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量化excel:央视纪录片:介绍著名嗓音科学家林俊卿博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11:25
注:本视频是根据中央电视台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介绍我国著名嗓音科学家、男中音歌唱家林俊卿博士的原版纪录影片录像转制而成,本片未经任何个人私自编辑、删改。限于影片长度,我们将其剪辑为三部:a.b.c. 依次分部上传。
a.
',1)">
b.
',2)">
c.
',3)">
“玩”出世界声乐奇迹  (2003-01-29 08:27:30)解密
首页 >>厦门日报 >>日报天天专刊 >>天天·文化 >> 本页
林俊卿博士出生于厦门鼓浪屿,从小就好“玩”,唱歌、画画、棋牌、园艺乃至厨艺、木作无所不能,且样样玩出极致。然而,他一生中“玩”得最大的是震惊中外科学界与艺术界的“咽音”练声法。林俊卿博士被认为是中国创造性人才的典型代表,被国内外科学家、艺术家公认为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1999年6月8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亲临北京“林俊卿嗓音边缘科学暨艺术与科学研讨活动”现场,他指出:“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彭一万 成戎
从漫画到学术专著插图

上海犹太夜总会室内乐演奏会速写(画于1948年)


上海工部局乐队素描林俊卿作

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画于1948年)
1940年内科G-3病房大巡诊林俊卿作


