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表现科研水平:太极拳整座大厦的基础——“不用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9/21 08:56:13

太极拳整座大厦的基础——“不用力”

作者 魏坤梁

【提示】

    本文为2010年有较大增删完善的修改稿。修改前的文稿《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认识》发表于《精武》2010年第4期。本文从多角度论述证明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的正确性,对现代太极拳界有成为主流趋势的对于“不用力”的质疑和否定进行了批驳,并论述了“不用力”是学练太极拳入门的标志和根本性的基础。

(一)太极拳“不用力”之提法与概念的历史

    太极拳“不用力”的说法,最早出现于1925年北平中华书局出版的陈微明先生所著的《太极拳术》一书的一篇题注为“杨澄甫口授、陈微明笔述”之《太极拳术十要》中。《太极拳术十要》中的大多数“要”的提法在当时的出版物与传抄本中都是首次出现的。近代此后出版的太极拳著作几乎都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与留有这本书的痕迹。反映该书出版对当时太极拳向全国的传播发展起到了十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该书中的“十要”此后也一直被全国的太极拳传承者奉为座右经典,尤其是“十要”中的“用意不用力”更是从当时开始就被当作是太极拳特征性、标志性的要领。

    虽然太极拳之“不用力”是杨澄甫先生最早提出来的。但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的“柔而无刚”、“极柔软”,《杨氏老谱》中的“决不可失其绵软”、“外终柔软而迎敌”等等显然都已经包含了“不用力”;1935年首次公开的《廉让堂本太极拳谱》所载的李亦畲先生写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五字诀》中也有“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之言,反映“不用力”的概念在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就已经出现并一直传承下来。当然,《五字诀》中所谓的“劲”与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之“力”是同一个概念的。

    “不用力”从1925年开始被当作是太极拳特征性、标志性要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近代所有太极拳家对“不用力”的一致推崇。陈微明先生的《太极拳术》一书开篇在“张真人传”与“太极拳术源流”之后的第五页,就是《太极拳术十要》,可见陈微明先生对包括“不用力”之“十要”的推崇;尽管中国近代的太极拳家们没有与人生死搏斗的记载,但从一些老前辈的回忆文章中,杨澄甫、牛春明、田兆麟、李雅轩、陈微明、郑曼青等先生都有与人较技显露出令人耳目一新高超技艺的轶事,尤其是孙禄堂先生一生经历过上百次的较技实战,他们对“不用力”都是没有丝毫疑义的,他们的无数传人对“不用力”也都是没有丝毫疑义的。可见“不用力”是受到了近代众多太极拳家的实践检验与认同的。然而,约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用意不用力”中的“不用力”开始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与批评,从已经出版的有的太极拳书籍和各类武术杂志中可以了解到质疑与批评“不用力”的不仅有练外家拳者,还有练太极拳者。

    由于近代抗战前全国各地提倡国术强国期间,太极拳就以其他任何武术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全国走红,是全国各国术馆的必修之课;现代约六十年代开始,太极拳又是被国家尤其提倡作为健身运动项目的唯一的武术而一直受到优先的推广传播,因此,许多练外家拳者也学过某些太极拳套路,并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为所有武术的规律都是相同的出发,约于本世纪初,很多练外家拳者开始按照其自己的观点与经验审视评论太极拳,有些外家拳名家在著书立说与杂志文章中也热衷于对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加以解释评述;由于太极拳的许多经典理论是一般武术所绝对不能接受与容忍的,于是在这些外家拳名家的著作中,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要么是被用外家拳的观点牵强附会地进行违反太极拳原理的解释,要么就是被诽谤批驳,如一本叫《拳经洞微》的书直言不讳地认为被所有太极拳传承者奉为经典的《王宗岳太极拳谱》是“由于对于武术知识的欠缺与无知,故而编造出来的”,因而是被不少人“至今对之不屑一顾”的。这些抨击首当其冲遭到嘲笑、挖苦、批评与否定的就是“不用力”,被认为是既不可能出现也不可能操作,是犯了武术的大忌。

