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赚钱宝硬盘要求:最容易丢弃的就是自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1:55:22
                                             最容易丢弃的就是自由        内心自由的透绿标志在于气质,有内心世界的充分自由与厚重,气质是阳性的,而缺乏内心世界的自由与厚重,气质是阴性的,为什么说现在人所普遍持有的阴盛阳衰的气质,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人们还没有内心世界的充分自由和足够的阳刚。 

        拷打人们对自由的看重度并没有多少大是大非的事件,在更多的时候所涉及的都是日常琐事,正是这些日常琐事测验人们对自由的看重与否。自由就在生活的细节之中,天天都要遇到,时时都要遇到,就在生活的细节之中。然而人们大凡时候选择的都是放弃,多少人在喊活得累的原因中,有很大部分就是放弃了自由的结果,因为没有自由,人格就要畸形,心态就要扭曲,简言之,自由并没有谁人在剥夺,完全是通过自己的一手,点点滴滴地进行放弃。为什么要放弃?说千道万就是自由还没有成为生活的价值选项,还没有认识到自由对人生与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活得不自由的原因有许多,从众心理强烈是不自由的一大原因,问题是为什么从众心理要强烈?问题在于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坚韧的个性。在一般人的看法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过对个性的理解却是各自的脾气或性格,为此个性被误解,被错误的解读,简言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与性格,但脾气与性格并不等于个性。 

        什么叫个性?其实是独特生命的独特存活路线、需要与方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生命的独特之处,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生命的独特之处,就没有触摸到自己的个性,简言之,个性在大凡人的意识中是混沌的含糊的,没有个性的清晰与提调,自然就有从众心理的强烈,换言之,只要个性不清晰、不坚铤,就必然地要被环境势力所吸咐和磁化,从众心理与行为就在所难免。 

        自由孵化出个性,没有足够的自由,个性便是空壳,或者说只是任性而自以为是而已。自由是快乐的舒展的,而自以为是的任性却是烦躁的郁闷的,两者的界面是清晰的。 

        个性的清晰与自由是联带的,发现与满足了个性的路线、需求与方式就是自由的,违背了他就是不自由。为什么多少人拥有再多也不快乐,再怎样的奢侈消费也不快乐,就因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个性,没有贴近个性式的拥有与消费路线。 

        自由的难度不在于观念而在于实际操作:为什么说,人生需要崇尚简单与明白,你复杂我简单,你鬼祟我明白,因为自由需要这样的身心环境,若是做人做事复杂与鬼祟了就不会有身心状态的自由;为什么说,做人做事在于无愧于心,就在于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有冲突,需要有一个正大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为什么说,做人的场景需要寂寞为伴,需要亲近寂寞,因为身寂寞了,心才能活跃起来,有了心的活跃才能够培育自由心;为什么说,对酒色财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零距离的接触,就会形成迷恋局势,迷恋了就会失去自由;为什么说,对贪欲之心要有约束与尺寸,因为贪欲无度就会失去自由。 

        人不自由就会少掉许多快乐的理由和出处,不愿意想的事情要想、不愿意做的事情要做、不愿意说的话要说甚至不愿意笑的事情要笑、不愿讨好的要讨好、不愿尊敬的要尊敬、不愿喝的要喝、不愿吃的要吃、不愿交往的要交往,诸如般般就是不自由。 

        不愿意做的事情而非得要做、不得不做,简言之,身不由已的说法与做法,在某种角度上讲,完全是弱者心态的重要标识,因为没有足够的抗拒与化解能力。若是心态与能力足够强大,完全可以变着方式方法化解不愿意的事情,并且是不留痕迹、不动声色,而结果可能又是最好的,其实,自由或不自由就在自己的手上所掌握,与环境和别人看似相关却是无关,问题在自己。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虽说厚重,但缺失了一个最为根本的生命构件,就是自由。或许是历史原因的局限,局限了对生命与人生底蕴的完整发现与琢磨。从技术层面来看,太多太复杂的人际礼仪礼数与约定俗成的世故规矩以及对它们的敬畏,禁锢了个性与自由的培育与滋长。如今,桌面上的礼仪礼数与规矩少了,可是又冒出了不少的潜规则,同样形成了对自由的压制。所谓的潜规则,阻碍与粉碎了生命阳光的生成和成生,助长了心态的灰暗与黑色,心态无阳光,哪有自由可言。 

        从来就存在这么一个时尚的话头:人在江湖而身不由已,此话的无可奈何,其言下之意,就是想自由、想自主而无法自由和自主,其实,真实的情形并不是这样,自由与自主从来就没有成为个性的价值选项,自由与自主从来都是随机性,自由与自主从来都是服从于功利和钱财的需要,身不由已的感叹只是遁词而已,根本不能说明人们对自由与自主的看重,人们完全可以为一点蝇头小利而放弃自由与自主,自由与自主在事实上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不自由就没有高境界、高层次的快乐,而完全的不自由不快乐是不成立的,反之,完全的自由与快乐也是没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自由与快乐的层面、高度和厚度。由于这一缘由,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与快乐是不能相比的,许多个人的自由与快乐是他人无法理解的也是难于效仿的,相互评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人与人的许多差别都处在咫尺天涯的距离。

 

        个人自由与快乐是最大的私有性的精神资产,并且不被外力所剥夺,它不像物质资产,今天是你的,明天可能又是别人的,人生一世无非就是经营私产的过程,不仅要注重物质资产,更重要的是注重精神资产。

 

