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的硬盘质量:文化强国方略[12.4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2:36:10

文化强国方略 

 Post By:2011-10-27 14:34:00

十七届六中全会主题重大、内涵丰富,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通过的《决定》就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重要部署、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读者朋友更好地学习理解、把握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人民论坛杂志近期将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解读全会精要。本期“特别策划”在约请专家归纳分析六中全会主要亮点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文化强国方略”这一主题展开。

实现文化强国这一目标还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关键点在哪?具体要搞好哪些方面?本期专题结合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文化自觉”、“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公共服务”、“文化产业创新”等关键词进行了深入解读。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战略构想的提出与部署,体现了深刻的文化自觉,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必将凝聚起推动改革创新的强大力量,开启中华民族复兴的崭新阶段。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六中全会八大创新点

在新中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世界文化潮流有一个规律性,那就是世界各国跟着世界前三名走,前三名引领世界发展潮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前三名,世界就跟着资本主义的感觉走。社会主义处于前三名,世界各国就跟社会主义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较量,终究靠实力说话。经济发展是实力,是火车头,是“牵引机”,“牵引”世界经济发展。发生“牵引”影响的是文化。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名,所以就有了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其实,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建设有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个历史建设任务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翻身”。中国人民从1840到1949年,用了100年的时间,在反帝反封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始终围绕着时代的主题构建与创造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文化。到了1949年,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第一个任务。

第二个历史建设任务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实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文明富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历了“阶级斗争扩大化”政治文化的错误与曲折。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三十余年的大发展,在继承和创新红色文化中,在批判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中,在与各种“西化”思潮与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博弈中,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这200年的社会转型,是我们考虑所有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这样,我们的文化建设才会有历史的依据、现实的依据、民族的依据。

提出了新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新命题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一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科学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创新,推进文化创新,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一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新实践;二是各文化部分,科学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文化精品与大众文化协调推进;四大基层文化,城市社区文化、农村乡村文化、国企民企外企微企之企业文化、校园军营机关事业单位之“单元文化”同时并举,专业文化教育科研医学队伍与广大群众同时从事伟大文化创造。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人本主义为核心

一是《决定》反映了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提出了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奋斗目标;二是以人为本,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进行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三是提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四是提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文化建设途径,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新论断

正是因为如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吹响了“百年大进军”的文化号角

一是奔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要整合文化资源与文化力量,启动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步伐,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奔向新中国成立100年,要通过深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再创造和集成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梦想。

提出了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文化精品、杰出作品的奋斗任务

一是把其作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鼓励中华儿女为此而努力。二是指出了具体实现途径。那就是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对如何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繁荣作出了新部署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二是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五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六是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提出了用三支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体系

一是党的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三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原动力”队伍建设。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导)

为何当前提出“文化强国”战略

——访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副主任周熙明

为什么说已经到了文化强国的时候了

人民论坛记者:有专家解读指出,“建文化强国”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最大亮点。您怎么看待文化强国这一崭新理念和思路?为什么会提出“文化强国”的理念?

周熙明:把文化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实际上这是第一次。尽管之前有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还有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但是直接以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发展繁荣作为主题,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央全会的首次。

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文化强国的时候了。从国内来看,最切近的一个理由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为文化是一个低耗能、高效益的产业,各地也都在积极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突破点,以期文化产业能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国外学者也认为,旧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也使人类面临一些困境,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等都逼着我们转变。所以有人认为,经济时代已经结束,文化时代已经来临,未来的时代是以文化来引领的。在过去的经济时代,文化处在幕后,而如今文化已经走到了前台,从配角成为了主角,走到了舞台的中心。我们的党中央站在了世界文明的潮头来看待、探讨未来文化发展趋势,引领未来文化发展的新的道路。

我对六中全会有一个总体的认知,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有深刻的认知;对文化的本质性力量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对文化发展的独特规律有新的认识;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身上肩负的文化使命有一种深刻的自觉。我们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保卫者、创新者,也是先进文化的主导者;这也是对过去我们发展文化、搞文化建设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反思;对最近一轮将近十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实践,有深刻的总结。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文化强国”的崭新理念和思路。

实现了这些突破,也就对文化强国有了新的定位

人民论坛记者: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我们已经做了哪些准备?还需要哪些突破?

周熙明:如果除开一些细节、一些技术性操作性的问题,从十七大到六中全会,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实现了一些突破,最重要的是对文化的功能有一种崭新的定位。

一是突破了很长时间以来某些时候对文化功能的狭隘的碎片化的理解,放宽视野看文化,看到文化的各种面相、各种维度。文化不像其他具体的事物,文化就像海风吹拂之下,各种海浪涌起,向着各种可能性的方向绽放。文化不会固定成一种样式,它会不停地自我复制和自我表现,这是文化的本质特性。

二是突破了表象化和纯功利化的理解的局限,把握了文化的本质性力量。

三是突破了古典时代和经济时代对文化思考的方式,为未来中国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是突破了对传统简单肯定和粗暴否定的一种局限,能够坦然面对传统,进行创新。一方面,传统文化是祖宗留给我们的资产,我们作为子孙,应坦然接受;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祖宗留给我们的是债务的话,我们也应该父债子还。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文化。

五是突破原来旧的意识形态、“左”的意识形态留给我们的一些有害的思维方式,真正为未来新的一轮解放思想开辟道路。比如说一种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斗争思维方式,这是要突破的;还有一种泛政治化的思维方式,不管什么事情都要用政治标准来评价,不管是娱乐的还是文学艺术的,统统都把政治的标准放在一个过高的位置上;还有把重要的东西变成唯一的东西的思维方式,我们也在突破;还有就是重理轻情,我们总是在说道理,过分关注生活中真假对错的东西,而过少地关注生活中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这个我们也有所突破;还有就是重主义轻生活,以前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主义在先,而不是以生活实践为根本。共产党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生活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

当我们对以上这些都有所突破的时候,我们也就对文化发展有了崭新的定位,再也不把文化看成是一种经济工具、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而是正如联合国上世纪80年代所说的,“文化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评价发展水平、发展质量的指标。”

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是一种创新

人民论坛记者:本次六中全会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您认为在考评文化发展的时候,应注意哪些方面?

