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二甲基苯胺的反应:【佳片U约】波兰电影:《卡廷惨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3:52:33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波兰电影:《卡廷惨案》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战俘题材新经典。波兰电影之父安杰依·瓦依达(Andrzej Wajda)晚年代表作。根据波兰作家小说《身后》(Post Mortem)改编。1939年至1945年的克拉科夫,包括妻子、母亲、儿子、姐妹在内,一群被卷入卡廷事件的波兰军官眷属的辛酸遭遇和悲惨命运。影片并用20分钟黑白画面再现曾是二战难解之谜的两万多名波兰军官战俘被集体屠杀事件的全过程。二战中波兰命运的观照和苏联面目的揭露。开局出乎意外,结局惨不忍睹,弥漫诡异气氛,真实令人不安。只是略嫌主角过多、情节散乱。亚特·祖米卓斯基(Artur Zmijewski)、安德烈·奇拉(Andrzej Chyra)、玛嘉·奥斯塔兹卡(Maja Ostaszewska)、达奴塔·斯坦卡(Danuta Stenka)、玛格塔莱娜·希莱卡(Magdalena Cielecka)等主演。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史载纳粹德国于1943年4月13日宣布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发现葬有4000多具尸体的万人坑,经调查,这些尸体属于1940年春被苏联集体屠杀的波兰军官战俘。对此,苏联不仅发表公报指责德国法西斯血口喷人,而且在苏军收复斯摩棱斯克后组织反调查,一口咬定大屠杀发生在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后的1941年秋。直到1992年10月14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派特使将苏联关于卡廷事件的绝密档案副本转交波兰政府,难解之谜才真相大白。该影片借卡廷事件死难骑兵上尉的部下之口对死难将军的妻子说,“苏联人与德国人没分别”。
[剧情资料]
导演: 安杰依·瓦依达
编剧: Przemyslaw Nowakowski / Wladyslaw Pasikowski / 安杰依·瓦依达
主演:亚特·祖米卓斯基(Artur Zmijewski)
玛嘉·奥斯塔兹卡(Maja Ostaszewska)
安德烈·奇拉(Andrzej Chyra)
达奴塔·斯坦卡(Danuta Stenka)
扬·恩格莱特(Jan Englert)
玛格塔莱娜·希莱卡(Magdalena Cielecka)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 俄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2007-09-21
片长: Germany: 118 分钟(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Argentina: 118 分钟(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 USA: 121 分钟
又名: 爱在波兰战火时 / 卡廷森林大屠杀 / 卡廷 / Katyń / Post mortem. Opowiesc katynska
卡廷惨案的获奖情况
2008年 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 Prix d'Excellence Magdalena Biedrzycka
2008年 Washington DC Filmfest Audience Award 安杰依·瓦依达
2008年 Ljubljan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udience Award 安杰依·瓦依达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向波兰发动闪电战,抢占波兰西部地区。16天后,苏俄由东部进入波兰,并俘虏了约25万波兰军人,将他们分别关押。1943年,入侵苏联境内的德国宣布,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市附近的卡廷森林发现埋葬波兰军人尸骨的万人坑,而苏俄正是残忍杀害这些军人的真正凶手……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波兰导演安杰依•瓦伊达最终将这个波兰国内长久以来的禁忌话题搬上银幕。本片荣获2008丹佛国际电影节人民选择奖、卢布尔雅那国际电影节观众大奖以及波兰电影节最佳剧本、最佳男配角、最佳电影、最佳配乐、最佳音效等7项大奖。
