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丁基硼酸:相同的不同的欧洲 波兰 丹麦 挪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24:44
   第一部分  再见(但愿)波兰




1 我心目中的波兰



常常思念波兰。
1990年10月末,东欧剧变的前夜,我在波兰游荡了五、六天。

在我青少年时的印象里,波兰人,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少年时读“居里夫人传”,很是感动,大学时代又再读,再被感动。
钢琴曲的作家和演奏家肖邦,他的伟大的、动人心弦的乐曲是我从小的喜爱,他的作品时而激昂热烈,时而纤细温柔打动心弦。
地动说的创始人--哥白尼,如果说他的功绩、他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功绩决不亚于人类任何一位科学家和哲学家。
还有“你往何处去”的作者:“显克微兹”,等等,是我青少年时期心仪的人物。

在我印象里波兰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夹在西方与东方中间,更具体地说在俄国和德国之间,它的国境就如同潮水一样荡来荡去。
他的国民总是在英勇的反抗,可是大都是一场接一场的悲剧。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从电影上熟悉的、二战结束时华沙市民反抗纳粹占领军的武装起义,也是一场完全被东西方大国出卖的牺牲众多的“不智之举”。
唯一一次可称道的是,上世纪末,瓦文萨领导的波兰团结工会运动最终导致了“苏东集团的解体!

头几天,报刊上登载一些苏联卡廷森林事件的报道。二战初期,几万名波兰军官及律师等知识人被杀。后来,尸体在苏联的卡廷森林被发现。
这让我又回忆起我的波兰之行,早就想把这一段经历记录下来。现在下决心,写下来。并且把那时拍的照片用差劲的扫描仪记录整理一下贴上来。当然大家别太高要求,因为时间很长了,照相馆洗印的技术也太差劲,只能当成资料看看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 波兰只是路过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我就只能在纸面文字上或是所谓媒体上看看波兰了。可是就有那么一次机会,让我进入了波兰,用了五天时间访问了一下波兰,不能说是观光,但是都是我想去看看的地方。

1990年的晚秋,我去丹麦的哥本哈根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去宣读论文。

下面,是我写的、去“前苏联”的一段文字,翻出来说明何以会到波兰的原因。

“改革开放也快十年之后,我有机会去丹麦的哥本哈根参加一次学术会议,去宣读一篇学术论文。按国家规定,最多付给十天的旅差费和来回机票费用所需的外汇指标。而换汇所需的人民币并不是国家经费,也不是大学的办公费用,而是个人的科研创收等所谓计划外经费。这笔钱,回来后还要向外汇局报销,剩余部分要上交也不能据为己有。

当时一名学者出国所要经历的”磨难”,实在是“罄竹难书”,不说也罢,不过我至今要想说的,按当时的规定,我们这是公出,拿公务护照,由政府的外办给办理护照和签证。办理签证的人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就你们大学教师难缠”。是的,当时出国就三种人,一是“领导”,那时处长级大概都没分。二是国营大企业的领导办理引进等等,这两种人在办理手续时,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绝不会自己出面,自己跑腿。教师和研究人员必须事事亲恭,还处处小气(没有钱大气)。受不尽的窝囊气。
有趣的是写到这里,在网上看到“旅行社说教师团难伺候”的报道,大概是一个道理吧。我愿!我衷心期望!全国人民都难伺候。那时的经济就会变成买方经济。政府才会成为服务性的。而不是现在的基本上还是父母官!