    对于练外家拳者否定“不用力”应该说是并不奇怪,也是不令人感到遗憾的。因为所谓“隔行如隔山”,许多事物虽然具有共性,然又是各具有特殊性的,往往共性还是存在于各自特殊性之中的。所谓没有吃过梨子怎么能够知道梨子的甜味与苹果的甜味不同呢?仅仅看到了画饼怎么就能够知道烧饼的滋味呢?太极拳的内涵属于本质,套路属于现象,本质通过现象表现,但现象又是不一定能够真实表现本质的。练外家拳者学了某些太极拳外在的套路就能够读懂古代太极拳的经典拳谱了,那就如同没有学过英语的中国人模仿了几句英语就能够听懂和解释全部英语了。然而,令人感到奇怪与遗憾的是现在也有数量很多的太极拳锻炼者与传承者对于太极拳的“不用力”不理解。约上世纪末开始,从一些武术书籍与杂志中可以经常见到有的太极拳锻炼者与传承者提出要对太极拳的传统理论进行重新的疏理与认识,尤其是对于“不用力”,不断有太极拳锻炼者提出质疑与批评;甚至其中还有当代的太极拳名家、名师,比如名家、名师中有说:“‘不用力’这句话是有语病的,是不符合力学的,如果不用力,站立也是不可能的”;有说:“‘不用力’是矫枉过正;‘不用力’不是说一点不用力,是指尽量少用力,是指不用多余的力、不用过头的力、不用无谓的力而已”;有说:“‘不用力’是对高境界而言的,初学者未必适合”等等。显然,其说“有语病”与“不符合力学”的意思就是“不用力”是“不可能”的,其实就是否定“不用力”;其说“并不是说一点不用力”与“矫枉过正”等的意思就是“不用过头的力”,也是将“不用力”否定了;其说“‘不用力’是对高境界而言”的意思就是初、中阶段的学练者是无需“不用力”的,这不过是认为绝大多数太极拳锻炼者无需“不用力”的遁词而已。虽然上述各种措词不同,弦外之音都是否定“不用力”。这种既称为太极拳的锻炼者、传承者和名家、名师,又否定“不用力”这一太极拳特征性、标志性的要领这种情况,不仅令人感到奇怪与遗憾,而且由于现代的信息畅通与交通便利,书刊发行可以遍及国内外、一些名家的讲课、授拳也遍及国内外,其影响恐怕不会亚于近代陈微明先生之《太极拳术》对于当时之太极拳。事实也确实如此,练外家拳者对“不用力”的直言批驳、一些太极拳名家对“不用力”的隐晦否定,使得许多太极拳锻炼者对“不用力”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太极拳界清一色地奉“不用力”为无可怀疑之经典的现象已经消失,许多练太极拳者和太极拳传承者不再信奉“不用力”了。如现在公园里随处可见的、目的在于健身、播放着伴奏音乐的太极拳锻炼者绝大多数对于所谓“不用力”是不以为然的;热衷于竞技推手、讲究技击的太极拳锻炼者中也有许多人认为太极拳“不用力”是不可能的。

    太极拳之“不用力”是真实的吗?太极拳之“不用力”可能吗?太极拳的“不用力”真的是“矫枉过正”与不用过头的力吗?初学太极拳者真的无需“不用力”吗?“不用力”究竟是不是太极拳特征性、标志性的要领?“不用力”对健身与武术有好处吗?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太极拳之“不用力”是千真万确真实的;太极拳之“不用力”是完全可能的,并且是完全符合力学的;太极拳之“不用力”也绝对不是“矫枉过正”与不用过头的力,而是追求一点也不用力;对于学习太极拳,绝对不是初学者无需“不用力”,而是学习太极拳的第一课就必需是从“不用力”开始的,没有开始学习“不用力”就等于没有开始学习太极拳;“不用力”确实是太极拳特征性、标志性的要领,可以说“不用力”是太极拳整个大厦的基础,是太极拳健身与武术的根本保证之一。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对于“不用力”不理解,不论是什么人,至少反映其在理性认识方面还没有进入太极拳之门,甚至在实际的技能方面也还没有进入太极拳之门,反映了还没有得到太极拳的最基础的真传,反映了其所练的拳不可能是纯正的太极拳,或者根本就不是太极拳,这样的锻炼也是不可能得到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和武术效果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简要陈述如下。

