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煤炭龙头股:刘海明:教授贫富差距不该太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33:33

刘海明:教授贫富差距不该太大

  • http://www.huanqiu.com
  • 2011-11-04 08:42
  • 环球时报
  • 我要评论
字号:T|T
    摘要:在我们刚刚为诺贝尔奖和中国科学家再次无缘遗憾之后,也应该知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落后于世界的情形更为尴尬。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原创理论极度匮乏,时髦学者只能跟在国外理论屁股后面当诠释者。

      作者:刘海明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主任


      知识具有价值。不同知识的价值并无贵贱之别,不管从事何种领域探索的知识工人,都是在为人类积累无形财富,其劳动也该无差别,获得的报酬也该有个平均价格。


      不过,不同学科间知识价格的悬殊,已经造成知识界的贫富差距。每年的国家科研项目、自然科学项目和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额度,尽管差距有所缩小,悬殊程度仍非常突出。知识价格的人为哄抬和扭曲,造成高校教授生存状态的多元图景:富教授财源广进,除基本工资外,还有课题提成、社会兼职等,每年收入达数百万元者大有人在;而穷教授除了学校发的工资,其他收入微乎其微,要承担养家、买房的巨大压力。


      在外人看来,教授是稳定、安逸、富裕的群体,只有走进这个群体,才能看到其中的显著差异:“富教授豪车代步,穷教授发愁买房。”教授群体有无仇富现象,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文科教授和工科教授的贫富差距之巨,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文科教授,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教授,比传统的语言学和文学教授,也存在明显差异。


      知识之间价格的不均,造成的问题不容忽视。在我们刚刚为诺贝尔奖和中国科学家再次无缘遗憾之后,也应该知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落后于世界的情形更为尴尬。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原创理论极度匮乏,时髦学者只能跟在国外理论屁股后面当诠释者。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何时能踏上创造者的高地,真的不好说。


      中国学者的智商,知识储备的数量,应该不算可怜。我们的原创性成果屈指可数,科研体制、社会浮躁固然是重要因素,然而社会科学知识的廉价,也是一个原因。真正的科学研究,不管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必须去功利化,甚至包含一定的自娱性质。研究者能沉下去,需要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劳动,需要知识有个社会平均价格。尊重知识,迄今还停留在说说而已的地步,权和利才是今天的“硬通货”。自然科学知识因为与物质财富关系密切,变成了显学,变成了金钱财富;纯理科和多数文科的知识,因为基础,被淹没在财富的地下室里。我们常常郁闷中国当代没有文化,却忽略了学科之间知识价码的落差。


      尊重知识,需要将知识劳动的报酬与国际接轨,需要将知识工人从任务中解放出来,给他们以人格和尊严,而不是驱使他们去奔命;需要拉平基础研究的劳动与显学劳动的价格差。不然,富得流油的教授,他们贡献的物质财富,很快会年老色衰、贬值下去,而基础知识和文化的东西,只能继续“靠天”吃饭。▲(作者是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