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痘痘抹牙膏有用吗: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39:02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我入伍以来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新课程改革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即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教学反思《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从事三、五年级教学工作的我,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 

  反思一、*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反思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包天仁语)俄罗斯通常在初中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相当于我国的小学5年级),每周3节课,第一学年即要求掌握约1300个英语词汇,学生到高中毕业时要掌握1万以上词汇,基本可以读懂英文原著。而我国现在对高中毕业生的要求是掌握2000词汇(包括词组),新研制的’课程标准’要求掌握4000个左右的词汇。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解决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 

而目前在小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瓶颈。 

     反思三、小学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 

     一向以来,人们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认为小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现代英语的变化,特别是口语方面的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越来越简捷。说话简单快捷,是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现代英语在这方面的变化表现为“一字多用”。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英语词汇急剧增加,并且我们发现,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如,“input”(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store”(电子计算机的储存器),“drive”(计算机驱动器)等。 

3、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也许是美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日益强大的原因,美国英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以使用美语和发美国音为时髦。 

4、口语不断侵入书面语。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有正式、非正式、书面语,口语,方言,俚语之分,然而当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我们的英语教师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么,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会发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多么bookish(书呆子气)。而教师自己则可能甚至连小学生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些常用语也可能会出现理解性的错误。 

     反思四、小学英语教师应有文化意识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因为课文的简单易懂,所含的信息量少的缘故,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忽视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而导致了一些语言情景的不真实,和虚假的语言的产生。 

     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息的主要浓缩。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和对语言环境的认识和创设和把握,需要对文化的比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对该族文化历史的研究和学习,通过对该族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通过对该族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了解。而读原版英语经典著作的学习,是达到这三条的捷径。 

     反思五、小学英语教师应有情感意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英语学习的效果乃至成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战线的一大课题。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据《文汇报》载(1993,11,19):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全市十个区1480名初中预备半和三个县的1622名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和统计分析,发现学习困难学生中有57.8%是属于动力型困难的学生,其具体表现在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动机和态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学反思《英语教学反思》

任小学英语教师以来,课余我们都在反思,小学英语应该怎么教?到底存在那些弊病?以下就是我实践及参考归纳总结的几点想法。

  在中国,很多人忽视了英语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是英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那么,第二语言与外语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同一概念不同风格的用语,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对英语教学的效果会产生怎样的作用?

        其实,我们知道,second 1anguage与first language相对,而foreign 1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是与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相对的。 

      英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还有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看当地学校的课程是不是用英语授课。如果除了英语课,其他课程用母语讲或大部分用母语讲,英语教学就是英语外语教学(TEFL)。显然在中国,英语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中国缺乏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环境。母语可以习得,二语也能习得,但外语是不能习得的。 

        而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上过多的强调了情景的创设,甚至是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于产生了虚假的情景。很多老师抱着在这样的情景中给孩子们以自然习得英语的期望,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在35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很明白的。

二、小学英语教学应较多地采用采用认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大量重复模仿,强化记忆,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一定要有语言环境,要有高水平的师资,班额要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中国学生学英语,不论是小、中、大学,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不能排斥语言知识。 

      而在我们现实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有限的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的相对低下,语言环境的缺乏,大规模的班级授课,都告诉我们直接法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目前的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

三、*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则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而目前小学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钟的英语课,单*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不断反思,集体讨论,积极了解讯息是我们现代教师必须作到的功课,我们的不断积累和成长才能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进步。教学反思《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本节课主要围绕生日宴会上让学生掌握词组birthday party及儿歌(生日歌),能询问What do you like? I like____.说说自己喜欢的食物。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演示法、交际法、愉快教学法等相结合的方法,以情感培育人,以兴趣吸引人。通过媒体演示展示情景cake,birthday cake。操练单词、词组时我让学生配上拍手、跺脚、说象声词Yummy,yummy,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整体感知,体验语言的真实自然及语言的交际功能

  培养他们兴趣的同时,适当扩大知识量,让学生说说What do you like? I like---.可以是不可数名词,可以是名词单数,也可以是名词复数。丰富学生的信息量,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上。

  在操练句型时,有一位小朋友竟然提出和听课的老师对话,虽然说得不是最好,但他大胆的举动使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

  在教学歌曲后,我请学生把Sam替换成friend,或其他班内小朋友的名字,少部分小朋友还不能正确运用。最后一个环节请小朋友自由操练到朋友家去做客,由于个别学生没准备实物,训练时比较单调,也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知识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从基础抓起,不断追求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益教学反思《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本节课主要围绕生日宴会上让学生掌握词组birthday party及儿歌(生日歌),能询问What do you like? I like____.说说自己喜欢的食物。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演示法、交际法、愉快教学法等相结合的方法,以情感培育人,以兴趣吸引人。通过媒体演示展示情景cake,birthday cake。操练单词、词组时我让学生配上拍手、跺脚、说象声词Yummy,yummy,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整体感知,体验语言的真实自然及语言的交际功能

  培养他们兴趣的同时,适当扩大知识量,让学生说说What do you like? I like---.可以是不可数名词,可以是名词单数,也可以是名词复数。丰富学生的信息量,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上。

  在操练句型时,有一位小朋友竟然提出和听课的老师对话,虽然说得不是最好,但他大胆的举动使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

  在教学歌曲后,我请学生把Sam替换成friend,或其他班内小朋友的名字,少部分小朋友还不能正确运用。最后一个环节请小朋友自由操练到朋友家去做客,由于个别学生没准备实物,训练时比较单调,也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知识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从基础抓起,不断追求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益教学反思《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一、反思学生

  在村小,教师面对的都是一些没有英语基础的十来岁的孩子,要让他们听懂、会说、会认、会写词句,难度是很大的。要做好工作,只有永不言弃。

二、反思教材

    目前用的马承英语教材,内容太多,次序不科学、缺少趣味性。内容多造成单词量大,每节课学生要接触十到二十个单词,学习量大;编排时课文在前,学习时却放在后,单词教学却恰恰相反。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应本着教学规律编排;课本虽介绍了一些游戏,但操作起来不是很理想;就内容本身而言,缺少童趣。如chant中能尽量不出现新词,而以课文中出现的单词为主;Practise中的问答也如此,也许会好些。

三、反思课程设置

    现在,村小的英语老师至少要跨两个学校,课程设置很不合理。有的学校一周只有一天课,学生要认读二、三十个单词,要达到预期目标谈何容易!每天至少应有一节课。英语老师尽量不跨校。课程的设置应科学化,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反思考核方式

  还是简单的答卷形式。只考了听、写,没检查说、用,学以致用不过是一句空话。

五、反思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太少,除了课堂几乎找不到。如果年青的父母们能懂一点英语,在孩子呀呀学语的时侯,就能教孩子说一些常见的事物的英文,能在孩子学龄前解决说的问题,那么英语教学就不会这么被动了;如果学校能创设英语角,将校本课的时间交给英语老师,让她们带领学生说 、玩 、唱、跳、演、画、、、、、、一定能提高孩子学英语的兴趣。须知兴趣时最好的老师。

  综上所诉,搞好英语教学应校内、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目标一致。让我们的孩子学的快乐,学的扎实善用。教学反思《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任小学英语教师以来,课余我们都在反思,小学英语应该怎么教?到底存在那些弊病?以下就是我实践及参考归纳总结的几点想法。

    在中国,很多人忽视了英语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是英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那么,第二语言与外语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同一概念不同风格的用语,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对英语教学的效果会产生怎样的作用? 

  其实,我们知道,second 1anguage与first language相对,而foreign 1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是与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相对的。 

      英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还有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看当地学校的课程是不是用英语授课。如果除了英语课,其他课程用母语讲或大部分用母语讲,英语教学就是英语外语教学(TEFL)。显然在中国,英语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中国缺乏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环境。母语可以习得,二语也能习得,但外语是不能习得的。 

    而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上过多的强调了情景的创设,甚至是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于产生了虚假的情景。很多老师抱着在这样的情景中给孩子们以自然习得英语的期望,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在35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很明白的。 

  二、小学英语教学应较多地采用采用认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大量重复模仿,强化记忆,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一定要有语言环境,要有高水平的师资,班额要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中国学生学英语,不论是小、中、大学,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不能排斥语言知识。 

而在我们现实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有限的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的相对低下,语言环境的缺乏,大规模的班级授课,都告诉我们直接法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目前的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 

  三、*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则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而目前小学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钟的英语课,单*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不断反思,集体讨论,积极了解讯息是我们现代教师必须作到的功课,我们的不断积累和成长才能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进步。  教学反思《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2007年元旦已过,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现在对一学期的英语教学反思概况: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开学以来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教学反思《2007年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创新性和合作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使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变的主动而富有个性。在本周第一单元时,我紧紧抓住学生的合作性与竞争性这一特点,力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得以巩固,得以运用—— 

一、“实地”活动 

  外语的习得是交际活动的结果,学习外语的任务是进行交际。因此,我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以活动促学,以活动促用,使英语从学生嘴里“流”出来。如:在学习What does he usually do ?这一句型时,配以学生不同类型的头饰,通过这样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学生都能尝试着用表达自己的愿望,从而较好的掌握What does he usually do?和一般疑问句及其答语时.。 

二、四人对话 

  四人对话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因此,在复习 

A Let’s talk  Read and write时,通过角色朗读,相互讨论,学生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能力较长时间的处于高涨,积极的状态中,不仅巩固了所学对话,更重要得是连那些胆小,内向基础差的学生也得到了锻炼,从而调动了班里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竟争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能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在学习单词时,通过限时,比谁记得快,准。这样学生不仅积极性大大提高,也为集体荣誉增强了自控能力。 

  从本周的学习看,学生对重点句型掌握的较好,也能运用,但对于一些词组的缩写形式,个别学生掌握的不够理想,还需今后的指点与巩固: 

