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喉利咽颗粒的禁忌:【民间偏方】 口腔病. 耳病类偏方138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34:53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民间偏方】 口腔病. 耳病类偏方138个
口腔病92个
核桃树根治牙龈肿痛1
核桃树根100克(干品减半),加水适量,浓煎、候温,含漱(即口含药液,15分钟后吐掉。如此重复多次,像是漱口,故称含漱)。每日3次。轻者1日治愈,重者3日可愈。
扁桃腺炎验方2
(1)药方:李子5粒,每粒切成数片,放大碗中加蜂蜜,10分钟后可服用。时间:中午一点,此时吃下功效神奇。(2)此方30岁以下不可用。药方:桃子1粒切成数片,放在碗中,加些蜂蜜20分钟后服用。时间:中午一点服用,此方功效奇特。(3)此方60岁以上不可用。药方:西瓜切成小块放在大碗之中,加些蜂蜜,30分钟以后取用。时间:中午一点吃下,一服见效。<扁桃腺炎>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药方剂3
中药处方(一)
【辨证】热毒壅阻咽喉。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方名】复方蒲公英汤。
【组成】蒲公英60克,大青叶30克,黄芩24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刘祥泉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热毒炽盛,津液耗伤。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消脓。
【方名】清咽解毒汤。
【组成】人中臼12克,人中黄10克,马勃6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黄芩6克,薄荷(后下)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戴祖铭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肺胃积热,复感风温时邪。
【治法】清热解毒,通腑利咽,排脓生肌。
【方名】通泻利咽汤。
【组成】生大黄(后下06-10克,软柴胡6-9克,淡黄芩6-9克,金银花10-15克,连翘壳10-15克,射干10克,夏枯草10克,蒲公英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福建中医药》。
中药处方(四)
【辨证】肺胃积热。
【治法】凉营解毒,清咽利膈,收敛去腐。
【方名】清热解毒合剂。
【组成】元参10克,生石膏25克,板蓝根15克,儿茶5克。
【用法】制成浓缩剂型,每日1剂(50毫升),日服2次。
【出处】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儿科方
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药方剂4
中药处方(一)
【辨证】热毒上壅,搏结于咽喉。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名】银花汤。
【组成】金银花10克,山豆根10克,蚤休10克,天花粉10克,浙贝母10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赤芍10克,制乳香3克,制没药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干祖望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胃火上升,痰热内阻。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方名】山豆根汤。
【组成】赤芍9克,丹皮9克,炙僵蚕9克,牛蒡子9克,山豆根9克,挂金灯9克,菊花9克,金银花9克,黄芩9克,知母9克,桔梗3克,生甘草3克,射干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赞臣方
急性扁桃体炎中药秘方5
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感风热,或感冒风寒,郁而化热,火热上攻咽喉。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名】扁桃Ⅰ号。
【组成】九里明12克,一点红9克,射干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
中药处方(二)
【辨证】风热乳蛾。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名】柴葛蓝草汤。
【组成】板蓝根10-30克,葛根10-30克,白花蛇舌草10-20克,柴胡6-10克,连翘6-15克,浙贝3-12克,射干3-10克,荆芥3-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杂志》。
中药处方(三)
【辨证】热毒蕴于肺胃,复感风邪,热毒上扰,搏于咽喉。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名】咽喉消肿汤。
【组成】金银花15-30克,山豆根9-15克,硼砂(冲服)1.5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湖北中医杂志》。
中药处方(四)
【辨证】热毒蕴结于咽喉。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方名】加味银翘马勃散。
【组成】银花15克,连翘15克,马勃10克,射干12克,牛蒡子12克,山豆根6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2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
慢性扁桃体炎中药方剂6
中药处方(一)
【辨证】虚火上炎。
【治法】滋阴降火,清咽解毒。
【方名】滋阴降火汤。
【组成】熟地12克,玄参12克,黄柏10克,射干10克,丹皮10克,青果10克,牛膝6克,山慈茹10克,地骨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徐鸿庆方
慢性咽喉炎中药方剂7
中医方剂(一)
【辨证】阴虚。
【治法】滋养肺胃,清利咽喉。
【方名】养阴利咽汤。
【组成】大白芍9克,川百合10克,南沙参10克,北沙参10克,天花粉9克,白桔梗4.5克,生甘草2.5克,嫩射干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急性喉炎中药方剂8
中医方剂(一)
【辨证】山岚瘴气,居伏膜原,蕴集肺胃,火动痰生,上蒸咽喉。
【治法】疏风透达,清解瘴毒,豁痰开窍。
【方名】达原解毒汤。
【组成】鲜生地15克,京玄参12克,麦门冬10克,浙贝母10克,香白芷10克,花槟榔10克,粉丹皮10克,连翘壳10克,金银花10克,土牛膝30克,山豆根10克,牛蒡子10克,粉甘草6克,草果仁10克,嫩射干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言庚孚方<喉炎>
急性咽炎中药方剂9
中医方剂(一)
【辨证】风热在表。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方名】疏风清热汤加减。
【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10克,甘草2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桑白皮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黄芩10克,天花粉10克,玄参10克,浙贝母10克,板蓝根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五官科学》。
