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附近房价:秋季动防疫体系建设资料(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0:29:22

秋季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关键时期 启动防疫体系

当前,正值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时期。9月13日,农业部、省畜牧兽医局分别召开视频会议,对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启动和部署。山东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市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做好秋防工作,以维护全省现代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狠抓免疫注射,着力提升畜禽免疫保护水平。按照“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的要求,我省秋季集中免疫工作从9月13日开始,10月底全面完成。要尽快落实秋防资金和疫苗,尽快组织做好免疫队伍技术培训,尽快组织开展免疫注射工作。继续推行规模饲养场程序化免疫和散养畜禽集中免疫相结合的免疫方式,认真落实每月“补免日”制度和养殖场自购强免疫苗逐级备案制度。
    二要狠抓监测预警,着力提升科学防控水平。要认真组织做好集中监测、日常监测、定时定点监测工作。加强预警预报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对发现的苗头性、突发性动物疫病,要及时调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及时报告、及时处置。突出抓好畜禽饲养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品种的动物疫病净化,加快动物疫病净化步伐。     三要狠抓检疫监督,着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加强各类场所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监督。强化检疫执法,严格做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强活畜禽调运管理,严格落实畜禽调运申报制度、强制免疫制度和隔离观察制度。切实加强活畜禽交易市场和场所的动物卫生监管。积极推进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严防疫情传入传播。      四要狠抓应急管理,着力提升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指挥机构,明确部门责任,充实应急队伍,强化应急演练和培训,尤其要做好应急物资的日常管理,确保始终处于有效状态,提高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要强化应急值守,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快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目前,各市已按照部署,细化方案,迅速行动,山东省秋防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完善动物防疫体系 调动村级防疫员积极性
作者:辽宁省辽阳市动监局总兽医师 王力|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几年来,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护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全市四年无重大动物疫情、无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中毒事件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村级防疫员人多、流动性大,如何管理和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如何巩固以取得的成果,是摆在我们动监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的工作实际,笔者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是部分人员年龄偏大,65岁以上占10%;二是人员素质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三分之一;三是部分人员兼职,有20%的防疫员身兼治保主任、民兵连长、妇女主任等职;四是人员不稳定、流动性较大。2004年以来全市已有710名防疫员通过了执业助理兽医资格考试,但今年仍有150人需要参加执业助理兽医资格考试,取得从业资格。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是四级动物防疫体系最基础的部位,其工作质量决定整个动物卫生和畜牧业发展工作成效。如何真正建立一支合格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并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是目前深化基层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为妥善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就如何充分发挥和调动好村防疫员的积极性,加强和完善村级防疫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应当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并形成共识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我市四级防疫体系的关键环节,我们的工作能否落实取决于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县动监部门必须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村防疫员队伍建设,要以争创“三好”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五好”村防疫员活动为载体,巩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成果。
  二、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县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05〕46号)规定:在每个行政村聘用1名动物防疫员,接受区域性动物防疫监督所(动物防疫检疫站)的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和监督管理,承担动物计划免疫或强制免疫注射、佩带耳标、填发免疫卡、填写免疫档案、协助动物产地检疫、消毒、疫情报告、掌握畜禽饲养情况,以及动物卫生管理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目前需要加强的是动物产地检疫、畜牧技术推广等工作:
  1.抓好产地检疫工作。面对产地检疫工作人少、面广、线长的实际问题,又要切实、有效地全面开展,必须充分发挥村防疫员(协检员)的作用。市局将2007年定位为“产地检疫年”,村级动物防疫员作为协检员开展产地检疫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关键环节。在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协助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和消毒工作的职责后,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工作规范,明确责任,科学实施,做好落实。保证将疫病消灭在产地,外疫不传入。要建立和完善《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村级协检员聘用委任书》、《村级协检员动物检疫工作责任书》等管理制度。要实行报检和巡检相结合的检疫管理工作机制。
  2.开展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结合区域畜禽饲养情况,开展人工授精、种草养畜、清洁养殖等技术推广工作。
  3.实施相应的兽医服务。因为村级动物防疫员目前还做不到专职,多数还进行相应的动物诊疗、兽药、饲料经营服务,但必须服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大局,使其在诊疗活动中掌握本村疫病流行状况,为上级疫情预警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4.理顺工作关系。村级动物防疫员接受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和监督管理。
  三、逐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标准和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为做好基层动物卫生工作和畜牧业发展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经费纳入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范围,补贴经费必须进入县级动监局专户,实行每半年发放一次。因此对经费使用情况要加强监督管理。市县动监部门应主动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积极落实和兑现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方便条件。要将对防疫员的补贴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立项、评优的先决条件,对于不落实或减少补贴资金的,不予支持。要按照每个行政村一个防疫室和“五有一落实”(有防疫员、有防疫室、有交通工具、有通讯工具、有防检疫和冷链设备,落实防疫员报酬)的建设标准,并有计划地免费对村级防疫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达到中专学历水平。
  四、建立定期考核机制,实施奖惩制度
  县级动监部门和乡镇区域所应按照《辽阳市村防疫员管理办法》等规定,完善细化县级考核办法,配合有关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选聘合格人员。本着绩效挂钩和多劳多得的原则,采取指标考核方式,确保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质量,对不合格者不予兑现工作补贴。考核的重点主要有:
  1.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和免疫合格率,可通过实地检查和抽样调查等方式确定是否100%进行免疫,通过实验室的血清学试验确定抗体保护率水平,以检验免疫质量。另外也可根据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确定本地动物防疫工作成绩。
  2.免疫标志和免疫档案是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要检查对免疫标志佩戴和免疫档案填写完成情况,规模饲养场和养殖小区用药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等作为考核村防疫员的重要内容。
  3.免疫和畜牧业生产相关报表的填写、上报是否完整、按时。
  4.产地检疫工作完成情况,要根据检疫证书使用和收费账目考核检疫、消毒工作,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坚决予以处理。
  五、积极探索建立村防疫员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选聘、考核和培训机制,大力推进“五好”村防疫员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畜牧业建设,为保障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就一支技术过硬、思想先进和村民信任的防疫员队伍。
重大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五家渠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建立长期有效的防疫机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街道办事处与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相互配合做好城区动物防疫工作。

