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的胸被男生揉照片:【佳片U约】美国二战经典:《魂断蓝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8:36:07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美国二战经典:《魂断蓝桥》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魂断蓝桥》的英文原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译的话就是“滑铁卢桥”,这样译显然是不太雅致的,甚至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写拿破仑的什么片子。后来编译组在全国范围类征名,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断蓝桥”,结果被采纳了。
《魂断蓝桥》在欧美是一部非常普通的影片,上映后的几十年里甚少被人提及,甚至上世纪末美国评选百部佳片都没有将其列入。但在中国和日本,这部影片却成为影迷心目中至尊无上的爱情经典,久映不衰。原因是影片的主题与东方式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更加吻合。英文片名的中文直译是《滑铁卢桥》,据说当时引进中国后通过社会征集才确定了《魂断蓝桥》这个充满浪漫情调的片名。除此之外,主题音乐《一路平安》和刘广宁,乔榛的完美配音也是影片在中国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剧情资料]
导演: 茂文·勒鲁瓦
编剧: George Froeschel / Hans Rameau / Robert E. Sherwood / 塞缪尔·N·贝尔曼
主演: 费雯·丽 / 罗伯特·泰勒 / 露塞尔·沃特森 / 弗吉尼亚·菲尔德 / Maria Ouspenskaya
类型: 剧情 / 战争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40-05-17
片长: 108 分钟
又名: 滑铁卢桥
魂断蓝桥的获奖情况
1941年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摄影(黑白片)(提名) Joseph Ruttenberg
1941年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Herbert Stothart
魂断蓝桥的剧情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回国度假的陆军中尉罗伊(罗伯特·泰勒)在滑铁卢桥上邂逅了舞蹈演员玛拉(费雯·丽),两人彼此倾心,爱情迅速升温。就在两人决定结婚之时,罗伊应招回营地,两人被迫分离。由于错过剧团演出,玛拉被开除,只能和好友相依为命。
不久玛拉得知罗伊阵亡的消息,几欲崩溃,备受打击。失去爱情的玛拉感到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为了生存,她和好友不得不沦为妓女。然而命运弄人,就在此时玛拉竟然再次遇到了罗伊。虽然为罗伊的生还兴奋不已,玛拉却因自己的失身陷入痛苦之中。
感到一切难以挽回的玛拉潸然离开,独自来到两人最初相遇的地点——滑铁卢桥上…
魂断蓝桥》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被称作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之一,那首《过去的好时光》更是风靡全世界,流传至今。影片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值空袭,罗伊上尉在滑铁卢桥上偶遇芭蕾舞女演员玛拉,两人一见钟情。当晚,罗伊去观看玛拉的演出,并约她见面。玛拉和罗伊在“烛光俱乐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第二天,罗伊决定和她结婚,但因误了时间,教堂当天不愿再行婚礼仪式。晚上,罗伊所在的部队突然开赴前线,一对恋人只得依依惜别。由于屡犯戒规,玛拉终被剧团开除。罗伊托人捎来一封信,说他母亲想见玛拉,于是玛拉在饭店等待婆婆,不料从报纸上看到罗伊阵亡的消息,一时心慌意乱,两人不欢而散。玛拉在战争期间生活没有着落,只好乾上了妓女的行当。战争结束了,玛拉在车站上撞见罗伊。原来罗伊并未阵亡,只是受伤当了俘虏。情人重逢,格外亲热,罗伊带玛拉回到乡下的庄园,并且准备第二天就成婚。然而玛拉因自己曾经失足而羞愧难当,毅然告别人世。二次大战烽烟又起,罗伊已是两鬓斑白的上校。开拔之时,他又来到滑铁卢桥,抚今追昔,不胜感伤。