中医方剂(二)
【辨证】胃腑热盛。
【治法】泄热解毒,利膈消肿。
【方名】清咽利膈汤。
【组成】连翘5克,栀子5克,鼠粘子5克,黄芩5克,薄荷5克,防风5克,荆芥5克,玄明粉(冲服)6克,金银花5克,玄参10克,大黄6克,桔梗5克,黄连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喉科紫珍集》
溃疡性咽峡炎中药方剂10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肺胃素热,上冲咽喉,经脉阻遏,气血凝结,热邪壅聚,热盛蕴蒸而肉腐。
【治法】清热解毒。
【方名】解毒汤。
【组成】升麻9克,生石膏15克,黄连9克,当归12克,生地4克,丹皮9克,焦栀9克,芦根9克,公英20克,地丁20克,山豆根15克,连翘15克,大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齐强方<咽峡炎>
慢性单纯性咽炎中药方剂11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肺阴不足,虚火上炎。
【治法】养肺阴,顺肺气,清虚火。
【方名】润肺1号。
【组成】南沙参10克,麦冬15克,桔梗10克,炙紫苑10克,款冬花10克,生甘草6克,光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炙百部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急性咽喉炎中药方剂12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肺失宣降清肃之能,邪聚咽喉。
【治法】疏风清热,轻宣散邪。
【方名】桑青汤。
【组成】桑叶6克,荆芥6克,桔梗6克,菊花10克,金银花10克,大青叶10克,连翘10克,山豆根10克,马勃3克,蝉蜕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干祖望方
慢性咽炎中药方剂13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肺肾阴虚,虚火上扰。
【治法】滋养肺肾,祛湿化痰。
【方名】慢咽汤。
【组成】熟地20克,当归10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桔梗15克,大力子10克,陈皮10克,皂刺12克,重楼1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中医方剂(二)
【辨证】七情郁结,痰滞咽中。
【治法】疏气化痰。
【方名】二四合剂加减。
【组成】半夏9克,陈皮12克,茯苓6克,甘草6克,川朴12克,苏梗12克,生地9克,玄参12克,沙参12克,南星9克,菖蒲12克,桔梗6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石家庄市中医院方。
中医方剂(三)
【辨证】肺肾阴虚,咽喉失其润养。
【治法】滋养肺肾。
【方名】咽喉甘露饮。
【组成】二冬各12克,二地各9克,二芍各9克,元参6克,元芩6克,石斛9克,杷叶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齐强方。
中医方剂(四)
【辨证】虚火上炎。
【治法】滋阴凉血,清热利咽。
【方名】新加甘露饮。
【组成】麦冬2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豆根15克,黄芩10克,杷叶10克,石斛10克,射干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陆寒月方。
中医方剂(五)
【辨证】肺肾阴虚。
【治法】养阴清热利咽。
【方名】利咽汤。
【组成】玄参12克,麦冬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桔梗5克,射干5克,生甘草3克,玉蝴蝶5克,瓜蒌皮10克,蝉衣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煌方。
中医方剂(六)
【辨证】痰湿结聚,气血瘀滞。
【治法】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名】苦酒汤。
【组成】半夏(砸碎)500克,醋2500毫升。
【用法】将醋、半夏入锅内浸泡24小时,煮沸捞弃半夏,加入苯甲酸钠(量按药液的0.5%加),过滤,分装100毫升瓶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1-2次。
【出处】蔡福养方。
中医方剂(七)
【辨证】邪热羁留上焦,化燥灼伤肺阴。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豁痰,酸甘化阴。
【方名】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
【组成】山豆根9-12克,板蓝根15-30克,玄参15-30克,乌梅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白薇9-12克,白蔹9-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四川中医》。
中医方剂(八)
【辨证】肺肾阴亏,阴虚血热,复感风邪,结于咽喉。
【治法】滋阴凉血疏风。
【方名】滋阴清咽汤。
【组成】生地9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知母9克,麦冬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石斛12克,蝉蜕6克,薄荷6克,桑叶4片,绿萼梅10朵,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斯炽方。
中医方剂(九)
【辨证】肺肾阴虚,咽喉失于濡润。
【治法】滋阴润肺,清热养肾。
【方名】百生汤。
【组成】百合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桑白皮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柿霜6克,川贝粉(冲服)3克,甘草3克,芦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干祖望方
白喉小偏方14
马兰头25克,加水煎一茶杯,分两天服完,也可加作料炒,当菜吃;玄参9克,甘草3克,芦根15克,加水煎服,连服3天。
巧治声音嘶哑15
拌吃银耳:
将银耳泡涨洗净,撕成条块状先用水烫过,再用清水洗净加醋拌食,每日2次,食量不限,2日好转。
吃煮花生:
将去红衣花生水煮,饮汤食用,每日3次,食量不限。
冷敷脖颈:
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前颈喉头处,每次20分钟左右,每日3-4次。<嘶哑>
治化脓性扁桃体炎16
处方及用法:
生大黄15克(小儿剂量10克),加沸水250毫升冲泡,候温慢慢咽服。每隔l小时冲泡1次,1剂可连泡4次。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大便秘结,咽喉肿痛等。体虚、孕妇及妇女经期、哺乳期忌用。<扁桃体炎>
双花麦冬治声哑17
用料:双花(金银花)30克、麦冬20克
制法:用开水冲泡上两药味。
用法:当茶水喝。<声哑>
急性扁桃体炎偏方18
金银花30克,山豆根14克(缺时用板蓝根30克代替),硼砂2克(分2次冲服),生甘草10克。每日1剂,分2次,慢慢含服,3天为1个疗程。功效:清热解毒,化痰利咽,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头痛等。
牙痛偏方19
防风荆芥细辛升麻各10克
煎汤,饱后汩痛处,徐徐咽下。
慢性牙周炎中药方剂20
中医方剂(一)
【辨证】胃与大肠伏热,循径上蒸。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
【方名】固齿散。
【组成】滑石粉18克,甘草粉6克,朱砂面3克,雄黄1.5克,冰片1.5克。