[精彩影评]
卡廷事件历史背景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发动闪击战,占领波兰西部地区。9月17日,苏联从东部进入波兰,占领寇松线以东的全部波兰领土,俘虏约23万名波兰军队官兵。苏联随后将波兰官兵分别关押在一些新建的战俘营。其中的斯塔罗别利斯克、科泽利斯克和奥斯塔什科夫3个战俘营,关押着包括9000名军官在内的共约1.5万名波兰战俘。
1943年4月13日,攻入苏联境内的纳粹德国军方宣布,在德军占领的苏联斯摩棱斯克市附近的卡廷森林地区发现被苏联军方屠杀的波兰军人万人坑。4月15日,苏联发表公报,对此予以断然否认,宣称这些波兰战俘在德军入侵苏联之后落入德军手中,是被德军所杀害的。此后,苏联和德国均组织调查团前往卡廷进行实地调查,但都没有没有取得明确的结果。战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在审讯纳粹德国战犯时也回避对卡廷事件的明确表态,从而使之成为一桩未了的迷案。
此后,波兰方面和国际社会针对苏联政府的说法多次提出怀疑并展开激烈争论,但苏联政府始终坚持既定的立场。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苏联和波兰组成由历史学家参加的联合委员会,对涉及此次事件的大量文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1990年4月13日,在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之际,苏联正式承认对卡廷事件负全部责任。
业经披露的卡廷事件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苏联政府认为波兰战俘是一个大包袱(一方面,苏联在紧张的备战中为其要消耗宝贵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波兰战俘可能随时反抗苏军的监禁),遂决定先处理掉波兰战俘中的军官。除掉了军官,其余的士兵就会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苏联有关方面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从肉体上将他们消灭掉。1940年3月5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内务部长)贝利亚专门就对两万多名以波兰军官为主的战俘和犯人实施枪决一事写出报告,上交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审批,随即获得批准。
1940年4月初,处决波兰战俘的行动正式开始。数百名被俘的波兰军官被从上述三个战俘营带上汽车,秘密运往行刑地卡廷森林。行刑人员站在波兰战俘身后,用手枪对着他们的后脑开枪。掩埋之后,苏方人员在上面铺上了厚厚一层土。不久,第二批战俘又被运到该地被同样处理。直至当年5月中旬,苏联方面在卡廷森林共处决波兰战俘4421人。他们被分别埋入8个大坑,上面铺满松树和白烨树。除卡廷森林外,苏联方面还在斯塔罗别利斯克战俘营枪决了3820人,奥斯塔什科夫集中营枪决了6311人,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其他战俘营和监狱枪决了7305人。加上卡廷森林枪决的4421人,共计21857人,其中包括约1.5万名波兰官兵俘虏。(灵嫣)
卡廷事件大事小辑
1939年9月1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波兰东部地区官员和驻守军警约23万人被俘。
1940年春,4421名波兰政府要员、军官、资本家和高级知识分子被苏联枪杀于俄罗斯境内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
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宣布在俄罗斯境内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发现一座万人冢,里面葬有4000多具被苏联杀害的波兰军官尸体。对此,苏联矢口否认,指责德国法西斯血口喷人,并与要求查明真相的伦敦波兰流亡政府断交。
1943年9月,苏军收复斯摩棱斯克地区,组织反调查,一口咬定大屠杀是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并说事情发生在1941年秋,后来又说人数达1.1万人,并为此拍摄了专题宣传片。
