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蜥蜴 电影 1981: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鉴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10:52
教材中,一直将视神经脊髓炎(NMO)作为多发性硬化(MS)的一个类型。看过一些文献,知道视神经脊髓炎已独立与多发性硬化,但却一直简单地认为,两者的区别就是后者可见脑内病灶,而前者没有。因此,还差点误诊了一个病人。最近好好搜集文献,认真学习了两者的种种区别,现将两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脑脊液检查及病理等方面不同作一小结。
视神经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复发缓解型)
流行病学
种族差异
非白种人易感
白种人易感
男女比例
1:9
1:2
发病中位年龄
39
(儿童及70岁以上老人亦可见)
29
(多在20-40岁)
易感基因
日本人与HLADRB1*0501
HLADRB1*1501
临床特点
自然病程
复发(60%-70%)或单相
复发(80%)
起病情况
起病急、重
起病轻,常不引起重视
进展速度
迅速
缓慢
二次进展
少见
多见
束带感
常见
少见
合并免疫性疾病
常见
少见
最佳治疗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
预后
较差
相对较好
脑脊液
细胞计数和分类
>50×106,中性粒细胞为主
>50×106,淋巴细胞为主
寡克隆带
20%-30%阳性
80%-90%阳性
NMO-IgG
阳性
阴性
MRI
脊髓MRI
广泛,>3个椎体节段
位于脊髓中央,累及白质和灰质
局限,1-2个椎体节段内
位于脊髓外侧,仅白质受累
脑MRI
少见,非特异性病灶
继发于脊髓和视神经病灶的轴索变性
多见,侵犯脑白质
典型病灶为侧脑室旁白质的脱髓鞘
病理学
坏死常见,白质灰质都侵犯,嗜酸粒细胞渗出明显,血管纤维变性,血管周大量抗体和补体沉积
侵犯白质,补体沉积不明显,血管和血管周变化不明显
早期广泛的脱髓鞘改变及急性轴索损伤,后期主要为空洞、坏死,极少有脊髓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