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容刷牙牙片有效果吗:砸开“金锁” 喜迎新 ——为京剧《金锁记》喝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45:16

砸开“金锁” 喜迎新

——为京剧《金锁记》喝彩

林永蔚

 

华夏彩瑞聚巴渝,百鸟争鸣饰峡江。

歌台舞榭颂盛世,推陈出新艺苑香。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的鼓舞下,为期16天的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在重庆大剧院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近年来,重庆市以“唱、读、讲、传” 为主导,着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催生了抗拒低俗文化的精神底蕴和建设主流文化的自觉行动。这届戏剧节充分展示了我市先进文化的创造活力和可喜成就,重庆参演院团的5部剧目都满载而归,其中京剧《金锁记》更是令观众好评如潮。观赏这出戏后,不仅让我们在京剧艺术的审美情趣中击节陶醉,而且在沉重悲凉、凄情惋伤的舞台氛围里,引发出了万千思绪,久久沉浸在这出戏的深刻主题之中。

 

《金锁记》原著作者张爱玲的作品常表现出社会文化剧变中营营众生的虚无惶惑,以及人性的脆弱和腐败颓废,从凄幽、秾艳、苍凉中揭示出以人为本的主题。她的作品相对于传统有着较大的突破,对此,中外许多评论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台湾编剧王安祈和京剧名家魏海敏别具匠心,2007年首次将《金锁记》搬上了京剧舞台。

为加强我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丰富广大市民文化生活,在市委的大力支持下,资深编剧韩剑光、导演李六乙和演员阵容强大、艺术底蕴深厚的重庆市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也精心打造出了这一着力创新的现代京剧。去年冬,京剧《金锁记》首次和我市观众见面。今年,在这届戏剧节里,经过精雕细琢的这出戏,再次在市文化宫剧场奉献给了各地涌来一睹为快的观众Fans们(粉丝)。

 

在空灵、混沌舞台上,京胡在孤独的叙说,似深沉无语,似流星呼啸,苍凉、孤傲、无边、悲怆——

一钩弯月静静的移来,这月,像一支眼,体味观察着苍穹黑暗……随着月的漫游,浑厚怆然的歌声旋入夜的星空,低回在混沌的舞台——

“三十载兮冷月看,故人觅兮影无还。月入窗兮红黄暗,朵云笺兮残泪弹。”

随着歌声的消逝,一阵唢呐刺破黑暗:似欢愉、似凄凉、似梦幻……伴和着一群僵尸的舞蹈;四乡八邻的说客、看客、有趣的、无趣的男女老少追逐着新娘的花轿,犹如葬礼的婚礼,在残酷的欢乐中进行——

舞台上的主人公的名叫曹七巧,她是麻油店小老板的女儿。

姜公馆二少爷是个天生的软骨病人,姜家用权势和金钱把这个“艳过牡丹的山野花” 娶回了家中。出身低微,名为“二少奶奶” 的曹七巧在这个没落腐朽,令人窒息的封建家族中、倍受婆婆、妯娌甚至丫环们的蔑视和冷落。

七巧丈夫是个“没有生命的肉体”, 然而,“虽然不是梦中所盼,却也是唯一的从嫁夫男。”她“千遍摇万遍扶唤醒僵死残念” ,无奈之中,却也只好“同投火化焰搏欢”。她在生活中无法得到爱欲的满足,就连她心里喜欢的小叔子季泽,也总是和她虚与委蛇。

十年媳妇熬成婆,成了寡妇的七巧分到了一份家产,她“告别了十七岁乡野村汉,告别了十七岁迷离春蚕。告别了十七岁风花夜晚,告别了十七岁花蕊天然。”当年“驾祥云天高地远,风送暖云雨丝缠。蝶恋花花蝶相伴,心澎湃销魂翅展”的憧憬早已灰飞烟灭。曹七巧并没有象所企盼的那样“堂堂正正活在人前” ,她早已带上了一套金黄色的沉重枷锁。这枷锁毁了她美丽的青春,这枷锁扭曲了她纯真的人性,她也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有着“疯子般的审慎和机智”的狠毒、绝情、病态的曹七巧既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害人者。她撵走了曾经情牵梦萦的小叔季泽,狠心的为女儿缠足,病态地在儿子、儿媳的情感中横加干预,活生生拆散了长安和新潮青年童世舫的依依恋情……最后,这千年“金锁”终于吞噬了七巧和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面对绝望,女儿长安在全剧临近结尾时发出了让人撕心裂肺的“天问”:“ 问—问—问,问苍天缘何欺花小,问大地怎不怜弱草。问万物野火劫掠去,问娘亲,问自身.忧自扰…….

