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钴业地址:肖一禾:不死的“独秀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23:45

肖一禾:不死的“独秀气”

发布时间:2011-11-02 07:13 作者:肖一禾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3次

  陈独秀说了很多的话,写了很多的文章,我孤陋寡闻,读得少,知道得更少。但有两句话,我却记忆犹新。

 

  第一句话:

 

  弟自来立论,喜根据历史及现时之事变发展,而不喜空谈主义,更不喜引用前人之言以为立论之前提,此种“圣言董”的办法,乃宗教之武器,非科学之武器也……主张重新估计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及其领袖(列宁托洛茨基都包括在内)之价值,乃根据苏俄廿年余的教训,非拟以马克思主义为尺度也。

 

  这是1941年1月19日陈独秀写给两位友人信中的一段话。

 

  说这段话的时间已经过去了70 个年头,但其现实意义是不容怀疑的。“根据历史及现时之事变发展”来“立论”,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今天的中国已经是“踏破铁鞋无处觅”了。以某种固定不变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仍然是今天中国的行为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活着的我们,还没有进步到陈独秀的水准。都说要与时俱进,在这方面,怎么的就成了“与时俱退”呢?

 

  30多年前的中国,搞了个真理标准大讨论。一时间人们精神为之一振,以为春天真的来了。孰料“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这一“归”就再也回不来了!数个“不搞”把“春天”挡在门外了。“我们”恪守的,还是万古不变的老祖宗遗训。

 

  老祖宗遗训里面当然也有精华,值得后人效法。但总的看,自然还是陈独秀说得对:应“根据历史及现时之事变发展”来“立论”。陈独秀自己就是这方面的表率,请看他说的第二段话:

 

  适之兄说弟是一个“终身的反对派”,实是如此,然非弟故意如此,乃事实迫我不得不如此也。譬如吃肉,只要味道好,不问其售自何家,倘若味道不好,因其为陆稿荐出而嗜之,是迷信也;倘味道好,因其为陆稿荐出而弃之,此亦成见也。迷信与成见,均经不起事变之试验及时间之淘汰,弟两不取之。

 

  “陆稿荐”是指康熙年间陆稿荐在苏州开的一家肉铺子,以“酱汁肉”闻名。

 

  无疑,陈独秀的这个见解完全符合当年中国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宗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惜的是,现在的中国似乎忘记了这个标准。

 

  忘记了这个标准并不是就不要标准,标准还是要的。现在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抛弃了“两个凡是”,又出来了“N个凡是”。这样的“凡是”太多了太滥了,人们无以适从,就干脆不要任何“凡是”了,只要一个“自以为是”。今天的中国事实上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国度:官方有官方的“自以为是”,百姓有百姓的“自以为是”。这样两种“自以为是”常常“打架斗殴”,弄得个“花退残红青杏小”,令人“始觉春空”,没了情趣。

 

  想起陈独秀的这两段话,倒使人忽然有了情趣。我分明感受到了陈独秀身上的这股子特有之气。是什么呢?具体我也说不出这股“气”是什么来,我就干脆把它叫做“独秀气”,一股不死的“独秀气”!

 

  总之,这是一股大气,一股正气。这是一股今天的中国特别需要的大气,正气!

 

  语曰:“气可鼓而不可泄”。面对这股不死的“独秀气”,我们是“鼓”还是“泄”?


来源: 共识网 | 责任编辑:程仕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