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副作用如何消除:常用历代名句及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39:59
常用历代名句及赏析


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唐·韩愈《原人》。笃:恭敬,忠实。举:重视。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圣明的人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对亲近自己的人忠实,对疏远自己的人一样重视。

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在《原人》中说:“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圣德的贤人用平等的心态看待百姓,对亲近自己的人恭敬,对疏远自己的人也同样重视、推举,把内心的仁爱公平地施与所有人。这与儒家的“施仁得仁”观念比较接近。圣德者立身处世,无论关系亲疏,都一视同仁,那么,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回报他,社会人际关系就会因此而变得和谐,天下得以治平。韩愈指出,推举人才要有“一视同仁”、平等待人的精神,在《与祠部陆员外》中说:“执事好贤乐善,孜孜以荐进良士明白是非为己任。”对待人才,要毫无偏颇地举荐、任用。这种平等待人、荐才的思想被古代社会提倡。《左传》云:“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对待人才要有公平的心态,不计较私人恩怨、关系亲疏。战国时期,孟尝君广招天下的贤良士人,无论宾客出身贵贱、地位高低,都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门客为回报他的恩德,都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地为他做事。这也启示现代的管理者,选拔、任用人才,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平等待人,不欺下媚上。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外篇·山木》。君子志同道合,不图私利,彼此间的交情像水一样清淡而源远流长;小人因利苟合,相互笼络,彼此间的交情像甜酒一样甜蜜,但是,这种交情不能持久,终归会因为争权夺利而破裂。因为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这里的“淡若水”不是说君子间的感情淡得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带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却长久而亲切。而小人之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他们把友谊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础上,表面上看起来“甘若醴”,如果对方满足不了功利的需求时,关系就很容易断绝,他们之间存在的只是利益。所以,与人交往,要找君子,不要找小人。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友谊表面上虽然平淡,思想感情却可以互相沟通,经得起世态炎凉的考验。建立在金钱物质上的交往表面上虽然亲密,实际上却多是尔虞我诈,相互倾轧。有识之士交朋友宁愿取其平淡而持久,不愿取其甜蜜而多变。《礼记》中也说,“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意思是一样的。君子相交不用矫揉造作和虚假的言辞来装饰自己,不故作姿态,如两水相合,虽淡,却能汇成江河,相辅相成。而小人之交以虚假的言辞来遮掩自己,巧言令色,故作亲切之态,如两种醴酒相合,虽浓,但久而必坏。

 

一日不学则心堕,一时不敬则心放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这其实说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当然,学习人类的智慧结晶,可以提高自身素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对学习有一种非常虔诚的心思,对向往的古人有一份敬畏之心。杜甫曾将读古人之书、观古人之画叫做“尚友”,也就是将古人及其作品作为自己的朋友。遨游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读书人,往往就是将所读之书,不是当作一个古人,而是当作一个知音,读其书,思其事,想其人,就能很快地进入古人的心灵世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人生境界和思想境界。有一颗虔诚的心思,那么,将会学到很多东西。我们知道,人是非常容易放纵自己的,而严格的自我要求则会取得成功。北宋画家文同,他画得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那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子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他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当人们夸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来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他就是这样坚持不懈地钻研学习、练习,才最终成为一个著名的画竹专家。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喜欢读书的人,往往提笔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这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的学习别人的行文思路和优美的词藻,对一项技艺痴迷的人,并孜孜不倦地学习,他的技术一定是非常精良的。这已被很多卓有成就的人证明。唐代的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他困守长安十年期间。这句诗既是介绍自己的才学,也是勤奋学习,刻苦写作的经验之谈,下笔如有神,方知读万卷书是有用的。前句写读书之苦,后句写作文之乐。诗人的经验,乃苦中得来、乐中觉来。读书很多,拿笔写文章就像有神仙帮助一样卓有成效。书看多了,可以通过比较,了解和掌握写作的方法,因而容易写的流畅。广泛阅读,认真品味,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办法,应该提倡。所以,这两句诗深刻地说明了学习的苦乐相应的道理,也成为勉励后人的名言。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都是说明:但凡痴迷某一件事,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他一定会有所收获,正所谓水到渠成、厚积薄发;反之,一个人如果对什么事都是一知半解或半途而废,那他永远无法体会到进入佳境的妙处,更不用说有成功的收获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礼记·中庸》。以:用。其:他的。道:方法。治:处理。

