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安装光伏板:新余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6:21:44

新余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讨论稿)

(2011-2015年)

 

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过程、转变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事关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十二五”是新余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是为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江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制定本规划。

  一、新余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一五”期间主要进展

 “十一五”以来,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龙头,以资源建设为中心,以应用促建设的发展思路,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建设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5年我市开始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至2007年底,国家及地方三级政府共投入1000多万元。全市农村174所教学点建了光盘播放点, 141所完小和中心小学建了卫星教学收视点,41所农村中学建了计算机网络教室。目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共投入资金超过5800万元,全市建成市级教育网站1个、校园网2个,门户网站64个,各县、区教育局,全市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普遍通过光纤、ADSL等方式上网。计算机网络教室159个,计算机总量已达9200多台,中小学人机比例为15:1;教师用计算机1200多台;多媒体电教室278个,市区所有中小学和农村中学都配备了1个以上的多媒体电教室;10所中小学部分年级实现了“班班通”;电子备课室48个、校园电视台10个、校园广播和闭路电视系统21个、语音教学系统57套;全市有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19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城区以计算机网络为主、广大农村中小学以卫星电视网为主的教育信息网络系统。

  新余教育城域网应用涵盖了招生、学籍管理、教学科研管理、综合信息服务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全市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工作取得全面进展,城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课率已达90%,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率达63%;新余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平台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辅助教学的课件、多媒体教学素材和学科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教育队伍不断壮大;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二、新余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仍然处在“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发展阶段。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整体水平不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健全,与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市的要求不相适应。

1.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和内涵的认识水平不高,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中长期建设机制。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政策、法规、制度尚不健全。   

2.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备老化现象严重,维护更新投入不足,影响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应用。

3.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突出。县区之间、学校之间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消除信息化鸿沟任务艰巨。

4.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孤岛”还普遍存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信息资源没有充分共享,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缺乏教育决策辅助支持系统。

5.高层次、专业化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匮乏,教师队伍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还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6.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普及和深化。

三、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教育全局,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注重实效,适度超前”的原则; 以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新余教育城域网和网络信息数据中心平台、教育资源中心平台、教育与科研网络应用平台建设为重点;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及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应用为核心;以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加速实现新余市基础教育信息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我市教育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服务,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服务。

四、发展目标

新余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硬件设施建设,优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全市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做大做强教育网站, 构建功能完善的现代教育网络体系,实现电子政务、教育教学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加快教学资源建设和整合步伐,有效地实现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密切结合;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工程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电化教育队伍的技术支持与应用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教育信息化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形成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的信息化整体优势。

五、主要任务

(一)抓好“一网三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新余教育城域网,启动县级教育城域网建设,搭建新余基础教育数据中心平台、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平台和基础教育教育科研平台,大力推进校园网普及力度,形成覆盖全市的“标准统一、互联互通、资源丰富、高效运行、广泛应用”的市、县两级教育城域和学校校园网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网络体系。

(二)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和“班班通”工程。到2015年,全市所有独立建制的中小学全面实现“校校通”,力争所有城市中小学和50%的农村中小学实现多媒体设备进课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城区学校计算机人机比:高中阶段达到8:1;初中阶段达到10:1;小学阶段达到15:1,农村中小学计算机人机比达到15:1。力争实现城区中小学学科专任教师实现人手一台办公用计算机,农村中小学2-3人一台办公用计算机。

(三)加强区域网络资源共建共享。以自主开发与购买并行的方式,按照“全市统筹规划、教育专家指导、教研员把关、示范校支撑、师生共同参与”的建设模式,开发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种类齐全、形式多样、灵活方便的个性化、本土教学资源。加快市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步伐,按照“统一索引、分布存储”的原则,整合全市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分布式教学资源网络,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共享。

(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市基础教育数据中心,开发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构建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信息与资源和应用服务平台。开发建立包括信息化设备统计、图书管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教师档案、教师教育、评价管理等数据共享的全市中小学信息管理数据库,实现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能。

(五)推进教育政务信息化发展进程。建立以信息安全为基础、以数据获取和资源共享为核心、面向决策支持、公众服务的教育电子政务体系,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提高教育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公共服务电子化水平。

(六)强化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开展针对教学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加大对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建设的工作力度。重视和加强电教专业队伍、学校教育技术中心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学科专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引导教师科学合理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促进广大教师面向信息化的专业发展水平。

(七)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按照课程要求配齐配强信息技术教师,开足信息技术课程,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为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形成中小学生全员参与、乐于参与的良好氛围。 

