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生理海水鼻喷雾剂:《江泽民在上海 1985-1989》(书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0:28:51
《江泽民在上海 1985-1989》(书摘)

  ■ 1985年12月6日,江泽民同志察看徐家汇交通情况   ■ 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挤公交”闻名全国   ▲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七日,《解放日报》刊登关于江泽民同志约请殷海圻等市人大代表座谈的报道   ■ 1985年7月21日,江泽民同志在乌镇路垃圾码头与环卫工人一起清运垃圾

  《江泽民在上海1985-1989》全书25万字,分为历史情结、为民情怀、城市发展、改革开放、领导全局5个部分,以时间发展为轴,以事件发生为基,以许多让人信服、感动的往事,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画面,展示了江泽民同志的工作作风、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本版摘录内容选自“为民情怀”部分。

  体察民情,了解市情

  江泽民同志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了解市情。江泽民同志认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不知道广大市民在想什么、干什么,不清楚上海发展的现状,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也就当不好市长。

  江泽民同志是如何进行调查研究的?他先是细读了《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研究了从中央到地方各方面专家对上海发展的建言,又到基层作了一个半月的调研。他到石化总厂,在车间向工人了解生产和安全情况;到上钢十厂视察职工休息室,嘱咐厂领导要让职工吃好、休息好。他冒着酷暑到乌镇路垃圾码头,与环卫工人一起清运垃圾;到老港垃圾堆埋场视察,召开现场协调会;带领机关干部清扫马路;迎着大雨上街慰问交通执勤人员。他关心市民生活,到田林新村走访居民家庭,嘘寒问暖;到长风商场与营业员攀谈,了解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他关心教育和文化建设,马不停蹄地到三好医卫职业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医科大学和上海电视台、上海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考察。他关注城市建设和规划,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光是了解城市规划问题就花了12个半天,除了听介绍以外,就是拿着图纸,沿着马路跑,获得了许多感性认识。

  调查的深入程度如何?《半月谈》杂志曾发表了新华社记者吴复民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故事。

  上海的早晨,是从拎菜篮子开始的。

  天蒙蒙亮,未及梳洗的主妇,睡眼惺忪的汉子,晨操后精神焕发的退休职工,甚至腰间别着“沃克曼”(小型收录机)、头上戴着耳机的俊男俏女,手提菜篮子拥向市场,构成上海独特的城市景观。

  1985年6月12日清晨,东方刚吐出一丝鱼肚白,上海西南角最大的菜场和农贸市场乌鲁木齐路、五原路菜场,照例开始了一天中最为繁忙喧闹的早市。摊主的叫卖声,买菜人的询价声,骑自行车穿行者的打铃声,嗡嗡地汇成嘈杂的一片。

  行色匆匆的人们,几乎谁也没有注意人流中两位穿着普通的男子。而他俩却对周围的一切都饶有兴趣,慢慢地转悠,一个个摊位察看,不时弯腰细看蔬菜、副食品的花色品种有多少,新鲜不新鲜,价格怎样,还打量着买卖双方的表情,倾听他们的议论。

  他们俩,就是前一天刚从北京来上海赴任的江泽民同志和他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江泽民同志对这位工作人员说:“我来上海,最使我睡不着觉的是菜篮子。”到职头一夜,他果然睡不安稳,早早起身,谁也不惊动,只带着这位工作人员步行到住所附近的菜市场。

  米苋和黄鳝,是上海人喜爱的时鲜菜肴,在农贸市场的摊位前,江泽民同志用上海话询价:“几钿一斤?”得知每斤米苋两角、黄鳝一元八角,江泽民同志点点头。

  9月底,江泽民同志去北京搬家,30日回上海,10月1日清晨又去察看小菜场,这回他吃了一惊,黄鳝每斤三元八角。一位老太太买了半斤,嘴里在发牢骚:“这么贵,吃了成神仙啦!”还有人边采购边咕噜:“看,市长来了啥事未干,首先涨价。”正好,这些意见,原汁原味灌进新市长的耳朵。江泽民同志心里难过,深沉地说:“上海这么个大城市,如果市民的小菜篮子保不住,就很难稳定。” 

  上海闻名于世的,是工业重镇,繁华商都,交通枢纽,金融中心,信息巨汇。而刚刚挑起这个大城市重担的江泽民同志,是毕业于大学电机系的高级工程师,有当厂长、研究所所长、工业部门的局长、部长的经历,却从来没有跟农业打过交道。但是这个世界大都市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菜篮子”和“米袋子”维系。仅就“菜篮子”而言,上海1250万市民,加上近200万流动人口,平均每天的需求量为:蔬菜,3120吨;肉,685吨;蛋,37.6万公斤;鱼,150吨;奶,548吨;禽,17.3万只……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

  上海履新,江泽民同志就深深感到了农业对于上海的分量。

  到第一线了解实情是江泽民同志的作风,他要求市政府班子成员每周至少下基层一次。

  那年的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连续降雨,其中五个多小时连降暴雨,浦江倒灌,市区 11.3万户居民家中进水。江泽民同志决定到受灾严重的杨浦区去看一看。他穿上齐膝高统靴,到积水最深的控江新村访问。只见住平

  房的,住底楼的,水深一尺,桌椅板凳,坛坛罐罐,全都泡在水里。郊区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这段时间,只要一下雨他就睡不着,披起衣服,走到窗前自言自语道:“上海怎么啦?怎么老下雨?”当时国外有家报纸,在报道上海的台风暴雨时,把江泽民同志称为“水市长”(Water-mayor)。