用他对付别人的办法来对付他自己,这是基于平等待人、礼尚往来的原则而形成的简明有效地处事策略。中国讲究平等交往,别人怎么对待你,你也怎么对待他。对你友好的人,你应该报以友好;对你不友好的人,你不必逆来顺受,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态度回报他,让他也品尝一下不友好的滋味而知悔过。中庸之道,往往讲究“恕”,讲究对待人要有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少走极端。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是保护自身尊严很好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辩论、谈判场合,或者对付那些自高自大、说话盛气凌人的人。用他们自己处事方式的逻辑,反过来对付他们自己,让他们哑口无言、理屈词穷。比较著名的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故事,及乃以骗对骗。当然,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定要讲究说话人的身份、说话的氛围和环境等情况。当面对对立方或敌人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仅幽默智慧,还可以赢得优势或尊严;当面对师长、同学、朋友,如果不讲场合,运用不当,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就很不合适了。著名的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就用这种方式,将本想挖苦他的资本家好好地挖苦了一番。在一次宴会上,一个资本家用遗憾的目光上下打量着瘦骨嶙峋的萧伯纳,一本正经地说:“看看你的模样,真叫人以为英国人都在挨饿。”萧伯纳审视着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说:“但是,我一见到你,就知道英国正在闹饥荒的原因。”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明·洪应明《菜根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不可有害人之心,但要有防人之意。要想害人并不一定是谋害性命,或是谋人钱财,或是挡人前程或是背后算计,或是落井下石等等,不一而足,要想害人,往往是相互之间有某种利益瓜葛。面对别人的成就,或出于羡慕,或出于忌妒,于是萌生害人之心。其实,这种人心胸是非常狭窄的。正常的相处之道,就是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为别人的失意而忧虑,并给予真诚的祝福或鼓励,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这样,也许会多一个朋友。当然,人事纷繁,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之时,还是要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有些人和你亲近,可能是真正想和你成为朋友,但有的人和你亲近,就可能认为你有利可图。他虚情假意,和你套近乎,你很可能会上当受骗,不仅自己蒙受损失,还会为自己识人大意而后悔不已。有这么一个父亲和儿子的故事:父亲是美国的一个富翁。有一天,这个富翁的儿子爬到一面墙上往下跳,富翁张开双臂在下面等着接住他的儿子,可是当他的儿子跳下去的时候,这个富翁却闪身躲开了。富翁的儿子摔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很困惑地看着父亲,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时候富翁跟儿子说:“我让你摔了这一跤,是为了让你学到一课:这个世界上就连父亲有时也未必信得过,何况是其他陌生人!”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轻信别人尤其是陌生人,应该是一种合理的防范,本来无可厚非。如果这种疑心发展成为一种太过敏感而近乎神经质的心理,就会成为很难医治的心病。

 

去小知而大知明

《庄子·杂篇·外物》。小知:指自夸其聪明。知:同“智”。

《庄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宋国国宋元君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自称是清江的使者到河神那里去,被打鱼人余且捉住了。君醒后让人占卜,说这是一只神龟,并且找到了余且。余且打鱼时果真捉到了一只白龟,便献给了君。君又让人占卜,说杀了它用它的甲占卜会吉利,于是杀了龟占卜七十二次,每次都应验。孔子听了这个故事很有感慨地说了一段话,其中包括上面所引这句话。大意是:神龟能在元君的梦中出现,却不能逃脱余且的网;它的灵性能够在七十二次中占卜应验,却不能免于刳肠毙命之灾。所以要抛弃小聪明,才能显现出大智慧。原意是去掉私心,一切顺其自然,大智慧也即在其中了。同时,这句话也可以指有修养、明智的人,即使不自夸其智慧聪明,人们也会认为他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是,由于过于聪明,精打细算,算计别人的钱财,算计别人的性命,反而最终让自己在金钱、权力的面前失去了自我,“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她的聪明只不过是小聪明而已。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

《孔子家语·在厄》。深林:幽深的树林。节:志向、节操。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兰花生长在幽深的树林之中,不因为没人观赏而缺少芳香;君子修养道德,不因为处境困苦、不得志而改变节操。

《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回答子路的一段话:“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这句话意义深刻,引人深思。兰花生长在幽深的树林之中,环境清幽,人迹罕至,但是它不因为没人观赏就缺少芳香;君子修养自身道德,不因为处境艰难就改变节操。当时,孔子路经陈蔡去应楚国的聘请。陈蔡的统治者担心孔子的圣贤一旦为楚国所用就会危及到自己国家,便派兵包围孔子,阻止他前行。这导致孔子粮食断绝,跟随他的人都生病了。但是孔子却不因处境艰难而放弃追求,而是更加慷慨地讲诵诗书。子路因处在困境而气恼,问孔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讲仁德的人却被困。孔子就开导他,历史上有才有德而不被接纳的人很多,怎么做在于自己,而回报与否则在于上天。而且,孔子用这段话,表明自己要像深林里的芝兰一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的君子气概。芝兰固有的本质机能决定了它要散发芳香,即使在深谷幽林,本质不变而芳香亦然。孔子具有芝兰一样的精神,在困境中保持品行高洁,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我们做人,要立志做品德高尚的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不为不正当的物质利益所动,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省:检查。知,通“智”。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君子知识渊博且每天都自我检查,那么就会更加聪明而行动也不会有过错了。

荀子是先秦儒学的后继者。其《劝学》论述学习目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反映了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荀子重视学习,主张通过知识的积累来提高道德修养,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有道德修养的人,知识渊博,而且每天还要自我审视,检查言行有没有过错,有则改正,那么,就会更加聪明有智慧,行动上也不会出现任何过失。这是对孔子学习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可见,他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孔子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之道就是广泛地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道德素质,并用礼来约束自身行为。《论语》记载,曾子继承孔子的学习观,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来增长积累知识,修养品德,培养才干,形君子人格,达到“善”的圣德境界。后天的学习对人格的形成有决定作用,不仅要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博览群书,还要虚心严谨,坚持每天省察自己的言行,做到“知明而行无过”,才是道德节操高尚的有德君子。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既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反省自己,发现错误就立即改正,不断在学习与实践中提高自己。

 

不义而富且贵,与我与浮云。

《论语·述而》。义:仁义。与我:在我看来。浮:漂浮。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用不仁义的手段取得财富和地位,在我看来,就像飘过的云一样不屑一顾。

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与我与浮云。”孔子认为,人要通过道德修养来提高自己,即便是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之中,也要保持恬淡的心境,坚守人格尊严,坚持理想和节操,继续对仁义的追求。君子安贫乐道,吃粗粮,饮清水,用胳膊当枕头睡觉,也能感受其中的乐趣,而不怨天尤人,不放弃修身养性。在他看来,如果使用不仁不义的卑鄙手段去获取财富和地位,那么,这种富贵就像天上飘过的浮云一样毫无价值,他会不屑一顾,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富贵观:追求财富和地位,必须要以仁义为道德准则。人有谋求富贵的欲望,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孔子说“富而可求也;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不反对出仕为官,不反对拥有物质财富。但是,如果为了满足这种欲望,就不顾他人利益,不讲仁义道德,就不择手段、弱肉强食、尔虞我诈,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混乱无序,人民无法安宁。君子爱财,但须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仁义,不能违背这个道德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仁义是道德原则,更是圣德贤人的精神境界。在孔子看来,追求仁义才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远远比富贵重要。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通过合乎道德准则、法律规定的途径去谋取正当的物质财富。

