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财富人生百度云:中东动荡的中国之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46:53

中东动荡的中国之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5日 13:06  证券市场周刊

   文采斐然的卡扎菲深陷硝烟之中,欧美的政客们在欧洲大张旗鼓要推翻他。动乱的背后,贫富差距悬殊、官员军队成为特权阶层,人民没有幸福感。国之命在人心,中东动荡成为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的教科书。

  本刊记者 李德林 廖宗魁/文

  “群众欢乐起来时是多么热情似火、情采动人啊!他们会把他们爱戴的人扛在肩上。可是当群众愤怒起来时又是多么冷酷无情啊!是他们密谋毒死了汉尼拔;是他们架火烧死了萨伏那洛拉;是他们把自己的英雄丹东送上了断头台;是他们打碎了他们敬爱的演说家罗伯斯庇尔的颌骨……”利比亚总理卡扎菲在其文集《逃亡火狱》中表达了自己对群众的矛盾心情,表达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矛盾。

  3月28日,法国总统萨科奇跟英国总理卡梅隆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卡扎菲下台,把解决国家危机的权力交给利比亚人民。这是以英法美联军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历一周轰炸之后,通过联合声明的方式强行要求卡扎菲下台。

  通过革命起家的卡扎菲曾经受到群众无比的拥戴,而如今也正是这些群众期望着把他赶下台,同时还包括美、英、法等多国部队。曾经热情似火的人民,现在变成了自己的敌人,卡扎菲的心间一定浮现出罗伯斯庇尔颌骨被击碎的惨烈一幕。

  卡扎菲受到的“群众矛盾”并非个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今年年初根据人口年龄结构、政府在位时间长短、政治腐败程度和人均GDP等指标制作了一个“扔鞋指数”。“扔鞋指数”显示,在中东和北非国家中,也门、利比亚和埃及最有可能发生政治冲突,事实强力地证明了这些因素的重要。

  为什么这种情绪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在北非中东地区蔓延?隔岸观火的中国对此又该有何启发?

  “从现象上看,与这些国家应急处置不当、互联网管理不力等社会管理问题有关,但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贫富悬殊、高物价、高失业率等问题突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对中东政局动荡做了精辟的总结。中东乱局可成为中国社会管理的教科书。

   公平是核心问题

   当卡扎菲面对一个个群众对他提出的要求时,在其文集中表露出了自己的无奈和厌倦。“那些市民一见到我就咬住不放——给我们再建一栋房子,给我们建造一座公园,给我们再修一条越海的道路……”满足市民们的要求,难道不是统治当局应该负有的责任吗?

  虽然引发北非中东地区政治动荡的原因很多,但根本上都是这些国家民众的基本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引发的通货膨胀,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等把危机转嫁到发展中国家,加上阿拉伯国家二战后在民主上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阿拉伯世界在国际上被边缘化,在经济上存在极大的不公平,引发群众的失落感。

  中东不乏高收入的国家,但处在低等收入阶段的国家更多。也门的人均GDP只有2600美元,伊拉克为3600美元,埃及也只有6200美元。人均收入本就不高,再加上通胀经常达到两位数,民众实际拿到手的就更少了。埃及的通胀率在中东和北非国家中是最高的,年通胀率达12.8%,也门通胀率也达12.2%。

  卡扎菲一度以解放者的身份亮相,但是最后自己成了专制者,卡扎菲家族成为利比亚首富,这样的权贵阶层敛财行为令老百姓极度不满,这一现象在中东极为普遍。此次中东北非发生政治冲突的国家通常都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

  利比亚贫困人口比例高达33%,如埃及8000万人口中有200万为富人,但仍有40%以上的人日均收入不足两美元。

  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发生政治动乱的中东和北非国家的人口年龄相对较轻。也门的人口年龄中值只有17.9岁,而突尼斯为29.7岁,在中东和北非伊斯兰国家里已经属于较高的了。 年轻人多固然是好事,中国就是靠年轻人多产生的“人口红利”而成功崛起,成为世界生产工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这也会容易引发严重的问题,如果这些国家的经济不能够创造出足够多的可吸收年轻人就业的工作岗位,反而会引起年轻人的强烈不满,引发社会的动荡。 从表中可以看到,除了突尼斯外,其他国家无疑都存在高失业率问题,利比亚和也门的失业率都在30%以上,埃及和阿尔及利亚失业率接近10%。突尼斯就是因为一个大学毕业生自焚引发了动荡。

  显然,中国的年龄结构要好很多,据2005年数据,中国的人口年龄中值为32.3岁。中国也并不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长期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依然突出,很多大学生长期没有工作,但却宁可留在大城市,这会对城市的管理带来不稳定因素。 贫富差距大、失业率高、城市管理失控是中东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但是中国现在很多的城市不仅面临长期没有工作大学生的管理问题,很多打工者也没有归属感,春节期间26亿多人次的春运,就说明有很多人在大城市找不到归属感,这些人对社会的满意度也极低。