  那时,上海交通拥挤,上下班高峰时,真是挤得水泄不通,乘客只能胸贴背、背贴胸,有的半只脚伸在座位底下,连车门都很难关上,乘客非常不满。

  上海的交通状况究竟如何?俗话说,眼见为实。江泽民同志让办公厅安排去实地考察。

  1985年10月1日上午,他与黄菊等市领导同志一起到上海公交公司常德路停车场看望节日坚持值班的公交职工,听取关于公共运输情况汇报,又前往57路终点站和浦东大道拓宽工程察看。

  同年11月28日,江泽民同志花了整整一天时间视察市内道路和公共交通运行情况。那天,江泽民同志为不让市民认出他是市长,以便更多地了解实情,他戴上鸭舌帽、墨镜、口罩,披上一件浅灰色的风衣,进行了一次“微服私访”。

  上午,在市政府副秘书长夏克强和公安局交通处同志陪同下,江泽民同志看了北京路西藏路至北京路石门路、延安路茂名路至延安路华山路两条机动车专用道,察看交通堵塞比较严重的天钥桥路、漕溪路、中山北路兰皋路路段以及管理较好的共和新路天目路旱桥。

  下午,继续视察道路和交通情况,看了打浦桥隧道口以及巨鹿路菜场、宁海路菜场占用道路情况,并到金陵菜场和小绍兴鸡粥店向市民、营业员询问商品价格和供应情况。

  傍晚时分,江泽民同志又匆匆赶往彭浦新村,与市民一样排队候车,乘上46路公共汽车,到达人民广场终点站,然后在延安路西藏路换乘71路公共汽车,那时正值下班高峰期,车厢内十分拥挤,到华山路下车时,江泽民同志从车厢内挤到车门口,对售票员说:“你们辛苦了。”又对挤着上车的乘客喊:“请大家按次序上。”事后,江泽民同志感叹:老百姓上下班挤车太苦。

  这一年的12月6日清晨7时50分许,细雨蒙蒙,江泽民同志在市公安局长张汉滋陪同下来到徐家汇、静安寺等地,了解该地区上下班高峰时的交通情况,并慰问执勤的交通民警与执勤人员,他说:你们冒雨执勤,谢谢你们。在慰问中,他还指出:搞好城市交通安全,先抓好宣传教育,然后加强管理,从严执法。

  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政务信息。为了更多更快地了解市情、民情以及与上海发展相关的信息,他提出创办动态类的简报。他说:我当厂长时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看报表,在电子工业部每天都要看电子工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办公厅、研究室的同志要及时告诉我上海每天发生了些什么事情、社会各方面对政府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江泽民同志及时处理《每日动态》反映的情况。如,1988年8月3日,在关于施工队作业不当挖断煤气管道而影响居民生活的《每日动态》的消息栏上批示:由于施工不慎挖坏管道已经屡见不鲜。这几年几乎每会必讲,而且采取了若干措施,我亲自召开了现场会。为什么还是发生这样的事故?希望认真调查事故原因,并请见告。

  江泽民同志对《上海摘报》每期都仔细阅读,作了许多批示。如,1987年2月 16日《上海摘报》刊登了关于上海和外地集体经济政策的对比资料,他立即请财政局、劳动局阅,要求上海向外地学习,增强上海集体企业活力。在同年10月 30日《上海摘报》刊登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非同步上升主要原因》一文上批示:“今后摘报有些资料可剪辑备查,或者把上海摘报连续保存起来备查,我有批语的另外告诉对方。”在同年11月17日《上海摘报》刊登的《走粪肥商品化的路》一文上批示:“请计委、农委继续认真研究,给我一个确实可行的回音,不能扯皮。”

  江泽民同志十分注重与市民沟通,了解民愿。1986年10月,有六位市人大代表给江泽民同志写了一封信。这六位代表是: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教师殷海圻,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科研人员薛志麟、王永令,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科研人员赵彭年、杨倩志和徐元森。他们在信中说,人大代表除了每年一次在市人代会上听市长作工作报告外,平时极少有机会与市长会面,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如果能同市长谈谈心,了解市长和市政府的工作情况,转达人民群众的意见,对于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经过多次酝酿后,他们联名写信给江泽民市长,陈述己见。

  江泽民同志收到来信后非常重视,立即请秘书安排时间。

  10月30日下午,江泽民同志约请六位代表在市府会客室进行座谈。徐元森因出差在外地,由市人大代表、中共长宁区委书记李仁杰代替。

  座谈开始时,代表们表示,江市长能在百忙之中约见他们,感到非常高兴。江泽民同志说:说约见,不敢当。我很高兴有机会能同市人大代表互相交流情况,交换思想,谈谈心。我愿意先听听大家的意见,然后谈谈我的想法。

  在座谈中,江泽民同志一一回答了“市长就任以来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上海市政建设的步子为什么比较慢”、“上海发展的前景如何”等问题。

  也就在那次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对其到任后下基层调查研究的情况作了概括性的介绍。他说,我来上海工作有一年零四个月了。到上海后,首先是了解情况。了解的方法,主要是开座谈会、下基层。我跑了各个区和市郊各个县;市府各个委、办也去了;还跑了十几个工业局,看了50多个工厂,以及一部分大中小学、医院、研究所和文化单位;建设中的火车新客站、黄浦江隧道、铁路外环线等也去看了;为了了解市民的“乘车难”,我去乘了几条线路的公交车辆,如46路、71路、21路,还看了24路、15路的调度室和车站。当然,目前我还很难说对上海的情况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但基本的情况是了解的。

  了解情况是为了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要竭尽全力来解决好上海市民的几个“难”的问题。

  摘自《江泽民在上海 1985-1989》 明锐 逸峰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