 

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卫灵公》。信:诚实。笃敬:忠实、谨慎。这句话的大意是说言语要发自内心,真实可信;行为要谨慎、恭敬。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张请教孔子,如何才能通达。孔子没有简单、直接地告诉他,如何用外在的技巧博取人的好感和信任,而是从内在的品德出发,指出要“言忠信,行笃敬”。这实质上是提倡“诚信”。一个人,忠厚严肃,言语发自内心、真实可信,行为谨慎恭敬,不仅在家乡,就算是身处异国他乡,也行得通,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得到认可。反之,如果一个品行卑劣的人,言语不诚实,行动轻浮,多行欺诈,那么在本乡本地也无法立足。孔子认为“信近于义,言可行也”,语言的忠信,要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言要由衷,不用花言巧语去迷惑人,骗取他人的暂时信任。他认为,道德高尚的人,“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言而有信,语言是发自内心的,就会认真地按所说的话去行动。推而广之,贤明的君主治理国家也需“诚信”。《论语》指出,“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言行一致,以德服人。君品行良好,实行仁义,诚信待人,能发挥言传身教的巨大作用,对百姓的言行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形成“诚信”的良好风气。我们要培养“诚信”的品质,在为人处事中,语言要真实,行动要谨慎恭敬,做到言行一致。

 

被酒莫惊春睡直,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被酒:中酒,酒酣的意思。赌书消得泼茶香:据李清照《金石录后记》记载,“每饭罢,做归来堂。烹茶”,然后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则举,否则笑,或至茶覆怀中,不得饮而起。

这段名句出自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其全作如下:“水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直,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是词大抵是怀人之作,写得哀婉深沉而富有哲理。起笔点出大环境,西风堪凉,黄叶漫飞,是一片萧杀落寞的景象,“独自”二字是说西风,抑或是说孤寂的作者本人,独自凭栏,对着西去的夕阳沉思往事,想的是什么呢?由下文可以看出是怀念与情人抑或发妻的那种平凡而愉快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玉人已去,只剩下多情的纳兰与西风残阳之下独自思量!那往日的欢颜,一起经历的欢愉,现在思量起来,无不触动词人敏感多情的心绪,可是一切只能在记忆中重温。这昔日的美好当时却不知道珍惜,“只道是寻常”点出了词人当下无尽悔恨失落之情。

人大抵都是这样,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追悔莫及。与其在记忆中回味美好,不如当初在平淡中珍惜现实生活,人们说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道出人类的普偏情感,让百代而下的人都能够从中体味人生意义,信然!

这段名句告诉我们,要好好珍惜情感,以及日常平淡真实的生活,珍惜生命中的一切。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宋·柳永《雨铃霖》。凝噎:喉咙中气塞,说不出话来。

情侣分别的伤痛情感肯定是人类中最伤痛的情感之一,要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诗词写情人间的离愁别恨呢?这段名句也是写情侣分别的痛苦之情,相爱的越深,分别时越是难舍,越是难舍,越是难受,这真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爱难舍的情侣,即将分别了,他们紧紧互握着双手,作最后端详,禁不住满眼泪花,千言万语,话到嘴边,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直到最后,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一句都没有说出来。“多情自古伤离别”,的确不假,只有至情至性的人才会珍重这难得的相聚和令人痛惜的离别,何况是和自己至爱的人分别,这种痛苦之情又加几分,此情此景,怎能不叫多情男女垂泪相对呢?

这句名言写出了情人之间分别时的那种难舍难分、缠绵悱恻、凄婉伤痛的情感,凡是真诚相爱之人,无不感同身受。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宋·秦观《八六子》。这个名句出自秦观的词作《八六子》其全词如下:“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显然这是一首伤别、怀人之词,词人站在高亭之上,不禁相思又起,就像芳草一样,春风吹之又生,不绝如缕。无尽的离愁别恨,不可抑止,多情的词人怎么不独自思量呢!见景物而陡然逗起离恨,以划尽还生的芳草比喻剪不断的离情,变故为新,用笔空灵含蓄。接着作者以“夜月、”“幽梦”、“春风”、“柔情”等来比拟思念的佳人,可惜佳人已去,相逢无期。在以飞花,残雨、黄鹂等幽美意向,衬托凄迷的感情,形容怀人虽无刻肌入骨之语,却与清醇中见沉着。总之这首词写离情并不直说,而是融情于景,以景衬情,也就是说,把景物融入感情之中,使景物更鲜明而具有生命力,把感情衬托在景物之上,使感情更为含蓄深沉。