1、注意信息的及时反馈 

2、关注学困生的辅导,树立其自信心。教学反思《英语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开学以来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后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即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教学反思《英语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激情投入,以情激趣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英语教师要有年轻的心态,要带着饱满的激情走进课堂。情感是一切兴趣的源泉,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来影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走进课堂之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带着微笑,带着童心,走近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像个兴致勃勃的大孩子,带领孩子学习、游戏

  好的英语教师还必须是“演员”,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适当运用体态语言,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感染学生的情绪。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用夸张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多变的动作来演绎抽象的语言符号,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如教学“How  are  you ?”根据两种不同的答句“I’m  fine.”“Not  so  good.”老师可以微笑着兴高采烈地说“I’m  fine.”让学生会意,这是“我很好”的意思。教师也可以皱着眉头,装出难受的样子说“Not  so  good .”学生从老师的样子一下就明白“老师不舒服。”在下一次跟老师对话的时候,他也会一边说一边惟妙惟肖地表演。

二、温情脉脉,营造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英语课堂应当充满脉脉温情。因此教师要努力走近孩子,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走近孩子,不只是走下讲台,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友善。教师要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做个可亲的大朋友。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友善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下温柔的抚摸都可能给孩子带来莫大的欢欣与荣耀。而这恰恰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源泉。

  让学生感受温情,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孩子在学说语言的时候,难免会有发音不准确、不到位的现象,教师不能一味指责、批评孩子。多一点耐心,多给他们一点时间,要宽容学生的过错,小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保护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萌芽。

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孩子会加倍爱你,也自然会爱上英语。

三、创设情境,渲染情绪

  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或课件等创设情境,努力使学生在情境中学语言,用语言。如在教学 “Shopping”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柜台”,每个柜台上放上不同的“商品”。如:文具 柜,服装柜,鲜花柜等等。操练句子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购物场景,在交际场景中运用语言,巩固所学知识。

  创设情境当然还有其他各种手段,如课始播放英语歌曲,能让学生在欢快活泼的音乐声中受到感染,迅速进入英语学习情境。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游戏也不失为创设情境的好办法。在操练单词和句型的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能较好地达到操练运用语言的目的。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必须是多“情”的,是充满情趣的。唯其如此,才能打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之门。

教学反思《多“情”的小学英语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特点。当然,这些活动的设计要紧扣相应的教学内容,也要符合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使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同步协调地进行。

一、 用累积性评价活动提升学习自信心

  小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主要还是来自外部的评价,学生自信心的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积极评价就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要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积极评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我的英语课堂中,我设计的“新星评选”制度倍受学生的喜爱,是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也是获得持续不断的积极评价的机会。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评选出“每日之星”。每次课前,我都准备了许多星星形状的小奖状,用各式字体在上面写上不同的鼓励语,如“Wonderful!”“You can do it.”“You are clever.”“Excellent.”。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能有大胆的表达、愉快的合作等一点一滴的发展和进步,都可以得到“每日之星”的奖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选出“每月新星”,最高级别的可获得“英语之星”。

  每次学生得到小星星时,喜悦之情总是溢于言表,他们精心地收藏着每一颗“星星”,感觉自身的价值在每一颗小星星上得到不断的体现。这些有层次的“每日之星”、“每月新星”、“英语之星”都是对学生持续、累积的肯定评价,它记载了学生前进的步伐。同时我也相信这一颗颗星星一定会点燃孩子们的心灵,也使他们像星星一样闪亮……

二、在个性展示活动中激发参与热情

  收录自己喜爱的英语信息。我让学生把平时在报刊和影视中看到的英语小作文、小幽默、小故事等摘抄下来,存入专门的材料袋中。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将生活中可能看到的英语信息收集起来。如一些食品、用品上的英文商标,服装上的英文,商店招牌上的英文,都可以作为收录的内容,同时这些英文形式大都包含着优秀的创意,富有创造性和审美性,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过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们拿出来展览,当学生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被别的同学围观和欣赏时,那种乐滋滋的感觉都写在他们的脸上了。教学反思《用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

游戏在英语课上的重要性都快比得上水之于鱼了,很难想象四十分钟一堂课,如果没有了游戏,该怎么继续。不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在游戏中学习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低年级学生好动又好胜,游戏能让他们在动身体的同时动脑,并且享受成功的喜悦,当然也会有失败的经历。好的游戏能让一堂平凡的英语课亮起来!

  游戏的安排应讲究一个“适”字,适时、适式、适度。

一.适时

  组织游戏,要看准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安排合适的游戏形式。

1.让学生从思想上尽快进入英语课堂,游戏导入是个相当快揭、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安排listen and do, listen and point, look and say, flash and say等操作简单,但具有检查性质的游戏。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情感上也得到了体验,而从这些旧知识的复习中,我们自然过度到新知识的传授,温故知新,以旧带新,一举两得。

2.在复习巩固阶段,最忌讳的是机械的操练。游戏能使复习变得生动。比如我们学了一系列水果以后,安排老师拿一个水果,学生说出来这样的环节,反复几次,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减弱,。这时,我们安排游戏who is missing@ who is fast@ magic eyes等,学生的积极性就立刻恢复,一只只小手又会争先恐后地举起。

3.当学生的脸上闪过“无聊”“困惑”的痕迹时,游戏可解“燃眉之急”。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背单词,记单词的难题。如果不讲究方法地死记硬背,不但效果不好,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弱。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促使他们主动背单词,一定对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单词接龙、吊死鬼、寻找共同点等游戏,不仅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而且能提高他们课后记单词的兴趣。

二.适式

  有些游戏的可用性很强,像copy不走样等游戏,无论什么内容,都能套用。但有些游戏,却不是什么内容都合适的。作为教师要学会使用最恰当的游戏。flash and guess这样的游戏仅适合单词教学,而不适合巩固句型。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游戏的口味也不同,我们要学会投其所好。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趣味性强点的,像copy不走样,high voice and low voice能引起他们参与的欲望。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喜欢探索型的游戏,比如bingo,加减运算对抗赛就很受他们的欢迎。

三.适度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为让学生放松、玩乐才安排游戏,归根结底,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游戏以前,我们必须指定相应的规则,没有规则,游戏过程就会很“乱”,有规则才能“活而有序”。当学生的“玩性”到五、六成的时候,我们的游戏就该结束了。因为如果游戏结束太早,学生才刚进入游戏状态,熟悉游戏规则,结束游戏,一来扫兴,二来游戏的“运用语言”的目的也没达到。如果游戏结束得太晚,学生会越来越无聊,下次再玩这类游戏就没有了热情。

  游戏的组织,还要讲究一个“变”字----以不变应万变。

一、巧设陷阱

同一个游戏“发口令,做动作”,我们一般都是自己怎么发,学生怎么做,最多让一个学生发,其他学生做,偶尔做做反口令,分组进行比赛。做多了,学生的好奇心没有了,游戏就变成了机械的操练。如果设几个陷阱,真有“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的效果。趣味性的调节就是教师在做动作的时候,可以先慢慢的好象在做“坐下”的动作,眼神一定要是那种坏坏的笑,突然变成“起立”,让学生产生和教师斗下去的欲望。”师生成了“敌人”,而游戏就成了战争。把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边做动作边说,动作和口令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在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的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二、变换速度

  随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逐渐熟练,训练的速度逐渐加快,这不但适合学习的规律,还使原本枯燥的操练重新显出生气,学生逐渐减淡的新奇感又被吊起。

三、奖励机制的运用

  在教育中,我们都能体会到表扬和激励对学生起的作用比批评更大。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的探索精神更易发挥,更容易学会原本以为很难学的东西。我常常习惯于口头表扬,认为给学生物质奖励会使他们变得功利,但在同事们的感染下,偶尔尝试奖励,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激励效果。去年,我用小五星激励学生,常常搞得自己整个黄昏剪五角星,有时,一节课奖多了,自己还有点心疼,最重要的是用多了学生还不稀罕了。我们可以尝试用加分,且分值有区别,加分要敏感,时时注意给学生以表扬,让学生得到成功的认可。这样一来,不但让自己得到解脱,更使奖励更具可变性。

四、以人为本

  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在游戏中,教师的神态、语态、眼神、动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用主持人一般的激情,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召唤。我相信教师只有投入情感,学生才会给以相应的回报!

当我们感到教学有一丝疲倦的时候,一个小游戏会赶走疲倦,让我们放松那根崩紧的弦,重新振作精神。

教学反思《让课堂游戏化》

有一次上英语课,我安排学生用英语练习几排几号。我给他们创造了一个情境:“假如周杰伦要在张家港开演唱会,你好不容易买了一张票,进了现场,里面人很多,你要去找自己的座位,而你的座位正好被别人坐了,你怎么样用英语来表达你的意思,称心地看好这场演唱会呢?”没想到学生的兴致很高,他们幽默地表演让课堂气氛很活跃,一次普通的对话练习从而进展得非常顺利。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对他们微笑了一下。之后,我在一个学生交上来的班级周记中读到这样的话:“那一天,我们看见您笑了,我们心里非常高兴。张老师,我们知道您为了我们,每天都很辛苦,希望你身体健康,脸上露出微笑。”看完之后,我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也有一种震撼。

  后来,我经常在课堂上插入几个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小笑话,尝试着让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些。比如,在讲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时,我讲了这么一个小笑话:一只母猫带着一只小猫去森林里,他们看见一只狐狸在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这时,母猫学老虎叫了一声,狐狸逃跑了。后来,母猫语重心长地对小猫说:“孩子,你看,学好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这个笑话不长,却有一定的哲理性,学生非常感兴趣。再比如说,在讲到“computer”这个单词时,我就插入有关电脑的小笑话。

  除了在英语课堂中插入小笑话之外,我还通过其他形式制造幽默,而且尽量用英语来表达,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而且掌握的内容也更不容易遗忘了。有一天英语课上,我讲“like”的用法,我告诉学生:“这个单词用作动词时有‘喜欢’的意思,用作介词有‘像’的意思。举例来说,‘Lucy likes her mother.’意思是‘露西喜欢她的妈妈。’‘ Lucy is like her mother.’意思是‘露西长得像她的妈妈。’”这时,我注意到一个调皮的男生注意力有些分散,于是我叫了他的名字,他站起来了。我问他:“Are you like an apple﹖”(你长得像一个苹果吗?)他以为我问他“你喜欢一个苹果吗?”他回答到:“Yes I am.”(是的,我长得像。)我知道,他本来的意思是“是的,我喜欢。”于是,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这样,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

