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钠水溶液ph:梁派八卦掌系列 - 八卦掌群 - 武术人社区 精品武术文化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8:50:56
 

梁派八卦掌系列

介绍长春臧学范先生一支

董海川师祖传

生平好武  名留千古   

    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师,生于嘉庆四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即公元1799年11月20日,卒于光绪八年(1882年)冬。祖籍山西省洪洞县。明代迁入河北省霸县(现属雄县)开口。后迁入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自幼喜武,弱冠后游历四方,增长技艺。技击、拳术和器械无不练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中年净身为太监,入京供职于肃王府。除了职守,白天坐功,夜晚行功。被王府总领班全凯亭发现,遂拜为师,从此八卦掌始传出。弟子上千人,出名的有尹福、程廷华、马维骐、史纪栋、刘德宽、樊志湧、梁振蒲、刘凤春等70余人。
    晚年(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离职,轮流住在北京北新桥船板胡同梁宅;朝阳门大街天丰木厂;三年后又迁至崇文门外马维骐处;最后迁至东四牌楼义顺木厂弟子兼干女婿史纪栋处供养。专事授徒。于光绪八年(1882年)冬去世,享年83岁。死后由尹福等弟子葬于北京东直门外小牛房村南。先后共建碑四座,记载其生平事迹。墓冢为馒头形,表面用水泥封抹,墓前左右各立碑两座,墓地肃穆壮观。(像1董海川先师旧墓地全貌)
    最早之碑为清光绪九年所立。碑额刻有“后生宗鉴”四字,碑文以草书摹勒上石,其书法遒劲丰腴,笔墨出入之际,有如神龙出海变化万端,其意象之拿捏直指八卦掌之堂奥,由此可略见先辈用心极致之一斑。全文揖录如下:

QUOTE:

董先师志铭
    先生姓董讳海川,世居文安县城南朱家务。少任豪侠,不治生产,法郭解之为,济困扶危,不遗余力。性好田猎,日骋于茂林之间,群兽为之辟易。及长,遍游四方,所过吴越巴蜀举凡名山大川,无不历险搜奇,以壮其襟怀。后遇黄冠,授以武术,遂精拳勇。不易中年蹈司马公之故辙,竟充宦官。先生嫉恶如仇,时露英气,同人即起猜嫌,改隶肃邸,因老乞骸,始得寓外舍。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工、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各授一艺。尝游塞外,会数人各持利器环而击之,先生四面迎拒,捷如旋风,观者群雄,无不称为神勇,惮其丰采。及至弥留之际,从者启其手足,诚如铁汉,越三日端坐而逝,意者以为羽化。都中门人服缟素者百余人,因茔葬于东直门外,距城里许,哀痛难忘,议立表识,以伸向往之忱!


创八卦掌,造福后人

    八卦掌是融养生和技击于一炉,涵养道德的拳术,是董海川先师将武功及内功融为一体,博采众长,加上自己的丰富经验,独创以掌为主的技术手段。以沿圈走转和“趟泥步、剪子腿、稳如坐轿”,扣掰转换以及避正打斜等为运动形式,有别于其它拳术。并且在治病、内功、技击和涵养道德方面,有明显的效应。尤其在内功和涵养道德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在走转中练得气贯四稍,达四肢百骸,通任督二脉,全身舒泰,飘飘欲仙。是内功中的高级动功。
    在走转中培养毅力和耐性,在“百练不如一走”中,潜移默化到德性上来。久之养成良好的风度,遵守社会公德和自然规律,造福后人。