(二)“不用力”无论从力学与术语角度讲都是能够成立的

    ①要弄清楚“不用力”究竟是不是可能等,必须首先弄清楚“不用力”究竟是什么意思。必须明白,世界任何民族的词语都是具有历史承续性和多义性的,因此,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指出词语的意义往往是不能单单凭某词语本身就能够理解清楚的。汉语中的“力”既有古今相承续的表示力量、力气的概念,这一概念又是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多义之别的。从《杨氏老谱》与《太极拳术十要》等太极拳经典著作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中的“力”不是指汉语中一般概念的广义的“力”,而是指与太极拳狭义的术语性的“气”与“劲”相对而言的太极拳狭义的术语性的“力”。就是说,从广义的“力”的角度说,一般人日常所说的“力”并没有包括人体所有的力,而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中的“力”也并不包括人体所有的力;或者说杨澄甫先生“不用力”的意思并不是指不用人体所有的力;而从狭义的“力”的角度说,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中的“力”就是指一般人日常所谓的人体的力,“不用力”的意思就是指一点也不用力。

    ②太极拳先人发现、现代运动力学也反映人体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所说的实质上就是人体杠杆性质的局部的力量,也就是一般人日常所说的“力”、“劲”、“气力”、“力气”等。比如手臂局部的力量就是由手臂局部肌肉收缩引起骨杠杆作用所发生的。手臂的局部用力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维持手臂形态持续不变的用力,比如竞技推手中的两手持续向前顶撑着的“顶牛”;或者肘部弯屈捧着一台电视机。这种手臂的局部用力要保证手臂的形态维持持续不变,从而能够将别人推动和将电视机捧住。这种用力中手臂的局部肌肉发生的是等长收缩。另一种是手臂形态发生了伸缩变化的用力,比如由于手臂的伸开而将别人推动,或者由于手臂的屈拢而将别人拖拉过来。这种用力是由于手臂局部肌肉的缩短收缩与拉长收缩协同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连接肱骨与尺、桡骨的一边肌肉发生了缩短收缩、另一边肌肉发生了拉长收缩,从而引起肱骨与尺、桡骨发生了杠杆变化,手臂就发生了伸缩的用力。这些用力由于手臂局部肌肉的收缩紧张,手臂的坚硬度必然要比不用力时明显增大,用力时手臂就象是挖掘机工作活动时的多节臂杆,外力如果要将多节臂杆上下左右再推动,必然要将力作用动整座挖掘机,人在这种用力时,外力加于用力的肢体上也必然会作用到人的躯体重心的。人体还有另外一种力量,那就是传递性的,现代运动力学称其为“动量传递”,只不过这种力量人类一般很少使用,这种力量的最佳传递都是以人体的下支撑作为始发部位,对于站立的人而言下支撑就是脚;但这并不是说人的脚能够自发地产生出力量来,这种力量以脚为始发部位其实质是全身的力量由腰脊作用于地面,由于反作用而人体发生的反方向的力量从脚而始;运动力学认为力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在任何物体中传递的,当人体具备了满足这种力量传递的条件,这种力量就发生了由脚开始向上的反馈传递,可以达到某一肢体的末端;这个条件主要就是人体多个部位的相互反作用,现代运动力学称这种多个部位的相互反作用为人体各个环节的“相向运动”。这种力量传递到手臂也能起到手臂局部肌肉收缩发生的骨杠杆性质力量的作用,主要区别在于①这种力量是波浪形的,象飘动的绸带、挥动的鞭子似的,是不可能持续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因此称其为是“如练一气”;《杨氏老谱》因此称这种力量是“似不能持几斤”,就是说以这种力量持续地提拿几斤重的物件也是无能为力的。②手臂肌肉对于其活动是不增加收缩的,是可以同没有用力之前同样松弛的。这就象带着强劲的力量挥动着的鞭子仍然是柔软的相似。③经过训练,手臂上的这种传递性的力量可以比手臂局部肌肉收缩发生的骨杠杆性质的力量大得多。因此《杨氏老谱》称这种力量是“犹有妙出于硬力者”。等等。手臂使用这种力量时,就象是一条湿毛巾,或者就象是一条鞭子,如果有外力作用到手臂上,就象是作用到挥动着的湿毛巾或鞭条上,不能将力量落实到人的躯体重心上。太极拳追求与使用的正是这样的力量,反映于《杨氏老谱》中,太极拳先人将其称为“气”,并将力量强度很大的“气”又称为“劲”,而将人体局部肌肉收缩发生的骨杠杆性质的力量称为“力”。

