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在高铬铸铁中作用:《读者欣赏》(大师巨匠栏目) “扬州八怪”之金农——布衣金农,明月前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32:13

“扬州八怪”之金农——布衣金农,明月前身 


梅花册之十二 纸本 26.1×30.6cm 1760年 故宫博物院藏
  花卉册之二 纸本 23.5×31.4cm 1761年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扬州八怪”之金农——布衣金农,明月前身
节选自《读者欣赏》2009年第8期《大师巨匠》栏目
    金农,字寿门,一字司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三月二十七日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其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若沃洲、天姥、云门、洛思诸峰,群欲褰裳涉波昵就予者”。地灵而人杰,又有优游闲适的家庭条件,果然造就出一代灵怪的名士——金农。因之,金农在“扬州八怪”中是别号最多者,正是其以“名”而自鸣的缘故。

                                         梅花 绢本 1762年 扬州博物馆藏

    他中年以后嗜佛,别号“心出家庵粥饭僧”、“如来最小弟”。此外还有“曲江外史”、“纸裘老生”等别号,亦均有各自不同的寓意。
    青年时期的金农已负诗名,投师于吴门何焯家中,并先后与同辈的丁敬、厉鹗诸人交游,结为一生挚友。在“扬州八怪”中,金农的修养最为广博,不仅诗文创作早露才华,又精于金石碑版鉴赏,擅长八分书、治印、刻砚,晚年又负画名。所有这些,与其早年的投师交友密切相关。金农所师的何焯,字屺瞻,号义门,苏州人。其家有丰富的藏书,本人则博览群籍,长于考订,尤精于校勘古碑版,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他还擅长书法,喜临摹晋唐法帖,擅楷、行书,与姜宸英、汪士铉、陈奕禧并称康熙年间的四大书法家。由此可知,金农读书期间,所受影响是多方面的。金农青年时期结交的一生挚友,当以与其并为“浙西三高士”的丁敬为最。丁敬治印开创“浙派”,为“西泠八家”之鼻祖,又擅画梅。金农与之相契,而其擅治印、刻砚和画梅,亦是相互间的影响所致。
    雍正十三年(1735年),皇帝下诏举办继康熙己未科之后的第二次博学鸿词科。金农虽被推荐,但最终因为不合乎当时规定而未遂其愿。在经历了这一次的失望后,金农“期有所遇”的念头基本上熄灭了。不料在其76岁时,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金农作了《拟进诗表》和“所业各体诗”,以献媚于皇帝,“期有所遇”之心死灰复燃,但这一次彻底给金农对仕途的希冀画上了句号。不过,乾隆盛世又给金农这样的失意士人,带来了另外一条生路,那就是以其文化方面的技能和书画专长而谋生。谋生的地点,首选当然是当时最富庶、消费水平最高的扬州。
    金农自南归后,一段时间内主要往来于杭州、扬州间,又曾数度出游,自60岁后则基本定居扬州了。扬州素来为食盐重要产地,并有极发达的城市经济。从明代中叶以后,“贾而好儒”的风气首先活跃于安徽商人中。至清代,扬州的商人尤以“咸近士风”而著称。也正是从徽商开始,以其财力资助、结交文人早已蔚然成风,并曾促进江南地区文化艺术的创作活动。扬州的盐商们亦复如此,金农及“扬州八怪”中的其他人物聚集扬州,与此等原因密切相关。综合有关记载,大致可以了解金农在扬州的主要活动。其一,他经常参加大盐商和地方官吏举行的文酒之会,如大盐商马日珀、马日璐兄弟在其家园小玲珑山馆举行的宴集,以及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举行的规模盛大的“虹桥修禊”等。在这些宴集上,金农经常以其诗独领风骚。其二,“贾而好儒”的大盐商,除喜好声色犬马之外,亦好藏图籍、古玩。精鉴碑版、金石、文玩的金农,则颇有用武之地。郑板桥曾赠诗金农云:“九尺珊瑚照乘珠,紫髯碧眼号商胡。”就是赞金农为个中高手。当然,金农最主要的是靠书画谋生了。扬州民谚曰:“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因之对书画有着极广泛的需求,这也是导致金农多用门生代笔的重要客观原因。在其垂暮之年,终因精力不逮,金农日渐丧失了在这繁华都市中的周旋、生存能力,最后“殁于扬州佛舍”了。
梅花册之五
纸本
26.1×30.6cm
1760年
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