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辉哥gta5mod:中医妇科疾病 女性生殖器肿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30:55

卵巢肿瘤

     【概述】
     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可以是单侧或双侧性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肿瘤。肿瘤大小不一,有良性和恶性和交界性之分,临床以良性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育龄期妇女和更年期妇女多见。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肿瘤较大或已为恶性。
     本病的恶性程度高,是对生命威胁最大的肿瘤之一。
     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疤瘕”、“肠覃”范畴。由于本病容易恶变,故保守治疗时要严密随访,经常进行B超和血CA125、CEA、AFP等检查,必要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

    【病因病理】
     1.气血凝滞   经期或产后受寒,寒凝血滞。或内伤情志,抑郁伤肝,气机不畅,气滞血也滞,气血瘀凝而致。若瘀积日久转变为癌症。
     2.痰瘀凝结   忧思伤脾,脾虚生痰,痰饮停聚而阻滞气机,引起气滞血瘀,痰饮与血瘀搏结成块。
     痰瘀久积亦可导致癌症。

    【诊断要点】
     1.症状   良性肿瘤发展缓慢,小者无症状,患者不易察觉,大都在妇检或清晨自己摸到下腹部肿块。大的肿瘤可有膀胱或直肠压迫症状,如尿频或便秘。恶性肿瘤一旦确诊常为晚期,多已出现明显消瘦、恶液质和腹水。如肿瘤蒂扭转见就有腹痛和压痛。
     2.检查   大的肿瘤可在腹部们及肿块。妇科检查一般都可确诊。肿瘤蒂扭转时在蒂部有明显压痛。
     3.其他检查B超、CT、核磁共振、血CA125、CEA、AFP等。
     4.鉴别诊断   首先区别良性与恶性,原发性与继发性。还须与输卵管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鉴别。

    【辩证分型】
     1.气血凝滞   卵巢良性肿瘤,除有下腹部肿块外,可无明显症状或仅见舌有瘀点。如为恶性肿瘤者,下腹部肿块坚硬固定,疼痛拒按,皮肤不润,面色紫黯,舌有瘀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有腹水、形瘦枯槁、神疲乏力等症。
     2.痰瘀凝结型   除有气血凝滞的症状外,患者常有胃院满闷、呕恶、筋惕肉拆、形体肥胖等症。

    【分型治疗】
     1.   气血凝滞治法:理气化瘀消瘤。
     方药:蓬莪术丸加减。
     获术15克   当归9克   桂心3克   赤芍9克槟榔9克   昆布9克   琥珀粉1.5克(吞)枳壳9克   木香9克   桃仁9克   鳖甲9克   大黄9克(后下)加减:胃虚脾弱者,去大黄、桃仁,加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9克;下腹冷痛或子宫久冷者,加阳起石6克。
     2.   痰瘀凝结治法:活血软坚消瘤。
     方药:三校煎加减。
     三棱9克   莪术9克   青皮6克   半夏9克麦芽9克   夏枯草9克   海藻9克   昆布9克   牡蛎30克(先煎)苍术9克   制南星6克加减:肿瘤晚期正虚邪实者,加黄芪12克、党参10克、白术9克、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去夏枯草、南星;腹水尿少者,加泽泻15克、猪苓30克、大腹皮   12克。

    【中成药】
     1.舟车丸   每日2次,每次1.5克,吞服。用于消退腹水。
     2.鳖甲煎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消瘤。

    【简便方】
     1.党参12克、黄芪15克、获术12克、蛇香草15克,水煎服。

     2.黄芪30克、车前子10克(包煎)、肉桂1.5克(后下),水煎服。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发现卵巢肿瘤在5厘米以上,为手术指征。
     2.突然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妇检或B超提示卵巢肿瘤扭转者,也应及时手术。
     3.发现恶性卵巢肿瘤者,应先予手术,术后予以中西药综合治疗。
     4.患者化疗期间身体较虚弱,容易感冒或受细菌感染,因此护理至关重要。

