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泰怎么使用:佛教心里医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4:48:33

     综观敦煌医学中的佛教医学,它包括了医理、医术、心理、气功健身、卫生保健等多方面。在7个石窟570多个洞窟近6万平方米的壁画中,包含着不少佛教医学成就。
   在许多寺院里都供奉有药师佛,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他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据说,药师佛曾立下12条誓愿,以救度众生,其中有几条就与人们的心理保健相关。如“所求满足”——使众生自由自在,纵横自如;“安立正见”——众生的一切烦恼都能解脱,可以获得正确的见解;“苦恼解脱”——能解脱一切痛苦和烦恼。    药师佛还有两个化身。一是药树王,专医人的肌体疾病(即生理疾病);一是如意珠王,专治人的精神疾病(即心理疾病)。据《法华经》记载,服了药树珠就能治愈肌体上的病痛;服了如意珠就能使人如意,精神方面的疾病便可治愈,从而使人心旷神怕,身心安乐,康常乐。可以说,药师佛既是大医生药王,又是出色的心理学家,是众生健康的保护神。
    佛教关心人类心理状况,关心人类的各种苦难。从某种义上说,佛教对人类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贡献,它的所有教义都是对人生的价值、意义作出自己的特定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赋予它们生动活泼的
心理学解释。

一、佛教和心理健康
宗教作为宗教需要者的一种虔诚而又虚幻的心理需要,许多教徒从宗教的信仰和仪式中激发出特殊的情感体验,获得内心的安宁和解脱。佛教给其他信仰者也同样有一种寄托感,在客观上能使他们走向心理平衡,有利于身心健康。   
佛教许多内容都离不开“烦恼”,这与人类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烦恼”更多,妄想、抑郁、焦躁等心理上的不平衡,都可归结于佛教所说的“烦恼”之中。1979年3月,国际劳工局在日内瓦宣布:“任何社会中,每10人就有1人在一生中思有或曾患有某种心理障碍,到本世纪末,全世界严重心理疾病如精神病人总数将达2亿人。”据调查,1982年我国各地区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3%—7%,精神发育不全患病率为3%。8%,而神经衰弱、情绪障碍、适应障碍等诸种常见的心理问题总数则是上述精神病的8~10倍。
佛教以种种教义约束人们的身心言行,而某些心理健康手段或许能为现代人提供某些启示。佛教中许多心理健康手段也确实为广大公众所知晓,有的还随着现代心身医学的进步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客观上,佛教具有某些心理保健作用。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外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管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馅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盅和气二陈汤。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天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这首读起来琅琅上口的“醒世歌”,在社会上流传至今,是佛教对人类心理健康的综合表述,它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劝诫人们要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就要消除世间的诸种烦恼。如果我们从正面角度,剔除其不够积极的成分,化消极为积极,对我们心理平衡,消除内心障碍,保持心理健康十分有益,读者不妨多读一读。

        二、生理变化与心病
    佛教认为,人的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异相互影响,生老病死是必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在心理上也有必然的反映。   
《摩诃止观辅行》说,一个人的生命依赖着呼吸,其心理状态会影响到呼吸。因此,呼吸状况反映了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例如,当我们愤怒时,呼吸的气息就会变得又急又粗;当我们心里安宁时,呼吸就会微细绵长。《释禅波罗密》第2卷说:“呼吸像风的人,心中一定散乱;呼吸似喘者,心情结滞不畅;呼吸如气流,身体易倦怠。只有守住细微的呼吸,心情才能宁静,并进入禅定境界。”   
中国传`统医学也认为,人所发出的声音与其内脏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反映出他一定的心理状态。因此,中医从闻言语和听声音可以分析诊断疾病。在无形病变时,呼吸突然增粗变快,多是情绪激动;长嘘短叹,常为悲伤较深、忧思过极所致。可见,中医理论、佛教观点与生活实际是相互观照的。   
佛说:“念念生灭”由于人的生理变化、心理现象也时时变化着,此生彼灭,此灭彼生,依此反复。佛教运用观想呼吸的不同方法,透过心理的力量改变呼吸,从而达到治病效果,这实际上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复杂变化过程。佛教修定方法,也可以通过心灵的力量产生人体生理变化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如:定心病处、止心丹田、住心足下、系心脐、息心法界,认为把心理力量专注在身体的病痛部位、丹田、脚底、肚脐,放宽心胸,都可以使人产生生理变化,调和机体,排除杂念,从而使疾病痊愈。
 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十分重视心理治疗,并采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技术,不仅治疗情绪不稳定和精神障碍,而且对某些躯体疾病的治疗也很有裨益。  
   