  中东乱局的中国治理之鉴

   中东乱局中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尽管国家国内GDP增加,但人民生活水平未得到改善,经济危机引起食品涨价,贫富不均、贪污腐败盛行,国家治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社会管理的失控逐渐演变成动乱。中东乱局成为中国社会管理最新的镜鉴案例。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民众对收入差距的不满情绪增加,有官员指出,现在社会上不光老百姓仇官,官员本身也存在仇官现象。最后因为小纠纷逐渐演变成上规模的群体性事件。2010年以来,广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西等地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有官员指出,群体事件的实质是政府直接干预太深,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甚至出现仇视的现象。

  除了群体性事件有增加趋势之外,劳动关系问题在沿海地区日益突出,富士康“连环跳”事件发生后,甚至出现了罢工事件,虽然没有提出政治诉求,但是影响较大。有官员指出,虽然农村劳动力过剩,但老龄化趋势严重,2004年开始出现农民工短缺问题,导致农民工工资上涨到大学生收入水平,脑体倒挂又一次出现。

  腐败问题在中国也相当普遍,2010年就出现多位副部级以上的高官落马,受贿金额巨大,甚至出现了官官相护,为避免落马者举报在位者,在位者给落马者刑期内一定的补偿这种“期权兑现”的模式在滋长。官场腐败还体现在权贵阶层官二代的形成,以及官员庇佑之下的富商阶层,官阶越高,家族敛财越疯狂。

  除了腐败问题,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为了升官不断地卖地,房地产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居者有其屋已经成为一个很奢侈的问题。有官员指出,土地问题突出,房价问题突出,居住都存在问题,自然就没有幸福感可言,这对绝大多数无力购房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隐患。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期间指出,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协调推进,这是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不会是亘古不变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温家宝认为,当前中国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温家宝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

  到底怎么改呢?有中央高级官员指出,转变官员的政绩考核方式,这样才能为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找到政治基础;加强对人的管理,从单位人到社会人,塑造社会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利用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作为社会问题的解压阀、传感器,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性环节。

  中东乱局告诫中国管理层,经济建设核心问题是效率,社会治理核心问题是公平。温家宝也强调,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不仅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逐步减少分配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而且要解决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的不公,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中美角力中东政治布局

   中东局势的复杂化再次将美国推向了前台。早在2008年,美国驻埃及大使就向美国政府报告,埃及反对派将在2011年9月前搞一次政变,推翻穆巴拉克统治。美国为什么迟迟没有作为?

  而在此次多国部队军事打击利比亚的过程中,一向以领导角色出现的美国,这次却有意地想以一种低姿态参与。这是美国的力不从心,还是战略上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上述官员认为,2010年美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亚洲,但现在美国精力已转移至中东。“如果中东的局势能把美国拖住,对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战略机遇期。”

  美国人似乎也害怕被利比亚战争拖住,重蹈伊拉克战争的覆辙。3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的美国国防大学就利比亚问题发表演说时明确表示,“利比亚不会成为另一个伊拉克。美国的领导并不意味着‘单干’,而是意味着为让合作伙伴分担重任,分担损失创造条件。”

  伊拉克战争历时8年,耗费了美国近1万亿美元的资金。如今美国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预计2011年美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1%。美国国内的经济恢复还需要财政的支持,阿富汗战争也还在僵持,美国确实害怕再度深陷利比亚泥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从利比亚对美国的利益看,也确实不如对欧洲重要。在利比亚的石油出口中,美国只占5%,而欧洲国家几乎占了80%。美国国防部长盖茨(Robert Gates)之前也强调,利比亚不是美国的一项重要国家利益。

  上述人士认为,美国在利比亚并没有其利益代理人,虽然美国从武器和政治舆论等方面支持反对派。

  可是一旦反对派上台,他们也未必就亲美,因为利比亚民众一直有强烈的反西方思想。 美国已经明确地提出了要其他国家“分担重任,分担损失”,美国可能也会要求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中东问题上与其合作,这将给中国中东政策的制定带来很大压力。

  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确实也存在较大的利益。中东是中国能源供应的主要地区。2010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原油(76.74,-0.87,-1.12%)进口占进口总量的47.4%。中东局势动荡导致国际油价上升,会加大中国经济和通胀压力。

  中东是中国电机出口和劳务出口的重要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已签署的大项目总金额约109亿美元。这次从利比亚海陆空撤出3.5万人,损失巨大。回到国内的这些劳动力面临再就业的难题。

  另外,阿拉伯国家是中国在国际社会的重要支持力量,在人权、民主等领域对中国的支持较大。如果阿拉伯极端主义上升,将对中国西部边疆安全形成威胁。

  存在挑战,自然也存在机遇。中东地区的国家已经发现美国影响力在下降,他们需要寻求新的依靠力量。有中国官员认为,中东局势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会,“我们应抓住机遇,扶持亲华派、友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