获奖情况:
第十三届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最佳原创音乐奖提名
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最受欢迎的爱情电影之一
[精彩影评]
经典爱情悲剧
这部1940年拍摄的黑白影片无疑已成为人类经典的回忆。它最让人激动之处,不是那略有点老套 的“灰姑娘爱上贵族”的故事,也不是同样有点让人感觉眼熟的殉情故事。可以说,最令我们心碎的,是战争对每一个人的生活无所不在的摧残。当女人公玛拉在得知心爱的恋人洛依“战死”的消 息,万念俱灰,为生活所迫沦为妓女,她来到与洛伊初识的蓝桥上揽客时,意外见到从战场上回来 的洛伊。玛拉既喜悦又痛苦的表情和洛伊懵懂而甜蜜的幸福,这样的场面令所有知道内情的观众如 同吞了一根针那般的难受。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时刻,玛拉选择了用死亡洗刷自己的耻辱……
《魂断蓝桥》(原名《滑铁卢桥》)是一部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的好莱坞战争体裁故事片。它描绘了发生在滑铁卢桥上那段凄美绝伦的爱情颂歌。
《魂断蓝桥》使人屏息凝神,不只是因为硝烟中的爱情使人沉醉,美丽中的缺憾使人扼腕,更重要的是生命中爱的永恒使人心驰神往……
至情至爱,追忆一生!《魂断蓝桥》中的爱情是如此圣洁,那铭刻着战争痕迹的大桥上,滚落路边的“信物”,定格了今生的遗憾。
《魂断蓝桥》是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之一,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内容传奇,文艺气息浓厚,具有甚高的催泪效果。整部片感叹造化弄人,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那个时代道德观。两次战争的先后呼应,使得这个标准爱情悲剧故事背后有着反战讯息。主题曲《一路平安》更是风靡全世界,流传至今。
男女主人公的扮演者是红遍世界、演技卓越的费雯丽与罗伯特•泰勒。费雯丽继《乱世佳人》之后,又用细腻手法准确表达了玛拉这个悲剧人物的内心的各种复杂感情,使影片进入一个又一个戏剧性高潮。她那古典美的外貌与精湛绝伦的演技再次令人叹服。饰洛依的是着名的好莱坞英俊小生罗伯特•泰勒,他的表演真挚动人,塑造了一个痴情男子的形象。
《魂断蓝桥》的成功,不仅仅是向人们展示了爱的真谛,更重要的是向人召唤着和平的珍贵和战争的罪恶。如果没有战争,如果处在和平年代,洛伊和玛拉一定会白头偕老,过着幸福的生活。“拒绝战争,争取和平”,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不要让他们的悲剧再次重演!让我们一起走进魂断蓝桥的经典剧场,去感受那人生真情的挚爱……
相关评论
《魂断蓝桥》是一部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的好莱坞战争体裁的爱情故事片,它之所以让人屏息凝神,不只是因为硝烟中的爱情使人沉醉,美丽中的缺憾使人扼腕,更重要的是生命中爱的永恒使人心驰神往……
《魂断蓝桥》的内容传奇,文艺气息浓厚,具有极高的催泪效果。它的成功,不仅仅是向人们展示了爱的真谛,更重要的是向人们昭示了和平的宝贵和战争的罪恶。“拒绝战争,争取和平”,这是影片暗含的主题。
《魂断蓝桥》原名《滑铁卢桥》,但发行商为了让影片具有文化品味和凸显感情色彩,将其改名为《魂断蓝桥》,正像片名体现的那样,片中的女主角不仅把生命留在了这座桥上,还把自己的爱情、信念和灵魂一同埋葬在这座桥上……
《魂断蓝桥》是西方电影在东方获得成功的经典。影片以其缠绵悱恻的悲剧情节、演员们细腻的表演、感人至深的情感效应,打动着感情细腻的东方人,片中凄婉的爱情故事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也许就是该片能在东方产生轰动效应的缘由吧!