二战结束后,在纽伦堡审判时,苏联要求法庭认可苏联的调查结论,但未获得同意。于是,卡廷事件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也成为波苏关系史上的一个“空白点”。
1988年春,波兰华沙一家杂志通过一份报告拐弯抹角地指出,卡廷惨案发生在1940年春。这个时间至关重要,因为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的时间是1941年6月22日,而卡廷森林又恰恰是在俄罗斯境内的斯摩棱斯克附近。
1990年4月13日,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苏联正式承认对卡廷事件负有全部责任,塔斯社指出卡廷事件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但苏联还是未公开全部真相。
1992年10月14日,关于卡廷事件的绝密档案(即俄罗斯总统密档第一卷)副本由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派特使转交波兰政府。至此,卡廷惨案真相大白。绝密档案显示,1940年4月至5月,被苏联作为“不共戴天的敌人”枪杀的波军被俘军官及其他人员总人数为21857人。
卡廷事件揭密过程
俄罗斯总统密档第一卷是关于卡廷事件的专卷。它开始存放在苏共中央总务部第六处,尔后转归为苏共中央政治局档案,1990年夏转归苏联总统档案馆,存放在克里姆林宫。1991年12月24日由俄罗斯总统接管。
当时,关于密封的档案袋内究竟装了什么文件,除了前苏联领导层中几位核心人物外,谁都不知道。俄罗斯总统档案馆工作人员非经特别批准也无权拆阅。在大部分档案袋上甚至标有“永不开启”的禁令。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他在1991年12月23日阅读过密档第一卷,是在移交总统权力时同叶利钦一道阅读的。当时,协助戈尔巴乔夫的“苏联改革设计师”雅科夫列夫也在场。
在开启封印看了文件之后,戈尔巴乔夫说,“我们的头发都竖起来了”;“我们无权向波兰隐瞒事实,我们三个人当即认为,不论后果如何,也应向波兰方面通报”;“我对叶利钦说:‘鲍里斯,现在该由你做这件事了’” 。
其实,在1990年4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时,在澄清卡廷事件真相问题上,戈尔巴乔夫已经向前迈了一步。他承认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罪行”,并向雅鲁泽尔斯基转交了一部分有关卡廷事件的档案材料,但密档第一卷却紧锁在总统密档铁柜中。
一年半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向叶利钦交权,特地移交了这卷密档。又过了十个月,叶利钦决定将这卷密档的副本转交波方。叶利钦的特使、国家档案馆馆长鲁道尔夫·皮霍亚前往华沙完成了这一使命。在1992年10月14日举行的转交仪式上,波兰总统瓦文萨手接密档,语音嘶哑地说,他“感到全身颤抖”。
至此,1940 年春苏联内务部在卡廷森林杀害波兰被俘军人、并将罪名加到德国纳粹头上的全部真相被披露出来,前苏联当权者坚持半个世纪的弥天大谎被戳穿,引起波兰上下极大震动。
俄罗斯总统密档第一卷内共有三份文件。第一份是斯大林等人签署的1940年3月5日联共(布)中央的决定;第二份是1940年3月5日贝利亚给斯大林的报告。
贝利亚的报告详细说明了自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后,被苏联关押在三个大战俘营以及其他营地和监狱中的波军被俘军官及其他人员的人数、军阶、职业和政治态度。报告说他们是苏维埃“不共戴天的敌人”,因此建议按“特别程序”审理,处以极刑——枪决。据此,联共(布)政治局当日通过决定,授权内务人民委员会对报告中所列25700人执行枪决。
第三份文件是1959年3月3日克格勃头目谢列平给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的报告。报告核实卡廷惨案中被枪杀的总人数为21857人。报告强调档案馆继续保留这些人的人事档案对苏联和对“波兰朋友”已无必要和价值,而且“一旦泄密,必将危害国家”,因此建议全部销毁。这份文件无可争辩地表明,苏联领导人坚持将错就错,继续歪曲和隐瞒真相。
影片幕后制作