(八)强化信息技术的日常教学应用。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快课堂教学信息化步伐,鼓励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积极参与网上集体备课。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学科覆盖率100%、电子教案率达到60%、课时覆盖率不低于30%。同时,进一步加强在教学管理、素质评价、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应用。

(九)加大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优秀成果的推广力度。发现和培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典型项目、典型学校、典型区县,“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充分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打造技术应用强势学科,提高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水平。突出抓好中小学电脑制作、电脑机器人等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大赛,争取有大的突破。

(十)启动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制定《新余市中小学信息化校园建设标准》,利用信息技术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教学资源等数字化、网络化,有效拓展师生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育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办学效能的示范学校,提高学校办学能力水平。

 六、重点工程

(一)新余教育专网建设工程

1.新余教育城域网建设

坚持信息网络的扩展、扩容,升级换代和互相融合相结合。继续加大投入,充实涵量,拓展服务功能,使市教育城域网成为全市教育网络、信息和资源的中心。2015年,全市所有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独立建制的中小学与市教育城域网联通,实现资源共享,形成覆盖市、县(区)、校三级的教育网络,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数字化、网络化。

2.教育系统办公网(电子政务专网)建设 

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机构的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建成以市教育城域网为龙头,以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网站为依托的教育网站群,实现政务信息公开、一站式服务、交互式办公、信息资源共享。完成教育电子政务标准规范建设,完善电子审批系统,使教育电子政务系统具备实用性、示范性与超前性。实现文件下发、信息资料传送电子化、网络化;实现远程办公,远程公文管理、档案查询、项目审批等功能。2011年,实现市教育局与省教育厅的网上公文传输和市教育局对市直单位、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非涉密文件将通过网络与纸介质并行方式传送;2012年后,过渡到完全网络传输非涉密文件。

3、公众信息网(外网)建设 

“外网”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提供便民服务,树立良好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是广大师生、社会公众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渠道。通过公众信息网,面向全社会介绍教育政策、法规,发布政府公告信息,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社会公众的联系。2012年,完成所有县(区)教(文)体局、局直各单位和市直学校在市教育城域网平台搭建虚拟网站,已经建立物理网站的单位要与教育城域实现超链接。公众信息网的物理平台建设要符合有关安全保密要求,安全保密设施暂时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单位必须采用虚拟网站方式。

4.校园网(内网)建设 

校园网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载体,也是全市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基础教育校园网建设应推进校园网主干、网络教室及多媒体教室建设,校园网络能够为多媒体教学、共享网上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稳定的支撑环境。实现内部文档流转、信息查询及整个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和应用的数字化、网络化。到2015年,全市所有城区学校、农村中学、50%的农村独立建制小学建有校园网。

(二)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坚持高起点规划,按需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设施到位,以满足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使用交互电子白板等课堂教学信息化设备;倡导有师资条件的中小学在家长自愿参与和支持的前提下申请、创办学生人手一机的网络教学班。

2011年,50%的省级重点中学、省级建设重点中学、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建立规范化的百兆校园网,开通学校网站,实现“班班通”,专任教师人手一台电脑;30%的城区学校、20%农村中学建立规范化的百兆校园网,开通学校网站,实现“班班通”,建成教师电子备课室,各年级组配备2—3台微机;40%的城市中学,30%的城市小学计算机教室达到1人1机。

2012年,所有省级重点中学、省级建设重点中学、70%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建立规范化的百兆校园网,开通学校网站,实现“班班通”,专任教师人手一台电脑;60%的城区学校、40%农村中学、10%农村独立建制的小学建立规范化的百兆校园网,开通学校网站,实现“班班通”,建成教师电子备课室,各年级组配备2—3台微机;60%的城市中学、50%的城市小学计算机教室达到1人1机。   

2013年,所有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建立规范化的百兆校园网,开通学校网站,实现“班班通”,专任教师人手一台电脑;80%的城区学校、60%农村中学、20%农村独立建制的小学建立规范化的百兆校园网,开通学校网站,实现“班班通”,建成教师电子备课室,各年级组配备2—3台微机;80%的城市中学、60%的城市小学计算机教室达到1人1机。 

2014年,所有城区学校、80%农村中学、30%农村独立建制的小学建立规范化的百兆校园网,开通学校网站,实现“班班通”,建成教师电子备课室,各年级组配备2—3台微机;所有城市中学、80%的城市小学计算机教室达到1人1机。 