身世迷离,疑点很多
    一代武学大师董海川,综合各家之长,加上自己的丰富经验,创造了八卦掌,但其身世迷离,疑点很多。
一、生年之迷
    逝世之年有弟子们立的第一块碑为凭,但其生年说法不一。有的说生于嘉庆二年、嘉庆三年、嘉庆六年,甚至有的说生于嘉庆九年等等……。正确的生年应为嘉庆四年,是根据郭古民先生生前提供的资料确定的。郭先生从本世纪初开始,至1968年逝世止,用70余年习练、研究、传播八卦掌,在四五代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而且在艺业上,经过不少二代人的指点,和许多有声望的三代同门交往甚密。加上郭先生勤于思考和积累资料,故此他提供的董海川生年是可靠和可信的。
二、当太监之迷
    董海川逝世后,由弟子们所立第一块碑铭上书写“……不意中年蹈司马之故辙,竟充宦官……”。中年为什么当宦官(太监)?一说太平天国派他到皇宫卧底,一说因罪隐遁,一说为了求得高层次功夫等等……但凡记载董海川事迹的书籍和资料,都无可靠的证据。到今天为什么当太监还是个迷。
三、董海川是八卦掌的创始人
董海川逝世后,由弟子们立的第一块碑上书写“……及长,遍游四方,所过吴越巴蜀,举凡名山大川,无不历险搜奇,以壮其襟怀,后遇黄冠,授以武术,遂精拳勇……”。
    碑文上书“后遇黄冠(道士),遂精拳勇”,但没有说董海川学八卦掌。
浙江国术馆1933年编写的《国术讲义》中写道:“董海川初传八卦掌时,许多闻名来访的人,都轻视这种拳的技击性。但是,凡与董海川技击的人,没有一个取胜的”,由此,可说明董海川之前,没有八卦掌之说和八卦掌传世。
董海川自幼喜武,精罗汉等拳术,加上游历四方,增加了阅历,又遇道士学会了道家锻炼筋骨的“转天尊”的走圆圈,采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创编了“八卦掌”,是可信的。
    说董海川是八卦掌的传人,也大有人在。但从第一块碑到第四块碑上,只记载遇道士或仙传,再没有历史资料可佐证是学来的八卦掌。
现出现另一支八卦掌传人田迴,他说是祖传,有四百多年历史,但从北京八卦掌研究会派人考查,北京武术研究院康戈武先生又亲去考查,结论是田迴的父亲以上祖辈没有会武术的,田迴跟尹福的后代学过八卦掌,说田迴的八卦掌是祖传,是往脸上贴金。见《董海川八卦掌》(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出版)
四、八卦掌各支系,练法不尽相同
    现在所习练的八卦掌各支系练法为什么不尽相同?因为董海川所收弟子,大多数都是代艺拜师的,有的本来就精于某种拳术。董海川收录这些弟子后,“量材施教”,把他们原会拳术,按八卦掌的理论和技击改成八卦掌。
董海川在教授弟子时,“纯以口授”,弟子们理解道理后,自己演示动作。这种纯以口授的方法奠定了八卦掌形式不同的基础。
    八卦掌后代各支用《易》理解释八卦掌。在董海川传播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各支自己的动作和技击方法,故此出现理同而练法不尽相同的现象来。
    董海川先师的一生,在武术上是卓有贡献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留名千古的一生。他所创的八卦掌恩泽后人,造福人类。
    融养生与技击于一炉的八卦掌,将永葆青春!
    董海川先师将永垂不朽!
                                 

[ 本帖最后由 昆仑侠 2007-9-20 15:26 编辑 ]

mubei01.jpg (9.61 KB)

2007-9-20 15:11

mudi.jpg (4.39 KB)

2007-9-20 15:11

dong1.jpg (7.19 KB)

2007-9-20 15:12

 

 

梁振蒲师祖尊传

           

