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做完后注意事项:32、艾叶的用途和功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6:02:21

32、艾叶的用途和功效

艾叶

    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质硬,基部木质化,被灰白色软毛,从中部以上分枝。单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在开花时即枯萎;中部叶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暗绿色,稀被白色软毛,并密布腺点,下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近茎顶端的叶无柄,叶片有时全缘完全不分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序总状,顶生,由多数头状花序集合而成;总苞苞片4~5层,外层较小,卵状披针形,中层及内层较大,广椭圆形,边缘膜质,密被绵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两性花10余朵;雌花不甚发育,长约1厘米,无明显的花冠;两性花与雌花等长,花冠筒状,红色,顶端5裂;雄蕊5枚,聚药,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基部;花柱细长,顶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瘦果长圆形。花期7~10月。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亦有栽培者。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艾实)亦供药用,另详专条。同属植物野艾,又名:火艾、五月艾。高45~100厘米。中部叶1~2回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全缘或有锯齿,叶上面无腺点,近秃净,下面被白色丝状毛;上部叶近乎无柄,裂片狭窄如线.花期9~10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其叶亦可作艾叶用。

名称:艾叶

别 名:艾蓬,艾蒿,北艾,多花蒿,部台,红足蒿,医草,灸草,阿及艾,草蓬,香艾,狼尾蒿子,宽叶山蒿,家艾,黄草,野艾蒿,野莲头,甜艾,蒙古蒿,魁蒿,蕲艾,五月艾。

来 源: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药性:苦辛,温。

工 艺:春、夏二季,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晒干或阴干。

作用

主治(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用 法: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或捣汁。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注意事项:阴虚血热者慎用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艾叶作用与功效:散寒止痛,温经止血
。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症。

艾叶—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春夏之末花开时采摘,晒干或阴干后使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习俗。
中医认为,艾性辛、温,味苦,入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虚寒腹痛、崩漏下血、月经不调、带下病及皮肤瘙痒等。用艾做成的各种艾条、艾柱等行温针灸可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治疗各种寒痛症。常言道“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说明艾对维护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冬季寒风习习,门窗紧闭,空气对流少,是多种上呼吸道疾病的好发时节,而常用艾熏蒸居室,可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维护人体健康。
研究发现,熏蒸艾叶是对居室进行消毒杀菌的好方法。实验证明,用艾叶按1~5g/m2熏蒸30~60分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等14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对腺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熏蒸艾叶尚有一定的抗肺炎支原体作用,并可显著提高鼻分泌物中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增强人体免疫力。
实践证明,平时以艾叶每月熏蒸1~2次,在冬季及流感流行季节每周熏蒸1~2次,能使各种常见致病菌、病毒的数量显著减少,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艾叶气味清香,用其水浸剂或艾叶油外涂皮肤或嗅闻,除可抗菌、抗病毒外,还具有镇咳、平喘、祛痰、消炎及抗过敏等作用。学会使用艾条进行艾灸、熏蒸艾叶,可净化空气,防病健身。

艾叶性味辛温,能散寒止痛,温经止血。
   古人采集艾叶,制成药物入汤剂,或制成艾酒饮用,或取嫩叶做菜,或与肉馅混匀,包成馄饨食用。
   法国名酒“味美思”,即以艾叶作为主要香料。
   艾叶中提取的艾叶油,则可作为多种香水、化妆品的原料。
   将艾叶晒干捣绒,作为艾灸的原料,点燃之后在人体皮肤、表面上(特定穴位或患处)进行温灸,借艾火的热力透入肌肤,以起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艾叶插门口还可以起到驱赶蚊虫的作用。艾叶水泡脚可治疗月经不调。

艾叶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功效    2010-04-09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泻久痢,带下,湿疹,疥癣,痈肿,痔疮。灸治百病。

       艾叶的功效 与作用 功用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作用:    ①《别录》: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

  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

  汁又杀蛔虫

  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

  长服止冷痢

  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