  后来,有一位同学在班级周记中这样写道:“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我们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不一会儿就下课了,真希望以后还能这样。”我在评语中写道:“是的,老师也希望如此。”  教学反思《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幽默些》

人们常说“在国内学三年英语,不如到国外去学三个月”,其实就是说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很容易学会英语。现实的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所在。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景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作了尝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挖掘教材创设情景

  我校采用的牛津英语教材从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出发,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景内容。如彩色图画,情景会话贯串全套教材;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儿童好新奇、爱活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跳、爱表演的特点编排和设计。教材中还安排了大量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游戏、绕口令、小诗等和一些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充分挖掘教材内含,激发学生乐学情趣,实施直观教具,创设教学情景,如在展示新语言点时,我们可以展示教材中的实物(不同的学习用具、食品、衣物、颜色等),或画出相应的简笔画,可以刺激学生大脑兴奋,直接感受英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强化求知欲望,并形成深刻的影响      

二、运用媒体拓展情景

  现代教学,不能停步在过去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而应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创设活动激活情景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以活动为载体,激活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学习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drink?句型及食品单词的时候,把学生分成三四人的小组,一人为售货员,另外几人为顾客, 根据采购单上的内容去买东西。让学生在这种贴近生活的活动中自觉地运用所学句型及词汇,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

四、组织游戏丰富情景

儿童天性好动好玩。在课堂上适当地有意识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戏,创设丰富的游戏情景,使孩子们觉得好玩,从而延长注意的保持时间,更有效地参与教学。

五、身体语言引导情景

     教态即教师的身体语言。它是无声的语言,能对教学情景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情景的表现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扩展教学形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使他们真正掌握英语这一门语言工具。

教学反思《浅谈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几点做法》

本课围绕“谈论过去所做的事情”这一话题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使活动变的更为直观,学生们较喜欢此形式。本课生词句型较多,学生在理解和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有难度。我采用了情景教学的做法,理清课文思路,将本课内容逐步创设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有效分解课文学习的难度,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内容。针对本课语法,我强调了一些时间状语,如:last, ago等,让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过去式表达。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我努力贯彻这一理念,结合课文学习内容,将在农场中发生的事情先让学生听,再回答来理清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展开调查、说话、写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技能,促进了学生似的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反思整个教学活动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针对六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教师课堂上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语段和语篇,而不应该在单词的教学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单词的教学甚至可以安排在课前。另外,在传授新知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拓展,延伸,增加语言信息的输入量。在时间分配上,我把过多的时间放在了复习阶段,致使最后学生在课文朗读训练时时间较短,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朗读,有待在下节课上加强。

     本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并不是很好,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方法。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更加注意方法和引导,让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时间。教学反思《《On the farm》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发现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各个环节都潜在着很多可利用的兴趣因素,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去挖掘,都可成为英语课的兴趣点,再从这些兴趣点切入,以点带面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充分利用歌曲,挖掘“兴趣点”

  课前一首歌是组织教学的好方法,它能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为上好一堂课作前奏,所以我在这次活动中以歌曲开头,调节了课堂气氛又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

二、以身体语言,培养“兴趣点”

  教态即教师的身体语言,它是无声的语言,能对教学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教“by bus””by car” “by bike “ “by plane” 时,充分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边说边做,在活动中带动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效果比较好。

三、精心组织活动,寻找“兴趣点”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很注意课堂纪律,课堂上静静地听老师讲,然后跟老师读,这样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点”。学生好玩好动是天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让他们寻找学习的“兴趣点”。比如:我在授 “Let`s go to the …” “Ok/All right/Great” “But how ?” “By…” 这组句型时,采用游戏邀请朋友出去玩的接龙形式,使他们的身心达到完全投入,加速了他们撑握句型的速度,并且使枯燥机械的句型操练变生动活泼趣味无穷……

  以上三点是我上Unit 8Let`s to to the park 的点滴反思。  教学反思《挖掘英语教学中的“兴趣点”》

学习英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两人之间的交际是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语言训练中应常开展二人活动。

两人之间的对话活动是最常见的两人活动。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某一张图片、某一个人等进行一问一答形式的对话,也可要求学生发展一个发指令,另一个做的活动,还可以开展两人之间的讨论、辩论、商量等活动。

在四年级,还应该开展笔头训练的两人一组的活动,如以有趣的两人游戏形式开展听写、互相改错、连词成句、句型转换等。

两人活动,很容易在课桌上开展,不需要学生离开课堂,有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或者提供更多与不同人进行训练的机会,可以让前排的学生转身和后排的学生进行两人活动。教学反思《交际活动》

在我的教学过程,应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其他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会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反思《关注情感》

小学英语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反思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领域的直接应用.是计算机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认为是人类教育史上继文字出现,学校创立,活字印刷之后的第四次革命.

教育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的学科中."在此思想的指引下,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悄然走进小学英语课堂,这无疑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英语教学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但近年来多媒体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教学研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在短短的几年里,多媒体课件(courseware)和英语教学软件等已为广大教师所熟悉,而且许多教师已经在尝试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和Flash等软件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模式,它迅速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一种视听说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上实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口脑并用,和谐高效,主动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体现了现代英语课堂的要求.然而,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干扰教学,反客为主

在运用多媒体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采用这种教学手段的初期,部分教师经常把整堂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从开始的课题到最后的结束,都用多媒体课件控制起来.

多媒体课件的确能够把声音,图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教材,这是传统教材所无法比拟的.但是作为辅助英语教学这一特定的学科教学的电脑软件,尤其是辅助课堂教学的软件,如果过多地追求多媒体,就会适得其反.这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思考,干扰了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呈现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模式.教师只是实现这一模式的"机器操作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的画面和声音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被一个冷冰冰的机器隔开;学生的思路处于被动和僵化的状态;教学活动不断被打断.造成的后果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多媒体课件

这是典型的以多媒体为中心,反客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辅助性原则,也违背了现代英语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多变的变量,教师在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充分体现教案的灵活性,考虑各种应变的措施.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必过分强调课件的整体性,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制作和备用一些积件,如插播片,片段片,素材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利用这些积件,使多媒体真正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 追求形式,华而不实

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听觉,视觉和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刺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却片面地利用这一优势,在设计课件时过分运用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甚至网络技术,过分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和音响等效果,其结果是喧宾夺主,冲淡了主题,分散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干扰了学生的观察,不利于他们看清问题的本质.

多媒体课件与英语学科整合的主题应该是语言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媒体只是辅助.在设计课件和积件时,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设计的内容和设计的对象.围绕这两个中心,教师再考虑如何设计,即如何把内容传递给学生,如何让学生认知学习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开发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功能,用多媒体把信息正确无误,简单易懂地传递给学生.因此,正确无误和简单易懂是衡量课件设计有效性的标准,任何动画,色彩和音响都应该为此服务.在考虑设计对象和如何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主动性和互动性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教师所创设的各种情景能否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是检验其有效性的标准.如果设计课件只是为了让学生感到好玩,有趣,这样的多媒体整合是没有实践意义和学习效果的.

我们应该提倡课件有友好的界面,操作简单方便,这与华丽当然不是一回事,特别是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更应该把解决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放到首位,追求软件的内在作用,而不是外在的形式美.

三, 演示为主,李代桃僵

目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不少教师认为多媒体是教师讲解和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然而,现代教育理论下的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工具.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把多媒体当作传统教学的附属物,设计的课件主要为了直观地呈现自己讲授的内容,一堂课下来不用黑板和粉笔,应该板书的内容全部显示在大屏幕上.表面上,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节奏,加快课堂的进程,增加教学的密度和信息量,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抑制了学生的思考欲望,使学生失去了大量的技能训练的机会.这样的课堂依然是填鸭式的教学,"灌"的信息量比传统课堂教学大大增加,收到的效果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还要差.所以,在新的教学技术支持下,必须有新的组织方法和新的教学观念,否则就使多媒体课件成了压抑学生发展的帮凶.

教学中,机器播放的语言固然标准,但是与教师的那些富有人情味的亲切的话语是不可以等同的.忽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恰当地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就必然把辅助教学的作用引向反面.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一种体现.有些内容用其他的形式进行教学并不比多媒体差,能通过黑板以及自己的语言讲明白的就不必用电脑,课件中视频技术的使用要适当适量,装饰用的图片不宜多,背景音乐尽量少用,教师应该从一开始就把握这一指导思想.

以上的三个问题反映出英语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认识上的误区.如何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更有效地把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使之为教学服务,还有待广大英语教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三大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前一阶段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一次比较深入地反思,在认识上取得一个飞越和进步,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我校英语课题组在六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基础上,在五年三个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理论学习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理论与实践的对照与反思.在这次大反思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提炼出三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反思成果:重新审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对任务型教学途径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走出形而上学的教学和研究思路. 

一,重新审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小学英语开设的第一天起,我们便开始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新课改出台后,课程标准又把"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要求明确地写在了课程任务的第一项.以中学为鉴,为了防止"初一兴趣大,初二便分化,到了初三见了就害怕" 的情形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生,我们做了许多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工作,并进行了《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课题研究.在反思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我们不否认取得的成绩,但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学生中还是出现了"开始兴趣大,不久便分化,到了最后见了就害怕"的情形.问题的结症在哪 该如何解决 以前的研究成果哪些是应该肯定的呢 我们就从三个问题结症出发,来探讨一下这几个问题. 

(一)盲目迷信,兴趣目标扩大化. 

在开设小学英语的最初几年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小学开设英语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考试考几分并不重要,只要他有兴趣就行了.这些话在当时反"应试教育"变成反"教育考试"的时候说起来是相当时尚的.因此在当时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把兴趣看成第一要素,每一堂课都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评价一堂课好不好,也是看学生感不感兴趣,他们开不开心.