梁振蒲,字昭庭,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二十日,逝世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八月十三日,为八卦掌第二代名家。祖籍河北省冀县北郝家冢村,幼习弹腿和镖掌。13岁进京,在东大市万兴估衣庄学徒,故世称“估衣梁”。16岁因病拜董海川先师学练八卦掌,年余病愈,由此学练八卦掌不辍,艺业精进,是董海川先师得意弟子之一。能踏莲过水,曾掌击奔驴。晚年任河北国术馆顾问,英名播于大江南北。
    梁师祖平生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冀县有四霸天,孔武有力,称霸全县,无人敢惹。梁师祖回冀县探亲,四霸天闻其名颇有妒嫉而欲折之,乃纠集地痞寻衅,梁师祖抖起八卦掌神威,走穿挑打,击东打西,指上打下,使四霸天惨败而服,遂师事之,此事轰动全县,梁师祖名声更响,此乃光绪十一年之事。
    光绪二十五年,于马家堡打死恶棍金镖赵六之事,更使后代赞不绝口。马家堡火车站搬运工人拥请梁师祖主持公道和业务,但金镖赵六是北京西城一带恶棍,早已觊觎此业,见梁师祖得其甚易,乃纠合百余地痞、无赖,皆持刀棍赶梁师祖走,梁师祖乃怒斥其不法行为,众地痞无赖蜂拥而上,欲毙梁师祖于其淫威之下。无奈,梁师祖被迫手持九节钢鞭环而击之。先击毙金镖赵六,后又击毙20余人,伤者10余人,余者皆逃窜。梁师祖自行投案,因事关重大,被押入刑部大牢。
    梁师祖门下李通泰及众亲属多方营救,直求至大太监处,由于事关人命,马上轻判不可能,为今之计暂在狱中羁押不死,待有机会再求免死罪。
    翌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行,刑部大臣随行,狱中犯人炸狱,梁师祖亦随之逃脱。隐居原籍专事授徒,而成一代名师。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八月十三日,疾卒于乡,春秋69岁。著名弟子有:李通泰、耿全、藤子雨、刘华堂、李宝鼎、刘华亭、王成斋、夏松岭、刘进财、董文修、李少庵、李万才、王凤珍、郭古民、陈德禄、田金峰、李子鸣、贾颐安、傅振伦、王超人等。
    原配李氏早逝,继配夫人生子宝焱。宝焱无子,遗一女名梁俊卿,嫁冀县城西良家庄。梁师祖逝世后,由其甥承担殡葬事,乡中弟子临丧执绋者200余人。
    1982年李子鸣先生回冀县探亲,见梁师祖墓地被水掩没。鉴于此,于1983年提出倡议(倡议书参见“卷六:梁支八卦掌长春支系大事记101页像”)。门下集资将梁师祖之墓迁入北京万安公墓。
    1986年将梁师祖葬于原籍之坟墓,迁入北京万安公墓,座落在董海川先师及其弟子郭古民先生之墓左侧,修墓立石,以供后人四时祭扫,彰我八卦掌之门楣。
    其坟墓情形参见第六卷梁支八卦掌长春支系大事记114页像及修建墓碑竣工后的留影。

liang.jpg (6.09 KB)

2007-9-20 15:13

liang2.jpg (5.1 KB)

2007-9-20 15:13

 

 

郭古民先生传

        

寿终德艺在  身去艺业留   

    郭先生原名德仓,生于光绪十三年 (1887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卒于1968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祖籍河北省冀县城南20里郭家庄。兄弟三人,两兄为官僚和资本家。先生对二兄的为人,多有不满,而先生之酷爱武术,亦遭二兄反对,故而先生在弱冠时就离家,到北京学徒估衣行(经营旧衣服行业)。在学徒中,经人介绍拜识了八卦掌第二代名家估衣梁——梁公振蒲师祖,从而投入门下学艺。
    旧社会学徒规矩极严,只有年节及休假日郭先生才能外出,前往梁公处学习八卦掌。故此郭先生一有机会,便去梁公处盘桓终日,一定把所学弄懂练熟,方离开师父家。回来后对所学一招一式,身段手法,皆研习多日,弄通道理,练熟动作,再改学它式。再把前辈的言传身教、传说、口诀,都整理登记成册,抽时间就默诵和揣摩。由于先生的专心致志,日久年深,不但练成一身绝技,而且在八卦掌及各家拳术理论上,造诣也非常的深厚,后代无可及者。
    郭先生生活俭朴,和蔼慈祥,谦虚谨慎,风度文雅,善于团结人,不但其师伯——八卦掌第二代名家大枪刘——刘德宽先生倾囊相授;而且其师伯铁镯子——尹福、眼镜程——程廷华、贼腿史六——史纪栋的门下曾省三、程有龙(程庭华之子)、李文彪、宫保田、傅德廉、韩福顺等人与之相交甚厚,并且经常在一块切磋艺业;就是太极、形意、通臂、炮捶等门派以及武术友好,与先生相善者颇多,从不存门户之见。