三、心病的治疗方法
 《教乘法数》认为,烦恼无边无量,其对治方法也不可尽数,有“八万四千尘劳(烦恼)”就有“八万四千种对治法门(方法)”。佛教还采用神秘的、内省似的证悟,从日常生活做起,强调修心,把人们的日常行为与修心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以下是佛教常用的心理对治方法:
   (1)不净观。观想境界不净的现象,对治贪欲心特别强的众生。
   (2)慈悲观。观想众生受苦受难的现象,平息嗔恚之心。
   (3)因缘观。观察人生的因果关系和生老病死,破除愚笨痴念。
   (4)数息观。注意默数自己的呼吸,从一至十,周而复始,以消除散乱之心。
   (5)念佛观。念佛的名号、智慧、功德、庄严的身像,达到入静禅定。
   (6)观心观。不必假想,而是直观心性。据说“观心法”不仅可以治愈心理疾病,而且可以治愈生理疾病。

四、烦恼的产生和治疗方法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
    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维磐生死等空花。

 这首偈说明自性本体是光明遍照的,只有一念不生其全体才能显现,如果有意识地断除烦恼或趋向真如,都是和“无念”背道而驰的。这是禅宗对“烦恼”的解释。“烦恼”二字来自梵文,佛教把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都称之为“烦恼”。它认为世界万物由因缘而生,或由心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属性,也不是一般认识所能把握的。因此,各种情绪和欲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认识活动,都是烦恼。贪、嗔、慢、疑、恶见等都是烦恼的根本。烦恼是诸苦的根源,是生死轮回的总因。以佛教烦恼两大心识的性质来看,“心病”是由烦恼产生的,无尽的烦恼可归纳为八万四千种即“八万四千尘劳”,这些烦恼是因为执著于自我(即“我执”)引起。佛教还把“心”的作用概括为三大类烦恼:
 (1)六根本烦恼。贪、嗔(意怒)、知、慢、疑、恶见等。
 (2)八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3)十小随烦恼。愤怒、仇恨、结怨、虚狂、奸诈、欺骗、候傲、迫害、嫉妒、自私。
《百法明门论》则把八万四千烦恼浓缩为“贪、嗔、痴”三种“尘劳”。它认为人们的根本烦恼就在于三个字——“贪”,心贪男女和五尘境界,于他于己起贪染心;“嗔”,就是憎恨,喜爱争论是非,从而感受其人、事、物的烦恼;“痴”,就是不明事理,如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与生俱来的“无知”。夜郎自大,以我为中心,自卑、多疑、嫉妒、悭吝、欺骗等,都是由“贪、嗔、痴”引起的烦恼。   
人的吉凶福祸,是因为人的“心”不时有各种烦恼和意念,然后会诸于言行,成为招引吉凶的基因,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习惯和性格,并影响命运。因此,“心”成为“心念—行为一习惯一性格—命运”连锁因果的根源和个体轮回的根本所在。只有据弃一切愿望,心无所求,对周身事物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才能彻底摆脱“烦恼”,达到“涅的境界”。

