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西我是演说家 现状:好学校是一方“池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22:17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不弄清楚,教育的其他问题就无法解决。当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价学校好坏的标准,在很多人心中,好学校就是条件好、升学率高的学校,即便那里的孩子学得很苦很累,并没有感到快乐和幸福。这样的学校真的是好学校吗?如果不是,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呢?好学校有哪些特质?我们现在的学校离好学校还有多远的距离?

    “清晨6:00,天刚蒙蒙亮。学生们陆陆续续地来到餐厅,在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后,领到了学校为本次远足拉练的学生准备的食物:每人三个馒头,一袋咸菜。在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中,他们就靠这些食物维持身体所需的能量,走完65公里全程。”
    这是山东省昌乐二中的一次春季拉练。两个馒头一瓶水,14个小时65公里,远足途中互相加油,登山路上互相扶持,夜幕降临口号动天,交流会上泣不成声。加上行走的疲惫,登山的艰苦,透支的体力,双脚的血泡,虚脱的晕眩,“折磨”着学生,也让他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激动。“一条路,一辈子,一生情”、“我们的名字叫卓越”、“紧攥在掌心的是幸福”,学生们这样表达。
    为什么会有这场远足拉练,且每年1~2次,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给出答案:“‘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65公里是远足,更是理想的远行、成长的考验、信念的试金石!”
    学校要给学生什么?不正是理想与信念,成长过程的体验吗?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春天的脚步近了,有多少学校敢于让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美丽的大自然?有多少学校敢于冒“分数”之大不韪,让学生摆脱考试的桎梏,过一种幸福、愉悦的学校生活?    
    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厘清“学校”这个概念。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是拥有豪华的大楼、高升学率,还是有很多名师?
    
什么是好学校
  
    “我理想中的学校,就是在学校里和小伙伴一起玩。”
    “我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有一个游泳池、一个绿油油的操场和四个篮球场。”
    “我理想中的学校,老师对我特别和蔼可亲,不管我考多少分,她都鼓励我。”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学生的眼中,也有一千个各式各样、异彩纷呈的“理想学校”。
    时至今日,从学校产生的那一天开始起,对“好学校”的争论就从没停歇过。教育行政部门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专家们各有一套评价理论,而在普通民众眼中,无论专家怎么说,他们只看学校的硬件和师资,当然,更重要的是,“升学率”这个硬杠杠。
    与这些“现实”的评定标准不同,美国思想家梭罗给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定义,“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类,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这样种子开始到来了。”
    这是梭罗在《种子的信仰》里一段著名的话。这里的“池塘”就好比我们的学校,学生可以是“水鸟”,可以是“两栖动物”,也可以是“植物”,不需要你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地,种子开始到来了。这就是“自然”的力量。
    反观我们的学校,学校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本领、获得成长的地方。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因而显得喻意混杂。
    “本来是一方清澈的池塘,但却被变成了一条浑浊的大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坦言他对当今学校的忧虑。在他看来,好学校的定义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 好学校应当让学生自由成长,快乐发展。
  “一个让学生和老师都活得很累的学校,绝不是一个好学校,一个让学生和老师都觉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学校,也一定不是一所好学校。”江苏泗洪归仁镇安河小学教师王绪卫对好学校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在他看来,一所真正的好学校,应让多数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愉快,学有收获,不断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学校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愉快”,“学有收获”?
    显然,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学校是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的。
  “现在一些传统学校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完成。学生几乎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探索求知只是漂亮的口号。”一位校长说。
  不仅如此,在以“塑造”和“管制”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校更习惯于培养听话的孩子,而不是有自己的思想,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人。因而他们进入社会后也往往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即使明知不对也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更不用说主动提出创造性的思想了。
  “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能够创新、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事情;第二个目标是形成有批判精神,能够检验真理而不是简单接受所提供的每件事情的头脑。”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这样评价创造性和批判能力的重要性。
  但遗憾的是,创造性确是我们现在很多学校最缺的东西。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培养不出大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每年的媒体都会对此产生热议。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学校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已经被慢慢地扼杀掉了。
  “真正的教育者理应把学生看作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教师见解的复述者,更不能成为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道具!”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说,“我们不应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空荡荡的容器,而应看作是一支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炬,它一旦被点燃必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因此,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其说是手把手地教学生怎样去做,不如说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向书本、向老师、向名家、向一切‘权威’说‘不’!”
  