        曾启字省三,本名金毓慧,满族,举人,为董先师师孙。董先师传艺时,以歌诀方式把练艺方法、要领传给弟子们。曾省三先生常侍董海川先师侧,因而在练法上记录了三十六歌,在用法上整理了四十八法,还有“七星竿”一总传给了郭先生。 
  郭先生生平有骨气,贫困志不移,威武不能屈。日本侵略中国后,横行北京的日本浪人,曾一度威逼、利诱,要先生传授八卦掌,遭到先生的坚决拒绝。可见先生有爱国心和民族气节。
  在理论上,由于先生勤学苦练,深入揣摩,加上二代和三代名家的栽培和帮助,先生又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因而能将各支八卦掌之精华融于一炉,并有所发展。终于集八卦掌之大成,形成了较全面的、系统的、完善的八卦掌理论体系。故对八卦掌的理论阐细发微地笔录于书(手稿有《郭氏锦囊》、《八卦拳术集成》及散稿等),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八卦掌的理论和练法,使后学者有章可守,有据可查。
  在继承和传播上:练法有三十六歌;用法有四十八法传于世。在掌术套路上传授有:“单式八掌”、“变式八掌”、“单操八式”、“对练八式”、“六十四式”、“七十二招”、“六把总拿”等等。在器械套路上传授刀类有:“八卦连环对劈刀”、“六十四刀”、“八卦万胜刀”、“八卦六门刀”、“转刀八式”、“八卦转刀”、“春秋大刀”等。剑类上传授有:“判子降魔剑”、“昆吾剑”、“纯阳剑”、“双股鸳鸯剑”等。枪棍类传授有:“转枪八式”、“小十枪”、“双头蛇(枪)”、“黑白鹞子”、“八枪”、“加棒枪”、“八卦战身枪”、“八卦棍”、“罗汉枪”、“罗汉对棍”、“空手进怀杖”、“八趟大戟”等。奇门兵器类传授有:“七星竿”、“云盘杖(怀杖)”、“子午鸡爪阴阳锐”、“风火轮”、“钩镰剑”、“双拐”等。此外还传出别具风格的“太极拳”。
  由于郭先生的勤奋好学,以及精益求精地钻研,给我们后代留下了丰富的理论、繁多的拳术和器械套路、变幻莫测的技击手法,不但丰富了八卦掌的内涵,而且也成了我们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郭先生艺精招绝,内功深厚,是后代学之不尽,道之不绝的话题。先生善使“挑掌”,又名“张手雷”,凡击人能致丈外,离地一尺以上贴在墙上,停顿片刻方才落地,叫“挂画”。门下弟子几乎都尝过挂画的滋味。被击者觉得被一股风吹了一下,便飞出丈外,胸部无任何疼痛和不适感,但撞在墙上的后背很痛。先生年轻时与同辈好友晚饭后,在外面乘凉聊天,有位号称“铁胳膊张”的人,膀大腰粗,膂力过人,可叫人在胳膊上盘杠子,而且目空一切,藐视他人,自夸力大无穷。先生气不过讲:“你别说的那么神,怕你连我的胳膊也捉不牢!”铁胳膊张不服气,攥住先生伸出来的胳膊,几次都被先生用转环手脱开,铁胳膊张面上挂不住,要求再来一次,先生又伸出胳膊叫铁胳膊张攥住,张铆足了劲要用损招在先生脱开之际伤及先生。而先生反应迅速,变转环手为下插上提,再用“金鸡上架”招法,铁胳膊张跪在地下不能起来,以后铁胳膊张气焰消失,再见了先生执弟子礼。
  郭先生内功深厚,空胸时能凹进去许多,盛小半盆水不会溢到外面,并且手能伸长一市尺以上;小腹能鼓起直径约15厘米的半个园球,并且使其在腹部任意滚动;四肢的肌肉能随意叫某一部位跳动。内气充盈,练到了肉与骨合,皮与肉脱。总之,先生的艺业已达化境。
  郭先生德高望重,宽厚忍让,不存门户偏见,从不仗艺欺人。故与先生说招比手时,点到为止,从不伤人,又无不败北,使人无不心悦诚服。凡来较艺者,先生视来者功夫大小而定出手轻重,不使来者惨败为准。对失败者从不藐视其人和门派,皆好言安慰:“你的拳种好,但你的功夫没有下到,回去跟师父好好练,定会练出功夫来……。”故而失败者,无不佩服其艺高招绝,德高望重。
  郭先生一生醉心武学,终身末娶,为八卦掌的继承、发展和传播,贡献出毕生精力。建国初期,先生在天坛传艺时,受到国家体委重视,李天骥先生曾多次造访。贺龙元帅也到过天坛与先生会晤。
  郭先生的勤学苦练,博采众长,深入研究,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先生诲人不倦的师德,因材施教的方法,也为人所津津乐道。先生曾任军阀韩复渠武术教官,在济南设帐,后归北京授徒,跟先生学艺者,不下千人,收徒200余人。其中具造诣的弟子有:杜云亭、刘介民、王增禄、高子英、诸葛家宝、焦永贵、宋谦鑫、盖立德、刘佩孚、王其昌、李长兴、李连兴、解宝成、王学友、张兆龙、李地、臧学范等人。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武术教师时,教授学生有2000人以上,其中得意的学生有:刘峻骧、王宏升、于树华等人。
  郭先生除了精研武学,又善水墨丹青,而且水平很高,留世的一幅山水画,行家里手都认为出自名家手。