据说秦观在扬州曾经遇上一位多情的女子,产生了深挚的感情,一帘幽梦,十里柔情,此后当时情愫时时萦绕在他的心头。那时的欢情就像是月夜里一场幽幽的美梦,也像是春风吹过的十里路的一片柔情,意象优美,温柔动人。用“夜月”暗指欢娱之事,但是用笔含蓄,点到为止,“春风柔情”、“夜月幽梦”意境高妙,一点也不流于轻浮浅薄,把男女间的欢娱和爱意写的朦胧优美,情景交融,意余言外,故而被人推为写欢情的经典之作。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蓬:蓬草。麻:丛麻。这句话的大意是说蓬草在丛麻中生长,不用扶持就会长得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色的泥土中,也会随之变黑。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学识渊博,在继承传统的儒家的“仁”、“义”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礼”重视“礼”对整个社会的规范作用。他提出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易为“恶”,而“善”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化学习形成的。他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在《荀子·劝学》中指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生长在麻丛中的蓬草,不用人扶持,自然会长的很直;混合在黑色泥沙中的白沙,也会变得与黑土一样黑。这句话启示我们,生活环境对人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良好的生活环境会使人健康地成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好人生活在污浊的环境里也会变坏。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孟母为了孟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就曾三迁其家。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得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良好的品行。不仅如此,在结交朋友方面,家长也要提醒小孩,要洁身自好,与品行良好的人做朋友。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泰:安详、舒坦的状态。骄:骄傲自满,盛气临人的样子。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安详舒坦而不盛气凌人;小人盛气凌人而不安详舒坦”。

这是孔子论述的君子和小人在气质上表现的不同。所谓“君子泰而不骄”,就是指君子胸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灵的勇敢和稳健,与人面对,可以不卑不亢,坦然自若,即使品德和才华高出对方许多,也不会表现出一种骄矜之气。“小人骄而不泰”,就是指品质低下的人,外在表现往往会盛气凌人,喜欢攻击打击别人以抬高自己,他缺乏一种气定神闲的从容。我们要明白:人一生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小人之傲在外,而君子之傲在骨。这种嵌于骨子里的“傲”,是一种仁厚、笃定的精神节操,是一种“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守,无论面对任何人任何事,君子都胸怀坦荡、舒坦如常;而小人总是装腔作势、色厉内茬,希望用外在的汹汹气势来掩盖内心的虚弱和动荡,这样人,精神又怎么可能舒坦安详呢?所谓“小人之过也,必文”(小人常用外在形式纹饰内在的过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津》。这首诗的全文是:“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即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躬行实践。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写给他的小儿子,告诉他做学问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即一个人要竭尽全力地学习;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陆游以自己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关键句子,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道理。“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辩中得到教益。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想观察竹子的构造,拿了把椅子和书、纸笔终日坐在竹子面前,呆呆地看了七天七夜,最后因为头疼失败告终,那是因为他只去冥想,而没有去解剖竹子的缘故。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巧言:巧妙好听的话。令色:媚人而好看的脸色。令:好,美,媚。鲜:少。这句话意为:“(经常)说着好听的话,露出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难有一颗仁德的心。”是孔子对于那些溜须拍马、巴结奉承之伪君子的绝妙画像。孔子对于人的言行,要求必须是内心自然流露,是主张表里如一,不得有伪善之表现。所以“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论语·公冶长》他的弟子曾子也认为“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孟子·腾文公下》意即: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在菜地里干活还要难受啊!只要是直言正色,表露本性,哪怕是狂狷之徒,孔子也认为比这些“巧言令色,鲜矣仁”的伪君子好得多,因此“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因为“巧言令色”之人表面上给人极大的愉悦性,可以左右逢源,把自己的内心巧妙地隐藏起来,具有很大的蒙蔽性和欺骗性,从而混淆视听,达到他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孔子深以此种伪君子为耻。

 

人遗子孙以钱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唐·姚思廉《梁书》。南北朝时梁朝政治家徐勉是一个有名的清官,史称他居官清廉、不营产业、勤勉政事、家无蓄积。“遗子孙以清白”这一思想绝非徐勉一时的即兴之言,而是发自他内心的真诚表露。他在给儿子徐菘的一封家书中说:“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又云:‘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详求此言,信非徒语。”大意是说:古人所说“将清白留给子孙,不也是很丰厚的遗产吗”,古人又说“留给子孙满箱黄金,不如传给他们一部经书”,详细探求这些话,确实不是虚妄之词。徐勉对儿子的这番教导,细细读之,可谓至理名言。所谓“清白”是指清廉俭朴,是子孙后代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是子孙后代奋发图强的力量泉源,更是照亮子孙后代人生之路的灯塔。而钱财虽好,则可能成为后代不思进取,荒淫堕落的罪魁祸首,把人引入歧途。古往今来,多数父母留给子女的往往是多多益善的物质财富,这种父母看似爱子,实则害之,最终只能是子女滋长依赖心理,从而丧失独立创业的勇气和能力,坐吃山空,因而是愚蠢的、不明智的。徐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他要以光辉的人格风范传给子女。因此,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自家的祠堂里悬挂这样一副对联:“子女若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才,益增其过。”

 

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

《增广贤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富贵之家,如果不好好教育后代,钱财粮食必定要逐渐减少,权位富贵也享受不长。这句话是对历史上无数大家族兴亡的深刻总结,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相传宋朝时,汴京有个叫白继祖的富豪,拥有家财万贯,良田千顷。可惜白家人丁不旺,直到花甲之年才得一子,因之取名白甲子。但这孩子一出生就哭闹不止,医生也束手无策。一次,裁缝正为其子制作新衣,儿子听到“咝咝”的撕绫声时便中止了啼哭。白富豪见状喜出望外,立即购来大批绫罗绸缎让裁缝师撕给儿子听。时间一久,就逐渐失去作用,他又开始哭闹不止。一次,白继祖与亲友正说事,小公子正哭得天昏地暗,富豪怒骂家人无才,把细瓷茶杯摔得稀碎。岂料此一摔小公子又闻声停哭。为讨儿子欢心,富豪立命家人购来细瓷碗碟,专供儿子仍摔,一直摔到七岁半。上学时,娇生惯养的白甲子不仅不服管教,还撕碎书本,摔坏砚台,白继祖见状束手无策。后来,白继祖和太太相继过世,家业逐渐被吃喝嫖赌的儿子挥霍一空。最后,白甲子沦落为乞丐,冻死在荒郊野外。白甲子的名字和故事由此流传下来,时间一久,人们将白甲子说成了“败家子”。中国有“富不过三代”的谚语,道出了盛极必衰,穷极思变的规律。要让福泽延绵,就必须重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亲身垂范,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是。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益:有益的。谅:诚实。便辟:逢迎谄媚。善柔:优柔寡断。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这个名句为孔子所言,主要是论述交友之道的。大意是说朋友有好坏之分,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信实的人交朋友,同见识广博的人交朋友,这样便是有益的。同谄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优柔寡断的人交朋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便是有害的。

