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豪的名字有什么寓意:高考议论性散文开篇技法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3:00:14

高考议论性散文开篇技法1

          (选自秋人的博客)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

文章要先声夺人,必须做到“两要”和“三不要”:

(一)   两要:

1.要照应题目,围绕中心,叙议抒写,融为一体。

应试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最好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或者论题,并照应题目。议论性散文还可以将叙述、议论、描写和抒情融为一体,以突出文章的重点。

2.短小精悍,麟凤其采,先声夺人,事半功倍。

除了以故事开篇以外,引论一般要控制在150字以内。要注意文字精美,少用长句,多用短句,排偶句。

如果直接以新鲜有趣的故事开篇,那么既可以用故事引出论题或中心论点,又可以用故事作为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因此可以写300字左右。

(二)   三不要:

1、 不要作多余的题解。

【例】

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谈自信》)

——多余。

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人们的一种希望,一种设想。(《谈理想的追求》)

——没有词典,难以解释清楚。

对于一时无法解释清楚的事物,最好的方法是用比喻来说。

【例】

什么是自信?自信是人的精神钙质,自信是事业大厦的奠基石。(《谈自信》)

什么是理想?流沙河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谈理想的追求》)

2、不要故弄玄虚,东拉西扯,入题太慢。

应试作文只有八九百字,冗长的开头使文章入题慢,无法深入论证,而且容易引起改卷人的阅读疲劳。

3、不要照抄原材料或复述不简练,充当出题者的传声筒。

文章开头切忌照搬话题材料或过多复述原材料,否则浪费笔墨,劳而无功。

二、如何写出美丽的“凤头”?

这里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

(一)修辞添彩法。

1.比喻。

——深入浅出,言近旨远。

【例】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你虽然是一条小溪,却养育了一池的精灵,灌溉了一方的沃野。

你虽然是一滴水珠,却折射出了太阳七彩的光芒,让人们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颜色。

不管如何渺小,你依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谱写生命的童话,创造这大千世界的奇迹。其实,你就是一道风景。

(2004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你就是一道风景》)

——比喻+议论,强调“相信自己”的重大作用,突出了中心论点。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诚信是寒冬腊月交替傲放的一枝腊梅;诚信是夜晚行路时前方如豆的不灭之灯;诚信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导航的一座灯塔……                                (《诚信是什么》)

——设问+排比+博喻(连续用几个喻体比喻一个事物)

 

2.排比。

——排比点题,铺排文气

⑴排比设置情景。

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灰心,别丧气,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

(2004年高考全国Ⅰ卷优秀作文《听取心灵的召唤》)

——排比+比喻,多方面设置情境,照应题目,重申中心论点,说明“听取心灵的召唤”的重要意义。

⑵排比略写一组事例导入法。

【例】

微寒的春夜或萧瑟的冬晨,沉寂的雨夜或喧闹的街头,宁静地独处或结伴同游。常常不经意间便想起了他们,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存在。“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僵卧孤村不自哀”的陆放翁。“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还有地球那一边,《荒野的呼唤》中的杰克·伦敦,《老人与海》中的海明威,“自由旗帜”下的拜伦和普希金。真的,我是那样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他们所拥有的快乐和幸福,我甚至可以看到他们顺着他们的思维走向了不同的宿命。 

(海南高考优秀作文《作家们的故事》)

——描写+排比略写一组事例+议论点明中心论点。

3.对偶。

—— 交相辉映,或对立统一。

【例】

当大唐盛世的瓦当不再锃亮,当歌舞升平的霓裳不再绮丽,昨日繁华渐渐褪去。一叶载着一个叫徐福的术士和追随而至的童男童女的扁舟,向一个小小的渔岛驶去,一个名叫日本的民族在中国的臂弯里成长。

可这小小的渔岛,却见证了泱泱中华的悲欢荣辱。

(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镜中日本》)

——对偶叙事+议论,引出论题。

【说明】

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中的排比和对偶句式的运用,只要大结构相同就可以。

4.顶真。

——层层递进,气势不凡。

【例】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

(200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风雨任平生》)

——顶真+引用,层层递进地议论评价人物,照应题目,提出人物评论文章的中心论点。

5.设问。

——多重设问,或多方作答,渲染铺垫,引人思考。

【例】

当你遇上挫折,你会怎么办?