周熙明: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是一种约束机制、一种制度安排。有一种硬性的考评机制的话,就必然会促使各级政府、各级领导认真地、均衡地考虑文化的发展,既要考虑人民群众物质上、生活上的改善,也要考虑精神生活的改善,两方面均衡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反过来又指导、规范实践的日趋丰富多样的价值信仰系统、认知系统和审美系统。文化引导人类不断地超越现象、个别和当下,进入本质、普遍和久远,是人类的意义之源、力量之源和秩序之源。从长远、本质、普遍看,文化无坚不摧,从当下、个别、现象看文化又极其脆弱。以自由为灵魂,以追问探索为动力,以保障提升生命为依归,文化发展具有渐进性、非爆发性;文化的存在具有弥散性、附着性、自相缠绕性;文化评价基本坐标的价值具有中立性。文化是道和器的结合,有其物的一面。任何精美的文化总要弥散性地承载于物之上。文化也可以进行数量上的描写和描述,这是可以考评的。当然,真正关乎精神、道德、信仰、价值的东西,不大像经济数据那么明确,考评也会带来一系列新的既有弹性、也能够大致判断是非的标准。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种新的开始,至于细节上的操作,怎么样准确评价文化发展上的功与过,还有待我们探索。

人民论坛记者:当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来着手?

周熙明: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人民论坛记者杜凤娇采访整理)

“文化强国”的几个标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转变发展方式处于关键时期,同时面临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风险和新的发展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国内国外两个背景

从国内层面看,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首先,我国经济总量大幅跃升,2010年人均GDP已达4300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越过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城乡居民对精神文化的消费意愿明显提高,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供给不足。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顺应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更好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其次,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看,不仅包含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包括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健康、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的精神文明目标。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使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目标更为清晰;再次,建设“文化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由于文化产业以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加工对象,具有消耗物质资源少、成长性好、发展空间大的绿色经济特征,从而成为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换言之,作为新兴产业和绿色经济的文化产业发展得越快、规模越大,对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从而有利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要求。

从国际背景来说,当前欧盟一些国家,如希腊、意大利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失业率高企、经济衰退,全球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一花独秀,经济发展态势基本良好,并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经济硬实力快速成长的同时,文化软实力虽然近几年来有所增强,但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提升阶段,显得比较弱小。特别是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面临国际新秩序重建中,我们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谐文化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毫无疑问,中华文化的智慧和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工具理性、个人主义、超前消费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通过建设“文化强国”,从而提高和充分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从而为克服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强国的五个标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味着我国将实现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而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内容大国,成为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肩的文化强国。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中华民族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崭新面貌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自1840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和志士仁人为民族复兴而流血牺牲、艰苦奋斗的百年梦想和热切期盼。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强国”呢?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衡量:

一是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充分激活,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文化发展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作品和精品节目,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国际社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影响力。

二是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竞争力大幅提高,占到GDP比重的8%到10%左右,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文化产业集团,能够与迪士尼、时代华纳、贝塔斯曼、索尼等国际跨国文化传媒产业集团展开竞争,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引领潮流,在世界舆论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三是文化人才辈出、济济一堂,既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的宏大文化人才队伍,同时也要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和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形成有中国风格、国际表达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创新的生动活泼局面。

四是文化贸易特别是版权贸易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版权贸易长期以来逆差严重的尴尬局面,实现从国际文化贸易大国而转变为国际文化贸易强国的战略目标,与我国未来作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强国和贸易强国的地位相适应,在世界文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能够提出引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各项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改变目前国际议题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状态的不利地位。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魄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快改革管办不分、条块分割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要素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环境,促使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组合,为文化发展和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更大程度地发挥全社会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活力,实现文化的社会化发展的新格局,从而进一步降低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更多的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混合经济的文化经济形态。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加快文化发展的法制化进程,逐步改变目前以政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单一做法。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要求,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文化政策上升为法律,从法律的角度界定政府与市场、公民文化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关系,使文化发展和创新活力进入法制化的轨道。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遵循文化艺术发展和创新的规律,既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同时也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避免采取粗放发展的传统方式发展文化,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反对一刀切,不搞文化“大跃进”,从而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

打造文化强国的三大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去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发展也需要有经济实力,这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我们一个最大的优势。

第二个优势是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同时又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化的节点。目前公民对文化消费需求很旺,这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个优势是群众和社会各个方面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非常高,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性非常高,放开市场准入后,很多民营企业进入文化领域,参与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在这方面投资很踊跃。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五千余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经使我们建立起民族的自信心。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我们同样能够创造文化建设的世界奇迹。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文化强国:宏观微观路径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国文化的源泉。我认为这个源泉在人民大众当中,在社会生活当中,在人民的创造活动当中。

从宏观看,应注意到三个方面

首先,上下结合。“上”指政府、领导。政府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文化改革,包括文化体制、组织、结构等,通过全面的文化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文化环境,给文化人“松绑”,让人敢想、敢做、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起作家、艺术家、文化企业家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文化是文化人主体的创造,如果有过多的束缚,就很难创作出传世经典的文化作品。“上”应宽容,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从“下”来说,文化创造主体应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今天的文化创作是为弘扬中华文化、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而肩负重任。如果没有这种责任感、使命感的话,就很难创作出好的文艺作品、高水平电影、高质量电视,很可能沦为粗制滥造。文化人应该沉下去,沉到人民群众中去,细心体会群众心声,真正领会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其次,雅俗结合。现在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大家都喜欢看些通俗的、流行的、娱乐的东西。如果听任俗文化泛滥而不重视雅文化的话,我们从文化作品中所受到的启发意义就会

越来越少。现在很多文化作品只是单纯的搞笑,比如我有一次到一个地方看到的文艺表演,已经到了粗俗、庸俗甚至色情的程度。这样就失去了文化真正的性质和价值,已经不是一种精神的创造而沦为庸俗的表现。这种文化实际上是对社会对人们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种亵渎。

雅文化应该是“正俗文化”而不是“邪俗文化”。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雅文化,加强雅文化的教化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质量,展现中华文化应有的精神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有经典文化的出现。现在每年长篇小说成百上千,真正留下来的能有多少呢?电影电视剧充斥荧屏,但是真正算经典的能有多少?这中间有大量的泡沫,在短时间内就会破灭,它们的价值、意义根本无从谈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一下,究竟怎么样去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我们每个人负有什么责任和使命。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这点,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才会得到切实的提升。

最后,中外结合。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世界文化是由各个民族的文化组成的,民族的文化是对世界文化的充实和发展。我们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时候,应该回到自己文化的源头上来。我们的文化应该有国字号的标志,应该含有更多中国元素,涵容世界文化,也就真正充实了世界文化。如果我们跟着西方走,一味模仿,失掉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就丧失了中华文化的自我,同时也降低了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可能在世界文化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很多文化作品之所以“走不出去”,不被别人所看好,就是因为里面国字号的标志不明显,中国元素含量不够。《红楼梦》之所以被很多国家翻译,流传世界,是因为它已经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标志,一面镜子。