    现代心身医学认为,心理疾病是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在思想、感情上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结果使人不能战胜由挫折困难和失败所带来的种种困扰和烦恼,丧失了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从佛教所说的“烦恼”来看,它与现代身心医学相适应,并且,佛教所指的“烦恼”是一个更为广泛的心理病因范畴,它比我们一般意义的“烦恼”意义更深广,更具体。
 (一)不自寻烦恼
生活并非只有阳光,漫漫人生并非都是坦途,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烦恼”,也常为“烦恼”所困扰。其实,所谓“烦恼”都是自找的。不信么?你把自己感到烦恼的事情说给别人听,别人并不会像你那样烦恼;同样,别人的烦恼对你来讲也未必是烦恼。
因为,烦恼只是个人主观情绪的体验。   
在现代生活中,竞争、快节奏很容易使人“烦恼”,烦恼好似一阵情绪痉挛,它使人陷入心灵痛苦的深渊,难以自拔。倘若我们沉洒在烦恼中,就会“剪不断,理还乱”,心里就会更烦恼。也许,你想忘掉它,可是它像幽灵一样跟随你,使你无法摆脱。   
下面,有几种方法可以避免和消除烦恼,当你烦恼之时,不妨一试:
(1) 做一件你最喜欢的事。
(2) 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和精神一些。
(3)走进你熟悉的社交圈。
(4)拨打心理咨询热线电话。
(5)给好朋友写信(或拜访他)。
(6)对自己感到烦恼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二)不贪欲
《百喻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穷困潦倒的人,靠替别人做工赚得一件粗劣的衣服,于是穿在身上。有个人见后对他说:“你祖辈显贵,出身于名门,为什么还穿这种衣服?今天我教你一个好办法,你就能得到国王赏赐给你的华丽衣服。”穷人欣喜若狂,只见那人烧起一团火,对穷人说:“现在你脱下这粗劣的衣服,把它烧掉,然后在这里等着国王的赏赐。”穷人欣然脱下衣服,投入火中,赤身裸体地等着,企盼国王赏赐衣服,其结果可想而知。
    佛教把贪欲放在“贪、嗔、痴”三大根本之首,其目的就是要告诫人们不可贪心。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得无厌者往往适得其反。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贪心者心里常是患得患失,内心不平衡,总有一种得不偿失之感,这样容易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医学家们也常常劝告人们不要太贪心。《老子》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它把欲望、不知足、贪婪看得比罪过、祸害、过失更大。所以,中国自古就有“知足常乐”、“适足则止”的名言。

    佛教更是提倡“知足”,力戒贪欲。在京都龙安寺的寺院里,藏有一个平水钵,上面刻着四个字“吾唯知足”,以儆告善男信女。成都文殊院曾编印《佛教三世因果文》,其中《想一想》这样说:“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像那位穷人贪婪,最后连粗劣的衣服都失去了,只能赤身裸体地等待奇迹出现,更是以生动的故事给人以启迪。
    (三)适足则止,知足常乐
    佛教主张戒贪,并不是要人们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而是主张“适足则止”,切不可强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适足则止”呢?
    (1)保持无祸而不追求有福。古人说:“福莫大于无祸,利莫大于不失。”因此,当你拥有某些东西时,应当有知足感,而不要贪求自己难以得到的东西。一个人一旦贪心不足,行为超过自己能力限度,常容易招致损失和灾祸,结果往往连已经拥有的都会失去。
    (2)审慎行事而不贪欲图利。只知有利可图的益处,却忘记了由此而引起的祸患。尤其是在贪欲的支持下,违反事物本性,其结果往往害了自己,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3)心情开朗而不患得患失。贪欲往往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和不愉快,而患得患失又刺激贪欲增大,于是这种恶性循环使人身心疲劳,人际关系紧张。记住这样一句话:“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