朋友是一个人的参照物,如果一个人的朋友都是奸佞小人,那么他的品行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常在河边走,焉有不失足之理。如果一个人朋友都是正人君子,那么他的品行也就不会很差,因为耳濡目染,迟早是会受到感化的,所以交友之道须慎之又慎。

要同正直的人交朋友,正直的人刚正不阿,可以直言你的失误,监督你的错误,让你进步;同宽容的人交朋友,他们会使我们找到弊病与缺失,有一种关爱之心;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他们能够丰富我们的见闻学识,开阔我们的视野,完善我们的人格,同这样三种人交朋友,我们就会受益多多。

不要与逢迎谄媚的人交朋友,即使你犯下错误,他们也不会指出,反而刻意逢迎,最后终遭祸患;不同过分优柔寡断的人交朋友,这样的人没有进取精神,畏畏宿宿,将会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不同心怀鬼胎、不择手段谋取私利的人的人交朋友,这样的人内心有所企图,花言巧语,很能迷惑人,是你身边的定时炸弹,不得不防,否则将会付出惨重代价!

 

好谀是人生通病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喜欢听恭维奉承的话是人的通病。恭维话顺耳,奉承话舒心,谁不喜欢听舒心顺耳的话呢?不过,在飘飘然之际,须擦亮眼睛,站稳脚跟,才不至于犯下受恭维而乱方寸的人生通病。为什么人们大都不喜欢听逆耳之言呢,因为良言就像药一样很苦,但是,好药对口来说是苦的,但却能很好地治病;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但却能指导行为与思想。由于自身固有的虚伪性,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豁然地去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只喜欢听谄谀之词。要虚心接受别人批评,改正缺点,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纵观古今,凡是听信那些谄媚之臣的君王,大都是政治不稳,甚至国破家亡,如商纣王听信妲己,将多次上疏劝谏的忠臣比干戮尸剖心,最后落得个国亡身死。大凡重用忠臣,虚心納谏,国家就会兴盛,如唐太宗任用魏征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他远离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亲近那些直言敢谏的忠臣。对个人而言,多听听别人对自己的意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不仅会让自己少走弯路,减少失误,也会赢得人们的赞誉。当然,对于批评进言者,也应该改进批评的方式方法,使忠言顺耳,正如将苦药裹上糖衣,使人容易吃一样。著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告诉我们,给别人建议的时候,如果对方是个不喜欢听劝的人,但又不得不进行劝谏,你就要想方设法,讲究一下策略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人无一点真恳的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一段圆活的机趣,便成个木人,处处有碍