从微观看,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首先,无名而有名,有名而无名。现在很多文化人、作家、文化企业家一味追名逐利,而不是埋头提升文化作品的质量,不去吃透中华文化的精髓,不去殚精竭虑地钻研作品,这种心存“有名”而追名的结果,只能是产生一堆粗制滥造的产品,反而失去了名。只有心存“无名”,甘心坐一段时间冷板凳,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去研究、去思考、去提升作品的内涵、质量,反映时代精神,反映人们的心声,才能创造出经典作品,才能获得名。经典文化作品才能流芳百世,如曹雪芹写《红楼梦》,他当时并没有考虑“名”的问题。当时他家庭衰败,经济困窘,在恶劣条件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成就伟大作品,“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其次,无利而有利,有利而无利。现在很多人“唯利是图”,都跑去追逐利益、追求金钱。文化产业追求利益原本正常,但是过度商业化,则陷入“为利而创作”而不是“为创作而创作”、“为文化而文化”,也就丧失了文化,离文化越来越远。过于追求利益,完全商业化,很容易产生粗制滥造的作品,甚至出现改头换面的抄袭作品。这样的作品又怎么能获利、怎么得到好的票房呢?若不过分看重金钱,怀着一颗文化之心,抱着对时代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心态去创作,反而会获得巨大利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好的文化作品,肯定会得到群众的认同和热爱。

再次,无乡而有乡,有乡而无乡。我们要重视体认乡土文化,因为乡土文化中最原汁原味地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神,蕴含着非常多、非常好的文化创作的资源。很多中国乡土文化、民俗文化能够传承几千年不间断,我认为主要是体现民族精神、内涵丰富,群众喜闻乐见。当前我们应该全面搜集、整理这些宝贵的乡土文化,不是局限于一个乡、一块土,而是加以全面总结,认识其特色、性质、神韵,吃透乡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这就是无乡而有乡。如果只关注某一种乡土文化,而这种乡土文化很可能有缺陷,那么也就无法体现出中华乡土文化的精髓、神韵,便是有乡而无乡。

最后,无我而有我,有我而无我。如果一个作家、剧作家、文化企业家光想着我,处处为自我打算,处处以我为核心,就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也不可能带领好一个创作团队。因为现在的很多文艺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都是一个团队携手合作完成的。但是我们也并不排斥艺术创作团队中的领军人物,比如过去的梅兰芳剧团,这个剧团之所以有名气,就是因为有梅兰芳这个领军人物。同时,这个剧团又非常团结,从创作剧本到配乐、服装等,大家都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因此创造了种种佳绩。为什么近日世界人民都在缅怀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就是因为他在从创业到创新的过程中,“无我而有我”,甚至可以说用电子产品创造了一种文化。但是苹果公司的成就并不是靠乔布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靠众多同仁的智慧创造的结果。

如果我们能处理好这些方面、这些关系,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指日可待。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向世界,依靠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会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的繁荣发展。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孔子研究院院长;人民论坛记者杜凤娇采访整理)

自觉与自信:创造具有世界意义的新文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生机勃勃和有活力的文化,应该是代表人类发展前进方向的文化,即无论是从生产力发展、政治制度还是思想文化上,都应该是代表人类发展的前进方向或历史演进的发展趋势。如果说一个国家非常进步、一个民族非常文明、一个政党非常先进,但却在文化上是落后的,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想象的。

文化是对内增加认同、对外扩大影响的关键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有自己稳定而持续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必须承接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发展的成就,吸纳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成果,同时还要超越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视野和境界,从而能够引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譬如,我们倡导建立民主、公正、和谐的社会,同时以平等、公正、和谐的态度对待世界,这就会逐渐成为一种话语标准,成为重要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价值,这就是引导,是一种规范性引导。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文化和价值观的作用,它是我们对内增强认同感、对外扩大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中华民族素来是重视文化的作用的。但是,近代的落伍使我们陷入了文化危机。当我们发奋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时,西方列强已经完成了全球利益的分割。他们并不希望我们变得与他们一样发达,而是希望我们变成他们支配体系的边缘地带和附庸。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变,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因此,这说明作为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我们的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我们的国家正在以昂扬的步伐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中华民族重新焕发了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百舸争流的历史航道上前行。

建设生机勃勃和有活力的文化,就要提高文化的自觉性

要做到文化自觉,就必须认识到:文化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社会越是发展,文化的作用也就越是凸显;要做到文化自觉,还要在文化方面为全人类的文化创造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实际上,在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知识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越来越关注文化。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所有的国际竞争,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智力的竞争、创新的竞争,创新方面的竞争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竞争。文化的核心就是思想,因此,思想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思想文化本身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与经济社会进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在于思想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主要的驱动力量。既然历史发展永无止境,那么文化发展也就永无止境。社会发展永远不会停止,文化发展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目前,随着中国硬实力的增长,也带动了中国的软实力提升。但是,中国综合实力的确立必须有待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建设生机勃勃和有活力的文化,还要增强文化的自信心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充分肯定,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命力抱有坚定信念。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相信我们的文化尽管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就具有世界的普遍意义。既然我们要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要获得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文化引导力、思想引导力,就要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沿,也就要敢于堂堂正正地提出具有普遍世界意义的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文化。

今后,我们要立足中国特色,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创造具有普遍世界意义的新文化。因为只有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才可能是先进的文化。如果只具有中国特色,那还是暂时的、局部的文化。我们过去经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这只具有部分真理。民族的要成为世界的,关键在于代表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因而这种文化有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如果只是让人一笑而过的奇怪文化样式,那只具有文化差异的展示意义,而不具有世界意义。所以,只有那些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的文化,才对其他民族具有参考价值、具有启发意义。

因此,我们一定要从中国特色文化走向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文化。我们不是想用我们的文化取代其它文化,而是要建设一种对所有人类都具有某种参照价值或普遍意义的文化。只限于本民族的,只讲局部的,只对自己有意义的文化是视野狭窄、心胸狭窄的文化,不可能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前列。当然,中国特色是不能否认的,因为每种文化都有独特的历史基础,但独特的历史基础必须具有人类普遍历史意义,这样才是先进文化、先进思想。

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产生且具有西方特色,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同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应该具有世界意义,这不是要他人都走中国道路,而是中国道路是现代化发展的一条可以参考的路径。比如,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化是指实事求是地从我们的历史出发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过来,在建设我们的文化的时候,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特色走向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这样才能体现文化的先进性。