  郭先生一生仗义轻财,没有什么积蓄,晚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武术教师(临时),文化大革命开始时被解职,生活起伏很大,心情不畅,故而造成八卦掌一代宗师过早的殒落,于1968年10月16日(农历八月二十五日)清晨在北京寓所逝世。骨灰盒先在八宝山存放,三年后移于乡村弟子苏森处埋葬。从而,使我们失去了集八卦掌理论和技击于一身的一代宗师。
  郭先生后裔,在其一百一十周年(1997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诞辰庆祝活动中表决心,为报答先生的培育之德,有决心和信心在国内外宣扬先生的武德,发展八卦掌,使郭先生的武德绚丽多彩,武艺后继有人!

guo.jpg (9.23 KB)

2007-9-20 15:15

guo2.jpg (5.44 KB)

2007-9-20 15:15

guo_hua.jpg (11.92 KB)

2007-9-20 15:15

 

 

李子鸣先生传

         


  李子鸣原名镛,又名直,字子鸣。生于1902年农历八月初四,卒于1993年农历正月初一,享年91岁。原籍河北省冀县城南一个偏僻的小村李桃村。幼习燕青拳,十八岁因病拜八卦掌第二代名家梁振蒲为师学八卦掌,同时参加拜师的有李金豹。能书善画,一生游历武林画苑,辗转辽、冀、京、津,后定居北京。
  李先生祖先自明朝推独轮车至东北贩卖瓦盆为业,后经其祖父在东北打下基础。12岁在辽宁学商肆。1944年在北京接触地下共产党,受到地下党的教育。先生持大节、尚侠义,虑国家存亡,替志士救危,在地下公委会工作。解放后任食品行业厂长等职务。
  1926年在天津经其师梁公振蒲介绍,得识尹福的高足居庆元师兄。梁公离津后,跟居庆元学尹门掌术和器械。后在京经梁公振蒲介绍,结识了师兄郭古民和李少庵,在艺业上得其指点,受益匪浅。
  在北京搞地下工作时,仍练功不辍。掌握八卦掌及器械套路多而精,理论上造诣很深,著有《董海川八卦掌》、《梁氏八卦掌》、《八卦掌怎样使人健康》等书。
  李先生为人和善慈祥,扶困解难,德行广播,名闻海内外。晚年逢盛世,醉心武学,博采众长,为完善梁氏八卦掌技艺,弘扬武术精华,广为收徒授业,弟子遍布海内外。倡议重道思源,迁修董先师坟墓。董海川先师坟墓遭文化大革命之厄被破坏,且有变耕地之危。虑及先师创业,福泽后人,其遗迹应妥善保护,乃于1980年牵头倡议国内外八卦掌后裔集资,敬迁董先师坟墓于北京西郊万安公墓,重建碑铭。得到同仁及八卦掌后裔的支持和拥护,于1981年完成敬迁任务。同时迁入万安公墓的还有其师兄郭古民先生。1986年又把梁公振蒲的坟墓,由原籍迁入北京万安公墓,以供八卦掌后学瞻仰。生前任中国武术协会顾问,北京武术协会副主席,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理事、顾问,全日本中国拳法联盟名誉主席,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会长,北大、清华等高校武协顾问。国家嘉其功绩,授于一代宗师“德高望重”匾。
  先生宅心仁厚,治家有方,教育得法,裔徒能继其学。其遗墨能传其神,后代视为墨宝珍藏。先生逝世后,家属在南厢房设纪念堂。屋内迎门墙上悬挂其放大像片,像的上方悬挂“德高望重”匾,还悬挂董先师及梁公的放大像。门口上方悬挂其弟子臧学范率众弟子敬献的“尚武崇德”匾。于1997年4月5日由其亲属及门徒们,把其骨灰盒安葬在万安公墓董先师坟墓左侧,梁公振蒲及郭公古民坟墓的右侧。骨灰盒埋葬那天,参加仪式的有其亲朋,各界领导,北京及外地、乃至日本等地门徒、后裔400多人。入葬仪式庄严肃穆、气氛祥和,后学们以崇敬和惜别的心情完成了入葬大典,供后学者瞻仰。
    兹将墓铭录于下:

QUOTE:

李子鸣先生墓志铭


    李先生名镛,又名直,字子鸣。河北冀县人。生于1902年,殁于1993年,享年91岁。
    先生幼禀庭训,好文嗜武,能书善画,复拜同邑梁振蒲先生为师研习八卦掌。甫弱冠,涉足农艺工商,游历武林画苑,辗转辽冀京津,后定居京都。时值战乱,先生持大节,尚侠义,虑国家存亡,行民众所欲,替志士救危,为困者解难,德行广播,名闻遐迩。晚逢盛世,先生醉心武学,乃博采众长,完善梁氏掌技,收徒授艺,弘扬武术精华,倡议重道思源,主持迁建董公墓陵,重立先师碑铭,得到同仁拥戴。一时群贤聚首,名手踵至,创研究会,设辅导站,办会刊,撰专著,讲学东瀛,传书欧美,造福当今,留益后学,国家嘉其业绩,授予“武术贡献奖”。聘为中国武协顾问,北京市武协副主席,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理事、顾问,全日本中国拳法联盟名誉主席。武坛颂其德艺,授予一代宗师“德高望重”匾。邀为北大、清华等高校武协顾问。
    先生慈爱宽厚,治家有方,教育得法,裔徒能继其学,遗墨足传其神,仰德如在,感慕罔极,议铭贞石,以志永恩。
    康戈武撰文

    凌旺书丹

 

liziming01.jpg (5.54 KB)

2007-9-20 15:16

liziming02.jpg (2.92 KB)

2007-9-20 15:16

王其昌先生传

        


王其昌先生生于1911年12月31日(农历11月11日)卒于1996年5月18日(农历4月2日),享年86岁。原籍北京并生于北京。其为人忠义仁厚,聪慧过人,胸怀磊落,任侠尚义,一诺千金。尤于内外两家武术造诣颇深,精技击和江湖作为,通晓黑话,善整骨针炙,是一位难得的一代拳师。其令尊为京都惯跤巨擘,誉满幽燕。
    王先生为武术世家,代有传人,是故酷爱武术如饮食之不可或废,自幼习长拳短打,至20余岁时,功夫已达造极。精各种器械和暗器,尤于弹弓更负绝技,联珠贯中之奇技,实非虚誉。为了永葆长拳青春,跟尹福之后代董真恒先生习练八卦掌。为了对八卦掌的矢志专研,又负籍从八卦掌第三代名家郭古民先生学艺。王先生以天纵之资、颖悟绝伦于奥旨遂义,颇一隅三反,深得郭先生之嘉许和喜爱,视为继承道统之高足。文化大革命中,郭古民先生怕遭危厄,把精微玄悟之心法,诸前辈之秘籍,及其所籍各种手稿和笔记全部付其珍藏,可佐证郭古民先生对其器重。
    王先生不惟于八卦掌造诣渊宏和别具心悟,即对所从事的职业——玉石雕琢业,更是游刃超乎视听,巧夺天工之奇技,饮誉寰宇。
    王先生对梁支八卦掌长春支系的发展和壮大,功不可没。郭先生传授八卦掌于长春支系掌门人臧学范,三年后逝世。当时郭先生考虑自己已入暮年,应把艺业传于后世,故而对臧学范耳提面命的灌输生平所会。郭先生逝世后,臧学范为了进一步消化所学,找到了在郭先生处结识的王先生,请其帮助和指导所学,故而说长春支系的壮大和发展,功不可没。臧学范对王先生的殷殷教诲,不胜春晖寸草之感。
    王先生精内外两家,对于招法之妙和用劲之巧,堪继郭先生之大统,是不可多得的一代武术家。一生在武术上指导学生不可胜数。除了臧学范得其指教外,著名的弟子有:孙观华、耿文林、李金、李凤山、江兴宝、马金柱、韦礼、杨广、陈献中、吕俊明、王长春、陈启发、卜亚平等人。