五、嫉妒的产生和治疗方法
    《百喻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师父带着两个徒弟,师父患了脚病,便吩咐两个徒弟每人负责侍候一只脚,随时加以按摩。这两个徒弟常常相互嫉妒憎恨,怕师父说另一只脚被侍候得更好。有一次,甲徒弟走开了,乙徒弟就抓住甲徒弟负责按摩的左脚,用石头猛砸。甲徒弟回来后见到师父的左脚被砸断,一气之下,也把乙徒弟负责按摩的右脚打断。
    嫉妒是万恶之源。两个徒弟因嫉妒,把师父的双脚都打断了,害得师父成了无脚的残疾人。嫉妒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不健康心理现象,它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多种复性情绪,一个人优越的天资、突出的成就、丰厚的财产、祟高的威望等等,都是某些人嫉妒的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如果嫉妒者对他所嫉妒对象的重视和关心比较轻时,他的嫉妒只是陷于一种焦虑不安和情绪低落的状态之中;第二,若对嫉妒对象表现出强烈重视和关注,他可能会有恐惧和绝望感,可能发展成憎恶、敌视、仇恨等恶劣情绪,在行为上表现出恶意中伤,甚至产生攻击性、破坏性的行为,像上述故事中的两个徒弟就是如此。
  佛教认为,嫉妒是烦恼产生的根源之一,它不仅危害自己,祸及他人,还会因为“因果报应”而殃及子孙。《迁善录》就有这样的故事:宋朝大夫蒋瑷有九个儿子,个个都身体残废,不是驼背、破脚、手足不能屈伸、瘫痪,就是疯癫、愚痴、耳聋、眼瞎、哑巴。子皋见之而问,蒋瑷说:“我平生只不过经常要嫉妒比我高明的人,喜欢奉迎巴结我的人。我怀疑别人做的善事,坚信他人做的恶事。见别人得到好处就像自己损失了什,遇到别人有
损失就好像自己得到了好处。”子皋说:“这是你嫉妒的恶报呢,你应当改过向善,还可转祸为福。”蒋瑷便痛改前非,广修善行,几年后,他九个儿子的毛病都逐渐痊愈了。
当然,这只是佛经因果报应的故事罢了,但它劝人们要免除嫉妒之心,这是消除烦恼的办法之一。确实,在现实生活之中,嫉妒作为一种病态心理,危害极大,嫉妒者往往不择手段地采取种种办法,打击其嫉妒对象,既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又影响他人。因此,佛教劝诫人们不要嫉妒,在今天仍是有益之举。   
人都难免处于妒火的煎熬之中,一方面自己产生嫉妒心理,一方面则被他人嫉妒。因此,熄却妒火既要消除自己的嫉妒心理,又要防止被别人嫉妒。
(一)摆脱嫉妒情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长处,不要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要注意开发自己的潜能,防止病态的“自尊”和“自卑”。
(二)不断充实自己。对他人和自己之间的差距,要以自己的努力去缩小,而不是损害他人;如果能以进取心来激励自己,在充实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落后状况,嫉妒之火自然就会变成奋斗的激情。
(三)转移嫉妒视线。如果自己有成就,容易成为嫉妒对象,这时应当学会保护自己免受嫉妒,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转移视线。一方面将自己的优势加以弱化,藏而不露;另一方面要夸大嫉妒者的长处,使之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减少其嫉妒心理。