子宫肌瘤

    【概述】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主要临床症状有月经失调、腹块及压迫症状、贫血等。子宫肌瘤的生长和发生与雌激素有关。中医古代文献《灵枢?水胀》)篇中所提到的“石瘕”生于胞中,伴月经失调,故石瘕相当于子宫肌瘤。

    【病因病理】
     1.寒凝胞宫   由于经期、产后子宫颈口略开、脏腑虚弱,寒邪乘虚直入胞宫,与血凝结于胞官而致。
     2.气滞血瘀   忧郁气滞,血凝于子宫而致。

    【诊断要点】
     1.症状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妇科检查或其他妇科手术时偶然发现。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常与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生长速度等有关。
     主要症状:①月经失调:常见的是月经量多、经期延长;②压迫症状:大的子宫肌瘤压迫膀胱、输尿管、直肠,可引起尿频、排尿不畅、尿潴留、便秘、里急后重等;③疼痛:肌瘤本身不引起疼痛,当浆膜下肌瘤发生扭转或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引起腹痛,伴发热等;④带多;较大的肌壁间肌瘤或黏膜下肌瘤感染时,可出现黄带或赤带;⑤不孕:约有25%~30%的子宫肌瘤患者伴不孕;③贫血:多由月经过多所致。
     2.妇科检查   可扪及增大而不规则的子宫肌瘤,附件都无异常。
     3.B超   可测到子宫肌瘤大小、部位、形状。
     4.鉴别诊断   与妊娠子宫、卵巢肿瘤、子宫肌腺瘤、盆腔炎块、双子宫等鉴别。
     5.子宫肌瘤的分类   按肌瘤的生长部位可分为宫颈和宫体肌瘤,绝大多数为宫体肌瘤,宫颈肌瘤少见。子宫体肌瘤又可分为:①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占总数的60%~70%;②浆膜下肌瘤,肌瘤向浆膜面生长,突出子宫表面,约占总数的20%~30%;③黏膜下肌瘤,即肌瘤向宫腔内突出,约占总数的10%~15%。
     6.肌瘤变性   生长较快、较大的子宫肌瘤,发生中央性供血不足引起变性。常见的有玻璃样变性、囊性变性、红色变性、肉瘤样变性。其中红色变性的肌瘤有剧烈腹痛,伴发热,而肉瘤样变性发生率极低(约占子宫肌瘤的5%),但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辩证分型】
     1.寒凝胞宫   经行量多,挟有血块,经色黯红,下腹冷痛而喜温喜按,四肢不暖。苔薄,舌淡紫,脉细涩。
     2.气滞血瘀   经行量多,色紫黯,下行不畅,挟有血块,有时经血淋漓不止,下腹胀痛,拒按。苔薄,舌紫,有瘀斑或瘀点,脉弦。

    【分型治疗】
     1.寒凝胞宫治法:暖宫化瘀消瘤。
     方药:桂校茯苓丸加减。
     桂枝9克   茯苓12克   赤芍10克   桃仁9克生蒲黄10克(包煎)煅牡蛎30克(先煎)紫石英15克   乌药9克加减:便清者,去桃仁,加获术12克、炮姜6克;
     经血淋漓不止者,如艾叶炭6克、仙鹤草15克;四肢不温者,加黄芪12克、仙灵脾9克。
     2.气滞血瘀治法:理气活血消瘤。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熟地9克   当归9克   桃仁9克   红花6克枳壳   9克   赤芍   10克   柴胡   9克     川芎   6克,川牛膝9克   蛇舌草30克   延胡索10克加减:瘀久化热者,加丹皮9克、夏枯草9克;腹痛较剧者,加生蒲黄10克(包煎)、炙乳没(各)9克、木香9克。