卡廷是一个能在所有波兰人心中引起共鸣的地名。卡廷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军官战俘被集体屠杀的事件。1940年苏联军队在这里及另外两处地方,枪杀了两万多名波兰人。在波兰被苏联控制的45年时间里,这是一个高度禁忌的话题,尽管几十年来官方一直在宣传谴责德军犯下的罪行,但大多数波兰人依然十分清楚此事的真相。而在当时的电影审查制度下,要制作一部关于卡廷大屠杀的电影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在国家获得新生,于1989年解放之后,波兰电影导演、如今81岁高龄的安杰依·瓦依达也花了17年的时间才终于找到一个令他满意的剧本。他最终选择了波兰最具有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Andrzej Mularczyk的剧本,保持其一贯敢于解决尖锐问题的作风,对这个隐秘的历史事件从一个侧面进行了描述。《卡廷惨案》于2007年9月17日即二次大战苏联入侵波兰东部68周年纪念日在首都华沙作全球首映。在波兰国内的每一家电影院的宣传栏里,都张贴了一张沉重的海报,上面是四名波兰军官灰色的脸,同时也预示出该片在波兰电影史上将会是票房成绩最好的影片。
导演瓦依达的父亲是一名军官,后来成为卡廷惨案中被杀害的牺牲者中的一个。上尉贾库布·瓦依达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的秘密警察从背后开枪打死,然后与其他成千上万的战友一起被堆积在了一个坟墓里。瓦依达把这段缠绕他一生的伤痛经历拍成了电影,他认为“这部电影一定能唤起每一个人沉睡的心灵”。
2000年奥斯卡荣誉奖获得者,瓦依达的创作生涯开始于1950年代,拍摄了关于二战的三部曲很快招致的后果就是被没收,分别是《一代人》(1955)、《下水道》(1958)、《灰烬与钻石》(1958)。在这些电影中,被评论界公认是他最出色的作品,瓦依达对于波兰长期以来的英雄主义传统持有怀疑态度,传统观念认为英雄就应该为光荣事业献身而不能屈辱地活着。在《卡廷惨案》中,瓦依达重新回归到这一主题。
“在某种意义上,我把这部电影看成是那个时代波兰电影学院的验尸报告。它是这些主题的终结者。我也是最后的一位导演,这部电影也是我最后一批影片中的一部,”说这番话的时候,瓦依达正坐在华沙的博罗尼亚宫酒店里喝着一边茶,这里也是波兰首府中心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几处建筑之一。他接着说道:“这部电影是对我在1950年拍摄的那些电影的一次遥远的重逢。”
苏联和德国在1939年秘密达成协议,共同瓜分波兰。苏联逮捕了数千名政府官员,以及律师、警察和土地所有者等等,将这些人分别关押在苏联西部的Kozielsk、Ostashkov和Starobielsk三个集中营里。瓦依达的父亲就是在这时期被捕的。根据斯大林个人发布的一道命令,在1943年春天大约有两万两千名波兰人被执行死刑。此事由纳粹德军于1943年在卡廷发现一座波兰人的万人冢而被揭发。瓦依达在影片中展现了德军占领下的波兰,人们正在浏览报纸上死者的名字,观看着一部关于发掘死者的宣传片。当苏联横扫西方在后一年重新占领卡廷之后,他们试图把大屠杀的罪行归咎于德军,用了一些德军的胶片来拍摄自己的宣传片。西方同盟军意识到苏联有可能应承担责任,但为了能击败纳粹分子,他们不想分裂同盟军。
波兰的双重灾难——同时被纳粹德军和苏联军队控制,组成了本片的开场。然而这部预算成本为四百万欧元的波兰电影,并不是这起屠杀时间的历史统计表,反而着眼于四个家庭,正在等待和期望他们的男人的回家。瓦依达提出的问题是:“我要制作一部关于自己的父亲还是母亲的电影?”他后来决定站在母亲这一边。瓦依达的解释是:“这是一部政治片,但是关于我母亲的故事是心理上的。她坐在那里等待,给红十字会和伦敦写信,总是在期待他能活着回来。”由于电影是要讲述四个等待的家庭的故事,它反复面临着同样的遭遇,是否应该投降,忍辱负重与波兰的敌人合作,或者是坚守信仰勇敢去面对监狱甚至是死亡的结局。
影片结尾的时候是一个漫长而详细地描绘了军官被一个接一个从卡车里拉出来,由两个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士兵架着,然后他们被第三个士兵开枪打死。瓦依达认为:“我必须把那些残害了这么多人的杀人机器展现出来。”看完了这场杀人游戏之后,在华沙一场比较早的试映会上所有观众都静静地坐着,直到字幕出现后的五分钟时间里都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说一个字或者在他们的位子上动一下。(阿布)
《卡廷惨案》:牢记历史是为了明天的前行
弱者被强者围困,在人类世界中,臣服与沉浮必然。这里所谓的强者,一方是魔鬼,另一方同样是魔鬼。于是,弱者的生存空间和能力被完全剥夺。这样的事情,作为个体,是被欺凌和侮辱,如同百姓遇见流氓。作为国家,则是灭亡和衰败,弱肉强食的典型。
肖邦的故乡,文艺味道的脆弱波兰,在地缘政治的角斗中,被纳粹德国和前苏联一同削弱到亡国,一个民族的沉没在所难免。1939年,苏联与纳粹德国仅差十余天的时间同时入侵波兰。波兰军队在纳粹闪电战面前溃败,退回后方却被苏联红军缴械俘虏。这场不宣而战的战争中,包括将军统帅在内的波兰军人25万被押解到前苏联的集中营。