六、牢骚的产生和治疗
 佛经上有这样一首偈;
 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嗅吐妙香,
 心中无嗔是净土,无染无杂是真常。
然而,“无嗔”者总是少见,生活中常有牢骚满腹、嗔怒无常者,他们总是因此而烦恼不已,以致于自食恶果。因此,佛教告诫人们要平息嗔怒之心。
贤愚因缘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波斯匿王率大军路过佛陀讲经说法的道场,听到一位出家师傅诵经的声音特别宏亮,便愿布施十万文钱,让佛陀请那位诵经的师傅出来和他相见。可是,当波斯匿王见到那位师傅的相貌后,心中十分后悔,他根本没有想到,那声音清脆宏亮的诵经者,居然相貌丑陋,身材矮小。他便请教佛陀其中的缘由。
佛陀说:从前有一位名叫迦叶佛的圣人圆寂后,国王命令4位大臣负责为迦叶佛建一座很大的塔。可是其中一位大臣牢骚满腹,懒散怠工,国王就责备他,那位大臣更加愤怒不已。但是塔建成后,这位大臣又认为这塔庄严,就布施了一个宝铃安装在塔上。
佛陀说:因为那位大臣的牢骚和愤怒,所以五百世中身材都矮小,相貌丑陋;又因为他挂了一个宝铃在塔上,所以他声音非常宏亮悦耳。
佛教把牢骚和愤怒说成能影响人的身材和容貌的恶习,其意在劝诫人们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心怀嗔怒和怨恨,否则就会烦恼丛生,自食恶果。   
发牢骚是我们都曾体验过的激动情绪。古人认为,牢骚满腹易怒者,有损健康。张从正《儒门事亲》曰:“怒气所至,为呕血,为食泄,为煎厥,为薄厥,为阳厥,为胸满肋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消瘅,为目暴盲,耳暴闭,筋解;发于外为疽痈。”   
现代心理学认为,发牢骚者,怒发冲冠,脸色初赤后青者占19.3%,脸色变青者占25.8%;眼球多突出,视线亦有变化;咬牙切齿,唾沫四溅;声音发抖,吐词不清。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经常发牢骚者,最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佛经说:“心净则佛土净。”一个人若能自净其心,就能凭借自身的善因,得到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净土),那么,一切烦恼都会远离自己。因为修行之身,身心的抵抗力增强了,对外界的刺激都会以“平常心”见之,无名的烦恼也会因此而消失净尽,那么自然就不会有牢骚,不会有嗔怒。在生活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消除牢骚:
 (一)远离“导火索”。牢骚满腹并非无缘无故,它往往是因外界刺激的“导火索”而引发。因此,我们应当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曾有这样一首偈唱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头无挂若闲事,便是人间好时节。”只要我们不为闲事所束缚,即可以通禅而与牢骚无缘。
 (二)转移“兴奋灶”。发牢骚时,大脑有一个强烈的负性情绪“兴奋灶”,因此,要消除牢骚,可以将此“兴奋灶”加以转移,转移方法有多种,如听音乐、欣赏名画、进行运动、参与娱乐等。佛教阶汗悔、念诵、修禅等也是有效的方法。
(三)默念“暗示语”。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意识可以使己平息牢骚。在即将发牢骚时,我们不妨默念“暗示语”:“不要发牢骚!”“发牢骚有害健康!”等,默念暗示语常可以自我警觉而免发牢骚。