建设生机勃勃和有活力的文化,还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对思想理论研究的投入,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工程,发展与高科技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只有经济的繁荣发展,不是高水平和可持续的社会繁荣发展。只有伴随有文化繁荣发展的经济繁荣发展,才是社会全面的繁荣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抓文化建设。我们过去在世界各处销售的标有“Made in China”的产品大多还是一些低端产品,我们应该逐渐走向高端产品,但最高端的产品就是文化,是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为了提高我们产品的文化品质,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强化我们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我们必须改革和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改革和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发展文化产业,就要打破地域和条块限制,这样才能建立运行高效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市场;改革和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发展文化产业,还要破除行业之间的界限,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改革和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发展文化产业,还要建立灵活开放的管理体制,这样才能充分激发每个人的首创精神和能动性;改革和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发展文化产业,还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那就是要营造一个开放、包容、自由、民主的氛围。创造这样的环境必须是在法制框架下进行,即人人互相尊重且尊重规则。为此,我们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并将其落到实处。只有在法律框架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民主的文化环境和良好的文化产业秩序。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防止文化发展中的两种迷信

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需要更高度的文化自觉,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目前的发展势头下,我觉得特别要注意防止文化发展中的两种“迷信”:

一是“市场迷信”。文化走向市场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有其弱点和潜在的危险性。单纯迷信市场,容易导致文化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和形式主义,会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思想变得浮躁和浅薄,使“忽悠”成为时尚。这将造成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低俗化、消费化、短期化、快餐化,压抑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进而形成文化沙漠。

二是“话语权迷信”。因为文化的实力和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掌握话语权,所以以为占领了话语的时间和空间,就是占据了人们的思想和头脑,就是掌握了意识形态的阵地,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迷信观念。这种对话语权的迷信容易导致文化圈子化、精神割据、文化宗派主义、圈地运动和主流文化的边缘化。

我们现在确实面临着文化“圈地运动”的危险。多元文化是本来就存在的,但是多元文化中的每一元都想凭借自己的实力占领公共文化空间,只谋取自己的精神权益,却不对国家民族的公共文化负责,这即是我所说的“文化圈地”现象。这是一个不好的迹象。其中有一些现象,表面上看去好像是一种创新、一种文化复兴的形式,实际上是文化的大倒退。例如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某个学校的操场上,几百个孩子给他们的家长洗脚,美其名曰进行传统美德“孝道”的教育。我想,在古代封建社会“以孝治天下”的时候,大概也没有搞过这样的大型活动。我认为这种创新是思想的倒退。有这种“孝道”的思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家学校的校长,就能够利用自己的职权,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家长和社会。

上述两种迷信表明,我们对当代文化的思想内容、理论方向、科学基础的理解还不到位。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并且一定要坚持以科学、民主、法治为导向。

一要注重思想理论体系的深层建设,即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目标的科学化建设。我们这方面的成果还不多。比如“中国道路”的理论话语,目前还仅仅停留于政治和政策话语的范畴,而它的基础理论话语、尤其是哲学话语体系如何?并不明确,还显得有些陈旧和含混。“中国故事”很多,但是能够讲述中国故事的深层话语、能够跟西方学界进行高层次文化对话的话语体系,我们还没有形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代表,目前还是以孔子、园林、京剧、中医中药等形象化的东西为主,而科学性、系统化、深刻性的思想内容还有很大空缺。

二要注重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我们以前路径依赖的问题过于严重,文化建设过于依赖行政体制,都是自上而下地进行,缺少依靠群众、来自实践的支撑,缺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互动。教育和科研体制的过于行政化,已经严重地束缚了精神生产力,应该引起注意了。现在迫切需要我们摆脱单一的行政化路径依赖,尽可能地创造和选择适合于精神生产规律的新型的文化体制。

三要思考在多元思想文化的背景下,怎样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的引领作用。在这方面,非常需要加强文化领域的民主法治建设。以不久前国博孔子像的立和移为例:立孔子像的时候有争论,叫好的和反对的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搬离孔子像的时候,两种舆论依旧一片哗然。这个事件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呢?我们如何真正认识其性质,建立起应有的观念?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悄悄地来去,而是应该依照民主法治的原则,把其中的道理讲明白。又如,首先要分清其中的权力和责任(在什么地方立谁的像,这类问题应由谁说了算),然后给予一套公开、合理、公正的说法和规则,以后依例实行。这才是文化问题上坚持民主和法治的方式。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人民论坛记者杜凤娇采访整理)

文化体制改革的“书表路线”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以把握平稳、态势良好、进展顺利为特征的文化体制改革,在新起点、高水平上全面铺开、深入推进,将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更强大动力,为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提供更有力支撑。

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文化体制改革,就是使文化工作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使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这一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历史性变革,涉及整个文化领域,主要内容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其中,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当前,全国各相关地区、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切实贯彻中央精神,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措施,破解改革难题,将文化体制改革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标准线有序推出、环环相扣,改革在面上展开、向深处推进,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指日可待、胜利在望。

路线图:大方向是由试点先行到全面铺开,由个别领域到应改尽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并成熟,文化必须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不可避免。改革不改革已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改好、改成功,尽最大可能减少各方的疑惑、现实的阻力。因此,对改革的路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改革路线图,就首当其冲。

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大方向是由试点先行到全面铺开,由个别领域到应改尽改。实际操作中,基本上是先改市场条件较为成熟的出版发行单位,次改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电视台和党报党刊剥离转制,再次改文化管理体制以及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等。

文化体制改革路线图属于提要求,各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机构都会提出自己的要求。在中央总的要求之下,地方可以因地制宜,但是有一个底线,即中央的规定动作、规定内容,不管地方是先改这个还是先改那个,最终都要改完。

在设定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时,主要依据改革对象的市场成熟程度,社会对改革的认识、接受程度,被改革者的承受能力,以及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需要等因素来确定。

任务书:实质是立保证,是志愿书、决心书、军令状

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书,实质是立保证,是志愿书、决心书、军令状。有改革任务的所有地区、部门、单位,都有义务根据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向相关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机构提交任务书,承诺保质保量、按时如期完成改革任务。

为确保完成任务书的改革承诺,采用的手段主要有:

行政手段。一是行政命令,例如,对地级市以下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实行“三局合一”,副省级及以下城市设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二是一般行政手段,例如,税收减免优惠、工商登记注册优惠、社保衔接优惠等鼓励措施。

经济手段。一是帮助解决或支付改革成本。二是财政设立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用于帮助解决某些文化单位改革中的困难,在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中评选优秀文化企业给予奖励,发挥正面导向作用等。三是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帮助文化企业发展。

市场手段。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处于转企改制过程中,或已完成转企改制的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惠、强强联合,打造文化领域大型企业或龙头企业,打造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

