神经根出脑后穿出

(二)   脑干背侧面

        上部:菱形窝的下半

延髓             薄束结节:薄束核

        下部     楔束结节:楔束核

                 小脑下脚

 

           构成菱形窝的上半

  脑桥    小脑上脚

          上髓帆:其上方有滑车神经出脑

 

          上丘(视觉反射中树)→ 上丘臂

 中脑

          下丘(听觉反射种树)→ 下丘臂

(三)  第四脑室

1.  位置: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

2.  第四脑室底——菱形窝

             下外界: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

   境界      上外界:小脑上脚

             外侧角

             正中沟、界沟、第四脑室外侧隐窝

                前庭区:前庭神经核

                听结节:蜗神经核

             内侧隆起、髓纹

  结构       面神经丘:展神经核、面神经膝

             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核

              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

             分隔索、最后区、闩

             蓝斑:蓝斑核

3.  第四脑室顶

             前部:上髓帆

             后部:下髓帆,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第四脑室脉络丛

             三个孔:第四脑室正中孔(1),第四脑室外侧孔(2)

4.  连通关系 

                           中脑水管 →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 

                           正中孔、外侧孔 → 蛛网膜下隙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一)  脑神经核

1. 一般躯体运动核

脑神经核

位置

脑神经

功能

动眼神经核

中脑上丘

上睑提肌,上、下、内直肌,下斜肌

滑车神经核

中脑下丘

上斜肌

展神经核

脑桥

外直肌

舌下神经核

延髓

舌肌

2. 特殊内脏运动核

脑神经核

位置

脑神经

功能

三叉神经运动核

脑桥

咀嚼肌

面神经核

脑桥

面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镫骨肌

疑核

延髓

Ⅸ,Ⅹ,Ⅺ

软腭、咽、喉及食管上部骨骼肌

副神经核

延髓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3.一般内脏运动核

脑神经核

位置

脑神经

功能

动眼神经副核

中脑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上泌涎核

脑桥

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下泌涎核

延髓

腮腺

迷走神经背核

延髓

颈部、胸、腹腔大部分脏器

4.内脏感觉核

脑神经核

位置

脑神经

功能

孤束核

延髓

Ⅶ,Ⅸ,Ⅹ

味觉和内脏一般感觉

5. 一般躯体感觉核

脑神经核

位置

脑神经

功能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中脑

咀嚼肌的本体觉

三叉神经脑桥核

脑桥

头面部触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

延髓

头面部痛、温觉

6. 特殊躯体感觉核

脑神经核

位置

脑神经

功能

前庭神经核

脑桥、延髓

平衡觉

蜗神经核

脑桥、延髓

听觉

(二)   非脑神经核(传导中继核)

非脑神经核

位置

红核、黑质、上丘灰质层、下丘核

中脑

脑桥核、蓝斑核

脑桥

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

延髓

 

(三)   上行纤维束

1. 内侧丘系

2. 脊髓丘系

   

3. 三叉丘系

4.  外侧丘系

(四)  下行纤维束——锥体束

         

三、   脑干网状结构 

1.位置: 位于脑干内神经核与上、下行纤维束之间。

2.功能

1)上行网状激动系统:传导非特异性冲动,使大脑皮质保持意识水平、清醒状态。

2)躯体运动调节系统:通过网状脊髓束参与运动调节。

   生命运动中枢:延髓网状结构内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调节心、血管运动和呼吸运动。

四、脑干各段平面简介

根据结构可将延髓、脑桥、中脑各分为几部分。延髓分上、下两段,下段形似脊髓,称闭合部;上段中央管向后敞开,称开放部。脑桥在结构上分腹、背两部分。腹侧部为脑桥基底部,背侧部为脑桥被盖部。中脑分为三部分,在中脑水管周围的灰质区,称导水管周围灰质,其背侧为中脑顶盖,其腹侧称大脑脚。大脑脚又分为三部分,由背侧向腹侧依次为中脑被盖、黑质、大脑脚底。脑干结构复杂,许多白质和灰质的结构关系需用横切面介绍如下:

 1.延髓下部横切面(内侧丘系交叉平面)此平面原来脊髓的灰质结构已打乱,中部有中央管和中央灰质,其背侧出现四团灰质,内侧一对为薄束核,外侧一对是楔束核。中央灰质两侧的弓状纤维,是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级纤维,中央灰质腹侧是内侧丘系交叉,该切面的腹侧是两束粗大的锥体束。相当于脊髓外侧索的部位变化较小,外侧索的纤维束在这里大部原位排列,其中楔束核外侧出现了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脊束。

 2.延髓橄榄中部切面:此平面中央管向背侧敞开形成第四脑室。第四脑室底自中线向外依次排列有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和前庭神经核。此平面的腹内侧是锥体束,外侧为下橄榄核。沿中线自前向后依次排列着内侧丘系、顶盖脊髓束和内侧纵束。第四脑室底灰质与下橄榄核之间的区域是网状结构。其外侧,自背侧向腹侧依次排列着小脑下脚、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脊髓丘脑束。

 3.脑桥下部横切面: 脑桥基底部有大量横纤维,向两侧集中成小脑中脚。粗大的纵行纤维是左右锥体束。纤维间是分散的脑桥核。脑桥被盖部,面神经丘深面是展神经核,其腹外侧的网状结构中可见面神经核。界沟外侧为前庭神经核。被盖部腹侧有两纺缍状纤维束,称斜方体,内侧丘系纵行穿过斜 方体。被盖部中区属网状结构,其外侧仍为三叉神经脊束核。

4.脑桥中部横切面: 此平面基底部基本与脑桥下部结构相同。不同的是被盖部三叉神经根的外侧出现了三叉神经脑桥核,根的内侧为三叉神经运动核。

5.中脑下丘平面:此平面中脑顶盖部为一对下丘核,可见外侧丘系终止于此。导水管周围灰质腹侧为滑车神经核,再向腹侧是小脑上脚交叉,自此向外依次有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排列。中脑被盖中部是网状结构,腹侧是黑质和大脑脚底。

6.中脑上丘平面: 此平面与下丘平面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顶盖部为上丘核,导水管周围灰质腹侧为动眼神经副核和动眼神经核。被盖部突出的改变是出现了浑圆的红核,其外侧为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腹侧仍为黑质和大脑脚底。

第三节 小脑

一、 位置和外形与分区

1.  位置:位于颅后窝,脑桥与延髓背侧,藉三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 

                小脑蚓:小脑中部比较狭窄的部分 

2.  形态       小脑半球:两侧的膨大部   

                小脑脚:上、中、下三对

    小脑扁桃体:靠近枕骨大孔,当颅内压增高时,可引起小脑扁桃体疝

3.小脑的分叶和机能分区

                  前叶:小脑上面原裂以前小脑体

1)形态学分叶     后叶:小脑原裂与外侧裂之间

                  绒球小结叶:小脑下面借后外侧裂与后叶分界 

2)机能分区

     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 原小脑

     脊髓小脑(小脑蚓和小脑半球中间部及相关的顶核与中间核)—— 旧小脑

     大脑小脑 (小脑半球外侧部及相关的齿状核)—— 新小脑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1.小脑皮质:三层——颗粒层、梨状细胞层、分子层

2.髓体:小脑内部的白质

              齿状核

3.小脑核     中间核:球状核、栓状核

              顶核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与功能

1.前庭小脑

前庭神经节和前庭神经核的纤维→小脑下脚→前庭小脑→前庭神经核→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躯干肌及眼外肌运动神经元

