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机碳分析仪用途:孝子“培养”不能搞量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5:00:06

孝子“培养”不能搞量化   

2011-11-02 09:53:52|  分类: 时政 |字号 订阅

韩浩月

 

百善孝为先,作为一项优良的民族传统,近年来孝道的陨落引起很多人的忧思,也提出了很多具有尝试价值的建议。唤醒孝道,需要对受损的社会和家庭伦理,进行一段时间的耐心修复与重建,但也不乏急功近利者,比如中国伦理学会就提出了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名中华小孝子的规划。

 

这项规划的提出者,是中国伦理学会下属的慈孝专业文化委员会,按照这个委员会的命名看,推广孝道倒是与其专业对口,但是,用量化的数字来衡量推广效果,又显出这个委员会实在有点不专业,对孝道的理解程度也有限。

 

到了新世纪这一代孩子这里,“父母在,不远游”、“长幼有序”等传统观念,已经被冲刷得所剩无几,信息化打开了孩子的视界,异地甚至跨国就业、生活已常见,追求身份平等、分享家庭话语权等西方家庭观念,也影响了无数中国家庭。因此,面对孩子必须要对孝道进行重新诠释,用和风细雨的方式,把传统孝道转化为现代孝道,让孩子真正懂得如何孝顺父母。

 

因此,在青少年儿童心目中根植孝道,是一项复杂又宏大的工程。中国伦理学会尽自己所能,参与到这项工程中用意是好的,但对具体数字的刻意追求,让人对其信任程度大打折扣,比如,如何确定一个孩子在五年的时间里就能变成孝子?在确定把一个孩子“打造”成孝子前,如何认定这个孩子不是“孝子”?百万“孝子”培养出来了,可全国有2.2亿青少年儿童,剩下的怎么办?其实,中国伦理学会把重点搞错了,他们应多研究孝道为何缺失,怎样用更宽松的家庭环境来影响孩子的成长,换个说法就是,中国伦理学会不应培养孩子成孝子,而应从大人们身上入手,大人是孩子的榜样,大人们孝顺了,孩子们耳濡目染,自然会把孝这种美德继承下来。

 

同期的一项针对北京100个家庭所做的调查还显示,98%的家庭认为孩子的孝心与学习和成长关系密切,对100名中小学生的跟踪调查则发现,96%成绩好的孩子有孝心和感恩心。这种调查也严重的不靠谱,把成绩好和孝心生扯到一起,也是一种搞量化的行为,孝心有标准吗?哪个家长或哪个孩子会主动地承认自己没孝心?深圳公务员廖某学习成绩自然不错,但照样会把父母打伤。在实际生活中,靠好学习成绩混出好地位的人,孝顺程度并不见得高于底层人,反而,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影响,这部分人群成了不孝的群体之一。

 

近年常有学校让学生表演“洗脚秀”,仿佛几百学生在操场上给父母洗一下脚,孝心就此会得到提高,这也是一种层面上的急功近利,搞笑程度大于实际收效。让孩子重拾孝心,要从外围做起,多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在宽松、民主、愉悦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虽不见得能成为“卧冰求鲤”那样感天动地的孝子,但绝不会成为打爹骂娘的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