我敬爱的老师梅百器
音乐家们的聚餐会(画于1948年)
林俊卿在鼓浪屿上小学的时候,就爱上绘画,12岁的时候,他在学校里举办个人漫画展。他获得博士学位以后,也还不断作画,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中英文报刊、杂志,就经常刊登他的漫画作品。40年代末,宋庆龄女士为儿童举行募捐,他当场义务作画20多幅,每幅卖了几十美元,悉数捐给儿童基金会。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和上海犹太总会室内乐队举行演奏会,他用漫画家的手笔,速写了演奏家们的群像,
神态逼真,极富特色。他的老师梅里器是意大利著名音乐家,在指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时,林俊卿为他画了一张漫画像,大头小身,憨态毕现,富有幽默感,上面用毛笔写了“我敬爱的老师梅百器”,老师十分欣赏,爱不释手,回赠了一张他本人亲自签名的照片,上书:“给我伟大的男中音林大夫留念,1945”。
后来,他的咽音著作出版,其中的插图全是他自己画的:人体咽部解剖图、咽音练声法标准姿势图、喉部机能状态图……都画得非常准确、到位。
上海滩上的大玩家
林俊卿14岁时,爱上了做木工活,做家具,也做四弦琴,一连失败了几次,到第四次才成功,便一口气做了4支,都发出悦耳的声音。大学时代,他独力做了一条可载6人的精巧小木船,在校园里的小河与小湖上划了起来,成了同学们课外活动的器具。晚年的林俊卿,不幸患了严重的白内障,几乎失明。为了恢复视力,他给自己制订了系列疗程,其中包括用制作小工艺品来锻炼视力,于是,他制作了50多支微型小提琴,大的如巴掌,小的如拇指,每支都能拉出声音,挂在家里墙壁上。由于他有强烈的思乡情绪,便以《我记忆中的鼓浪屿》为总题,用木材、塑料、碎布、胶水等作材料,制作了50几座微型的花园别墅,惟妙惟肖,展示20世纪20年代鼓浪屿的建筑风貌。
他还是“养鸽迷”,自己动手养了50多头鸽子,看着鸽子飞舞,他高兴极了。种仙人球,他前后摸索了10年,家里拥有1600个品种,共几千盆,成为当年上海滩仙人球的“四大家族”之一。
第一流的男中音歌唱家
由于林俊卿擅长演唱西洋歌剧,1953年,他应文化部之邀,参加中国艺术团,出访苏联、罗马尼亚、波兰及东德并出席第4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上百场,掌声遍东欧。更令听众惊诧的是他竟用熟练的意大利语演唱,用的是意大利传统的美声唱法,唱得那么诙谐、幽默、轻松。素有“最挑剔的音乐欣赏家”之称的德国听众都为之倾倒,他们欢呼着,一次次把帽子扔向空中。
周总理批款建立研究所
1953年出国演出的成功,使他确立了顶尖歌唱家的地位。但文化部领导经过慎重考虑,认为让他专门从事嗓音研究工作,可能会作出更大的成就。此事汇报到周恩来总理那里,周总理也希望林俊卿集中精力从事嗓音研究,还亲自批了8000元,让他购买仪器,向国外订购各种参考书籍。1957年,文化部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声乐研究所——上海声乐研究所,林俊卿被任命为所长,享受一级教授待遇。
让歌唱家重获艺术生命
我国第一位“白毛女”、女歌唱家王昆早在1956年就坏了嗓子,不能再演唱了。1960年,领导送她到上海,经林俊卿大夫用咽音练声法治疗仅用了10个月时间,她的嗓子恢复了,还能升高一个调。
与王昆的遭遇几乎相同的著名京剧演员新艳秋,1960年由王昆带去拜见路过上海的周恩来总理,她当场为周总理演唱了一段,总理听了十分高兴,详细地询问上海声乐研究所的情况,赞扬林俊卿大夫的咽音练声法确有奇效。1983年,新艳秋还深情地回忆道:“今天,我能和首都观众见面,我要感谢林俊卿教授。”
1978年,中央乐团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孙家馨,因为年龄增长,嗓音发生衰退,林大夫专门给她上课,指导她用咽音练嗓,三个月后,她举行独唱音乐会,高音洪亮,低音通畅,获得了好评。
听命于自己的祖国
综观林俊卿的一生,有好几次出国定居的机会。
1946年,美国朋友邀请他到好莱坞从事绘画工作。
同年,他的导师梅百器准备送他到意大利米兰歌剧院大师班学习,给了他一封推荐信,一笔旅费,一张护照登记表。他对恩师说:“十分对不起,我作为医生,放不下我的病人;我作为丈夫和父亲,放不下我的爱妻和幼子!”
接着,荷兰糖王请他到印尼去,要送他别墅和医院。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不少资本家跑到香港去,他们劝林俊卿也去香港,生了病便于找他。“船王”包玉刚是林俊卿的“病患挚友”,更希望他到香港。地下党的同志对他说:“像你这样正直的好医生,新中国多么需要啊!”
林俊卿哪儿也没有去,他一直留在上海。
1981年,年已67岁的林俊卿,到美国探访久别的大妹和二弟,在美国作学术考察。他的亲人,他的学生,美国朋友,美国科学界、艺术界人士,乃至美国政府,都希望他全家迁居美国。但他对美国朋友说:“我的一切,都听命于我的祖国。我如果把自己的专长高价卖给美国,我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胡耀邦指示重建研究所
1982年8月间,中央电视台播了林俊卿唱歌与教学的实况节目,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全国各地观众给中央电视台写了几百封信,要求学习林俊卿练声法。他的一群学有所成的艺术家学生,联名给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致祥写信,要求给林俊卿大夫落实政策。张副部长于8月26日给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写信,信中说:“他的练声法是一个学派,对他至今未落实政策,并且,偌大的祖国没有用他、发挥他才能的地方,我觉不妥。因此,我不避手伸得太长之嫌,为之呼吁,希望对有一方面专门学识才能的人,能安排各得其所,使他们为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才智。”