"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是主要目标,更不是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重要保障,但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兴趣的提高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关系.兴趣的发展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了成功又能促进学生兴趣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谈兴趣,在教学时辩证地处理好兴趣的培养与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的关系,最终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二)形而上学,兴趣培养方法差. 

兴趣培养中的形而上学是指对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不加研究,孤立片面地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前几年的教学论文中经常可以看到我们是利用游戏培养兴趣,利用多媒体培养兴趣,利用英语歌曲培养兴趣,利用竞争机制培养兴趣,利用奖励机制培养兴趣等.这些方法的确很好,我们需要多多运用.但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只做到这一步为止,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三点:一,学生如果只对你的方法和手段感兴趣,那么待到老师黔驴技穷的那一天学生的兴趣也就消失了.二,如果这些方法和手段仅仅取乐了学生而不能发展他们的能力,这种兴趣是肤浅的,不能持久的.

(三)学生在学习上如果经常遭受挫折而得不到老师的帮助来改变现状,那么再有趣的学习活动也不能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反而挑起逆反学生的捣乱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走出形而上学方法兴趣培养的误区呢 在反思中我们认为,在《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中的部分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观点一: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保持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分为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通俗而言,第一阶段因喜新而有趣,因厌旧而无趣;第二阶段因不断进步而乐此不彼,因重重挫折而毫无乐趣;第三阶段因抱负远大而自我进取,因目光短浅而没有志趣. 

对于教学的启示: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新鲜有趣见长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英语教学的第二个学期起,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特别照顾后进生解决学习困难,防止他们提前分化.在英语教学后期,进行目标和理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 

观点二: 遵循"期望与效价"原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期望与效价"理论认为人做某事的积极性等于成功概率和价值判断的乘积.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做某一件事时,认为其成功的概率很高而且是很有价值的,那么他就会努力去完成这件事.反之,即一个人对所要做的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缺乏自信或认为此事价值不大就会缺乏积极性.这一理论运用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可以给我们两大启示: 

 1.让每一位学生落实双基,在成功中培养自信.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落实双基呢 我们想到的可以有以下的几种做法:开学初, 要对有后进倾向的学生进行调查,及早给他们以倾斜和帮助;课堂教学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早自修要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课外要加强后进行生的督促与辅导;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利用形成性评价让学生看到成功,增强自信等. 

 2. 提高英语学习意义在学生心目中的价值判断.长久以来,英语在小学中被当成一门副课来进行教学.小学英语学科地位的低下,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价值的正确判断,认为小学中英语学好学坏无所谓.这一因素也是制约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保持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高英语学科地位和英语学习意义在学生心目中的价值判断:抓住英语教学质量抽测的机会,提高校长和教师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英语课外活动,加强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长对小学英语的重视程度等. 

观点三:奖励和表扬时遵循激发内部动机为主的原则.此原则来源于心理学中著名的"德西效应".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我们在运用奖励和表扬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德西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要遵循"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则,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例如,当学生开始抱怨老师奖励不公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外部激励可能已经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反作用了.这种外部奖励还是不用为好.对于课堂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我们还不如给他们一次表演或当一回小老师的机会来奖励一下他们的内部动机.又如在课外活动或一些比赛中,如果我们能给后进生一些发挥特长的机会,这也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奶水不足,关注个体成空话. 

也许当您看到"奶水不足"会忍俊不禁.但这却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的无奈.试想一位小学英语教师要任教六七班级的英语,每班45个学生计算,便要有250到295个学生需要被关爱,长得再"肥","喂"得再忙,也会"奶水不足"的.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 "开始兴趣大,不久便分化,到了最后见了就害怕"的情形也是事出有因的.在为小学英语教师喊冤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教育行政部门能及早改变这一现状. 

二,对任务型教学途径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教学途径.通俗地讲就是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的学习方法.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这种教学途径被广泛地运用和研究.从去年开始,我校英语课题组从交际活动的信息差角度对任务型教学途径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交际语言学认为:交际者之间存在着需要填补的信息差,交际活动才有进行的必要.生活中的交际活动,其进行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差得到不断填补和新的信息差不断产生的交替过程.这一观点运用到任务型教学途径中,我们称之为"Information 

Gap原理". 

(一)Information

 gap原理的理论来源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起,我国外语教育界开始逐步关注外语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习者的这一能力,广大外语教育者接受了交际语言学理论和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的影响,在外语教学的实践中开始尝试交际法和自然法的运用.随着任务型教学途径提法的出现和这一教学途径的广泛运用和研究,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有了以下的认识:1. 语言是在情境中学习,运用中习得的,因此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需要运用语言交际来填补信息差的真实情境是语言学习的必要前提.2. 在任务型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设计信息沟,可以激发学生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积极性.3. 任务型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学生是否能运用目标语言来交流和获得信息以完成所要完成的任务.我们把以上三条规纳称为"Information Gap原理".即语言教学要创设具有信息差的情境;信息差的创设要巧妙,合理地促使学生自觉运用目标语言;评价任务型活动的标准是看学生是否熟练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二)Information gap原理帮助我们走出了哪些误区 

在进行Information gap原理的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校的英语教学走出了一些以往教学中的误区.首先使我们认识到进行无信息差的对话表演并不是任务型教学途径.其二,使我们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不再出现学生完成了任务却没有运用目标语言的情形.其三,使我们的学生不再缺乏运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兴趣. 

(三)Information gap原理运用的一些策略 

 1. 精心设计具有Information gap的 Free talking.具体要求可以概括为:首先要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使信息得以顺利交流.如问声"How& nbspare you "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回答"I’m happy/& nbspangry/ sad/ fine/ not bad/ not& nbspso good…"其二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差,以调动交际的积极性和进一步参与任务活动的积极性.其三要不断变化 Free talking的互动形式,以变化信息交流的对象使交际活动更有趣味性.如师生互动可以是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也可以是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生生互动可以是同桌互动,小组互动,个别学生与个别学生随机互动或个别学生与全体学生的随机互动等. 

 2. 在具有Information gap的情境中展示新授内容,在信息差的填补和产生的交替过程中运用新授内容,巩固新授内容.也就是说在进行新授内容的展示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差,促使学生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使学生从尽量多方面感受和理解新的内容.在新授内容的巩固中,我们同样需要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内容来填平信息差,从而达到新学语言的运用与巩固. 

 3. 把教材中的文本情境转化为课堂中的生活情境.使文本中的Information gap成为课堂参与者之间的 Information gap.这条策略是针对以前在对话教学时,我们经常让学生进行无信息差的课本对话背诵和表演的做法而提出来的.其实教材只不过是一个文本例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把握课本的精髓,重组教材,采用活动课模式进行教学.因此我们就应该具备把文本情境转化为课堂活动的能力. 

 4. 关注学习主体的情感和兴趣,精心设计具有Information gap的游戏和活动突破难点,巩固重点.其具体要求是:一,要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新授环节后设计针对重,难点的信息差游戏和活动.二,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差游戏和活动.三,注意游戏和活动的实效性,不要一味迎合学生玩乐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三, 走出形而上学的教学和研究思路 

小学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许多英语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加上新课程的实施还在初步阶段,一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在不断地摸索.因此在前几年的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也是在所难免的.但这些形而上学的教学和研究思路却是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和新课程改革中走歪路的根源所在.为了走出形而上学的教学和研究思路,使新课程改革走向成熟,我们必须反思一下我们在教学理论的理解上存在着哪些片面的认识,我们在教学实践上存在着哪些片面的做法.片面地认为实施新课程改革就必须抛弃所有传统的教学方法. 

当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席卷中国大地的时候,改革浪潮带来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优秀的理念和方法为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但是由于我们的一些片面认识,许多老师生怕戴上教学思想顽固不化的帽子,对于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敢再用了.特别是一些想有所表现的教师,一心追求标新立异,只学一些时尚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愿或不敢研究和使用了.我们在反思中认为,对于一些属于精华的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还是要不断学习和运用的. 

例如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朗读和背诵的做法,小学中也应该运用.事实证明,利用英语早读课让学生进行对话,课文和Chant的朗读或背诵不仅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让学生觉得英语轻松易学.原因有三个:一,小学英语朗读和背诵的内容本身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诵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二,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积累了语言的输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听得懂,说得出,学习障碍没有了学习积极性就自然提高了.三,通过朗读和背诵,知识目标得到了巩固,能力的培养成为可能.随着学业成绩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不断地加强,学习就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了.

小学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反思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领域的直接应用.是计算机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育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的学科中."在此思想的指引下,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悄然走进小学英语课堂,这无疑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英语教学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但近年来多媒体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教学研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在短短的几年里,多媒体课件和英语教学软件等已为广大教师所熟悉,而且许多教师已经在尝试使用PowerPoint,Author ware和Flash等软件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模式,它迅速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一种视听说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上实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口脑并用,和谐高效,主动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体现了现代英语课堂的要求.然而,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干扰教学,反客为主

在运用多媒体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采用这种教学手段的初期,部分教师经常把整堂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从开始的课题到最后的结束,都用多媒体课件控制起来.多媒体课件的确能够把声音,图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教材,这是传统教材所无法比拟的.但是作为辅助英语教学这一特定的学科教学的电脑软件,尤其是辅助课堂教学的软件,如果过多地追求多媒体,就会适得其反.这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思考,干扰了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呈现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模式.教师只是实现这一模式的"机器操作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的画面和声音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被一个冷冰冰的机器隔开;学生的思路处于被动和僵化的状态;教学活动不断被打断.造成的后果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多媒体课件.这是典型的以多媒体为中心,反客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辅助性原则,也违背了现代英语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多变的变量,教师在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充分体现教案的灵活性,考虑各种应变的措施.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必过分强调课件的整体性,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制作和备用一些课件,如插播片,片段片,素材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利用这些课件,使多媒体真正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追求形式,华而不实

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听觉,视觉和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刺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却片面地利用这一优势,在设计课件时过分运用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甚至网络技术,过分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和音响等效果.例如:我听到的一节公开课里学习in the classroom这一课时,老师设计了很多关于椅子,桌子,铅笔,笔盒,橡皮等文具的视频,音效效果,课件做得可精致了,孩子们也乐于欣赏.但是老师们有没有考虑过,其实这些东西是随手可得,何苦花那么大的精力去搜集图片,甚至制作各种效果呢 其结果是喧宾夺主,冲淡了主题,分散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干扰了学生的观察,不利于他们看清问题的本质.