【用法】共研为细面,早晚刷牙后撒患处;或以25克药面兑60克生蜜调和早晚涂患处。
【出处】蔡福祥方<牙周炎>
西洋参片治口腔溃疡21
每次口含西洋参1片,贴于溃疡面上,或待西洋参软化后嚼成泥状敷在溃疡处15分钟,每天3次,3至5天治愈。<口腔溃疡>
白胡椒治牙痛22
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酒精调成糊状,分4次放入牙洞内。
治疗鹅口疮便方23
1.黄柏20克,以食醋浸泡1周,以醋液涂患处,、每日数次,连用4~5日即可。
2.板蓝根10克,水煎后以药液反复涂擦口腔,每日5-6次。
3.生香附、生半夏各等量,研末,以鸡蛋清做成小饼,贴敷足心。
4.五倍子12克,冰片3克,研末,用以吹入口中,每日2次。
5.金银花、菊花各15克,甘草、防风各6克,水煎用药液涂擦患处。<鹅口疮>
柿霜治口疮24
用料:柿霜。(柿霜就是柿子晒干后表面上生成的白面)
用法:柿霜均匀涂在患处。每日3-4次。<口疮>
口疮25
(即口腔溃疡)取冰片约1克,蒸气水半两调匀,每日涂患处5次,2天即愈。同时,每次用一个石榴皮烧半碗水服,一日二次,连用3天,以后不复发。忌辣物。(注:蒸气水可用电饭锅盖下面的水代替或用鸡蛋黄熬油涂)
牙出血26
每次用藕节半两,花生红衣1钱,煎一碗汤,漱口并咽下,一日二次,连用3天有特效。
风火牙痛27
(包括蛀牙痛)小苏打(或食碱)2克,加蜂蜜调成糊状,用棉球蘸后咬在痛处,立止,一日二次,一天可治愈。特效。
牙周炎、牙龈炎28
用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吐掉,一日二次(一日一只蛋),2~3天消火止痛,并痊愈。
神经性牙痛29
(包括过敏性)黑胡椒10粒,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一两,浸二日后喝一口含住,3分钟即止痛,5~6分钟吐掉,一日2次,两次可愈。此方百试百灵,而且不发。
西瓜汁治口腔炎30
用料:西瓜汁半杯,食盐适量。
用法:把食盐放入西瓜汁中搅匀,用以漱口。<口腔炎>
花椒白酒液治压疼31
药物:花椒15克,白酒50克。
用法:将花椒放在白酒中浸泡10-15天,过滤,用棉球蘸药酒塞蛀孔内。
疗效:次方法治牙疼,即用即愈。<压疼>
丁香粉速治牙疼32
药物:公丁香10粒。
用法:上药研末。牙疼时将药末纳入牙缝中。
疗效:此方治牙疼,一般数秒即能止疼,重着连续用2-3次。<牙疼>
含蒜按摩治牙龈肿33
1.口含蒜瓣杀菌。
晚上刷过牙后,取一小瓣蒜放在牙患处,轻咬而不嚼碎,次日洗漱时吐出;
2.按摩左足的上颌反射区,即足背拇指关节横纹前的带状区域。每日两次,每次按压60下;
3.在双足外、内踝骨前下方凹陷处的上下身淋巴腺确定反射区,每次强力按压60下,一日两次;
4.在双足背第一、第二跖骨间的凹陷处确定胸部淋巴腺反射区,同样按压60下,一日两次;
5.在左手合谷穴处做配合点压。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拇指与食指)桡侧的中点处。同样一日两次,一次60下。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牙龈肿>
口腔溃疡中药方剂34
中医方剂(一)
【辨证】心脾积热。
【治法】泄火解毒。
【方名】南黄散。
【组成】黄连(黄连叶可代)20克,大黄40克,南星30克,吴萸20克。
【用法】将四药晒干研细末,用醋调,敷涌泉穴,用布包好,1日1换,一般2次即可。
【出处】《四川中医》
洁齿方35
青盐、生石膏各15克,制补骨脂12克,花椒(去目)、白芷、细辛各5克,防风、薄荷叶、早莲草各8克。将药生晒,研为细末,每天清晨用牙刷蘸药末,轻轻刷遍全牙,并稍含3—5分钟,再用清水漱口。本方能固齿止痛。<牙病>
民间方治疗牙痛36
1.生地20克,放入100毫升的白酒浸泡24小时。待酒色发红后,含酒置于龋齿处,含不住时吐出,连含数口即可止痛。
2.甜瓜(香瓜)皮6克,水煎,冷后含漱,治风火牙痛。
3.露蜂房20克,煎浓汁含漱,每日数次。治风火牙痛。
4.五倍子15克,煎浓汁舍漱,每日数次,治风火牙痛。
5.白矾3克,水煎后取药液漱口,用于齿问出血疼痛。<牙痛>
牙齿松动方37
生大黄、熟大黄、生石膏、熟石膏、骨碎补、、银杜仲、青盐、食盐各30克,明矾、枯矾、当归身各15克。药共研为细末,每晨起先将此药末涂擦牙根上,然后洗脸,用毕以冷水漱吐。
本方系黄功农献给慈禧太后之方,久用牙齿洁白,至老不松动。<牙齿松动>
溃疡性口腔炎中药方剂38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肾水衰惫,虚火上炎。
【治法】滋肾养阴,佐以清虚火。
【方名】六味地黄汤加减。
【组成】生地12克,萸肉6克,山药6克,丹皮6克,泽泻6克,茯苓9克,竹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岳美中方
牙槽脓肿中药方剂39
中医方剂(一)
【辨证】胃经实火。
【治法】清胃泻火。
【方名】石皮汤。
【组成】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芩9克,银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牙槽脓肿>
牙病方40
荆芥(不欠火)、土芎、细辛、当归各等分。药为细末,过筛,用牙刷浸水沾取药粉揩齿,不可马上用水漱去,须口合药气人牙内良久,方漱为佳。本方祛风行气。可使牙齿坚固。<牙病>
慢性唇炎中药方剂41
中医方剂(一)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清心降火,养阴润燥。
【方名】养阴清燥汤。
【组成】玉生15克,山药15克,生地15克,粉丹皮9克,麦冬9克,女贞子15克,首乌15克,莲子芯9克,栀子9克,黄芩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荣星方<唇炎>
急性牙槽感染中药方剂42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肾衰精乏,胃热蕴蒸。
【治法】滋肾阴清胃火。
【方名】育阴煎加味。
【组成】生地15克,玄参9克,寸冬9克,石膏45克,知母9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30克,黄芩9克,白芷9克,怀牛膝9克,大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翁候年方<牙槽感染>
牙痛中药方剂43
中医方剂(一)
【辨证】阴虚火旺。
【治法】补肾益阴。
【方名】阴虚牙痛方。
【组成】生地24-30克,熟地24-30克,元参15克,骨碎补9克,二花15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卢学理方。
中医方剂(二)
【辨证】阳明热炽,胃火循经上炎;或年老阴液不足,虚热上浮。
【治法】清胃泻火,通腑润肠。
【方名】白玉汤。
【组成】生地15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石膏(先煎)30克,元参18克,花粉15克,牛膝10克,大黄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
中医方剂(三)
【辨证】肝胆火旺。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疏风。
【方名】齿灵汤。
【组成】生地12克,丹皮10克,青皮6克,石膏12克,荆芥10克,防风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山西中医》。
中医方剂(四)
【辨证】胃腑蕴热,循经上蒸。
【治法】清泻胃火,疏风解毒。
【方名】清胃解毒汤。
【组成】生石膏15-30克,知母12克,谷精草12克,银花12克,蝉衣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
牙髓炎中药方剂44
中医方剂(一)
【辨证】风火上攻。
【治法】清火止痛。
【方名】牙痛定疼汤。