第三条 各街道办事处要将本辖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列入工作范围,行政主要领导为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按照师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负责本辖区内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配合市畜牧兽医站、协助片区防疫员开展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

第四条 市畜牧兽医站聘用6名防疫人员负责城区防疫工作,并对其进行日常业务管理。

第五条 防疫人员的聘用按照“不设机构、不增编制、定期考核、一年一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择优招聘防疫人员。经审查、考核、培训合格,取得“动物防疫员”上岗证后,承担片区动物防疫工作。

第六条 防疫人员装备。聘用的防疫人员由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为其配备防护用品、出诊包、冷藏包及其它保证防疫工作开展的器具。

第七条 市畜牧兽医站必须对聘用防疫人员进行免疫技术培训,按照免疫程序,指导其开展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

第八条 防疫范围:除101团、102团、103团以外的各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

第九条 防疫对象:第八条所列区域内饲养的所有畜禽。

第十条 防疫疫病种类:口蹄疫、禽流感、猪瘟、新城疫、羊痘等重大动物疫病。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防疫人员聘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五家渠市防疫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招聘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五家渠市常驻户口,年龄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热爱动物防疫工作。优先聘用学习畜牧、兽医、草原等相关专业人员(考虑到工作的对象和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聘用男性)。

第二条 防疫人员职责:负责对所辖区域内畜禽进行免疫、免疫耳标佩戴、建立免疫档案、畜禽异动台帐、出栏畜禽报检、动物疫情报告等;完成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安排的其它工作。

第三条 防疫人员考核管理及工资待遇。聘用防疫人员工资每人每月700元(包括三金),列入市财政预算,由市财政每年一次性核拨市畜牧兽医站。

第四条 招聘人员的考核。考核由市畜牧兽医站防疫科具体负责,采取平时不定期抽查、半年和全年考核。考核合格,聘用人员工资按月发放;考核不合格,解除聘用关系。

第五条 防疫人员的考核内容:畜禽免疫情况;畜禽普查上报情况;动物防疫台帐建立情况;规范防疫卡填写情况;是否按物价局核定标准规范收费;免疫及兽医技术服务质量;社区对其工作情况评价。

第六条 防疫工作中免疫接种、免疫标识佩带等服务收取的费用归防疫员,收费标准按照市物价局核定标准收取。

 防疫体系建设为重点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一是落实责任。要继续层层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职造成疫病扩散蔓延的,坚决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依法依纪严肃处理。要在巩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做到“六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部署到位、协调配合到位、物资准备到位、政策保障到位。

二是加强免疫工作。要根据疫情形势和变化,调整好免疫方案。扎实做好防控工作,提高免疫密度,扩大畜禽检测面,提高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整体水平。确保应免畜禽的免疫率达到100%,确保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三是强化疫情监测。重点加强高风险地区A型口蹄疫监测,种禽场、活禽市场和候鸟活动频繁地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以及养猪集中地区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监测。对免疫抗体达不到标准的要及时提出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免疫实效,保证畜禽常年处于有效的免疫保护状态。

四是加强检疫监督。加强防疫督察,以督促检,以检促免,全面落实动物检疫申报制。加强宣传,上门服务,促进免疫和产地检疫有效开展。五是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完善各级重大动物疫情处理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关于组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防疫行动的紧急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镇有关部门:

   秋冬季是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实施2007年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防疫行动计划的通知》(海动防指[2007]0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现就我镇组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防疫行动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正处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疫情屡有发生,防控任务艰巨,为切实做好我镇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防疫工作,确保全镇畜牧业生产键康发展,全镇上下要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责任制,继续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直接责任。各村、各有关部门接到通知后,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迅速行动,全面动员,周密部署,认真研究解决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我镇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顺利实施。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打胜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这场硬仗。

