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园 攻略:寒露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17-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47:07


    昨夜一场雨,今日寒露生。
    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今天是寒露,应该注意什么,又该有选择地摄取哪些食品来保养自己呢?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一、起居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此时最易流的疾病。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当环境气温低于15℃时,上呼吸道抗病力则下降。因此,着凉是伤风感冒的重要诱因,要适时更衣,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此时,哮喘会越来越重、慢性扁桃腺炎患者易引起咽痛,痔疮患者也较前加重。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此时乃多事之秋,其中最应警惕的便是心脑血管病,原因有三:①低温可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②寒冷的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③寒冷还可以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质的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促使血栓的形成。 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要从寒露节气开始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服,即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②合理调节饮食起居,少食油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③保持良好的心境,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④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⑤清晨去厕所时,应改蹲式为坐式,大便时间不能太长。⑥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研究认为,10月末至11月初是高血压病发作的第一高峰期。据临床统计,90%以上的中风病人有高血压病史。因此,此时的中风病人明显增多与气温低、气压高密切相关,预防中风,要重视高血压等原发病的治疗.做好家庭急救与护理。
    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还要科学调理饮食、合理药物防治,改善居室环境,避免烟尘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哮喘病人对此节气的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而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另外,食物和空气中的过敏物质大量增加也是该病易发的重要原因。因此,首先要弄清引起哮喘发作的致敏源,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老年人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此节气会骤然增高。中医认为,这是秋燥伤肺所致。具有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要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
    综上所述,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青年,在这个冷暖交替明显的节气里,也同样要提高警惕的。
    二、中医研究
    中医认为: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时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依此节气的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而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首先,寒露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我们第一点要做到的就是防寒,深秋是感冒的多发期,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出门之前把颈后的大椎穴(就是我们一低头,颈椎上最隆起的位置),用手掌搓热,大椎属于督脉,督脉总领一身阳气,搓热大椎可以提升阳气,使阳气固卫体表,收缩毛孔,防止感冒。
    其次,寒露以后进入阴历八月,气血流注心包经,在这个月份上抓紧锻炼,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像冬天怕冷,手脚冰凉的状况会得到改善,心包经起自我们中指的指尖,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一百遍,可以疏通心包经,增强心阳的功能,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越简单的方法往往效果越是不简单。心包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膜,可以说是心脏的保护墙,所以心包的功能决定着心脏的健康。每天弹一百次中指,当然不止局限于这个数目,越多越好,有空就可以弹,就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心血功能的经络方法。

    中医有一句话,叫做补一年不如补重阳和冬至,在中医看来,这个重阳是进补的关键时期。因为它是秋天向冬天过渡的一个节气,在这段时间,就可以做到适当的进补。以补养五脏提升元气,在这里重点给大家推荐这么几样,一是用山药、胡萝卜炖羊肉,这个肉汤具有补体健肾,提升元气的作用;二呢,便是五豆粥,用小米配上红、黄、黑、绿、蚕豆五种豆子,熬粥喝,它能调和五脏,濡养肠胃,提升内在能量。有不爱喝羊肉汤的朋友,便可以喝这个粥。最后就是菊花茶,一般我们都认为,菊花是清热去火的东西,其实菊花多是秋季开放,秋季肺气当令,所以它还可以润肺、补肾气,历代重阳节都有喝菊花酒的习惯,我们就用菊花茶代替吧,还可以中和羊肉汤的火气,为了增强进补的效果,闲暇还可以多敲敲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它属于胃经,可以提升脾胃运化功能。
    总结以上,搓大椎、弹中指、喝羊肉汤,喝五豆粥是我们寒露这个节气的保养内容,把这三点做好,使内在气血充盛,经络平稳,以舒适的身心状态来迎接季节气候的转换。
    秋高气爽寒露到,气血循环走心包。日照虽足天却凉,常搓大椎防感冒。
    闲来勤扣足三里,补脾健胃增疗效。淮罗羊肉补元气,多弹中指通心包。

三、食疗
    (一)时令饮食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秋季大量上市的许多新鲜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是秋季养生保健的最佳辅助食品。但同是养肺水果功能也会有差异,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有所偏重。