为顺利把改革任务书落到实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熟悉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要把文化体制改革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各相关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完成改革任务。

标准线:要制定一个文化体制改革完成情况的验收标准、判别尺度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改革舆论、改革方案做得无论有多好,最后都要以落实程度来论英雄。为此,要制定一个文化体制改革完成情况的验收标准、判别尺度。这个标准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制定一个合适的、既能激发工作动力、又不挫伤改革热情的验收标准线。

改革验收标准线属于提要求,是由各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机构提出的,地方的标准线不得低于、迟于中央定的基准线。

标准线的设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发达程度、文化自身发展程度、引领文化发展需要等。标准线的设定,还要尽可能分门别类、尽可能细化,以便于实际执行、操作。例如,对如下改革工作,就可尝试设定不同的验收标准线。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方面,标准线设定的主要内容可以有:一是注销事业法人、注册企业法人;二是企业与职工签订企业劳动合同;三是实行企业的社保制度;四是实行企业的分配方式。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方面,标准线设定的主要内容可以有:一是劳动人事方面,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二是收入分配方面,收入有多有少、能高能低,拉开合理的收入差距。三是财政支持方面,由按人头拨款,变为因事拨款、因项目拨款。四是岗位设置方面,从因人设岗、因事设岗,变为因职设岗、因用设岗,根据职责、功用设置工作岗位,避免人多、事多时就借机多设岗位、多要编制、多进人员。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方面,标准线设定的主要内容可以有:一是有健全的机构;二是有合格的、足额配备的队伍,有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三是有到位的、好用的设施设备;四是有多方位的、负责任的监督制约机制。

要让改革结果达到文化体制改革的标准线,离不开采用一定的工作手段来落实和推动。例如,可以尝试采用下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一是搞督查、自查和互查。从中央到地方,都要以适当方式、适度超前时间搞督查,确保如期达标、完成改革任务。各地要在中央规定的时间节点之前,以适当方式自查。也可由上级协调或自愿结合,相互之间进行互查。

二是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工作会,总结、推广改革典型的好做法,产生以先进带一般、以点带面的好效果。

三是举办培训班、研讨班。分专题分领域分部门,进行针对性培训、务实性研讨,以解决改革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

四是鼓励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等,把改革工作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强力实施“一把手”工程,相关“一把手”既挂帅又出征,一线指挥,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五是建立健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机构、工作机构。不仅要配好班子、建好队伍,还要理顺机制。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化体制改革中三大关系辨析

结合十七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定要准确认识和正确处理好三对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的关系。

意识到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于是就矫枉过正,一窝蜂地用文化去“赚钱”,最后名义上还是文化其实早已不是文化了,甚至成为了“伪文化”、“劣文化”

文化的社会效益有两大特点:一是效益跨时间,这种效益的时间跨度大到甚至具有时代性的尺度,而且没有截止期,很难用当下的得与失来进行精确量化评价。像中国文化中的唐诗宋词其对于中华民族的价值绝不仅仅止于唐宋两代,未来中华文化的传承依然不能忽略;二是效益溢出性,这种效益往往不体现在某一固定区域范围,并不因为产生于甲地就肥水不流外人田,而是无排他地在全社会领域内发挥作用。所以,这样的效益很难用市场与经济的方式对它进行精确估价。

文化也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这种需求会更加丰富、更加广泛,比如报刊书籍、电影电视、文艺演出、艺术品收藏等等,这为我们实现文化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0年我国国产电影国内票房超过100亿元,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等等,这些都是因文化的商品属性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

既然,文化产品客观地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层面,而且这两个效益的实现路径又是不同的,我们就应该把这两个效益都实现好。我们既不必过分强调文化的社会效益而忽视追求文化经济效益的要求,也不能只热衷于文化的经济效益而放弃承担社会效益的责任。过去我们过分强调文化的事业属性,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以至于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最后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萎缩。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意识到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于是就矫枉过正,一窝蜂地用文化去“赚钱”,最后名义上还是文化其实早已不是文化了,甚至成为了“伪文化”、“劣文化”。有人可能会辩解说,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可兼得,只能顾一头。其实不然,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并没有到了非此即彼的地步。

所以,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我们既理直气壮要求社会效益,又大大方方去追求经济效益,并且通过经济效益促进社会效益。

我们需要确立一个观念,这就是公益事业是“铁饭碗”,社会一定要有公益事业,但事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的人不一定就是“铁饭碗”了

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中,一直是把文化作为一种事业来看。所以我们从事文化建设的部门就具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不同的属性自然可以让不同的主体去实现。

公益化的文化事业,比如公共文化服务、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等工作是必须按照事业的要求来进行,政府必须加大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让事业单位有钱去做事业,有精力去做事业,不能让那些文化事业单位干着事业的事,却要自己到市场中去找钱。

因为,不论社会再怎么发展,在文化领域肯定会有一些市场解决不了也不愿意解决的事情,也就是社会文化公益事业。而且社会越发展,社会文化公益事业的范围与内容越广大、越丰富。社会文化公益事业既是文化事业单位赖以安生立命的根本,又是文化事业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是,在这里我们需要确立一个观念,这就是公益事业是“铁饭碗”,社会一定要有公益事业,但事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的人不一定就是“铁饭碗”了。文化事业单位不能 “市场化”不等于发展文化公益事业不能运用市场手段。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连政府行政部门都有一个借鉴企业运行的要求,更何况事业单位。所以,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政府要养“事业”不养具体的单位、不养具体的人。社会有文化公益事业需要做,既可在既有的文化事业单位中招标,也可面向社会招标,通过吸纳社会力量来花少钱买好服务。就算政府真要养文化事业单位,也要通过养很少的单位刺激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完成公益事业。

对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我们则一定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让他们通过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追求,实现经营性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对于文化产业,既没有必要设置各种条条框框抑制它们的活力,更没有必要拿着国家的税收去补贴企业性的行为。这些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很好,2004年至2008年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达22%以上,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3.6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比2004年比重高出近0.4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都超过5%。这证明只要给舞台、给环境、给政策、给制度,文化产业的活力与后劲是难以估量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有这样大的进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依然相当巨大。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作的贡献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美国的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25%,英国达到11%,而中国只占到2.6%。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任重道远。

所以,只要我们按照事业和产业的不同发展规律分类引导,就一定可以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如果提供产业化的文化产品,实质上就把政府降为了与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同样的市场主体之一,政府不应该也不能成为文化市场主体

文化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政府推动。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文化改革和发展不可须臾偏离的大方向。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的改革,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是我们文化改革与发展的大方向。