所以多媒体课件与英语学科整合的主题应该是语言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媒体只是辅助.在设计课件时,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设计的内容和设计的对象.围绕这两个中心,教师再考虑如何设计,即如何把内容传递给学生,如何让学生认知学习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开发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功能,用多媒体把信息正确无误,简单易懂地传递给学生.因此,正确无误和简单易懂是衡量课件设计有效性的标准,任何动画,色彩和音响都应该为此服务.在考虑设计对象和如何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主动性和互动性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教师所创设的各种情景能否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是检验其有效性的标准.如果设计课件只是为了让学生感到好玩,有趣,这样的多媒体整合是没有实践意义和学习效果的.

我们应该提倡课件有友好的界面,操作简单方便,这与华丽当然不是一回事,特别是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更应该把解决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放到首位,追求软件的内在作用,而不是外在的形式美.

三,演示为主

目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不少教师认为多媒体是教师讲解和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然而,现代教育理论下的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工具.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把多媒体当作传统教学的附属物,设计的课件主要为了直观地呈现自己讲授的内容,一堂课下来不用黑板和粉笔,应该板书的内容全部显示在大屏幕上.表面上,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节奏,加快课堂的进程,增加教学的密度和信息量,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抑制了学生的思考欲望,使学生失去了大量的技能训练的机会.这样的课堂依然是填鸭式的教学,"灌"的信息量比传统课堂教学大大增加,收到的效果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还要滞后.所以,在新的教学技术支持下,必须有新的组织方法和新的教学观念,否则就使多媒体课件阻碍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教学中,机器播放的语言固然标准,但是与教师的那些富有人情味的亲切的话语是不可以等同的.忽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恰当地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就必然把辅助教学的作用引向反面.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一种体现.有些内容用其他的形式进行教学并不比多媒体差,能通过黑板以及自己的语言讲明白的就不必用电脑,课件中视频技术的使用要适当适量,装饰用的图片不宜多,背景音乐尽量少用,教师应该从一开始就把握这一指导思想.

如何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更有效地把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使之为教学服务,还有待广大英语教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反思日记

这一节课学的还是很开心!这是本学期的第三节课,由于林老师教三个班的五年级,一年一班的口语课这学期开始由我教!

  抓好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第一步!李利锋老师在一年级教材分析时提到低段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高段。由于师资问题,我们老师们都把精力放到中高段,口语课大家几乎都很随便的带过。其实,为了整个英语科组老师们中高年段减负,从一年级开始重视自己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一进课室,乱哄哄!也难怪,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才六岁多的孩子,课间几分钟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短了!我要求他们把课本拿出来,翻到封面后面的那张白页,然后闭上眼睛,表现好的可以得到一个红印。这是我采用多年的蒙氏教学法。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安静的趴在桌上,这种方法在低年段很有效。课前准备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对整节课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4个单词。教short\tall\small\big, 我根据实际情况请4个孩子分别代表这四个单词。这节课一问,大家都能准确的指出这4位同学。最搞笑的是我请孩子们听音选择这4位同学所代表的单词时,其中一个男孩听short指对了,大家兴奋的鼓掌!在回座位的时候,哈哈!第三组第一位的男孩竟出乎意料地站起来,重重的吻了一下他!

我望着他们,全班同学都跟我一样开心的大笑起来!被吻地孩子一边抹嘴一边也笑起来。

孩子们带了很多家庭照片回来,我用这些相片来巩固人物的单词,大家看到投影出各位同学不同的相片,感觉很是新奇,大家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瞧,变换学习方式,驱除了疲劳,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

一年级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期,抓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对他们中高年段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我每次上完课都布置作业,不强求,但对听带有签名的盖红花奖励,有带相片回校的也奖励一个。上课设评分板,最好的组可获的一个!这样,表现好、完成作业的上一节课可以拿到几个红印,大大鼓舞了孩子们的斗志!

重视和不重视就是不一样!

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英语单词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但作为语言学习,学生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汇。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单词的记忆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思维能力有限,加之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记住一个单词对他们来说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就算当时认真记住了,没过几天也会忘记了,就是所谓的“记得快,忘得也快”,有的甚至是一个单词几天都记不住。针对这些情况,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机械的、枯燥的操练只会适得其反,必须充分发挥创造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不同形式的活动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结合本学期我校科组举行的“英语单词教学设计比赛”,归纳一些老师们经常使用的单词教学方法,也谈谈自己在实际的单词教学操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    实物、教具教单词

形象鲜明、生动的实物、图片和教具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

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边出示实物或教具边教授单词,让学生形成抽象单词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而学读词的发音,正确读出、说出并能使用词汇,是词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二、    开展活动教单词

儿童生性好动,在活动中学词汇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积极性,是一种老师较常用的方法。活动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1、唱歌学单词。

把单词变成歌词,放到学生熟悉的歌曲旋律当中,让孩子能朗朗

上口,这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能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益,使学生容易体验到成功和快乐。

2、画画学单词。

词汇教学中学生们对画画非常地喜爱,且有极大的创造性。此外,通过画画的形式还能化解难点,变抽象为具体。

3、全身反应法(TPR)学单词。

表示动作的单词时,可以让学生边做动作边学单词,或听口令做动作等都能加强学生对单词的认读、记忆。

4、游戏学单词。

游戏教学符合小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因此在全身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游戏,如谜语猜词、表演猜词、字母拼词、Simon says、大小声游戏等。这样通过游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再枯燥的单词也会变得生动、有趣了。

三、以旧引新教单词。

在英语单词中,许多看似独立的单词,其实在音、形、义上都有

着一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所学单词引入新单词的教学。这样不但复习了旧知识,又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单词的区别和积累。

当然,除了以上所说的方法以外,还有童谣教学法、词不离句法、归纳分类法、音节记忆法等等。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哪怕是同一个单词,放在不同的年级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教授,绝不能一刀切。

在单词教学过程当中,我还发现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单词教学的生活化。

    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环境的周围往往存在着很多的学习材料。在留心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相关学习信息的能力,学习单词的兴趣就更浓了。

2、单词教学情境化。

有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作为老师,不仅要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更要为他们创设了充分进行语言交际的机会,引导他们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变语言知识为交际的工具,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3、单词教学活动化。

好奇爱动、争表现、善模仿是小学生的特点。因此活动化的

单词教学更有利于开辟活动的空间,让他们真正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关于词汇,教和学的方法都很多,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我们的

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攻克英语单词学习中的难关,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 ------五年级比较级、最高级教学

现行广州市英语新教材,许多教学内容情景性强,贴近生活;语言表达灵活,真实地道;插图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用过新、旧教材的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新教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学生在做笔头练习时却经常犯错,在新学语法内容之后更是如此,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两极分化严重。造成这一现象有诸多因素,小学生对语法学习缺少方法是其中之一。

英语语法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难于真正理解所学的语言材料,在运用语言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果讲解语法,又怕陷入枯燥乏味的语法教学模式。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讲”与“不讲”的关系对语法学习很重要。

从现行教材看,语法知识点隐藏于教材中,书本中不出现语法条文,教师也不作过多阐述,因此很多学生就忽视了语法的存在,他们学习语法主要是在模仿。但在平时练习或测验时,他们就要正面面对语法知识点,这就要求英语教学中要改变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中,形容词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学习是一重点与难点内容。为让学生掌握这一内容,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狠抓词汇教学,特别是形容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是为炊之“米”。

2、认真搞好课文教学,让学生流利上口。这能树立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信心,部分学困生“金口难开”,课文不能尽快上口是一大主因。

3、趣味呈现。对含有比较等级的句型呈现时注意趣味性。如在呈现比较级句型时,我让高的学生尽量变矮,矮的学生尽量变高,呈现出高的学生比矮的学生矮,矮的学生比高的学生高的句型。

4、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归纳比较等级的各种句型,特别是含有动词的句型。本单元整体教学结束后,我在班上举行了一次造句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正确写出最多含有比较等级的句子。

5、采用模仿与适当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总结比较级句型与最高级句型的特点,如有无the或than,几者相比等。

6、采用图表、对比、歌谣和游戏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比较等级的理解。

7、适当加大笔头操练的量,让学生能熟练地写出比较等级。

8、灵活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通过画画、做手抄报等多种方式用上所学知识。

9、通过口试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对教学效果形成反馈。在单元教学结束后,我布置了口试,最低要求学生用上最少两种句型(名词、动词比较等级),最少六句话,须有原级、比较级及最高级描述自己喜欢的人、动物或食物等。

教学中有两点较深的感触:

1、在Unit 11的教学中,有些同学主动提出了为什么Of all animals they run fastest.句子中最高级前没有the的问题。

2、或许是过多的模仿扼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口试中,很多学生都模仿课文介绍whale或 leopard,创新精神显得较缺乏。

少儿英语学习教学反思

在少儿英语学习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英语教师及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都怀有非常高的期望值。总想通过短暂的学习,让孩子们能一下成为语言的巨人。在这样急功近利想法的推动下,少儿英语学习特别是课堂教学很容易走入误区。

误区一:教学情境戏剧化

儿童的思维多被“形式、声音、色彩、感觉”引导,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外语教学中要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即利用各种教具和图片来进行教学。这不但会丰富学生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形成直接的英语语感,还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应明显、直接、成效快。正因为许多教师认识到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并且体会到它的好处,所以在课堂上,教具、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几乎无所不用。其动机固然可敬,但实际的教学成效却事倍功半。