【组成】生地20克,元参20克,生石膏15克,升麻2克,细辛2克,槐花10克,丹皮9克,地骨皮10克,黄芩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荆芥9克,防风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林大同方<牙髓炎>
牙齿松动方45
生大黄、熟大黄、生石膏、熟石膏、骨碎补、、银杜仲、青盐、食盐各30克,明矾、枯矾、当归身各15克。药共研为细末,每晨起先将此药末涂擦牙根上,然后洗脸,用毕以冷水漱吐。
本方系黄功农献给慈禧太后之方,久用牙齿洁白,至老不松动。<牙齿松动>
过敏性唇炎中药方剂46
中医方剂(一)
【辨证】脾胃湿热,复受风邪,风热相搏,结于口唇而发。
【治法】散风,清热,除湿。
【方名】唇风饮。
【组成】防风9克,芥穗9克,薄荷6克,连翘12克,焦栀9克,黄芩9克,生石膏9克,白术9克,白芍6克,当归9克,滑石9克,苡仁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齐强方
养阴清热汤47
组成: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黄芩12克,丹皮12克,玄参12克,栀子10克,桔梗12克,山药12克,地骨皮12克,女贞子12克,生甘草10克。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复发性口疮,扁平苔鲜,干燥综合症等。
用法:水煎服。<口疮>
牛黄珍珠散48
组成:牛黄1.3克,麝香1克,珍珠1.5克,黄连4.5克,硼砂4.5克,朱砂1.8克,元明粉4.5克,冰片4.5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止痛。
主治:口疮,口炎,急性咽炎等。
用法:上药混均,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喷粉器将药末喷于患处或用探针蘸药末搽于患处。<口疮>
口疮方七49
生地、大青叶各6克,生石膏、花粉各9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将前4味煎汤,去渣后入粳米、白糖煮粥,日1剂,连续服食3-4剂。本方适用于虚火上炎所致的小儿疮疹性口腔炎<口疮>
口疮方50
鲜荷叶1块,鲜冬瓜500克,食盐少许。将荷叶、冬瓜加水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本方除治小儿口疮外,亦适用于暑天口渴心烦,肺热咳嗽,痰黄稠,小便短赤。<口疮>
复方连术汤51
组成:川连3克,苍术30克,胡黄莲10克,人中黄10克,生甘草10克。
功效:清热化湿,泻火解毒,健脾护中。
主治:复发性口疮。
用法:水煎服。<口疮>
口疮方52
葫芦瓜500克,冰糖若干。将葫芦瓜洗净连皮切块,加水适量煲汤,用冰糖调味,饮汤,瓜可吃可不吃。本方对脾胃之热所引起的口疮有效。<口疮>
口疮方53
西瓜1个,白糖少许。将西瓜肉去籽,切成条,曝晒至半干,加白糖拌匀腌渍,再曝晒至于,再加白糖少许即可。本方常食可治口疮,以及目赤、热病消渴等症。<口疮>
清胃泻火汤54
组成:连翘,黄连,当归,生地,丹皮,生石膏,升麻,大黄,甘草。
功效:清胃泻火,凉血通便。
主治:实火口疮。
用法:水煎服。<口疮>
口疮方55
番茄数个。将番茄洗净,用沸水浸泡,剥皮去籽,用洁净纱布绞挤汁液。将番茄汁含口内,尽量多含些时间,1日数次。本方适用于脾胃积热型口疮。<口疮>
温中除火汤56
组成:生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肉桂3克,土茯苓20克。
功效:补中益气,温中除火。
主治:元气亏虚,阴火上炎之口疮。
口疮方57
淡竹叶6克,灯心1.5克,人乳汁(或牛乳)100毫升。先煎竹叶、灯心,取汁10毫升,点入乳汁中和匀。每日数次,不拘多少。本方适用于小儿鹅口疮、口舌生疮、小便赤湿、小儿夜啼等症。<口疮>
口疮方58
生地15克,生石膏、粳米各30克。将生石膏煎煮1小时去渣取汁,与生地、粳米煮粥,日1次。本方适用于口舌溃烂、口中热臭。<口疮>
口疮的自治疗法59
1.成药自疗法
(1)维生素C片,每次2片,每日3次。
(2)六神丸,每次10粒,每日3次。
(3)杞菊地黄丸,每次9粒,每日3次。用于慢性溃疡反复发作者。
(4)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用于慢性溃疡反复发作者。
(5)维生素E,每次20毫克,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1)金银花10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2)决明子10克、知母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3)野蔷薇根30克、生甘草5克、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
(4)麦冬15克、生地20克、石斛3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4剂。
(5)炮姜9克、木鳖子3个、吴茱萸9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水调匀,贴脐上,以纸盖之。口疮又名口疳,是指口腔粘膜上生黄白色如豆大的溃点,有虚实之分。
(6)干姜(炒黑)9克、黄连15克。上2味为细末,将末搽患处,涎出即愈。本方主治口舌生疮,不能饮食者,神效。
3.饮食自疗法
(1)莲子30克、白萝卜250克,共煮服,每日2次,喝汤食莲。
(2)莲子芯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
(3)绿豆60克、生地30克、水煮后去生地,食豆饮汤,每日1剂。
4.外治自疗法
(1)青黛散、锡类散、珠黄散、冰硼散、四药任取一种敷患处,每日4-5次。
(2)明矾5克加水至100毫升,含漱1-2分钟。
(3)坚持用浓茶漱口,能促口腔溃疡面的愈合。<口疮>
小儿口疮的分型食疗60
脾胃积热型口疮症见唇舌或颊内齿龈及软腭等处有黄白色大小不等的溃烂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微红,疼痛不能进食并出现烦躁口渴、小便赤、大便干。宜用清热解毒之法治疗。常用糖渍西瓜肉:将西瓜肉去子、切成条,曝晒至半干,加白糖搅匀腌渍,再曝晒至干,再加白糖少许即可。
心火上炎型口疮症见舌上糜烂或溃疡、色红疼痛、饮食困难、烦躁常哭、口干欲饮、小便短赤。宜用清心泄热之法治疗。荷叶冬瓜汤:每次用鲜荷叶一块,鲜冬瓜500克,加水煮汤另加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
虚火上浮型口疮症见口腔溃烂、斑点较少、表面色黄白、周围颜色淡红、神疲颧红、虚烦口干,且反复发作。宜用滋阴降火法治疗。常用冰糖银耳羹:将银耳10—12克,加冷开水浸一小时左右,待银耳发胀后再加冷开水及冰糖适量,放蒸锅内蒸熟,一顿或分顿食用,每日一次。
小儿口疮除采用食疗外,还应加强口腔清洁护理,勤喂水以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减少邪毒在口腔滞留的机会。<口疮>
口疮验方61
五倍子6g,冰片lg,研为细末,敷于患处。传染性软疣验方
五倍子粉10g,雄黄6g,白矾6g,寒水石6g,75%酒精lOOml,浸泡,外擦。<口疮>
泻心饮62
组成:生地30克,木通30克,生甘草6克,川连3克,知母9克,黄柏9克,女贞子15克,墨早莲15克,龟版9克,生熟谷芽各15克。
主治:溃疡生于舌者。
黄瓜霜治口疮63
制法:取食用大黄瓜一条,在中部开一个约1-5厘米的方形口,用小勺取出大部分瓜瓤,再将明矾粗末填满封口,悬吊在阴处待干。不久在瓜皮上就会出现白霜,可分次或干透时取霜,如加少许冰片更好。
用法:取黄瓜霜少许撒于患处即可,一日2次,疗效很好。<口疮>
云南白药治复发性口疮64
用棉签蘸药粉涂敷于溃疡上,每日3-6次连用3天可痊愈。<口疮>
小儿口疮中药方剂65
中药处方(一)
【辨证】心脾积热。
【治法】清泄心脾积热。
【方名】清热泄脾散。
【组成】黄连6克,山栀9克,黄芩6克,石膏12克,生地12克,茯苓10克,灯芯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儿科学》。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胃积热。
