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 结局:3对成功的理解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42:27

成功既不是看结果,也不是看过程,而是从心理角度来衡量。成功就是要克服人性固有的恐惧、惯性、弱点和局限;超越经验、超越模式、超越自我,甚至超越成功本身。
--潘杰客在接受《成功》杂志访谈时对"成功"下的定义

很多人问我,在最困难的关头,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不倒下,挺过去,我的答案是"心灵的骄傲"。在那种关键的时候,我不可能去考虑成功之后的鲜花与欢呼或失败者所将遭遇的冷遇和失落。我所想的是,我这个生命是否值得再为自己做下去?我通常会问自己:你能否超越自己?超越了就是成功--不是事情上的成功,而是心理上的成功。人在那种时刻,暴露出来的都是人性的弱点;我就是要战胜这种弱点。因为我追求的是心灵的纯粹和强大,一种心灵上的超我和superpower。
--在接受《青年文摘--人物版》记者采访时潘杰客如是说

事实上,人永远是在某种限制下生存。当你超越了环境给予的限制,超越了自我,而又没有让别人感觉你脱离了环境时,你就成功了。
--潘杰客坦言跨国人生经历所感受到的限制

  尊重绝不是意味着仅仅向社会地位高的、或是经济实力雄厚的、或是智能超强的人表示敬重,而是尊重所有的人。
--在奥迪,作为德国人的老板,潘杰客真正体会到尊重也就是被尊重的真正含义

  只有懂得如何适应环境的人,才知道如何改造环境;只有善于接受别人的人,才可能被别人接受。
--那段在欧美跨国公司积累的韧性与灵活,使回到中国的潘杰客在工作上更加如鱼得水

  我内心有一种渴求,你可以改变自己,还可以通过自己去改变别人,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就会因此而改变。我要在最广泛的范围去影响他人,把社会向更合理的方向推进,这种合理应该为大多数人带来福利。这是个良好的愿望,为了这个愿望,我还会去做许多其他的事情,而这正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它带给我的满足是物质无法带来的。在我心灵痛苦时,我常常会想,大千世界的痛苦又是多么的深厚。走这条路的人注定是孤独的,精神和灵魂像吉普赛人一样在这个世界流浪,如果这就是命运的话,我已做好准备并且毫不畏惧。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进入哈佛,就像进入世界上其它优秀的大学那样,你的心胸是不一样的。你周围的人来自全球各地,每个人讲着自己国家的事情,整个班级讨论的是全世界的事情,因此你的视野自然而然变得很开阔,思考问题慢慢从国际性的角度出发,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
--36岁的潘杰客走进了哈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同炉熔炼、共同升华

  每个人的血统只有一个,然而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往后再推800年,你的子孙后代也许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当你在为这个星球做事情、为人类做事情时,与你为自己的民族做事情是不矛盾的,完全是可以互补的。所以我在心里有时候把自己看作是世界公民。也正因为如此,我就更加骄傲和理直气壮地做中国人,因为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上,谁都离不开谁。
--在海外生活、学习、工作十多年,使潘杰客开始从国际化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局限于一个民族或国家

  一把锁对其他任何一把钥匙都是无法逾越的限制,但对它自己的钥匙却不是限制,因为它们是匹配的、和谐的。每一个困难以及每一项工作,对我而言都是一把锁,首先需要修磨自己这把钥匙,然后才是适应它、解开它、超越它。
--跨越诸多地域、行业的潘杰客形象的诠释超越限制

  比如说,谈论一个企业家,为什么一定要把他塑造成一个十全的领导者,十全的丈夫和父亲?为什么不可以谈他卑微狼狈的起点,谈他企业的缺陷,谈他生活的失败?英雄人物不怕提当年的惨败;在最失意时他们精神深处的东西才是人性的精髓,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深度,它建立在真实之上。所以不管是做电视主持还是论坛主持,我都在强调思想性,人格性,专业性和国际性。这样的东西才是高质量的,才能够达到国际化的水准。
--国际主持人潘杰客的主持理念

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局限。人的思维和任何物体一样,也是有惯性的。人渴望成功,因为成功是美好的,是幸福的。对于美好和幸福,人们就会珍视,就会竭尽全力去维持这种状态。这就是思维的惯性所在。经历其实也是一种局限。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积淀资历,在资历中提炼经验,在经验中总结规律,在规律中推导模式。特定的成功,特定的经验,特定的规律,特定的模式,导致特定的思维方式。特定的思维方式塑造特定的生活轨道,于是有了局限的人生。惟有克服了惯性的人才能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勇于放弃成功,去印证他与命运抗争的信念

命运是大多数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现状对未来估算出的概率,最终说服自己循规蹈矩。
--潘杰客给"命运"下的定义