       从普遍的情况来看,人们缺乏足够的自由,其缘由不是被剥夺而是自我抛弃,自己毁灭给自己看,自己践踏给自己看,因为自由不是人们价值链的选项。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能够在全人类的范围内进行传唱,证明自由是全人类的共通选择,并且是价值理念的最高层面,或者说是全人类的共通图腾。为什么说,人类是那么看重自由,是因为只有自由能够孕育出真正的人格与尊严,没有足够的内心自由,事实上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格与尊严,这是没有多少异议的界定。

 

        历史与现实却不是这样,名利功禄是我们心目中的死结与情结,因为它是人格与尊严的象征符号,千年来,是名利功禄而不是自由在孵化人格与尊严,所以说,我们的人格与尊严从来都是异化的、扭曲的与变态的。

 

        千年来,我们遵循着这样的路线在继续走下去,为了钱财而轻视生命,可能会有一场内心的博斗,为了钱财而践踏亲情、爱情与友情,也可能会有一场痛苦的内心挣扎,可是,为了钱财或名利而抛弃自由,却不需要什么内心的博斗与挣扎,完全是毫无阻拦的轻易抛弃,什么都不愿意轻易放弃,只有自由可以轻易放弃,自由一直是一文不值。

 

        在现有的大环境下,可以这样说:要自由哪里都有自由,不想自由哪里都没有自由。自由与否,完全在各人的心中、脚下和手中。

 

        自由是生命的阳光雨露,有了足够的自由度,才会感到生命的鲜活与快乐,有了这一前提,操作人生才可能是智慧的,因为智慧的基础是自由。多数人对自由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甚至是扭曲的,因此生命是阴暗的,快乐不是由衷的,对生命的热爱是低质的,生命被践踏、被羞辱、被侵略也不以为然。

 

        热爱自由才可能孵化出生命的正义感,生命和正义结合在一起的,即使生命遭到毁灭,仍然可以显世,可以不朽。

 

        思想要讲自由,行动要讲规矩,才是生命与人生的完整和均衡的模样。公平公正的公共秩序正是一个自由人的本能而自然的追求,而且它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能依靠自由的思想和权利来完成。没有自由作为前提,公共秩序无从谈起,失去自由也就失去了秩序,也只是专制者的秩序而不是公民的。先制定好公共法则再给予自由,还是先开放自由再制定法则,这不仅仅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因为,当人们没有自由的思想和权利参与制定法则时,就不会产生出公平公正的法则来。

 

        心灵自由的人,才真正具备换位思考的体谅心、宽容心,因为真正自由的人,从来就不会要求绝对的或完全自私的自由,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了别人或公众的自由才有个人的自由,而只有专制者才会渴望绝对的完全自私的自由,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剥夺了别人的自由,才有自己的绝对而自私的自由。

 

       道家和佛学文化也讲自由,其标志就是不在五行中、不在贪欲中、不在世俗的因果束缚中,这不是入世的而是出世的自由,这是自由的最高境界乃至生命的终极意义。自由的最高层面就是要拆卸心灵上的枷锁,放弃思想上的桎梏,打破官能上的障碍,还原和提升生命的终极意义。不过,人生在世,不可能完全是自由的,还不可能攀登出世式的自由,有世俗的使命和责任在身,不可以完全放下,因此既要认识到自由的深层意义和最高境界,同时又要看到自由在事实上是有限的,活得尽可能自由一点,是世俗人生与生命的最高意义与最大价值。

 

       由于价值取向与认识的误区,人生追求的不是自由而是枷锁和桎梏,守住枷锁还自以为是,这就是人们活得累、活得苦的根本原因,没有一场人生的大觉悟与大变革,原因是不容易改变的。

 

       大凡人的生命历程都在于两段式,其时间轮廓和界面相当清楚,半辈子的时间为生存、名利和占有而活着,并且还有充分的理由而不得不委屈、扭曲和窝囊,剩余时间就是为活命、为活着而活着,从未体会过生命本身的意 义与快乐,这就是多少人的悲哀,幸好大家还认识不到这一悲哀而悲哀。

 

       自由,虽说是一个非常光彩的符号,但实施起来是有代价的,愿不愿意付出和承受代价又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所谓的代价,就是在自由与物欲的得失利害之间,如何选择、决定和权衡,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拷打出对自由的真伪度,当价值取向还存在问题的时候,人们完全在理直气壮的说:自由能当饭吃吗?

 

    人格与尊严的金钱化、名利化、地位化,人格与尊严势必被扭曲,被扭曲的人格与尊严就不可能呈现生命的鲜活状态,无论占有多少也没有真正的内心快乐的基础,因此如何保持人格、尊严与金钱、地位、名利的界面,是操作人生的一大原则与技术讲究。

 

    在一般人的价值观念中,好像有了金钱、地位、名利,人格才坚挺,尊严才高大,自由才充分,这不是人性意义上的人格与自由,而是物化了的人格与自由,是亚文明状态下的重大标志。

 

    自由不是天上的馅饼,在于守望。社会一旦给予了足够的宽松环境,能否自由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与培养。若是有人说,自己并不自由,并没有自由的感受,只能在说明个人原因而非社会原因。

 

    生命力懒散了、懦弱了,没有大无畏的精神,没有敢舍敢得的阳刚气概,没有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真正热爱,就不可能有争取自由的勇气与信心,也感受不到自由的价值与意义。

 

    人生要活得好看,感观世界要丰硕,需要努力奋斗;人生要活得好受,心情要舒畅,需要刻苦修炼,好看并不等于心情舒畅,心情舒畅并不等于好看,这是外观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