把这两个大方向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的同时,要注意按照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文化立法,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文化政策逐步上升为法律法规,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坚持文化改革的法制化和程序化。

政府要向社会提供文化公共物品(注意不是产业化的文化产品)。这文化公共物品中最主要的就是制度、是环境,是市场监管,是公共服务。如果提供产业化的文化产品,实质上就把政府降为了与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同样的市场主体之一,政府不应该也不能成为文化市场主体,而是超然在文化市场主体之上的社会主体。正是这种超然性,使得政府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统一、公开、公正、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以保证文化发展方面各种创新机制有效运转,保证文化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保证没有假冒伪劣,保证不伤害公众利益。

所以,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在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方面,党委政府责无旁贷,在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方面,则大胆放手让市场来说话。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高端崛起:文化创意面临多重考验

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创造

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创造。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发展的历史积淀和意识形态承载,今天面临着与西方及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是对我国文化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

中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总体战略中,也明确提出了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的问题。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就是要进行“中国特色”的哲学、文化理论的艰苦探索;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就是要从以前的单纯的经济为中心,文化为仆从(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形态,转变到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战略思想上来;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就是要从单纯的意识形态模式,转变到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来;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就是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就是要明确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更加关注人、热爱人、尊重人、提升人,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建设以文化服务为宗旨的文化服务型的政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就是要建设与文化服务目标相适应的发展体制与发展结构;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他们日益增长、不断变化与提升中的多层次、多样化、新形态的文化需求。

随着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和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化创意产业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复杂的现代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像电视、电影、出版、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乃至广告、信息、传播、娱乐等产业,已越来越发展为庞大的产业集团,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并催生了当前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发生重要影响的新生的产业类别,即所谓数字新业态,如动漫、网游、互联网经济、数字设计、电子(数字)商务、网络电视台、手机电影、手机动漫、手机网游、手机音乐、手机报刊、手机阅读、手机娱乐等的发展壮大,并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变革。

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与世界各国创意经济发展的数据比较,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无疑是高增长、高利润的新兴产业,是升值空间大的“潜力股”。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每年都在17%以上,高于GDP增长速度。2010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百亿元,2011年将达到150亿元。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0%,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高端产业,是当代服务经济中的高端形态。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要调整,要从低端制造业走向高端制造业,要从制造业为主,逐渐调整走向高端服务业,特别是向生产型服务业转型,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提升改造。作为先进生产力,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发展的高端形态,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具有低碳环保、生态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具有创造就业岗位的优势。它将推动我国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越界、调整和重组。

文化创意产业还是启动和满足内需的重要产业形态。我国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美元,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我国公民的文化需求将有一次较大幅度的提升。我国休闲的、娱乐的、体验的、游戏的、养生的、旅游观光的和生态文化的需求将急剧增长。目前我国电影电视市场、游戏市场火爆,黄金周文化旅游屡创新高,尤其是三网合一后的数字文化产品不断创新,推动了文化市场新的繁荣。

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提升与合作。这种越界主要是面对第二产业的升级调整,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细分,打破二、三产业的原有界限,通过越界,寻找提升第二产业,融合二、三产业的新的增长点,产业要创意化,高端化,增值服务化,以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二产制造业卖产品、卖机器,创意产业卖设计,卖理念,卖精神,卖心理享受,卖增值服务。从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顺利完成了原有产业的转型、改造与提升,都将文化创意产业放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并将其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全力推动。

文化内容如何与科技手段高度融合

坚持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实现文化与科技的两轮驱动,不断增强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传统的文化产业类别正在进行数字化高新科技的改造,如数字电影、3D、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等;另一方面,以数字化等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正在迅速创造、诞生和风靡,如动漫、网游、数字音乐、网络视频、手机增值业务等。忽视当代数字高新科技的高端平台建设,缺乏高科技引导的创新创意,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是科技文化化和文化科技化的高端产业。我国跨越式发展的道路首先应以数字化信息化高新技术带动文化的产业化。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近年来在世界媒介革命浪潮中奋力拼搏,IT业高新技术获得高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日益缩小。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紧紧追踪国际步伐,几乎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在技术与人才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这就奠定了中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科学基础、技术保障和人才储备。

同时,当代信息革命已经由过去的硬件为王逐步走向软件为王、创意为王的新的发展阶段,正从技术为王时代走向内容为王时代。显然,在当今网络时代,信息产业只有与内容产业融合发展,才会如虎添翼,前程无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信息产业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产业,而是信息技术产业与内容文化产业的高端融和形态。同样,文化产业只有与信息产业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内容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内容信息化,走新型产业化道路,才有可能实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所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文化创造”不仅仅是在文化产业中提高科技含量,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文化自身具有的性质:当代文化日益具有主体筹划、投射、设计和创造的特征。也就是说,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从观念、形式、体制、管理到操作实践全面实施文化创新-创意工程。文化领域必须积极参与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参考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建设国家文化创新-创意体系,丰富、扩大和提升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内容与含量。

目前,我国IT业、互联网和信息传播业的发展正迫切需要内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推动。这就为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提供了高端起步,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它应推动新兴数字技术支持的新媒体信息内容文化率先产业化,从新兴的创意内容产业等高端产业入手,以数字化等高新技术促进文化的产业化,改造传统文化生产流通方式,带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现代科学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领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科技进一步文化化、人性化了,文化也进一步科技化、高科技化了,新的高科技的文化娱乐方式不断创生,文化全面渗透到高科技产品之中。一切高科技产品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服务的,它们都离不开文化,离不开文化所昭示的生存的意义、意味和人的生命的本质。高科技产品也只有最终依赖人们对文化服务的越来越广泛全面的需要而获得日益广阔的市场,一种无关人和人的文化的高科技既没有必要发展,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化产业为何没有世界品牌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多项命题中,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由此而衍生的文化市场活力问题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活力不足的问题。为什么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但文化企业却没有一个世界性品牌?为什么当中国的故事被好莱坞拍成经典电影并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动画片只有产量无产值?为什么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比不上贝塔斯曼集团一个公司的年收入?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性问题只有一个:文化产业的推动者是什么?或者文化市场的活力靠谁来激活?