功能:维持身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

    2.脊髓小脑

     脊髓小脑前、后束→小脑上、下脚→脊髓小脑

①小脑蚓→顶核→前庭神经核、网状结构→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脊髓前角                         

                                 →对侧红核;红核脊髓束→前角

②中间部皮质→中间核→小脑上脚

                                 →对侧丘脑→大脑皮质→皮质脊髓侧束→脊髓前角 

    功能:参与调节肌张力,维持姿势 

    3.大脑小脑

       大脑皮质→脑桥核→小脑中脚→大脑小脑→齿状核→小脑上脚→丘脑、红核→大脑皮质→皮质脊髓侧束→脊髓前角

      功能:控制上、下肢精确运动的计划和协调

四、小脑的功能: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

     原小脑综合症:平衡失调,眼球震颤

     新小脑综合征: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意向性震颤等

第四节 间脑

 位置:位于脑干与端脑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掩盖,仅部分腹侧部露于脑

         背侧丘脑

         上丘脑

 分部    下丘脑

         后丘脑

         底丘脑

一、背侧丘脑

      1.外形;卵圆形灰质团块;前端为丘脑前结节,后端为丘脑枕,两侧丘脑借丘脑间粘合相连 

     2.分部:以“Y”字形内髓板分为前、内、外侧核群

                前核群            

  背侧丘脑      内侧核群                           联络性核团,与大脑皮质有往返的纤维联系

                          背侧部  

              外侧核群             腹前核        ←小脑上脚、纹状体、黑质

                         腹侧部    腹中间核      → 躯体运动中枢

               (特异性中继核团)           腹后内侧核←三叉丘系及味觉纤维

                                  腹后核

                                            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及脊丘系

    3.功能:皮质下感觉中枢,可能感知粗略痛觉 

二、后丘脑

    1.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发出听辐射→听觉中枢

    2.外侧膝状体:接受来自视束的视觉纤维,发出视辐射→视觉中枢

三、上丘脑

             松果体:属内分泌器官,产生褪黑素,抑制性腺功能,16岁以后钙化 

             缰三角:含缰核,接受经髓纹来自隔核的纤维,传出纤维经后屈束至脚间核 

    组成     缰连合

             丘脑髓纹;起于下丘脑,止于缰核(属边缘系统) 

             后连合

四、底丘脑

位于间脑与中脑的过渡区,内含底丘脑核及部分红核、黑质,与纹状体联系密切,属锥体外系的重要结构 

五、下丘脑

     1.位置:背侧丘脑的下方

               上界:为下丘脑沟 

     境界      下界:视交叉、灰结节、漏斗(下连垂体)、乳头体

               前界:终板

               后:续中脑被盖

     2.内部结构

     乳头体核:发出乳头丘脑束、乳头被盖束等,与背丘脑、端脑、脑干、脊髓之间有广泛的联系

  

 3.功能:

   (1)神经内分泌中心,完成神经——体液调节

   (2)皮质下植物性中枢,调节体温、摄食、生殖、水盐代谢及内分泌活动

(3)与边缘系统联系密切,参与情绪行为反应

   (4)视交叉上核可能是人类昼夜节律(生物钟)的起搏点

六、第三脑室

    1.位置:两侧背侧丘脑、下丘脑之间的矢状窄隙

                 顶:第三脑室脉络组织 

                 底: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

    2.境界      前界:终板

                 后界,松果体和后连合

                 侧壁:背侧丘脑和下丘脑

                   两侧:经室间孔→侧脑室

    3.连通

                   后方: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

第五节 端脑

大脑位于颅腔内,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结构最大的一个部分,它的表面布满了深浅不同的沟、裂,沟裂之间为隆起的脑回。脑回的产生主要是发育过程中大脑皮质各部的发生速度不同所引起。

一、端脑的外形与分叶

      端脑由两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是大脑纵裂;大脑与小脑之间是大脑横裂。

                  外侧沟:自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半球上外侧面的深沟

  三条恒定的沟    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方,几乎达外侧沟

                  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上

                  额叶: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以前

                  顶叶 : 中央沟以后,外侧沟末端与枕叶前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

     分为五叶     颞叶 : 外侧沟以下

                  枕叶 : 背外侧面:顶枕沟至枕前切迹(距枕极4cm)连线后部

                  岛叶 : 外侧沟深面,被大脑额、顶、颞叶掩盖

各叶主要沟回:

1.上外侧面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 

                 额叶    额上回:额上沟以上

                         额中回: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 

                         额下回: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 

 

                  中央后沟、顶内沟

                  中央后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

                   顶叶    顶上小叶:顶内沟与大脑上缘之间,

                         顶下小叶:顶内沟以下的区域,主要脑回有缘上回和角回

 

                   颞上沟、颞下沟

           颞叶    颞上回: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

                   颞中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

                   颞下回: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大脑内侧面与底面的沟回

                  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内侧面的延续部分 

                  扣带回: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 

     内侧面       距状沟:位于胼胝体后下方呈弓形向后至枕叶后端

                  楔叶: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

                  舌回:距状沟下方皮质

            额叶下面:眶回、嗅球、嗅束、嗅三角 

            枕颞沟、侧副沟、海马沟

            枕颞外侧回:枕颞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底面     枕颞内侧回:枕颞沟与侧副沟之间 

            海马旁回:位于侧副沟的内侧             

            钩:海马旁回前端的弯曲

            齿状回、海马 —— 海马结构

     边缘叶:隔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

以后根据功能和纤维联系,又把眶回、颞极等皮质区和杏仁体、下丘脑、丘脑前核、中脑被盖区等皮质下中枢,与边缘叶合称边缘系统。边缘系统的功能复杂,主要与内脏活动、摄食、情绪反应、性功能有关。可总结为三大功能:自身保存、种族保存和情绪反应。另外近来证明边缘系统的海马与近期记忆有关,海马病变,可引起严重的近期记忆障碍。

二、大脑皮质

大脑半球的表面为灰质,称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是位于大脑表面的一薄层结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为机体全部生理功能的最高调节器官。人类的大脑皮层总面积大约为2000~2480厘米2,细胞总数大约140亿,其中三分之一露在外面,三分之二埋在沟内,皮质的厚度介于4.5~1.3毫米之间。

1.大脑皮质的组织结构

构成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种类丰富,有锥体细胞、梭形细胞、星形细胞等等。细胞以分层的方式排列,一般分为六层:

(1) 分子层  位于大脑皮质的最表层,神经元较少,主要是水平细胞和星形细胞。

(2) 外颗粒层  由星形细胞和少量小型锥体细胞组成。

(3) 外锥体细胞层  主要由中、小型锥体细胞组成,它们的轴突组成联合传出纤维。

(4) 内颗粒层  主要是星形细胞。

(5) 内锥体细胞层  主要由大、中型锥体细胞组成。轴突组成投射纤维。

(6) 多形细胞层  以梭形细胞为主,不有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轴突组成投射纤维或联合传出纤维。

大脑皮层的六层结构因不同脑区而有差异。从大脑皮层的六层结构来看,大脑皮质的1~4层主要接受传入的信息。大脑皮质的投射纤维下行至脑干和脊髓。联合传出纤维分布于皮质的同侧及对侧脑区。另外,2、3、4层细胞与各层细胞相互联系,构成局部神经环路,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和贮存。通过传入接受信息-信息分析整合-产生高级神经活动传出,产生相应的反应。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中枢。如语言中枢、内脏调节中枢、运动中枢、感觉中枢等等。

2.大脑皮质的分区 大脑皮质的构筑虽以6层为基本型式,但各处并不完全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别。为了便于进行形态研究和机能分析,学者们根据细胞构筑和神经纤维的配布对大脑皮质进行分区。各家分区的标准和数目很不一致,较常用的是Brodmann的52区,按此分区法,第Ⅰ运动区为4区,第Ⅰ感觉区为3,1,2区,第1视区为17区,听区为41、42区。