    【中成药】
     1.桂枝茯苓胶囊   每日2次,每次4粒,吞服。
     适用于寒型子宫肌瘤。
     2.三七总甙片   每日2~3次,每次3片,吞服。适用于经血淋漓不止者。
     3.宫血宁   每日3次,每次4片,吞服。适用于月经量较多者。血减,宫血宁每次服2片。
     4.延胡颗粒冲剂   每日2次,每次2包,冲服。
     经前3天开始服至痛经止。适用于子宫肌瘤伴痛经者。
     5.鳖甲煎丸   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消瘤。

    【简便方】
     1.阿魏消瘤膏   敷于下腹部,用于子宫肌瘤贴近腹壁者,有消瘤作用。

     2.香桂活血膏加七厘散   敷于下腹部关元穴,有止痛消瘤作用。

     3.灌肠方   桃仁、川芎、三棱、莪术、穿山甲、路路通、陈皮(各)10克。诸药共煎成150~200毫升,待温,保留灌肠。适用于子宫肌瘤靠近直肠者。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定期参加妇科普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有子宫肌瘤者更要做好避孕工作。一旦怀孕,对人流手术带来一定难度,易出血多。
     3.中药治疗子宫肌瘤时要定期作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了解子宫肌瘤变化情况,如发现以下情况,应作手术治疗:
     (1)有明显症状,特别是月经过多或腹痛,治疗无效者。
     (2)子宫肌瘤迅速增大,或大于3个月妊娠子宫者。
     (3)子宫肌瘤伴变性者。
     (4)子宫肌瘤位于子宫颈部或突出于阴道者。
     4.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处理(1)妊娠期应在严密观察下,注意预防流产或早产的发生,如肌瘤过大,估计难以继续妊娠者,应及早手术。
     (2)分娩时要注意避免胎位异常、滞产和胎盘滞留的发生。如肌瘤阻塞产道坝u须作剖宫产术。
     (3)产后要注意预防出血及感染。

疤瘕

    【概述】
     妇女下腹部胞中有肿块,伴有疼痛、胀满,甚或出血者,称为疤瘕。疤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属血病;瘕者,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属气病。但疤与瘕常彼此密切相连,不能截然分割,故常常疤瘕同称。妇科疤瘕是指女性生殖器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颈癌等。

    【病因病理】
     疤瘤的形成多因经期、产后六淫之邪入侵,七情损伤,房事不慎及饮食劳倦,以致正气虚弱汽血失调,久则脏腑失和,气血乖违,气机阻滞,瘀血滞留,痰浊凝聚,久积成为疤瘕。
     1.气滞   七情内伤,肝失条达,血行不畅滞于胞中,结成疤瘕。
     2.血瘀   多因经期、产后风寒侵入血室,凝滞气血;或因房室不节,余血未净,与邪相搏成瘀;或忧思恚怒,血气不和,皆可致瘀。瘀积日久测可成疤。
     3.痰温   阳气虚弱,脾运失健,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滞胞络,与血气相结,积而成疤;亦有湿热与血瘀相并,结为疤瘕。

    【诊断要点】
     1.妇科疤瘕是指女性生殖器肿瘤。在妇女下腹部胞中有结块,伴有疼痛、胀满,或有出血,或影响经、带、胎、产者。可诊断为本病。
     2.疤瘕发展缓慢,按之柔软活动者,良性居多,预后较好;如疤瘕发展迅速,按之坚硬不移,伴有疼痛、出血,或五色带下,且有臭气,形体消瘦,面色灰黯者,多为恶证,预后不良。
     3.妇科疤瘕须与内外科疤瘕作鉴别,除包块发生的部位、症状不同外,可通过妇科检查名超,腹腔镜及有关化验,以明显诊断并确定其性质。

    【辩证分型】
     1.气滞   下腹痞块,按之可移,痛无定处时聚时散,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苔薄,脉弦。
     2.血瘀   下腹积块坚实,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黯,肌肤甲错,经行不畅,或带下秽臭。舌有瘀斑,脉弦。
     3.痰湿   下腹包块固定不移,或腹大如孕状,按之柔软,胸脘痞闷,或泛恶欲吐,经期愆后或闭经。
     苔腻,脉濡滑。