  梨: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柑橘:柑橘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伤酒烦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疗肺热咳嗽尤佳。
  柿子:柿子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痿、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热痢等症。
  石榴:石榴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不休者,可作食疗佳品。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可治疗小儿疳积、久泻久痢等。
  葡萄:葡萄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熟蜜浓煎收膏,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尤佳。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葡萄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大枣:大枣能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有润心肺、补五脏、疗肠癖、治虚损等功效。中医常用其治疗小儿秋痢、妇女脏燥、肺虚咳嗽、烦闷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滋补良药。
  荸荠:荸荠煮熟可作水果食用,具有清热生津、化湿祛痰、凉血解毒等功效,可治疗热病伤津、口燥咽干、肺热咳嗽、痰浓黄稠等症,与莲藕榨汁共饮效果更佳。
  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新鲜果蔬一定要适量,过食或暴食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再有,新鲜水果含糖量较高,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须慎食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二)时令进补
    此节气宜食养生汤水以润肺生津、健脾益胃,如红萝卜无花果煲生鱼、太子参麦冬雪梨煲猪瘦肉、淮山北芪煲猪横脷等。
    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选用西洋参、燕窝、蛤士蟆油、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其中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凉,入心、肺、肾经,有补气养阴、清虚火、生津液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不足、津少口渴、肺虚咳嗽、虚热烦躁等症;燕窝味甘,性平,入肺、胃、肾经,有益虚补损、滋阴润燥、化痰止嗽之功,常用于肺肾不足引起的咳嗽气急等症;哈士蟆油味甘、咸,性平,入肺、肾经,有填精益阴润肺的作用,适用于体虚羸弱、肺痨咯血、燥咳日久等症;石斛(枫斗)味甘、性微寒,入肺、胃、肾经,有滋阴润肺,益胃补肾,健脑明目,降火良药,并具生津止渴,补五脏虚劳,清肺止咳,防感冒等功效,这些都是秋季进补的精品。
    此节气中的秋燥易引发人们患有肺炎、哮喘及中风等疾病,故此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些润肺祛燥和治疗中风的食疗方。
    (三)食疗方
    1、百枣莲子银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2.山药桂圆浆
    主治:中风。
    配方:鲜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3至5个,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与桂圆、荔枝、五味同煮成浆汁,加入白糖,晨起或临睡前饮食。
    3.核桃栗子糖羹
    主治:中风。
    配方:核桃仁30至50克,炒熟栗子30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先将熟栗子去壳,再与核桃肉同捣如泥,加入白糖拌匀即成,不拘
    4.海蜇马蹄汤   
    主治:中风后遗症。   
    配方:海蜇头60克,鲜荸荠60克。
    用法:两者同入锅内煮至荸荠烂熟。海蜇头、荸荠蘸酱油吃,饮汤。 
    5.龟血炖冰糖   
    主治:中风后遗症。   
    配方:拳头大小乌龟3只,冰糖适量
    用法:用3只乌龟取血,加清水及冰糖适量,放入碗中,隔水炖熟。随量温热服。   
    6.对虾米酒   
    主治:中风后遗症。   
    配方:对虾适量。   
    用法:取对虾以米酒浸服。
    7.牛肉膏   
    主治:中风后遗症。
    配方:嫩黄牛肉1000克。
    用法:洗净,水煮成肉糜,去渣取液。再熬成琥珀色收膏,每次1小杯。
    8.鲫鱼糯米粥
    主治:中风后遗症。
    配方:鲫鱼一奈,去脏、杂洗净,糯米50克。
    用法:同放锅内加水煮粥,每周服二次.连服9周。
    9.红枣栗子焖鸡
    主治:中风后体虚。
    配方:红枣15个,栗子150克,鸡一只。
    用法:先将鸡切成块,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入红枣、栗子焖熟,食之。
    10.羊乳羹
    主治:肾虚,中风。
    配方:羊乳合脂适量。
    用法:羊乳合脂作羹食之。
    11.芹菜汁
    主治:预防中风。
    配方:鲜芹菜1把。
    用法:鲜芹菜开水洗净,切细捣汁,每次饮服半杯。
    12.荞麦叶茶
    主治:预防中风。
    配方:荞麦叶印克。
    用法:荞麦叶煎汤代茶,以防止高血压引起的中风。
    13.牛奶柿子汁
        主治:有中风倾向,高血压。
    配方:柿子250克,牛奶一杯。
    用法:柿子榨汁,用牛奶调服,每次半杯。   
    注:柿予过食会使肠液分泌减少而导致大便干燥。此外,柿子中的鞣酸易与铁质结合而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故缺铁性贫血患者不易食柿。
    14.香菇冬瓜球
  原料:香菇、鸡汤、淀粉适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盐、姜、味精、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水发、洗净;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待用;姜洗净切丝;将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倒入适量鸡汤煮开;将冬瓜球下锅烧至熟时,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功效:补益肠胃,生津除烦。
    15.苡仁炖猪蹄
  原料:苡仁200克,猪蹄两对,料酒、姜、葱、盐等适量。
  做法:将猪蹄洗净开边,与苡仁同放入锅内,加入少量水、料酒、姜、盐等,先用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慢煮两个小时左右,猪蹄烂熟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去湿消肿。

    四、药  品
    (一)中风后遗症.