明·洪应明《菜根谭·概论》。做人没有一点真心实意的想法就成了花架子,什么事都不着边际。处事没有一点灵活圆通的机智就成了木头人,处处都受到阻碍。聪明、老实是做人必备的两种品性,二者缺一,都会造成不良的结果。现实生活,各种人事复杂,尽管很多人都心机重重,但我们还是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诚实守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可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和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却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比物质显然重要的多。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得不偿失。池田大作在《青春的寄语》中说:“一个诚实的人,不论他有多少缺点,同他接触时心神会感到清爽。这样的人一定能找到幸福,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是因为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相见。”所以,有的人误认为诚实就是太过忠厚,而忠厚会吃亏,这是不对的;此外,我们要求一个人诚实忠厚,并非说是在生活中必须处处以诚待人,而是要分清情况,如果别人以诚对你,你也应该以诚对人,但是如果有人以虚假对人,那么你也应该以虚假应对。这就是所谓的要有“圆活的机趣”否则,你便会被人玩弄于股掌,处处受制于人,会给自己找来很多麻烦,因而事事都不会顺利。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慎斋箴》。一个人持身行事常常成于慎重,而败于放纵自己。即使是学习,也要有足够的定力才能抵抗外来的诱惑。作为一个官员,则应该像范仲淹一样,随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要只顾满足个人欲望,任性而为,而应随时以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去谨慎行事,而不是随意的放纵自己。为人要保持高洁的品行,创立一番大事业,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因为审慎行事而获得成功,因为放纵形骸而导致失败。审慎不是一味压抑个性,谨小慎微,宿手宿脚,放纵也不等于恢复自我,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体现在与他人相处之中。不要以为是小事就过于放纵自己,岂不知,如不防微杜渐,那么,自己辛苦所获一旦失去,那才是一种真正的痛苦。很多人做事之时容易麻痹大意,结果往往南辕北辙、缘木求鱼,事与愿违,既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反而弄得身败名裂。所以,汉代陆贾在《新语·慎微》中说:“大名垂于万世者,必须行之与纤微之事。”陈后主名叫陈叔宝,是个完全不懂国事,只知道喝酒享乐的人。他大兴土木,造起了三座豪华的阁楼,让他的宠妃们住在里面。他手下的宰相江总、尚书孔范等,都是一伙腐朽堕落的文人。陈后主和宠妃经常在宫里举行宴酒,宴会的时候,让他们一起参加。大家通宵达旦的喝酒赋诗,你唱他和,还把他们的诗配上曲子,挑选了一千多个宫女,为他们演唱。最终,陈后主穷奢极侈,导致了国家的败亡。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唐·李白《赠友人》诗之二。这句话说明了朋友的重要性。人生最可贵的是朋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何必用金钱来换取和掂量呢?知己朋友无需金钱维持,其价值贵在相互知己,否则与市侩没什么两样。如果人靠金钱来结交朋友的话,金钱不多就不够朋友,即使许诺发誓互相帮助,终归还是陌路人。所以,一旦友情要靠金钱来维持的话,这种买卖换来的友情还是早早了结为好。将朋友与金钱进行比较,其实是说明朋友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有人有很多钱,但是,正像某句笑话那样:有的人剩下的就只有钱。其实朋友的重要性是金钱远远不可比的。金钱可以用各种途径和方式挣来,但是朋友是要靠缘分,要真诚相交才能获得;金钱失去是可以得到的,而朋友一旦失去将永远不能回来。所以,人生旅途,朋友是非常珍贵的。在你潦倒的时候,朋友会向你伸出友谊之手。唐朝张谓有首诗《题长安主人壁》说:“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身悠悠行路心。”《增广贤文》上说:“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所以,鲁迅先生也认识到朋友的珍贵,发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感叹。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三国·王萧《孔子家语》。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重要性,由此可知,特别是青少年,容易受到周围风气和身边人的习性品德的影响。因此对于明智的家长来说,一定要选择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居住;而作为已经在社会中独立的年轻人,也要注意选择好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和没有不良习气的朋友,这是自己不断进步,事业有成的前提条件。所以君子应当谨慎选择他的朋友和生存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给我们以启示: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去世,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与善人处,就像住进了有香草的屋子里,时间长了,就闻不到香气了,自己完全消融在其中,与之化而不觉。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了咸鱼铺子,时间久了,也闻不到臭味,消融其中,同样与之融化而不觉。我们何不选择善人与之同化呢?同样在《孔子家语》还有“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有方,仕必择君”,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清玉案·元夕》。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人群里寻他多少回了,总也找不到,猛一回头,却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的地方。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将这一句词与另外两句连成一起,这样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者,毕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化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所引几句诗,原来是描绘一种心境,他将其挑练出来,排在一起,化出另外一种意境,昭示着一个人如果若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经过几种艰苦的磨砺。古今凡是有大作为的人,必须经过这样三种境界:先是身处劣境,立志高远,心志不衰,勇于攀登,勤于探索;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畏千辛万苦,勇往直前,敢于牺牲;三是经过艰苦探求,豁然有所领悟,最终拔云见月,实现目标,终于取得成功。历数古今中外诸多成功人士,大多历经这三种境界。上面所引之句,就是比喻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经过下苦功夫,千百次的寻求探讨突然有所领悟,有了突破,最终学有所成。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坚定信念,终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如果稍有挫折,就失去信心,进而一蹶不振,最后碌碌无为,岂不是人生一大悲哀?当我们经历“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惑后,终会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刻来临。

 

学者必志于大道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做学问的人必须有志大道。

宋代教育家程颐指出,“学者必志于大道”。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决定他能否树立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影响其一生的道路。程颐认为,志向决定人对人生价值、生活道路的选择,要重在立志。其兄程颢也重视人的志向的树立。二程皆主张为学的人要有志于“大道”,树立学习以至于圣人境界的远大目标,要求学生以孔子、颜回为学习榜样,用圣贤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他们倡导的“大道”就是孔孟之道、仁义之道,认为为学者必须先明白什么是“仁”,才能清楚人生意义,树立远大志向。人,一旦有了雄心壮志,就会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这一观点,要求知识分子有远大的目标,把追求仁义作为人生道路,与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是一致的。“学者必志于大道”,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没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得过且过,碌碌无为,白来人世走一遭,生命是空虚的,没有多大价值。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时代不同,“大道”的内涵不同。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而言,要有志于大道,就是要把自己的志向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繁荣、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以国家建设为己任。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明·陈继儒《幽窗小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然而社会的进步造成了人与自然的日夜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入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利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正如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如芒在背,就要释怀重负,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二要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便是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只有做到了这些,我们才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儿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

《增广贤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孙后代如果有能力比我强,没有必要留钱财给他们,因为他们自己有能力生存和发展;如果子孙后代没有能力,不能争气自立,也不能留下钱财给他们,否则留得越多,给他们带来的灾祸也越多。给子女留下财富,减少子女的负担,愿望虽好,但却经常会事与愿违。因为一方面“良田万倾,日食三餐;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富裕之家虽然拥有良田万倾,但只能每日三餐;虽然有大厦千间,晚上也只能睡一张床,多余的就为儿孙的挥霍奢侈创造了条件,为灾祸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未经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不让子女经受磨练,也自然降低了他们面对灾难困苦的能力。微软创办人盖茨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慈善基金,一分一毫也不留给自己子女,他和妻子梅琳达表示:“我们决不把财产分给我们的子女,我们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在盖茨看来,钱财要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这种爱远胜于账面上的数字,他为子孙后代的人生做出了示范。盖茨之举告诉了我们,做人要少索取,多奉献;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不要为金钱所累,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要做金钱的主人。所以,与其为子女操劳一辈子心,不如在关键时期造好胚,然后将他放进生活的熔炉里,让他千锤百炼去。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清·曹雪芹《红楼梦》。这句话是《红楼梦》中紫鹃对林黛玉说的话,出自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的确如此,千金易得,知己难求,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真正的友情。许多人情世故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能与自己相知相得的朋友,何其少啊,简直是可遇不可求。因此千载之下,人们仍对管鲍之交津津乐道。春秋时期鲍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年轻时,他们一起做生意,分钱财,管仲多拿,鲍叔牙认为他不贪财,他知道管仲贫穷。管仲曾经替鲍叔牙办事情,结果使鲍叔牙处境更难了,但鲍叔牙也不认为他愚蠢,鲍叔牙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管仲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君辞退,鲍叔牙不认为他没才能,知道他没有遇到时机。管仲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他胆怯,知道他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管仲却被囚受辱,鲍叔牙不认为他不懂得羞耻,知道他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为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鲍叔牙后来更是像齐桓公推荐管仲为相,以至于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管仲有了像鲍叔牙这样一位真正的朋友,在患难时能倾囊相助,在误入歧途时能忠言逆耳,在跌倒时能真诚的搀扶,他们在精神上的默契,在心灵上相通,这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这样的友谊像寒冷中的一堆炭火,温暖着彼此,而万两黄金又算得了什么呢?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杂说·送张琥》。博观:指大量看书,了解事物。约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