按照市防指办[2007]02号文件要求,全镇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应集中力量、集中时间,从9月15日开始,集中30天的时间,突出抓好牲畜口蹄疫和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工作,全面落实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防疫措施:

1、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全面部署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防疫行动。全镇猪、牛、羊口蹄疫防疫密度要达到100%,抗体有效保护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免疫耳标挂标率达到100%,免疫档案配套使用率达100%;对规模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密度必须达100%,抗体有效保护率达100%以上;农村散养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突击防疫后,免疫密度必须达100%,抗体有效保护率达90%以上。

2、镇畜牧兽医站严格执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提高动物免疫挂标率。按照上级关于《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的要求,今年动物免疫挂标率必须达到100%,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防疫药品和器械的储备,保证足额及时供应,加强技术服务,组织并督促各村按时按要求开展防疫工作;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进一步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全镇动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对经营的动物及产品必须经过检疫方准上市,确保上市动物产品检疫合格率达到100%,以保障人民群众的食肉安全。

3、各村要配齐相应的村级防疫员,确保防疫工作有序开展。

三、理清思路,充分认识,全面做好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

动物防疫工作不仅关系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政府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应尽的职责,村级防疫体系建设作为整个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一,在我镇畜牧业发展新阶段尤为重要。加强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能够有效地将动物疫病控制在源头,有效控制疫病流行。各村要把动物防疫摆到和项目农业、外向农业同等的位置。要始终认为项目农业、外向农业是事关农业经济发展的大事,而动物防疫工作是事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千万不能对人命关天的动物防疫工作掉以轻心。要通过完善这一体系来进一步延伸我镇的动物防控网络。从而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的稳定。镇兽医站要会同村委会根据工作实际制定防疫员的考核制度,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进一步加强对村级防疫员的培训,提高村级防疫员的整体素质。

    以上通知,希认真贯彻执行。

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防疫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关于实施2007年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防疫行动计划的通知》(海动防指[2007]02号)文件精神和2007年全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以牲畜口蹄疫、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防治工作重点,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依靠群众防治的方针,在全镇范围内采取集中统一行动,有目标、有重点、分阶段,狠抓强制免疫、疫情监测、检疫监管等措施的落实,提升重大动物疫情应对能力,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食肉安全。

二、总体要求

通过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防疫行动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上半年全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果,使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免疫质量、免疫标识制度推广实施工作全面达到国家和省、市规定的要求,动物检疫及防疫监督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各项基础工作更加扎实,确保全镇无重大动物疫病流行和蔓延。

    三、行动方案

     1、工作目标

①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对所有家禽均采用H5N1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所有家禽应免密度达到100%,抗体有效保护率达90%以上。

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对生猪使用农业部统一调拨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栏存生猪应免密度达到100%。

③牲畜口蹄疫免疫:对牛、羊使用O—亚1型双价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对猪继续使用O型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应免密度达到100%,抗体有效保护率达80%以上。

④猪瘟免疫:栏存生猪免疫密度达到100%,并适当加大免疫剂量。推荐苗猪首免使用猪瘟单联苗,剂量每头使用2-4头份,二免使用猪瘟、猪丹毒二联苗,使用剂量每头2-4头份;种公母猪加强免疫,剂量为4头份猪瘟疫苗。

⑤鸡新城疫免疫:栏存鸡只鸡新城疫应免密度达到100%。

⑥羊痘防疫:积极开展山羊痘防疫,免疫密度达100%。

⑦检疫工作:产地检疫率100%,屠宰检疫率100%。

2、工作要求

①在做好常年防疫工作的基础上,9月10日前突击完成全镇所有规模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同时完成生猪、牛口蹄疫及猪瘟的补免工作,确保生猪、牛口蹄疫和猪瘟免疫密度、免疫质量及免疫档案配套使用率达100%。10月10日前完成山羊口蹄疫的

一免工作和羊痘、农村散养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工作,并确保免疫密度、免疫质量及免疫档案全部达标。10月25日前完成山羊口蹄疫的二免工作。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准时、准确地做好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行动期间的防疫进度周报表。

②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免疫,严格消毒,以减轻免疫应激反应,对发生的免疫反应死亡情况要及时汇报,兽医站做好免疫反应死亡补贴工作,并对死亡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③规范实施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④强化对全镇规模畜禽场的防疫监管力度,防疫监管实行包片分场责任制度,在规模畜禽场门口悬挂动物疫病防控责任牌,责任落实到人,并定期上门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确保免疫、消毒等各项防疫措施到位。