wang01.jpg (4.99 KB)

2007-9-20 15:19

wang02.jpg (3.9 KB)

2007-9-20 15:19

 

 

 

刘介民先生传



刘介民先生(曾用名刘永烈),生于1904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四日),卒于1990年10月19日,享年86岁。祖籍河北省固安县,生于固安县南关。幼年为谋生计,曾到固安县牛驼镇瑞生堂药店当学徒。十六岁到北京电话局学习通讯机械。1926年电话局组成一个武术班,聘请八卦掌二代名家尹福之弟子马贵(字世卿)传授八卦掌,不二年解教。
    刘先生任侠尚义,以济困扶危为怀,马公贵嗜酒,晚年颇为困窘,先生每月抽出部分工资送给马公,以尽弟子孝养之忱。直至马公逝世。1937年递贴于郭古民先生之门,从学八卦掌。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后,由于通信人材缺乏,而刘先生具有二十余年的丰富经验,从理论到实践,均有精湛的水平,当时尤属难得的人材。为了尽快的恢复通讯,其得到了党和政府的信任和重用;由于出身好,政治觉悟高,加上为了适应发展形势,不眠不休昼夜奋战,并培养了大批电讯人材,况且先生又谦虚谨慎,深得领导信任和群众敬慕,从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邮电部成立后,刘先生由工人提拔为一级工程师(国家六级工程师)。为了修复和安装通讯设备的需要,带领工程队走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以及东北、西北各重要城镇。数次出席部、省劳模大会。后因年老在西安电信工程公司修配厂厂长位置上离休。
    刘先生1965年离休回到北京,又接受郭古民先生的教诲,从而对八卦掌更有精深造诣。
    刘先生不但性情温厚,且慷慨尚义,郭先生逝世前的最后几年生活,先生对其经济负担一半。年老志不衰,不顾70高龄,又义务领导一个集体事业——丰盛纸盒厂,从来不要报酬。
    刘先生除了在工作上恪于职守,而且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上下功夫,天天在月坛公园及玉渊坛公园教授八卦掌,造就了大批八卦掌人材。出名的弟子有:
    李述善、李守勤、林邦佐、习跃民、赵应平、周建芝、孟广怒、张德志、
    孙福才、董纪萱、庄根生、杨世安、杨瑞明、米庶原、刘代煌、王郁文、
    曹振刚、吴景波、吴运训、管洪轩、桑敏义、孟繁文、郝建新、潘连海、
    胡湘根、冯约等人。
    梁氏八卦掌长春支系掌门人臧学范先生,在月坛公园叩拜郭古民先生时,刘先生在侧,加上刘先生重德重义,臧学范先生凡在北京时,基本上在其场地练艺。郭古民逝世后,不但对臧学范先生传艺,更主要的是以“德”影响臧先生,因而臧先生经常和弟子讲“……得之于郭古民,消化于王其昌、实践于李子鸣、学德于刘介民……”。因此为其立传,以伸感谢之忱。

liu.jpg (3.37 KB)

2007-9-20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