    1.大活络丸。主要成份:蕲蛇,鸟梢蛇,麝香,威灵仙,冰片,天麻,红参,全蝎,何首鸟,贯众,肉桂,黄连,乌药,广麝香,乳香,没药,豆蔻,黄岑,木香,龟甲,当归牛黄,血竭,天南星,沉香,松香,僵蚕,防风,补骨脂等共48味。
    功效:祛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盘活络.用于中风痰厥引起的瘫痪,足萎痹痛,盘脉拘急,腰腿疼痛及跌打损伤,行走不便,胸痹等症.用法: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
1丸,一日1—2次。
    2.中风回春丸。具有活血化瘀,舒盘通络之效,适用于中风偏瘫,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症。用温开水送服。一次1.2一1.8克,一日三次,或遵医嘱。
   (二)阳痿早泄
    1.锁阳酒
    配方:锁阳30克,白酒500毫升。
    功效:益精壮阳,养血强筋。适用于肾虚阳痿,腰膝无力,遗精滑泄,精血不足等症.
    做法:将锁阳浸泡在白酒中,7天后弃药渣,装瓶饮用.每天2次,每次15-20毫升.
    2.菟丝子酒
    配方:菟丝子30克,五味子30克,白酒500毫升(或米酒).克,白酒500毫升(或米酒)。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目昏,耳鸣,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等症。
    做法:将菟丝子、五味子装布袋,置净器中,用白酒浸泡,7天后弃药渣饮用。每天2—3次,每次20-30毫升。
    3.板栗酒
    配方:板栗500克,白酒1500毫升。
    功效:滋补心脾,补肾助阳。适用于男子阳痿,滑精等症。
    做法:洗净板栗,逐个切口,放入白酒中浸泡,7天后饮用,每次性交前适量饮用。
    4.韭菜子酒
    配方:韭菜子100克。米酒500毫升(或高梁酒)。
    功效:助阳固精。适用于阳痿,遗精,早泄,腰膝冷痛等症。
    做法:韭菜子研碎、浸于米酒中,7天后可饮用,每天3次,每次10毫升饭后服。
    5.石燕酒
    配方:石燕2—5只,高粱酒1000毫升,盐、姜、葱、醋各适量。
    功效:添精补髓,壮阳益气。
    做法:石燕去毛和内脏,加四味佐料炒熟,用酒浸泡3天。
    6.鹿茸酒
    配方:嫩鹿茸6克,山药片10克,白酒500毫升。
    功效:补肾助阳。
    做法:将嫩鹿茸切片,加山药片装布袋内,置酒中浸泡7天,即可饮服。
    7.蛤蚧酒
    配方:蛤蚧l对,黄酒500毫升。
    功效:补肾壮阳,平咳止喘。做法:将蛤蚧去头、足、鳞,浸于黄酒中,20日后可服用。
五、运 动
    (一)寒露九月节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运主阳明五气。时本足太阳膀胱寒水。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诸风寒湿邪挟胁腋经络冲动,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折,痔,疟,狂,巅痛,头两边痛,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虐乱,诸痛。”
    时至寒露,天气更凉,阴气渐长,万物趋向收藏。本法以“寒露”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适宜于寒露时开始,练至霜降为止。寒露时节人体疾病多表现在足太阳膀胱神经的病变。足太阳膀胱起于目内眦,经额上行,交会于头顶部。其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内,络于脑,复出于外,分别下项,下行会于大椎,再分左右挟脊,抵腰络肾属膀胱。其头部支脉从头顶部分出,向两侧下行至耳上角。其腰部支脉从腰分出,挟脊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部下行至胭窝中,另有支脉从后项分出,下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背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胭窝中,下至腓肠肌中,向外下至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至小趾端,主要病症即原文中所述的头项强痛,碍,疟,狂癫,目黄,腰脊痛等,采用本功法锻炼,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具体方法:每日凌晨三至七点时,正坐,双臂高举、耸身向上,左右各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九次。