1.教学内容成为游戏道具的陪衬,和实际要求达到的课堂教学目标相距甚远。虽强化了教学的手段,却喧宾夺主,冲淡了教学的主题。

2.学生不停地调动各种感官,搞得目不暇接,情绪时时刻刻处在较高的兴奋点上。久而久之。孩子们对大量的直观刺激失去了新鲜好奇感,产生疲惫麻木的感觉。而人的注意力,对偶尔出现或在平淡中凸现的情境才会有较深的记忆和好奇。

3.对教师来说,为了尽力吸引学生的眼球,不得不把自己装扮成专业演员。一节课下来,自己搞得非常疲惫不说,收到的效果还不一定好。

例如:在教学yummy,yucky,sweet,sour这几个形容词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像,用面部表情来表达,而不是买一大堆东西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品尝——这在平常的教学和大班级里是不太可能的。

过多地使用图画以及用直观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学习语言有一定的局限性,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发展在只注重形象思维的教育下会有所损伤。尤其是对小学高段学生,过于夸张和幼儿化的活动或教学方式宜少不宜多,过多则弊大于利。虽然说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从人的整体发展而言,抽象思维更重要;所以,学习的过程,特别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更应该侧重于抽象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适度地使用图画以及用直观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外,不妨更多地用适当的身体语言、声音文字这些能发散和扩展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刺激,更多的是内在的心理需求,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只用“好玩”的表象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误区二:将母语逐出英语课堂

在中国,英语是当做外语来教授的。这与欧洲国家将英语当第二语言来教授不同。在现阶段,大部分开展小学英语课程的学校也根本不可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课时、合适的班级大小和沉浸式的英语语言环境。语言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达成此目标的工具,这是语言课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话起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讲解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活动和进行教学评价。不可否认,英语课堂用语的铺垫渗透、解释说明至关重要;课堂组织中的英语实际上是最为实在、有用的语言,因为学生只有学会了、听懂了才能在课堂上自如地学习。同时,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也是语言习得的基础。因此,为了营造一个“实实在在”的英语环境,教师在课堂上一古脑儿全用英语,而且还要求学生也必须用英语来反馈学习信息。实际上,在初始学习阶段,光用英语组织教学和反馈学习信息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把母语作为这一阶段学习的辅助手段十分必要,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外语学习初期,母语的解释和帮助可以使学生摆脱推测、猜想的困惑,避免对外语词句造成理解不确切的

情况而养成一知半解的坏习惯,准确的理解在外语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所学的知识才会牢固,并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时,不论教师怎样努力,从象形、形声、指事、会意的汉语到以拼读为主的英语,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冲突是无处不在的。“这种静默的翻译贯穿一个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我们的教学应顺应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所以,将母语逐出课堂不仅是个巨大的浪费,而且是不可能的。

误区三:高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经常可以看到在新授完一段对话、某首好听的歌曲或歌谣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自编新的对话或替换歌词,并在短短两三分钟(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后上台表演。当然,如果是比较简单的学例,学生们是可以胜任的。但如果是很长一段对话,学生可能连起码的复述都做不到;或是已经有同定音韵的曲调,学生要在自己还很原始的语言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改编,更是困难重重。如果学习的目标高不可攀,相信一部分学生可能就会灰心、丧气、甚至放弃。这就是语言学习中的“模仿误区”。在外语学习初始阶段,模仿原则是应该在第一位的,即通过“模仿”练习、重复,直至掌握英语的精髓,但盲目“创新”只能意味着错误的重复。就如同一个还不会走的婴儿,就要求他去跑一样。

布鲁纳曾把外语认知理论比喻成“脚手架”,喻示孩子在建造自己知识和能力大厦的过程中,他人的引导和帮助如同脚手架一样必不可少。教学互动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学习表现形式就是自我反思和与他人连续不断的交流、碰撞。而所谓“教学相长”,就是来自教学实践切身体会和观察反思,多一点教学的反思,就多一些教学的智慧。在作为学生语言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时,便能够引领得当,更富成效。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一、在中国,英语是外语,不是二语,不可习得。 

    在中国,很多人忽视了英语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是英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那么,第二语言与外语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同一概念不同风格的用语,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对英语教学的效果会产生怎样的作用?       其实,我们知道,second 1anguage与first language相对,而foreign 1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是与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相对的。       first language和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的共同特点是:(1)最早习得的语言,常常是在家庭环境中习;(2)熟练程度高。语言直觉强。 

  second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的共同特点是:(1)是一种双语现象;(2)在掌握的时间顺序上次于第一语言;(3)熟练程度一般不如第一语言;(4)习得方式一般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或自学。 

  首先,在语言环境方面,第二语言与外语有着根本的差别。第二语言学习者一般都有一个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周围有众多的该语言的本族语使用者。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之间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由于该语言可能是“官方语言的一种(如英语、法语在加拿大,英语在印度等),新闻媒介、官方文件、广告等等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环境,而“外语”学习者一般来说则很难有这样的语言环境。 

  其次,从语言输入来看,第二语言学习者一方面有自然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如果他通过课堂教学学习该语言,教师的语言程度、同学的语言程度等都给他提供了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其中包括“针对外国人的谈话”(foreigner talk),“教师语”(teacher talk)、“同伴语”(peer talk)等; 

    而外语学习者则不同,他一般不可能得到foreigner talk之类的输入,由于外语教师语言水平总体上不能与第二语言教师相比,teacher ta1k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如第二语言教学课堂, peer talk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  

    英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还有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看当地学校的课程是不是用英语授课。如果除了英语课,其他课程用母语讲或大部分用母语讲,英语教学就是英语外语教学(TEFL)。显然在中国,英语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中国缺乏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环境。母语可以习得,二语也能习得,但外语是不能习得的。 

    而在我们小学英语课上过多的强调了情景的创设,甚至是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于产生了虚假的情景。很多老师抱着在这样的情景中给孩子们以自然习得英语的期望,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在35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很明白的。 

 二、小学英语教学应较多地采用采用认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靠大量重复模仿,强化记忆,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一定要有语言环境,要有高水平的师资,班额要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中国学生学英语,不是小、中、大学,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不能排斥语言知识。 

    而在我们现实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有限的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的相对低下,语言环境的缺乏,大规模的班级授课,都告诉我们直接法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目前的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 

  三、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靠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则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而目前小学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钟的英语课,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四、 小学英语教学不应排斥基本的语言规则 

  传统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语法规则的讲解和操练成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有所削弱。到了80年代,有的语言学者公开排斥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反对在任何教学阶段控制语法教学项目的做法。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提供有意义的交际,语法就会被学习者自动习得。受此观点影响,80年代有一段时期,语法教学曾一度在部分外语课堂消失了。然而,物极必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反思,人们终于意识到了削弱甚至取消语法课的弊端,因又重新思考语法在语言交际以及在外语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

双语教学的反思 ——一个“beauty”单词的妙用

  记得有一次去一师附小听一堂双语课,也是一堂IT的双语课。整堂课上得如何,说实话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老师在上课前与学生的打招呼却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虽然老师只是比平时加了一个单词,但是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文精神。

    通常课前老师与学生的打招呼不外乎: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而我们的李老师却在girls的前面加上了“beauty”这个单词。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单词,但是起到的效果却是与众不同的。一个单词,吸引了我们听课老师的目光,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班级的学生,嘿,还真是的,一个比一个漂亮,个个眉清目秀的。打听下来,原来她们都是舞蹈班的孩子,我心想怪不得呢,老师要用这个单词了。看看这些漂亮女孩在老师的表扬下,一个个都认真的听着老师的讲课,讨论问题时都是细声细语的,好似怕是声音响了不符合漂亮女孩的标准了!这些漂亮女孩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任务也是同样的出色!一个小小的单词,却收获了一堂精彩的课程!

    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老师平时也许太吝啬于对学生的赞美了,其实哪个孩子不需要老师的赞美呢!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就特别在乎老师的表扬,似乎那才是这世上最至高无上的奖励!也许,我们不好意思用中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来吧,用上第二种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赞美吧!英语原来还有此妙用啊!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本堂课是遵循以上原则,并结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而设计的。课堂教学以“What time is it?”为主题,以与每位学生密切相关的“时间”为主线贯穿始终。我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并将所学的知识自然有效地运用于生活实际,收到了“现学现用、学用结合”的成效。

当代教育主张“开放式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充实了丰富有趣、针对性强的开放性游戏活动,使孩子们在“乐中学、学中乐”。比如,句型“ What time is it? ”、“It’s…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我在教学中分别采用了“漂亮钟面争抢认读”、“滚动时刻快速反应”、“模拟时钟情景问答”等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另外,在孩子们基本掌握三个句型之后,我鼓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对话,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并把升华后的知识转变成为真实交际的能力。

这堂课的施教情况来看,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和教学组织能力以及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同时,我也感受到创设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性。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潮中,身为一名稚嫩的小学英语教师,我愿虚心地向同行们学习,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积极地去探索、大胆地去尝试、勇敢地去实践!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克服班级人数多且学生差异带给教学带来的困难,有助于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从而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合作学习倡导“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英语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小组合作学习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增加了学生使用语言进行实践的机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欠佳。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有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而另一些较为消极的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喜欢做听众,渐渐地他们对一切语言活动表现得冷漠。

2、教师为完成教学计划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活动和思考。有的小组没有时间展示自己的成果,没有成就感,渐渐地对活动就失去了兴趣。

3、有些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虽然对对话很感兴趣,但由于词汇量及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乘老师不注意时干脆用中文进行讨论,最后请组内英语水平最好的学生进行汇报。课堂气氛虽然热热闹闹,但效果是不理想的。

4、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师只注重讨论结果,不注重讨论进程及对个体的关注,使得讨论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后反思随想

与学生建立一种互相尊重的关系非常重要,特别学生对于教师的尊重应是发自内心的,老师对学生也应一样。教师教课时的态度,包括表情、眼神、声音对学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教师应该是保持微笑的,如果能有灿烂的笑容当然更好,出自真心的愉悦和宽让会让他们感到轻松,甚至是学习的信心。让他们常常感到你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喜爱,师生关系会更为融洽,教学过程会更顺利。