——着名影评人 罗远和
《魂断蓝桥》是一部看后让我们泪流满面的电影,一面是女主角迎着军车而消逝的生命,一面是男主角“我等着你回来”的深情呼唤,其中的爱情主题永远让人铭记。
——《中国演员报》
《魂断蓝桥》的悲剧美
《魂断蓝桥》之所以让人屏息凝神,不是因为硝烟中的爱情让人沉醉,而是爱情的凄美让人荡气回肠。
影片的片名本身就具有悲剧的意味。“蓝桥”暗喻人间天上一相逢的美事,虽缠绵一时但最终缥缈无奈。“魂断”男女主人公如昙花一现,魂断梦萦。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表达得淋漓尽致。
战争本身就是痛苦的代名词。战争制造了这段爱情的悲剧。洛伊与玛拉是在战争的混乱中相遇,同时也是战争摧毁了他们忠贞的爱情。他们的相遇是悲剧的开始,战争的持续是悲剧的延续,战争的结束是悲剧的升华。玛拉从一开始就痛恨战争,她与洛伊在烛光俱乐部约会时对洛伊说:“你们互相残杀,使生命更合理,更有意义吗?”拉和好友凯蒂被开除舞团后,社会没有为她们提供正当职业的机会。凯蒂说:“我也想过死,但不够勇气,我要继续活下去……我承认这是最简单的方式……我知道一件事,女人就是如此。”这是战争年代女性命运的悲剧,也是玛拉的悲剧。其实玛拉也有信念,正当洛伊母亲要见玛拉时她坚信:“一切会好起来的。”但洛伊在战场阵亡的消息使她的信念被摧毁,她只有随落才能生存。如果说战争制造了悲剧,那么陈腐的社会观念维持了这种悲剧。再次与洛伊相逢时,玛拉也尝试着接受新生活,她跟洛伊到乡下见他的家族。洛伊的叔叔在家族里边可为观念进步的长辈,他评价其他亲戚:“他们是好人,是善良的,温柔的,但老是限制社会观念中。”洛伊的叔叔虽然观念进步,但他同样是一个维护家族利益的人。他向玛拉炫耀奖章时说:“我想这个奖章不会毁在你手中。”正是这句话刺伤了自认为已容入洛伊家庭想重新开始新生活的玛拉。
玛拉和洛伊的爱情是悲剧,那么悲剧的没影片也是任何塑造出来的?影片以独特的视角,纯熟的艺术展现色彩斑斓的历史画面,没有气势磅礴的场景,没有扑簌迷离的悬念,有的是近似回忆般朦胧的视觉享受。
影片又名为“滑铁卢”全片以滑铁卢和吉祥符为整个故事的线索。洛伊和玛拉的相遇是在滑铁卢桥,玛拉的堕落是从滑铁卢开始,生命的结束也在滑铁卢桥。吉祥符是他们初见的礼物,吉祥符能保佑洛伊在战后生还,也是这段凄美爱情的衬托。
影片的情节内容传奇,文艺气息浓厚,具极高的催泪效果。这段爱情之所以“美”令人神往,是因为他们爱情的纯洁,坚贞给“战争”增添了色彩。洛伊对玛拉表白:“在空袭的阴影下我遇见你,比和平时代视生命为理所当然,比到处闲逛觉得更扎实。”洛伊对玛拉坚定不移的爱可用一句他自己的话证明:“想念你是永远的思念。”
玛拉是纯洁、善良、温柔、美丽、诚实的。影片的背景音乐《天鹅湖》不仅使影片有凄美的效果而且突出了玛拉的纯洁,犹如天鹅一般。洛伊是有理想、有未来的年轻人,他小时侯曾从树上跳下来要“奔向未来”。可残酷的战争却给他们带来了悲剧。玛拉曾想超越社会,超越现实,超越自己,可它最终超越不了,只有把生命、信念、爱情葬留在滑铁卢桥。
悲剧就是把人类美好的事物毁灭给自己看,也许只有毁灭才是美。
所谓伊人
一直想写点关于她的文字,只为她而写,却始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题目。
因为她的美丽无与伦比,她的才华无人能极,她的苦难和辉煌,她的幸运与悲剧,我不知道还有哪个女人是她那样的复杂而矛盾,脆弱而浪漫,美好又放纵,把天才与卑贱,高贵与低俗那样奇妙的融合在一个娇小而虚弱的身材中,以至她不胜重负,在疯狂中毁灭。
一个人被魔鬼那样深深凝视过了,那么他的眼睛就会瞎掉,尼采疯了。
一个人被赋予绝世的美貌和才华,热情与敏感,精美的瓷器般易碎的身躯里隐藏着一颗火山一样的灵魂,那么她就会崩溃。
每当我凝视她的面孔,就感到困惑与迷茫。
不是嘉宝的冷艳逼人,也非泰勒的光彩夺目,更不是赫本的清醇甜美,她的美是奇特的。
斯嘉丽奥哈拉长的并不美。
这样的一张面孔,混合了天真与邪恶,冷酷与热情,优雅与放荡,古典与粗野,疯狂与理性。
她的美是一种完全矛盾的组合,优美的线条,精致的轮廓隐藏不住那压抑的生气甚至癫狂。
她站在那里。
伦敦雨雾中的桥上。
风将她棕色的卷发向后吹去,
英伦雨衣包裹着她纤细的身躯,
她的眼睛正凝视着河水。
忽然,她转过头来,
那绿色的眸子闪烁着火一样的热情,
她在寻找她的爱人。
后来,
她眼中的火焰渐渐熄灭,
悲伤的泪水充满双眸。
雨水冲刷着周围的一切,
她慢慢的走向远方,
她加快了脚步,
她的眼睛!