可治:诸风寒湿邪挟胁腋经络冲动、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折、痔、疟、狂、巅痛、头两边痛、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虐乱、诸痛、双睛外努、头颈拔痛、腰部骨折、痔疮、疟疾、癫狂、偏头痛、头顶痛、眼珠发黄、迎风流泪,鼻出血等杂症。
    (二)委中观想功
    适应病症:腿脚抽筋,关节炎,防治下肢瘫痪。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意念观想两腿后面胴窝处的委中穴,久练此功可促进下肢的气血循环。每次练功要在20分钟以上,每天早晚各练1次。
   (三)脚肆葆春功
    适应病症:治阳痿,性功能衰退。
    具体方法:平坐在椅子或沙发上,用温水洗脚后,搓左右脚心各108次。掠大腿内侧,由膝盖内侧开始向上一直掠到腹股沟,左右各掠108次,每晚睡觉前做一次。
    具体方法:双腿并拢站立,双臂自然垂下,两掌心贴近股骨外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却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身体直立,头向后仰,自然呼吸24次,两小臂交叉,左手扶按右肩井,右手扶按左肩井,两手扶按左肩井,两手不动,两肘高抬过肩,姿势摆好后,两肘同时向下再向上摆动,一上一下为一次,适应病症:头痛、颈强、鼻酸、咽喉肿痛,中风不语,癫狂等症。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尖紧贴风风巿空,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意念观想枕后止中人发际一寸处,风府穴,每次练功时间要在20分钟以上,每日早晚
各练功1次。   
    (四)按目明穴功   
    适应病症:眼球充血、视力减退,泪腺炎。   
    具体方法:端坐于椅子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躯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颌向内微收。全身放松,用两手中指接点目明穴108次,每天早晚各点按1次。目明穴位置。瞳孔直上,前发际边缘处。   
    (五)阴阳回謇功   
    这套功法能调动人体潜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特别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本功法分两套,第一套用于早晨练习,第二套用于晚间练习。   
    早晨最好是天刚破晓,晚上最好是夜半入夜。每次练功和每节动作所需的的间要因人而异,自己掌握,动作要自然,不能过分机械。练功避免在饭前半小爵和饭后一小时之间。   
    练功地点应选择环境清新幽静、舒适的地方。   
    第一套:预备:面朝东方,闭目静心,收敛心神,全身放松头正颈直,两手自然市垂,脚尖向前,不可内外八字,与肩同宽。两拇指向掌心处弯曲护住劳宫穴。 
    呼吸要领:要吸多呼少,即胸式呼吸法,吸气时要做到静、深、长、匀。呼气时要做到细、缓、绵、悠(此呼吸方法要慢慢体会,在练功时不要过分追求)。
    起式:①舌尖环绕摩擦上下内齿龈,左右各三次,有唾液后心平气和地顺前正中线咽人丹田。②两手臂自然放松抬起,左手掌心朝上对准东方的太阳互应。右掌心向下与地下泉水互应。意念先在左手劳宫穴采集太阳放射精华之气。后意念在右掌心劳宫穴与地下泉水沟通。同时左右手上下摆动采集天、地阴阳之精气(动作和意念要相互和谐)。③左手掌心前区部位,劳宫穴与心脏内外沟通互应。右手掌心朝右肋下,劳宫穴与肝脏沟通互应。意念在左右手,把采集阳气和阴津贯人心、肝两脏。切勿掌心接触胸前区和肝脏部位。④左手离开心前区,掌心向下,右手离开肝脏部位掌心向下,两手掌心相对,互应沟通做抱球动作。意念在两手之间,柔成一个真气球。球形成后,应收腹提肛。抱球贯进丹田,两手重叠放在丹田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少倾片刻。⑤双手轻轻按摩丹田,左右各三次与此同时舌尖环绕摩擦上下外齿龈。左右各三次(二者频率速度方向应相同,有津液后再次咽人丹田)。⑥放腹松肛,全身放松意收丹田10分钟后,双手指起相对摩擦生热后,干洗脸。次数不限。⑦轻轻睁开双眼目视远方片刻。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本套功法主要体现天地人相应的观点,采集阴阳之精气,激发和增强人体的元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可以防病益寿。