七、妄语的产生和治疗
佛教对人们的语言也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比如在佛教“八正道”里,“正语”就要求人们说话不要违背佛理,不要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要说真实而且与人融洽有益的话。在“五戒”中就有“戒妄语”的戒律,并为出家和居家的弟子共持。
语言是人类交际、传达信息的重要工具。每个正常的人都能运用语言说话,就像每个人都用腿走路一样极其平常。然而,佛教就是在平常之中体现其教理,它对语言也进行了规范。如果说,现代人把语言作为联系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技巧加以讲究,那么佛教则把语言作为一种直接的心理健康手段。
佛教的“妄语”有四个方面的内涵:(1)妄言,指口是心非,欺证不实;(2)缔语,指花言巧语,油嘴滑舌;(3)恶口,指辱骂诽谤,恶语伤人;(4)两舌,指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因此,佛教的“戒妄语”就是要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语言。对于违反这条戒律的人,佛教认为不仅会造成诸多烦恼,而且还将受到因果报应。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尼名叫  微妙,她以自己过去所遭受到的因果报应劝告许多尼姑们“戒妄语”。原来,微妙比丘尼曾是一个阔太太,但没有生育能力,后来她丈夫娶了姨太太并生了个男孩。她嫉妒姨太太,悄悄把男孩杀了。事后她不是仟悔自己的罪过,而是发恶誓:“如果我杀了你的儿子,我的丈夫会被毒蛇咬死,我生的孩子会被水冲走,被狼吃掉,而且会自己吃亲生子女的肉,我自己会被活埋……”妄言恶誓的结果是一一应验了。她先后嫁了三任丈夫,就在同第三任丈夫新婚几天后,丈夫死了,按当时习俗,妻子陪葬,她被活埋了,幸亏有盗贼盗墓取宝,她被了救出来。于是,她请佛陀度化,而且修成正果,成为微妙比丘尼。
佛教从因果报应上阐述了“妄语”的恶报,这显然是唯心的。但从心理角度来说,“妄语”者往往因违反自己的良心而自责,易造成心理紧张不安,这是不利于健康的;尤其是“妄语”者欺进诽谤、挑拨离间、花言巧语,最容易造成人际关系障碍。它虽不会像佛教所说的那样得到恶报,但会失去人们的信任,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佛教“戒妄语”不仅对其信徒具有语言规范作用,而且对人际语言沟通也是极好的指导。它是我们进行语言沟通的必备的原则,对促进现代人际关系、沟通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语言学教授格勒斯指出,为了准确而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人们在语言上应该采取“合作原则”。其中就要求语言质量必须具有“真实性”,这与佛教提倡的“戒妄言”相近;在方式上要求言辞清楚,避免含混不清和花言巧语,这与“戒绩语”相近。   
英国语言学家提出了语言沟通的“礼貌原则”,其中就要求多赞扬他人,少贬损他人;要与人一致而不是“搬弄是非”;要富于同情心而不是“恶语伤人”。   
美国斯坦福大学语言学家赫伯特和伊夫则认为语言沟通应讲究“现实原则”,说话要根据实际情况,避免荒唐的语言,不能让人感到其说话花言巧语和所谈的事实、情况、状态违背常理。这些观点都与佛教的“正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八、五欲的产生和治疗
《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上:“五欲烦恼,犹若瀑流,漂溺有情人生死海,汩没流转,难有出期。”所谓“五欲”就是财欲、淫欲、饮食欲、名欲和睡眠欲,也有指五种感观欲望的。五欲烦恼有如瀑流,能够漂溺一切众生到“生死海”中,沉浮不己。   
佛教出家僧尼必须遵守佛教的戒律清规,其实质就是禁欲,自觉约束行为和心理活动,不被五欲烦恼所引诱。佛教甚至认为,眼欲得好色,耳欲得好声,鼻欲得好香,舌欲得好味,身欲得好触。这色、声、香、味、触都是众生易得的贪欲,也在禁止之列,这样便形成了诸多戒律,以达到禁欲的目的。而在五欲烦恼中,淫欲是首当其冲的,“戒淫”成为佛家禅定的“加行”,佛教还编有许多“戒淫”的故事。   
在诸欲中,危害最大的是淫欲。《楞严经》即以阿难惑于淫术为“缘起”,当时阿难因乞食,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喜欢其美貌,便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将阿难摄入淫席,淫躬抚摩。释迎得知此事后,立即宣说神咒,以文殊师利咒消灭恶咒,将阿难和摩登伽女提将归来,教诲摩登伽女修得正果。《楞严经》又举例说,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说行淫事非杀非偷,不会有业报,说话间其女根突生猛火,堕入“无间狱”。所以淫欲乃众生轮回的直接“惑业”。   
《四十二章经》也说:“出家沙门,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因此,欲爱不净,是生死之根,众苦之本。   
在佛教这些戒淫理论指导下,僧尼绝对禁止与异性交合,“染心相触”,有亲密行为,而且禁止独自手淫。大乘佛教还戒及心念的起动。在寺院里,早课通常念诵“楞严咒”为始,而这是梵语译成的汉字,说的是佛陀救其弟子受惑于摩登伽女的咒语。念此咒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性欲的诱惑。   
在佛学中有“恶业发相”的说法,其中“淫业发相”乃于坐中见淫秽之相而动心,或忽思邪淫之事,乃至于被此欲念所逼恼,行邪淫或手淫等事,佛教认为这是宿世行恶必感的恶果和心理的恶性变化。   
佛教戒淫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僧团清誉,宣扬佛教脱俗离欲,另一方面是为了给修禅提供良好的条件。从气功角度来说,现代气功的实践表明,性生活是进入高深气功态的障碍,因禅定的需要而设戒淫,自有其有益的成分。但是,对于世俗之人来说,戒淫是违逆人性的行为。现代性学认为,性生活不仅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新生命的诞生,而且对生命个体来说,也是一种有益健康的行为,正常和谐的性生活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过佛家的戒淫生活,而应当学会夫妻双方的性和谐之道。

  佛学小常识
   佛教传人我国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涉及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教义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规范,而且与人类的生命健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包涵着心理保健、医药治疗、禅定修持、武术强身等方法。
    佛教就是以佛陀释尊为其开祖而尊祟信奉的宗教,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约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建于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逐渐在欧美地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