3、工作措施

   ①明确分工。规模猪场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防疫由兽医站负责实施。规模羊场山羊口蹄疫与山羊痘采取两种疫苗同时分别预防注射的方式进行,由兽医站负责实施。规模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的预防接种工作,由镇兽医站动物防治员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并授规定渠道提供所需疫苗,记好免疫台帐,监督规模禽场进行免疫,免疫后填发免疫证,建立免疫档案。农村散养羊和散养家禽组织开展突击防疫,各村建立防疫小组,具体负责实施,逐村逐组逐户进行山羊口蹄疫和散养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

   ②严格执行免疫程序。猪、牛、羊口蹄疫免疫必须实行二次免疫,即首免后15—20天再强化免疫一次,并用足剂量以确保免疫质量。对一月龄以下小羊和有胎母羊不予免疫。

   ③全面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对猪、牛、羊实施首次免疫时,须佩带免疫耳标,实行一畜一号,同时建立免疫档案。

   ④强化各项检疫措施。全面实行产地检疫报检制度,坚持登门检疫,合格发证;定点屠宰场做到凭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收购屠宰,按程序进行屠宰检疫,认真落实“谁检疫谁出证,谁出证谁负责"的责任制,强化防疫监督,查处各类违章行为。

   ⑤加强督查和指导。在行动期间,镇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领导组成员深入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第一线,开展督查和指导工作,特别加强对工作薄弱地方的督查和指导,以确保全镇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取得实效。   

    3、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9月14日前,制定本镇的实施方案,并做好宣传组织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9月15日10月25日,按照本方案要求全面实施各项行动。

   第三阶段:督导自查阶段。11月上旬,我镇将组织自查组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自查,把自查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市防指办,并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1、认真对照《关于实施2007年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防疫行动计划的通知》(海动防指[2007]02号)文件要求,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动员到位,镇畜牧兽医站人员负责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定目标、定责任、定任务,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实处。

   2、切实保证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防疫行动所需物资。消毒药品、免疫反应死亡补贴,无害化处理物资、应急物资储备等相关物资材料由镇兽医站落实。

   3、镇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领导组建立督查制度,组织专门的督查人员,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对每一阶段、每项行动的执行和进展情况都进行严格检查,及时总结和通报情况,确保行动目标的实现,保障各项行动的圆满完成。

几点建议

(一)强化动物防疫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支撑能力建设。一是不断充实完善化验设施设备,常备相关诊断试剂,定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免疫抗体监测、化验室诊断工作。二是增加疫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岗位编制,做好化验室升级达标工作。三是对疫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工作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化验室诊断工作。

(二)推进乡镇兽医体制改革,稳定乡镇兽医队伍。在2005年“三定”的基础上,一是对现有70名农业局招聘的乡镇兽医人员进行定性,定性为全民事业工作人员,其工资纳入全额财政预算。二是对全市畜牧专干人、财、事权归口市畜牧兽医局管理。三是已经定编的110名乡镇兽医人员,择优从国民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中补充配齐,其工资纳入全额财政预算。四是乡镇兽医人员享有国家事业人员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同等待遇。

(三)加强村级防疫队伍建设,稳定村级防疫队伍。一是明确待遇。同劳同酬,增加防疫人员补助并将其纳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二是明确人员。全市定额300人,择优考试聘用。三是明确职责。职责是动物防疫、疫情监测、协助检疫。

(四)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用2至3年把乡镇兽医站建设成为有办公场所、有检测设备、有冷链设施、有交通公具、有服务手段能够适应畜牧业发展的畜牧技术推广机构。

(五)加大动物防疫工作经费投入、建立动物防疫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将动物防疫工作运行经费、防疫反应死亡补助、动物疫情监测经费、防疫药械、应急物质储备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随着产业的发展逐处增加预算。形成动物防疫投入长效机制。

(六)建立防疫考核机制,加强防疫工作管理。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保质量”的工作要求,继续实行动物防疫考核与乡镇经济工作考核挂勾的办法,加大防疫工作力度。

(七)转变防疫工作方式,加强服务工作。变季节性防疫为常年补针为主、季节性防疫为辅,以免疫抗体监测定免疫时间和免疫病种,全面提高全市动物对疫病的抵抗力
建立三级防疫冷链体系筑牢动物疫病防火墙近年来,巴东县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强化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冷链体系,确保了疫苗的运输、保存和使用条件,有力地保证了疫苗的效价。主要作法是:

    一、全县联动,合力共建。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巴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专班,并从2008年三峡库区产业化基金中切块150万元用于建设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二是各界关心支持。村级兽医防疫服务室建设过程中,村委会干部和养殖农户主动参与和支持,帮忙装修房子,整修公路,据统计,先后共投义务工3200个。三是部门指导有力。县畜牧兽医局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及时制定出台了乡镇冷链室和村级兽医防疫服务室建设的方案,并明确专班实行"包规划、包指导、包督办、包验收"的四包责任制,确保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是布局规划科学。按县、乡、村三级网络实行全覆盖的思路,县、乡镇一级依托畜牧兽医部门,村级兽医防疫服务室则由当地党委政府统一规划,以自然行政村为依托,对相对较小的村,则在养殖户相对集中或辐射带动较广的地方兴建。二是场所因地制宜。在村级办公场所房屋来源上,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或建或租(借),形式灵活多样。450个村级兽医防疫服务室中,村委会无偿提供的26个、村级动物防疫员利用自己房屋改造的达315个。三是建设整体推进。县、乡一级按照要求一次性修建或改造到位,村级则先在绿葱坡镇建起30个标准化的村级兽医防疫服务室试点,然后逐步推广。