    心主血脉为人体中的阳脏,“心为阳中之太阳”,因此要采集早晨太阳纯阳之气补养心脏。肝藏血,肝阴易虚,肝阳易亢,因此采集大地的纯阴之气,滋养肝脏。古人云:“天为阳,地为阴,天在上故属阳,地在下故属阴。火为阳,水为阴”。对人体有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之为阳(心),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物质称之为阴(肝)。
    练功④抱球一节,主要沟通阴阳,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练功时应细细体会。真气球贯人丹田后揉腹和摩擦外齿龈配合好,有津液咽人丹田,与采集的大自然真气融合贯通。《素问。六节脏象论》“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本套功法主要是练心练肝,心肝两脏都与神志活动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心藏神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肝两脏相配合,血液旺盛,共同维持了神志活动正常。肝藏血、血液旺盛则滋养肌肤,肌肤滋润则不衰,保持青春常立。心其华在面,心气血旺盛面部肌肤得到滋养,面色红润而有光泽。所以本功法不但可以治疗疾病,也可抗衰延寿,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
    第二套功法:预备:直坐立,两脚平行落地,面向西北角。做到心无杂念,平心静气,  毋使走泄,凝视调息。       
    起式:①双手枕后交叉(十指交叉)两拇指按揉风池穴十次,与此同时舌尖轻点上  腭十次(二者速度频率相当)。有津液后心平气和缓缓咽人丹田。②仰目观星月片刻后,双手从枕后拿下放在膝上,头正颈直,与此同时意念  用百会穴观赏星月之光(即:用百会穴与星月,通过一条光带相连起来),有时  可有热胀麻等感觉。③以手抬起重叠,用劳宫穴压住百会(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与此同时用意把百会采集精气顺督脉导引至两肾之间命门处。意守命门片刻。此时的呼吸要领是:采用逆式呼吸法。开口吸气,闭嘴呼气。开口吸气同时收紧小腹,将气充满整个胸腔为止。呼气应闭口,用鼻子呼气将胸腔气全部排除,同时鼓起小腹收胸腔(逆式呼吸三次后,恢复正常呼吸法)。④双手在百会穴处拿下,顺人体前胸滑向丹田,再从丹田顺带脉(腰部)滑向后面,双劳宫穴护住双肾。自感双肾区发热为止。同时要想像命门处形成一团火球,向下导引至会阴部位停留。球包绕会阴部。⑤双手从肾区再顺带脉滑向丹田,双手重叠护住丹田穴。⑥做收小腹提会阴动作,此时要想像阴部精气,随同命门之火一同归人丹田。⑦站立起来,全身放松意守丹田片刻。功法完毕。
    功法机理: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又主纳气与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以及水液代谢有着密切关系。
本套功法主要采集夜间星月之阴精,顺督脉导引下命门与先天之命门之火融合为一,来补充温煦肾阴肾阳。肾阴肾阳元阴元阳,只有肾阴阳充足,才能生机蓬勃。用现代医学讲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命门为元气的根本,是人体热能的发源地,因此意守命门火球和导引至会阴部,要细心体会,乃是炼精化气的过程。
六、房  事
    秋季往往是男性阳痿发病率最高的季节。据有人统计1102例阳痿病人,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者共有"/72人,其分布是:秋季386人,占50%;夏季116人,占15%;春季39人,占5%;冬季231人,占30%。说明在秋季阳痿病的发病率高。