    ③反映于太极拳古代拳谱、《杨氏老谱》、近代太极拳家著作中与一些前辈口中的“气”、“劲”与“力”的概念是太极拳的一家之言,是太极拳术语性的狭义的称谓。因为对于古今汉语而言,广义的“力”、“劲”、“气”在表示力量方面是一回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可以通用的;然对于太极拳而言,反映在《杨氏老谱》中,这些称谓就都是有区别的。这种术语性的概念对于没有接受过真正太极拳传授的人是闻所未闻的;而由于太极拳的一家之言,自古至今的所有词典中也没有收载这种概念,没有得到真正太极拳内涵传授者当然是感到难以理喻的。太极拳先人在有的语言环境中还不排斥广义之“力”与“劲”的使用。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论述“用意不用力”所说的“或疑不用力何以长力”,语中所谓“不用力”之“力”指的是《杨氏老谱》所说的这种狭义的“力”,是太极拳锻炼所要摒弃与避免的力量;而“何以长力”之“力”就是指广义的力,其实就是指文中紧接着所说的“真正内劲”,是太极拳锻炼所要追求得到的力量;而董英杰先生执笔的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原文解明》中所说的“用劲不对,不用力不对,绵而有刚对”中的“力”与“劲”显然又都是指广义的“力”与“劲”,其中的“劲”其实指的就是《杨氏老谱》所说的“力”,而“力”其实却是指《杨氏老谱》所说的“劲”了。不过在太极拳的日常交流中,所说的“力”都是指狭义的“力”,也就是一般人日常所说的“力”。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就肯定地说“劲与力不同”。正因为如此,这“不用力”仅仅是太极拳承传者圈中交流的语言,如《大道显隐》中孙金星先生的一文所引载的其老师李经梧先生的话“你什么时候把你胳膊和手上的劲练没了,你就有功夫了”就是李经梧先生对其弟子而言的(当然,这“胳膊和手上的劲”是指手臂上局部的广义的劲,就是“力”);李经梧先生的再传弟子杨庆丰先生在《大道显隐》的一文中也说:“在练拳的初中级阶段时,劲与力是截然对立的,有我无你,互不相容,力乃劲之天敌,有力不生内劲,欲生内劲就必须不用力。……一点儿力也不用地动……行拳不用力即是太极拳修炼的第一要诀”。这些话,按照现行的词典是解释不通的,因为这些话中的“力”、“劲”都是太极拳的术语,而绝大多数的术语是通用的词典所没有收载的。