    对于很多学生,特别是英语学习不是太好的学生,教师对其(学生)所要做的联系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引导,对学生更好地理解练习的目的和顺利以及较好地完成练习作用是很大的。可以先通过一起阅读例题,让学生清楚了解即将完成一项什么练习,其中要运用到什么知识,再与学生完成练习的前一两题,让他们体会到完成练习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这可以降低练习的难度,增强学生做作业的信心和兴趣。

    把教学内容用用一句话——这一句话说得简单,实行起来很讲技巧,课本的内容和信息就象有待雕琢的艺术品雏形,教师的作用就是把它们打磨成一件艺术成品,呈现在学生面前,使这些原来无声无息的知识“活”起来。雕琢的过程就是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有不同,可以是把新内容和旧知识联系起来,产生一个过渡的作用,也可以是用做练习的发,促使学生去思考,自己去体会新的内容,也可以是教授学生关键的要点,要求学生自行去摸索。

    教学设计是一门类似艺术的东西,“设计”体现了教者的智慧和心思。首先是要有主题、就象是作品的灵魂一样,是不可或缺的,然后是如何引入,也就是把学生带进你所授课的中心来。这同样需要技巧,也是一节课的关键。

    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走进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或者共鸣感,这节课成功了一半。引入要有新意,可给学生留下悬念,可给他们留下思考的空间,激发他们往下追寻的热情,又可以把学生熟悉的东西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他们有似曾相识之感或大有同感。

   无论上课时间多紧,进度需要多快,都要省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练习新讲知识的机会。作用有:

一、        即时让学生回顾重温刚学过的内容,并运用这些内容,加深其对新知识的印象和巩固;

二、        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真正情况(杜绝抄别人的),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

三、        降低作业难度,做练习前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和提示,甚至全班一起做第一题,使学生找出做题的方向和方法,这对于普通班学生尤其重要;

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思考中、讨论中,甚至竞赛中游戏中感受学习带来的兴奋和满足。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最关键一环。最好是提前备好一个单元的课。使自己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和手段有一个较完整的安排。第二步是在教授这个单元前夕把对应的所有的练习与课本内容进行配合,分配好堂上练习和课后练习,接着还要再把教学进程和教学方式重温和加强丰富。第三步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和补充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以适应在实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能应对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叙事:

叙事研究是近几年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研究方法之一,而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叙事(包括教学叙事)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呈现的研究成果。

   一   叙事长期而又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特别是文化艺术作品(如小说、诗歌、绘画和影视)常以叙事形式呈现。它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它陈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简单地讲,叙事就是“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事件。

  教育叙事尤其是教师所写的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像。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教育叙事术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非常重视教师的日常生活故事及故事的细节,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这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对教师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教育叙事的优点:

  ●易于理解●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像空间

  教育叙事的局限性:

  ●一旦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与故事的线索相吻合●读者容易忽略对故事叙述重点问题的把握●难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局内人”感觉●结果常常不清晰明确

教育叙事有着多种角度和立场,教师在研究中可以根据需要加以选择和运用。下面提供的仅是常见的几种叙事类型。

  1.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逐个陈述,注重突出其关键部分。

  实例1 今天我获悉将要担任初二(4)班的班主任,感到很惊讶。这个班我曾经做过一学期的任课老师,班风不太好。“大闸蟹”一大串,班内严重阴阳失调,23个男孩+7个假小子=5个小女孩。全班各门功课成绩在年级倒数,全班总分第一名的学生位于全年级第15名。

  下班的路上,遇到了这班的原班主任,王老师一见我就说:“我终于脱离苦海了!本想把古冰留下去,他的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一,让你好轻松点。可是这学期学校取消了留级制度,没办法,你只好继续拖着这包袱了。唉!这个留级生,自从他留到我班就搅得班里不得安宁……”看到王老师提起古冰时那无可奈何的神情,我心里不觉一沉。我感谢了  她的好意,同时转移了话题,因为我不想带着任何偏见跨进这个班级。

  连续几天返校,古冰都没来。为了确保9月1日班级的出勤率。我按照学籍卡上的联系地址找到了古冰家。开门的是一位矮个儿的中年男人,自称是古冰的继父,他请我进屋,但我一见他,一种无名的恐惧感不禁而起,心中拂过丝丝寒意。没多久,古冰的母亲出现了,她一站在我面前,我脑海里就不觉联想到电影、电视中时常出现的“瘾君子”画面。

  “我是古冰同学的新班主任,这两天他没返校,是不是病了?我来看看。”

  “古冰现在不住在我这儿,他去他父亲那儿了。”

  “那他父亲住哪儿?”

 “我不清楚地址,他房子是租的,大概在老西门附近,我只有他的手机号码。”

  “麻烦你给我电话号码,同时也帮我通知一下古冰,明天8点准时上学。”

我起身告辞。走了没多远,后面就有人叫住我,说是古冰继父的母亲。她告诉我:“你们学校的治保老师有他爸的地址。”

  我匆匆赶回学校,找到治保老师,他开玩笑地说:“这下你不愁没事干了!”言谈间,我了解到古冰从小就父母离异,母亲与后来的继父相继于去年因吸毒被强制进过戒毒所,他只好投奔亲生父亲。治保老师还告诉我,古冰上学期经常逃学,轧坏道,他与王老师三天两头去居委会寻求支援,协同工作。

  终于打通了古冰父亲的电话。他倒挺客气,约好9月3日见面。

  今天古冰来了,滑着滑板车来上学的,一看那身打扮,就明白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主儿。在我多次要求下,他终于戴上了我为他准备的红领巾,总算是给面子。可5分钟后红领巾就不见了。他是空着手来学校的(不带任何学习用品和暑假作业),又是轻轻松松空手而归(新发的书本,塞满了他的课桌抽屉),于是我叫住了他。

  “古冰,昨天通知你带一张一寸的体检照,带了吗?”

  “带了!”他顺手从衣兜里拿出给我,我一看禁不住笑出声来。那分明是一张幼儿照,像是刚满周岁的样子,一看便知是从哪儿剪下来的,倒与他现在的模样挺接近。

  “古冰,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老师,你很可爱。老师知道你过去很可爱,现在也一样。你放心好了,我喜欢你就像喜欢其他学生一样。不过……”

  “我家里没别的照片,就这一张,一张惟一和父母合影的照片,可惜给剪了……”

  我一听,心中一酸,我相信这话是真的。我们有说有笑地向照相馆走去……

(上海市三好中学宋瑾撰写。)

  这个叙事是按时间顺序进行陈述的,看上去像流水账一样,实际上写作者始终关注的是事件的核心人物——古冰,叙述的是自己与古冰的家人和古冰本人交往的经历,线索清晰,重点突出,关键问题一直在写作者的注意范围内。

  2.着重强调教师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夹叙夹议地陈述事件全过程。

  实例2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

  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有一段时间,我很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和做法得意。学校曾在全校范围内检查教师的教案,我写的教案作为优秀教案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和赞赏。

  但做教师的时间长了,我感觉我的教案越来越没有个性、越来越没有生机。像周围其他老师一样,我发现我的教案不过是在不断“重复”昨天的、过去的故事。教案也越来越简单,有时甚至懒得做教学设计,懒得写教案。

  我开始为教案的问题感到困惑。

  前两天接到学校通知,说有大学的专家来听我的语文课。学校领导提醒我“要注意教学设计”,“专家可能要看教案的”。

  我对这样的任务并不陌生,我已经习惯于上所谓的“公开课”了。

  但是,在为这节“公开课”准备教案的过程中,在我自己提醒自己“要注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我自己以往的“公开课”的得意与失意。我意识到我所有的得意与失意,似乎都与“教案”、“教学设计”相关。而且关键的问题似乎还不在“上课前”我如何设计教案,关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状况调整我原先设计好的“教案”。如果这样来看,“教案”可能不完全是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真正的教案,是在教学之后。

我不知道我这个想法是否正确,但我很愿意按照这个想法来展开这次的“公开课”。

(任英:《教案:下课之后才完成的故事》,《人民教育》2002年第12期。)

  上述叙事没有简单地陈述事件经过,而是着重将自己的心理感受包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融入对事件的展现之中,叙述与评析相结合,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可以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也可以了解教师本人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心理活动过程。

  3.从学生的角度陈述故事,注意使用学生的语言和文化。

  实例3 《天山景物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情。我先用一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鉴赏品味、互动感悟,然后再用一课时教学生依文“对”、“歌”(作对联、写诗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上课伊始,我就用饱含激情的语调说:“同学们,著名作家碧野同志用一枝点染江山的彩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旖旎温柔、艳丽迷人的天山自然风光,前两个小标题下的景物更是荚不胜收。祖国的名山胜水多佳联妙对,文人墨客的题诗歌咏更为之增色添辉。今天我们依据这两部分的内容学写对联,为天山增添一道文化景观,如何?”学生的眼睛亮亮的,一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复习了对联的特点和写作要领后,我提出训练要求:可独立撰写,也可合作完成,并请写在投影片上准备“发表”。

如何写好教育叙事研究报告

新的学期来到了,很多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叙事研究的活动中,许多学校开展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如何撰写好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成为大家关心的热点。我们注意到,如果老师们仅仅停留在填写教师培训时的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练习模板上,大家的叙事报告就会成为千篇一律的“八股文”。生活之树常青,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体验,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根据自己的体会,下面是我对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一、 重在思考

1、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镜像”纪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 2、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份好的教案,而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获得的经验。 3、思考不是填写模板(模板是供培训时模仿学习),而是创意和灵感的碰撞。 4、善于思考的人从身边的平常事中也会发现真理。 5、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教人知识,而是教人思考,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思考的习惯。

二、注意观察

1、观察教学情景的发展变化。 2、观察当事人的态度。 3、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的结果。 4、可以借助技术(照相机、录像机、计算机等)记录观察的过程。 5、注意保存观察的原始资料。