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了个避风的港湾;

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

或许,你会选择求救,寻求可以依靠的独木舟,抑或只是一根树枝;

……

傅雷曾长叹:不经历磨难的逃避是轻佻的。哭泣之后你又将如何?求助?也许会有,也许不会!

我们能做的,就是拍拍胸脯,坦然地面对!

曾记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主人公——老人桑提亚哥,面对着猛勇的恶鱼,硬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与之进行不懈的抗争,整整八十一天!他胜了,胜得坦荡!他像一面旌旗,立在海岸上,面对着浩瀚的大海和汹涌的波涛,无语,只是挺着胸脯,以撼人的气魄迎着海风猎猎作响!

(2004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当生活遭遇挫折》)

——连续设问+引用+对比+概述事例+议论,引出人物评论文章的评论对象。

【例】

朋友,如果有一天法国的卢浮宫着火了,你会最先去抢救哪一件艺术珍品呢?(《把握机遇》)

——用假设句设问,制造悬念,引人急于了解下文。以“朋友”称呼读者,与读者交流思想。

 

6.对比。

——正反对比,是非判明。

【例】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挫折,每个人反应各不相同。

有的人怨天尤人,说上帝不公,怎单单给他许多痛苦?因此一蹶不振,天天耷拉着脑袋,活得疲累而被动,甚至一辈子再也直不起腰来。

有的人却把挫折当作生活对自己的考验,勇敢面对困难,并能总结经验,爬起来后站得更直,对自己更有信心,脱胎换骨,更加顽强。

古人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何不把面对的挫折当作生活对自己的特殊考验呢?

(2004年全国高考Ⅱ卷优秀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正反对比举例+引用+反问,引出中心论点。

7.引用。

——宗经师圣,引诗摘句,意蕴深远。

⑴名言古语发端法。

【例】

古语有云:用行舍藏。亦即是在受人垂青之时,当仁不让,以一己之力造福天下;在疾痛惨怛之时,韬光养晦,悠然寄情于天地之间。许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然而,真正能够宠辱不惊的又有几个人呢?我已经依稀看见苏轼黯然神伤的背影。

(2004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穷则独善其身》)

——引用古语+解释古语+议论引出评论文章要评论的人物。

【例】

 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但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设问+用名言作答。

【例】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

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

(《给灵魂一个支点》)

——引名言+仿写名言。

 

 

⑵引用诗句发端法。

【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当韩剧的生死恋情感动了大江南北,当金庸的武侠搬上了课本,当曾苦旅于“文化”的余秋雨变为成功的商业人……我们不禁要问:三千年前那片繁茂的“蒹葭”究竟是什么?

源于什么?而沉溺于今天的蒹葭丛中,我们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又在何方?

(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引诗句+摆现实现象+议论,引出论题。

【例】

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 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 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 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寂寞的意韵》)

——连缀诗句,诠释题目。

 

⑶歌词古语并用法。

【例】

“鸡同鸭讲眼碌碌”,这是广东著名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主题曲的一句歌词,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性。正如“一言不合,倒戈相向”所言,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甚大,所以,我们在沟通中要重视语言。

( 2004广东年高考优秀卷《沟通,勿轻语言》)

——流行歌词+古谚,引出论点,俗雅相映成趣。

⑷引用并且化用诗词法。

【例】

唐时的风,吹动了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乌黑鬓发?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他们正痴仰着那张张沧桑的脸、期待祝福的脸、渴盼热切的脸。

(2005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明月,照着我们的脸》)

——描写+化用诗句+引用诗句,照应题目。“唐时的风”和“宋时的雨”受“秦时明月汉时关”或“唐风汉骨”辞句影响而写。

⑸化用熟语法。

【例】

上帝造了一个萝卜,就为这个萝卜造了一个坑,凭借这个坑,小萝卜长成大萝卜。

上帝造了一个人,就为这个人安排了一个位置,凭借这个位置,平凡与低微成长为卓绝。人优于萝卜,因为人会动会找。所以你如果现在对自己感到不满,不要抱怨,那绝不是上帝给你的位置。