    ④这种实质为“动量传递”的“气”和“劲”还有这样的特性,那就是肌肉越放松,或者说越不使用骨杠杆性质的力量,也就是“不用力”,经过特定的训练后,这种传递性的力量也就是“气”或“劲”就越能够通畅传递和强度能够越大。也可以说是“越不用力越有力”。这也是为现代运动力学所证明的。所以,正宗的太极拳老师总是不断强调“要用劲、不要用力”,并且强调要追求“一点也不要用力”,也就是李雅轩先生所反复强调的“大松大软”。不少练太极拳者不认同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大松大软”,就反映这些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没有“劲”与“力”的概念、分不清“劲”与“力”的区别,也反映这些人练的并不是真正的太极拳。当然,这所谓的“真正的太极拳”也是一家之言。中国近代最先称为“太极拳”的是约1925年开始由北平向全国辐射状传播的以王宗岳等古拳谱和《杨氏老谱》为经典的杨门弟子所传的古称为“十三势”的拳。“真正的太极拳”是对传承这一门拳的人而言的。

(三)“不用力”无论从数学与语言学角度讲也都是能够成立的

    上述四点完全可以从理论上证明太极拳之“不用力”确实是千真万确真实的,是完全符合力学的;太极拳之“不用力”绝对不是不用过头的力,不是“矫枉过正”,而是追求一点也不用力。但是,理论与实际往往又不是完全是一回事。从绝对精确的角度说,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的太极拳其实还是存在着用力的。就是说这“不用力”是将某些用力忽略掉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是属于表述不确切、有语病呢?那也不能这样认为。为什么呢?理由如下。

    ①几乎所有的词都是具有多义性的。正如《语言学概论》所指出的:“词不是象数学符号那样严格于一个固定的、明确的意义。说真的,言语不外是一连串粗略的暗示。”所以,许多词义都是有一定前提的。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也正是如此,这“力”既是指一般人日常所说的“力”,对照广义的“力”而言具有狭义的术语性,而且还是有前提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忽略了人体维持静态姿势的感觉不明显的局部用力。太极拳的练用,两手臂总是悬置着的,身躯是站立的,从精密的微观角度讲,维持这种姿势,身体各局部也是需要用力的,但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明显是将其忽略了。因为如果不忽略,太极拳的语言交流就会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了。也就是说,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其实是一种模糊的粗略的说法。那么,这种模糊的粗略的说法是不是违反了力学与语言表述规则呢?必须明白人类生活包括科学是离不开模糊概念的,人类在很多方面的判断都是不需要十分精确、不可能十分精确和必须不能十分精确的,或者说人类的许多认识都是、也必须是属于模糊概念的判断。模糊概念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维。比如活人由于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因而从精密的角度而言,其面孔每天都在不断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每个人和自己先后所写的同一个汉字几乎都有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等的不同,这是有目可睹的;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无疑是数学定论;电影其实是人不能分辨的一秒钟调换24次的一幅幅不动画面的放映;电视其实是自上到下一条条快得人无法分辨的扫描线,每一个瞬间屏幕上其实只是一个点,每一个瞬间屏幕上是连不动的画面也是没有的,这些也是无需怀疑的。然而由于人类根据与自己的感官分辨能力相适合的模糊概念,就认为一个人的面孔在几年之中是没有变化的,认为不同的人所写的不同形状的同一个汉字都是同一个字,认为圆周率在大量的生产、科研的广泛应用中连精确到六位也是不需要的,认为电影、电视的画面是活动的,这些认为都是属于人类所必需的模糊概念。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人看了电影说“我看到了一幅幅不动的画面不断交换放映”,世界上也至今还没有一个人看着电视说我只看到了屏幕上一个点上下左右移动,什么画面也没有。毫无疑问,说电影银幕上放映的是一幅幅不动的画面、说电视屏幕上是一个点上下左右移动,什么画面也没有,这是完全符合科学的,但也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人如果离开了模糊概念、认为处处都必须十分精确,假设也能够做到十分精确,那么,一个人出了门与家里的人分别,几天后回到家里,与家里的人相互就都不认识了;不同的人所写的同一个汉字,包括自己前后所写的同一个汉字就会认为不是同一个字了;凡有关圆周率的计算由于进行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那就永远没有计算答案了;电影、电视也就根本不能享受了。有个笑话说一个呆子第一天上学,老师教他认识了一个“一”字,第二天老师写了个“一”字考他,因为这个“一”字写得比昨天长了些,这个呆子就不认识而以为是另一个字了,老师告诉他这就是昨天教他的“一”字,他感到很诧异,说“怎么过了一夜就长了这么多了”。这个笑话正是说明模糊概念判断对于人类生活是重要得不可或缺的。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正是属于符合太极拳实际的模糊概念的语言表述。