【治法】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方名】凉膈散。
【组成】黄芩6克,连翘6克,栀子6克,大黄6克,芒硝(冲服)3克,竹叶10克,薄荷3克,白蜜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口疮>
口臭66
芦苇根(鲜、干均可)一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早晨空服,连服一星期。清火解毒,治内热胃火。
扁桃体炎67
(嗓子两侧红肿、疼痛、一般多发于着凉后)黑木耳一两,炒干磨成细粉,每次用半汤匙与蜂蜜一汤匙调匀口服,一日2次,连服5天永不再发(此方在发病时用)。忌吃辣物。
音哑、咽喉炎68
(咽部干燥疼痛、有异物感,急、慢性均可)胖大海2个,蝉衣3只加一茶杯开水泡好后加半两蜂蜜搅匀,每日分几次漱喉并慢咽下,每日一剂,连用15天,忌吃烟酒、一切辣物和有刺激性食物。
口腔溃疡简方14则69
鸡蛋鸡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绿豆适量放陶罐内冷水浸泡十多分钟,放火上煮沸约1.5分钟(不宜久煮),这时绿豆未熟,取绿豆水冲鸡蛋花饮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好。
六神丸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2毫升凉开水浸透成稀糊液备用。用前先清洁患者口腔,然后用细长棉签蘸上六神丸液涂于溃疡面,以餐前1~15分钟用药为佳,每天3次,睡前加用1次。一般用药5分钟即可起到止痛效果。小溃疡1。2天可痊愈,溃疡面较大者5天痊愈。
云南白药用云南白药外敷口腔溃疡创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愈。
全脂奶粉选用全脂奶粉,每日2至3次,每次一汤匙,加少许白糖,开水冲服,晚间休息前冲服效果更佳。一般2天溃疡症状即可消失。
西瓜西瓜半个,挖出西瓜瓤,挤取汁液,瓜汁含于口中,约2~3分钟后咽下,再含新瓜汁,反复数次。
维生素C将维生素C药片1~2片压碎,澈于溃疡面上,闭口片刻,每日2次。
甲氰咪胍服将甲氰咪胍1~2片研成细末,用棉签蘸药粉涂于溃疡面上,10分钟内不要饮水,每日2次。
六味地黄丸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日2~3次,每次6~8克。
浓茶我国明代药典《本草纲目》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则上清矣,”据研究,茶含单宁,具有收敛作用,浓茶漱口可促使口腔溃疡愈合。
庆大霉素用消毒棉签蘸取庆大霉素4万单位2毫升注射液轻涂口腔内溃疡面,数分钟后再涂一次,每日4次,即三餐后和睡前,漱口后涂上药液,一般2~3日即愈合。
西红柿西红柿汁含口中,每次含数分钟,一日多次。
柿霜从柿饼上取柿霜,用开水冲服或加入粥中服用。
芭蕉叶采鲜芭蕉叶适量,将其用火烤热贴敷于口腔溃疡处,每日2~3次。
95%乙醇用棉签沾上95%乙醇,轻压口腔溃疡点,并轻轻转动棉签除去溃疡面上的腐败组织,每天2~3次,每次20~30秒。治疗口腔溃疡,绝大多数在2—3天愈合。<口疮>
治疗小儿口疮的偏方70
黄柏30g,薄荷9g,青黛3g。
制用法:共研细末,每次用2g涂患处,日3次。
疗效:2—3天痊愈。<口疮>
治疗小儿口疮的偏方71
吴茱萸30g,醋30毫升。
制用法:将吴茱萸研成细粉,用醋调成糊状,涂两足心涌泉穴,每日1次。
疗效:治疗多例,2-3次痊愈。<口疮>
新加三才封髓汤72
组成:天门冬10克,生地黄15克,太子参10克,盐黄柏10克,砂仁6克,生甘草3克,藿石斛10克,润玄参10克,莲子心5克。功效:滋阴清热,降心火。主治:虚火上炎所致的口疮。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髓汤>
口疮方73
灶心土、竹叶等量。将灶心土煎水澄清,清液煎竹叶,取汁,代茶饮。本方适用于心脾阴液不足,虚火妄动上炎口舌的口腔溃烂。<口疮>
口疮方74
银耳10-12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洗净后放碗内,加冷开水浸,以浸过银耳为度,泡浸1小时左右待银耳发胀后拣去杂物,再加冷开水及冰糖适量,放蒸锅内蒸熟,一顿或分顿食用。食银耳饮汁,每日1次。本方对虚热型口疮尤宜,经常食用对体质虚弱者有滋补作用。<口疮>
口疮治疗系列75
1急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状及治疗:
症状:急性起病是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严重时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
慢性起病是咽部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等分泌物或多或少,但粘稠常引起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清除分泌物时可引起恶心,空咽时堵塞感,颈部发紧。咽部间或有固定位置的疼痛,有时表现为咽部有贴树叶感,虫爬感,搔痒感,细棍带窗感,痰粘着感或成小球样在咽部上下活动,全身伴有精神忧郁,生疑,啖气,失眠。
治疗:
(1)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
(2)中医治疗:首选吹喉散局部喷药,每天两次。
(3)内服中药:
a:凉血活血清咽利喉
处方咽炎一号(元参生地丹皮知母黄芪穿山甲川贝)等二十多味。
b:疏肝和胃清利咽喉
处方咽炎二号(白术云岑陈皮半夏紫苏穿山甲贝母)等二十多味
适应于咽部有异物感,轻则如有痰团或小树叶,重则如有痰阻塞叶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喉不痛但有时发紧,饮食吞咽顺利胸闷气短甚至胃脘痞闷夜间咽喉干燥舌苔薄白。
c:针刺或射频治疗。
d:预防与锻炼身体。
注意衣食起居增强抗病能力戒烟酒忌辛辣节房欲少冷饮避粉尘。
治疗鼻咽龋齿慢性扁桃体炎等养成每日大便一次本病预防良好。2急性喉炎:
是喉粘膜的急性炎为常见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咽炎,男性发病率较高,发生于儿童则病情多较严重,此病多发于冬季、春季。
病因:
感染:一般认为多发于伤风感冒后,先有病毒入侵,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等。
职业因素:过多吸入生产性粉尘,有害气体(如氯、氨、硫酸、硝酸、毒气、烟熏等),亦可引起喉部粘膜的急性炎症。使用嗓音较多的教师、演员、售票员等,如发声不当或使用声带过度,声带急性炎症的发病率较高。
外伤:异物、检查器械的损伤喉部粘膜,也可继发急性喉炎。
烟酒过度、受凉、疲劳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诱发本病。
临床表现:急性喉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为急性鼻炎或急性咽炎的下行感染。故多有鼻部及咽部的炎性症状。起病时有发热,畏寒及全身不适等。
声嘶:是急性喉炎的主要症状,轻者发音时音质失去园润、清亮,音调变低、变粗,重者发声嘶哑,严重者只能作耳语,甚至完全失音。
喉痛:患者感喉部不适,干燥,异物感,喉部及气管前有疼痛,发声时喉痛加重,但不妨碍吞咽。
咳嗽多痰:因喉粘膜发炎时分泌物增多,常有咳嗽,初起时干咳,至晚期则有粘脓性分泌物,因较稠厚,常不易咳出,粘附于声带表面而加重声嘶。
检查:
间接喉镜下可见喉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声带亦呈红色,有时可见声带有粘膜下出血,声带边缘因肿胀而变厚。两端较窄呈梭形,发声时不能闭紧,其表面常附有粘稠分泌物。室带、杓会厌襞亦可显著充血肿胀。
治疗:
吹喉散:直接喷洒于声带,喉症部位,每日两次。去腐生肌,消炎止疼,活血逐瘀,通经活络,敛疮排脓,化痰软坚,行气散结,镇静安神,止咳化痰,清热解毒。去除刺激因素:戒除烟酒。注意声带适当休息,减少发声,禁止大声叫喊,纠正发音方法。积极治疗鼻咽、下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通畅减少邻近器官病变的分泌物对喉部的刺激。3中医治疗口疮:
口疮,就是口内生疮,也叫口腔溃疡,边缘色红,中心是黄绿色的溃烂点,疼痛剧烈,流口水,常伴口臭、口干、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轻的口疮只溃烂一二处,重的口疮可扩展到整个口腔,甚至引起发烧和全身不适。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病因较复杂,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内分泌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精神过度紧张、疲劳等有关。只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就有一定的疗效,中医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血虚性口腔溃疡:此病多发生在口唇、舌根、两颊部,溃疡面常呈灰白色,周围轻微红肿,此愈彼起,绵延不断,愈后无痕迹,伴溃疡处疼痛难忍及头部疼痛,并头痛牵拉眉棱骨疼痛,月经量增多,神疲乏力,心悸、夜寝不安等症状,系由于身体血虚,加之月经周期血更虚甚,是因血不能濡养头脑产生头痛。通过中药辩证施治可达到治愈目的。
二、肝火旺型口腔溃疡:此型常好发生口唇、牙龈、舌尖及两颊部,溃疡呈黄白色,周围红肿,数量多时甚至融合成片,疼痛剧烈,同时可出现头顶部痛、头晕、目眩、易怒、口苦等症。属人体素质肝阳偏亢,经行阴血下注冲住,使阴血亏虚而不能上抑肝阳而致头痛及口腔溃疡,平时注意加强降肝火,服龙胆泻肝汤治疗有痹益之效。
三、血瘀型口腔溃疡:溃疡面色泽呈淡灰白色,有发展快、愈合慢之特点。女性往往在月经前及月经期间,口腔粘膜中突然发生数枚溃疡,局部剧烈疼痛,头痛位置固定不变,月经色呈紫黯,有瘀斑,如长期不治,易导致病情加重。在防治女性月经期口腔溃疡过程中,还需要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劳逸结合,坚持按疗程服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新鲜饭菜,多饮水。治疗过程中,以不吃辛、辣、发味类食品为上策。
有些复发性溃疡与胃肠功能紊乱、某些营养缺乏、机休免疫力降低、口腔卫生不良或精神因素有关,治疗可采取综合性措施。除外敷、内服药物外,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治疗:
吹喉散局部用药
内服中药:清热解毒中药。4声带小结:
也称声带结节,歌唱者小结,是慢性喉炎的一型,由炎性病1变形成。病因:多由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所至。常见于大班上课的教师,超过其自然音域而歌唱的高音歌唱家,病变位置多在声带膜部的中点,亦是发高音时声带振动部的中点位置。初起为粘膜下的小血肿,后经机化,逐渐发展成为小结。
临床表现:早期时发高音破裂,亦称发“毛”,用声易疲劳而不持久,发低音无变化以后逐渐加重,由多数音破裂(沙)而明显漏气(哑)。声嘶亦从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
检查:喉镜检查示声带前、中1/3的交点的游离缘,二侧对称性突起,早期如红色柔软的息肉样变,并有水肿。病程长者,呈苍白小突起,半透明,表面光滑,基部可见少数小血管,发音时两侧小结相贴而妨碍声带闭合。
5喉息肉:
常发生于一侧声带的前中1/3处的边缘,称为声带息肉,
病因:由于长期发声不当,或始于一次强烈发声之后,亦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是喉部的慢性病变。
病理:初起时,在声带膜部的边缘、上皮下的潜在间隙中,有组织液积聚,出现局部水肿,血管扩张和出血,继而逐渐呈苍白水肿样半透明玻璃样变性或纤维增生,形成椭圆形或园形声带息肉,分局限性和广基性2型。
临床表现:主要是声嘶,其程度视息肉大小和类型而异。小的局限性息肉仅有轻微的声音改变,基底广的息肉声嘶较重,音调低沉而单调,不能唱歌,甚至失音。大息肉可致喉鸣和呼吸困难。
检查:喉镜检查,局限性声带息肉多在一侧声带的前中1/3部,基底小而有蒂,半透明淡红色或黄白色园形或椭圆形肿物,自声带边缘长出,可随呼吸上下活动。有时可悬于声门下在呼气时才窥见。广基型可见基底宽广的半透明灰白色或淡红色肿块,常发于一侧,两侧均有者少见。6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内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成慢性炎症,患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流感、白喉等)后可引起慢性病变。鼻腔及鼻窦感染,也能伴发本病。本病的发生机理,尚未清楚,下列二种解释为目前较为普遍的论点。
(一)、由于反复急性发作,机体抵抗力减弱,即是免疫反应下降,形成慢性病变。
(二)、出现自身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本病的特点是常驻有急性发作史,而平时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有时诉咽内发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口臭等轻微症状,如扁桃体过度肥大,可能出现呼吸、吞咽、或语言共鸣的障碍,由于经常咽下炎性分泌物,刺激胃肠,或隐窝内细菌、毒素等被吸收引起全身反应。导致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检查:扁桃体和舌腭弓呈慢性充血,隐窝口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这些点状物有时需用压舌板挤压舌腭弓才能自窝内排出,扁桃体大小不定,儿童、青年多属增生者,扁桃体肥大,成人扁桃体多已缩小,但表面可见瘢痕,凹凸不平,与周围组织常有粘连,患者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并发症:人体可能受扁桃体隐窝内细菌和毒素的影响,发生变态反应,产生各种并发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1、肾炎、长期低热等。因此,慢性扁桃体炎常被指为全身感染“病灶”之一。至于如何把“病灶”和全身性疾病联系起来,目前尚无客观确切的方法。
治疗:中医中药
(一)吹喉散直接喷洒在扁桃体病变部位,每日两次
(二)针刺排脓
(三)内服中药
(1)风热型: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2)痰热型:清热宣肺化痰利咽7急性扁桃体炎:
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往往伴有程度不同与范围不一的急性咽炎。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疾病,中医称为“乳娥”。称急性扁桃体炎为“烂乳娥”“喉娥风”。多发于儿童及青年,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病因:受凉、潮湿、过度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有慢性病灶存在等。
临床表现:分为二型