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形容只有准备充足才能办好事情。也就是说,只有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才会大有可为。这句话以简明扼要的言语,说出“博观”与“约取”,“厚积”与“薄发”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关联。一个人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知识,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先要博览群书,胸中要有群山万壑,才可以游目骋怀,舍取游刃有余。唐代大诗人杜甫就以自己诗歌创作的切身体验,得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悟,也说明了博观积累之重要。试想,一个人胸无点墨,需要的时候,从什么地方去取呢;同时,一个人要想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必须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积累。长时间的积累,多方面的积累。长时间的积累,多方面的积累,才可以保证自己需要之时可以随意提取。这还告诫那些急于求成的人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要靠一个人的耐心和毅力,一天一天的积累,一天一天的用功,这个过程必定会经历很多寂寞和苦难,甚至对自己选择的怀疑,但“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当一旦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你就会对自己曾经付出的艰辛劳动无怨无悔。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大育。

《李记·中庸》。立:建立。大本:根本原则。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品性是天下最真实诚信的人,才能治平天下,树立天下人遵从的根本法则,知晓天地化万物的道理。

《李记·中庸》论孔子之德时,指出:“为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孔子具备尧、舜、文王,武王那样的圣君主的仁德。他是天下最诚信真实的人,通晓天地化育万物万事的道理,能治理好天下,树立人们遵从的根本法则,成为世人学习的典范。孔子道德高尚,学识渊博,具有圣人的内在品行,可“内圣”而“外王”。作者认为,“至诚”是品德修养的目标,是为人、为政的根本,是决定立足天下的关键。据有天下最高的“诚”,才具备立足天下的基础,才能通晓治理天下的大道,像尧、舜、文王、武王那样的仁君那样,推行“仁德”之政,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把国家治理好。这实质上是儒家“仁政”思想的反应,强调孔子为道德楷模,加强修养,提高道德素质,具有“内圣”的至诚品性,以自身的品行为榜样,“外王”天下,方能建立天下人自觉遵守的基本准则,凝聚人心,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中庸》提出的至诚被后世继承,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要强调以“至诚”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待人接物要真实诚信。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诚信意识,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以诚待人,言行一致。

 

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

《淮南子·说仙训》。此句指出学有所成的关键在于乐学。如果一个人不愿意为学,常借口没有时间学习,其实,这样的人即使有了时间,也是不会学的。这是讲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人们常常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而实际的原因往往是自己不愿意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有的人可以做出惊天的事业,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说到底,一事无成的人还是因为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没有珍惜时间的概念,更没有坚强的决心。这样的人往往是将今天的事推到明天,结果时间流逝,自己却毫无收获。明代著名的诗人、书画家文征明,流传于今的《今日歌》和《明日歌》,就是告诫人们珍惜时间,不要优游岁月。《今日歌》曰:“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日歌》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反反复复,句句真诚,告诫人们,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优游岁月,不发奋努力,终会一无所成。其实,古今学有所成的人,大都是珍惜时间,刻苦努力的典范。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无耻:没有羞耻感。无耻之耻:没有羞辱感的那种耻辱。无耻:是真正的无耻。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人不应该没有羞耻心,没有羞耻心的那种耻辱,真是无耻到了极点。

紧接这段话的后面是:“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意思是说羞耻之心对于人来说太重要了,那些玩弄阴谋巧辩的人是不会有羞耻之心的。人如果不以自己没有人的品质而羞耻,那他还有哪方面可以称作人呢?一个人一旦连羞耻感都没有了,那么他是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所以朱熹说:“耻者,吾所固有羞耻之心也,存之则进与圣贤,失之则人与禽兽,故所系甚大。”古人不但把羞耻之心与人修身相连,而且上升到国家兴亡的高度,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说:“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礼仪,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清初思想家顾炎武面对天下兴亡,提出了“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两大救亡思想。“行己有耻”就是强调做人要讲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在明清易代之际,他认为,民族大义高于一切。那些不顾祖宗颜面而“改形换骨,学为不似之人”,是“阉然媚于世者”的无耻之人。可见,孟子这段“人不可以无耻”的话,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理论的相应的说法。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枢言》。结:关键。这句话告诉人们,诚信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人要过河背了七个背囊,里面分别装的是:美貌、金钱、荣誉、诚信、机敏、健康、才学。渡船不可能风平浪静,刹那间,风起浪涌,上下颠簸,险象环生。但船小,负载重,人必须丢掉一个背囊,才可以安全到达人生的彼岸。人左右为难,想了好久,他决定丢掉“诚信”这个包袱。其实这个人不知道,与美貌、金钱、荣誉、机敏、健康、才学相比,诚信才真正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本钱。因为一旦落花流水春去也,美貌、机敏、健康都会随之而逝,金钱、荣誉更是身外之物,而缺乏诚信的才学又算得了什么?有才无德历来被人鄙视。我们从古以来就一直重视诚信。“一言九鼎”,将人出口之言比之于鼎,“一诺千金”,是说人的承诺,重于千金,这都是告诫人出言应慎重,一旦出口,就如射出之箭,就不能更改,而要身体力行,践行承诺;“修辞立诚”,是说读书人,说话,写文章,要以诚为主,才能打动人;“言必信,行必果”,是说一个人做事,既然说了,就必须做到,“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也是这个意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其实既是对讲诚信之人的鼓励,更是对诚实之人的一种褒奖。只要讲诚信,用心做事,不欺人,也不自欺,尽管历尽艰难,坎坷不断,终会拨开乌云见昭日,走向成功。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文:知识、文化。仁:仁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用学问来结识朋友,用朋友来培养仁德。