三、能够提出问题

1、明确研究的问题。 2、清晰地表达问题。 3、把问题细化,便于处理和研究。 4、注意随时抓住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5、追问问题。

四、注意学习

1、从文献资料学习。 2、从网络上的丰富资源学习。 3、向身边的同行学习。 4、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5、注意从历史经验中学习。

五、研究过程

1、清晰地说明参与者特征和研究地点的特征。 2、明确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3、资料收集的技术与可信度。 4、现场情景的准确和生动的描述。 5、如实记录当时的心理活动。

六、交流与讨论

1、头脑风暴,促进新思想的涌现。 2、网上交流,吸取和集中更多人的智慧。 3、对现象和发现的清晰充分的解释。

4、给出的结论适当、有条理、有证据,(必要时讨论研究的局限性)。 5、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与建议。

教育叙事的写作要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教育叙事按内容分类

1、教育叙事;  2、教学叙事(课程叙事);   3、生活叙事。 

■教育叙事按写作文本分类 

1、叙议式

所谓“叙议式”文本,就是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叙,就是叙述教育教学中的事情和故事,议,就是针对所叙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叙”和“议”交叉进行,在“夹叙夹议”的阐述中层层深入,把所要论述的主题讲清楚。叙议式文本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写作的最基本的写作形式。

2、反思式

所谓“反思式”文本,就是在叙述教育教学过程后反思自己的做法,这是教育教学叙事的另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作者正是在反思中提高了认识,读者也正是在反思中受到启发。

3、陈述式

所谓“陈述式”文本,就是用叙述的笔法,客观地描写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虽然其中含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反思,但总的来说不过多地加以评论,让读者自己从客观陈述的事实中作出判断,得出结论。

4、比较式

所谓“比较式”文本,就是将两种或几种教育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期得到启发或是非。“比较”有自己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纵向比较,也有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别人的教育教学的横向比较,目的都是为了在比较中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5、点评式

所谓“点评式”文本,就是叙事研究报告中,请他人对其中某些环节或某些细节进行点评。这样做,可以引起读者对这些地方的注意,并且这些观点还可以启发读者思考,或引起争鸣。点评也可以放在文章的结尾处,表达出点评者对这篇教育教学叙事的总评价。

6、质疑式

所谓“质疑式”文本,就是阅读了别人撰写的叙事研究报告后,对文本中的某些观点或情节提出不同的意见或看法,与作者进行商榷或讨论。

“我”成了课堂的资源

(我是一名教研员,经常要下校听课。这天我来到了一所农村学校。那天上午第二节,有一个班是语文课。上课铃响前,我与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坐在教室的后面,准备听课。执教的是一位年轻的教师。上课铃响后,她组织学生学习《老师领进门》(浙教版第十一册)。这是第二课时。老师以“你是怎么看待课文介绍的那位田老师的”为话题,和学生共同研究讨论课文。不知不觉地,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过去了。我发现学生发言比较积极,语言也很有条理。看得出,他们对文中的田老师充满了敬佩。执教教师的组织工作也做得不错。我以为这节课就这么结束了。谁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刘绍棠写的文章,了解了这位不知名的田老师。他爱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善于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利用休息时间编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今天,在我们的教室里,也有一位姓田的老师,他就是坐在教室后面,一直听我们上课的那位老师。

老师的话音刚落,全班学生的头都转了过来,孩子们的眼中充满了好奇与兴奋。

我来不及多想,从位子上站起来,走到教室的中间:“同学们,你们的老师没有说错,我也姓田,与课文中的那位老师同姓。没想到你们的老师会把我介绍给你们。我以前也是一位语文教师,做过十一年的语文教师,现在主要做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研究工作。

“刚才看大家学习,发现大家都学得很认真,讨论也很热烈。相信大家也喜欢上语文课。”

执教教师接过我的话题,说:“同学们,课文中的田老师我们只能通过文字去了解,可能还有些问题我们无法了解,那么我们就问问生活中的田老师吧。”

得到老师的授意,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向我发问:

“田老师,你也像书上的那位老师那样,教一课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吗?

“田老师,书上那位田老师他说只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你怎么看待他的做法?你工作中也有过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体会吗?”

“田老师,你的学生喜欢你上语文课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让他们喜欢语文的?如果还有学生不喜欢语文,你会怎么做呢?”

“田老师,你教书的时候,你想过把你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你的学生中现在有什么样优秀的人?”

……面对学生一张张好奇的面孔,我觉得自己不能有丝毫的虚与委蛇,我真诚地回答着学生的问题,生怕伤害了他们的一片童心。下课铃响了,还有学生提出问题想让我回答。为了不影响后面的课,我最后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虽然初次见面,但书中的田老师让我们找到了共同的语言。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虽然我至今不知道书上那位老师的名字,但他的敬业,他对孩子们的爱,是我和许多老师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我真诚地希望自己教的每一位学生,在我的帮助下,知识、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长大后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自己的才干。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想与我交流,这是我的联系电话。”我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离开教室后,我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课堂中。我已经做了十年的教研员,下乡听过许多老师的课,《老师领进门》这课课文我也听过许多老师执教,但这天这样的经历却是第一回。后来,我与执教老师进行了交流:

“尹老师,你好,不知你对刚才我们(我和你的学生)的对话,是怎么看的?”

“田老师,谢谢你没有拒绝孩子们的问题!我原本以为你与孩子们打个招呼就完事了,想不到你会与他们聊那么久,那么真诚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应当祝贺你,你的学生都很聪明,也很能干。看得出,你对他们非常喜欢。在课堂中你居然会把我介绍给你的学生,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一开始,我也没有和学生聊我的教学的想法。但当我看到学生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感动了。我想此时,谁也不会拒绝他们的问题的。

我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是怎么会想到在课堂上把我介绍给你的学生,你是什么时候想到要这么做的?”

“田老师,我也不知怎么会想到把你介绍给我的学生的。是我在课堂中临时想到的。你刚才已经看到了,今天的课我主要针对‘你是怎么看待课文介绍的那位田老师的’这个话题,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我发现孩子们对文中的田老师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敬佩。课文学完后,我发现他们还有很多情况想知道。我也可以告诉他们一些答案,但那仅仅是我的想法。我正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突然看见了你,嘿,我想你与文中的老师同姓,爱屋及乌,学生对你也一定会很感兴趣。而且你教了十多年书,是个好老师。所以我就决定把你介绍给他们了。请原谅,我事先没有征求你的意见!”

“那如果今天听课的老师不姓田,你还会这样做吗?”

“那当然不会了!”

仅仅是因为同姓,我成了这位老师课堂的资源。事情真的就这么么简单吗?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堂教学中这位语文教师借助于“我”与课文中的老师同姓这一偶然现象,巧妙地将学生的关注转移到了“我”的身上,开拓了语文学习的资源,这不正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吗?

同时,我也很庆幸,我没有拒绝这位教师的“安排”。不然,标准的实践会因为“我”的失误而阻断。

新课程,我们共同努力!

向生活要作文

时间过得飞快,我所带的班级已步入三年级了,语文教学中多了一份沉重的任务,那就是开始有了作文训练,大有谈作色变之感,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学生怕写作文,我作为老师怕教作文。如何解开师生畏惧作文的情绪,让学生能够写好作文,在孩子心中树创作文的美好形象呢?我下决心自己摸索一条教作文之路。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上面有3、4年级写作目标: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为了让学生“易于下笔,乐于表达”,我平时注意在生活中多观察,寻找素材。那次时逢金秋时节,儿童公园里秋色正浓,银杏树一身金黄,枫树像一位亭亭玉立的新娘,披上了火红的嫁衣,菊花争艳,桂花飘香……此番美景,足以勾住我的脚步。我想,孩子们肯定会喜欢。再结合本学期第三单元学习关于秋天的景物描写,我想孩子们肯定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心动不如行动,我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带着全般同学欣然来到儿童公园。

一到公园,孩子们可兴奋了,纷纷叫着,喊着,告诉我他们找到了秋天。我示意孩子们跟我有序地来观察秋天的景物。来到香樟树下,孩子们发现树叶有许多种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枯萎了呈现出棕色的,还有的依然翠绿。此时,一向懒得写作文的钱东豪高举着手,说:“秋姑娘给香樟树穿上了一件花衣裳。”多好的感受呀,要是没有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哪来这样的独特的体会呢?

我又带孩子们来到一片树林前,树叶红得像火,许多红叶落在草地上。这下孩子们更热闹了,争着要说心中的感受。有的说一片片红叶落在草地上,像是给草地披上了鲜红的地毯,有的说树林举起燃烧的火把。有的孩子还想到了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沿着公园的石子小路一路走去,孩子们的发现层出不穷,银杏树黄了,孩子们就想到了书上学过的句子:“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有的孩子说银杏叶一片一片地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有的说很多银杏叶落在草地上,像撒了一地金子。

看到葱兰花开, 就有同学说葱兰花舒展开洁白的花瓣,这是课文中写睡莲的句子,学生把它嫁接到这里来写葱兰花,的确和学生亲自观察、体验分不开的。

细心的孩子还发现路旁的灌木丛中有许多红色的小果子,便抢着要抒发心中的感受,有的说灌木丛中的小果子涨红了脸,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绿叶丛中,有的说灌木丛中的小果子像一颗颗红宝石,有的说一颗颗红果子你挤我碰,仿佛抢着要我们去摘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大有不吐不快之感。

孩子细心观察,由感而发,好词佳句纷纷从他们口中迸出,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激情在这片交流声中涌动。面对此情此景,孩子们还会难于下笔,无话可说吗?一个学生在习作中写道:“看到银杏树下金子般的落叶,我们像野狗一样狂奔过去,捡起落叶来。”这样独特的体会,没有亲身经历过,是写不出来的。

我想只要我们能够做个有心人,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就会少走弯路。一篇篇张扬着个性、流淌着真情、洋溢着才思的作文就会从我们孩子的笔端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