    ②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将某些用力忽略的“不用力”说法是符合人类历来日常一般语言表述习惯的。因为自古以来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都必需有模糊概念的应用,许多生产、生活内容不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应用必须凭借现代精密科学仪器才能了解到的十分精确,而是必须用适合实际所需要的与感觉相符合的模糊概念来作为判断的。数学中的四舍五入近似计算其实就是模糊概念的体现。模糊概念反映了质量互变的辩证法观念,这一观念认为一个事物的变化如果数量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值,就认为这一事物的质没有改变,也就是认为这一事物没有变化。汉语中含义确实的数量词还有用以表示模糊范围的,比如“三”、“百”、“千”等都可以用作为表示不同层次之多的概数。如“三思”不是说只思考三次,而是说思考多次,就是说思考了五次也称为“三思”、思考了十次也称为“三思”、思考了二十次也称为“三思”。对于“有”与“无”等,人类自古以来也是经常应用着模糊概念判断的。比如《三国志·魏武帝纪》裴松之引注《魏略》中的“非臣无功所宜膺据”,文中“无”的含义不是“没有”,而是“微小”;唐代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文中“无力”的含义也不是说连站立的力气也没有,而是指力气小;现代汉语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如“出工不出力”并不是说连站立和动手的力也不出,而是说所出的力不符合工作要求;又如“我累得浑身无力”也并不是说连站立的力也没有,而是说感到身上的力气不足;还有如“人家在用力推车,你怎么不用力”,也并不是说一点力也不用,而是说没有尽量用力等等。这些都是一般人都很容易听懂的话,而且也只能是这样的表述。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也正是这样的表述。

    ③杨澄甫先生将某些用力忽略的“不用力”说法也是符合科学计算用语的。因为人体维持某一静态姿势,经过锻炼,局部肌肉是可以用很小之力,甚至小到最大限度的。以手臂维持悬置为例,所用的力就完全可以小于手臂最大力量的四分之一。从运动解剖学中可知,这样持续的、静态的、小量的用力是属于某些手臂肌肉的等长收缩所完成的,而这些等长收缩工作的肌肉则几乎完全是属于红肌。此时肌肉中用于进行强度大、速度快、负重大活动的白肌可以处于完全的休息状态;太极拳功夫逐步提高后,当维持手臂悬置静态站立姿势而红肌所用的力十分小时,一方面,本人主观上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就象一个人站立着并没有感到自己在用力维持站立一样;而且客观上肩臂的肌肉也显示为如同没有用力的放松柔软,这是因为白肌处于完全的松弛休息状态,红肌也有部分休息或相对的松弛;对于这样的肩臂认为没有用力是既符合人的实际感觉又在模糊概念上符合客观实际而更适宜作太极拳语言交流的;另一方面,手臂红肌所用的力小到比手臂最大力量的四分之一还小,按照数学近似计算的“四舍五入”规则,将这样小的力忽略不计也是完全符合科学计算判断的;比如许多电子设备的设计都是需要有一定精度的,但也是需要将很多无足轻重的因素忽略不计的。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以将人体维持静态姿势的局部不明显的用力忽略掉作为前提不仅是太极拳交流的需要,而且太极拳高手手臂局部所用的力比手臂最大力量四分之一的力要小多了,将这样的用力忽略掉是符合科学计算的。由此可见,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无论从主观感觉上、客观实际上、语言表述规则上、科学与数学计算上说都是完全正确的,因此认为“太极拳不用力这句话有语病”,显然是错误的。