长期以来,有一种偏见一直在影响着我们,认为文化事关意识形态安全,担心用资本促进文化发展会改变社会主义文化性质,弱化党对文化的领导,引起思想的混乱。事实证明,在市场条件下,那些关注现实、艺术精湛、思想深刻、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在赢得资本回报的同时也赢得了最广大群众的喜爱。在文化资本的推动下,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普通百姓自主创造文化的积极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激发。

每当我们盘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时,比如关系不顺、效率不高、管理不力、布局不优、机制不活等等。表面看,是落后的管理方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实质看,却是传统的体制机制窒息了文化的内在活力,没有把资本置为第一激活要素。如想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激活文化市场活力,形成有利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评价激励机制,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紧紧围绕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投融资、税收、出口扶持政策等方面,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从政策、资金、人才、服务、保障等全方位的一条龙扶持平台,使中央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使之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国家应采取措施,以转企改制后的经营性文化单位为龙头,带动其他行业国有资本向文化产业倾斜,形成文化投资的集群效应;通过产业推动和政策引导,形成投资凹地,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通过国有民营两个着力点实现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产业目标。

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提升国有文化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之有实力、有能力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通过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培育民众的文化需求,形成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供给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让人民群众通过市场进行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文化产品、服务需求不旺和结构性失调等问题。

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出越来越多的合格市场主体,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甚至“走出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意识到,占领文化市场就是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市场份额越大,服务的群众就越多,正确导向就越能落到实处。这正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必须体现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强不同门类文化企业的横向和纵向联合、兼并、重组,形成能与国际文化跨国公司竞争的文化航母或者舰队,在国际竞争的大格局中,以市场倒逼民族文化企业的成长与壮大,为中华文化“走出去”铺路搭桥,在西强我弱的文化语境中,赢得市场。只有这样,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才能赢得话语权、赢得主动权。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副院长)

警惕“产业化”埋葬“文化”

近来文化产业风光无限,各地政府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和口号此起彼伏,文化与经济同台竞技、各展雄姿。但在热闹中,因迷失于文化产业的认知误区,滋生一些缺少文化底蕴、背离文化本质的乱象。

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听起来好像有道理,既发挥了文化功能,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似乎是双赢。但因其着眼于经济,而扭曲了文化发展规律,致使文化乱象丛生,如破坏资源、令人忧虑的“印象文化”系列的泛滥,层出不穷的“名人故里”之争、泥沙俱下的“申遗热”、拆真建假的“仿古热”、声势浩大的“祭拜热”、劳民伤财的“节庆热”等。

神州大地上出现了无数靓丽的景观,却越来越缺失文化的灵魂,只是一些罩着“伪文化”的躯壳在游荡。文化热闹的假象掩盖了审美感和艺术感的缺失,可能在某些方面收获了金钱,但遗失了文化本有的精神。这警醒我们文化发展不等于文化产业化,有些文化是不可能进入产业的,它以其原创性的姿态而难以复制。

文化面向市场旨在强调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每一种类型和形态的文化都有其生存空间和消费群体。文化要保持多样化和差异性就必须存在和发展,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和扶持濒危的与缺少市场消费力的文化类型。因此,不能打着文化产业的旗号使文化发展走向单向度,更不能演化为实践中“长官意志”的文化政绩化和市场至上的产业化。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说到底是传统经济至上思维的显现,它不能从根本上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更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这是对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一体化发展趋势的误读,这种思维模式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进而违逆了经济发展趋势。实践表明:缺少文化灵魂的经济不会长久,也不会有强势竞争力,更不会有引领经济发展大格局的高瞻远瞩。无论是动漫基地的动而不漫,缺少产业链;还是文化产业园的空壳化,缺少内容。都因发展重心的误置,而难以发挥文化创意驱动经济的引擎功能。不靠文化的吸引力,靠“跑马圈地”的经济图谋,结果造成的是“两伤”。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纵然再包装,只看到文化资源的经济维度;即使舞台再华丽,只剩“名利”唱戏,终究会成为一出闹剧。因此,主流媒体和政府要慎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要明晰发展文化产业不等于文化产业化。要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文化唱戏”功能。文化有社会功能,“文化唱戏”必然有经济效应产生效益。文化除娱乐、休闲、信息、知识外,还有思想和审美意味,这才是对人的境界的提升。

追溯乱象之本原,有一种思维如“幽灵”般挥之不去,那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作怪,能否让文化真正唱主角,发挥唱戏的功能,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本质所在,事实上,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时期,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缺少文化视野和对文化的执著,以及讲好有趣故事的能力。文化有独立的向度,有尊严和品格,不能降格为经济的附庸和爬虫。因此,有必要在舆论上纠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观念误区,对发展文化产业有正确的认知,准确理解“文化”和“市场”,在观念和实践中尊重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六个特性

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那么应当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呢?

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要体现六个特性

就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而言,什么是好的体制和机制呢?我们认为,好的体制和机制要体现以下六个特性:

一是价值性。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保障文化民生、促进文化公平为宗旨。一句话,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核心价值引领”和“公共需求导向”的有机结合。二者始终内在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个过程之中,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谐统一的两个基本要求。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也必须充分体现这两种鲜明的价值取向。然而,在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偏重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问题。

二是公益性。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要突出公益性特点。公共文化服务以普遍实现公民文化权益为准则,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体现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公共文化服务与非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使二者之间形成互促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三是均等性。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还要体现均等性,让全社会公民都能无差别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我国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仍然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城乡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而且一些地方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二是地区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不同地区的人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

四是普惠性。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必须体现普惠性和包容性。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就是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我国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普惠性上有待改善,特别是基层群众、偏远地区的群众、流动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没有得到很好满足。公益性文化场馆要向人民群众免费开放,聚集于“单位”的公共文化资源要向社会免费开放,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向外来务工人员免费开放,构建共享式、包容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五是便利性。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以方便人们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为原则。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之中,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远离人们生活和脱离生产的问题。

六是有效性。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还要有有效性。一方面,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服务和需求不能脱节、错位;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也要追求效率性。这两个方面,在现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仍然存在差距,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低甚至无效率的问题。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二是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三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四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效率、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也要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学习借鉴国际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更好地面向大众、服务人民。

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加快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构建以民众公共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其核心内容。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注重民众的参与,建立健全有效的民众参与机制。目前,民众在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建设中参与还比较薄弱,人民群众无论是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还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民主参与程度都有待提高和加强。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在现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之中,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方面很少有自己的话语权和表达权,结果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务的缺位和错位,进而使得人民群众真正的文化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政府代替人民群众做主,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全能式政府高度集权的惯性延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这种自上而下的、单边的文化服务决策及供给机制严重地限制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

为此,需要改革旧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决策机制,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民众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参与机制:一是完善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方面自下而上的表达机制,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纳入到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决策和供给的议程之中来;二是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之中的监督机制,避免或减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过程中违背人民群众意愿或侵害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现象的发生。三是将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建设或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程度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的绩效考核之中,建立起自下而上的考核问责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考核机制有两大缺陷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并没有根本改变。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等人民本位的公共服务则仅仅停留在喊口号上,并未真正摆上政府的工作日程之中。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的政治前途、政绩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

我国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考核机制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重形式轻效果,也就是只注重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年度资金投入数量、文化设施建筑面积等等,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本效益分析,这种评价机制导致一些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只做表面文章,并没有取得真正的成效;二是缺少自下而上的监督、问责机制。单一的自上而下考核机制具有反复性和间歇性,而且无法体现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程度。为此,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考核机制,除了考核诸如投资等外在指标外,还应注重对投入产出效益、文化设施利用率以及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考核。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健全民众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参与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考核问责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公众监督机制,将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18)的一项成果。)

博物馆如何扩大文化共享

——访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陈博君

展览是博物馆公共服务最主要最直接的部分

人民论坛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全国数千家博物馆正变成无障碍、零门槛的公益文化场所。博物馆成为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成果的场所。中国湿地博物馆在服务群众、扩大公众参与方面有什么经验?