“笑应着招魂儿离家渐远,魂如烟离人世无半点留恋。”七巧累了,她的肉体渐行渐远,直落得渺如轻烟,然而“月下的故事还没完,没完没了……没完……”

“看—— 一个个千年的背影,一声声青春的无语,一张张死去的面容. ,一代代生活的离奇!”

女儿走了……  儿子飞了…..

舞台大幕徐徐落下,音乐还在继续——观众们还凝望着舞台,追寻着故事下一幕的场景——

在沉闷昏暗的结尾里,哑巴娟儿寻觅,追逐着云开雾散后的太阳;我们好象也正奋力从光怪陆离的峥嵘岁月中走出,感受到了新时代空气中的清新芬芳。

于无声中听惊雷,砸开“金锁” 喜迎新。有了对黑暗的认知,才会感受到光明的可贵,才会激发我们对美好未来的追寻。我想,这就是此剧主题的所在吧。

时过境迁,旧时代早已远去。然而,环宇浩浩,在那些死寂的阴暗角落竟还能依稀看到“金锁”碎片的锈蚀,那“金锁” 的狰狞在国人心中也并非渺无踪影。毫无疑问,在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今天,“金锁记” 这出戏仍然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从另一角度评析《金锁记》,我们也看到了该剧在艺术创作中的“砸锁”迎新。

传统框架里的京剧,大多拘泥固定的程式和行腔,让人们很难将其与意象无限的张氏作品联系起来,而重庆京剧团的《金锁记》却园满地完成了为“张迷”和戏迷同时“演绎献艺”的艰巨任务。在《金锁记》的编排中,台上仅选择了七巧生命中的几个重大事件,以意识流与蒙太奇的手法,“虚实交错、时空迭映” 地表现出了剧中人虚实、真假、悲喜的情感变化,从中迸射出渴望、失落、压抑等等复杂心理。

京剧姓“京” ,时下许多新编京戏的创作者往往忽略了这一原则,让舞台上的京味清汤寡水。笔者自幼就爱好京剧,《金锁记》一开锣就闻到了台上飘出的京韵醇香。戏中唱词皮黄入调,吹唱合板,作品的深刻内涵及“华丽而苍凉”的独特戏味,获得了无比强烈的舞台效果。《金锁记》令人欣喜的成功制作,让人们对京剧艺术耳目一新。

 

不负原著,优美感人的文学语言是此剧的又一亮点。《金锁记》充分发挥了汉语中蕴含的丰富表现力,确实是艳而不俗,浓郁典雅,余香袅袅,沁人心脾。

你听:“风拂柳丝柳丝软,藤盘劲松松锐坚。……即达蓬莱谁欲返;身至瀛洲怎忍还。”——“都曾梦里相尝嗅,今日真为鸾凤筹。……转瞬间雨狂风骤,来不及温柔来不及羞。新花又生朽枝头。魂荡神游…. 任性漂游…”

这表现七巧和季泽若即若离,缠绵悱恻的唱词,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七巧深深压抑的情性。男女恋情是人性中的重要组成,我国古典诗集《诗经》开篇即是“关关睢鸠”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作者要有真性情,作品要表现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要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愚以为,《金锁记》唱词句句传神,字字珠玑,堪称文学珍品。不客气的说,那些村言俚语,市井之曲与之相比,确是有天渊之别的。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声中,新挂牌成立的“重庆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推出的《金锁记》是厉华、程联群、张军强、周利等一大批重庆“京剧人”,继承和发扬国粹艺术的成功之作。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扮演者程联群在京剧舞台上,塑造过许多端庄秀丽、多姿多彩的女性。当年她饰“凤氏彝兰” 是从小演到老,这次的曹七巧,又是从小演到老。《金锁记》二小时多的演出,她戏份特重,几乎时时都在前台。更难为她的是,从柴郡主、谭记儿、姜秋莲等雍容华贵的张(君秋)派舞台形象,大飞大跃地转换成曹七巧这样一个扭曲变态的人物,着实让人有些惊异,但这一转换恰好充分表现出程联群极具张力、日臻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

该剧演出后,本届戏剧节许多评委一致认为:“《金锁记》创作者吃透了张爱玲,吃透了那个时代,更吃透了戏剧规律与当代审美。”

对于程联群的表演,评委们更是交口称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著名演员刘彦君说:“联群的唱腔堪称一绝,听这出戏是一种享受,现在我又多了一位偶像了……”有评委竟当着程联群伸出拇指夸奖:“联群,你太棒了……绝对不会逊色于任何一位京城名角!”

 

南山秋菊吐奇蕊,一曲“金锁”喜迎新。

我们翘首期待,期待着联群老师和她的同伴们把重庆“菊坛”装点得更加富丽堂皇。

 

 

 

注:菊坛,京剧界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