朋友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人际关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素质品行,往往相互形成重要的影响。据《论语·颜渊》记载,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曾子认为,道德修养高的人,乐于和有学问高的人结识,互相研究文化知识,一起探讨人生哲理,共同提高品德素质,培养仁德修为。这是儒家的交友观,主张以文会友,志趣相同,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孔子很喜欢交朋,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把社会的人伦关系分为五种,朋友为其中之一,并指出朋友就是志同道合的人,“道不同则不相谋”。孔子把儒家的仁义作为结交朋友的价值标准,注重对方的品德修养与价值取向,云“谋道不谋食”,提倡通过学问、修养来增进友情。这样既可以通过学习朋友的贤德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又可以与朋友一起研习仁德之道,扩大儒家仁义学说的影响,如“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相互辅助,以利于仁道的推行。曾子提出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是对孔子交友思想的继承。曾子这句话也启示我们,要有正确的朋友观。我们要以共同的志趣和价值观为标准,结交品行正直、思想纯洁、有学识、有品位的朋友,互相磨砺,共同进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第三十三章》。能够认识别人的人是智慧的人,能够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人。这句话,重在阐述个人修养的问题。老子提出了极高的修养标准:“知人”、“自知”。在日常生活中,知人与自知都是很难办到的。关于知人,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柏拉图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弱点,帮助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有同情和怜悯,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他搜出身上最后一个铜板,丢进了乞丐的帽子里... ...”“但是,他对你却不那么尊敬啊!”柏拉图说。“孩子,问题就在这里,”苏格拉底站起身来,慈爱地抚摸着柏拉图的肩头,说,“一个人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别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所以,我看人,从来不看他对我如何。”聪明的苏格拉底就是一个善于知人的典范。其实,一个聪明的人,能正确认识别人,也意味着对自己有清楚地认识。不只是认识自己的缺点,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优点,战胜自己的弱点;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创造出自身价值。自知之明固然重要,但正确认识别人也很重要,只有认识了别人,才能做到以人为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我更加完善。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唐·杜秋娘《金缕衣》。莫:不要。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劝你不要珍惜用贵重的金子制成的衣服,劝你要珍惜青春年少美好时光。

唐代职业歌伎杜秋娘作《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并无上乘的艺术技巧,含义也很单纯,却强烈地打动读者,引发其情感共鸣。其原因,就在于开头两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虽有人生短暂之慨,却无倡导及时行乐之意,而是劝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金缕衣”虽然华丽贵重,但如李白所言“千金散尽还复来”,她“劝君莫惜”;“少年时”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比金子更为贵重,所以“劝君须惜”。作者人老珠黄,感叹美好的时光一去不返,劝人要珍惜年华。遗憾的是,世间有太多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惜光阴,只爱金钱。这两句诗是千古传颂的名句,也启发我们年轻人,青春一去就不回头,不要过度地追求物质,注重名利,重要的是珍惜时光,趁青春年少设计好自己的人生蓝图,并为之而不懈奋斗。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黄金失去了有再得到的时候,青春消逝了,就永远不可能再拥有。如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要珍惜光阴,珍惜美好的青春时节,积极进取,不要等到年老体衰才来追悔莫及。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交:交往。这句话的意思是对朋友说话靠得住,有信用。换句话说,是人与人交往,要守信用。只有你信任别人,别人才会不怀疑你,这样才能做真正的朋友。汉朝有个叫范式的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情告诉他母亲,请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信”字都做不到,还有谁愿意和你相处呢?人人都诚实守信,那我们的朋友就越来越多。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因为朋友让你的路变得越来越宽。而一个人没有信用,就是有才能、有学问,却得不到人们的信任,终将无用武之地。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致:到达。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安静的修养自己,用俭约来培植德行。如果不淡泊,便无法表明自己的志向;不安静的修养自己,便不能够达到遥远的目标。诸葛亮在《诫子书》的开篇便告诫他的弟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这篇短文中,“淡泊”、“宁静”的气息处处弥漫。在这句话里,“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必要条件,而“明志”、“致远”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谓“淡泊”、“宁静”之极。然而,受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帮助刘备联孙权抗曹操,成就帝业,后又受托孤之任,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淡泊与致远可以说是来自于生命的亲身体验。“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从古至今,这种淡泊名利的思想就备受中国知识分子的推崇,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不二法门。其实,哪里规定过知识分子就必须粪土金钱,轻视名利呢?孔子就曾经说过,如果得来的钱是依靠正义,他就是当守门的小官也愿意。可见最初的儒家是并不排斥名利的。只是怕有的人在名利场中,面对花花世界,声色犬马,不能自持,失去了学者本性,才以名利为戒。这样,反将名利变成了知识分子的紧箍咒,时时刻刻防范着,紧紧束缚着他们,唯恐其越雷池半步。其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是通过正当途径得来的名利,又何必拒之千里之外呢?诸葛亮只是轻视名利,不为之束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