    三、严格考核,合同管理。一是严格防疫基础设施管理。按照"规范使用、发挥效益"的原则,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管理合同,加强冷链设施设备保管,规范冷链室运营,对建设不规范或运转不力的及时予以整改。二是严格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按照"动态管理、一年一聘"思路,每年由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程序与辖区内的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聘用合同,并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人月平工资600元,当年在职兽医养老保险单位负担部分从实纳入县财政预算;三是严格动物防疫绩效考核管理。年初县、乡、村逐级签订动物防疫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按照县对乡镇、乡镇对村逐级考核的办法,分年中和年底进行两次考核,作为兑现动物防疫补助工资的依据。

建立健全十二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构筑洁净防疫圈

“畜牧业发展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能否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关键。襄州是个畜牧大区,生猪出栏连续5年位居湖北省第一, 连续4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2009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畜牧大县”,畜禽饲养量大,流通量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重、难度大。近年来,襄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断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狠抓动物防疫“十二大”体系建设,区、镇兽医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动物疫病防疫、诊断、监测、评估和动物及产品卫生监督手段及水平逐步提高,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传播,构筑了襄州洁净防疫圈。

    一、建立健全防控组织体系。建立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襄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区政府以襄政办发[2008]37号文件出台了区畜牧兽医改革方案。根据改革方案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全区畜牧兽医管理机构﹙区畜牧兽医局,加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的牌子﹚、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理顺了防疫管理机制。全区13个乡镇都设立乡镇防检分站,设立了223个动物疫情监测点,按每个乡镇2人的标准选聘动物防疫监督员26名,按每1000户农户选聘1名村级防疫员的标准选聘村级防疫员162名,形成了区、镇、村三级防控组织体系。

      二、建立健全防控责任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责任明确、合力推动的责任体系,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的重要法宝。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关系到科学发展、民生安全、社会稳定,一刻也不能放松。各镇也都不断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强化防控责任,落实防控措施。全区将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纳入了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畜牧部门认真履行防控职责,在全系统也推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联防联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严格执法,强化监管,严防疫情的传入传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分片包干,分区负责,加强监测,科学开展防控工作;畜禽养殖加工和经营企业认真履行防疫义务,规范防疫行为,提高自我防控水平。全区上下形成了政府负总责、畜牧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联防责任与监督机构执法责任、防控机构技术责任、养殖加工企业法人责任“六位一体”的防控责任体系,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抓落实的能力不断增强。

    三、建立健全防控养殖模式体系。建立健康的养殖模式,从养殖场选址、畜舍设计、环境控制、程序化防疫、科学饲养管理等基础方面入手,有效地解决养殖产生的废水、粪便和恶臭等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是防止疫病的发生的重要手段。襄州区积极引导养殖户改变“重治轻防”的思想,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转变养殖方式,提高集约化水平,推行健康养殖理念,引导小规模散养向大规模养殖场方向转变,不断改善养殖户设施条件,增加科技投入,尽快实现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养殖业的转变,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畜产品。近年来,襄州区结合全区畜牧业发展实际,重点推广了标准化“150”、“500”养猪模式,“1235”养羊模式、“165”养牛模式和蛋鸡“153”模式,提高了全区标准化养殖水平,有效地预防了动物疫病的发生。目前,襄州区已建成标准化“150”猪舍347栋、“500”猪舍83栋、“蛋鸡153 ”、104栋,肉羊“1235”养殖模式79栋,肉牛“165”养殖模式20栋。