胡耀邦总书记亲自作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落实政策,充分发挥林俊卿博士的一技之长。1985年3月,中断了将近20年的上海声乐研究所搬到了北京,改名为北京声乐研究所,由文化部艺术局直接领导,林俊卿任所长。他为研究所制定一个宗旨和任务:“研究声乐,治疗嗓音。”
恢复重建十几年间,该所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绩:训练、治疗各类学员、患者800多人。京剧表演艺术家厉慧良、青年演唱演员方明、川剧著名小生晓艇、京剧新秀雷英等,都是用咽音法训练、治疗后恢复嗓音的。
沈阳军区歌舞团男高音演员张立军经过该所副所长张映哲指导训练了三个月,在音乐会上演唱唐尼采蒂的歌剧《军中女郎》选段《啊,多么快乐的一天》,歌曲中出现9个高音C,由于其难度很高,国内至今尚未有人在舞台上公开演唱过。这次演唱成功,填补了空白,打破了纪录。
【专家学者评价】
“林俊卿大夫的集神经学、生理学、物理学、艺术等学科于一身的‘咽音练声法’在中国的兴起,正是体现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这个大趋势。上世纪60年代初,林大夫提出:歌唱者要把咽腔调节成管状的共鸣腔;60年代中期,他进一步从气体动力学‘贝努利效应’的视角,指出咽音共鸣的原理是,唱腔空气柱被稳劲气流借助声带激振,形成驻波而发声,创立了‘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等科学练声法。以后,他又发现这一发声方法的纯熟运用具有嗓音保健与治疗的功效。因此‘咽音练声法’是有前沿意识的,是有发展前途,有生命力的。”
——赵宋光教授《以科学与艺术联结的动势对待“咽音”》
……西方虽然首先提出了‘咽音’,但却未有从科学上明确阐明咽音的特殊发音机能,也没有咽音的具体训练理论流传下来。而我国林俊卿博士确立的咽音体系却做到了这一点……近几年来,林俊卿创立的‘咽音练声法’已逐步引起国内外声乐界的注意,开始纷纷研究它,学习它。”
——李向来《“咽音”———开启人声宝藏大门的钥匙》
“他具有稀有的演唱能力,同时是个伟大的音乐天才……后来他把兴趣转向研究嗓音科学。研究这一领域,他最有资格,他有医学科学知识和研究才能,加上炉火纯青的演唱技巧和最高级的音乐修养,从事嗓音训练与治疗,必能获得良好的成绩,我认为他的非凡的学问和经验对声乐界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现代音乐史百科全书》德文总编辑世界著名音乐评论家顾特那博士
林俊卿博士的雕像,矗立在北京医科大学的校园里,吴阶平、李政道亲自为雕像落成郑重揭幕。人们写诗赞曰:
坎坷奋进是俊卿,不图虚名为真情。
妙曲万支震中外,歌坛桃李传美声。
背景
林俊卿(1914——2000年),我国著名医学家、歌唱家、声乐家,1914年4月28日诞生于鼓浪屿,厦门同文书院毕业后,于1932年考进南京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理学系医学专修科,1935年转入北京协和医院小儿科,1940年,美国授予他甲级医学博士学位,1941年起,他在上海行医。
从1941——1949年,他在上海师从两位意大利音乐家梅百器和莫那为塔,学习“美声唱法”和“咽音练声法”,并多次举行个人音乐会,被认为是“中国史无前例的歌唱能力最强的男中音”。
1953年,他被选派参加中国艺术代表团,出访苏联、罗马尼亚、波兰、东德等国。回国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给他8000元,购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让他从事咽音学研究,他被任命为上海音乐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家一级教授待遇。在几年间,这个所培养了一大批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医好了一大批失声的演员、歌唱家。
“文革”中,他遭受迫害。妻子许恬如受惊吓致死。
1985年3月,林俊卿任北京声乐研究所所长,1989年任名誉所长。他一共出版了10来部专著、译著和数张唱片,形成中国独有的咽音学派——林俊卿咽音练声法,获得国际上高度评价,被国内外科学家、艺术家公认为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2000年7月12日,林俊卿在上海病逝,享年86岁。
【林博士专著】
《歌唱发音的机能状态》(1957年经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推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歌唱发音不正确的原因及纠正方法》(1960年经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推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歌唱发音的科学方法》(1963年经文化部副部长石西民推荐,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已再版3次,后被台湾书商翻印了50000册,畅销香港和东南亚一带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被列为大学声乐系学生必

读课本。《咽音练声体系》(1981年香港出版)和《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1985年出版,后译为英文)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的“RLIN-CTK国际电脑图书交流系统”列为有关声乐教育的重要图书。林俊卿教授成为第一个有科学声乐著作进入国际电脑信息系统的中国人。《咽音练声法》一书的稿费,被香港浸会学院音乐系用来设立“林俊卿声乐奖学金”。
(厦门日报)
林俊卿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