政治斗争本身更像是弱肉强食的游戏,弱者势必担当被侮辱和被侵犯的角色。希特勒为个人情趣掀起全面世界战争,而斯大林的苏联同样是小肚鸡肠的独裁者。卡廷惨案的前前后后更证明了丑陋政治的肮脏无情和个体私欲对人性的践踏。对于数以万计的受害者和世人来说,国家的兴旺还是在于民族的自强不息。
波兰国宝级老导演安德烈·瓦依达的《卡廷惨案》通过异常冷静客观的白描手法勾勒了波兰人民在卡廷事件前后的悲凉处境,进而完美诠释了一个民族对于自身伤痛的高度认知和冷静反思。认真的说,在这部并不是控诉的历史题材影片中,更凸显了正直人性回首灾难时高度的勇气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从字面上了解卡廷惨案被震慑于彻底反人类的罪行,继而疑问究竟是什么缘由可能造成如此的恶行。然而,经过政治运动的常年洗练和磨砺,当1990年波兰政府从俄罗斯手中获得解密档案时,事件的起因根源是否已然不再重要。从这部2007年的《卡廷惨案》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波兰人对于事件的全程跟踪回访。在状似表象的历史回馈里,安德烈·瓦依达所赋予我们的不是满含血泪的控诉抑或形而上的精神自助,而是一程悲悯交加的历史重现。在记录民族伤痛的过程中,消解痛楚的方式并不一定是呐喊和揭露。因为,感性行为的两端都具备着不可饶恕的仇恨积聚。
1940年,两万多名波兰军人(包括高级将领在内)被苏联内务部以必须消灭为由集体屠杀于苏联境内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影片结尾近乎压迫性的回溯了屠杀全景,流水线工作一般的逐个枪击后脑,然后系统化的集体淹埋。通过冰冷影像毫不吝惜的堆积残酷事实的时候,怵目惊心只是一种心灵震动和威慑,随即而来的是无法也不愿相信的事实。在丑陋政治面前,个体命运究竟饰演怎样的角色。
这些国家机器的服务者在未被告知任何理由的状态下被非人性灭绝,两万多名波兰精英并未战死沙场就这样消失。在尴尬脆弱的祖国面前,就这么被政治玩弄了。在充斥仇恨和利用的强权世界面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自强、不自立、不稳健于世界,就真的只能消亡衰败,以这种方式被践踏。只有民族振兴,国家中的个体才可能合理的报效国家,哪怕是战死沙场。反之,内乱导致的诸多牺牲只能消减自我尊严直至国家崩塌民众苦难。
1943年,纳粹德国首先发现尸体并借此攻击苏联。可惜,纳粹的声音并不能占得先机。战后,苏联立即强制性地将归罪于德国。而已经成为苏联卫星国的波兰政府只得一言不发,为此沉默了数十年,直到叶利钦上台的俄罗斯将机密档案公布,惨案的真相才大白于世。
一种很正常也很奇怪的人类现象是,对任何事情的认知总是很清楚的站队处理,团结对此几乎毫无作用,在左和右之间更多的其实是混沌。反之,当政治在煽风点火中描述了某些锦绣前程时,人类就会被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政治运动中。相同的是,左和右之间的多数依然是混沌。
波兰的个体们对于卡廷惨案的态度就是如此。影片筛选的典型人物显然是少数,多数人不仅沉默,而且在强权政治和残酷战争的双重压迫下已经真实做到了保命糊口、随遇而安、莫谈国事。正因为如此,导演选取的角色们才更加触动人心,直指黑暗中等待的光明。
将军妻子拒绝为纳粹做宣传工具,但看到纳粹的卡廷资料异常震惊、军官妻子母亲等候丈夫多年终于明确真相后无语跌倒、刻墓碑的女人卖了头发为给真实树立挽碑、自杀的军官因为无法接受死去战友而自己苟活于世、那个波兰青年为了坚持从未相见的父亲是被苏联人杀死而丢掉性命。这些人直面事实的同时,面对的都是专制强权的阴险攻击。
与大多数平民百姓对卡廷事件的淡漠态度不同,这些人为了爱和家庭一直辗转于揭露真相,因而被伤害被诋毁甚至丢掉生命。但无疑这是伟大的,因为这些行为彻底不同于大众。民众的力量爆发始于朴素民族感的积淀。当面对民族危难的时候,单纯的爱国心态固然可以形成合力,但终究需要面对政府的政治斡旋。而当政府已然彻底无语之时,站出来的民众声音一样脆弱。但宝贵在于,这些赢弱的声音为曾经的真实烙上了不朽的印记。
安德烈·瓦依达如同完成一项使命,在重现惨案的残酷后用数十秒的黑屏祭奠了这些逝者。当影片以纯朴无言的视角回放自家民族之痛时,也许只有饱经沧桑的爱国老人可以将耻辱和伤害不再淡忘或仇恨,《卡廷惨案》才可以如此冷静清醒的还原过往人世曾经存在的荒谬和悲惨。于是,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可以认证关于民族自相不息的必然以及关于人性和政治的黑暗一面,还有那对美好人性以及世界和平的严肃追随。
[请您观看]
',1)">
http://www.tudou.com/v/nrKsK7VGIFk/v.swf
编辑于2011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