    四、建立健全防控技术帮扶体系。建立完善的防控技术帮扶体系,是养殖场﹙户﹚提高自身防控水平、杜绝疫病传播的技术保证。近年来,襄州区采取办电视专栏、送科技下乡、贴宣传标语、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形式大力推广先进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结合我区畜牧业发展实际,建立了相应的防控技术帮扶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针对襄州区内大规模养殖企业如襄阳正大有限公司、湖北良友金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派驻科技特派员,提供一对一技术帮扶,解决派驻企业技术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有效推动了企业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的跨越提升。 二是建立全区规重点部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管工作责任人制度。对全区年出栏50头以上的猪场、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500只以上的家禽养殖户由派驻乡镇的防疫监督员担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管工作责任人;城区大型屠宰加工厂、活畜禽交易市场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派人担任监管责任人;各乡镇中心屠宰场、活畜禽集贸交易市场的监管责任人由各乡镇的动物检疫人员担任。通过建立重点部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管工作责任制,加强了规模养殖场、屠宰加工场、活畜禽集贸市场防控工作监管,指导并督促其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防疫质量,有利于提高我区重大动物疫病整体防控水平,降低养殖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五、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建立完善的动物防疫屏障体系,是防控动物疫病的重要保障。一是襄州区种畜禽企业规模大,基本上满足了本区畜牧业生产需要,避免了因外地引种造成疫病传入。目前襄州区已建成年出栏1.5万头种猪的襄阳正大种猪场、年出栏1万头种猪的襄阳安辉畜牧有限公司,襄阳正大有限公司饲养24万套种鸡的种鸡场、年产2400万羽艾维茵鸡苗;在建的襄阳农业生态科技园一次性引进曾祖代原种猪1000头,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万头的祖代原种猪、3万头父母代种猪的种猪场,在建的泰国正大集团种猪场建成后年可出栏种猪5万头。二是省边境消毒检查站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验证、查物、消毒的职能,做好出入境车辆、货物的记录,充分发挥查疫堵疫的作用,为防止外疫传入我区。三是建立区、镇、村、户四级防堵网,严防疫情传入,同时加强牲畜调运、交易、屠宰、流通等环节的执法监督,派驻人员对大型交易市场实施24小时严格监管,严禁从外地调进病害畜禽,坚决打击贩卖病死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六、建立健全防控支撑体系。建立基础扎实、技术先进、装备优良、功能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支撑体系,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区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县级防控中心实验室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建设;县级动物检疫监督和13个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部建成。全区13个乡镇的畜牧兽医站新建了不低于120平方米的独立办公场所,建有办公室、解剖室、化验室、疫苗冷冻冷藏室,配置了交通工具、冷藏设备、实验设备、动物防疫追溯体系设备、信息化办公设备,实现了网络化办公,提高了办公效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质量终身制、招投标制和合同制,加强财务监督和行业审计,严格组织检查验收,有效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七、建立健全防控资金保障体系。建立政府为主、分级负责、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防控资金保障体系,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围绕动物疫病防控,我区着力构建公共财政保障机制,除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人员纳入参公管理外、执法监督、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机构、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工作所需经费自2011年6月起按月人均1500元纳入了区级财政预算;不断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经费,除省级财政安排的防疫经费外,区每年落实防控经费152.64万元:其中禽流感疫苗经费6.24万元、免疫物质经费28万元、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机构经费7万元、动物疫情监测费用3万元、防疫体系建设经费93.4万元,应急死亡补偿经费6万元、培训经费6万元。按照保持规模、保证需要、滚动使用的原则,区政府建立了10万元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专项储备资金。我区在稳定禽流感、口蹄疫等防控政策的同时,对于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羊痘、强制免疫所需的疫苗经费和扑杀补助经费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区政府充分利用近年来国家下达的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资金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投入;乡镇动物防疫监督员按照不低于本地公务员的工资标准、村级防疫员按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的劳务报酬纳入了财政预算,彻底解决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的问题。

   八、建立健全防控预警体系。建立覆盖全区、渠道顺畅、反应灵敏、信息准确的预警体系,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区按照“研究监测模型,建立监测网络,筛选监测方法,开展监测分析,实施监测预警”的技术路线,不断加强预警体系建设。一是以防控中心为主干,以基层防疫员为支点,以高危地区为重点,以规模养殖场区为终端,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监测预警体系。二是区政府将监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投入,有效保证了监测措施的落实。三是加强对种畜禽场、畜禽集中产区、老疫点疫区、省境边界、交通沿线和水网地区、野禽栖息地等重点部位的监测。四是加强监测信息运用。组建了区级动物疫情专家组,负责对监测结果定期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预警信息,提供防控建议,科学防控水平不断提高。

  九、建立健全防控应急体系。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的重要环节。根据上级对应急工作的要求,我区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分步实施,防控并重、平战结合”的原则,及时修订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加强了应急体系建设的研究,制定了以应急信息化平台为重点的应急体系建设方案,并纳入了区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总体建设规划。调整充实了区级应急指挥部,进一步明确了防控职责,细化了防控责任,形成了强大的防控合力。组建了区级重大动物疫情专家组,增强了应急处置的科学性、程序性、规范性。加强了应急物资储备,不断优化物资储备结构。加强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备队的建设,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不断提高。

   十、建立健全防控追溯体系。建立全面覆盖、制度健全、信息透明、溯源准确的追溯体系,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区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制定了实施方案,强力推动实施。一是从动物标识的订购、供应、使用和回收等各个环节制定了一套相关的制度办法,努力做到科学测算、提前申请、及时订购、专人负责、专库储存、保证供应、规范使用、严格回收,推动动物标识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自2008年起,全区逐步推行佩戴二维码耳标制度,购置免疫标识识读器30台,每年订购各种牲畜耳标155万套,疫情可追溯体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三是坚持日常监管和集中检查相结合,加强了对耳标运行全过程的监管,严禁未佩戴二维码耳标的牲畜进入流通环节,依法严厉打击伪造、转让动物标识的违法行为。