    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除了以忽略人体维持静态姿势的局部不明显的用力为前提外,还有两个含义,其一、“不用力”是指不因为肢体动作而肢体局部再增加用力,或者说肢体发生动作是没有肢体局部之主动的,肢体发生活动的力量不是肢体局部发生的,是身体其它部位发生的力量传递而来的,肢体的活动是身体中其它某部位动作的延伸。其二、人维持手臂静态悬置与身躯静态站立姿势全身各局部所用的力要最大限度的少,要追求少到再减少几克力,这一静态姿势就维持不了了,手臂就要掉下去了。所以,太极拳的“不用力”不是一般所说的“尽量少用力,不用过头的力”,而是对于静态姿势而言是最大限度的不用力;对于动态姿势而言,则是丝毫也不再增加用力。正确地学习太极拳,就必须对于“不用力”要有这样的概念。

(四)“不用力”是太极拳整座大厦的基础

    那么,太极拳为什么要不用力呢?那就是:

    ①“遍体气流行”需要不用力:

    太极拳活动的基础在于体力消耗很小的“如练一气”,这“气”就是人体传递性的力量,也就是“动量传递”。全身尤其的放松是这“气”之所以能够发生与传递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而所谓放松的实质就是肌纤维的松弛,肌纤维越松弛也就是越放松。而只有不用力,肌纤维才能最大限度的放松。全身肌体的放松则正是“遍体气流行”所必需的。这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说的“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所以,太极拳要追求“遍体气流行”就必需不用力。

    ②沾粘连随之“牵动四两拨千斤”需要不用力: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化解敌人的攻击中活动的肢体是“随屈就伸”的,也就是“随人而动”的。而肢体的柔软是“随人而动”不可缺少的条件,肢体只有象是鞭子,才能如《杨氏老谱》所说的“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矣”的“人刚我柔”,也就是使得别人“终不得力”,由脚而上之“四两”的“如练一气”才能配合敌人的攻击完成实现“人背我顺”的“随屈就伸”,从而实现“牵动四两拨千斤”。而要追求以“气”作为全身活动的动力与“外终柔软而迎敌”就必需不用力。

    ③“内劲”的产生和传递需要不用力

    任何武术都是暴力行为,所以,追求强大的力量对于任何武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太极拳也是如此。包括太极拳的现代武术界中许多人认为肌纤维松弛了就是没有力量了。从上述“劲、气、力”的分析可知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骨杠杆性质力量的发生必需有缩短、拉长、等长等肌肉收缩,所以对于对于骨杠杆性质的力量而言,的确肌纤维松弛了就是没有力量。但这种力量对于太极拳经典而言称为“力”,也就是“拙力”,是太极拳锻炼所要摒弃、避免的。太极拳所追求的强大力量则是实质为“动量传递”的“劲”(又称为“内劲”);而“动量传递”的发生与传递是必需全身运动肌纤维放松也就是不用力的。运动力学又反映人体力量发生的一个重要肌肉因素是肌纤维的伸缩差,肌肉收缩之前的长度称为“初长度”越长,肌肉发生的力量也越大。运动力学研究的一则实验证明预先拉长小腿三头肌,小腿发生的力量能从384公斤增至598公斤,净增了214公斤,如果这598公斤有一半能够传递至手臂,这也是十分可观的了。太极拳先人发现了这一规律,因而追求全身始终处于大松大软中,也就是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所说的“柔而无刚”的状态,因为大松大软能够使得肌纤维的初长度充分伸长,在相应的神经反应也就是“意”的配合下,从而发生强大的“内劲”传递至手臂,使得手臂能够发出比手臂局部力量大得多的力量来,从而在力量方面也能够以弱胜强。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说的“若不用力而用意……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所以,要想得到“真正内劲”就必需不用力。