她的眼睛!
闪耀着疯狂与绝望,好象是听到了神秘的呼唤,
她毅然的走进永生。
费雯丽是那样一种演员,她的影片只允许她一个人的存在,她的能量太过强大,一般的男演员根本压不住她。只有盖博和白兰度这样强力的近乎粗野的男人才能控制镇得住这个女人。
我一直觉得她选择奥利弗无论是生活还是舞台都是一个错误。她的灵魂需要一个王子,但是他她肉体需要一个暴徒。
而奥利弗本质上是个软弱而摇摆的英国男人,在他们的故事中,她一手导演了自己的悲剧,她的欲望和控制的企图与疯狂的爱和崇拜交织在一起,终于击垮了那个软弱的男人,毁灭了她自己。
所以,她会把司机和邮递员当作勾引的对象,她和男人们发生关系,在梦幻中寻找安全感与平衡。她会在每一次躁郁症发作之时说出泼妇式的脏话。
她的灵魂是魔鬼与天才的战场,最终把她撕成碎片。
就是这样一个虚弱的有病的,象瓷器一样易碎的女人却为后世留下了无人可以超越的艺术经典。她的伟大不在于她的天赋,而在于她的灵魂,她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用生命在诠释,每一次演出对于她都是经历了一次残酷的折磨,她是用生命与魔鬼做交易的人,得到的是永恒的荣誉。她透支自己,是为了把生命在辉煌中燃烧殆尽,她不能忍受平庸。无论是艺术还是爱情,都要与众不同。
如果是花,我愿意用樱花来比做她。
那漫山遍野落樱,瞬间飘零,覆盖住整个山峰。何等的壮美丽刚烈,而又凄美浪漫。
我素来钦佩老辈翻译家深厚的中西壁合的文学修养,魂段蓝桥,取自中国古代一个民间故事。一对青梅竹马的年轻人由于战乱而分离,重逢后约定在蓝桥上一起出走。水漫蓝桥之际,先到的男子不肯违约逃生,淹死在了桥上,女人来到见此情景便纵身跃入水中徇情。
原来世界上的爱情故事都是一样的。
所谓伊人,随风而逝。
费雯丽:《魂断蓝桥》
魂断蓝桥》在美国电影史上不算出众,却是美国电影在中国成功的典型范例。成功指的不仅仅是票房,更多的是文化上的深远影响。但凡喜欢看电影的中国人,一提到美国经典电影,很难忽略掉《魂断蓝桥》,而它也是我爱上好莱坞电影的原因。电影以二战作为序曲,由罗伊的回忆带我们回到一战的伦敦。同样的滑铁卢桥,伊人已逝,战争却还在继续,不禁令人唏嘘。
那是在空袭时,罗伊偶然帮助了美丽的芭蕾舞演员马拉,两人相谈甚欢。影片前半部分洋溢着爱情片惯有的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罗伊看马拉演出、之后甜蜜约会、次日即在雨中求婚……不知有多少女孩对这一幕印象深刻,即使许多年后,杰克和罗丝在泰坦尼克号上飞翔,也没有像罗伊的求婚那样打动我。费雯丽像小猫一样害羞迷人,好像一点拨就会融化,当她既惊喜又紧张地穿上衣服奔向雨中的罗伊时,又像一只不知所措的小鹿在乱撞;罗伊像小熊一样可爱阳光,好像拥着爱人就是拥着全世界,白马王子既纯真又成熟的心灵,既温柔又霸道的求婚,让观众和马拉都一起兴奋不已。当他们接吻时,那幸福的神情,让还在童年的我,就似乎明白了,情人的吻应该是很温暖、很美妙的吧。
可是,当部队提前开拔,两人还来不及结婚,甚至来不及告别后,整个故事就倒向了悲剧的一面。先是失业,后是马拉以为罗伊阵亡,接着是沦为应召女郎。看着一个清纯女孩成了妓女,观众的心都揪紧了。但最大的悲剧却在于,陷入肮脏的泥潭后,那个昔日的纯洁爱侣,那段纯真年代的最佳见证--罗伊回来了!