     十一、建立健全防控执法体系。建立法律完备、体制健全、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执法体系,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一是全面推广 “动检110”检疫监督新机制,健全检疫网络,全区已设立检疫分站13个,检疫网点87个,检疫能力明显提高;严格实行驻厂同步检疫制度,重点加强对型屠宰加工场的监管,规范屠宰行为,严防私屠滥宰;加强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管,强化对42个畜禽交易市场的规范整治,重点推动各镇内取缔活禽交易,实行白条禽上市;加强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建设和管理,在防堵疫情传入传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严格落实动物防疫监督员一对一驻场监管制度,严格监测监管,严格检疫出证,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完善制度,规范行为。重点制定了畜禽交易市场管理、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考核评估等办法,有力地促进了检疫工作的开展。三是以规范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行为,查处在饲料中添加和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深入开展兽药、饲料执法活动,全面加强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四是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在全区掀起了学技术、练技能、强素质、比学赶帮的热潮,有效提高了防控执法人员素质。

    十二、建立健全防控信息体系。建立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功能完备的信息体系,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建立了襄州畜牧信息网,开辟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栏,宣传中央、省、市、区的防控政策,宣传科学防控知识。公布了重大动物疫情控制指挥调度系统,在突发疫情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定位准确、快速反应、远程指挥,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损失;通过襄州畜牧信息网宣传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推广交流各地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开展远程技术服务,与国家和各市、县的网络相互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建成了覆盖区、镇、村动物疫情传输网络,及时收集疫情信息,快速准确上报。三是与中国移动通信襄阳公司合作开通农信通服务平台,根据季节天气变化和市场形势,每周编写养殖信息,向养殖户发送短信,及时指导养殖户适时预防动物疫病,合理安排生产,年编写各类养殖短信2000多条,有效地保障了养殖户的健康生产。

    通过“十二大”体系建设,我区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免疫这一个关键环节上,我区积极实践,大胆探索,采取对规模饲养场实行程序化免疫,对农户分散饲养畜禽实行集中免疫与补栏补免和适时强化免疫相结合制度,畜禽免疫的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几年来,襄州区没有发生一例重大动物疫情,有力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有效地保障了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防疫体系: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二维码畜禽标识及其组成 1、追溯体系由哪三大业务系统组成?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由畜禽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动物生命周期全程监管系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组成。三大系统既紧密衔接,又相互独立,构成从耳标生产、配发,到动物饲养、流通,再到动物屠宰、动物产品销售全程监管追溯体系。什么是二维码畜禽标识? 2、 二维码畜禽标识(简称耳标)是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基本信息载体,贯穿牲畜从出生到屠宰历经的防疫、检疫、监督环节,通过可移动智能识读器等终端设备把生产管理和动物卫生执法监督数据汇总到数据中心,实现从牲畜出生到屠宰全过程的数据网上记录,是追溯体系三大业务系统的数据轴心。3、二维码畜禽标识的组成、编码及特点? 每套二维码畜禽标识由主标和辅标两部分组成,主标的正面登载编码信息,编码信息由二维条码和数字编码两个部分组成。数字编码共15位,由动物种类+区划编码+标识顺序号组成。其中,第1位表示畜种(1猪、2牛、3羊),第2-7位为区划代码,第8-15位为唯一编码。 二维码畜禽标识具有以下特点:(1).二维码密度高,容量大,成本低;(2).使用纠错机制,在磨损或污损时,也能正确识读;(3).采用加密行业专用码,具有防伪功能。组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突击防疫行动/images/line2.gif" height="1">

    为进一步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根据9月5日农业部召开的全国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省畜牧兽医局《2008年全省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防控行动计划》、南通市农业局《2008年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防控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9月17日,我市组织各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召开会议,组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突击防疫行动。具体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工作要求

  (一)、基础免疫工作到位

  在这次突击防疫行动中,应强化免疫的病种和具体要求是:

   1、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所有家禽原则上均采用H5N1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对蛋鸡和种鸡可用H5-H9双价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所有家禽应免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

   2、牲畜口蹄疫:对牛、羊使用O-亚Ⅰ型双价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对猪全面使用合成肽疫苗进行免疫。应免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

   3、猪瘟:使用猪瘟脾淋苗进行免疫,栏存生猪应免疫密度达到100%,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5%以上。

   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使用农业部批准使用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免疫,栏存生猪应免密度达100%。