3.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各种感觉信息传向大脑皮质后,经皮质的整合,或产生特定的意识性感觉,或贮存记忆,或产生运动冲动下传调控机体的活动。这就需要大脑皮质广泛的区域参加。但不同的功能相对集中在某些特定的皮质区,从事对一定机能的分析综合,是为皮质功能定位,大脑皮质重要的功能区定位如下。

1)第1躯体运动区

(1)位置: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4、6区) 

             投影区呈倒置人形,但面部是正的

(2)特点    交叉管理

             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取决于该部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2)第1躯体感觉区

  (1)位置: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3、1、2区)

            投影区呈倒置人形,但面部是正的

(2)特点   交叉管理

            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取决于该部感觉的敏感程度

 3)视区: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17区),一侧视区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传来的冲动,即一侧视区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

 4)听区:颞横回(41、42区) ,每侧听区接受双侧听觉传入纤维

 5)平衡区:中央后回下端

 6)嗅觉区:钩附近皮质(34区)

 7)味觉区,中央后回下端岛盖部

                  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额下回后部,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

 8)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受损产生失写症

                  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颞上回后部,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

                  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角回,受损产生失读症

    临床实践证明,善用右手的人(右利者),其语言中枢在左半球,即所谓优势半球。善用左手的人(左利者),其中少数人的语言中枢在右半球,多数人仍在左半球,只有损伤优势半球的语言中枢时,才出现各种失语症。

三、侧脑室 基底核

1.侧脑室

  (1)位置:大脑半球内部的腔隙,内含脑脊液

                 中央部:位于顶叶内

  (2)分部      前角:伸入额叶的部分

                 后角:伸入枕叶的部分

                下角:伸入颞叶的部分

  (3)连通: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2.基底核:   位于白质内,靠近脑底

                              尾状核                    新纹状体

    (1)纹状体               壳

                              豆状核     苍白球 —— 旧纹状体

    (2)屏状核:位于岛叶皮质与豆状核之间的薄层灰质

    (3)杏仁体:位于海马旁回的深面,与尾状核尾部相连

   

    四、大脑半球的髓质

每侧大脑半球的皮质深面,除基底核和侧脑室以外的所有空间都被大量的神经纤维所充满,这称为髓质。髓质中的纤维结构复杂,大体可分为下列三种。

1.联络纤维 在一侧半球内部,各回间各叶间的往返纤维称联络纤维。重要的有扣带束、上纵束、下纵束和钩束等。

2.连合纤维:是连接左右、右大脑半球皮质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穹隆连合。

a胼胝体 为强大的白质纤维板,连接两侧半球广大区域的相应部位,纤维向前,后和两侧放射,联系两半球的额、枕、顶、颞叶。

b前连合 位于穹窿的前方,呈“X”形连接左、右嗅球和颞叶。

c穹窿和穹窿连合 穹窿是由海马至下丘脑乳头体的弓形纤维束,两侧穹窿经胼胝体的下方前行并互相靠近,其中一部分纤维越至对边,连接对侧的海马,称穹窿连合。

3.投射纤维:是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包括基底核,间脑,脑干,小脑和脊髓)的上、下行纤维,这些纤维绝大部分经过内囊。

    内囊由宽厚的白质纤维板构成,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在水平切面上,内囊呈向外开放的“〉〈”形,可分为3部:

①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内含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

②内囊后肢:位于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顶枕颞桥束、视辐射和听辐射通过;

③内囊膝:位于前、后肢会合处,有皮质核束通过。内囊损伤可导致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损伤)和偏盲(视辐射受损),即所谓“三偏综合征”。

五、边缘系统

    1.组成:边缘叶及相关皮质、皮质下结构(杏仁体、隔核、下丘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前核、中脑被盖等)

    2.纤维联系:前脑内侧束、穹隆、乳头丘脑束、终纹(杏仁体一隔区)、脑髓纹(隔区一缰核)等

    3.功能:

    1)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

    2)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

    3)与精神、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