    其实历史上有的非太极拳武术高人也认识到了局部不用力能够产生这种强大的“动量传递”力量的现象,从有关的资料可以知道,太极拳的“劲”与上乘的心意拳、化劲层次的形意拳、高水平的意拳的劲力相比较,虽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有相同之处,这些劲力本质上也有、或者就是“动量传递”。所以,有的非太极拳武术高人也重视“不用力”。如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记载形意拳家郭云深先生说:“化劲……起落进退,皆不着力”、“手足动作所用之力有而若无、实而若虚”;《中华武术》2004年7期谢春成先生一文记载了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的弟子秘静克前辈则说:“想劲不得劲,得劲须废力”。这些都反映了太极拳之外的武术中也存在着以不同程度的“不用力”为手段来发生力量的技法。太极拳的这种“劲”与一般的用力是很不一样的,因此往往虽然将这种用劲方法的诸要领加以介绍,有的人通过几个月的锻炼还是没有什么感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人一般用力的习惯太根深蒂固了,以局部肌肉紧张用力的本能难以改掉。

    从太极拳术语性“劲”与“力”的关系可以知道太极拳的“不用力”不等于不用所有的人体力量,更不等于不承认使用力量,也不等于能够“不用力”了就有了太极拳“内劲”了。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将太极拳说只要“大松大软”了就会有“内劲”了,这些说法是完全违反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对“用意不用力”之阐述的,也是没有任何科学理论与事实根据的,是错误的。

    ④沉着与不易被人引动需要不用力

任何武术都十分重视沉着与不易被人引动,太极拳也是如此,其实“不用力”正是沉着与不易被人引动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不用力必放松,而放松又必沉。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中就指出“盖松开则两臂容易沉重,不松开则两臂仍是轻浮”。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也指出“沉与松原是一回事。”因此太极拳主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手臂“如绵裹铁”、“柔软沉重”,而身体沉了在其它要领配合下又是不易被人引动的重要条件。而且这种取得沉着与不易被人引动效果的方法可以几乎不耗费人的体力。所以,要取得“以静制动”太极拳特色的沉着与不易被人引动必须不用力。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将太极拳的“不用力”说成与人接触要“松空”得使人感到什么也没有接触一样,这些说法是完全违反杨澄甫等先生对“不用力”之阐述的,也是没有任何科学理论与事实根据的,对于太极拳的“不用力”是一种严重的误导与干扰,是必须加以揭露与批驳的。

    ⑤轻灵行走需要不用力

    步法轻灵是任何武术的根本之一,步法不轻灵,其它的技巧再高明、力量再大也是难以避免不受制于别人的,太极拳十分重视避免“双重”也正是因为如此。而腿脚放松由身躯来带动,腿脚局部不用力又正是步法轻灵的重要条件。所以,要实现“以静制动”太极拳特色的步法轻灵,就必需不用力。

    ⑥健身需要不用力

    太极拳自古以来的锻炼宗旨就是《杨氏老谱》所说的“尽性立命”,就是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说的“拳即是道”。这“道”就包括了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十三势歌》所说的追求“益寿延年不老春”。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全身放松是重要的条件。这是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对人体健康所需要的最佳生理状态之研究的。而全身放松就必需不用力。人体健康是离不开运动的,最适宜健身的运动就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缓慢和运动量小。而使用“气”不仅可以使得人体在搏斗化解中体力消耗极小,在瞬间的发劲中体力消耗也很小,使得太极拳可以兼为尤其优秀的有氧运动。所以,想要有尤其好的健身祛病效果就必需不用力。

    ⑦“神内敛”需要不用力。

    太极拳令人匪夷所思的健身、祛病与武术效果的十分重要的精神原因就是“神内敛”。而对大脑刺激尽量小是“神内敛”的一个重要条件,持续的肌肉紧张无疑是妨碍“神内敛”的一个重要因素,肌肉不用力所形成的放松则有利于“神内敛”。所以,太极拳无论是练还是用,要追求“神内敛”,就必需不用力。

由此可见,太极拳处处都是以“不用力”为基础的,太极拳的以上七点,如果离开了“不用力”,就都成为空中楼阁了,而这七点也正是太极拳整个大厦的框架。所以,“不用力”无疑是太极拳整座大厦的基础,学练太极拳是必须从这“不用力”的基础而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