    阳痿是男性生殖器痿弱不用,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完成正常房事的一种病症。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国内的离婚案中,有3/4是由女方提出来的,其中有大部分是因为丈夫患有性功能障碍,尤其是阳痿。
    精神因素是引起阳痿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约占发病总数的85%一90%.例如夫妻关系不睦,对女方怀有敌意;或夫妻间的性生活互相配合不和谐,没有得到理想的性满足,对性行为引起反感,导致阳痿发生。性交环境不适,如一屋内多人居住,性交时有戒心或有顾虑,也可以导致阳痿。但有不少人发生阳痿,是由于缺乏性的知识,心中恐惧,害怕性交失败而使女方不满意,于是就形成阳痿;或某次性交不满意,就误认为自己有阳痿等。由于这类人有疑虑或恐惧心,每次虽有性的要求,但到准备性交时,思想上又出现紧张、害怕、担心的念头,结果反而使勃起的阴茎软缩,不能性交。除此以外,手淫过度及房事过度,也是引起阳痿的常见原因。房事过多,特别是重复性交,即一次性交时,又连续再性交,由于需要更强烈的刺激,才能引起阴茎勃起及射精。日久,勃起神经中枢呈抑制状态,就会产生机能性阳痿。还有一类阳痿属器质性,只有通过手术才能得到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此病与肝、肾、阳明三经有关,临床上可分以下几类:
    1.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不举、舌胖润、脉多沉细,当温补肾阳,用右归丸加减:熟地lO克、山茱萸8克、枸杞子lO克、菟丝子10克、肉桂8克、附子10克。巴戟天10晓、仙灵脾15克、阳起石8克、鹿角胶8克。
    2.心脾虚损:症见阳痿不举、心悸健忘、不思饮食、舌淡脉弱,用归脾汤加减;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8克、黄芪30 克、桂元肉8克、酸枣仁8克、木香3克、当归10克、菟丝子lO克、补骨脂10克。
    3.肝郁不舒:症见阳痿不用、胁肋胀痛、脉弦,宜疏肝解郁,用逍遥散加减:柴胡lO克、白芍lO克、当归10克、白术9克、茯苓8克、菟丝子8克、甘草5克、香附5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10克。
    4.湿热下注:症见阳痿不举、阴囊潮湿,小便赤涩、苔黄腻、脉弦滑,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车前子10克、栀子6克、泽泻8克、木通6克、萆藓8克、黄柏6克、苍术30克、薏苡仁60克。
    除药物治疗外,亦可采用针灸疗法:取肾俞、命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八谬。每次选3-5穴,毫针刺用补法,或针灸并用。饮食疗法可选韭菜90克,洗净切段,羊肝120克切片,铁锅急火炒熟后佐以醋食用,对命门火衰之阳痿效果好。
    此节气不但男子易患阳痿,同时也是各种疾病的易发期。所以在此奉劝恩病的夫妇,在患病期间,应节欲保精,禁止夫妻合房,特别是严重的疾病和某些传染病,更应停止房事。因为男女合房而致病情加剧甚至危及生命者并非罕见。《医灯续焰.尊生十二鉴》中专列”远房室”一节,并说:“欲修长年,必先远色,矧病者乎!病既因虚致邪,务宜坚城却寇。为了保证夫妻身体健康,下列情况应绝对禁止房事:一是性病。夫妻一方患性病时,如梅毒、淋病、软性下疳、腹股沟肉芽肿等,必须待治愈后才能行房,否则会把性病传染给对方。二是肺结核活动期。肺结核患者性欲强,爱冲动,易传染给对方,宜夫妻分床,便于早日恢复。三是急性传染性肝炎。四是女方患滴虫性阴道炎或真菌性阴道炎应积极治疗,待治愈后再恢复行房。五是肾炎、心脏病患者治疗后应节制房事,以免复发或使病情加重。
    疾病初愈的恢复阶段节欲保精,这是因为肾精是人体生命的基础,病后精虚气弱,元气尤怯,极需静心休养,若此时行房耗精,病遂乘机复发。古人称其为“房劳复”、“女劳复”,列为病后“三复”之一,并认为因此复发之病较前更甚,不易治愈。《伤寒论》说:“新恙后精髓枯燥,切不可为房事,犯房事劳复必死。”这就突出说明了病后房劳的严重危害性。故大病初愈,机体处于恢复时期,房事应有所禁忌,至少也要谨慎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