陈博君:文化部部长蔡武曾说过,“文化民生”是文化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可以说,博物馆公益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政府服务于民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百姓即将进入公共文化免费时代的象征。免费开放扩大了中国湿地博物馆的观众覆盖面,让更广泛的公众以观赏、体验等博物馆特有的教育方式认知祖国湿地资源、直观感受湿地文化。

展览是博物馆提供公共服务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部分。不论何时何地举办的任何展览,都是为了给当时当地走进博物馆的人看的。展览的内容固然需要研究,展览的内容给谁看,为谁服务,怎样服务得更好,怎样让参观者满意,怎样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获得应该获得的知识,这些问题更需要研究。

中国湿地博物馆建馆以来,我们一直通过举办各种展览来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为此,我们每年都要组织不少于10场的展览,其中围绕湿地主题的大型专题展览每年不少于3次。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先后举办了“神奇湿地·岩层秘影”古生物化石展和“神奇湿地·海洋奇观”海洋生物展。在2月份举办的古生物化石展中,共展出了古鸟类、带毛恐龙、原始兽类、滑体两栖类动物以及被子植物等500余件珍贵的化石。考虑到各年龄层的游客需求,我们还设计了大型仿真恐龙与化石标本共同展出的方案,并且推出了化石标本修缮制作体验活动、拼图活动、数恐龙比赛及中小学生原创故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两个多月的展览期间,共吸引了37万游客前来参观。7—10月份举办的海洋生物展,则展出了200余件活体海洋生物和200件海洋生物标本,令参观者大开眼界。展览期间推出的湿地寻鱼、沙滩拾贝等趣味活动,更是受到了青少年朋友的热捧。

此外,我馆还成功承办了国际动漫节中国湿地博物馆分会活动,推出了首届“原创先锋”动画作品影展开幕式、加拿大国家电影局专家与国内艺术家交流活动、动画作品影展、大学生科普动漫创意设计竞赛优秀作品展、寻找杭城百名天才小画家活动等。活动开幕当天,单日入馆人数达到2.4万人次,刷新了博物馆单日最高入馆人数记录。通过成功融入展会,博物馆聚集了大量人气,截止10月8日,今年入馆游客已突破了80万人次。

今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国湿地博物馆还将好戏连台,推出多项有份量的大型展览,一是承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鼎力支持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将在全国首次集中展示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我国30多块国际重要湿地;二是承办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西泠印社等单位共同发起的“百年华彩乐章——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当代优秀水彩画家提名展”,集中展出44位国内外顶尖的水彩画家的精品力作;三是主办“西溪文化民俗展览”,这将是中国湿地博物馆开馆以来首次利用馆藏自办的文化展览,让参观者在了解湿地自然风貌的同时,更进一步了解西溪湿地的历史人文知识。

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中国湿地博物馆将成为更多民众学习自然知识、欣赏湿地美景、参与艺术创作、提高环保素质的课堂。

将静态的设施建设变成动态的文化服务、文化研究

人民论坛记者:当前,博物馆在社会与自身双重需求下,要以学术的态度、方法对待服务领域。在这方面,中国湿地博物馆是如何做的呢?

陈博君: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文化的力量与智慧,是中国进一步发展、崛起的文化准备。文化服务是行为,而不仅仅是产品。以博物馆为例,建筑规模、馆藏展品是基础,硬件建设是必要的。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容易做,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就难了。将静态的设施建设变成动态的文化服务、文化研究,这是我们中国湿地博物馆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我们中国湿地博物馆以湿地保护为主题,同时依托西溪湿地而建,因此,积极打造“湿地文化”和“西溪文化”是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努力的两个重点。

在弘扬湿地文化方面,我们创办了“一网一刊一室”三大阵地。一网就是中国湿地博物馆网站动态及时发布信息、传播知识;一刊就是《国家湿地》杂志,融知识性与可读性于一体,全面普及湿地文化知识;一室就是湿地阅览室,广泛收罗了与湿地相关的书籍、报纸和刊物,供游客免费阅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坚持“填补空白、争创名刊”的目标,创办了国内唯一的湿地类综合读物《国家湿地》,这份98页的全彩双月刊目前已正式编发了9期,业界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西溪文化研究方面,我们也做了不少工作。首先是建立了西溪研究院,开展了西溪全书的编撰工作和西溪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同时,我们还把红楼梦文化研究列为西溪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以“西溪隐红”为特色的新红学研究。今年7月2日,我们成功举办了“杭州与红楼梦”大型研讨会,中国红学会副会长孙玉明、全国著名红学专家蔡义江、吴新雷、周思源、丁维忠等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西溪,畅谈红楼梦与杭州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还将在西溪湿地内建设西溪红学陈列馆,全面展示红楼梦研究的相关成果和物品,重点向大家介绍土默热先生的红学研究成果。

中国湿地博物馆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国”字号的湿地博物馆,理应发挥龙头作用。在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各地湿地类博物馆的积极响应下,2010年,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在杭州西溪湿地宣告成立,全国17家单位加入了联谊会,中国湿地博物馆担任会长单位。会议通过了联谊会章程,交流了湿地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经验,并约定每年举行一次联谊会成员大会。

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成立一年来开展的工作,引起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的高度关注,理事长徐善衍等领导多次酝酿讨论成立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在得知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的工作卓有成效后,协会专门派出常务副秘书长李元潮专程来中国湿地博物馆调研,并以最高的效率向中国科协和民政部递交了成立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报告。

在今年9月的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的两位副理事长、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赵有利和中国航空博物馆馆长齐贤德亲自赶赴延庆野鸭湖,宣布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从此,我们的组织从民间走向了官方,中国湿地博物馆也将进一步担当起龙头单位的责任。(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杜凤娇)

2011年10月27日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