不过可以自豪的说,那时,可以一个人、单独一个人到国外去的,只有我们这一类人。其他人都得组团(当然他们也都带翻译),这也是邓小平给科技人员的特殊待遇和信任吧。

国家规定,付给十天的旅差费和来回机票费用。我计算一下用这笔费用我可以从陆路也就是乘火车纵断欧亚大陆,经过苏联和德国或波兰到达丹麦。
这样就可以完我的40年的夙愿,可以看到我极度欣赏的俄国作家的故乡,可以看到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真实。这真是我的多少年的朝思梦想。

我已经多次出国,都是学术活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不少人的办法是乘飞机到达,住进宾馆(会议方代办),宣读论文,(有的人甚至足不出户),乘飞机回来。这些人我想主要是因为语言不是很过关,也可能是真的以为在国外有人会对他产生“政治”兴趣。
我则认为我们有机会出国,就是要学习交流,就要多看多和人交流。只要把握住自己的政治原则,首先是把握自己的人格,就没有什么可怕、可忌讳的。

决定通过苏联去丹麦。当时“社会主义大家庭“还存在,持公务护照在社会主义国家内旅行免签证,这项便利也是我决定并有可能纵断亚欧大陆的条件。”

在苏联我去了伊尔库斯科、莫斯科和列宁格勒。
我在这里甜蜜旅程这个论坛上已经发表过苏联行记,可是列宁格勒部分还没写完就放下了。

现在就从我离开列宁格勒说起,那可也是一波三折。
 3 渡波罗的海被拒


开始我是想乘轮船从列宁格勒到瑞典的斯特哥尔摩,再转船或者火车去哥本哈根,在波罗的海中航行一天多也是个很惬意的事。

1990年苏联是风雨欲来的形势,大批穿着豪华、脸上意气自得的小权贵们,正沿着这条路线到西方世界去。他们大包小卷、毫没有修养的占据着道路更不用说休息场所。一旦跨过他们的包裹时,他们就摆出一幅要和你大打一架的态势。为我送行的我国留学生说:说几句英语把他们镇一镇,我是一笑了之。

苏联的边防官员严格检查,每个人都要检查盘问不少时间,我也不去排队,等到人几乎都过了,我才呈上护照,我想,我又不是苏联公民大概边防官员不会问什么,没想到,他在查阅了他自己的册子以后告诉我,我没有瑞典签证不能到斯特哥尔摩去,我说我不进入瑞典在斯特哥尔摩有去丹麦的船。他说不可以,没办法。这时,为我送行的留学生已经离开,这一天的住处也成了问题。
我去退票时倒很容易,并且轮船公司一顿道歉,并告诉我在港口就有旅馆,我这种情况不用当地介绍就可以入住。(住苏联旅馆要当地接待单位介绍)。

4 列宁格勒“华沙火车站”

原来我就想假道东德去丹麦,只是因为当我去买去东德的火车票时,看到苏联国际旅行社出售外国人车票的地方人山人海,不知要排多少队才能买到不知是哪一天的车票,才决定乘船。
这次就一定要走乘火车假道东德的路了。还是老办法直接去火车站和俄国人一起买票,也就是冒充俄国人吧。

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一样有好几个火车站,向西方去的火车站有两个,主要的一个是“华沙”火车站。是一个在中国人眼里很小很陈旧的车站,买票窗口没有人排队,很容易的买到去波兰的直达列车的二等卧铺车票。


原来以为买票困难而提前几个小时去车站,现在只能在车站干等了,却发现一个美女,真可以说是国色天香,在我的对面。大概是一对年龄相差很大的姐妹,姐姐也不过刚刚及笄,白种人的所有优点好像都集中在她的身上,皮肤白哲细腻好像透出血管的蓝色,汉语中那句“弹指可破”就是形容这个吧。特别是她深凹的眼眶的一双大眼睛, 高耸的鼻梁。真可谓天仙一般。
从前人说俄罗斯女人的美丽。不过俄国女人一到成年以后大都变得臃肿不堪。
现在我住处附近的学校里有不少俄罗斯留学生,很多女孩不知为什么在我们大连人的眼里大都身材矮小,她们大都来自远东而非欧洲。是遗传还是水土使然。

5 列车上专用包间

欧洲的很多国际列车,一次列车挂着去几个不同方向车站的车厢,所以乘车时必须找对车厢,当然列车员也来帮助你不会让你乘错车厢。

苏联的卧铺车二等车厢相当于我国的软卧吧,四人一个包间,没想到这包间里除我,其余三位全是女客,
一会儿,车务员来请我出到过道,等我再回到车厢时,这几位女客都钻进被里了。原来这欧洲人在卧铺车上也得保持尊重女性换衣和就寝的习惯,这让我很有点尴尬。