   5、鸡新城疫:栏存鸡只应免密度达到100%,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

   6、猪链球菌病:平潮、平东、五接、刘桥、张芝山、川姜、先锋七个镇使用猪链球菌2型疫苗进行全面免疫,栏存生猪应免密度达到100%,其他地区重点对规模场进行免疫。

  (二)、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到位

  对猪、牛、羊一律配带新型二维码免疫标识,掉标的要及时补带,确保挂标率达到100%,免疫档案配套使用率达100%。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猪瘟、猪链球菌、鸡新城疫等免疫后建立免疫档案,详细记录畜禽存栏、出栏及免疫情况等;年出栏1000头以上规模化养猪场严格按国家要求定期报送使用标识及生产防疫等信息。

  (三)、动物防疫监督及疫苗监管到位

  一是对自免的规模养殖场要实行防疫人员包片包场负责制,每次免疫必须在防疫人员的监督下进行,确保免疫质量;

  二是对拒绝实施强制免疫的钉子户要依法进行查处;

  三是对强制免疫用疫苗的管理要严格,按规定要求保存、运输和使用,减少浪废,严禁非法生产、经营、使用假冒伪劣生物制品;

  四是对免疫效果监测的面要扩大、数量要增加,充分反应全市的免疫水平;

  五是对检疫督查要严格,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及“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推进依法防疫”年度主题活动要求,进一步抓好各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规范队伍管理,严格产地、屠宰检疫,强化流通环节监管,确保出售、运输动物健康,加工、经营的动物产品卫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农林局负责统一组织、协调秋冬突击防疫行动,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按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层层建立责任制,一级抓一级,责任到人。对在秋冬突击防疫行动中不履行职责、防疫措施不落实到位,导致疫情发生和蔓延的,要一查到底,追究责任。

   2、加强组织工作,确保防疫效果。各地要按照“四统一”的工作要求,即统一时间、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考核验收,组织实施秋冬突击防疫行动。各镇要组织镇村干部和兽医成立专业防疫突击队,挨村逐户过堂,不留死角,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构筑扎实免疫屏障。

   3、加强经费保障,确保突击行动顺利实施。各镇要根据市财政局、农林局《通州市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工作考核及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通财农[2005]21号、通农[2005]28号)规定,及时落实配套经费,严禁将免疫注射劳务费挪作它用,确保强制免疫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村级防治员的考核,免疫工作要考核到每个防疫员,各镇免疫抽查每年不得少于4次,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免疫注射劳务费,对少数不能胜任的防疫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有人做,能做好。

  4、加强督查指导,确保突击行动取得实效。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组织人员成立督查组,加强对各镇防疫工作的督查与指导,推进各项防控措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定期通报各地的防疫进展情况及好经验、好做法,确保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秋冬季突击防疫行动如期完成。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今年以来,农业部及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24字方针,不断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切实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整体保持稳定。在周边国家疫情频发,局部地区病毒不断变异,自然灾害导致防控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受住严峻考验,取得明显成效,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降至近年来最低水平。  今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防控政策更加完善。国务院及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扑杀政策,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生猪疫病纳入强制免疫和扑杀补助范围,对奶牛布病和结核病防控给予补助,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是防疫体系更加健全。省、市、县三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动物防疫体系初步建成。中央安排6.5亿元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基层防疫人员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防控基础更加牢靠。   三是防控措施更加到位。水、旱禽摊位分设、活禽销售不过夜以及定期消毒等制度全面推行,中小规模养殖场防疫条件管理得到加强,养殖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定时定点持续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确保了防控工作实际效果。   四是应急管理更加科学。专门制定春节、“两会”、奥运等以及重大活动期间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在应对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中,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经受了充分检验,对有效防止动物疫病发生和扩散,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科技支撑更加有力。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密切跟踪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开发和应用新型疫苗。开展生物芯片等快速诊断技术研究,推进新技术在防控实践中的应用,提高了防控技术水平。

  针对今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特点,农业部及时制定免疫、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方案和防治技术规范,指导各地科学开展防控工作,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抓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和猪瘟4种疫病免疫密度均达到90%以上。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疫苗质量监管,保证疫苗有效供应。二是抓监测,提高疫情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全国已监测禽流感样品401万份,口蹄疫样品136万份。同时,完善动物疫情报告网络,加强疫情举报核查工作。三是抓督查,保证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截至11月底,农业部已派出90个督查组293人次赴各地开展工作。四是抓监管,提升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各地根据农业部署,组织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力度,加强流通环节检疫监管。五是抓灾后防疫,全力投入地震灾区疫病防控工作。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农业部及时派出前线专家组和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防控工作,共无害化处理畜禽3327万头(只)。六是抓供奥动物产品安全,切实加强奥运会动物卫生监管。发布4大类34种兴奋剂药物的残留限量和检测标准,保证奥运期间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为实现“平安奥运”目标做出贡献。农业部还以成功恢复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合法地位为契机,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空间。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宣传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和程序,提高国际影响力。

  近期,农业部进一步对冬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出部署,并再次派出督查组,赴重点地区进行督查,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两节”期间重大动物疫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