(一)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病变较轻,炎症仅限于表面粘膜,隐窝内及扁桃体实质无明显炎症改变。其症状与一般急性咽炎相似,有咽痛、低热和其他轻度全身症状。检查时可见扁桃体及舌腭弓表面粘摸充血肿胀,扁桃体实质无显著肿大,表面也无渗出物。(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炎症起始于隐窝,继而进入扁桃体实质,使扁桃体明显肿胀,重者可出现多发性小脓肿,隐窝内充满由脱落上皮、纤维蛋白、脓细胞、细菌等组成的渗出物,并自窝口排出,本病起病急,局部和全身症状都较重,咽痛剧烈,吞咽困难,痛常散射到耳部,下颌角淋巴结肿大,有时感到转头不便,全身常有恶寒高热,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检查时可,见扁桃体有大,周围充血,隐窝口有黄白色脓点。连接脓点可连成假膜,但不超过扁桃体范围,易于拭去,不留出血创面,如扁桃体实质内有化脓病变,可在表面看到黄白色突起。
治疗:中医中药
(一)吹喉散直接喷洒在扁桃体病变部位,每日两次
(二)针刺排脓
(三)内服中药
(1)风热型: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2)痰热型:清热宣肺化痰利咽<口疮>
治疗小儿口疮的偏方76
南星30g,醋适量。
制用法:将天南星研成细粉,用醋调成糊状,临睡前涂两足心涌泉穴,男左女右,外用纱布包扎,每次12小时。
疗效:治疗多例,均愈。<口疮>
甘露饮77
组成:熟地15-20克,生地12-15克,麦冬10-15克,天冬10-15克,石斛10-15克,枇杷叶9-12克,枳壳6-9克,茵陈10-20克,黄芩6-12克,甘亓3-6克。功效:养阴清热,化湿敛疮。主治:口疮。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三次服。<甘露饮>
口疮方78
红柿不拘多少,糯米50克,蜂蜜少许。将红柿下筛取汁,和糯米煮粥,调和蜂蜜,做餐食。本方适用于热病口烦渴,于咳咯血,口疮舌烂。<口疮>
清化散79
组成:川芎(酒洗)45克,大黄(酒蒸)45克,子黄芩(酒炒)45克,黑丑(炒)30克,薄荷25在,滑石粉30克,槟榔片38克,枳壳25克,连翘30克,赤芍(微炒)30克。功效:清火解毒,消积导滞。主治:小儿口疮。用法:依法炮制,共研极细面。周岁小儿每次0.5克,2-3岁1-1.5克,随年龄增大酌增,白水和服。<清化散>
口疮偏方80
组成:煅炉甘石2克,人中白(煅)1克,青黛2克,冰片0.3克,枯矾0.5克。
功效:燥湿收敛,化腐生肌,清热止痛。
主治:口疮。
用法:上药共为极细末,放瓶中收贮,将药末搽于患处,1日1次。<口疮>
鸡内金治口疮81
鸡内金(鸡肫皮)10克或适量(视口疮面积大小而定),研末外用,每日至少3次。(据《大众医学》)白果仁龙眼肉治眩晕白果仁3个,龙眼肉7枚,加水同煎,每日空腹炖服,主治眩晕、眼黑。<口疮>
红糖治鹅口疮82
药物:红糖适量。
用法:用红塘涂擦患处,每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鹅口疮,一般2-3天即愈。<鹅口疮>
治疗小儿口腔溃疡83
取新采摘茶叶(地面最老的叶子),1次50克水煎外用。用法:以煎液漱,口,每日3次,每日1剂。连漱3~4天即愈。<溃疡>
蔡氏溃疡散84
组成:硼砂30克,赤石脂20克,儿茶30克,血竭3克,朱砂3克,珍珠粉1.5克,冰片1克,薄荷霜1克,荸荠粉10克,柿霜4克。
功效:清热解毒,化腐生肌,消肿止痛,收湿敛疮。主治:口疮。用法:将药研末,装入喷粉器内,喷于患处,或于竹筒,日3次。<蔡氏溃疡散>
白矾治口腔溃疡85
用料:白矾10克,白糖10克。
制法:将白矾和白糖加热融化。
用法:用棉棒蘸白矾涂抹患处。每日2次。<溃疡>
小儿口疮各种治疗方法86
小儿口疮
小儿口疮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它以口腔内唇颊、上腭粘膜、牙龈及舌边等处出现数量及大小不等的浅黄色或灰白色溃烂面,并见周围红赤疼痛为特征。本病常由脾胃积热、心火上炎、虚火上炎几种情况所引起。常用的临床有效偏方如下。
[方一]
番茄数个。将番茄洗净,用沸水浸泡,剥皮去籽,用洁净纱布绞挤汁液。将番茄汁含口内,尽量多含些时间,1日数次。
本方适用于脾胃积热型口疮。
[方二]
西瓜1个,白糖少许。将西瓜肉去籽,切成条,曝晒至半干,加白糖拌匀腌渍,再曝晒至于,再加白糖少许即可。
本方常食可治口疮,以及目赤、热病消渴等症。
[方三]
葫芦瓜500克,冰糖若干。将葫芦瓜洗净连皮切块,加水适量煲汤,用冰糖调味,饮汤,瓜可吃可不吃。
本方对脾胃之热所引起的口疮有效。
[方四]生地15克,生石膏、粳米各30克。将生石膏煎煮1小时去渣取汁,与生地、粳米煮粥,日1次。
本方适用于口舌溃烂、口中热臭。
[方五]
淡竹叶6克,灯心1.5克,人乳汁(或牛乳)100毫升。先煎竹叶、灯心,取汁10毫升,点入乳汁中和匀。每日数次,不拘多少。
本方适用于小儿鹅口疮、口舌生疮、小便赤湿、小儿夜啼等症。
[方六]
鲜荷叶1块,鲜冬瓜500克,食盐少许。
将荷叶、冬瓜加水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
本方除治小儿口疮外,亦适用于暑天口渴心烦,肺热咳嗽,痰黄稠,小便短赤。
[方七]
生地、大青叶各6克,生石膏、花粉各9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将前4味煎汤,去渣后入粳米、白糖煮粥,日1剂,连续服食3-4剂。
本方适用于虚火上炎所致的小儿疮疹性口腔炎。
[方八]
红柿不拘多少,糯米50克,蜂蜜少许。将红柿下筛取汁,和糯米煮粥,调和蜂蜜,做餐食。
本方适用于热病口烦渴,于咳咯血,口疮舌烂。
[方九]
灶心土、竹叶等量。将灶心土煎水澄清,清液煎竹叶,取汁,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心脾阴液不足,虚火妄动上炎口舌的口腔溃烂。
[方十]
银耳10-12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洗净后放碗内,加冷开水浸,以浸过银耳为度,泡浸1小时左右待银耳发胀后拣去杂物,再加冷开水及冰糖适量,放蒸锅内蒸熟,一顿或分顿食用。食银耳饮汁,每日1次。
本方对虚热型口疮尤宜,经常食用对体质虚弱者有滋补作用。<小儿口疮>
玉竹封髓丹87
组成:玉竹9克,天冬9克,干地黄9克,黄柏(盐水炒)4.5克,砂仁3克,炙甘草3克,蜂蜜。
功效:益阴增液,补土伏火。
主治:口腔溃疡。
用法:水煎服。<口疮>
口臭偏方88
平素有口臭的疾患者, 如症状较轻, 不妨用霍香3g、 薄荷1.5g、 白菊花6g、 绿茶少许、 沸水泡代茶饮服。 具有芳香悦脾, 生津止渴化浊之妙, 带来清新的口气。
口臭偏方89
肾阳不足: 口臭、 形体消瘦、 腰膝酸软、 口燥咽干。
治则: 养阴滋肾
方药:左归饮加减:熟地10克,山药20克,杞子10克,山芋10克,丹皮10克,麦冬10克,龟板10克烊冲,杜仲10克。
口臭偏方90
肠腑实热: 症见便秘口臭, 小便短赤, 心烦, 舌红苔黄或黄燥, 脉滑数。
治则: 滋阴清热通便
方药: 小承气汤加味: 生大黄15克, 白芍10克, 枳实10克, 厚朴10克, 霍香10克, 生地20克, 槟榔10克。
口臭偏方91
胃火灼盛: 症见口臭、口干, 牙龈红肿, 消谷善饥,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治则: 消热泻火
方药: 清胃散加减: 黄莲6克, 生地20克, 丹皮、 霍香10克、 苏梗10克, 犀角20克 ( 先煎 ) 。
口臭偏方92
肺胃郁热, 外邪凝滞, 肺胃郁热上攻, 而致口臭, 鼻干燥, 咽红肿疼痛, 涕黄, 苔少, 舌红, 脉细数。
治则: 清热泻火
方药: 芦荟汤加减: 芦荟10克, 甘草5克, 麦冬10克, 桑枝10克, 赤芍10克, 桔梗6克, 薄荷5克, 荆芥10克, 黑山桅10克, 辛夷10克。
耳聋偏方18个
耳聋偏方1
治耳聋,北细辛3克研末,将黄蜡化开和成丸,如绿豆,纱布裹住,塞耳内,2~3次愈。
耳聋偏方2
治耳聋立效,干地龙入盐,贮在葱尾内,为水点之。
耳聋偏方3
治耳聋,黄鱼脑(火内烧存性)研细末,用菜油调后,滴人耳内。
耳聋偏方4
治耳聋,小蝎49个,同生姜49片(如蝎大)炒,以姜干为度,研末,温酒冲服,过一二时辰,再进1服,至醉不妨,次日耳中如闻笙簧即愈,肾虚者2服亦愈。
耳聋偏方5
耳聋开窍奇方治耳聋,活鲫鱼脑髓在饭锅上蒸出油,用茶匙挑油滴人耳内,数次,自然开窍。
耳聋偏方6
秘传耳聋方,附子5~6枚,以淳醋微火煎5~6宿,稍冷可入耳,以绵裹塞耳中即瘥。
耳聋偏方7
治耳聋,鲤鱼胆汁滴人耳内,立效。
耳聋偏方8