    【分型治疗】
     1.气滞治法:行气导滞,消疤除瘕。
     方药:香棱丸加减。
     木香10克   三棱15克   莪术10克   丁香10克   小茴香10克   枳壳10克   青皮6克   川??子12克   厚朴10克。
     加减:月经不调者,加丹参12克、香附10克;带下过多者,加茯苓10克、薏苡仁15克、白芷10克;
     腹痛剧烈者,加延胡索10克、田七10克。
     2.血瘀治法:活血散结,破瘀消疤。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味。
     桂枝6克   茯苓12克   丹皮10克   桃仁10克   赤白芍各10克   丹参10克   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   莪术10克。
     加减:包块大者,加鳖甲10克、山甲10克;肌肤甲错,月经闭止者,加大黄现虫丸6克(吞);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10克、没药6克。
     3.痰湿治法:理气化痰,软坚消疤。
     方药:苍附导痰汤加味。
     苍术10克   香附10克   茯苓10克   陈皮6克   枳壳10克   南星10克   菖蒲10克   夏枯草10克   昆布10克   牡蛎15克(先煎)僵蚕10克桃仁10克。
     加减:囊性包块者,加猪苓30克、路路通10克、象贝母10克;纳呆者,加山楂10克、神曲10克、鸡内金10克;便溏者,加煨木香6克、炮姜6克;便秘者,加生大黄10克(后下)、瓜篓仁15克(打);畏寒者,加仙灵脾10克、紫石英30克、赤石脂20克;经少经闭者,加益母草30克、刘寄奴15克、苏木10克;带下色黄秽臭者,加败酱草15克、鱼腥草12克、土茯苓12克。

    【中成药】
     1.桂枝茯苓丸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
     2.鳖甲煎丸   每日2~3次,每次3~5克,吞SB。
     3.小金片   每日3次,每次2~3片,吞服。
     4.大黄蜃虫丸   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
     5.醒消丸   每日2~3次,每次1.5克,吞服。

    【简便方】
     1.消肌瘤方(验方)三棱10克、莪术10克、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石见穿30克、鳖甲10克、香附10克、夏枯草10克、牡蛎30克、紫石英30克。适用于子宫肌瘤。

     2.消肿瘤方(验方)丹参12克、赤有10克、桃仁10克、夏枯草10克、乌药10克、牡蛎30克、昆布15克、槟榔10克、黄药子12克、莪术10克、炙甘草3克。适用于良性卵巢肿瘤。

     3.卵癌

    【其它疗法】
     针灸取八篌   中脘、气海、肾俞、血海、三阴交等穴,每日针刺1次,常用泻法,7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1.疤瘕之形成,多因经期、产后养息失宜,七情抑郁,房事不慎域因饮食劳倦以致正气虚弱,气血失调,加之六淫之邪入侵导致气血乖违,气滞血瘀,积久乃成。因此,妇女在经期及产后要特别注意摄养,如严禁房事,保持外阴和阴道清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切忌忧思烦怒;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劳逸适度,饮食富于营养,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保持正气充足,气血顺畅,机体健康。
     2.妇女如发现下腹部胞中有肿块,并有疼痛、胀满,或有出血及带下腥臭等证候时,应想到本病。
     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肿瘤的动向,经常随访,作B超和必要的化验。
     3.疤与瘕在概念与性质上有所区别。疤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性质颇恶;
     瘕者,假也,推之可移,时聚时散,痛无定处,病在气分,良性居多。但有时疤瘕常彼此密切相连,不能截然分割。因此在临床上一旦确定盆腔内有肿块存在时,必须进一步作妇科检查、B超、腹腔镜及有关化验,并与内外科的腹部疤瘕鉴别清楚,并确定妇科肿瘤之部位及性质。
     4.疤瘕之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手术及中西药物综合治疗。