马拉和罗伊太相爱了,这是好事,但好事在某些情形下,也会造成悲剧。深爱一个人,会看不见对方的缺点,认为对方是完美的,而自己又恰恰是不足的,需要完善的。所以,许多人在爱人面前会紧张,这很正常。互相深爱,则意味着双方皆是如此情绪,紧张到箭在弦上,不该说的话会说,不该做的事会做,简直处处自摆乌龙,所以相爱至深的两人如果不想最后闹到互相伤害的地步,就一定需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见多识广、经历生死的罗伊做得很不错,但温柔敏感的马拉在这方面就有明显欠缺了。
我们设身处地为马拉想想:如果你深爱一个人,一定希望自己在对方心目中是完美的,但你自己清楚,其实你不完美,而且好像更糟;如果他也深爱你,你看出他也把你看作完美典范,但你自己明了,如果他有一天发现了你的过去,他会失望,甚至可能会轻视你。你能忍受吗?一个你深爱、曾经也深爱你的人,看到了你最坏的一面。然后,他赞赏的、爱慕的、渴求的目光演变为鄙薄的、后悔的、漠视的……任何人想到这儿,都会寒气阵阵袭来。
在爱情中,有一种情绪叫“先发制人”--“我知道这人一定看不上我,所以我要先装出一副也看不上他(她)的样子。”在马拉的这种情形中,我想有些自尊心强、好面子的人会采用差不多的方式--“我知道这人迟早看不上我,所以我要更早装出一副看不上他(她)的样子。”这是一种以伤害对方为结果,达到保护自己最终不受伤的方式,但马拉不是这种人,如果她会的话,她就不是她了。
假如马拉不那么爱罗伊,只是单纯地想自己的生活会由此发生好的转变,而不去想自己在罗伊心中会是怎样的形象,她根本不会离开。而离开罗伊的马拉又能到哪去呢?之前沦为妓女,一是由于生活所迫,二是以为爱人已死,心如死灰,贞洁也毫无意义。而现在,罗伊回来了,自己那颗纯洁的心灵也跟着回来了,可不纯洁的经历却刻在她身上,她自己认为怎样也抹不去。没有退路了,只有一死。战争造成了悲剧,性格也决定了命运,马拉是柔弱的,惹人怜爱的,令人同情的,所以她的不幸赚来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看到这儿,我们是不是会幡然大悟,为什么《魂断蓝桥》在东方受到的追捧远比它的故乡美国来得热烈。因为故事中的贞洁观念、门第观念、一见钟情、一生痴恋,简直同中国传统的才子佳人故事毫无二致。《魂断蓝桥》在中国的成功,不是因为它输出了美国人的价值观,恰恰相反,是因为它迎合了东方人的价值观。
[请您观看]
',1)">
http://www.tudou.com/l/VkAdGgioMNk/&iid=88228118/v.swf
编辑于2011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