(2005年全国Ⅱ卷满分作文《纵横捭阖》)

——化用熟语+用相同句式编故事+议论,照应话题,引出关于位置与价值的论题。首句从“一个萝卜一个坑”演化而成故事。

8.比拟。

——活泼有趣,情理结合。

⑴拟人。

时光的呼吸,吹出历史悠远的萧声;轻风的手指,拨响扣人心弦的音响。

冥冥中,一种清新而温暖的气息,透过烟锁重楼的朦胧,羽化为感动者清澈的泪。

选一个多雨的夜,独啜清茶,静听天籁……

(《静听天籁》)

——拟人+对偶,照应题目,即照应中心论点。

⑵拟物。

【例】

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

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迎风而立的自己?

留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

(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留些诚信取暖》)

——平常事例+拟物+大致排比+议论兼抒情+设问+祈使句,引出拟物式的中心论点。

9兼用多种修辞法。

—— 互相映衬,先声夺人。

【例】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直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1994年高考优秀命题作文《尝试》)

——设问+比喻+对比+对偶,引出中心论点。

【例】

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只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自私利己,愚者之见;打造双赢,智者之举。双赢,那是信心的基点,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双赢,使你我共辉煌。

(2005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双赢,使你我共辉煌》)

——排比+比喻+对比+排比+比喻,点题,引出中心论点。

【说明】

排比、对偶、设问、比喻和对比是议论文特别是议论性散文常用的修辞方法,而且在一段文字中兼用两个以上修辞格的写法也是常见的。

 

(二)类比起兴法。

——神与象通,托物比兴。

1.动物类比起兴法。

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可以起类比作用;还可以奠定情感气氛。写时要注意简短,点到就行,不要过长,以致入题太慢,影响下文的论述。

【例】

虎啸深林,震慑百兽,这是强势语言的威力;

鹦鹉学舌,招杀身祸,这是弱势语言的悲剧。

短短三寸之舌,可骂死周瑜,可退秦师,堪谓有千斤之重也。

(2004年广东高考优秀卷《千斤之舌》)

——(续写、议论)+(对比+比喻+借代+夸张)。

【说明】

要说“语言”,先说鸟兽,把鸟兽的叫声喻为“语言”,对比叫声强弱的不同作用,以此类比语言的重要作用,照应题目,暗含中心论点,说理形象生动。

【例】

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迎向光明;雄鹰冲破风暴的阻遏,飞向云霄;骏马突破缰绳的束缚,奔向原野;海燕突破雷电的肆虐,迎来自由。

《自由》

——排比+托物起兴,照应题目,引出论题。

 

2.植物类比起兴法。

小草是平凡的,但它默默地绽绿吐翠,它是自豪的,因为有了它,大地才充满生机;石子是平凡的,但它甘愿充当铺路石,它是自豪的,因为有了它,人们才有了道路;农民是平凡的,但他们默默耕耘,他们是自豪的,因为有了他们,社会才有了具大的物质财富……

(2004年辽宁高考优秀作文《我平凡,我自豪》)

——拟人写植物+大致排比,由物及人,段末照应题目,即照应中心论点。

3.其它自然现象或事物类比起兴法。

【例】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这是和谐的自然美。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这是和谐的艺术美。

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国富民强,万民同乐。这是和谐的社会美。

和谐即美,美即和谐。

和谐的社会之美,必须你我共同创造。

(编者下水文章《你我共创和谐之美》)

——对偶+引诗写物+议论,引出论题。

(三)   欲扬先抑法

——以退为进,曲折有致。

即先放低的调子,抑制住某人或事物,然后再升高格调,呈现给读者一种曲折的美,使主题更加鲜明。

【例】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2004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独上高楼》)

——“简单而明了”——“偏偏要”,说明生命并不简单,点明他人期望与自我认识的矛盾,引出论题。

【例】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下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千古绝句。也许,这是当时千言万语在无言中的最好写照。但有时,或者说更多的时候应是有声胜无声。

(引自广东2004年高考优秀卷《此时有声胜无声》)

——“无声胜有声”——“有声胜无声”点明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