国外的好学校什么样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校建得越来越气派,越来越豪华,一些大城市的学校硬件设施已经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国家的不少名校外观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朴素的外表并不影响它们成为名校。
  创建于1440年的伊顿公学被誉为“世界级精英人才的摇篮”,自创办之日起,它就将培养绅士精英作为办学目标。伊顿的校规严格,却不痛苦。一年级学生入学,有10%~20%是没有集体生活经验的家中宝贝,校方的第一个措施是,家长前三周一律不准探望,要把娇生惯养的公子哥“扳”过来!在不准你留恋父母温情的同时,学校给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集体的温暖。学校还把各种娱乐、体育和业余生活等安排得满满的。每天长知识而又有趣的活动之后,男孩们还没来得及想家,就已疲倦得呼呼大睡。
  伊顿公学培养的学生自信由内而发,不会看起来傲慢或自负。伊顿校友帕拉什·戴夫将部分归功于学校给予学生的自由度:“你受鼓励追求任何你可能拥有的梦想。”按照戴夫说法,伊顿不像外人眼中那样刻板、陈腐,它允许学生“持些异议,某种程度上鼓励这样做。那对任何一个想得到领导者角色的人而言非常有用”。伊顿学生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体育运动。其中,伊顿划船赛的礼仪优雅浪漫,“伊顿五人”、墙赛、田野游戏赛等伊顿的特有运动勇猛粗鲁。在游戏般的体育运动里,男孩们不仅锻炼体魄,而且能形成同学之间的互相尊重、团结、合作、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如果说伊顿公学是顶级精英学校,创办于1921年的夏山学校则完全是一所草根学校,它位于离伦敦约有一百英里的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是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之一。夏山学校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满了无穷的活力,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夏山学校充满了自由的活力。当初尼尔与妻子一起开办学校所持的共同理念,就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快乐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工作愉快与生活积极”,因此学校应该使儿童学习如何去生活,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
  夏山学校是一所让孩子们能真正自由生活的场所,完全舍弃训练、命令、要求、道德与宗教教育。尼尔主张孩子们的本性是善良聪明的,大人只需让孩子们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也就是依自己的才能、志趣,想成为学者便去做学者,而适合当清道夫的,也可成为清道夫。夏山学校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去教育学生,尼尔认为与其培育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育快乐的清道夫。
  来夏山之前,很多孩子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来到夏山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发自觉地学习,独立自主地生活,充满自信,也懂得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多年后,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数学家!
  
学校评价:决定性的指挥棒
  
  在西方一些国家,好学校的标准是基于教育的本质要求而提出的,几乎不涉及硬件设施和升学率。对比中国当前好学校的标准,不难看出我们的差距。
  如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GDP崇拜一样,中国教育中流行的是升学率崇拜。尽管素质教育喊了20年,但时至今日,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依然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好坏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这一指挥棒直接决定了校长在面对理想和现实矛盾时做出同样的选择: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于是,在我们的学校里,分数成为学生的命根儿,分数决定着学生的一切,是他们快乐、烦恼、希望和恐惧的源泉,是学生对之顶礼膜拜的上帝和偶像,使得在他们眼中只有成绩,没有人。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线联平指出,当前在我国学校教育质量教育督导评价中,明显存在着与关注人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国家没有统一的学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方案,对于学校教育质量的内涵界定不清晰;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标准或指标体系尚未构建;科学有效的学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工作机制、工作方式等也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线联平认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既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也是开展学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的主要目的,应当据此制定学校教育质量的督导评价指标体系,督促和引导学校的教育工作聚焦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中,评价学生的发展方面应当关注五个关键领域:健康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和国际视野。”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首席专家劳凯声认为,“当前学校功能的发挥发生了极大的偏差”,“被过分强调的学校选拔功能使得学校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功能难以发挥,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下,学生的人格遭到扭曲,极大地损害了一代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劳凯声指出,“严格的等级制度、机械的记诵之学、压抑人性的教学方法导致了种种极其荒谬的结果。”
  被称作当代教育“活化石”的老教育家吕型伟认为,真正的好学校不一定靠升学率,而要由社会检验。“没升上大学的不见得都不是人才,升上大学的不见得都成了人才。”
  “对学生来说,好学校的标准只有一个:给多数学生一辈子切实有用有益的知识、本领、思想越多,对学生一生健康成长的帮助越大,此学校越好。”王绪卫老师说。

好学校是培育梦想的地方
  
  “好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梦想的故乡。”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郑立平老师认为,“成功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教育的成功,就是给了每一个孩子一个梦。没有梦想的教育,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不能给人梦想的学校绝对不是好学校。”
  “好的学校应该是师生实现生命意义的地方,是师生展示才华的地方,是校长、教师、学生追求幸福的地方。”郑立平强调,好校长则是好学校的灵魂。校长要着眼于每一位师生潜能的开掘和特长的发挥,并为其终身的幸福打好基础。
  “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也就没有了意义,好学校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今天幸福的成长,也能为他们幸福的未来奠基。”郑立平说,“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成才梦。好的学校应成为孩子们一生的骄傲,它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丰富有效的精神营养;它的环境、氛围,能给孩子们的成长打上自信、自强的烙印;从学校中获得的许多东西,应成为孩子们一生的财富。”
  郑立平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其主要责任就是为孩子编织梦想,梦想使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也充满了爱和浪漫气息。在我们的梦中,丑小鸭变成了金凤凰,每一个孩子都变成了灿烂的小太阳。枕着孩子们的微笑入睡,梦着孩子们的理想醒来;教师的梦会点燃学生的梦,它与学生的梦融合在一起。”
  “能使教师都做梦的校长是智慧的,能使学生都做梦的教师是神圣的。好奇心是梦想的源泉,好书和游戏是梦想的火把。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养育教师的童心;能给孩子提供好书和游戏,能给教师提供观众和舞台,使教师和学生都爱做梦的学校,就是我心中的理想学校。”郑立平如是说。
  
后记:

  
  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方向错了,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育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学生和老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自己的感情、思想和尊严的人,然后才是学生和老师,他只有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才能正常地学习或施教,才能做出其他的一切。因此,毫不奇怪,在我们非正常的教育中,真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十分罕见,大多数人只是智力的某个狭窄方面——机械记忆和逻辑运算能力获得了畸形发展,变得越来越像机器,越来越没有人性。
  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已迷失自我,离自己原来的目标越来越远。教育应该追本溯源,返璞归真。学校是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应该回归其本来的功能。学校不应该是培养考试机器和听话的奴仆的地方,而应该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和现代公民的地方;学校不应该是“文明的监狱”,而应该是学习的乐园、创造的天堂。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