于是在一个停车站,我找到开往柏林的车厢车务员,先递上20美元,然后请求他给我一个直达柏林的铺位。看他那个高兴劲。那个时候美元在俄国人眼里不啻黄金。
这位车务员竟给我一个只有上下两个铺却只有我一个人的包厢。专用包厢!
 6波罗的海三个“加盟共和国”

这列火车,在今天看来开车不久就“出(苏联)国”了,开车几个小时候就进入原苏联的沿波罗的海三个“加盟共和国”,就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

这三个国家现在都已独立,这三国并不是如原苏联的其他加盟共和国早早就是原俄国的一部分,而是在上世纪30年代末期,在法西斯德国进攻波兰的同时,苏联出兵“解放占领”的。当然苏联也同时占领了波兰的东部。一般是把纳粹进攻波兰算作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有人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仅是由纳粹德国所挑起的,由此看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吧!是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国一起攻占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不过一个是由东向西而另一个是由西向东!

苏联和德国、那个时候的东德并不接壤,这列火车经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以后就进入波兰。
没有边境检查丝毫没有察觉我已经进入波兰。继续西行,就到达了波兰和德国的国境,进入德国的第一站竟是“法兰克福”。不过此“法兰克福”不是西德大城市的“法兰克福”。重名而已,全名不同,这个“法兰克福”名Frankfurt der oder。

7 原东德人拒我入境

在这里我又一次受挫折。两名背着个搽皮鞋箱子似的(我在维也纳游记里说过火车过境时的边检)油头滑脑的边检员看过我的护照后告我下车。

在上这次车时,我曾有过疑虑怕德国不让我进入,没想真成了事实。
为何?
我所以乘火车纵段欧亚大陆去丹麦,是因为我持公务护照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是可以免签证通行的。
就在我即将赴苏联时(1990年十月初),东德垮台,成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部分。
东德,在我上路时舍弃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资格,不过也总得给旅行者一个过渡期吧,总应该延迟一段时间再取消这种免签权力吧,否则这不是和旅行者过不去嘛,何况我护照上有丹麦使馆签证我只是乘火车过境而已,理应放行。

实际上这个海关(这种陆上口岸习惯上也叫海关)边检也给我了放行签证,只是我不懂得口岸的黑暗(日本旅行手册上没教给我给海关人员贿赂,只教给我给铁路人员贿赂)对于后来想起来明显的索贿我没有反应,才最后被禁止入境。

被边检人员领下火车进入站台上的一间小房子,里面已经有一名矮胖中年人在。一幅亚洲人面孔,他向我介绍他是越南人(当然用英文)。苦坐近一小时,一名又是矮胖的、我看来油滑的德国人进来,对我说:你饿了吧我领你去买点吃的吧。于是随他进了一座小型超市,我并不俄,大概买了点饼干拿回,又回到那间小屋。待不久那名德国人又回来把我的护照给我,并告诉我被禁止入境,乘下一列火车返回波兰。
我马上抗议,说我在你这里只是过境,并且有规定我持公务护照可以免签入境。
他不作回答,领我和越南人到站台上,不久回程火车进站。我在车上用中文大声向他们抗议!没想到这越南人竟用非常标准的汉语说:他们也听不懂,没用啊。
他是越南华侨难民吗?到处都有我的同胞啊!

后来我看看我的护照,有这个口岸的盖章上面写到“允许进入”!
可是在盖章上面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

并排又盖了一个边检的章,上面写到“不准进入”!
不知你们怎么想,如果,当时,就是在决定允许我进入后,马上就又不允许(可以,他们有权),那么来给我送护照的人就没有必要领我去上超市买吃的,他这明明是领我到一个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地方,让我“上贡”罢了。当我糊涂的以为,国家边防口岸代表一个国家,岂容侮辱,而没有“上贡”时,他就改变决定!

