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砂对油菜的作用:批注法教学:《鸿门宴》 - 谷园春草 - 温网博客 - 温州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20:08:42

批注法教学:《鸿门宴》

字号:  小  中  大  发布: 2009-04-05 17:33:44  查看( 824 ) 

3月31日,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附属学校高一年级的(2)班、(9)班各上了一节《鸿门宴》,采用了批注法教学。略作示范后,遂要求自读课文,即于书上批注。课后,选一“自觉得意者”交上。感谢任课教师陈乐华老师、张文彬老师选取部分优秀者,整理如下:

 

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高一(2)黄智隆批注:此话只能出自杀几十万秦军,拥有四十万兵力,“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之口。

2、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急击勿失!”

高一(2)何野茹批注:范增为人很有逻辑思维,前后对比,并根据刘邦的“秉性”从而推断出“其志不在小”,甚是厉害。而且他还会“望气”,从而占卜刘邦有成为天子的命运。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古代人相当迷信,且具有神幻色彩,令人半信半疑,不知其是真是假。

3、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高一(2)赵云云批注:张良把项伯的话转告刘邦,刘邦说“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生动地描绘出刘邦的焦急及惶惶不可终日的窘态。然而张良一出主意,刘邦即刻明白,表现出刘邦的睿智、狡诈与机巧。

4、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高一(2)詹单静批注:内容虽简短,却通过刘邦的言行反应出其人狡猾,有谋略,试图通过拉拢、讨好项伯,从而获得地位上的巩固,并通过项伯来稳定项羽,获取他的信任。足以体现刘邦的奸诈。

5、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高一(2)干雪妮批注:这可见项羽为人的直白,大大咧咧,容易轻信他人。也反映了项羽在绝对优势下有点骄傲,毫无远虑,毫无远见之明,被眼前的迷雾蒙住了双眼。他竟会说出谁是告密者,用现在的话来说,有点白痴。

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高一(2)蔡丹明批注:刘邦在项羽面前自称“臣”,称项羽为“将军”,言辞极恭敬。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是出于不自意,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的机智,以及他能屈能伸的性格。当项羽听到刘邦的话,认为自己错怪他了,但他没有直接说出“小人”是谁,而是非常自然地引项羽说出了告密者。由于刘邦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为下文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在席间舞剑也不表态,对樊哙采取了格外宽容的态度等作了铺垫。然而项羽的优柔寡断也为他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7、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高一(2)黄楚批注:按古代礼仪,项王、项伯的位置是最上位,亚父范增是第二,刘邦处于第三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和项羽的自高自大。

8、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高一(2)朱倩倩批注:这一段话也许并非真正出自樊哙之口,在司马迁的描写下却具有真实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为他的这一种勇气和气势所震撼。《史》非真史,其言辞更胜真史。

9、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高一(2)谢露露批注:张良真可谓是智勇双全,而且善于说辞,把项王哄得好好的,完全相信了张良所言,可以说是百密而无一疏。而亚父早就看出了沛公的野心,但他的意见却不被项王接受,他砸了沛公所送的玉斗,感慨万分。后来结果真如亚父所说,真是有先见之明。

10、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高一(2)邱永利批注:席未散,客却悄悄离去,怎么不令人生疑?可见客心怀不轨,或心中害怕。主人却不生疑,而受璧。史果可尽信哉?

11曰:“旦曰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高一(9)班余文文批注:可见项羽之“力拔山兮气盖世”,骄横气盛。

12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高一(9)班方青青批注:从“吾得兄事之”“约为婚姻”中看出刘邦拉拢项伯,“日夜望将军至”等用词极为谦逊,用来表明自己对项羽的忠诚,明知赴鸿门宴凶多吉少,也毅然前往,可以看出他坚决果断。刘邦一向待人傲慢,但在项羽面前自称“臣”,而称项羽为将军,谦卑有礼,唯恐有所不至,“然不自意”明显为自己开脱,而语气又不免让项羽对他放松警惕,这些细节,无从不表现出刘邦能屈能伸的性格,他的狡猾多端,可见一斑,也突出他的城府之深。

13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出,要项伯。

高一(9)班杨凡批注:张良一出主意,刘邦马上心领神会,体现了刘邦的睿智,机巧,随机应变和善于纳谏,和项羽的自矜攻伐和优柔寡断,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后文性格所造成的结局。

14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高一(9)班缪赛婷批注:自招敌人内应,毫无远虑,导致其最终的悲惨命运。

15、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窃为大王不取也!”

一(9)班林春春批注:从樊哙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十分豪爽的人,不拘小节。有勇士之风范,同时也话中有话,借机讽项羽,又替刘邦求赏,粗中有细,有勇又有智

16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高一(9)班叶娅静批注:刘邦明明欲称王,可现在却睁眼说瞎话。不过也看出刘邦乃聪明之人,张良要他“往谓项伯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他一点即通,马上拉拢项伯,“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拍马屁,以花言巧语为自己辩解,会装,会讲,会骗,会用计,致使项伯受蒙蔽。

17.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高一(9)班张官利批注:表现出刘邦坚决果断的性格特征,语言简洁明了。

两种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刘邦战胜项羽的必然结果。

18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窃为大王不取也!

高一(9)班杨佳欢批注:樊哙虽鲁莽,但他的忠心、义气,护主心切是值得肯定的,它对项羽说的话字字珠玑,一针见血,也可见他的胆略。

19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高一(9)班李阳阳批注:按古代礼仪,宴会的四项座位,按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侍坐,项羽,项伯东向最上位,范增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从座位可看出,项羽的自高自大,而刘邦在宴会上屈居下座却无任何怨言,安然自若,能屈能伸,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护自己。

20“哙既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高一(9)班黄媛媛批注:樊哙不管怎么危险,都要拼命去保护刘邦,可见樊哙是如此的重情义,忠诚,也可以体现出他的勇气。

21“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高一(9)班黄媛媛批注:面对项羽,他凛然屹立,勇气可嘉,这种种令人恐惧的表情和出乎意料的动作。目的就是为了引起项羽的主意。为下文刘邦的开脱作了铺垫。

【谷案:我的天啊!我们为什么还要在课堂上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