治耳聋,上好新铁片3块,咬于口内,用好磁石于两耳,静坐其耳忽鸣而通。有顷刻通者,有坐数日通者,其效甚验。
耳聋偏方9
治耳聋,牡荆子,180毫升,酒240毫升,将牡荆子侵入酒中7日,去滓,注意饮之,耳耷30年之久者亦治。
耳聋偏方10
治积年耳聋,用驴生脂和生姜捣,绵裹塞耳。载医说,妙不可言。勿饮酒,啖湿面、蔬菜、鸡、猪之属,能尽1月为佳,不能戒,无效,
耳聋偏方11
治耳聋,巴豆1粒去皮慢火炮之极热,纳大蒜中(大蒜1瓣一头开一坑),以新绵裹定,塞耳中,不过3~4次效。
耳聋偏方12
治少年耳聋,木耳3克醋炒,白糖拌食。
耳聋偏方13
治病后耳聋,生石菖蒲取汁滴之。
耳聋偏方14
治肾虚耳聋方。乌骨雄鸡1只,无灰酒1000毫升。
耳聋偏方15
治卒然耳聋气闭,用蚯蚓入盐放葱管内,化水点之,立能听闻无恙。
耳聋偏方16
治耳聋,取鼠胆汁内耳中,不3次愈。
耳聋偏方17
治耳聋,用生乌头1味,掘得乘湿削如枣核大,塞耳中,日夜更换塞之,不3日愈。
耳聋偏方18
治耳聋,绵裹珍珠,塞耳内。
神经性耳聋中药方剂19
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伤所致气血瘀滞。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方名】血腑逐瘀汤加减。
【组成】生地9克,枳壳9克,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9克,桔梗6克,柴胡6克,甘草6克,桃仁6克,红花6克,怀牛膝20克,丝瓜络20克,路路通10克,石菖蒲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出处】蔡福养方<耳聋>
耳鸣、耳聋偏方13个
耳鸣偏方1
治耳鸣,骨碎补烧去毛,用盐水炒,为末,煨猪肾,食肾。
耳鸣偏方2
治耳鸣,生地黄截断塞耳,日十易之,以瘥,或用纸裹,微火中煨之用良。
耳鸣偏方3
治耳鸣,骨碎补削成细条,火炮,乘热塞入耳朵里。
耳鸣偏方4
治阴虚相火动,耳聋有声响,黄柏用人乳泡透,炒如揭色研细末,以黄酒打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汤下。
耳鸣偏方5
冶耳鸣,盐五升,热布裹,蒸,枕耳,冷复易之,亦治耳痛。
耳鸣偏方6
治耳鸣,猪皮100克,葱50克,食盐适量,蒸服,连用3天,每天1剂。
耳鸣偏方7
治耳鸣,核桃肉、黑芝麻等量,同捣,每服1匙,连续服用多日。
耳鸣、耳聋偏方8
治耳鸣耳聋,苦参磨水滴之。
耳鸣、耳聋偏方9
治耳鸣耳聋,龟尿滴入,即老耳亦可获效。
耳鸣、耳聋偏方10
治耳鸣耳聋,苍耳去刺炒研,酒泡服。
耳鸣、耳聋11
用乌龟尿滴入耳内,一次二滴,一日一次,连用7~10天。(取乌龟尿法:用一只镜子,对乌龟头照,即撒尿,最好用荷叶接)。又方:口含铁片,耳处放一磁铁,听5分钟,每日2次,连用20天,此方对先天性耳聋无效。
银杏干叶治耳鸣12
坚持长期喝银杏干叶茶,可治耳鸣症。方法:取2至3片银杏干叶,泡茶喝一天。需提醒的是,银杏干叶有一定毒性,因此第一遍茶水不能喝。
百合散治耳鸣13
取百合90克研成粉末,每次用温水冲服9克,每日两次,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好。
其它耳病15个
虫入耳1
用猫尿二滴,滴入耳中,虫子会自动出来。(提取猫尿法:用一瓣大蒜头去皮,擦猫鼻子,猫即撒尿)。
中耳炎2
(耳内长期流水、流脓、胀痛)鲜韭菜汁5钱,加入明矾半钱,溶化后滴入耳内,一次1~2滴,一日2次,连用5天。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药方剂3
中药处方(一)
【辨证】热毒壅盛,上犯耳窍。
【治法】祛脓消炎,通络开窍。
【方名】冰麝散Ⅱ号。
【组成】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矾9克,龙骨15克。
【用法】共研极细末,装瓷瓶内密封备用。用时先取双氧水洗净患耳脓汁,拭干后吹上冰麝散Ⅱ号少许,每日用药1次。
【出处】齐强方
急性外耳道湿疹中药方剂4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经湿热,兼挟风邪。
【治法】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方名】治急性外耳道湿疹方。
【组成】苦参6克,苍术10克,盐黄柏10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蒲公英10克,车前子(包煎)15克,当归10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葛英华方
航空性中耳炎中药方剂5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滞窍闭。
【治法】调理气机,升清开窍。
【方名】升清流气饮。
【组成】升麻3克,青皮6克,黄芪10克,木香3克,苏叶10克,乌药6克,柴胡3克,大腹皮10克,川芎3克,蔓荆子6克,菖蒲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干祖望方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药方剂6
中药处方(一)
【辨证】风火湿热或污水灌耳而诱发。
【治法】清热解毒消炎。
【组成】苦参15克,冰片6克,香油(食油亦可)30克。
【用法】将香油用锅勺盛之置火上,烧沸,即将苦参放入待其焦黄即捞出,再将冰片放入搅匀,待凉备用。每日滴耳3次,每次2-3滴。
【出处】候秋来方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中药方剂7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胆湿热,循经上蒙清窍。
【治法】清肝胆湿热。
【方名】龙胆泻肝汤加减方。
【组成】胆草12克,焦栀9克,黄芩9克,柴胡12克,生地12克,车前子6克,泽泻9克,木通9克,双花15克,当归12克,甘草12克,赤芍12克,连翘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齐强方
急性中耳炎中药方剂8
中药处方(一)
【辨证】风热邪毒上壅耳窍。
【治法】行血疏气,清泄热毒。
【方名】加减普济消毒饮。
【组成】连翘9克,黄芩9克,板蓝根12克,炒天虫4.5克,银花12克,桃仁6克,玄参9克,川连3克,大力子9克,陈皮4.5克,炒苍耳子4.5克,蝉衣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渗出性中耳炎中药方剂9
中药处方(一)
【辨证】风热挟湿,遏阻清窍。
【治法】宣透渗湿,调气开郁。
【方名】消水方。
【组成】麻黄6克,杏仁10克,苡仁10克,桔梗10克,远志10克,木通10克,防风7克,防己7克,蝉衣5克,制南星4克,木香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闭目捏鼻鼓气10余次。又以两手掌磨擦至发热时分掩两耳门,一按一松20次左右。每日2次。
【出处】《江苏中医杂志》
耳道瘙痒可以这样治10
用酒精棉签在两个耳道内擦拭几下清理耳道(不要太向里,以免碰着耳膜)。之后,用新棉签擦第二次,并将酒精挤入耳道内,揉一揉耳屏,即可止痒。几天后,耳屎便会自行脱落。<耳道瘙痒>
石榴花治中耳炎11
石榴花适量焙干,加少许冰片研细末,涂入耳内。<中耳炎>
蒲公英治中耳炎12
药物:鲜蒲公英全草
用法:上药洗净凉干捣成糊状取汁。将耳道污物清洗干净滴入药汁,每天3次。3~5岁每天用蒲公英3株,6~10岁每天用5株,10岁以上每天用7株。<中耳炎>
耳病的偏方13
桑叶滴耳剂
药物:新鲜桑叶数片
用法:上药洗净捣烂取汁,将桑叶汁滴如耳内1-2滴,每天3次。<耳病>
耳病偏方14
蒲公英治中耳炎药物:鲜蒲公英全草
用法:上药洗净凉干捣成糊状取汁。将耳道污物清洗干净滴入药汁,每天3次。3-5岁每天用蒲公英3株,6-10岁每天用5株,10岁以上每天用7株。<耳病>
耳痛、耳鸣药方15
药方:甘蔗2尺多长,选在甘蔗中部那段效力比较强,沾些甘草粉。时间:上午十一点吃下。<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