当然,当然,这是我的推论,推论是没有证据的!就是我的那本护照也早被外办收回。

于是我又回到了波兰。
于是我得以在波兰看看。
这就是,我得以有机会在波兰停留几天,看看我心仪已久的波兰的缘由。
 
二 波兹南

1“kunowica”(库诺维察)安静的边城

回到波兰境内第一个车站下车。
得想想下一步的行动,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要体验一下,当年的德军侵入波兰地的气氛。想想看,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军大举入侵波兰,当地居民所遭到的苦难!。

那个边境小站名“kunowica”(库诺维察)。丝毫没有边境的气息,和平安详
我在那里照了几张照片现在发现还有两张保留着,
一张是小镇上的儿童在扫落叶,漂亮的小姑娘在做好事真令人感动。还有一张是当地边防公安局的照片,我想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买一张明信片,盖上当地邮局的消印寄回大连。可是竟摸到公安局里去了,警察很客气地告诉我这里是公安,这附近没有邮局。

后来知道我错了,那里根本就不是原来的德波边界。那里原来是德国的领土范围。1939年的边界在更东方,二战后大国对苏联“绥靖”让步,把苏波边境向西方也就是波兰境内大部移动,侵占了波兰大块领土,而后把波德边境稍微也向西移动一些用来遮羞(这就叫调整)。
俄国就是个帝国主义,毛泽东开始说“向俄国一边倒”,而后来则称苏联为“社会帝国主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转载资料:卡廷森林事件

1990年4月13日,塔斯社发表声明, 正式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
批波兰军官是被苏联内务部杀害的。长期以来,是苏联还是德国法西斯杀
害了这些波兰军官一直是个谜。

塔斯社的声明说:“从发现的档案材料中可以得出结论,卡廷森林中
这些罪行的直接责任者是当时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领导人贝利亚、梅尔
库罗夫及其帮手。”

苏联方面对“卡廷事件”表示深为遗憾,并已将所发现的文件的复制
本转交给波兰方面。雅鲁泽尔斯基表示,“苏联方面的声明从道义上说对
波兰人民是非常重要的和宝贵的。”

波兰政府新闻发言人涅扎比托夫斯卡当即发表声明,对苏联这种敢于
正视事实的行动表示欢迎,但她同时表示,波苏关系史中还有其他一些“
空白点”,希望都能得到澄清。

波兰议会议长科扎凯维奇说,苏联勇敢地承认对卡廷事件的责任将对
波苏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在声明中说,苏联承认对这
事件的责任还不够,还应惩罚应对这一罪恶负责的人,并为波兰的受害者
家属提供经济补偿。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波军抵抗被迅速瓦解,首
都华沙被合围。9月16日,波兰政府出逃。 次日,苏军越过波苏边界,向
前推进250一350公里,占领了寇松线以东原已划归波兰的领土(在一些地
段还越过了寇松线),俘虏了大批波兰军人,并将其拘禁在苏联境内的战
俘营。

德国进攻苏联后,设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决定在苏联境内建立一支
波兰军队,与苏军并肩抗击德军,因此,请求苏联将拘禁在科泽利斯克、
旧别利斯克和奥什塔什科夫三个战俘营的1一1.5万名波兰战俘移交给波方。
苏方答复称这些战俘大部已逃往中国东北,只交出448名军官。

1943年4月13日, 德国宣称已在苏联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中发
现大批波兰军官的坟墓, 经验尸确认为1940年4月以前拘禁在科泽利斯克
战俘营中的波兰军官尸体。两天后,苏联解释:波兰战俘1941年还在斯摩
梭斯克以西地区从事建设工作, 他们是被同年7月战领该地区的德军杀害
的。

1943年4月,波兰政府要求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前往实地调查, 并要
求苏联政府提出正式报告,说明尚不知下落的波兰战俘的命运。4月25日,
苏联政府与波兰政府断绝外交关系。西方有人推测,这些俘虏可能是苏联
当局根据德国人的要求在1940年春杀害的。1990年以前,苏联方面一直否
认与杀害战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