2015年,所有农村中学、50%农村独立建制的小学建立规范化的百兆校园网,开通学校网站,实现“班班通”,建成教师电子备课室,各年级组配备2—3台微机;所有城市小学计算机教室达到1人1机。   

 (三)基础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工程

建立统一的、相互衔接的新余基础教育信息数据中心,认真执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教育事业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为基础,逐步建立标准的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学校、学生、教师、科研、财务等分类基础数据库。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人、财、物等进行数字符号标识,形成全市一个数据平台、三级管理、数据同步的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服务体系。动态汇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基本数据和动态信息,并整合到相应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中,以分别利用、按需发布为目标,逐步建立决策支持、为民服务、办学监督、应急指挥等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为新余市教育发展提供详实的决策依据。

(四)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工程

在不断完善新余基础教育资源中心(www.jyzy.xydjg.com)的基础上,建设全市统一的、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市、县(区)、学校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用户管理统一、以及资源的分布式储存和检索统一;并通过市级平台、网站和互联网,做到纵与国家、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市直各学校、各县(区)、乡(镇)学校互通互联,横与兄弟地市资源网互联,实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互联互通,以减少技术屏障,克服“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

(五)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程

按照《新余市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方案(试行)》要求, 本着“统一规划,共建共享”的原则,中小学教学资源建设,由教研、电教部门牵头组织。以国家中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我市中小学现行版本的教科书为基础教材,由我市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青年骨干教师广泛参与,共同协作,逐步完成覆盖中小学主要学科的教学资源。建成集基础素材、教学设计、试题库、教学课件、教学工具软件等为一体的,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数字化教学核心资源库和数字图书馆。2011年完成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管理与应用平台建设;2012年完成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主要学科教学资源建设;2013年完成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主要学科教学资源建设;2014年初步建成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学科教学视频案例库。在服务学校教学的同时,扩展新余基础教育资源网的功能,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

(六)信息化校园建设工程

开展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有效引领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益,形成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特色,提升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争取三年时间20%的中小学达到信息化校园建设标准要求。2011年全市5%的学校创建为示范性的信息化校园,2012年全市10%的学校创建成为信息化校园,2013年全市20%的学校创建为信息化校园。

(七)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

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期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远程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全市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为农村中小学构建一个功能适宜、使用方便、资源丰富、注重实效的远程教育环境,大力推进“班班通”,普及和深化远程教育的应用,全面提升农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五、主要政策与措施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抓紧广泛应用当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各地和学校要广泛宣传发动,使全体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教育部门、学校领导要把它作为本地区、本单位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抓紧、抓好、抓落实。各地和学校都要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切实负起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推进建设和管理规范等责任。
  2.科学规划,统筹协调
  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县(区)和学校要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市里统一目标、要求,结合本地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科学确定目标,既体现超前性,又注重可行性、操作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要与教育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规划之中。要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本地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教育强镇和各类示范学校建设等工作统筹安排,与相应的师资培养培训同步考虑。要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教育信息化规划的落实。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市和各县(区)都要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
  加强在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各地和学校都要制定培训计划,把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程。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网上教师培训活动。发现和培养一批深刻理解、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学科教育专家。强化政策导向,把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水平作为评选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各类优秀教师及教师任教、职务评聘和晋升的必备条件。
  教研人员应率先掌握教育信息技术。各级教研部门要切实负起指导责任,推进当地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科学研究,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在职干部的信息技术培训。
  4.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
  加大投入,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证。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各县(区)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信息化所需资金列入当地财政经费的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各级教育部门、学校要把实施教育信息化作为投入的重点之一,优先考虑。今后,各地凡新上的基建项目,都要考虑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对投入力度大、成效显著的单位,市教育局将给以一定的奖励。
  不断拓宽经费筹措渠道。要积极研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吸引社会各方面主动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以市场运作方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中,要实行公平、公开、竞争、择优。教育信息设施、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向社会开放,逐步建立成本分担的有偿使用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走良性发展道

5.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继续抓好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建设,结合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组织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新一轮认定,充分发挥示范学校在教学应用、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组织信息技术应用现场观摩会、教育论坛、教育技术成果评选等活动,促进有效应用。建立每三年组织一次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表彰、每两年组织一次教育技术能手认定工作制度,激励学校、教师发挥信息化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6.建立督导制度,实施信息化工作考核评估

制定全市教育信息化督导评估方案,建立科学的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组织相关教育信息化专家,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评估。把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领导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并纳入县区人民政府教育评估督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