人是不能低头的,一旦低头,就再也不可能骄傲了。因为一个行动养成一个习惯,低头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 潘杰客在几次遭遇身处绝境时奋力拼搏的经历后总结出来的道理

世界如此之大,人是这么不同,生活完全可以是另外一个样。我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界定在某个地方?因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世界之外还有世界,思维之外还有思维,而且这个思维是广漠无垠、无边弗界的。我至少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应该搞清楚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
--潘杰客辞去国家建设部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职位毅然出国留学的理由

在任何一段给定的高速公路中,总是跑着形形色色的汽车:一种是跑在最前面的或是不断超越其它车辆的车,这种车是领导者。第二种是跟着跑的车,这种车是跟随者。这两种车都需要智慧、耐心和体力。没有本事开创先河,就必须要有胸怀紧紧追随。如果既不能引导潮流,又不能顺应大势,其结果必然是第三种车的下场,即沿着出口淘汰出局或是抛锚停车,自我反省。
  从表面上看,这三种车是在进行着一场竞争,其实都是在各自努力分别去达到自己的目标。每辆车好比一个人,或是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或是一种文化。不管别人跑得多快,多远,你总是要前进,总得要超越自己。你也许一辈子都超越不了别人,你也未必一直都能跑在最前头,但是你必须要超越自己,向自己设定的目标逼近。超越别人或被别人超越都是暂时的,因此没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
  如果每一个人都不断地克服自己所面临的困难与挫折,持续地加油猛跑,奋力前奔,那么这个人就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骄傲。因为社会由此而发展,素质由此而提升,民族由此而优化,国家由此而强大,世界也由此而前行。
--潘杰客的"高速公路理论"

民族主义情结不仅在中国存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也都存在。不仅是在发展中国家容易培养民族情怀,发达国家也照样渲染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落后或先进与一个民族的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或是自以为是的程度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几乎全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是自以为了不起的。一个民族好比一个人,如果人与人之间比强弱就会发生冲突,民族之间比优劣就会产生危机。一个民族应该和自己作比较,就象每个人一样,努力去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这样的民族才是值得尊重的民族。
--潘杰客回答美国总统关于如何看待民族主义情结的问题

  很多人都说,国际化就意味着竞争,竞争就意味着互相比着来,而一比就产生矛盾,这好像是个悖论。我认为恰好不是。任何一个民族把自己与另外一个民族去比较,其结果不是妄自菲薄,就是妄自尊大。比是对的,但是要看怎么比和跟谁比。我的看法是每个民族应该去与自己做比较。就像每个人一样,努力去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用今天超越昨天,用未来胜于现在的精神去努力,才是一个不断前行进步的民族,这样一个民族才是值得尊重的民族。
--解开民族主义情结,提升世界公民意识

  很多人说,大学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基础课、学好英语、学好计算机。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这些都是次要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要去寻找自己要做的事,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学生应该去发现、分析和决定自己的未来,从个人的爱好、潜力去策划,然后专注、投入地去实施。
--潘杰客回答《中国大学生》杂志记者关于当代大学生主要任务的问题

在目标日益个性化的今天,考研、留学、创业成了大学生们的首选。这不是什么急功近利。而是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更加个性化了,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学习的东西和将来要做的事情更接近。这是好事,因为只有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都在进步、强大时,整个社会才会进步。
--潘杰客关于当代大学生创业的观点

现在外企人才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沟通的问题。尤其是在合资企业中,中外员工直接碰撞,那些沟通得比较好的是工作认真、负责、自尊、自爱、自信的工作人员。他们把狭隘的民族主义放在一边,将对方,不管是中方还是外方,都看成是一个普通的人,然后真诚地去沟通。
--潘杰客做客《英才》杂志给人才环境打分

  人在什么圈子里就会说什么样的话,随波逐流是非常容易的,虽然我不认为那是一种沉沦,多少人改变了自己的方向就是这样开始的。这并不是说餐馆业不好,但是如果你把自己设定的很高,你肯定会走出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所以在当时,我每天都在告诫自己,现在的我不是将来的我,现在的状况也不是我将来的状况。别人的未来更不是我的未来,我要做自己的事情,按自己的选择去努力,并暗下决心,不出几年,我一定要辉煌地重新站起来。但面对现实,我还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所以人在困难的环境里,真正的考验是心理上的考验,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真正的较量是意志力的较量。
--在唐人街送外卖的潘杰客,在苦难中与命运抗争

  如果有人问,当我奉献时,接受奉献的人们并不能理解我,该怎么办?我的回答是:不论他们是否理解,或是硬要把事情往坏处引,还是享受了好处却仍要背叛和伤害我,这些都是这个世界的阴暗面。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看清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并且去热爱它。对我而言,这种感情已经超越了"热爱"。奉献本身就是热爱,但这不是感情上的喜欢,而是理性上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